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外生菌根菌对樟子松苗木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
16
1
作者
宋瑞清
鞠洪波
+1 位作者
祁金玉
周博如
《菌物研究》
CAS
2007年第3期142-145,共4页
通过菌种野外采集、分离培养、纯化及室内人工接种试验,获得9株樟子松外生菌根菌。采用苗木截根-菌剂浸根方法,对2年生樟子松移床苗进行外生菌根菌野外单接种试验,以接种无菌液体培养基的苗木作为对照,研究外生菌根菌单接种对樟子...
通过菌种野外采集、分离培养、纯化及室内人工接种试验,获得9株樟子松外生菌根菌。采用苗木截根-菌剂浸根方法,对2年生樟子松移床苗进行外生菌根菌野外单接种试验,以接种无菌液体培养基的苗木作为对照,研究外生菌根菌单接种对樟子松苗木生长的影响。野外单接种试验表明,9株外生菌根菌对樟子松苗木均有一定的促生长效果。接种130d,除菌株010外,其他菌株均可提高樟子松苗高23%以上。其中,接种菌株GT005的苗高提高54.24%;接种菌株035、009、LH004及GT001的苗高分别提高41.53%、36.44%、35.59%和35.59%。菌株035、LH004、025、010和GT001可使苗木地径提高20%以上,其中菌株035提高地径56.31%,菌株LH004、025分别提高39.93%和29.01%。除接种菌株010的苗木外,接种其他菌株的樟子松苗木过氧化氢酶活性均高于对照30.23%~48.37%。接种菌株004的苗木根系活力最强,高于对照39.17%;接种菌株GT005和010的苗木,根系活力低于对照;接种其他菌株的苗木根系活力高于对照2.5%~16.67%。接种菌株GT005的苗木的叶绿素含量最高,高于对照20%以上。9个菌株均可用于樟子松苗木生产中。樟子松苗木的过氧化氢酶活性、根系活力与苗木的生物量间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
苗木
外生菌根菌
单接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红皮云杉外生菌根菌单接种及混合接种对苗木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
9
2
作者
宋瑞清
王锋
+1 位作者
冀瑞卿
祁金玉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91-1094,共4页
以提高外生菌根真菌对红皮云杉苗木促生长效果为目的,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采用菌株配对培养的方法对获得的云杉外生菌根真菌进行混合接种菌株组合筛选;采用沟施菌剂方法,对3年生红皮云杉移床苗进行外生菌根菌菌株组合野外混合接种试验,...
以提高外生菌根真菌对红皮云杉苗木促生长效果为目的,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采用菌株配对培养的方法对获得的云杉外生菌根真菌进行混合接种菌株组合筛选;采用沟施菌剂方法,对3年生红皮云杉移床苗进行外生菌根菌菌株组合野外混合接种试验,同时以各菌株野外单接种作为对照,研究外生菌根真菌单接种及混合接种对红皮云杉苗木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供试菌株及菌株组合对红皮云杉苗木生长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菌株L15促生长效果最佳,接种100d苗木高生长高于对照30.88%,地径高于对照15.29%。组合L15/025与L15/009促苗木生长效果低于单接种L15的效果,高于单接种009和025的效果。接种菌株010和组合L15/025的苗木与对照相比,叶绿素含量提高差异显著,叶绿素a水平分别高于对照59.15%、54.61%,叶绿素b水平分别高于对照76.34%和67.78%。除接种菌株010的苗木外,其他处理苗木其过氧化氢酶活性与对照相比均有所降低。所有处理苗木的根系活力均低于对照。综上,外生菌根菌高效菌株与一般菌株混合接种会弱化高效菌株自身接种效果;苗木过氧化氢酶活性、苗木根系活力与苗木的生物量间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皮云杉苗木
外生菌根菌
单接种
混合接种
促生长效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外生菌根菌对红松苗木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
5
3
作者
张晓兵
李喜梅
+1 位作者
向儒江
宋瑞清
《林业科技》
2009年第3期30-32,共3页
采用沟施接种方法对3年生红松苗木进行野外单接种及混合接种的试验结果表明:菌株010和菌株025为供试菌株中对红松苗木生长促进效果最佳的菌株,与对照相比,高生长分别提高19.57%和17.04%,地径生长分别提高13.64%和15.91%。...
