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4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厂湿法脱硫系统对烟气中细颗粒物脱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48
1
作者 王珲 宋蔷 +1 位作者 姚强 陈昌和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7,共7页
采用Andersen8级撞击器对某300MW燃煤电厂湿法烟气脱硫(wet flue gas desulphurization,WFGD)系统前后的飞灰颗粒物进行采集,获得了烟气中飞灰颗粒物的质量浓度和粒径分布特性。采样工况分别为100%和70%锅炉负荷。使用场发射扫描电镜-... 采用Andersen8级撞击器对某300MW燃煤电厂湿法烟气脱硫(wet flue gas desulphurization,WFGD)系统前后的飞灰颗粒物进行采集,获得了烟气中飞灰颗粒物的质量浓度和粒径分布特性。采样工况分别为100%和70%锅炉负荷。使用场发射扫描电镜-能谱分析,X射线荧光分析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对颗粒物进行了形貌分析和主、次量元素含量的检测。结果表明,WFGD系统入口飞灰质量粒径呈典型的双峰分布,峰值分别在1和3μm处,颗粒多呈规则球形,PM2.5与PM10质量比为0.434,飞灰总浓度约为85mg/m3标准状态;出口处飞灰质量粒径分布也呈现双峰性,其中细颗粒比例增大,PM2.5与PM10质量比为0.764,细颗粒间相互聚集粘连形成不规则的块状结构,飞灰总浓度在23mg/m3(标准状态)以下,总飞灰的脱除效率为74.5%,分级脱除效率随粒径减小而明显下降。经过WFGD系统后,细颗粒上S和Ca元素含量增大,而Al,Ba,Fe,Mn和Si元素的含量降低。计算表明,WFGD出口烟气中新增的石灰石与石膏颗粒分别占颗粒物质量的47.5%和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法烟气脱硫 细颗粒物 粒径分布 颗粒组成 PM2.5
下载PDF
北京冬、夏季颗粒物及其离子成分质量浓度谱分布 被引量:82
2
作者 胡敏 赵云良 +4 位作者 何凌燕 黄晓锋 唐孝炎 姚小红 陈泽强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6,共6页
为认识北京大气颗粒物的重要特性之一的粒径谱分布,利用多级撞击式颗粒物采样器MOUDI对北京城区夏季和冬季大气颗粒物进行了4次为期1周的采样,采样时间分别是2001-07、2002-03、2002-07和2003-01.通过分析获得了颗粒物及其离子成分的质... 为认识北京大气颗粒物的重要特性之一的粒径谱分布,利用多级撞击式颗粒物采样器MOUDI对北京城区夏季和冬季大气颗粒物进行了4次为期1周的采样,采样时间分别是2001-07、2002-03、2002-07和2003-01.通过分析获得了颗粒物及其离子成分的质量浓度谱分布;发现北京城区颗粒物中细粒子占PM10的40%~60%,已经成为PM10的主要组成部分;但是细粒子和粗粒子的质量浓度与PM10都有很强的相关性(R2>80%),仍然可以通过控制粗粒子的浓度来降低PM10的浓度;在细粒子浓度高于70μg·m-3时,硫酸盐、硝酸盐和铵盐在细粒子中所占比例之和大于70%,是颗粒物浓度升高的主要因素;并且观测到颗粒物的质量粒径谱分布在积聚模态存在2个亚模态以及积聚模态出现在1·0~1·8μm的粒径段的谱分布;对于积聚模态峰值出现在1·0~1·8μm粒径段的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物 质量浓度谱分布 粗粒子 细粒子
下载PDF
激光粒度分析和筛分法测粒径分布的比较 被引量:82
3
作者 李文凯 吴玉新 +2 位作者 黄志民 樊融 吕俊复 《中国粉体技术》 CAS 2007年第5期10-13,共4页
分别采用筛分法和马尔文激光粒度分析仪两种方法对16种颗粒的粒径分布进行了测量。通过比较,发现两种测量手段得到的粒径分布结果存在较大的差异,马尔文激光粒度方法对颗粒粒径的测量结果偏小,受颗粒形状的影响很大;筛分法对微细颗粒的... 分别采用筛分法和马尔文激光粒度分析仪两种方法对16种颗粒的粒径分布进行了测量。通过比较,发现两种测量手段得到的粒径分布结果存在较大的差异,马尔文激光粒度方法对颗粒粒径的测量结果偏小,受颗粒形状的影响很大;筛分法对微细颗粒的测量误差较大,但对大粒径颗粒的测量较为准确。通过对不同粒径段灰颗粒的显微照相,发现细颗粒的团聚是筛分法测量小颗粒结果偏小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 粒径分布 筛分 激光粒度分析
