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路单间隙融合双节段固定治疗DenisB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被引量:10
1
作者 赵正琦 孙先泽 +4 位作者 任亮 张利民 刘艳兵 侯树兵 李锋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1825-1828,共4页
[目的]总结采用后路单间隙融合双节段固定治疗伴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的Denis B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1月~2009年3月,采用后路单间隙融合双节段固定治疗Denis B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31例。其中男21... [目的]总结采用后路单间隙融合双节段固定治疗伴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的Denis B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1月~2009年3月,采用后路单间隙融合双节段固定治疗Denis B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31例。其中男21例,女10例;年龄17~61岁,平均35.5岁。均伴有不同程度脊髓压迫症状。31例均为单节段椎体骨折,其中T114例,T129例,L114例,L24例。伤后距手术时间6 h~3 d,平均2.4 d。观察手术前后及随访阶段均以骨折椎体为中心摄正、侧位X线片。了解术后及随访期间骨折复位丢失情况,有无内固定折断,椎弓根钉松动、拔出,椎弓根钉或内固定圆棒折断等。按美国脊髓损伤协会标准评价神经功能。比较术后1周、术后12个月椎体成角、上下终板成角有无差异,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切口均Ⅰ期愈合。31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4~48个月,平均26个月。术后1周及术后12个月椎体成角、上下终板成角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与术后1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术后随访期间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发生,植骨融合良好,无植骨不融合、骨吸收、椎体塌陷等情况。[结论]后路单间隙融合双节段固定是治疗Denis B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植骨术 短节段内固定
原文传递
脊柱结核病灶清除术中单节段短椎弓根钉固定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李翔 司建炜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8期4552-4557,共6页
背景:脊柱结核手术治疗中使用单节段短椎弓根钉的方法已经在临床工作中运用,并取得满意的疗效,但这种固定方法的生物力学效能是否可靠,尚未得到理论研究证实。已有的研究虽证实短椎弓根钉能达到可靠的固定效果,但其研究方法局限于动物... 背景:脊柱结核手术治疗中使用单节段短椎弓根钉的方法已经在临床工作中运用,并取得满意的疗效,但这种固定方法的生物力学效能是否可靠,尚未得到理论研究证实。已有的研究虽证实短椎弓根钉能达到可靠的固定效果,但其研究方法局限于动物骨骼体外模拟实验,不能真实反映人体脊柱的生物力学特性。目的:建立T12-L3 脊柱结核病灶彻底清除术后单节段、短椎弓根钉固定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对模型进行力学分析,验证此种固定方式维持脊柱的稳定性。方法:选择1 例成年健康的男性志愿者,无脊柱疾病史,CT 对脊柱行层厚1 mm 的连续扫描,导出图像文件数据,以DICOM 格式保存。运用Mimics 20.0,Geomagic Studio,Pro/E 5.0 软件完成建立3 种脊柱椎弓根钉固定模型,运用Abaqus 软件进行有限元分析,在模型椎体上端上缘施加500 N 的轴向垂直压力;在同一受力点上施加10 Nm 大小的力矩,使椎体做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及旋转运动,观察测量轴向位移及最大偏转角度。结果与结论:对3 种模型施加同样的荷载及边界条件,结果显示:①附加内固定的模型与正常椎体模型之间的结果无显著性差异;②在轴向位移方面,单节段短钉与正常椎体模型相差不到10%;③在最大偏转角度方面:后伸状态下两模型数据相差最大,单节段模型比正常模型大18%;④跨节段长钉固定模型无论在轴向位移还是在最大偏转角度上均低于正常椎体模型;⑤此2 种内固定模型之间相比,单节段短钉模型轴向位移比跨节段长钉模型大16%,在最大偏转角度上后伸状态下两种固定模型的相差最大,单节段固定比跨节段多38%,其他状态下数据相差均较小,将2 种固定模型行统计学检验,结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⑥结果证实,单节段短椎弓根钉的固定方式能够达到可靠的生物力学效能,能维持脊柱结核病灶彻底清除术后脊柱的即刻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结核 彻底病灶清除术 单节段固定 跨节段固定 短椎弓根钉 长椎弓根钉 有限元 生物力学 轴向最大位移 最大偏转角度
下载PDF
椎弓根螺钉单一运动节段内固定治疗胸腰椎单椎体骨折 被引量:7
3
作者 徐兆万 冀旭斌 +1 位作者 隋国侠 庄青山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3期173-176,共4页
目的:探讨椎弓根螺钉单一运动节段内固定结合椎间植骨治疗胸腰椎单椎体骨折的手术适应证和临床疗效。方法:对21例胸腰椎单椎体骨折患者采用经椎弓根单一运动节段内固定结合椎间植骨治疗,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9个月摄X线片,测量伤椎椎体... 目的:探讨椎弓根螺钉单一运动节段内固定结合椎间植骨治疗胸腰椎单椎体骨折的手术适应证和临床疗效。方法:对21例胸腰椎单椎体骨折患者采用经椎弓根单一运动节段内固定结合椎间植骨治疗,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9个月摄X线片,测量伤椎椎体成角、上下终板成角及椎体前缘高度与正常高度的比值,了解术后骨折复位情况以及随访期间内固定有无失败和复位丢失情况。按ASIA 2000分级标准对17例脊髓神经损伤患者评估术前脊髓神经损伤程度及术后9个月脊髓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随访9~26个月,平均14.2个月,无内固定失败,椎间植骨融合良好。术后1周及术后9个月伤椎椎体成角、上下终板成角、椎体前缘高度与正常高度的比值较术前均明显改善(P<0.05);术后9个月与术后1周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17例脊髓神经损伤患者术后脊髓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采用经椎弓根单一运动节段内固定结合椎间植骨治疗胸腰椎单椎体骨折创伤较小、固定单位最少,能有效地防止复位丢失,是治疗胸腰椎单椎体骨折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一运动节段 内固定 椎间植骨 胸腰椎 骨折 手术
