期刊文献+
共找到825篇文章
< 1 2 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负压闭式引流技术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3
1
作者 王欣 蔡林 胡昊 《临床外科杂志》 2007年第10期692-693,共2页
目的探讨闭式负压引流(VSD)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特点。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31例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病例,总结VSD技术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特点。结果采用VSD技术来替换换药治疗皮肤软组织缺损时,维持在-125至-150mmHg的负压,及时... 目的探讨闭式负压引流(VSD)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特点。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31例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病例,总结VSD技术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特点。结果采用VSD技术来替换换药治疗皮肤软组织缺损时,维持在-125至-150mmHg的负压,及时处理堵管和漏气,从而有效地达到负压闭式引流培养伤口肉芽组织的效果。促进局部炎症消退和创面愈合,缩短疗程。结论保持有效负压是负压闭式引流治疗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闭式引流 皮肤软组织 创面 修复
下载PDF
应用带蒂皮瓣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82
2
作者 张浩 张晓东 +2 位作者 庾东春 石磊 柴瑛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60-264,共5页
目的探讨带蒂皮瓣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0年9月,因创伤造成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具有完整随访资料的87例患者的病例,男61例,女26例;年龄14--61岁,平均40岁。患者均采用不吻合血管的带蒂皮瓣进行修复... 目的探讨带蒂皮瓣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0年9月,因创伤造成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具有完整随访资料的87例患者的病例,男61例,女26例;年龄14--61岁,平均40岁。患者均采用不吻合血管的带蒂皮瓣进行修复。致伤原因:车祸伤23例,高压电损伤46例,碾压撕脱伤18例。缺损部位:手部21例,下肢66例。皮瓣种类:邻近转位皮瓣50例,远位转移皮瓣37例。皮瓣面积:2.0cm×1.5cm-18cm×12cm。供区部位:小腿61例,腹部18例,手部8例。术前25例患者合并骨髓炎,其中骨和(或)钢板外露23例,高压电损伤2例。钢板外露患者皮瓣移植前均取出内置物。结果术后3例患者出现皮瓣下血肿,经手术清除,未对皮瓣成活造成影响。1例术后因肢体固定位置移动造成蒂部受压,导致皮瓣远端宽约2cm组织发生血运障碍,经6周换药皮瓣成活。37例远位转移皮瓣于术后3周行二期断蒂手术。27例皮瓣一期愈合;47例二期愈合;13例皮瓣移植前取出钢板的患者术后发生感染,皮瓣不愈合,9例在1年内经清除坏死病灶,皮瓣愈合,另4例目前仍未愈合。8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60个月,平均13个月,患者满意率为90.80%(79/87)。结论带蒂皮瓣较少受手术设计的限制,术中操作简单,皮瓣成活率高,可以较好地应用于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皮肤 软组织损伤 移植 自体
原文传递
游离穿支皮瓣联合游离植皮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3
3
作者 尹路 宫可同 +2 位作者 殷中罡 张波 徐建华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19-322,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游离穿支皮瓣结合游离植皮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4年6月—2015年10月,收治20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其中男16例,女4例;年龄19~61岁,平均43.3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7例,重物压砸伤9例,机器绞伤4例。... 目的探讨应用游离穿支皮瓣结合游离植皮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4年6月—2015年10月,收治20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其中男16例,女4例;年龄19~61岁,平均43.3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7例,重物压砸伤9例,机器绞伤4例。创面部位:踝关节周围6例,足跟3例,足背4例,脱套伤截趾术后残端及前足底7例。创面范围15 cm×10 cm^27 cm×18 cm。受伤至手术时间11~52 d,平均27 d。