下载PDF
颗粒统计平均粒径及其分布的表征 被引量:46
4
作者 张茂根 翁志学 +1 位作者 黄志明 潘祖仁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1-4,共4页
讨论了颗粒形状和大小的表示、粒径测定、平均粒径和粒径分布的表征等问题 ;用实例比较了 3种粒径分布较典型的乳液样品的各种平均粒径差异 ;根据粒子数计算公式的含义分析和统计平均粒径的物理意义 ,认为用于计算粒子数的平均粒径应为... 讨论了颗粒形状和大小的表示、粒径测定、平均粒径和粒径分布的表征等问题 ;用实例比较了 3种粒径分布较典型的乳液样品的各种平均粒径差异 ;根据粒子数计算公式的含义分析和统计平均粒径的物理意义 ,认为用于计算粒子数的平均粒径应为体均粒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 平均粒径 粒径分布 粒子数 聚合物 表征
下载PDF
北京郊区农田夏季大气颗粒物质量和离子成分谱分布特征 被引量:35
5
作者 赵鹏 朱彤 +3 位作者 梁宝生 胡敏 康凌 宫继成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93-199,共7页
农业活动是大气颗粒物的重要来源之一.为了研究北京郊区农田大气颗粒物质量和离子成分的分布。探讨其来源。本研究使用8级串联撞击式采样器MOUDI采集了2004年夏季北京远郊菜地的大气颗粒物样品,测量了0.18~18μm粒径段颗粒物质量和... 农业活动是大气颗粒物的重要来源之一.为了研究北京郊区农田大气颗粒物质量和离子成分的分布。探讨其来源。本研究使用8级串联撞击式采样器MOUDI采集了2004年夏季北京远郊菜地的大气颗粒物样品,测量了0.18~18μm粒径段颗粒物质量和水溶性无机离子的粒径分布.细粒子的主要离子成分是SO4^2-、NO3^-和NH4^+,与温度、湿度和光照等条件相关,推测主要来自农田释放的NH3与光化学生成的酸性物种的反应.细粒子中的K^+可能来自植物的排放和生物质的燃烧.粗粒子中Ca^2+、Mg^2+、NO3^-和SO4^2-可能主要来自土壤颗粒物通过机械过程进入大气,以及其后酸性物种和土壤颗粒物表面的化学反应.研究结果表明,施用的化肥和土壤可能是决定农田大气中颗粒物的重要因素,北京远郊菜地对大气颗粒物可能有着重要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粒径分布 粗粒子 细粒子
下载PDF
四种粒径分级制度对土壤体积分形维数测定的影响 被引量:33
6
作者 高广磊 丁国栋 +4 位作者 赵媛媛 包岩峰 于明含 刘昀东 周晓蕊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60-1068,共9页
为揭示粒径分级对土壤体积分形维数测定的影响,采用激光衍射技术测定毛乌素沙地风沙土粒径组成,基于中国制、前苏联制、美国制和国际制4种不同粒径分级方法计算土壤体积分形维数.研究结果显示,(1)研究区土壤质地较粗,土壤颗粒组成以砂... 为揭示粒径分级对土壤体积分形维数测定的影响,采用激光衍射技术测定毛乌素沙地风沙土粒径组成,基于中国制、前苏联制、美国制和国际制4种不同粒径分级方法计算土壤体积分形维数.研究结果显示,(1)研究区土壤质地较粗,土壤颗粒组成以砂粒为主,占总体积的90%以上,而黏粒、粉粒含量相对较少;土壤体积分形维数大小排序为前苏联制(DSU)>中国制(DCHN)>国际制(DINT)>美国制(DUS);(2)DCHN、DUS和DINT与土壤粘粒、粉粒和砂粒含量线性回归拟合效果良好,且相关性极显著(P<0.01);DSU与土壤粉粒和砂粒含量相关性显著(P<0.05),但线性回归拟合效果较差;(3)DCHN、DUS和DINT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DSU与DCHN、DUS和DINT相关性较差,线性回归方程可实现DCHN、DUS和DINT之间的转化.综合考虑土壤颗粒组成信息、数值差异和相关性,美国制土壤粒径分级方法是计算土壤体积分形维数的较优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分形特征 体积分形维数 粒径分布 粒径分级 风沙土
原文传递
Trends in particulate matter and its chemical compositions in China from 2013–2017 被引量:30
7
