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细硬质合金研究进展综述 被引量:14
1
作者 王伟 栾道成 陈庚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4期100-104,共5页
国内外硬质合金界在超细WC-Co硬质合金原料、晶粒长大抑制剂、制备工艺和过程机理等方面的研究已取得突破性进展。本文从超细WC-Co复合粉末的制备技术、超细硬质合金的烧结技术、超细硬质合金成型技术以及硬质合金添加剂等方面,综合评... 国内外硬质合金界在超细WC-Co硬质合金原料、晶粒长大抑制剂、制备工艺和过程机理等方面的研究已取得突破性进展。本文从超细WC-Co复合粉末的制备技术、超细硬质合金的烧结技术、超细硬质合金成型技术以及硬质合金添加剂等方面,综合评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超细WC—Co硬质合金的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质合金 制备技术 烧结技术 成型技术 晶粒抑制剂
下载PDF
机械臂3D打印技术及系统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夏驰 曹良成 +1 位作者 冯联华 范树迁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7-109,共3页
3D打印技术多以单材均质为基础,开展金属、塑料等零部件的快速成型制造。在此基础上,发展了激光近净成形、熔融挤出成型、选择性激光烧结(熔化)、立体光刻等3D打印工艺和装备。论文以流体挤出成型和激光烧结为基础,结合工业机械手6自由... 3D打印技术多以单材均质为基础,开展金属、塑料等零部件的快速成型制造。在此基础上,发展了激光近净成形、熔融挤出成型、选择性激光烧结(熔化)、立体光刻等3D打印工艺和装备。论文以流体挤出成型和激光烧结为基础,结合工业机械手6自由度的空间特性,初步搭建了机械臂3D打印系统;对该系统构成做出了简要介绍,分析了该系统的数据链与数据模型的坐标转换;对电气性能器件常用材料导线银、树脂基复合材料、硅酮橡胶、碳化硅陶瓷等的成型工艺进行了初步探索,为下一步制造出具备电气性能的功能结构化器件与进行曲面3D打印的研究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6自由度机械手 激光烧结 挤出成型
下载PDF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烧结制品的链缠结调控及其对性能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董澎 王柯 +1 位作者 李军方 傅强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7-124,I0005,共9页
利用新的单中心Ziegler-Natta(Z-N)催化剂,通过干预分子链的生长与聚集行为,可获得低缠结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初生树脂.本研究利用这类低缠结UHMWPE,通过设置不同的烧结温度(Ts)来改变熔体缠结状态,并探讨了链缠结程度对烧结制... 利用新的单中心Ziegler-Natta(Z-N)催化剂,通过干预分子链的生长与聚集行为,可获得低缠结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初生树脂.本研究利用这类低缠结UHMWPE,通过设置不同的烧结温度(Ts)来改变熔体缠结状态,并探讨了链缠结程度对烧结制品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TS=220℃下,UHMWPE样品发生显著的复缠,造成高缠结度;而Ts=170℃下,初始低缠结状态能够得以充分保留,从而获得了缠结度具有明显差别的不同样品.示差扫描量热法(DSC)测试表明,在Ts=170℃下,低缠结度有利于在随后等温及冷却结晶过程中生成高熔点(最高达141℃)晶体与高的结晶度(最高达65%).力学测试表明低缠结度制品的综合力学性能显著提升,其中屈服强度提高72%,拉伸断裂强度提升139%,弹性模量提升162%以及断裂伸长率提升36%,实现了同时增强增韧.这就提供了一种从调节链缠结温度实现UHMWPE烧结制品高性能化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烧结成型 结晶调控 链缠结 力学增强
原文传递
A strategy to obtain a high-density and high-strength zirconia ceramic via ceramic injection molding by the modification of oleic acid 被引量:7
4
作者 Jia-xin Wen Tian-bin Zhu +2 位作者 Zhi-peng Xie Wen-bin Cao Wei Liu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s,Metallurgy and Materials》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6期718-725,共8页