下载PDF
后路单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寰椎骨折 被引量:2
4
作者 鲍凯 宋文慧 +2 位作者 刘昌文 梁凯恒 王佳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94-599,共6页
背景:近几十年来不稳定寰椎骨折的治疗一直存有争议,手术方式的选择也已从C_(1)-C_(2)或C_(0)-C_(2)融合发展到现在尽可能保留运动节段,然而,无论是经口入路还是后路入路,复位效果及术后并发症问题仍待进一步研究。目的:观察后路单节段... 背景:近几十年来不稳定寰椎骨折的治疗一直存有争议,手术方式的选择也已从C_(1)-C_(2)或C_(0)-C_(2)融合发展到现在尽可能保留运动节段,然而,无论是经口入路还是后路入路,复位效果及术后并发症问题仍待进一步研究。目的:观察后路单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20年9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14例不稳定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0例,女4例,平均年龄51.8岁,所有患者均采用单节段椎弓根螺钉-棒系统进行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查阅病历和术前、术后X射线片,并通过术前和术后CT扫描,根据Spence标准即张口位X射线片寰椎两侧块移位之和≥6.9 mm判定为不稳定寰椎骨折,同时明确骨折类型,并评估骨折复位情况,末次随访时行颈椎过伸过屈位X射线片来评估寰枢关节是否稳定。结果与结论:①14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平均随访(21.0±6.4)个月,术后复查颈椎X射线片及CT均可见内固定位置良好,复位良好;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神经功能受损、椎动脉损伤、伤口感染等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②目测类比评分由术前的(6.5±1.3)分降至术后的(1.9±0.8)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颈部功能障碍指数由术前的74.4±4.5降至末次随访时的12.1±4.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末次随访时颈部屈伸70°-88°(79.7±6.0)°;颈部左右侧屈76°-85°(82.1±2.8)°;左右旋转129°-155°(143.5±8.4),所有患者在末次随访时颈椎活动范围均恢复良好,末次随访时拍摄颈椎过伸过屈位X射线片未见寰枢关节存在任何不稳定的影响学表现;术后4例患者主诉颈部僵硬伴活动受限,在规范康复及指导治疗下均基本恢复正常水平;④提示后路单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寰椎骨折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并发症少,复位效果也较好,而且更主要的是患者颈部屈伸及旋转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椎骨折 颈后路 单节段 内固定 椎弓根钉 骨折复位
下载PDF
经口咽入路单节段固定治疗不稳定性寰椎骨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王力冉 赵刘军 马维虎 《中国骨伤》 CAS 2017年第1期93-96,共4页
寰椎骨折是常见的颈椎骨折类型,由于上颈椎特殊的解剖结构,寰椎骨折通常为不稳定性骨折。以往的寰椎骨折治疗方法中,外固定往往带来低骨愈合率和远期颈痛,而颈枕融合与寰枢椎融合则牺牲了颈椎活动度。近年来,有学者经口咽入路到达寰椎前... 寰椎骨折是常见的颈椎骨折类型,由于上颈椎特殊的解剖结构,寰椎骨折通常为不稳定性骨折。以往的寰椎骨折治疗方法中,外固定往往带来低骨愈合率和远期颈痛,而颈枕融合与寰枢椎融合则牺牲了颈椎活动度。近年来,有学者经口咽入路到达寰椎前方,通过前路寰椎侧块螺钉及配套钢板同时完成骨折块的复位及固定,随访证明此术式保证骨性融合的同时最大程度地保留了颈椎活动度,还具有出血少、不剥离后路组织等优点,但存在术中脊髓与椎动脉的损伤及术后较高感染率等并发症,且对于其固定强度及手术的适应范围方面仍有待进一步研究证明。总之,经口咽入路单节段固定是治疗寰椎骨折的有效方法,给脊柱外科医师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咽入路 单节段固定 寰椎骨折 活动度
下载PDF
不稳定性寰椎骨折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邹小宝 欧阳北平 +6 位作者 马向阳 陈育岳 葛苏 张双 倪菱 夏虹 吴增晖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93-796,共4页
目的总结不稳定性寰椎骨折的治疗进展,提出存在问题并展望研究方向。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不稳定性寰椎骨折治疗的相关文献,就寰椎骨折稳定性评价及治疗方法、手术入路以及内固定器械选择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目前,临床上认为除横韧... 目的总结不稳定性寰椎骨折的治疗进展,提出存在问题并展望研究方向。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不稳定性寰椎骨折治疗的相关文献,就寰椎骨折稳定性评价及治疗方法、手术入路以及内固定器械选择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目前,临床上认为除横韧带完整的寰椎前弓单处骨折或单纯后弓骨折外的所有寰椎骨折,均为不稳定性骨折。不稳定性寰椎骨折的治疗从传统非手术治疗、融合术,逐渐发展至单节段固定治疗。非手术治疗效果欠佳,融合术牺牲了上颈椎活动度,而单节段固定不仅能复位固定骨折,同时保留了上颈椎运动功能。单节段固定手术入路分为后路及经口入路,术中采用的内固定器械也在不断改良,主要包括钉棒系统、钉板系统以及钢板系统等。结论对于不稳定性寰椎骨折,单节段固定较非手术及传统融合术更具优势,是理想的手术方式。其中,经口入路单节段固定复位寰椎前弓骨折更直接,但存在感染风险;后路单节段固定对寰椎前弓骨折的复位效果欠佳,有待进一步探究更加有效的复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性寰椎骨折 非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 单节段固定 治疗进展
