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火工品单一温度下的贮存特性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张蕊 李芳 +2 位作者 都振华 付东晓 麻宏亮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329-333,共5页
为获得单一温度贮存环境下电火工品的失效模式,设计了两种电火工品在单一温度贮存环境下的加速寿命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单一温度应力下电火工品主要的失效模式为药剂的缓慢分解,温度对换能元的影响不大。以单质药为... 为获得单一温度贮存环境下电火工品的失效模式,设计了两种电火工品在单一温度贮存环境下的加速寿命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单一温度应力下电火工品主要的失效模式为药剂的缓慢分解,温度对换能元的影响不大。以单质药为主装药的火工品比以混合药为主装药的火工品更稳定,有更长的贮存寿命。在单一温度应力下,火工品的贮存寿命很长,通常不低于40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电火工品 单一温度 贮存特性 失效模式
下载PDF
微电子器件红外测温中的发射率测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郑世棋 翟玉卫 刘霞美 《红外》 CAS 2015年第9期25-29,共5页
为了使红外热像仪能够准确测量微电子器件中微米级发热结构的温度,并克服由热胀冷缩引起的器件形变问题,提出了一种单温度发射率测量方法。分析了在用传统的双温度发射率测量方法对微电子器件进行红外检测时热胀冷缩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为了使红外热像仪能够准确测量微电子器件中微米级发热结构的温度,并克服由热胀冷缩引起的器件形变问题,提出了一种单温度发射率测量方法。分析了在用传统的双温度发射率测量方法对微电子器件进行红外检测时热胀冷缩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在温度变换过程中,器件的形变效应会严重影响温度测量结果。提出了一种针对微电子器件显微红外测试的单温度发射率测量方法。该方法只需将被测件保持在一个固定温度下即可对发射率进行测量。理论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与双温度法在最终的测量结果上是等效的。单温度发射率测量方法可以有效避免微电子器件的形变影响,因而可保证温度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子 显微红外测温 发射率 单温度
下载PDF
太子参大规模热风烘干干燥工艺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斌 邹福贤 +2 位作者 叶祖云 林廷祥 缪霖辉 《宁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第4期399-403,共5页
采用不同单温度及梯度升温进行太子参热风烘干研究,以太子参脱水率变化情况及外观品相为观测指标,确定太子参热风烘干干燥工艺.研究结果显示,太子参烘干采用梯度升温烘干较单温度烘干速度快,通过小试、中试及放大生产实验,确定最佳的大... 采用不同单温度及梯度升温进行太子参热风烘干研究,以太子参脱水率变化情况及外观品相为观测指标,确定太子参热风烘干干燥工艺.研究结果显示,太子参烘干采用梯度升温烘干较单温度烘干速度快,通过小试、中试及放大生产实验,确定最佳的大生产烘干工艺为50℃烘干6 h再60℃烘干17~18 h,此工艺条件下烘干的太子参干品表面颜色淡黄,皱缩程度低,外观品相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子参 烘干 单温度 梯度升温 烘干工艺
下载PDF
压缩喷射制冷系统研究
4
作者 孙宇 毛刚鹏 《装备制造技术》 2016年第4期202-205,共4页
制冷行业是能源消耗大的行业,制冷系统要向节约能源,提高制冷性能方向发展。压缩喷射制冷系统是制冷行业新型的制冷系统,是制冷行业发展的方向。为了使压缩喷射制冷系统在实际得到更好地应用,对压缩制冷系统中的单温压缩喷射制冷系统和... 制冷行业是能源消耗大的行业,制冷系统要向节约能源,提高制冷性能方向发展。压缩喷射制冷系统是制冷行业新型的制冷系统,是制冷行业发展的方向。为了使压缩喷射制冷系统在实际得到更好地应用,对压缩制冷系统中的单温压缩喷射制冷系统和双温压缩喷射制冷系统从工作模型、工作流程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发现单温压缩喷射系统中的混合压力有最佳值,可以很大程度地优化制冷效果。双温压缩喷射系统中有四种循环制冷模式,其中串联单相模式的制冷效果要比并联单相模式的制冷效果好。并联两相模式的制冷效果要优于串联两相模式的制冷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喷射制冷 单温 双温