Despite its unique high efficiency and good environmental compatibility, the water-soluble binder system still encounters problems achieving a desired sintered part via ceramic injection molding because of the poor co... Despite its unique high efficiency and good environmental compatibility, the water-soluble binder system still encounters problems achieving a desired sintered part via ceramic injection molding because of the poor compatibility and the powder-binder segregation between ceramic powders and binders.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obtain a sintered part with excellent properties by introducing a small quantity of oleic acid to the surface of zirconia powders before the mixing process. As opposed to many previous investigations that focused only on the rheological behavior and modification mechanism, the sintering behavior and densification process were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d in this study. With the modified powders, debound parts with a more homogeneous and smaller pore size distribution were fabricated. Also, a higher density and greater flexural strength were achieved in the sintered parts fabricated using the modified powd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ramic materials ZIRCONIA injection molding oleic acid sintering
下载PDF
工艺因素对合成镁铝尖晶石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李如椿 陈永强 陈嘉庚 《河北理工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73-77,共5页
以轻烧镁砂、工业氧化铝和α—A l2O3为原料,采用一步烧成法合成镁铝尖晶石,结果表明:通过合理的工艺控制,特别是MgO/A l2O3的值,原料粒度,烧成温度和成型压力,可烧结制得尖晶石含量较高的致密镁铝尖晶石,体积密度可达3.30g/cm3以上。
关键词 镁铝尖晶石 MgO/Al2O3 原料粒度 烧成温度 成型压力
下载PDF
基于快速原型技术的定制化人工半膝关节复合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贺健康 李涤尘 +2 位作者 卢秉恒 王臻 张涛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5年第3期170-172,共3页
目的传统方法制造的人工半膝关节存在个体匹配性、排异性及纯机械固定易松动等问题,为此设计基于快速原型(RP)的定制型人工半膝关节复合系统的制造方法。方法首先利用快速原型技术快速准确地制作出与人体半膝关节形状相匹配的人工植入... 目的传统方法制造的人工半膝关节存在个体匹配性、排异性及纯机械固定易松动等问题,为此设计基于快速原型(RP)的定制型人工半膝关节复合系统的制造方法。方法首先利用快速原型技术快速准确地制作出与人体半膝关节形状相匹配的人工植入体原型,然后分别运用钛合金离心铸造和生物材料烧结成型技术制作出人工金属半膝关节和胫骨近端活性人工骨。结果和结论利用快速原型技术制作出了人工半膝关节和胫骨近端活性人工骨。与传统植入体相比,该系统可实现人工半膝关节和对侧半膝关节面的匹配运动,而且功能孔和髓内钉的设计实现了植入体的生物固定和机械固定相结合,大段生物活性人工骨的复合促进了成骨生长,将排异反应减至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原型 定制化 人工半膝关节 胫骨近端活性人工骨 离心铸造 烧结成型