采用沟施接种方法对3年生红松苗木进行野外单接种及混合接种的试验结果表明:菌株010和菌株025为供试菌株中对红松苗木生长促进效果最佳的菌株,与对照相比,高生长分别提高19.57%和17.04%,地径生长分别提高13.64%和15.91%。接种菌株组合GT001/GT005的苗木高生长仅比对照提高3.80%,其他3个菌株组合的高生长均低于对照;地径生长与对照相比提高0~9.10%。与单接种相比,仅接种菌株组合GT001/GT005苗木的高生长高于单接种菌株GT001和菌株GT005的苗木;接种菌株组合044/009苗木的地径生长介于单接种菌株044和菌株009的苗木之间,而接种其他3个菌株组合苗木的地径生长均低于各自单接种的苗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松苗木
外生菌根真菌
单接种
混合接种
生长效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油污土壤植物与真菌联合生物修复的研究
被引量:
1
4
作者
于会佳
杨丽娜
+1 位作者
孟天天
黄依玲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5期66-69,共4页
利用具有石油烃降解能力的真菌与植物复配,探讨不同植物与真菌联合修复油污土壤的效果。将4种植物(玉米、玉米草、黑麦草、紫花苜蓿)与2种真菌(Fungal sp.、Stachybotrys sp.)在5种浓度油污土壤(0.1%,0.5%,1%,1.5%,2.0%)中进行单接种及...
利用具有石油烃降解能力的真菌与植物复配,探讨不同植物与真菌联合修复油污土壤的效果。将4种植物(玉米、玉米草、黑麦草、紫花苜蓿)与2种真菌(Fungal sp.、Stachybotrys sp.)在5种浓度油污土壤(0.1%,0.5%,1%,1.5%,2.0%)中进行单接种及双接种种植试验,以7d为单位测定石油烃降解率,筛选出对各浓度油污土壤修复效果最佳的复配方案。结果表明,玉米、玉米草和黑麦草单接种处理原油降解效果较好,且在油污浓度为1%时,3种植物均达到最高的降解效率。当油污浓度高于1.5%时,紫花苜蓿混合接种处理对油污的降解率明显升高,最大可达到87%。紫花苜蓿在混合接种条件下更适合高浓度油污土壤的生物修复,推广价值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污土壤
植物-真菌联合修复
单接种
混合接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品系小麦赤霉病抗性的研究
被引量:
6
5
作者
陈飞
马鸿翔
+1 位作者
陆维忠
聂刘旺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56-59,共4页
以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 inearum Schwabe)菌株同年在大田和网室进行穗部单花滴注接种,评价江苏省农科院遗传农业生物遗传生理研究所新育成的14个新品系赤霉病抗性及白粉病田间发病情况.结果表明,所有新品系赤霉病抗性均表现出抗或...
以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 inearum Schwabe)菌株同年在大田和网室进行穗部单花滴注接种,评价江苏省农科院遗传农业生物遗传生理研究所新育成的14个新品系赤霉病抗性及白粉病田间发病情况.结果表明,所有新品系赤霉病抗性均表现出抗或中抗水平,利用与已报道的与赤霉病抗性QTL相关SSR引物对新品系进行PCR扩增,单倍型分析n1004在3BSc和4B上具有与苏麦3号完全一致的位点,n1005在2D和6B染色体上具有与苏麦3号一致的位点,在4B染色体是具有与望水白一致的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霉病
单花滴注
单倍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利用菌根菌提高红豆草根瘤固氮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
8
6
作者
张志芳
张榕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45-47,共3页
该研究进行了根瘤菌加 VA 菌根菌双接种和单一接种根瘤菌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VA 菌根菌具有促进植株生长、增加地上鲜重,提高结瘤率和根瘤固氮活性的功效。
关键词
根瘤菌
红豆草
固氮能力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模拟氮沉降和不同外生菌根真菌侵染对樟子松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
9
7
作者
王续富
郝龙飞
+3 位作者
郝嘉鑫
郝文颖
包会嘎
白淑兰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8-144,共7页
盆栽条件下,采用单接种Suillus bovines(以下简称SB)和混合接种(Suillus luteus、Suillus grevillea、Tricholoma fulvum、Boletinus grisellus、Suillus bovinus、Leucocortinarius bulbiger、Rhizopogon luteolus、Pisolithus tinctor...
