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96篇文章
< 1 2 2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2D Mathematical Model for Sediment Transport by Waves and Tidal Currents 被引量:22
1
作者 陆永军 左利钦 +2 位作者 邵学军 王红川 李浩麟 《China Ocean Engineering》 SCIE EI 2005年第4期571-586,共16页
In this study, the combined actions of waves and tidal currents in estuarine and coastal areas are considered and a 2D mathematical model for sediment transport by waves and tidal currents has been established in orth... In this study, the combined actions of waves and tidal currents in estuarine and coastal areas are considered and a 2D mathematical model for sediment transport by waves and tidal currents has been established in orthogonal curvilinear coordinates. Non-equilibrium transport equations of suspended load and bed load are used in the model. The concept of background concentration is introduced, and the formula of sediment transport capacity of tidal currents for the Oujiang River estuary is obtained. The Dou Guoren formula is employed for the sediment transport capacity of waves. Sediment transport capacity in the form of mud and the intensity of back silting are calculated by use of Luo Zaosen' s formula. The calculated tidal stage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field data, and the calculated velocities and flow directions of 46 vertical lines for 8 cross sections are also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measured data. On such a basis, simulations of back silting after excavation of the waterway with a sand bar under complicated boundary conditions in the navigation channel induced by suspended load, bed load and mud by waves and tidal currents are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VE tidal current mathematical model suspended load bed load MUD back silting WATERWAY
下载PDF
透水丁坝局部冲淤规律试验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周银军 刘焕芳 +1 位作者 何春光 宗全利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7-60,共4页
试验研究了透水丁坝附近河床的冲淤特性,绘制了这一区域的等高线图,分别对不同透水率的透水丁坝附近河床冲淤后的纵向断面、横向断面以及坝轴断面各点高程变化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透水丁坝的最大冲刷深度小于不透水丁坝,但其下游侧有... 试验研究了透水丁坝附近河床的冲淤特性,绘制了这一区域的等高线图,分别对不同透水率的透水丁坝附近河床冲淤后的纵向断面、横向断面以及坝轴断面各点高程变化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透水丁坝的最大冲刷深度小于不透水丁坝,但其下游侧有冲刷槽,其深度从坝根到坝头差距不大,且该冲槽宽度随透水率的增大而增大;透水丁坝对河床的有效影响长度比同样坝长的不透水丁坝略长,最大淤积高程则更高,透水率为30%时的影响长度最大.说明透水丁坝在自身防护和保护范围两方面均优于不透水丁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水丁坝 透水率 冲刷 淤积
下载PDF
沉管隧道及其相关模型试验 被引量:13
3
作者 詹德新 王兴权 +1 位作者 刘祖源 肖明清 《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 2000年第5期488-492,共5页
对沉管隧道的国内外发展情况、沉管隧道的防水、地基处理、浮运沉放等技术作了概述 ,文中还将沉管隧道与桥梁、沉埋法与盾构法进行了相应比较 ,指出了沉管隧道的优点及有关顾虑 。
关键词 沉管隧道 模型试验 地基处理 浮运沉放
下载PDF
辽河干流河道演变与维持河道稳定的输沙水量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张燕菁 胡春宏 +1 位作者 王延贵 史红玲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6-181,共6页
在对辽河干流河道冲淤演变特性观测研究的基础上,对维持河道稳定的输沙水量进行了分析计算。研究成果表明,辽河河道输沙水量与来沙量大小成正比,上中游河段输沙水量为16.15亿m3,下游河段输沙水量为26.22亿m3,辽河干流下游河段多年平均... 在对辽河干流河道冲淤演变特性观测研究的基础上,对维持河道稳定的输沙水量进行了分析计算。研究成果表明,辽河河道输沙水量与来沙量大小成正比,上中游河段输沙水量为16.15亿m3,下游河段输沙水量为26.22亿m3,辽河干流下游河段多年平均输沙水量小于不淤(高效)输沙水量,说明现有的来水量不足以维持下游河道的冲淤平衡,要保证下游河道不发生持续性淤积,还需要采取其它措施增加输沙水量,以便维持下游河道的相对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河干流 河道演变 河道淤积 输沙水量