原文传递
“U”形棒单节段固定结合峡部植骨治疗单纯腰椎峡部裂的疗效 被引量:2
7
作者 程刚 杨小玲 +2 位作者 唐勇涛 吴长军 魏思奇 《实用骨科杂志》 2022年第5期385-389,共5页
目的研究“U”形棒单节段固定结合峡部植骨治疗单纯腰椎峡部裂的临床疗效,分析术后峡部融合及远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采用“U”棒单节段固定结合峡部植骨治疗的37例单纯腰椎峡部裂患者,... 目的研究“U”形棒单节段固定结合峡部植骨治疗单纯腰椎峡部裂的临床疗效,分析术后峡部融合及远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采用“U”棒单节段固定结合峡部植骨治疗的37例单纯腰椎峡部裂患者,男26例,女11例;年龄17~42岁,平均(26.54±6.32)岁。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等,比较术前及术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观察术后峡部融合情况。结果术后随访24~60个月,平均(37.46±9.71)个月。患者术后下腰痛VAS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ODI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峡部融合率约为82.43%,融合时间(8.82±3.63)个月。末次随访时患者均未继发腰椎滑脱及邻近节段退变,内固定无断裂、松动等。结论“U”形棒单节段固定结合峡部植骨治疗单纯腰椎峡部裂,术式简单、安全性高,手术时间短、切口小、出血少、并发症少,术后腰痛缓解明显、腰椎功能恢复好、峡部骨性融合率高、内固定牢固,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腰椎峡部裂 “U”形棒 单节段固定 植骨
下载PDF
寰椎椎弓根钉横向加压技术治疗Jefferson-3型寰椎骨折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引 金跟洋 +6 位作者 姚建 李新武 张帅 武鹏 阮汉江 刘锦 庞永华 《海南医学》 CAS 2022年第1期31-35,共5页
目的验证寰椎后路单节段椎弓根螺钉横向加压技术治疗Jefferson-3型寰椎骨折的有效性和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四医院骨科行寰椎椎弓根螺钉加横连手术治疗的24例不稳定寰椎骨折... 目的验证寰椎后路单节段椎弓根螺钉横向加压技术治疗Jefferson-3型寰椎骨折的有效性和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四医院骨科行寰椎椎弓根螺钉加横连手术治疗的24例不稳定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以及随访时间,比较术前和末次随访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寰椎侧块移位(LMD)、枢椎锥体下缘中点到基底线垂直距离(R-J线)、寰齿间距(ADI)及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手术进行顺利,所有患者均恢复良好,一期出院;患者平均手术时间(77.79±5.08) min,平均出血量(163.96±23.64) mL,平均住院时间(18.50±1.53) d,平均随访时间(13.5±1.32)个月;末次随访时,寰椎VAS评分、NDI评分、LMD、R-J线以及ADI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所有患者均无伤口、全身、肺部以及泌尿系感染等症状,无血栓、压疮、尿储留等并发症,切口愈合良好;随访过程中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经过手术治疗骨折得到稳定固定且寰枢关节稳定性恢复,末次随访时见寰椎后弓骨折已愈合,患者颈椎功能恢复良好,疼痛消失,上颈椎活动恢复正常,无神经功能缺陷症状。结论寰椎后路单节段椎弓根螺钉横向加压治疗Jefferson-3型寰椎骨折效果肯定,且具有独特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椎骨折 单节段固定 椎弓根螺钉 横向加压 生理性固定
下载PDF
单节段峡部植骨固定治疗腰椎峡部不连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刘海春 陈允震 +1 位作者 汤继文 桑锡光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8-20,共3页
 目的: 研究单节段峡部植骨固定治疗单纯峡部不连的手术方法及应用价值。方法: 46例单纯峡部不连病人, 采用椎弓根螺钉、椎板钩加峡部植骨固定治疗, 术后进行随访,探讨此手术方式的峡部不连愈合及病人症状改善、运动及工作能力恢复情...  目的: 研究单节段峡部植骨固定治疗单纯峡部不连的手术方法及应用价值。方法: 46例单纯峡部不连病人, 采用椎弓根螺钉、椎板钩加峡部植骨固定治疗, 术后进行随访,探讨此手术方式的峡部不连愈合及病人症状改善、运动及工作能力恢复情况。结果: 本组 46例病人经平均 16个月随访, 下腰部疼痛及下肢放射痛明显缓解, 峡部不连愈合, 生理功能恢复良好, 优良率达 93. 5%, 没有刀口感染、内固定物断裂、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结论: 单节段峡部植骨椎板钩固定是治疗腰椎峡部不连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峡部不连 单节段固定 临床分析
下载PDF
后路不同复位方式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沈文革 祁峰 张明 《浙江创伤外科》 2013年第6期820-822,共3页