作者 Yuesi WANG Wenjie LI +13 位作者 Wenkang GAO Zirui LIU Shili TIAN Rongrong SHEN Dongsheng JI Shuai WANG Lili WANG Guiqian TANG Tao SONG Mengtian CHENG Gehui WANG Zhengyu GONG Jiming HAO Yuanhang ZHANG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12期1857-1871,共15页
Accurate determination of the atmospheric particulate matter mass concentration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 is helpful in exploring the causes and sources of atmospheric enthalpy pollution and in evaluating the rationali... Accurate determination of the atmospheric particulate matter mass concentration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 is helpful in exploring the causes and sources of atmospheric enthalpy pollution and in evaluating the rationality of environmental air quality control strategies.Based on the sampling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 data of PM2.5 in different key regions of China in the CARE-China observation network,this research analyzes the environmental air quality data released by the China National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entre during the studied period to determine the changes in the particulate matter mass concentration in key regions and the evolution of the corresponding chemical compositions dur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Action Plan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Air Pollution from 2013-2017.The results show the following.(1)The particulate matter mass concentration in China showed a significant downward trend;however,the PM2.5 annual mass concentration in 64%of cities exceeds the New Chinese Ambient Air Quality Standard(CAAQS)GradeⅡ(GB3095-2012).The region to the east of the Taihang Mountains,the Fenhe and Weihe River Plain and the Urumqi-Changji regions in Xinjiang,all have PM2.5 concentration loading that is still high,and heavy haze pollution occurred frequently in the autumn and winter.