采用游离穿支皮瓣联合游离植皮方法修复,其中股前外侧穿支皮瓣11例,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4例,胸背动脉穿支皮瓣3例,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1例,股前内侧动脉穿支皮瓣1例。其中采用嵌合穿支皮瓣5例,分叶穿支皮瓣5例,血流桥接穿支皮瓣3例(以血流桥接的方式将2个穿支皮瓣串联),联体穿支皮瓣3例。皮瓣切取范围10.0 cm×6.5 cm^36.0 cm×8.0 cm;皮片切取范围为5 cm×3 cm^18 cm×12 cm。结果术后18例皮瓣成活;2例出现静脉危象致皮瓣坏死,经对症处理后成活。其余患者皮瓣及植皮均成活,创面Ⅰ期愈合。供区切口Ⅰ期愈合。20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4~18个月,平均8.3个月。受区无感染发生,皮瓣质地、颜色良好;足部恢复日常行走功能。供区仅遗留线性瘢痕。结论游离穿支皮瓣能修复足踝部任何区域,尤其是前足底负重区域创面,且供区损伤小,联合游离植皮是一种治疗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支皮瓣 游离植皮 足踝部 软组织缺损 封闭式负压引流
原文传递
皮肤外扩张器的研制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28
4
作者 张明利 王大为 +1 位作者 郝岚 孙丽 《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61-164,共4页
我们自1993年6月起,开始研制皮肤外扩张器,其原理为通过持续对皮肤进行牵引,以获得“额外”皮肤组织。经临床应用38例,表明本方法具有以下优点:操作简单,不需手术埋置扩张器,并发症少,安全可靠,并可提供准确的皮肤扩张面积数据。其中18... 我们自1993年6月起,开始研制皮肤外扩张器,其原理为通过持续对皮肤进行牵引,以获得“额外”皮肤组织。经临床应用38例,表明本方法具有以下优点:操作简单,不需手术埋置扩张器,并发症少,安全可靠,并可提供准确的皮肤扩张面积数据。其中18例已随访6个月,疗效稳定,外形及功能满意。为临床修复组织缺损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形外科 扩张器 瘢痕挛缩 组织扩张术
原文传递
应用皮肤牵张带治疗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21
5
作者 张金明 陈小萱 +2 位作者 崔永言 梁伟强 潘淑娟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9-31,共3页
目的探讨皮肤牵张带(externaltissueextender,ETE)在治疗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价值。方法2001年7月~2003年2月,应用皮肤ETE治疗8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男6例,女2例;年龄5~85岁,平均51.6岁;非缺血性糖尿病足3例,右踝部外伤性皮... 目的探讨皮肤牵张带(externaltissueextender,ETE)在治疗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价值。方法2001年7月~2003年2月,应用皮肤ETE治疗8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男6例,女2例;年龄5~85岁,平均51.6岁;非缺血性糖尿病足3例,右踝部外伤性皮肤缺损跟骨外露2例,左外踝皮肤溃疡1例,类风湿性关节炎行左踝关节融合术后伤口不愈合1例,右足背皮肤缺损跖骨外露1例;软组织缺损面积最大为5.0cm×12cm,最小为3.5cm×3.5cm。于伤口的两侧标记皮肤ETE的进针点和出针点,每针相隔1.8cm,距伤口边缘0.5cm。治疗期间每天牵拉硅胶带1~2次以维持合适的张力,直至伤口合拢。结果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20个月,平均5个月。其中7例痊愈,1例类风湿性关节炎行左踝关节融合术后伤口不愈合的患者(伤口5cm×3.5cm)经皮肤ETE治疗后仍未愈合,考虑与长期应用激素,创口周缘皮肤所含胶原萎缩,所能承受的张力小有关;另外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伤口感染,致牵张的皮肤裂开,患者自动出院,随访半年仍未愈合。结论应用皮肤ETE治疗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手术时间短,对患者造成的局部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尤其适用于老年非缺血性糖尿病足部溃疡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牵张带 治疗 足踝部 皮肤软组织缺损
原文传递
皮肤及皮肤结构感染细菌种类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6
6
作者 冼伟 杨凡 +4 位作者 李东明 孙婷婷 尚盼盼 郑佳佳 彭宜红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829-833,共5页