下载PDF
氧化铝陶瓷粉末固相烧结过程模拟 被引量:4
7
作者 宋久鹏 BARRIERE Thierry +1 位作者 柳葆生 GELIN Jean-Claude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75-279,共5页
用膨胀计测量了氧化铝粉末注射成形的烧结过程中试件的单轴收缩率和收缩速率.基于试验数据,设计了相应的参数标定算法,用于确定烧结模型中的单轴粘度和烧结应力.以氧化铝人工髋关节植体为例,将该模型和参数引入到有限元软件Abaqus中实... 用膨胀计测量了氧化铝粉末注射成形的烧结过程中试件的单轴收缩率和收缩速率.基于试验数据,设计了相应的参数标定算法,用于确定烧结模型中的单轴粘度和烧结应力.以氧化铝人工髋关节植体为例,将该模型和参数引入到有限元软件Abaqus中实现数值模拟,以预测试件在烧结过程中的收缩和变形.结果表明,用标定的参数的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 注射成形 收缩率 氧化铝 陶瓷 标定 数值模拟
下载PDF
纳米陶瓷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8
作者 张强宏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15-223,共9页
纳米陶瓷是指晶界宽度、晶粒尺寸、缺陷尺寸和第二相分布都在纳米量级上的陶瓷材料,因其克服了传统陶瓷脆性较大的致命缺点,并在超塑性、铁电性能和力学性能等方面具有特殊的性能,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综述了纳米陶瓷粉体的制备方法,... 纳米陶瓷是指晶界宽度、晶粒尺寸、缺陷尺寸和第二相分布都在纳米量级上的陶瓷材料,因其克服了传统陶瓷脆性较大的致命缺点,并在超塑性、铁电性能和力学性能等方面具有特殊的性能,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综述了纳米陶瓷粉体的制备方法,包括物理合成与化学合成两种方式。物理合成方法消耗较大的能量且设备投资较大,因此纳米陶瓷粉体的制备以化学合成为主。在制备粉体的后期,还需通过加入分散剂和超声等方法来解决其团聚的问题。成型与烧结过程直接影响纳米陶瓷的性能。成型过程包括干法与湿法成型。干法成型简单易行,成体均匀,但容易引入杂质;而湿法成型能最大程度地减少杂质与团聚,但其工艺复杂、条件苛刻。烧结方法分无压烧结和压力烧结。在烧结过程中,如何将颗粒限制在纳米级别上成为各种技术需要攻克的难点。最后,阐述了纳米陶瓷的力学性能、铁电性能和超塑性,并简要介绍其在防护与涂层、生物医学材料和器具等方面的应用与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陶瓷 纳米粉体 烧结与成型 团聚 防护涂层 生物医学
下载PDF
ZrO_2汽车氧传感器烧结工艺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斌 冯江涛 +1 位作者 夏风 肖建中 《传感器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4-15,共2页
采用注射成型方法制备汽车氧传感器。通过分析得知,烧结制品好的力学性能和高导电率往往是矛盾的,要获得四方相ZrO2须保证烧结过程中材料的晶粒尺寸要控制在1μm以内。综合考虑,烧结温度在1550℃左右比较合适。
关键词 ZRO2 注射成型 烧结工艺 四方相 制备 烧结温度 氧传感器 汽车 综合
下载PDF
机械合金化制备Fe-10%Ni合金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海侠女 席生岐 +3 位作者 张月 李龙雨 孙崇峰 舒程勇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177-3182,共6页
采用纯Fe粉和Ni粉利用高能卧式搅拌球磨机制备了Fe-10%Ni(质量分数,下同)合金,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差热分析(DTA)研究了球磨粉末的相组成、形貌和热稳定性,并对其热压烧结的块材进行了组织分析与性能测... 采用纯Fe粉和Ni粉利用高能卧式搅拌球磨机制备了Fe-10%Ni(质量分数,下同)合金,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差热分析(DTA)研究了球磨粉末的相组成、形貌和热稳定性,并对其热压烧结的块材进行了组织分析与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球磨机转速400 r/min,球料比20:1条件下,球磨8 h后,Ni原子完全固溶在Fe原子晶格中,形成体心立方结构Fe(Ni)过饱和固溶体,延长时间到16 h,球磨粉末颗粒尺寸更均匀细小,但仍为体心立方Fe(Ni)固溶体。对球磨16 h的合金粉末在500~800℃进行退火处理,发现粉末结构稳定,仍为体心立方Fe(Ni)固溶体。对球磨16 h的合金粉末进行热压烧结,发现950℃下烧结块材中出现少量fcc结构的Fe(Ni)固溶体相,而继续在970℃复烧后则完全转变为面心立方结构的Fe(Ni),但950℃热压烧结块材的强度和延伸率高于970℃复烧的块材,原因在于无压复烧块材中产生氧化物和孔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合金化 球磨粉末 退火 固溶体 烧结成型 拉伸性能