(2)During the heavy pollution in the autumn and winter,the concentrations of sulfate and organic component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The mean SO42-concentration in PM2.5 decreased by 76%,12%,81%and 38%in Beijing-Tianjin-Hebei(BTH),the Pearl River Delta(PRD),the Sichuan-Chongqing region(SC)and the Fenhe and Weihe River Plain,respectively.The mean organic matter(OM)concentration decreased by 70%,44%,48%and 31%,respectively,and the mean concentration of NH4+decreased by 68%,1.6%,38%and 25%,respectively.The mean elemental carbon(EC)concentration decreased by 84%and 20%in BTH and SC,respectively,and it increased by 61%and 11%in the PRD and Fenhe and Weihe River Plain,respectively.The mean concentration of mineral and unresolved chemic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Action PLAN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Air Pollution Key REGIONS Chemical composition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原文传递
悬浮聚合法制备磁性微球的粒度分布特性 被引量:15
8
作者 何虹 杨俊 +2 位作者 王亭杰 汪展文 金涌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77-281,共5页
本文研究了含有微细铁黑颗粒的混合单体悬浮聚合产物的粒度分布特性,分析了分散剂、超声预分散和无机铁黑颗粒对形成粒度多峰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分散剂是体系中形成小颗粒的主要因素;超声波的预分散作用使悬浮体系的液滴破裂以“... 本文研究了含有微细铁黑颗粒的混合单体悬浮聚合产物的粒度分布特性,分析了分散剂、超声预分散和无机铁黑颗粒对形成粒度多峰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分散剂是体系中形成小颗粒的主要因素;超声波的预分散作用使悬浮体系的液滴破裂以“磨蚀破碎(erosive breakage)”为主;无机铁黑颗粒由于其表面亲水性,倾向于分布在油性单体液滴表面,不仅有利于悬浮液滴的“磨蚀破碎”,同时也对分散液滴具有良好的稳定作用。上述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聚合产物的粒度呈三峰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聚合 粒度分布 微细颗粒 分散剂 超声波 磁性微球 聚合物微球 铁黑颗粒
下载PDF
农田土壤颗粒尺寸分布分维及颗粒体积分数的空间变异性 被引量:24
9
作者 李毅 李敏 +1 位作者 曹伟 张江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4-102,共9页
盐渍土膜下滴灌过程中的土壤理化性质存在空间变异性,对灌溉管理有一定影响。该文根据3个不同尺度下土壤采样及颗粒尺寸分布(PSD)测定结果,探讨了土壤PSD分维和颗粒体积分数之间的定量关系,分析了各尺度和综合尺度下土壤PSD分维和颗粒... 盐渍土膜下滴灌过程中的土壤理化性质存在空间变异性,对灌溉管理有一定影响。该文根据3个不同尺度下土壤采样及颗粒尺寸分布(PSD)测定结果,探讨了土壤PSD分维和颗粒体积分数之间的定量关系,分析了各尺度和综合尺度下土壤PSD分维和颗粒体积分数的经典统计特征和地质统计特征,根据颗粒体积分数的半方差函数计算了不同尺度颗粒体积分数的分形维,并做出了等值线图。研究表明,土壤PSD分维与黏粒的体积分数呈正相关关系,黏粒体积分数增大引起PSD分维增加的原因在于细颗粒的比表面积比粗颗粒的大;各尺度土壤PSD分维及颗粒体积分数均无强变异特征;不同尺度下土壤PSD分形维的半方差函数中块金和基台值均非常低;50m尺度土壤PSD分维和黏粒体积分数的等值线图具有类似的集中度和走势,而砂粒体积分数和粉粒体积分数则具有相反的集中度和走势。该研究说明土壤PSD分维和颗粒体积分数都有一定的尺度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分维 尺度 颗粒尺寸分布 空间变异性 颗粒体积分数