盆栽条件下,采用单接种Suillus bovines(以下简称SB)和混合接种(Suillus luteus、Suillus grevillea、Tricholoma fulvum、Boletinus grisellus、Suillus bovinus、Leucocortinarius bulbiger、Rhizopogon luteolus、Pisolithus tinctorius 8个菌种的等量混合菌剂接种,以下简称HJ)方法对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2个月幼苗进行接种处理,幼苗生长6个月形成菌根后对樟子松幼苗进行模拟氮沉降实验,5个月后通过测定幼苗生长指标、根系形态结构和菌根侵染率,旨在探讨模拟氮沉降对樟子松不同接种处理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随着氮浓度的增加,单接种乳牛肝(SB)和混合接种(HJ)菌根侵染率均呈下降趋势,且氮沉降对SB处理的菌根侵染率影响更显著。②接种显著促进幼苗地上和地下生物量积累,且混合接菌效果更好;同一接菌处理中,氮浓度增加对地上生物量的积累有抑制作用;接种和氮浓度对地径和地上生物量有显著交互作用,但对苗高和地下生物量无交互作用。③HJ处理中不施氮(CKN)和1倍氮浓度(CN)较不接菌(CK)和SB处理显著促进幼苗根系的平均直径、总根长和总表面积;氮浓度增加显著促进CK和SB处理的幼苗根系平均直径、总根长和总表面积,但是对HJ处理的根系各形态结构指标均产生抑制作用。接种和氮浓度以及两者的交互作用均极显著影响幼苗根系形态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沉降
樟子松
单接种
混合接种
根系形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龙胆VA菌根真菌的分离和鉴定
被引量:
3
8
作者
王茜
李洪泉
+2 位作者
杜延茹
林焱
李红卫
《生物技术》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9-22,共4页
采用湿筛法和单孢接种技术,从东北龙胆根际土壤中分离到能在东北龙胆组培苗上形成VA菌根的真菌孢子和孢子果呆,依其显微形态特征对部分菌株进行鉴定,大多属于球囊霉属(Glomus)中的漏斗孢球囊霉(Glomusmosseae)和地球囊霉(G.geo...
采用湿筛法和单孢接种技术,从东北龙胆根际土壤中分离到能在东北龙胆组培苗上形成VA菌根的真菌孢子和孢子果呆,依其显微形态特征对部分菌株进行鉴定,大多属于球囊霉属(Glomus)中的漏斗孢球囊霉(Glomusmosseae)和地球囊霉(G.geosporu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胆
VA菌根真菌
分离
鉴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磷水平下摩西球囊霉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
3
9
作者
曹翠玲
杨建红
+1 位作者
范淑君
李学俊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2-86,共5页
在沙培条件下采用双因素正交设计,单孢子接种、套袋密闭培养方法,探究了在低磷(1μmol/L)和高磷(400μmol/L)条件下小麦幼苗根系接种球囊霉属的摩西球囊霉孢子后,对小麦农艺形态、生理指标及干物质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磷条件下接...
在沙培条件下采用双因素正交设计,单孢子接种、套袋密闭培养方法,探究了在低磷(1μmol/L)和高磷(400μmol/L)条件下小麦幼苗根系接种球囊霉属的摩西球囊霉孢子后,对小麦农艺形态、生理指标及干物质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磷条件下接种摩西球囊霉后,小麦株高比对照增加13%,根系干重增加26%,地上部增加29%,植株干重增加34%;不论高磷还是低磷水平,接种摩西球囊霉后小麦叶片水势均低于对照水平;幼苗根系活力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96%(1μmol/L P)和89%(400μmol/L P),叶绿素含量升高;根系和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均高出对照。因此,小麦和摩西球囊霉真菌能形成较好的共生互惠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西球囊霉
单孢子接种
密闭套袋
小麦幼苗
生长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外生菌根菌对樟子松苗木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
16
1
作者
宋瑞清
鞠洪波
祁金玉
周博如
机构
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
沈阳农业大学林学院
出处
《菌物研究》
CAS
2007年第3期142-145,共4页
基金
国家"十一五"攻关项目(2006BAD08A11105)
文摘