原文传递
选择性激光烧结金属粉末技术的进展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艳 陈芳雷 白培康 《金属世界》 2006年第6期39-41,共3页
介绍了在快速原型制造基础上的金属零件SLS技术方面的一些新的研究和应用成果,并指出了激光烧结金属件的最新发展趋势。
关键词 选择性激光烧结 快速制模 金属模具
下载PDF
超声处理配合烧结成型工艺制备PEEK/石墨复合材料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永波 周晓东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13,共6页
引进超声波对聚醚醚酮(PEEK)/膨胀石墨/无水乙醇体系进行震荡,层间剥离膨胀石墨的同时实现了膨胀石墨在复合材料体系中的良好分散,烘干得到成型前驱体。进一步地,采用烧结成型工艺制备了PEEK/膨胀石墨复合材料片材。考察了超声液体介质... 引进超声波对聚醚醚酮(PEEK)/膨胀石墨/无水乙醇体系进行震荡,层间剥离膨胀石墨的同时实现了膨胀石墨在复合材料体系中的良好分散,烘干得到成型前驱体。进一步地,采用烧结成型工艺制备了PEEK/膨胀石墨复合材料片材。考察了超声液体介质对膨胀石墨剥离效果的影响,同时研究了膨胀石墨含量以及烧结成型过程工艺参数对复合材料片材导电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原子力显微镜测试结果显示,超声过程最佳液体介质为无水乙醇,处理之后的膨胀石墨片层从21 nm降至1.13 nm;最终制备的PEEK/膨胀石墨复合材料片材在膨胀石墨质量分数为60%时,电导率达到82.64 S/cm,而弯曲强度为66.78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 聚醚醚酮 高导电 超声处理 烧结成型
下载PDF
聚甲醛成型加工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胡松喜 李璞 +1 位作者 杨森泉 何和智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4-19,共6页
性能优异的聚甲醛(POM)制品被广泛应用于电子电气、汽车、机械制造、化工、医疗等众多领域,而成型方法决定着其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能。首先对国内外现有熔融成型方法中的注塑方法进行陈述,总结分析了成型工艺对微观结构、性能的影响及其... 性能优异的聚甲醛(POM)制品被广泛应用于电子电气、汽车、机械制造、化工、医疗等众多领域,而成型方法决定着其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能。首先对国内外现有熔融成型方法中的注塑方法进行陈述,总结分析了成型工艺对微观结构、性能的影响及其在精密微细件的应用情况,并指出注塑方法难以用于制造POM大型制件;阐述了静态模压、烧结成型方法在POM大型制件成型时的优势以及成型效率低等不足之处;最后,分析近几年出现的高速冲击模压成型(HVC)方式在POM成型的研究现状,发现HVC可明显地减少熔融成型常见的收缩、空穴、化学降解等问题,且成型周期短,耗能低,其工业化推广将是未来研究方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甲醛 注塑成型 模压 烧结 高速冲击模压
下载PDF
成型压力对微波烧结的复杂Ti(C,N)基金属陶瓷刀具力学性能和显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殷增斌 叶佳冬 +1 位作者 朱智勇 洪东波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906-1913,共8页
