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与开窗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36
1
作者 袁超 孙海燕 +3 位作者 丁超 宋元进 郝其全 王英胜 《颈腰痛杂志》 2016年第6期482-486,共5页
目的比较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与开窗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01-2015-01期间在我科接受手术治疗的单节段LDH患者80例,其中接受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TED)患者40例,接... 目的比较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与开窗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01-2015-01期间在我科接受手术治疗的单节段LDH患者80例,其中接受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TED)患者40例,接受开窗腰椎间盘切除术患者40例.比较两种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天数等情况。手术效果按照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改良Mac Nab标准进行评定。结果 PTED组及开窗腰椎间盘切除术组的切口长度、出血量、住院天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随访时间平均12个月,PTED组术前及术后各个随访点VAS评分与开窗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各随访时间点腰腿痛VAS评分较术前均明显改善(P<0.05)。PTED组和开窗腰椎间盘切除术患者末次随访时按改良Macnab标准评定,优良率分别为:、92.5%和9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ED与开窗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均可取得满意的近期临床疗效。但PTED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和恢复快等[8]特点,是更为理想的微创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 开窗腰椎间盘切除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下载PDF
椎体间融合术与单纯髓核摘除术治疗合并Modic Ⅱ型改变的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0
2
作者 贺宪 黄东生 +2 位作者 梁安靖 彭焰 孔畅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007-1012,共6页
目的 :比较后路椎体间融合术与单纯髓核摘除术治疗合并ModicⅡ型改变的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2008年1月-2012年1月因合并ModicⅡ型改变的单节段后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且需手术治疗的62例患者随机分为椎体间融合术组(... 目的 :比较后路椎体间融合术与单纯髓核摘除术治疗合并ModicⅡ型改变的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2008年1月-2012年1月因合并ModicⅡ型改变的单节段后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且需手术治疗的62例患者随机分为椎体间融合术组(A组)和单纯髓核摘除术组(B组)。A组31例,男14例,女17例,年龄26-58岁,平均40.77±10.27岁,病变节段L4/5 17例,L5/S1 14例,采用后路单侧开窗、椎间盘切除、椎间cage植入融合内固定术(简称椎体间融合术)。B组31例,男16例,女15例,年龄25-56岁,平均38.48±9.77岁,病变节段L4/5 15例,L5/S1 16例,采用传统的后路开窗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简称单纯髓核摘除术)。两组病例数、男女构成比、平均年龄、平均病程及病变节段无统计学差异(P〉0.05)。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术前1d和术后6、12个月的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及ODI评分,并完成术后6、12个月的Macnab疗效评估。结果:术后共54例患者(A组28例,B组26例)获得随访,腰腿痛均明显减轻。每组术后6、12个月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及ODI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但术后6个月和12个月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术前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及ODI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6、12个月A组的腰痛VAS评分、ODI评分均低于B组(P〈0.05),但腿痛VAS评分与B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按照Macnab标准评价,术后6个月,A组优20例、良6例、可2例,B组优10例、良12例、可4例;术后12个月,A组优22例、良5例、可1例,B组优13例、良10例、可3例;A组优良率大于B组(P〈0.05)。结论:椎体间融合术治疗合并ModicⅡ型改变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近期疗效优于单纯髓核摘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ModicⅡ型改变 椎体间融合术 髓核摘除术 疗效
下载PDF
不同手术方案治疗未成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焦士军 李岩 韦中阳 《社区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11期676-679,共4页
目的探讨单纯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手术方式和椎板开窗髓核纤维环缝合手术方式治疗未成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09-01-2016-09-01安阳市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未成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组间基本特征... 目的探讨单纯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手术方式和椎板开窗髓核纤维环缝合手术方式治疗未成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09-01-2016-09-01安阳市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未成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及手术方式,选择纤维环缝合组与髓核摘除组。纤维环缝合组患者39例,髓核摘除组47例。纤维环缝合组患者采用椎板开窗髓核纤维环缝合手术治疗,髓核摘除组采用单纯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手术治疗。分析比较2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及临床疗效等。结果2组患者切口长度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纤维环缝合组出血量为(56.3±5.9)mL,少于髓核摘除组的(59.7±4.1)mL,t=3.041,P=0.003;手术时间为(85.2±6.3)min,长于髓核摘除组的(81.3±4.8)min,t=3.256,P=0.002。髓核摘除组和纤维环缝合组治疗前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髓核摘除组JOA评分为(17.90±2.64)分,高于纤维环缝合组的(10.83±1.9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849,P<0.001。纤维环缝合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7.44%,髓核摘除组为93.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4,P=0.747。结论单纯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手术方式和椎板开窗髓核纤维环缝合手术方式治疗未成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有显著效果,可在临床上根据情况灵活选择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单纯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手术 椎板开窗髓核纤维环缝合手术 未成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