下载PDF
大豆油中微量成分在精炼过程中的变化
5
作者 孙玉萍 胡金华 +5 位作者 仇长璐 杨亚 杨倩 陈伟 刘启东 姚永佳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6-40,55,共6页
旨在实现大豆油的精准适度加工和开发零反式脂肪酸的双温脱臭工艺,分析了大豆油常规单温脱臭(脱臭温度240~260℃)精炼的原油、中和油、脱色油、脱臭油和降温脱臭(脱臭温度240~260℃降至220℃左右)精炼的脱臭油中生育酚、甾醇等有益微量... 旨在实现大豆油的精准适度加工和开发零反式脂肪酸的双温脱臭工艺,分析了大豆油常规单温脱臭(脱臭温度240~260℃)精炼的原油、中和油、脱色油、脱臭油和降温脱臭(脱臭温度240~260℃降至220℃左右)精炼的脱臭油中生育酚、甾醇等有益微量成分和反式脂肪酸、3-氯丙醇酯等有害微量成分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大豆油常规单温脱臭精炼工艺下,生育酚和甾醇在各精炼工段均有损失,总损失率分别为15.01%~22.35%、11.51%~21.54%,其中生育酚主要在脱臭工段损失,损失率达10.53%~19.85%,而甾醇在中和、脱臭工段损失严重,损失率分别为5.81%~13.17%、1.22%~9.18%;精炼大豆油中反式脂肪酸含量为0.761%~1.487%;3-氯丙醇酯含量在中和工段减少,在脱色工段波动,在脱臭工段明显上升,精炼大豆油中3-氯丙醇酯含量为0.300~1.048 mg/kg;随着脱臭温度的降低,反式脂肪酸含量递减,生育酚和甾醇含量总体有所提升,当脱臭温度降至220℃时,接近零反式脂肪酸目标(<0.3%)。综上,采用先低温长时脱臭,再高温短时脱臭的双温脱臭工艺,可在保证精炼大豆油质量的同时,接近零反式脂肪酸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油 常规单温脱臭 降温脱臭 微量成分 零反式脂肪酸
下载PDF
气烧石灰竖窑的数值模拟及优化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国辉 崔国民 +1 位作者 马尚策 韩娜 《能源工程》 2017年第4期57-63,共7页
将气烧石灰竖窑中的石灰石处理为多孔介质,多孔介质能量方程选用单温度方程,以源项的形式添加石灰石分解反应,将分解反应热添加到能量方程中。通过建立能量源项的自定义函数,实现在单温度方程中以非定常能量源项来表示石灰石分解反应吸... 将气烧石灰竖窑中的石灰石处理为多孔介质,多孔介质能量方程选用单温度方程,以源项的形式添加石灰石分解反应,将分解反应热添加到能量方程中。通过建立能量源项的自定义函数,实现在单温度方程中以非定常能量源项来表示石灰石分解反应吸收热量的目的。研究结果表明,添加能量源项后,石灰窑中出现了明显的三带分布,即从窑底到烟气出口依次为冷却带、煅烧带、预热带,且煅烧带中的温度维持在1200~1500 K;在此基础上,得到了该型石灰窑的最佳运行工况参数,即当高炉煤气质量流量为0.127 kg/s、助燃风与冷却风的流量比为2∶3、助燃风和冷却风质量流量分别为0.0970 kg/s和0.1455 kg/s时煅烧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烧石灰竖窑 多孔介质 单温度方程 能量源项
下载PDF
单次升温条件下硫酸盐渍土的融沉试验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卫兵 任亚军 周瑞璞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68-874,882,共8页
硫酸盐渍土具有明显的随季节温度变化而发生土体结构改变的特性,给工程造成较大危害。为研究单次升温条件下硫酸盐渍土的融沉特性,在室内配置压实度分别为90%、95%和98%,含盐量分别为0%、2%、5%、8%和10%的硫酸盐渍土试样,采用高低温试... 硫酸盐渍土具有明显的随季节温度变化而发生土体结构改变的特性,给工程造成较大危害。为研究单次升温条件下硫酸盐渍土的融沉特性,在室内配置压实度分别为90%、95%和98%,含盐量分别为0%、2%、5%、8%和10%的硫酸盐渍土试样,采用高低温试验箱进行单次升温试验。结果表明:单次升温条件下,硫酸盐渍土的融沉过程可大致分为4个阶段,温度于-15℃~-10℃(±5)区间为“结构融沉”阶段,-10℃~0℃区间为“融沉调整”阶段,0℃~15℃区间为“冰消融沉”阶段,15℃~25℃区间为“结晶融沉”阶段。0%含盐量时,其融沉率随压实度增大而减小,不同含盐量条件下的融沉率均大于0%含盐量时的融沉率,且当压实度在90%~95%范围内变化时,融沉率与压实度呈反比例变化趋势;98%压实度土体的融沉率在2%~8%含盐量时总体呈减小趋势,10%时又骤然增大;压实度为95%和98%时,在15℃~20℃区间融沉率增量最大,并在20℃达到最大值;而压实度为90%时,达到该状态时的温度为25℃;综合分析认为处理硫酸盐渍土地基的压实度以95%为宜。该研究可为硫酸盐渍土地区工程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盐渍土 单次升温 融沉率 压实度 含盐量
下载PDF
电窑优化烧结条件探讨
8