下载PDF
聚硅氧烷/丙烯酸酯核/壳复合胶乳的粒径分布与成核机理 被引量:21
10
作者 孟勇 翁志学 +2 位作者 单国荣 黄志明 潘祖仁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67-371,共5页
通过种子乳液法合成出具有高有机硅含量核 壳结构的聚硅氧烷 丙烯酸酯复合粒子 .研究了聚合方法、乳化剂浓度、引发剂浓度、单体滴加速度等工艺条件对复合乳液粒径尺寸、分布与形态的影响 ,并对复合乳液的成核机理进行了探讨 .研究表... 通过种子乳液法合成出具有高有机硅含量核 壳结构的聚硅氧烷 丙烯酸酯复合粒子 .研究了聚合方法、乳化剂浓度、引发剂浓度、单体滴加速度等工艺条件对复合乳液粒径尺寸、分布与形态的影响 ,并对复合乳液的成核机理进行了探讨 .研究表明 ,乳化剂浓度对乳液粒子的粒径分布和形态、结构有显著影响 ,引发剂浓度增加将使粒子粒径减小 ;相对一次投料法 ,种子乳液法生成的粒子分布窄 ,具有明显核壳结构 ,通过壳层单体滴加速度可以控制粒子的粒径尺寸和分布 ;而壳层丙烯酸酯聚合物主要是在聚硅氧烷种子表面的“过渡层”聚合、富集而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硅氧烷 聚丙烯酸酯 核/壳结构 复合胶乳 种子乳液聚合 粒径分布 成核机理
下载PDF
钻井岩屑粒径分布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24
11
作者 易先中 王利成 +1 位作者 魏慧明 刘兴成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4,94,共4页
钻井振动筛是固控系统的重要分离设备,其主要任务是清除钻井液中直径大于74μm的固相颗粒。对辽河油田7口井深0~3500m的钻井岩屑进行了实地取样,分析了岩样颗粒直径大于74μm的粒径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钻井岩屑具有明显的片状特征... 钻井振动筛是固控系统的重要分离设备,其主要任务是清除钻井液中直径大于74μm的固相颗粒。对辽河油田7口井深0~3500m的钻井岩屑进行了实地取样,分析了岩样颗粒直径大于74μm的粒径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钻井岩屑具有明显的片状特征,颗粒的粒径分布主要与地层岩性和破岩工具有关,随着井深的变化,其岩样粒径分布呈现出幂分布、2分布和瑞利分布等3组典型规律。给出了岩屑颗粒的概率直径;建议在筛面颗粒运动特性研究、筛网工作载荷的计算和激振方式的选择中,应考虑岩屑颗粒片状特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岩屑 粒径分布 概率直径 片状颗粒
下载PDF
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凝相颗粒燃烧特性分析 被引量:23
12
作者 张胜敏 胡春波 +1 位作者 徐义华 陈剑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56-259,共4页
进行了燃烧室收敛段沿径向不同部位的颗粒收集实验,并利用马尔文激光粒度分析仪、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对凝相颗粒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6.8~7.5 MPa下,含铝量17%的HTPB推进剂燃烧产物粒径分布范围在0.27~300μm之... 进行了燃烧室收敛段沿径向不同部位的颗粒收集实验,并利用马尔文激光粒度分析仪、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对凝相颗粒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6.8~7.5 MPa下,含铝量17%的HTPB推进剂燃烧产物粒径分布范围在0.27~300μm之间;燃烧室收敛段中心区域凝相颗粒平均粒径比壁面附近区域的小;大多数凝相颗粒为表面光滑、外形规则的实心球体,在燃烧过程中粒径超过40μm的大颗粒易发生开裂破碎等外形变化;在本实验条件下,仍有单质铝存在,铝颗粒的燃烧效率随着压强的升高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火箭发动机 粒度分布 粒子收集
下载PDF
室内可吸入颗粒物浓度与粒径分布检测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21