目的探讨皮肤及软组织感染病灶分离细菌的多样性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北京大学临床医学院皮肤科皮肤及软组织感染病灶标本,包括脓液、分泌物、组织、尿液、咽拭子或肺泡灌洗液等... 目的探讨皮肤及软组织感染病灶分离细菌的多样性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北京大学临床医学院皮肤科皮肤及软组织感染病灶标本,包括脓液、分泌物、组织、尿液、咽拭子或肺泡灌洗液等,应用VI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及BD-BrukerMALDIBiotyper微生物质谱快速鉴定系统进行细菌鉴定,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按CLSI标准判读,并结合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7例患者标本中分离获得392株细菌,分别归属于21个属,56个种;其中革兰阳性球菌225株(占57.40%),革兰阴性杆菌114株(占29.08%),革兰阳性杆菌46株(占11.73%),革兰阴性球菌7株(占1.79%)。细菌检出前3位的依次是金黄色葡萄球菌(91株,占23.21%),表皮葡萄球菌(42株,占10.71%),铜绿假单胞菌(24株,占6.12%)。分离到的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有较高耐药率(>50%);革兰阴性杆菌则对氨苄西林耐药率高(86.1%),对二代和部分三代头孢也部分耐药性(约50%)。此外,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仅在四环素耐药性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皮肤及软组织感染病灶分离的细菌种属多样性丰富,且较普遍存在对抗生素耐药问题,后者可能是导致难治性皮肤软组织感染的重要因素,提示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疾病 细菌性 软组织感染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抗菌药 耐药性
原文传递
头面颈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显微外科修复 被引量:16
7
作者 郑朝 胡大海 +5 位作者 朱雄翔 韩军涛 王耀军 李娜 韩夫 徐明达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63-267,共5页
目的 总结探讨头面颈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游离皮瓣修复方法 . 方法 2007年7月-2010年5月,笔者单位共收治此类患者31例,包括头皮缺损10例、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4例、颈部皮肤软组织缺损17例.其中由外伤引起的皮肤软组织缺损20例,瘢痕挛缩... 目的 总结探讨头面颈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游离皮瓣修复方法 . 方法 2007年7月-2010年5月,笔者单位共收治此类患者31例,包括头皮缺损10例、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4例、颈部皮肤软组织缺损17例.其中由外伤引起的皮肤软组织缺损20例,瘢痕挛缩松解后继发缺损11例.采用游离皮瓣(背阔肌皮瓣13例、侧胸皮瓣3例、肩胛皮瓣5例、股前外侧皮瓣10例)修复创面,皮瓣面积8 cm×5 cm~25 cm × 18 cm. 结果皮瓣全部成活,创面均一次性愈合.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6.7 d.28例患者随访2个月,皮瓣外观、功能良好. 结论 以显微外科为基础的游离皮瓣移植可一次性修复头面颈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减轻患者痛苦、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外科手术 皮肤 软组织损伤 外科皮瓣
原文传递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减少爆炸伤创面坏死及促进愈合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陈绍宗 李金清 李跃军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42-545,共4页
目的观察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acuum—assisted closure,VAC)对皮肤软组织爆炸伤创面坏死和愈合的影响。方法Φ12型电雷管在猪臀部和肩胛部引爆致伤,观察VAC治疗后创面面积、深度、细菌计数、病理形态学、增殖指数和髓过氧化物酶(MP... 目的观察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acuum—assisted closure,VAC)对皮肤软组织爆炸伤创面坏死和愈合的影响。方法Φ12型电雷管在猪臀部和肩胛部引爆致伤,观察VAC治疗后创面面积、深度、细菌计数、病理形态学、增殖指数和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VAC治疗使创面显著缩小,深度变浅,炎性细胞增多,增殖指数和MPO活性增高快,幅值大,维持时间长,创面愈合提前5~7d。结论VAC能显著减少猪皮肤软组织爆炸伤创面坏死,促进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 软组织损伤 爆炸伤 坏死 封闭负压引流
原文传递
局部皮瓣在修复头面部皮肤肿瘤切除后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13
9
作者 方明松 席庆春 +3 位作者 李旋 曹林 赵玲玲 桑鹏飞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8年第6期16-18,共3页