作者 高海滨 《磁性材料及器件》 CAS CSCD 2001年第3期40-43,共4页
研究了烧结温度曲线的设定对产品烧结合格率和质量的影响 ;讨论了单温区烧结和双温区烧结的特点 ,指出单温区烧结宜于生产高 Br高 Hc产品 ;比较了几种码放方式的优劣 ,讨论了进料速度和码放方式的确定原则。
关键词 永磁铁氧体 烧结温度曲线 电窑 优化烧结
下载PDF
加强筋对通风式制动盘散热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陆壮 冯金芝 +1 位作者 王晨均 蒋玮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17年第4期73-77,共5页
围绕某轿车通风盘式制动器制动散热性能的研究,建立了制动盘的有限元仿真模型,分别对制动盘进行单次温升和热变形的仿真分析。为提高模型的计算精度,采用制动器特性台架试验对有限元模型参数进行修正。通过改变制动盘加强筋的数量以及... 围绕某轿车通风盘式制动器制动散热性能的研究,建立了制动盘的有限元仿真模型,分别对制动盘进行单次温升和热变形的仿真分析。为提高模型的计算精度,采用制动器特性台架试验对有限元模型参数进行修正。通过改变制动盘加强筋的数量以及加强筋外侧宽度,以提高散热性能为目标,对盘式制动器进行了优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风式制动盘 加强筋 单次温升 热变形 结构优化
下载PDF
基于单温度传感器的数控机床主轴热误差建模方法研究
10
作者 林伟铖 尹玲 +1 位作者 张斐 吕峥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58-62,共5页
为了提高热误差模型的预测精度和减少布置在机床内部的温度传感器数量,提出一种基于单个温度传感器数据的主轴轴向热误差辨识模型。该模型的输入由单个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处理生成,内部参数少,利用智能优化算法的全局寻优能力辨识模... 为了提高热误差模型的预测精度和减少布置在机床内部的温度传感器数量,提出一种基于单个温度传感器数据的主轴轴向热误差辨识模型。该模型的输入由单个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处理生成,内部参数少,利用智能优化算法的全局寻优能力辨识模型参数,减少人工干预,使得模型泛化性更强。以某型号三轴机床为实验对象,通过机床切削工件,验证模型辨识效果。通过与神经网络主轴热误差预测模型对比分析及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热误差模型预测主轴轴向热误差的残差较小,预测精度较高,且具有内部参数少和泛化能力强等优点,可支持数控机床的集成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误差补偿 单温度传感器 遗传算法 参数辨识
下载PDF
融合时间的单温度敏感点机床热误差建模方法
11
作者 唐光元 苗恩铭 +1 位作者 王文辉 石照耀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00-307,共8页
针对敏感点变动性和敏感点共线性对热误差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和稳健性的影响,提出融合时间的单温度敏感点建模方法,将隐性参数时间显性化,进一步明确温度变量、时间变量与热误差之间的关系,提升热误差模型的预测精度和稳健性,降低温度... 针对敏感点变动性和敏感点共线性对热误差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和稳健性的影响,提出融合时间的单温度敏感点建模方法,将隐性参数时间显性化,进一步明确温度变量、时间变量与热误差之间的关系,提升热误差模型的预测精度和稳健性,降低温度敏感点的选择难度。在采用半年数控机床热误差实验数据时,仅选用一个温度测点作为敏感点,建立温度、时间与热误差之间的多元回归预测模型;与传统的选择多温度敏感点的多元回归热误差预测模型进行比对分析,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对数控机床的Y向热误差,所提出建模方法的平均预测精度为2.57μm,模型稳健性为1.37μm,相较于传统的热误差预测模型,预测精度和稳健性提高了28.0%和47.1%;对数控机床的Z向热误差,所提出建模方法的平均预测精度为5.30μm,模型稳健性为3.40μm,相较于传统的热误差预测模型,预测精度和稳健性提高了45.1%和57.7%;能较好地降低温度敏感点的选择难度,提高热误差模型的预测精度和稳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机床 热误差 时间 单温度敏感点 多元线性回归
下载PDF
单温区管式炉气相输运生长NbSe_2超导单晶
12
作者 任世伟 李傲雷 董成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251-254,共4页