通过菌种野外采集、分离培养、纯化及室内人工接种试验,获得9株樟子松外生菌根菌。采用苗木截根-菌剂浸根方法,对2年生樟子松移床苗进行外生菌根菌野外单接种试验,以接种无菌液体培养基的苗木作为对照,研究外生菌根菌单接种对樟子松苗木生长的影响。野外单接种试验表明,9株外生菌根菌对樟子松苗木均有一定的促生长效果。接种130d,除菌株010外,其他菌株均可提高樟子松苗高23%以上。其中,接种菌株GT005的苗高提高54.24%;接种菌株035、009、LH004及GT001的苗高分别提高41.53%、36.44%、35.59%和35.59%。菌株035、LH004、025、010和GT001可使苗木地径提高20%以上,其中菌株035提高地径56.31%,菌株LH004、025分别提高39.93%和29.01%。除接种菌株010的苗木外,接种其他菌株的樟子松苗木过氧化氢酶活性均高于对照30.23%~48.37%。接种菌株004的苗木根系活力最强,高于对照39.17%;接种菌株GT005和010的苗木,根系活力低于对照;接种其他菌株的苗木根系活力高于对照2.5%~16.67%。接种菌株GT005的苗木的叶绿素含量最高,高于对照20%以上。9个菌株均可用于樟子松苗木生产中。樟子松苗木的过氧化氢酶活性、根系活力与苗木的生物量间无相关性。
关键词
樟子松
苗木
外生菌根菌
单接种
Keywords
Pinus sylvestris var. mongolica
seedlings
ectomycorrhizal fungi
single
-
inoculation
分类号
S718.81 [农业科学—林学]
S791.25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红皮云杉外生菌根菌单接种及混合接种对苗木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
9
2
作者
宋瑞清
王锋
冀瑞卿
祁金玉
机构
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
出处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91-1094,共4页
基金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C2004-06)
哈尔滨市科技攻关项目(0012211080)~~
文摘
以提高外生菌根真菌对红皮云杉苗木促生长效果为目的,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采用菌株配对培养的方法对获得的云杉外生菌根真菌进行混合接种菌株组合筛选;采用沟施菌剂方法,对3年生红皮云杉移床苗进行外生菌根菌菌株组合野外混合接种试验,同时以各菌株野外单接种作为对照,研究外生菌根真菌单接种及混合接种对红皮云杉苗木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供试菌株及菌株组合对红皮云杉苗木生长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菌株L15促生长效果最佳,接种100d苗木高生长高于对照30.88%,地径高于对照15.29%。组合L15/025与L15/009促苗木生长效果低于单接种L15的效果,高于单接种009和025的效果。接种菌株010和组合L15/025的苗木与对照相比,叶绿素含量提高差异显著,叶绿素a水平分别高于对照59.15%、54.61%,叶绿素b水平分别高于对照76.34%和67.78%。除接种菌株010的苗木外,其他处理苗木其过氧化氢酶活性与对照相比均有所降低。所有处理苗木的根系活力均低于对照。综上,外生菌根菌高效菌株与一般菌株混合接种会弱化高效菌株自身接种效果;苗木过氧化氢酶活性、苗木根系活力与苗木的生物量间无相关性。
关键词
红皮云杉苗木
外生菌根菌
单接种
混合接种
促生长效果
Keywords
seedlings of Korea Spruce
ectomycorrhizal fungi
single
-
inoculation
mixed-
inoculation
growth-promoting effect
分类号
S791.18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外生菌根菌对红松苗木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
5
3
作者
张晓兵
李喜梅
向儒江
宋瑞清
机构
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
东北林业大学
出处
《林业科技》
2009年第3期30-32,共3页
文摘
采用沟施接种方法对3年生红松苗木进行野外单接种及混合接种的试验结果表明:菌株010和菌株025为供试菌株中对红松苗木生长促进效果最佳的菌株,与对照相比,高生长分别提高19.57%和17.04%,地径生长分别提高13.64%和15.91%。接种菌株组合GT001/GT005的苗木高生长仅比对照提高3.80%,其他3个菌株组合的高生长均低于对照;地径生长与对照相比提高0~9.10%。与单接种相比,仅接种菌株组合GT001/GT005苗木的高生长高于单接种菌株GT001和菌株GT005的苗木;接种菌株组合044/009苗木的地径生长介于单接种菌株044和菌株009的苗木之间,而接种其他3个菌株组合苗木的地径生长均低于各自单接种的苗木。
关键词
红松苗木
外生菌根真菌
单接种
混合接种
生长效果
Keywords
Seedlings of Pinus koraiensis
Ectomycorrhizal fungi
single
-
inoculation
Mixed -
inoculation
Growth - promoting effect
分类号
S791.247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S718.8 [农业科学—林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油污土壤植物与真菌联合生物修复的研究
被引量:
1
4
作者
于会佳
杨丽娜
孟天天
黄依玲
机构
大庆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5期66-69,共4页
基金
大庆师范学院创新训练项目(CX12075)
文摘