13
作者 刘红丽 张伟 李昌禧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40-344,共5页
本文采用显微观测成像和数字图象处理技术,研究了一种室内可吸入颗粒物浓度与粒径分布的检测方法。基于数学形态学对颗粒物图像进行图像处理,设计了检测颗粒物粒径,分形维数和形状因子等重要形态学参数的识别算法,最后采用数据融合的方... 本文采用显微观测成像和数字图象处理技术,研究了一种室内可吸入颗粒物浓度与粒径分布的检测方法。基于数学形态学对颗粒物图像进行图像处理,设计了检测颗粒物粒径,分形维数和形状因子等重要形态学参数的识别算法,最后采用数据融合的方法计算了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及其粒径分布。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检测方法可同时得到可吸入颗粒物的数量浓度、总表面积和质量浓度及其粒径分布,具有处理速度快、数据统计分析方便快捷、检测结果稳定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吸入颗粒物 浓度与粒径分布 颗粒形态学 数据融合
下载PDF
南京北郊大气颗粒物的粒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2
14
作者 吴丹 曹双 +6 位作者 汤莉莉 夏俊荣 陆建刚 刘刚 杨孟 李凤英 盖鑫磊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3268-3279,共12页
在南京北郊使用FA-3型9级采样器对2014年1~11月颗粒物的粒径分布进行了采样分析.首先将FA-3与中流量分级采样器(KC-120H)和环境保护局在线监测仪器的同期监测结果进行对比,数据相关系数均在0.95以上,对细粒子FA-3分别偏低13.9%和16.... 在南京北郊使用FA-3型9级采样器对2014年1~11月颗粒物的粒径分布进行了采样分析.首先将FA-3与中流量分级采样器(KC-120H)和环境保护局在线监测仪器的同期监测结果进行对比,数据相关系数均在0.95以上,对细粒子FA-3分别偏低13.9%和16.6%,而对PM10偏高15.2%和13.3%,但采样偏差在大气采样可接受范围之内,说明其可以对大气颗粒物进行准确分级和采样.南京北郊颗粒物污染严重,PM1.1,PM2.1和PM10的年平均浓度分别为(65.6±37.6)、(91.0±54.7)和(168.0±87.0)μg·m^-3,污染以细粒子为主,且大部分在1.1μm以下;颗粒物粒径呈双峰分布,峰值位于0.43~0.65μm和9~10μm粒径段;中值粒径为1.83μm,为积聚模态污染.颗粒物粒径分布在冬季细粒径段较高,春季粗粒径段较高,夏季细粒径段降低并不明显,粗粒径段明显低于其他季节;颗粒物浓度的昼夜变化在粗粒径段差异很小,在细粒径段基本表现出夜晚大于白天的特征.除了夏季,降水对各个粒径范围的颗粒物都有清除作用,且在细粒径段表现得更为明显;霾发生时随着霾等级的加重,0.43~2.1μm粒径段颗粒物浓度逐渐增加,该粒径段颗粒物质量浓度与能见度呈显著负相关.以相对湿度70%为界,颗粒物粒径分布发生了明显变化,湿度大于70%后,小于0.43μm粒径段颗粒物质量浓度显著降低,而0.43~2.1μm粒径段明显上升,颗粒物的吸湿增长应是主要原因.南京北郊的气团来源可以分为四类,其中西北方向快速输送的气团最为洁净,细粒径颗粒物浓度明显低于其它方向;本地和周边近距离输送的气团污染最重,粗细粒径颗粒物浓度都较高,其传输距离短,风速小,发生污染的概率最大,达到73.9%,对南京市的空气污染贡献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颗粒物 粒径分布 仪器对比 降水清除 霾天 吸湿增长 气团来源
原文传递
核壳结构聚硅氧烷/丙烯酸酯复合乳液(Ⅰ) 乳化剂对乳液聚合过程及粒径分布和粒子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17
15
作者 孟勇 翁志学 +2 位作者 单国荣 黄志明 潘祖仁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794-1799,共6页