目的对比观察不同后路复位方式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术后患者伤椎前缘压缩比、侧位Cobb角、椎管面积比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胸腰椎爆裂骨折后路手术治疗患者资料,根据复位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经伤椎单节段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38例,... 目的对比观察不同后路复位方式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术后患者伤椎前缘压缩比、侧位Cobb角、椎管面积比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胸腰椎爆裂骨折后路手术治疗患者资料,根据复位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经伤椎单节段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38例,对照组(跨伤椎椎弓根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34例,比较治疗方法及术后疗效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等方面均低于对照组。组内比较,观察组及对照组术前及术后1周在伤椎前缘压缩比、侧位Cobb角及椎管面积比改善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术后1周两组各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复查见观察组在椎体前缘高度及侧位Cobb角丢失情况轻于对照组,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伤椎单节段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较跨伤椎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能够在确保脊柱稳定性、椎体高度恢复的基础上,减少相邻的节段椎体发生退变,减少了术后的矫正度丢失,防止脊椎不稳的发生,减少运动节段丢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爆裂骨折 后路复位内固定 椎弓根螺钉 单节段内固定系统
下载PDF
峡部植骨固定治疗腰椎椎弓峡部不连性下腰痛
11
作者 刘海春 汤继文 +1 位作者 陈允震 张剑峰 《颈腰痛杂志》 2005年第2期93-95,共3页
目的研究腰椎椎弓峡部不连下腰痛峡部植骨固定的手术方法及应用价值。方法46例 单纯峡部不连病人,采用椎弓根螺钉、椎板钩加峡部植骨固定治疗,术后进行随访,探讨此手术方式 的峡部不连愈合及病人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本组46例病人经平均1... 目的研究腰椎椎弓峡部不连下腰痛峡部植骨固定的手术方法及应用价值。方法46例 单纯峡部不连病人,采用椎弓根螺钉、椎板钩加峡部植骨固定治疗,术后进行随访,探讨此手术方式 的峡部不连愈合及病人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本组46例病人经平均16个月随访,下腰部疼痛明显 缓解,峡部不连愈合,功能恢复良好,优良率达93.5%。没有切口感染、内固定物断裂、神经根损伤等 并发症。结论 单节段峡部植骨椎板钩固定是治疗腰椎峡部不连性下腰痛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峡部不连 下腰痛 单节段固定 临床分析
下载PDF
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椎间打压植骨单节段固定治疗单节段腰椎结核
12
作者 陈刚 徐震超 +1 位作者 曾凯斌 俞海亮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20年第4期941-946,共6页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椎间打压植骨单节段固定治疗单节段腰椎结核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1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集的28例单节段腰椎结核患者。年龄29~72(50.9±11.7)岁;术前病变节段Cobb角为13°~25...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椎间打压植骨单节段固定治疗单节段腰椎结核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1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集的28例单节段腰椎结核患者。年龄29~72(50.9±11.7)岁;术前病变节段Cobb角为13°~25°(16.6±3.0)°。术前ASIA神经功能分级:B级1例,C级2例,D级16例,E级9例。均采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椎间打压植骨单节段固定手术治疗。结果:所有病例术后随访42~60(50.5±5.5)个月,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Cobb角为5°~12°(8.1±1.6)°,末次随访为7°~12°(9.4±1.4)°,较术前得到显著改善(P<0.05)。至末次随访,根据ASIA分级,1例由B级恢复至D级,2例由C级恢复至E级,16例由D级恢复至E级。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较术前得到明显改善(P<0.05)。所有患者均在术后6~15(9.4±2.5)个月达到植骨融合。结论:对于符合手术适应证的单节段腰椎结核的患者,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椎间打压植骨单节段固定手术方式安全有效且并发症少,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期后路 单节段固定 打压植骨 脊柱融合术 单节段腰椎结核
下载PDF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不同入路方式治疗无神经症状单节段胸腰椎骨折疗效对比
13
作者 魏俊刚 宋朝华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24年第1期33-36,57,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经椎旁肌间隙椎弓根螺钉内固定(Wiltse入路)与Sextant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Sextant经皮入路)治疗无神经症状单节段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21年10月安阳市殷都区中医院收治的72例无神经症状单节段胸... 目的对比分析经椎旁肌间隙椎弓根螺钉内固定(Wiltse入路)与Sextant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Sextant经皮入路)治疗无神经症状单节段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21年10月安阳市殷都区中医院收治的72例无神经症状单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手术方法将其分为Wiltse组(39例)和Sextant组(33例),Wiltse组患者采用经椎旁肌间隙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Sextant组患者采用Sextant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疼痛程度以及骨折椎体前缘高度比值、Cobb角与椎体功能。