采用微波烧结技术制备了复杂刃形Ti(C, N)基金属陶瓷刀具,利用仿真和实验的方法研究了压制压力对复杂Ti(C, N)基金属陶瓷刀具素坯密度分布均匀性、残余应力,以及素坯烧结后刀具前/后刀面致密度、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模... 采用微波烧结技术制备了复杂刃形Ti(C, N)基金属陶瓷刀具,利用仿真和实验的方法研究了压制压力对复杂Ti(C, N)基金属陶瓷刀具素坯密度分布均匀性、残余应力,以及素坯烧结后刀具前/后刀面致密度、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模压成型和微波烧结相结合的技术可制备高性能复杂陶瓷刀具;刃口区域的密度值小于非刃口区域的密度值,其差值随着压制压力的提高先增大后减小。当压制压力≤200 MPa时,前后刀面的相对密度和力学性能相差不大;压制压力≥300 MPa时,前刀面的相对密度和力学性能均优于后刀面,但过高的压制压力会导致刀具内部产生裂纹;三维槽型Ti(C,N)基金属陶瓷刀具的最佳压制压力为400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烧结 碳氮化钛陶瓷 压制压力 显微结构 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制备工艺对铍锭轧制性能及效果的影响
15
作者 王维一 徐平 +4 位作者 张子富 邵伟 田青 刘宁 司祎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5-89,共5页
纯铍塑性变形时显示出低塑性和硬脆性,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其塑性加工的难度。通过轧制与拉伸试验,研究了制备工艺对铍锭轧制性能及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靶式铍粉较气流铍粉所烧结成形的铍锭更易产生塑性变形,轧制性能及效果均更优。将... 纯铍塑性变形时显示出低塑性和硬脆性,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其塑性加工的难度。通过轧制与拉伸试验,研究了制备工艺对铍锭轧制性能及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靶式铍粉较气流铍粉所烧结成形的铍锭更易产生塑性变形,轧制性能及效果均更优。将靶式铍粉在特定的温度区间进行烧结,铍锭内部组织发生动态再结晶得到细化,晶粒尺寸变得更加均匀;铍锭成形过程再结晶程度在特定时间段内随时间的增加逐渐趋向完全,平均粒径随时间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细化,所制备铍锭的轧制性能得到改善,可保障后序轧制的顺利进行及所制备铍板的综合质量。为了提高铍锭轧制性能及效果,宜优选靶式铍粉制备铍锭,并在T+200℃~T+300℃温度区间烧结铍锭,成形时间控制为t+4 h~t+6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铍锭 烧结温度 成形时间 拉伸 轧制 断后伸长率 最大道次加工率
下载PDF
烧结温度及热处理对注射成形4605低合金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雨晴 何浩 +4 位作者 娄嘉 李益民 彭元东 刘晨 秦健春 《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49-556,共8页
以4605母合金粉末为原料,采用注射成形工艺,在1320~1380℃烧结温度下制备4605低合金钢,并采用3种不同工艺进行热处理,研究烧结温度及热处理工艺对合金钢显微组织与硬度、抗拉强度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4605低合金钢的烧结密度随烧结... 以4605母合金粉末为原料,采用注射成形工艺,在1320~1380℃烧结温度下制备4605低合金钢,并采用3种不同工艺进行热处理,研究烧结温度及热处理工艺对合金钢显微组织与硬度、抗拉强度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4605低合金钢的烧结密度随烧结温度升高而增大;其显微组织由板条状马氏体和多边形铁素体组成;合金钢的硬度和抗拉强度均随烧结温度升高而升高,在1380℃下烧结的低合金钢,致密度达96.38%,抗拉强度为613 MPa;塑性随烧结温度升高先上升后下降,在1360℃烧结的合金钢伸长率最大,达13.5%。烧结温度为1380℃的合金钢,经过800℃保温0.5 h,油冷,然后在200℃保温2 h的热处理后,得到马氏体组织,抗拉强度和硬度最高,分别为708 MPa和78.8 HRA;烧结温度为1360℃的合金钢,在800℃保温1 h,油冷,然后在600℃保温2 h的热处理后,得到回火索氏体组织,伸长率最大,达到18.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温度 热处理 注射成形 低合金钢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下载PDF
真空玻璃支撑柱印刷烧结成型工艺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广亮 奚小波 +4 位作者 张翼夫 张琦 汪博文 张剑峰 张瑞宏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57-1162,共6页