化学气相输运(CVT)生长单晶通常采用双温区管式炉。利用普通单温区管式炉中的温度梯度实现了化学气相输运,并成功生长出了Nb Se2单晶。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等方法对制备的Nb Se2单晶进行了形貌和结构的表征,并测量了低温下Nb... 化学气相输运(CVT)生长单晶通常采用双温区管式炉。利用普通单温区管式炉中的温度梯度实现了化学气相输运,并成功生长出了Nb Se2单晶。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等方法对制备的Nb Se2单晶进行了形貌和结构的表征,并测量了低温下Nb Se2单晶的磁化率和电阻性质。结果表明,实验上生长出来的Nb Se2单晶具有金属光泽,晶体尺寸约为2 mm×2 mm,超导转变温度和转变宽度分别为7.1 K和0.3 K,超导体积分数约为79%。因此,单温区管式炉生长晶体的方法也可用于其他功能材料单晶的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学 NB Se2 单温区管式炉 化学气相输运 超导电性
下载PDF
基于Master Curve方法的Q345R钢断裂韧性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桂乐乐 寿比南 +1 位作者 徐彤 朱良 《压力容器》 2016年第2期10-16,66,共8页
进行了国产Q345R钢在韧脆转变区的拉伸试验、夏比冲击试验和落锤试验,分别采用单温度法和多温度法获得1英寸厚CT试样的Master Curve曲线,并和ASME,API以及BS等规范中断裂韧性估算公式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单温度法和多温度法获得的参考温... 进行了国产Q345R钢在韧脆转变区的拉伸试验、夏比冲击试验和落锤试验,分别采用单温度法和多温度法获得1英寸厚CT试样的Master Curve曲线,并和ASME,API以及BS等规范中断裂韧性估算公式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单温度法和多温度法获得的参考温度T_0基本一致,大约为-105℃。主曲线法能够很好地包络各种估算公式推断出的断裂韧性与温度关系曲线,并且在足够保守的前提下,比ASME的K_(IC)下包络线更具经济性和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STER Curve方法 断裂韧性 单温度 多温度 参考温度
下载PDF
蓄电池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46
14
作者 李立伟 邹积岩 《电工技术杂志》 2002年第11期7-9,共3页
对直流系统传统的蓄电池监测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 ,提出了一种直流系统蓄电池在线监测系统 ,通过实时测量蓄电池组的单体电池电压、温度、内阻及充放电电流 ,实现了蓄电池组运行参数的实时监测 ,着重介绍了该系统的设计原理以及软、硬件... 对直流系统传统的蓄电池监测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 ,提出了一种直流系统蓄电池在线监测系统 ,通过实时测量蓄电池组的单体电池电压、温度、内阻及充放电电流 ,实现了蓄电池组运行参数的实时监测 ,着重介绍了该系统的设计原理以及软、硬件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蓄电池 在线监测系统 设计 单体电池电压 单体电池温度 单体电池内阻
下载PDF
炼油厂酸性水汽提工艺的选择 被引量:29
15
作者 李菁菁 《中外能源》 CAS 2008年第4期108-110,共3页
对国内常用的酸性水汽提工艺(双塔加压汽提、单塔加压侧线抽出汽抽和单塔低压汽提)作了比较,并从应用案例中详细对比了单塔加压侧线抽出汽提和单塔低压汽提工艺的技术经济数据,得出对于加氢型炼油厂,单塔低压汽提工艺更为合适。此外,酸... 对国内常用的酸性水汽提工艺(双塔加压汽提、单塔加压侧线抽出汽抽和单塔低压汽提)作了比较,并从应用案例中详细对比了单塔加压侧线抽出汽提和单塔低压汽提工艺的技术经济数据,得出对于加氢型炼油厂,单塔低压汽提工艺更为合适。此外,酸性水汽提工艺的选择还须考虑酸性汽是否含氨对下游硫磺回收装置的影响以及酸性水的水质和水量,通过经济数据的对比方可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水 单塔低压汽提 单塔加压侧线抽出汽提 工艺选择
下载PDF
基于LonWorks现场总线技术的分布式温度检测系统设计 被引量:11
16
作者 吴坚 虞忠伟 陈辉堂 《电子与自动化》 2000年第6期17-19,共3页
介绍了 L on Works现场总线和单线数字温度传感器 DS182 0的特点及原理 ,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多点温度检测系统 ,给出了其硬件及软件实现 ;通过在上海徐浦大桥上试运行 ,取得了良好效果。
关键词 LonWowks现场总线 数字温度传感器 温度检测系统
下载PDF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检测系统硬件设计 被引量:13