结果Wiltse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多于Sextant组(t=11865,P<0001),术中透视次数明显少于Sextant组(t=19892,P<0001),手术时间明显短于Sextant组(t=3442,P<0001),住院时间明显长于Sextant组(t=8962,P<0001);术后6个月,Wiltse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均明显低于Sextant组(t=6878、13070,P均<0001),而骨折椎体前缘高度比值及Cobb角与Sextant组无明显差异(t=1658、1628,P=0102、0108)。结论经椎旁肌间隙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与Sextant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对无神经症状单节段胸腰椎骨折的矫正效果相当,但经椎旁肌间隙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手术时间更短,术后远期疼痛程度更轻,椎体功能恢复效果更好,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单节段 神经症状 经椎旁肌间隙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Sextant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下载PDF
不同入路下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单节段腰椎结核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4
作者 邱龙顺 黄永超 +2 位作者 李强 黄新 郝敏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7期122-125,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入路下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单节段腰椎结核的近远期疗效.方法将54例单节段腰椎结核患者根据手术入路方式分为后路径组29例与前路径组25例,其中后路径组行Ⅰ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前路径组行Ⅰ期前路病灶清... 目的探讨不同入路下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单节段腰椎结核的近远期疗效.方法将54例单节段腰椎结核患者根据手术入路方式分为后路径组29例与前路径组25例,其中后路径组行Ⅰ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前路径组行Ⅰ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2组患者手术前后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水平;比较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2个月腰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指数(ODI);比较2组患者术后12个月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后路径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显著优于前路径组(P<0.05).2组患者术后ESR及CRP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后路径组ESR及CRP水平显著低于前路径组(P<0.05).2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及ODI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后路径组VAS、ODI评分显著低于前路径组(P<0.05).后路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34%,显著低于前路径组的32.00%(P<0.05).结论后路入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单节段腰椎结核安全、有效,可以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及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近远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节段腰椎结核 红细胞沉降率 C反应蛋白 内固定术 疗效
下载PDF
两种非融合术式治疗Ⅱ型和Ⅱa型Hangman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帅 张引 +3 位作者 李新武 武鹏 姚建 金根洋 《实用骨科杂志》 2022年第2期97-102,共6页
目的比较后路C_(2)椎弓根螺钉+“Ω”形横连内固定术与后路C_(1~3)非融合固定术后行二期内固定取出术,这两种非融合术式治疗Ⅱ型和Ⅱa型Hangman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21年7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四医... 目的比较后路C_(2)椎弓根螺钉+“Ω”形横连内固定术与后路C_(1~3)非融合固定术后行二期内固定取出术,这两种非融合术式治疗Ⅱ型和Ⅱa型Hangman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21年7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四医院行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的37例Ⅱ型和Ⅱa型Hangman骨折患者。A组16例,男11例,女5例;年龄29~65岁,平均(45.6±10.2)岁;患者接受后路C_(2)椎弓根螺钉+“Ω”形横连内固定术。B组21例,男14例,女7例;年龄30~63岁,平均(45.5±9.3)岁;患者接受后路C_(1~3)非融合固定术后行二期内固定取出术。记录并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和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患者术前和末次随访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ue scale,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v index,NDI)与颈椎总旋转度,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的枕颈部疼痛、颈椎活动受限等临床症状均较术前明显改善。