目的:探讨局部皮瓣在修复头面部皮肤肿瘤切除后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6年12月在笔者医院接受治疗的27例头面部皮肤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切除肿瘤后,均进行局部皮瓣移植修复手术。比较修复前后患者的... 目的:探讨局部皮瓣在修复头面部皮肤肿瘤切除后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6年12月在笔者医院接受治疗的27例头面部皮肤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切除肿瘤后,均进行局部皮瓣移植修复手术。比较修复前后患者的心理状态(焦虑、抑郁)评分、皮瓣修复效果(切口愈合效果、色泽评分、美观度评分以及功能评分),同时对比患者修复前后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修复后,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修复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切口愈合率为96.30%(26/27),修复后,皮肤色泽、美观度以及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修复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患者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以及生活物质各评分明显高于修复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7例患者满意度为96.30%(26/27),随访1年,1例患者术后复发,复发率为3.70%。结论:采用局部皮瓣修复头面部皮肤肿瘤切除后软组织缺损效果确切,皮瓣成功活率高,安全性高,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肿瘤 头面部 软组织缺损 局部皮瓣 修复
下载PDF
胸廓内动脉穿支皮瓣及背阔肌Kiss皮瓣在乳腺肿瘤切除术后胸壁缺损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0
作者 赵梓岐 牟国煜 +3 位作者 王娅 汪菲 王洪江 蔡振刚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89-293,共5页
目的探讨对侧胸廓内动脉穿支皮瓣及背阔肌Kiss皮瓣修复乳腺肿瘤切除术后胸壁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6例乳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为女性,年龄46~73岁,平均55.5岁,其... 目的探讨对侧胸廓内动脉穿支皮瓣及背阔肌Kiss皮瓣修复乳腺肿瘤切除术后胸壁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6例乳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为女性,年龄46~73岁,平均55.5岁,其中5例为局部晚期乳腺癌,1例为晚期乳腺癌。病程4个月至5年,中位时间20.1个月。4例患者行术前化疗。术中切除原发病灶后,局部皮肤软组织缺损范围达10 cm×15 cm^21 cm×31 cm,单独采取对侧胸廓内动脉穿支皮瓣或联合带蒂背阔肌Kiss皮瓣修复胸壁缺损,供区直接拉拢缝合,1例患者对侧乳房体积较大,同期行乳房缩小和乳房成形术。术后进行随访,观察皮瓣情况,以及肿瘤是否复发。结果6例胸廓内动脉穿支皮瓣切取范围为5 cm×12 cm^10 cm×23 cm,其中3例联合带蒂背阔肌Kiss皮瓣进行修复,两叶皮瓣每叶面积范围为5 cm×15 cm^7 cm×18 cm,6例患者皮瓣均成活,其中5例创面一期愈合,1例背部供区因张力稍大,出现皮下积液,经换药、引流后切口延期愈合。术后随访1~17个月,平均7.5个月,术区皮肤平整,皮瓣外观良好,对肩关节及腰部活动无影响,肿瘤均无局部复发,供区仅遗留线状瘢痕。结论应用对侧胸廓内动脉穿支皮瓣及背阔肌Kiss皮瓣修复乳腺肿瘤切除后巨大胸壁软组织缺损,无需血管吻合,手术简单,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穿支皮瓣 胸廓内动脉 背阔肌肌皮瓣 缺损 皮肤软组织
原文传递
局部皮瓣在头面部皮肤恶性肿瘤修复重建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2
11
作者 高原 张本源 +4 位作者 夏铁男 张芷豪 邱恩铎 张晓晶 商冠宁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54-56,76,共4页
目的探讨局部皮瓣在修复头面部皮肤恶性肿瘤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8年10月辽宁省肿瘤医院收治的头面部皮肤恶性肿瘤1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缺损部位、面积和形状选择皮瓣类型。6例采用叶状皮瓣,3例采用菱形皮瓣,4例采... 目的探讨局部皮瓣在修复头面部皮肤恶性肿瘤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8年10月辽宁省肿瘤医院收治的头面部皮肤恶性肿瘤1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缺损部位、面积和形状选择皮瓣类型。6例采用叶状皮瓣,3例采用菱形皮瓣,4例采用V-Y推进皮瓣于广泛切除术后行局部皮瓣移植修复皮肤缺损。结果 1例出现皮瓣部分坏死,经局部换药处理后延迟愈合,其余病例均一期愈合,经6~28个月(平均17个月)随访,皮瓣色泽、质地均佳。尚无复发及死亡病例。结论局部皮瓣在头面部皮肤恶性肿瘤修复重建的方式效果确切,可达到最佳修复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恶性肿瘤 头面部 软组织缺损 局部皮瓣
下载PDF
腓肠内侧动脉分叶皮瓣修复手、足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12
12
作者 赵风景 姚建民 +5 位作者 张兴群 马亮 张龙春 徐一波 王鹏 祝震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18-421,共4页