采用种子乳液半连续法合成了具有高有机硅含量的聚硅氧烷/丙烯酸酯核壳结构复合乳液,研究乳化剂的种类、复配比例及质量浓度对有机硅/丙烯酸酯壳核乳液性能与乳胶粒径、分布和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阴离子乳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十... 采用种子乳液半连续法合成了具有高有机硅含量的聚硅氧烷/丙烯酸酯核壳结构复合乳液,研究乳化剂的种类、复配比例及质量浓度对有机硅/丙烯酸酯壳核乳液性能与乳胶粒径、分布和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阴离子乳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十二烷基磺酸钠(SDS2)、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所合成的乳胶粒子粒径依次增大,SDS与非离子型乳化剂OP10复配使用时,随OP10质量分数的增加,聚合速率和转化率降低,化学稳定性增加,乳胶粒子粒径增大,分布变宽,确定了复合乳化剂的最佳配比.随复合乳化剂浓度的增加,聚合速率加快、转化率增加,乳胶粒子粒径减小而分布加宽.通过改变乳化剂加入方式可减小乳胶粒子的粒径分布.为减少壳层聚合物新粒子的产生,需严格控制乳化剂的浓度,使加入的壳层单体处于“饥饿”状态,在乳胶粒子表面富集、引发聚合,形成表层“过渡层”,最终形成核壳结构复合粒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壳结构复合乳液 复合乳化剂 粒径分布 成粒机理
下载PDF
动态光散射技术的角度依赖性 被引量:20
16
作者 刘晓艳 申晋 +2 位作者 朱新军 孙贤明 刘伟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59-264,共6页
与单角度动态光散射技术相比,多角度动态光散射(MDLS)颗粒测量技术能够提高颗粒粒度分布的测量准确性。但在MDLS技术中,测量角度的选择常常与被测颗粒体系的分布有关。对100nm、500nm的单峰模拟分布和300nm与600nm混合的双峰模拟分布的... 与单角度动态光散射技术相比,多角度动态光散射(MDLS)颗粒测量技术能够提高颗粒粒度分布的测量准确性。但在MDLS技术中,测量角度的选择常常与被测颗粒体系的分布有关。对100nm、500nm的单峰模拟分布和300nm与600nm混合的双峰模拟分布的颗粒体系,分别在1、3、6、9个散射角条件下进行了测量。颗粒粒度反演结果表明,随着散射角个数的增大,颗粒粒度分布更趋于真实的颗粒粒度分布。对数量比为5:1的100nm与503nm双峰分布的聚苯乙烯颗粒,分别在1、3、5、10个散射角条件下进行了测量,实测结果表明采用单角度测量只能得到单峰分布,3个及更多散射角可得到双峰分布,并且双峰的数量比随散射角数量的增加逐渐趋近真实的数量比。因此,MDLS颗粒测量技术能够改善颗粒粒度分布的测量结果,但这种改善程度会随散射角的增多逐渐降低。由于散射角个数的增多会增加散射角的校准噪声和光强相关函数的测量噪声,因而会导致在有些情况下颗粒粒度分布的测量结果反而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光散射 散射角 颗粒测量 粒度分布 颗粒粒度反演
原文传递
激光粒度法测试结果与库尔特法、沉降法的比较 被引量:19
17
作者 谭立新 余志明 蔡一湘 《中国粉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0-63,共4页
分别采用马尔文激光粒度仪、库尔特颗粒粒度计数仪、岛津离心粒度分析仪对玻璃微珠、聚苯乙烯微球、钨粉、氧化铝微粉、二氧化硅微粉等6种不同类型的粉末进行了测试,并对几种测试方法所得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激光法测试的结果... 分别采用马尔文激光粒度仪、库尔特颗粒粒度计数仪、岛津离心粒度分析仪对玻璃微珠、聚苯乙烯微球、钨粉、氧化铝微粉、二氧化硅微粉等6种不同类型的粉末进行了测试,并对几种测试方法所得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激光法测试的结果重复性较好;对于粒径范围窄的球形粉体,几种仪器测得的中位径具有可比性,粒度分布曲线也相似;对于粒径范围较宽的球形粉体和不规则形状粉体,测得的中位径和粒度分布曲线一般没有可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度分布 激光粒度分析 中位径
下载PDF
毛乌素沙地风沙土粒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9
18
作者 王陇 高广磊 +3 位作者 张英 丁国栋 赵媛媛 彭玏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03-1010,共8页