A组手术时间为(67.2±11.1)min,术中失血量为(65.6±18.3)mL,住院时间为(10.6±1.4)d,住院费用为(3.5±0.5)万元;B组手术时间为(118.6±17.8)min,术中失血量为(106.7±25.2)mL,住院时间为(15.1±1.2)d,住院费用为(7.4±0.5)万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骨折愈合时间为(9.0±2.3)个月,B组骨折愈合时间为(9.1±2.3)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末次随访时VAS评分、NDI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末次随访VAS评分和NDI分别为(1.6±0.7)分、(2.3±1.1)%,B组为(2.1±0.7)分、(3.7±1.8)%,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末次随访时的颈椎总旋转度为(138.1±7.8)°,B组内固定拆除前颈椎总旋转度为(77.4±8.7)°,末次随访时颈椎总旋转度为(125.9±11.9)°,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C_(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NGMAN骨折 非融合 单节段固定 “Ω”形横连
下载PDF
零切迹融合器下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效果观察
16
作者 杜爱民 段永壮 《中国实用医刊》 2023年第22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零切迹融合器下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70例,采用简单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钉... 目的探讨零切迹融合器下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70例,采用简单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钉板融合器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零切迹融合器下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评估患者的临床疗效;分别于术前及术后3、6、12个月,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评价患者的手术效果;采用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估患者的颈椎功能;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1.43%,32/35)与对照组(80.00%,28/35)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个月,观察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6、12个月,观察组ND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4.29%,5/35)低于对照组(37.14%,13/35),P<0.05。结论零切迹融合器下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患者颈椎功能评分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单节段 零切迹融合器 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 钉板融合器内固定术 疗效 并发症
原文传递
后路单节段伤椎固定治疗脊柱胸腰段不完全爆裂骨折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2
17
作者 毛国庆 李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25期168-169,共2页
目的:探讨后路单节段伤椎固定治疗脊柱胸腰段不完全爆裂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6月~2010年3月收治的脊柱胸腰段不完全爆裂骨折患者40例,其中,给予20例患者单节段固定治疗(观察组),20例患者采用短节段固定治疗(对照组... 目的:探讨后路单节段伤椎固定治疗脊柱胸腰段不完全爆裂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6月~2010年3月收治的脊柱胸腰段不完全爆裂骨折患者40例,其中,给予20例患者单节段固定治疗(观察组),20例患者采用短节段固定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及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伤椎后凸角情况。结果:两组术后1周、术后1年伤椎角度、视觉模拟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丽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1周及1年伤椎后凸角度及视觉模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单节段伤椎固定治疗脊柱胸腰段不完全爆裂骨折与短节段固定治疗效果元明显差异,近期疗效较好,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爆裂骨折 单节段伤椎固定 短节段伤椎固定
下载PDF
伤椎置钉单节段内固定植骨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8
作者 魏大伟 《世界复合医学》 2020年第3期22-24,共3页