目的 探讨腓肠内侧动脉分叶皮瓣修复手、足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2年3月至2014年9月,以腓肠内侧动脉为主干,第1、2肌皮穿支构成分叶皮瓣移植修复手、足部软组织缺损6例,皮瓣面积4.5 cmx10.0 cm-6.0 cmx17.0 cm.结果 5例腓肠内... 目的 探讨腓肠内侧动脉分叶皮瓣修复手、足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2年3月至2014年9月,以腓肠内侧动脉为主干,第1、2肌皮穿支构成分叶皮瓣移植修复手、足部软组织缺损6例,皮瓣面积4.5 cmx10.0 cm-6.0 cmx17.0 cm.结果 5例腓肠内侧动脉分叶皮瓣顺利成活,1例分叶皮瓣因皮瓣下产生积血,出现静脉危象,经血管探查、清除积血后危象解除,皮瓣成活.术后随访4-12个月,平均7个月,皮瓣外观和功能恢复良好,分叶皮瓣平均两点辨距觉为6 mm;3例皮瓣供区遗留线性瘢痕,3例遗留植皮瘢痕,肢体活动不受影响.结论 腓肠内侧动脉分叶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足软组织缺损,方法可靠,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肠内侧动脉 分叶皮瓣 软组织损伤
原文传递
修薄的背阔肌肌瓣联合植皮修复足背大面积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12
13
作者 韩岩 宋保强 +6 位作者 曾玮 郭树忠 潘勇 夏文森 杨红岩 郭伶俐 李丹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76-278,I0004,共4页
目的探讨修薄的背阔肌肌瓣游离移植联合游离植皮修复足背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应用和治疗效果。方法自2005年6月至2011年10月,共收治11例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年龄4-46岁,其中男8例,女3例;早期创伤7例,贴骨瘢痕及陈旧性损伤4... 目的探讨修薄的背阔肌肌瓣游离移植联合游离植皮修复足背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应用和治疗效果。方法自2005年6月至2011年10月,共收治11例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年龄4-46岁,其中男8例,女3例;早期创伤7例,贴骨瘢痕及陈旧性损伤4例。清创后缺损面积5.0cm×6.0cm-8.0cm×12.0cm,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肌腱、骨质外露。11例患者均采用修薄的背阔肌肌瓣游离移植联合游离植皮的方法修复创面。结果术后肌瓣及移植皮片均成活良好.7例术后随访3-10个月,外形良好,可正常穿鞋,移植皮片质地柔软,稍有色素沉着。结论选用修薄的肌瓣游离移植表面植皮修复后组织的质地较薄,避免了皮瓣和肌皮瓣移植后臃肿的缺点,是修复足背缺损的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阔肌肌瓣 植皮 足背 软组织缺损 显微外科
原文传递
局部皮瓣在面部创伤性皮肤软组织缺损急诊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4
作者 何小川 胡纯兵 +4 位作者 周滨 刘震 高志丹 吴国平 郭力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12年第4期248-250,共3页
目的探索依据整形外科原则应用局部皮瓣急诊修复面部创伤性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对32例面部皮肤软组织即时性创伤性缺损,于严格清创后,根据创面缺损情况,按整形外科原则分别设计皮下浅表肌腱膜系统(SMAS)蒂皮瓣、V—Y推进皮瓣、... 目的探索依据整形外科原则应用局部皮瓣急诊修复面部创伤性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对32例面部皮肤软组织即时性创伤性缺损,于严格清创后,根据创面缺损情况,按整形外科原则分别设计皮下浅表肌腱膜系统(SMAS)蒂皮瓣、V—Y推进皮瓣、眼轮匝肌蒂岛状皮瓣、鼻唇沟皮瓣等修复创面,精细缝合关闭伤口。结果32例伤口均Ⅰ期愈合,随访6~18个月,无明显瘢痕增生,尤功能障碍,无需Ⅱ期修复.美容效果良好。结论遵照整形外科基本原则采用局部皮瓣修复面部创伤性皮肤软组织缺损,可获得满意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 皮肤移植术 软组织缺损 外科皮瓣
原文传递
腹部带蒂超薄皮瓣在手和前臂皮肤软组织损伤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1
15
作者 史强 潘维诚 +4 位作者 刘樾 王智康 李云剑 成赟 危敬逾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18期8-10,共3页
目的探讨腹部带蒂超薄皮瓣在修复手和前臂皮肤软组织损伤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6例(41个皮瓣)创面均在手和前臂的深度创面患者,术中将手和前臂的创面清创,按照清创后创面的形状与大小切取腹部带蒂皮瓣,将皮瓣中远端修薄后转移覆盖到... 目的探讨腹部带蒂超薄皮瓣在修复手和前臂皮肤软组织损伤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6例(41个皮瓣)创面均在手和前臂的深度创面患者,术中将手和前臂的创面清创,按照清创后创面的形状与大小切取腹部带蒂皮瓣,将皮瓣中远端修薄后转移覆盖到手和前臂的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上,术后3周左右断蒂。结果26例患者中,1例患者皮瓣大部分坏死,行截指手术后皮瓣远端少许坏死,经换药后愈合,其余25例患者40个皮瓣均完全成活。术后随访6个月,手和前臂的移植皮瓣不臃肿、质地柔软,无需再行皮瓣修薄手术,外观与功能恢复比较满意。结论应用腹部带蒂超薄皮瓣修复手和前臂皮肤软组织损伤引起的缺损创面具有操作简单、手术安全性高、术后外形与功能恢复佳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带蒂皮瓣 超薄皮瓣 前臂 皮肤软组织 损伤 修复