为揭示毛乌素沙地风沙土粒径分布特征,推测其影响因素,以毛乌素沙地流动、半固定和固定沙丘风沙土为研究对象,利用激光衍射技术分析其粒度组成,并计算粒度参数,解析粒配曲线,研究结果表明:(1)毛乌素沙地风沙土优势粒径组为细砂,其平均... 为揭示毛乌素沙地风沙土粒径分布特征,推测其影响因素,以毛乌素沙地流动、半固定和固定沙丘风沙土为研究对象,利用激光衍射技术分析其粒度组成,并计算粒度参数,解析粒配曲线,研究结果表明:(1)毛乌素沙地风沙土优势粒径组为细砂,其平均体积含量约为29.89%~32.46%,不同类型沙丘无显著差异(P>0.05);少数粒径组分为粗砂、黏粒和极粗砂,其中流动沙丘与半固定、固定沙丘黏粒与粗砂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从半固定到固定沙丘,黏粒含量显著增加(P<0.05),粗砂含量显著减小(P<0.05),从流动沙丘到固定沙丘,极粗砂含量显著减小(P<0.05)。(2)毛乌素沙地风沙土平均粒径为3.35 Φ,粒度分布集中,分选性较差,偏度状况为正偏,尖窄峰态。在沙丘固定的过程中,平均粒径与标准偏差无显著变化(P>0.05),峰态显著变宽平(P<0.05),半固定沙丘偏态值与其他2种沙丘相比显著偏负(P<0.05)。(3)流动、半固定与固定沙丘跃移组分的粒径区间分别为44~435μm、63~500μm和31~354μm,风沙运动在半固定沙丘中最为强烈。毛乌素沙地风沙土优势粒径组分含量主要受物源影响,少数粒径组分含量主要受沙丘流动性影响,风沙运动强度随沙丘的固定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径分布 粒度参数 风沙运动 粒配曲线 毛乌素沙地
下载PDF
考虑颗粒形状的粗粒土渗透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20
19
作者 邱珍锋 卢孝志 伍应华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2-106,共5页
粗粒土的渗透特性与物质成分、颗粒级配、颗粒形状、密实度等因素相关。通过室内垂直渗透试验,探讨了土体颗粒形状、颗粒级配和试样密实度对粗粒土渗透系数的影响。九组正交试验结果的极差及方差分析表明,级配对渗透性的影响最大;两组... 粗粒土的渗透特性与物质成分、颗粒级配、颗粒形状、密实度等因素相关。通过室内垂直渗透试验,探讨了土体颗粒形状、颗粒级配和试样密实度对粗粒土渗透系数的影响。九组正交试验结果的极差及方差分析表明,级配对渗透性的影响最大;两组颗粒形状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试样渗透系数随着颗粒球形度增大而增大。通过对试验结果反映的渗透特性进行分析,总结了以渗透系数作为变量的临界水力梯度估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粒土 渗透系数 颗粒级配 干密度 颗粒形状
下载PDF
近地面大气颗粒物粒度与粒形特征 被引量:15
20
作者 王赞红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935-1940,共6页
选择大气颗粒物污染代表性城市石家庄市,利用挂片法采集采暖期与非采暖期大气颗粒物样品,在CIS-50粒度粒形仪上进行视频通道测试,并利用扫描电镜对颗粒表面形态进行观察,得出颗粒物粒度分布、粒形参数及形貌特征.结果显示,大气颗粒物粒... 选择大气颗粒物污染代表性城市石家庄市,利用挂片法采集采暖期与非采暖期大气颗粒物样品,在CIS-50粒度粒形仪上进行视频通道测试,并利用扫描电镜对颗粒表面形态进行观察,得出颗粒物粒度分布、粒形参数及形貌特征.结果显示,大气颗粒物粒度分布为连续多峰曲线形态,粒径范围为0.8-120μm,集中于10μm以下,粒度均值变化为4.086 0-7.622 7μm,标准差随粒度均值增大而增大;粒形参数中形状因子均值变化为0.718 3-0.899 3,分维度均值变化为1.041 1-1.072 0.上述数据均呈现在非采暖期间小于采暖期间的特征.扫描电镜观察表明大气颗粒物多为表面粗糙的块状形貌,粒度较大;团聚状次之,并呈粗、细2种团聚形态;球体颗粒粒度最小.分析认为,石家庄市近地面大气颗粒物粒度粒形变化受地面排放影响强烈,采暖期新增颗粒物粒度为5-8μm,粒形为近圆形及圆形,呈聚合体形态;PM5数量比与近方形及正方形颗粒数量比呈较好正相关,r为0.945 8,与近圆形及圆形颗粒数量比呈负相关,r为-0.972 6,PM5在大气颗粒物粒度粒形变化中可能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颗粒物 粒度分布 粒形 近地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