目的以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为例,分析评价伤椎置钉单节段内固定植骨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该次将该院2017年2月—2018年1月收治的76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观察组给予伤椎置钉单... 目的以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为例,分析评价伤椎置钉单节段内固定植骨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该次将该院2017年2月—2018年1月收治的76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观察组给予伤椎置钉单节段内固定植骨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①观察组,手术时间为(121.88±18.60)min、术中出血量为(86.50±9.00)mL;对照组分别为(145.98±17.65)min、(172.40±9.12)mL;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②观察组,术前椎体前缘高度为(52.83±6.32)mm、术后为(92.88±2.54)mm,术前椎体后缘高度为(75.10±3.93)mm、术后为(96.93±1.76)mm,术前Cobb角为(18.49±3.11)°、术后为(3.69±1.25)°;对照组,术前椎体前缘高度为(52.84±6.30)mm、术后为(92.85±2.51)mm,术前锥椎体后缘高度为(75.11±3.90)mm、术后为(96.88±1.72)mm,术前Cobb角为(18.48±3.12)°、术后为(3.70±1.21)°;术前两组在椎体前缘高度、锥体后缘高度、Cobb角方面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93、1.187、1.235,P>0.05);术后,两组均明显改善,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56、1.297、1.265,P>0.05)。③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为0.00%,对照组为10.53%,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98,P<0.05)。结论针对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给予伤椎置钉单节段内固定植骨治疗具备明显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段脊柱骨折 伤椎置钉单节段内固定植骨 临床效果
下载PDF
两种内固定方式治疗不稳定寰椎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引 金根洋 +5 位作者 张帅 李新武 姚建 武鹏 阮汉江 刘锦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1年第11期1121-1124,共4页
目的比较单节段寰椎椎弓根钉内固定与寰枢椎侧块螺钉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01—2019-01诊治的24例不稳定寰椎骨折,14例采用单节段寰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单节段组),10例采用寰枢椎侧块螺钉内固定... 目的比较单节段寰椎椎弓根钉内固定与寰枢椎侧块螺钉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01—2019-01诊治的24例不稳定寰椎骨折,14例采用单节段寰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单节段组),10例采用寰枢椎侧块螺钉内固定治疗(多节段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末次随访时的疼痛VAS评分、JOA评分、LMD值、R-J线长度、ADI值。结果2组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10~15个月,平均12.6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末次随访时骨折均愈合,寰枢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单节段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少于多节段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2组疼痛VAS评分、JOA评分、LMD值、R-J线长度、ADI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节段寰椎椎弓根固定和寰枢椎侧块螺钉固定治疗不稳定寰椎骨折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取得同样的疗效,对于不同的寰椎骨折,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慎重地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椎骨折 单节段寰椎椎弓根固定 寰枢椎侧块螺钉固定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经肌间隙入路单节段椎弓根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卓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第35期51-54,共4页
目的 分析经肌间隙入路单节段椎弓根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6年3月本院收治胸腰椎骨折患者10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经肌间隙入路单节... 目的 分析经肌间隙入路单节段椎弓根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6年3月本院收治胸腰椎骨折患者10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经肌间隙入路单节段椎弓根固定治疗方案,对照组则采用传统开放入路植入单节段椎弓根固定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内残腔体积、术后引流量、伤椎Cobb角纠正率、术后VAS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除伤椎Cobb角纠正率外,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内残腔体积、术后引流量、术后VAS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肌间隙入路单节段椎弓根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以及切口残腔体积,降低患者术后疼痛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能够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间隙入路 单节段椎弓根固定 胸腰椎骨折 安全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