17
作者 马丽丽 高鑫 +1 位作者 贺超兴 纪建伟 《现代仪器》 2012年第3期60-62,共3页
阐述基于单片机温度检测系统的硬件组成及相关接口电路设计。系统采用温度传感器DS18B20进行数据采集,以AT89C52单片机做控制器来实现温度监测、显示、报警。该系统具有通用性较强、并且自动判断温度是否超标、用LCD显示界面友好、精度... 阐述基于单片机温度检测系统的硬件组成及相关接口电路设计。系统采用温度传感器DS18B20进行数据采集,以AT89C52单片机做控制器来实现温度监测、显示、报警。该系统具有通用性较强、并且自动判断温度是否超标、用LCD显示界面友好、精度高。具备可自动报警、速度快、精度高、测温范围-55-+125℃,在-10-+85℃时精度为±0.5℃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传感器 数据采集 单片机 温度检测
下载PDF
降水相态分离单临界气温模型建立和检验 被引量:12
18
作者 刘玉莲 任国玉 孙秀宝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49-459,共11页
使用雪日直接界定法,建立了中国大陆长江以北地区(300N以北)降水相态分离单临界气温统计模型,分东部季风区、西北干燥区和青藏高原区3个不同气候区独立样本建模,检验模型外推使用的可能性,并对单临界气温分离的雨夹雪偏差进行分析。结... 使用雪日直接界定法,建立了中国大陆长江以北地区(300N以北)降水相态分离单临界气温统计模型,分东部季风区、西北干燥区和青藏高原区3个不同气候区独立样本建模,检验模型外推使用的可能性,并对单临界气温分离的雨夹雪偏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有地区独立样本建立模型估算的单临界气温与根据天气现象记录确定的单临界气温相关性均达到0.05显著性水平,3个气候区独立建模能够估算出降水相态单临界气温的范围及区域特性;以东部季风区和青藏高原区为样本独立建模的估算结果好于西北干燥区;3个独立模型估算的单临界气温偏差绝对值不大于1℃的气象站都多于74%,估算的标准差偏差在-0.5~0.5℃之间的气象站数量占比77%,在-1.0~1.0℃之间的气象站数量占比90%;日平均气温低于单临界气温的雨夹雪日数和降水量与实际降雪日和降雪量的比率北部略小、南部较大,东部季风区的南部雨夹雪界定的雪日和雪量比率均超过100%;使用统计模型确定不同区域雨夹雪中界定的雪日和雪量比率分布也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 相态 分离 单临界气温 统计模型
下载PDF
关于发展蓄冷式冷链物流多温共配的思考 被引量:9
19
作者 王倩 王淑云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5期49-54,共6页
传统的冷链物流配送模式既易造成运能浪费、环境污染和产品损耗,又不利于保持食品的新鲜度、拓展产品的销售半径及商店的销售时间。以蓄冷板代替冷冻装置的多温共配模式,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体现,并很好地践行了循环经济的发展... 传统的冷链物流配送模式既易造成运能浪费、环境污染和产品损耗,又不利于保持食品的新鲜度、拓展产品的销售半径及商店的销售时间。以蓄冷板代替冷冻装置的多温共配模式,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体现,并很好地践行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在现实中,多温共配模式使低碳节能、保质保值的冷链食品配送成为现实,使冷链食品的配送半径得以延长。针对国内冷链物流专业化和集成化程度不高,断链严重的现状,我国急需加强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培育第三方冷链物流增值服务和推行蓄冷式多温共配技术,以促进我国冷链物流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蓄冷式 冷链物流 单品温配送 多温共配
下载PDF
橡胶材料多种测试玻璃化转变温度方法比较 被引量:9
20
作者 卞正军 《世界橡胶工业》 2013年第8期42-44,共3页
选取天然橡胶、丁腈橡胶、氟橡胶,分别用DSC法和DMA法测试了玻璃化转变温度,用单头低温脆性试验方法测试了脆性温度,用低温回缩试验方法测试了TR10。对三种材料的对应温度进行了比较,得出不同测试方法的低温脆性和玻璃化转变温度以及TR1... 选取天然橡胶、丁腈橡胶、氟橡胶,分别用DSC法和DMA法测试了玻璃化转变温度,用单头低温脆性试验方法测试了脆性温度,用低温回缩试验方法测试了TR10。对三种材料的对应温度进行了比较,得出不同测试方法的低温脆性和玻璃化转变温度以及TR10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化转变温度 测试方法 橡胶材料 低温脆性 试验方法 天然橡胶 丁晴橡胶 DSC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