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职业性三氯乙烯中毒分析 被引量:20
1
作者 朱志良 王德明 +2 位作者 肖惠贞 林炳杰 陈伟武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78-380,共3页
目的:了解近年来深圳市宝安区职业性三氯乙烯(trichloroethylene ,TCE)中毒发病和死亡情况,为三氯乙烯中毒预防和机理研究提供依据。方法:以1 993~2 0 0 3年诊断的三氯乙烯中毒病人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年龄、性别、工龄、累积时间加权... 目的:了解近年来深圳市宝安区职业性三氯乙烯(trichloroethylene ,TCE)中毒发病和死亡情况,为三氯乙烯中毒预防和机理研究提供依据。方法:以1 993~2 0 0 3年诊断的三氯乙烯中毒病人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年龄、性别、工龄、累积时间加权浓度、行业等构成特征。结果:TCE中毒病人共83例,其中1 4人死亡,病死率1 6.9%。TCE职业中毒病例临床表现有如下共同特征:1、发热;2、皮肤损害,以弥漫性斑丘疹最为常见,严重者发展为表皮坏死松解症;3、化学性肝脏损伤,主要表现为血清转氨酶等指标显著增高;4、潜伏期为3 0d左右;5、无明显的男女性别差异,无明显的年龄构成差异;6、有明确的接触TCE职业史,但无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7、尿三氯乙酸与中毒无明确对应关系,中毒患者三氯乙酸浓度不一定超标,超标者也不一定有临床表现。结论:TCE引起的职业损伤是本区的主要危害因素之一,其所引起的病症与传统的毒理学描述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性三氯乙烯中毒 1993~2003年 表皮坏死松解症 剂量一反应关系 深圳市宝安区 健康监护工作 中毒病人 临床表现 TCE 血清转氨酶 死亡情况 机理研究 中毒预防 研究对象 患者年龄 中毒病例 皮肤损害 肝脏损伤 主要表现
下载PDF
迷彩服织物与人体肘部皮肤摩擦特性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张宇轩 纪伟 +2 位作者 刘陶峰 李炜 周仲荣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38-844,共7页
在往复摩擦模式下模拟迷彩服穿着环境,研究了5种不同迷彩服织物的表面结构、亲疏水性、接触力值以及干湿状态对皮肤摩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法向载荷为1 N时,湿态下的环境增强了织物与皮肤间的黏着力,织物与皮肤在湿态下的摩擦系数... 在往复摩擦模式下模拟迷彩服穿着环境,研究了5种不同迷彩服织物的表面结构、亲疏水性、接触力值以及干湿状态对皮肤摩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法向载荷为1 N时,湿态下的环境增强了织物与皮肤间的黏着力,织物与皮肤在湿态下的摩擦系数均高于干态;当法向载荷增加到5 N时,界面间的干湿状态对织物与皮肤的摩擦系数无明显影响.在干态时,不同迷彩服织物与皮肤的摩擦性能与织物的材质和针织结构有关,纯棉材质和斜纹结构的织物与皮肤的摩擦系数较小;在湿态时,不同迷彩服织物与皮肤的摩擦性能与织物的亲疏水性有关,疏水性强的织物由于增强了皮肤的水合作用以及界面间的粘附力,因此增加了织物与皮肤的摩擦系数.质地较硬的平纹结构织物易造成摩擦后的皮肤表面粗糙,造成皮肤不同程度的角质层分离及表皮撕裂,增加了皮肤表面损伤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彩服织物 肘部皮肤 往复摩擦 干湿状态 皮肤损伤
下载PDF
康肤霜治疗恶性肿瘤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谢岳云 田秀荣 +1 位作者 龚震宇 童亚林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2年第10期2157-2159,共3页
目的:观察康肤霜治疗恶性肿瘤急性放射皮肤损伤的疗效。方法:对2007年8月-2010年10月我院60例Ⅱ级以上放射性皮肤损伤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用我院烧伤科自制的康肤霜治疗;对照组30例用羊毛脂软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放射... 目的:观察康肤霜治疗恶性肿瘤急性放射皮肤损伤的疗效。方法:对2007年8月-2010年10月我院60例Ⅱ级以上放射性皮肤损伤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用我院烧伤科自制的康肤霜治疗;对照组30例用羊毛脂软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放射皮肤损伤治疗效果、愈合时间及体力状况。结果:60例患者均可进行结果分析。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30/30)、80.0%(24/30),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平均愈合时间分别为治疗组(7.5±1.7)d,对照组(9.6±3.5)d,治疗组皮肤愈合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P<0.01),生存质量高于对照组。结论:康肤霜可有效促进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愈合,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皮肤损伤 康肤霜 恶性肿瘤 治疗
下载PDF
应用烧伤整形外科技术治疗大面积皮肤撕脱伤 被引量:9
4
作者 肖文明 田超 +3 位作者 高华伟 刘鸿雁 雷英 张兰芳 《医学与哲学(B)》 2014年第1期43-45,共3页
探讨大面积皮肤撕脱伤的治疗方法。分析总结大面积皮肤撕脱伤及合并损伤17例,根据伤情综合应用清创撕脱皮肤缝合、带蒂真皮下血管网皮瓣回植、撕脱皮肤反取皮回植、组织瓣转移修复、游离皮片移植、头皮取皮术、异体/异种皮移植、创面... 探讨大面积皮肤撕脱伤的治疗方法。分析总结大面积皮肤撕脱伤及合并损伤17例,根据伤情综合应用清创撕脱皮肤缝合、带蒂真皮下血管网皮瓣回植、撕脱皮肤反取皮回植、组织瓣转移修复、游离皮片移植、头皮取皮术、异体/异种皮移植、创面持续负压吸引VSD等治疗方法,观察创面修复、肢体外观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17例患者经综合治疗后创面均愈合。功能部位均予全层皮片或皮瓣修复;19处创面有深部组织外露,予皮瓣或肌瓣修复;随访6个月~3年,所有肢体功能良好。根据皮肤软组织损伤情况而综合运用多种烧伤整形外科技术修复大面积撕脱伤可缩短疗程,并最大可能保留受伤区域的功能与外观,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面积撕脱伤 整形外科技术 烧伤外科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