利用具有石油烃降解能力的真菌与植物复配,探讨不同植物与真菌联合修复油污土壤的效果。将4种植物(玉米、玉米草、黑麦草、紫花苜蓿)与2种真菌(Fungal sp.、Stachybotrys sp.)在5种浓度油污土壤(0.1%,0.5%,1%,1.5%,2.0%)中进行单接种及双接种种植试验,以7d为单位测定石油烃降解率,筛选出对各浓度油污土壤修复效果最佳的复配方案。结果表明,玉米、玉米草和黑麦草单接种处理原油降解效果较好,且在油污浓度为1%时,3种植物均达到最高的降解效率。当油污浓度高于1.5%时,紫花苜蓿混合接种处理对油污的降解率明显升高,最大可达到87%。紫花苜蓿在混合接种条件下更适合高浓度油污土壤的生物修复,推广价值更大。
关键词
油污土壤
植物-真菌联合修复
单接种
混合接种
Keywords
oil contamination soil
plant-fungus bioremediation
single
-
inoculation
mixed-
inoculation
分类号
X17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品系小麦赤霉病抗性的研究
被引量:
6
5
作者
陈飞
马鸿翔
陆维忠
聂刘旺
机构
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江苏省农业科学学院农业生物遗传生理研究所
出处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56-59,共4页
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3AA2110402002AA207003)
科技部国际合作重点项目(2004DFA01100)
文摘
以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 inearum Schwabe)菌株同年在大田和网室进行穗部单花滴注接种,评价江苏省农科院遗传农业生物遗传生理研究所新育成的14个新品系赤霉病抗性及白粉病田间发病情况.结果表明,所有新品系赤霉病抗性均表现出抗或中抗水平,利用与已报道的与赤霉病抗性QTL相关SSR引物对新品系进行PCR扩增,单倍型分析n1004在3BSc和4B上具有与苏麦3号完全一致的位点,n1005在2D和6B染色体上具有与苏麦3号一致的位点,在4B染色体是具有与望水白一致的位点.
关键词
赤霉病
单花滴注
单倍型
Keywords
FHB
single
flower
inoculation
haplotype
分类号
S435.1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利用菌根菌提高红豆草根瘤固氮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
8
6
作者
张志芳
张榕
机构
甘肃省饲草饲料技术总站
出处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45-47,共3页
基金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文摘
该研究进行了根瘤菌加 VA 菌根菌双接种和单一接种根瘤菌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VA 菌根菌具有促进植株生长、增加地上鲜重,提高结瘤率和根瘤固氮活性的功效。
关键词
根瘤菌
红豆草
固氮能力
Keywords
Rhizobium
single
inoculation
double
inoculation
sainfoin
分类号
S541.401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模拟氮沉降和不同外生菌根真菌侵染对樟子松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
9
7
作者
王续富
郝龙飞
郝嘉鑫
郝文颖
包会嘎
白淑兰
机构
内蒙古农业大学林学院
乌海市湿地管理局
出处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8-144,共7页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8M643778XB)
内蒙古农业大学林学院青年教师科研基金项目(203170004)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生科技创新项目(KJCX201910)。
文摘
盆栽条件下,采用单接种Suillus bovines(以下简称SB)和混合接种(Suillus luteus、Suillus grevillea、Tricholoma fulvum、Boletinus grisellus、Suillus bovinus、Leucocortinarius bulbiger、Rhizopogon luteolus、Pisolithus tinctorius 8个菌种的等量混合菌剂接种,以下简称HJ)方法对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2个月幼苗进行接种处理,幼苗生长6个月形成菌根后对樟子松幼苗进行模拟氮沉降实验,5个月后通过测定幼苗生长指标、根系形态结构和菌根侵染率,旨在探讨模拟氮沉降对樟子松不同接种处理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随着氮浓度的增加,单接种乳牛肝(SB)和混合接种(HJ)菌根侵染率均呈下降趋势,且氮沉降对SB处理的菌根侵染率影响更显著。②接种显著促进幼苗地上和地下生物量积累,且混合接菌效果更好;同一接菌处理中,氮浓度增加对地上生物量的积累有抑制作用;接种和氮浓度对地径和地上生物量有显著交互作用,但对苗高和地下生物量无交互作用。③HJ处理中不施氮(CKN)和1倍氮浓度(CN)较不接菌(CK)和SB处理显著促进幼苗根系的平均直径、总根长和总表面积;氮浓度增加显著促进CK和SB处理的幼苗根系平均直径、总根长和总表面积,但是对HJ处理的根系各形态结构指标均产生抑制作用。接种和氮浓度以及两者的交互作用均极显著影响幼苗根系形态结构。