下载PDF
局部皮瓣修复肿瘤切除术后头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11
16
作者 聂芬 孙鹏飞 +3 位作者 刘聪 苗嫄昕 王彦进 刘肃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0年第1期72-75,共4页
目的探讨局部皮瓣在修复头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应用局部皮瓣修复头面部病损切除术后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病人153例,根据病灶部位及大小选用合适的局部皮瓣进行Ⅰ期修复,术后观察瘢痕及有无畸形等情况,随访病人对修... 目的探讨局部皮瓣在修复头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应用局部皮瓣修复头面部病损切除术后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病人153例,根据病灶部位及大小选用合适的局部皮瓣进行Ⅰ期修复,术后观察瘢痕及有无畸形等情况,随访病人对修复的满意度。结果153例创面中,146例Ⅰ期愈合,7例创面出现并发症。术后随访6个月~1年,139例病人术区皮瓣颜色与周围皮肤无明显差异,切口线不明显,患处瘢痕无明显增生,眉毛、眼睑、鼻部及口角等部位无牵拉畸形等情况,病人对修复效果较为满意;有7例病人因手术切口线较长,局部瘢痕略明显而表示不满意。结论应用局部皮瓣进行头面部皮肤病损切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美容修复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病人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肿瘤 头部 面部 游离组织瓣 皮肤移植 软组织损伤
下载PDF
皮肤软组织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1
17
作者 郭远瑜 赵成国 +1 位作者 杨国绘 张国祥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10期916-920,共5页
目的调查皮肤软组织感染病原菌的种类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WHONET 5.6对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皮肤软组织感染患者脓液或分泌物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分离菌株444株,金黄色葡... 目的调查皮肤软组织感染病原菌的种类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WHONET 5.6对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皮肤软组织感染患者脓液或分泌物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分离菌株44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SAU)分离率居第1位,171株占38.5%;表皮葡萄球菌居第2位,54株占12.2%;铜绿假单胞菌第3位,43株占9.7%;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对革兰阴性杆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耐药率≤3.3%);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和红霉素的耐药率为93.6%和65.0%,对呋喃妥因、利奈唑胺、利福平、莫西沙星和左旋氧氟沙星耐药率为0%、0%、1.4%、2.2%和9.3%,未检出万古霉素耐药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25.7%(44/171);MRSA和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利福平、莫西沙星三种药物的敏感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引起皮肤软组织感染病原菌以阳性球菌尤其是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临床上应尽量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生素,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软组织 感染 耐药性
原文传递
皮肤软组织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分析 被引量:10
18
作者 邢桂生 《中国消毒学杂志》 CAS 2018年第7期528-531,共4页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皮肤软组织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科学选用抗菌药物。方法通过性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某医院住院皮肤软组织感染患者送检标本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从100例患者急性皮肤软组织感染创面...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皮肤软组织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科学选用抗菌药物。