传统真空玻璃支撑柱采用人工或机器布放,存在生产效率低、漏布率高等缺点。本文采用低熔点玻璃浆料印刷烧结制备支撑柱,优化了支撑柱印刷浆料调和浓度及印刷板参数,分析了不同烧结温度对支撑柱成型尺寸和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后的... 传统真空玻璃支撑柱采用人工或机器布放,存在生产效率低、漏布率高等缺点。本文采用低熔点玻璃浆料印刷烧结制备支撑柱,优化了支撑柱印刷浆料调和浓度及印刷板参数,分析了不同烧结温度对支撑柱成型尺寸和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浆料调和浓度为5 g/mL,优化后的印刷板孔径为1.0 mm,厚度为0.5 mm,支撑柱最佳烧结温度为380℃,成型后支撑柱直径为1.25 mm,高度为0.23 mm,硬度达549.92 HV,性能较好。该研究对真空玻璃制造工艺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玻璃 支撑柱 印刷 烧结成型 玻璃粉 浆料 硬度
下载PDF
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炭块的工艺研究
18
作者 滕瑜 李瑛娟 +1 位作者 宋群玲 李悦熙薇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20年第1期1-5,共5页
传统炭素制品生产工艺多、周期长,且制品质量不易控制,生产成本高。通过压型配料混合均匀的炭质粉料和煤沥青粘结剂,利用放电等离子综合应用系统,以及对电流、电压、脉冲频率进行控制,实现温度的可控性;对压坯进行烧结,使其成为具有一... 传统炭素制品生产工艺多、周期长,且制品质量不易控制,生产成本高。通过压型配料混合均匀的炭质粉料和煤沥青粘结剂,利用放电等离子综合应用系统,以及对电流、电压、脉冲频率进行控制,实现温度的可控性;对压坯进行烧结,使其成为具有一定体积密度和机械强度的坚硬的烧结体。采用等离子体烧结技术制备炭素材料,突破了传统工艺的缺陷,生产周期大大缩短,是绿色的可持续发展的新技术,有望在未来炭素工业中得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 烧结 炭素 压型 煤沥青粘结剂
下载PDF
聚四氟乙烯烧结成型的制备工艺 被引量:18
19
作者 陈旭 回素彩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38-40,共3页
对聚四氟乙烯(PTFE)进行了压制试验和烧结试验,讨论了成型压力与试件的致密度、压缩强度以及压缩模量之间的关系,且对不同烧结工艺下试件的压缩强度进行了分析,得到较合适的成型压力和烧结工艺。结果表明:PTFE材料的压缩强度随压制压力... 对聚四氟乙烯(PTFE)进行了压制试验和烧结试验,讨论了成型压力与试件的致密度、压缩强度以及压缩模量之间的关系,且对不同烧结工艺下试件的压缩强度进行了分析,得到较合适的成型压力和烧结工艺。结果表明:PTFE材料的压缩强度随压制压力的升高而减小,压缩模量随压制压力的升高而增加;PTFE的成型压力为27.5MPa,烧结温度380℃,保温时间4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四氟乙烯 冷压成型 烧结 成型压力 压缩强度
下载PDF
石墨/酚醛树脂混合粉末选择性激光烧结成型精度实验研究 被引量:17
20
作者 吴海华 鄢俊能 +1 位作者 李腾飞 肖林楠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10-216,共7页
将选择性激光烧结(SLS)技术应用于石墨/酚醛树脂混合粉末成型,实验研究了石墨原型件尺寸精度的变化规律,并揭示了其内在原因。研究发现,石墨原型件X、Y方向的尺寸偏差随着激光能量密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分层厚度的增大而减小,而Z方向的... 将选择性激光烧结(SLS)技术应用于石墨/酚醛树脂混合粉末成型,实验研究了石墨原型件尺寸精度的变化规律,并揭示了其内在原因。研究发现,石墨原型件X、Y方向的尺寸偏差随着激光能量密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分层厚度的增大而减小,而Z方向的尺寸偏差随着激光能量密度和分层厚度的增加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趋势;与X、Y方向尺寸相比,Z方向尺寸受工艺参数的影响更为明显。导致石墨原型件产生较大尺寸偏差的主要原因是SLS成型过程中产生了较为明显的次级烧结和Z轴盈余。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影响Z方向尺寸相对误差的因素按影响程度从大到小排序依次为扫描间距、分层厚度、激光功率、扫描速率。使Z方向尺寸相对误差最小的最优工艺参数组合为:激光功率23 W、扫描速率1000mm·s^(-1)、扫描间距0.18mm、分层厚度0.14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选择性激光烧结 石墨原型件 成型精度 Z轴盈余 最优工艺参数组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