关键词
氮沉降
樟子松
单接种
混合接种
根系形态
Keywords
nitrogen deposition
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
single
inoculation
mixed
inoculation
root morphology
分类号
S718.81 [农业科学—林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龙胆VA菌根真菌的分离和鉴定
被引量:
3
8
作者
王茜
李洪泉
杜延茹
林焱
李红卫
机构
哈尔滨师范大学生物系
出处
《生物技术》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9-22,共4页
基金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文摘
采用湿筛法和单孢接种技术,从东北龙胆根际土壤中分离到能在东北龙胆组培苗上形成VA菌根的真菌孢子和孢子果呆,依其显微形态特征对部分菌株进行鉴定,大多属于球囊霉属(Glomus)中的漏斗孢球囊霉(Glomusmosseae)和地球囊霉(G.geosporum)
关键词
龙胆
VA菌根真菌
分离
鉴定
Keywords
VA mycorrhizal fungi Glomus
G.mosseae G.geosp orum
Wet sieving and decanting method
single
-spore
inoculation
分类号
S567.230. [农业科学—中草药栽培]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磷水平下摩西球囊霉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
3
9
作者
曹翠玲
杨建红
范淑君
李学俊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理学院
出处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2-86,共5页
文摘
在沙培条件下采用双因素正交设计,单孢子接种、套袋密闭培养方法,探究了在低磷(1μmol/L)和高磷(400μmol/L)条件下小麦幼苗根系接种球囊霉属的摩西球囊霉孢子后,对小麦农艺形态、生理指标及干物质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磷条件下接种摩西球囊霉后,小麦株高比对照增加13%,根系干重增加26%,地上部增加29%,植株干重增加34%;不论高磷还是低磷水平,接种摩西球囊霉后小麦叶片水势均低于对照水平;幼苗根系活力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96%(1μmol/L P)和89%(400μmol/L P),叶绿素含量升高;根系和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均高出对照。因此,小麦和摩西球囊霉真菌能形成较好的共生互惠体系。
关键词
摩西球囊霉
单孢子接种
密闭套袋
小麦幼苗
生长
Keywords
Glomus mosseae
single
-spore
inoculation
airtight bagged
wheat seedling
growth
分类号
S311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外生菌根菌对樟子松苗木生长的影响
宋瑞清
鞠洪波
祁金玉
周博如
《菌物研究》
CAS
2007
1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红皮云杉外生菌根菌单接种及混合接种对苗木生长的影响
宋瑞清
王锋
冀瑞卿
祁金玉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外生菌根菌对红松苗木生长的影响
张晓兵
李喜梅
向儒江
宋瑞清
《林业科技》
2009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油污土壤植物与真菌联合生物修复的研究
于会佳
杨丽娜
孟天天
黄依玲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新品系小麦赤霉病抗性的研究
陈飞
马鸿翔
陆维忠
聂刘旺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06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利用菌根菌提高红豆草根瘤固氮能力的研究
张志芳
张榕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模拟氮沉降和不同外生菌根真菌侵染对樟子松幼苗生长的影响
王续富
郝龙飞
郝嘉鑫
郝文颖
包会嘎
白淑兰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龙胆VA菌根真菌的分离和鉴定
王茜
李洪泉
杜延茹
林焱
李红卫
《生物技术》
CAS
CSCD
1998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不同磷水平下摩西球囊霉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
曹翠玲
杨建红
范淑君
李学俊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