方法通过性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某医院住院皮肤软组织感染患者送检标本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从100例患者急性皮肤软组织感染创面中分离出病原菌68株,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分别占66.18%和33.82%。从100例患者慢性皮肤软组织感染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87例,分离病原菌105株,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分别占31.44%和62.85%,真菌占5.71%。皮肤软组织感染标本分离的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和苯唑西林的耐药率高,革兰阴性菌对氨苄西林和复方新诺明等耐药率高。结论急性和慢性皮肤软组织感染病原菌种类分布有所不同,耐药性也不尽相同,抗菌药物的选用应参考药敏试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软组织 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原文传递
旋股外侧动脉斜支在带蒂股前外侧皮瓣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9
作者 臧梦青 朱珊 +4 位作者 陈博 李杉珊 韩婷璐 谢婷珺 刘元波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95-999,共5页
目的探讨以旋股外侧动脉斜支为蒂的带蒂股前外侧皮瓣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11月至2019年4月,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收治27例躯干和下肢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男15例,女12例,年龄3~73岁,平均27.7岁。包括... 目的探讨以旋股外侧动脉斜支为蒂的带蒂股前外侧皮瓣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11月至2019年4月,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收治27例躯干和下肢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男15例,女12例,年龄3~73岁,平均27.7岁。包括烧伤后瘢痕挛缩16例,肿瘤根治切除11例。应用以斜支为蒂的带蒂股前外侧皮瓣进行修复,其中近端蒂股前外侧皮瓣16例,远端蒂皮瓣11例。结果27例皮瓣均完全成活,仅1例近端蒂皮瓣出现术后静脉回流不畅,术后5 d缓解,未影响皮瓣成活。以斜支为蒂的近端蒂股前外侧皮瓣切取范围为15 cm×8 cm^32 cm×12 cm,平均血管蒂长度8.2 cm;以斜支为蒂的远端蒂股前外侧皮瓣切取范围为9 cm×7 cm^24 cm×8 cm,平均血管蒂长度为18.6 cm。随访3个月至7年,平均17.8个月。皮瓣颜色、质地、色泽与受区周围皮肤相似。肿瘤患者无复发;膝关节周围瘢痕挛缩患者术后膝关节基本可伸直,伸屈功能及外观明显改善。结论以旋股外侧动脉斜支为蒂的带蒂股前外侧皮瓣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临床效果较好。斜支为蒂的近端蒂股前外侧皮瓣血管剥离简单,操作快捷,供区损伤相对较小;斜支为蒂的远端蒂股前外侧皮瓣血管蒂长,转移距离远,修复范围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蒂皮瓣 股前外侧皮瓣 旋股外侧动脉 软组织缺损 修复
原文传递
大型血流贯通式静脉皮瓣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0
20
作者 郑大伟 黎章灿 +3 位作者 曹广超 吴尧 石荣剑 寿奎水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49-253,共5页
目的 探讨大型血流贯通式静脉皮瓣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对9例上肢皮肤软组织缺损伴动脉缺损的患者,采用大型血流贯通式静脉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创面,并同时重建缺损动脉,供区以皮片移植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7.0 cm×... 目的 探讨大型血流贯通式静脉皮瓣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对9例上肢皮肤软组织缺损伴动脉缺损的患者,采用大型血流贯通式静脉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创面,并同时重建缺损动脉,供区以皮片移植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7.0 cm×10.0 cm~9.5 cm×18.0 cm,平均9.2 cm ×12.0 cm.皮瓣面积9.0 cm×12.0 cm~11.5 cmu×20.0 cm,平均10.3 cm×13.5 cm.结果 7例皮瓣完全成活,2例皮瓣远端小面积坏死.供区创面植皮均一期愈合.术后随访12~ 26个月,平均14 5个月,皮瓣不臃肿,颜色、质地接近周围正常组织.术后1年,参照英国医学研究会1954年制定的感觉功能评定标准评定皮瓣感觉,S2共2例,S3共4例,S3+共3例;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患肢功能,优6例,良2例,差1例.结论 大型血流贯通式静脉皮瓣具有手术简便、供区损伤小、术后外观良好的优点,是修复上肢伴动脉缺损的可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皮瓣 软组织损伤 上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