下载PDF
边坡俯倾排水孔负压排水法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孙红月 帅飞翔 +2 位作者 尚岳全 许欢 汪东飞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85-591,共7页
实时排出坡体地下水可减少降雨诱发型滑坡灾害的发生。仰斜排水孔是滑坡治理中常用的排水方法,但排水孔的淤堵问题影响了排水的效果,其使用的耐久性也得不到保证。论文提出一种俯倾排水孔负压排水法,将钻孔分为下部透水孔段和上部注浆... 实时排出坡体地下水可减少降雨诱发型滑坡灾害的发生。仰斜排水孔是滑坡治理中常用的排水方法,但排水孔的淤堵问题影响了排水的效果,其使用的耐久性也得不到保证。论文提出一种俯倾排水孔负压排水法,将钻孔分为下部透水孔段和上部注浆封闭孔段,中间使用止浆体分隔,虹吸排水管穿过注浆封闭孔段进入透水孔段的底部。当坡内地下水位上升,引起排水管进水口的水头高程大于钻孔的孔口高程时,虹吸排水自然启动并在透水孔段内产生负压,从而加快排水速度。负压排水过程的抽吸作用可将孔内淤积物排出,而封闭孔段将钻孔透水孔段与大气隔离,有利于解决化学淤堵问题和生物淤堵问题。论文首先定性分析了该方法的作用原理和应用可行性,再在恒定水头条件下,进行了负压和排水能力的物理模型试验。试验表明:(1)排水过程可以产生必要的孔内负压条件;(2)排水一段时间后,透水空腔内的压强值不再变化,排水流量基本稳定;(3)增大排水管径或增大排水口与透水空腔高差,可使透水空腔内产生更大的负压值,从而提高排水效果。因此该方法是一种新型有效的排水方法,有较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排水 仰斜排水孔 俯倾排水孔 淤堵 虹吸作用 负压
下载PDF
黄河下游引水引沙与河道冲淤关系研究综述 被引量:11
6
作者 张德茹 梁志勇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32-42,共11页
自1960年起,黄河引水对河道的淤积就受到有关部门的关注,引水引沙与河道冲淤关系的研究对黄河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近年来,一些学者对这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增减淤临界分流比曲线,最大增淤比曲线等.本文总结分析了这些... 自1960年起,黄河引水对河道的淤积就受到有关部门的关注,引水引沙与河道冲淤关系的研究对黄河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近年来,一些学者对这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增减淤临界分流比曲线,最大增淤比曲线等.本文总结分析了这些研究成果,对减少黄河下游河道淤积,提出合理的引水引沙方案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水 引沙 河道冲淤 黄河下游
下载PDF
大河口区淤涨型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研究--以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被引量:10
7
作者 李行 周云轩 +1 位作者 况润元 田波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6-112,共7页
为了对动态场景下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区划进行研究,集成多年的遥感、海图及野外调查数据,构建生境地理空间数据库,在遥感和GIS技术的支持下,建立了大河口区淤涨型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区划框架,并给出了区划方法的一个基于离散数学的表述。在... 为了对动态场景下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区划进行研究,集成多年的遥感、海图及野外调查数据,构建生境地理空间数据库,在遥感和GIS技术的支持下,建立了大河口区淤涨型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区划框架,并给出了区划方法的一个基于离散数学的表述。在此基础上,利用eCogn ition面向对象的遥感影像处理技术和空间模糊评价模型,研究了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区划。结果表明:①核心区、缓冲区1、缓冲区2和过渡区4个功能区分别占东滩保护区总面积的18.0%、13.2%、18.4%、50.4%。在空间布局和生态学意义上,都比原有功能区划更为合理;②遥感及其派生数据的介入,在宏观尺度和长时间尺度上拓展了人们对保护区生态环境的理解,不仅降低了传统数据采集工作的强度,也增强了区划结果的时效性和科学性;③现代GIS技术与传统数学方法的融合可以更好地服务于保护区规划。区划结果可以为动态场景下的保护区规划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河口 淤涨型 自然保护区 功能区划
下载PDF
隧道深基槽回淤预警预报系统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韩西军 王汝凯 杨华 《水道港口》 2018年第3期249-252,共4页
港珠澳大桥是一条具有国家战略意义的跨海通道,其中的沉管隧道段也是当今世界上最难的海底隧道工程。面对厘米级预报精度的苛刻要求,隧道深基槽回淤预警预报系统针对工程附近海域的水动力和泥沙环境,提出了"等效潮差"理论,极... 港珠澳大桥是一条具有国家战略意义的跨海通道,其中的沉管隧道段也是当今世界上最难的海底隧道工程。面对厘米级预报精度的苛刻要求,隧道深基槽回淤预警预报系统针对工程附近海域的水动力和泥沙环境,提出了"等效潮差"理论,极大程度地简化了计算过程,达到了能够快速反应的目的。采用本研究创立的公式,利用逐日动力参数,达到了计算时间精确到天、基槽泥沙淤积厚度预报精度到厘米级的要求,成功进行了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E15~E33管节的基槽泥沙淤积预警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槽 等效潮差 淤积 预警预报
下载PDF
射流冲沙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齐梅兰 陈稚聪 府仁寿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71-75,共5页
作者通过实验和分析,研究了横流中加入平面冲击射流对防止局部泥沙淤积的影响。水槽实验中观测了水射流局部紊动强度变化、射流冲沙范围内局部紊动剪应力分布、泥沙不淤积临界断面的底部垂向紊动强度和射流强度与泥沙防淤尺度的关系。... 作者通过实验和分析,研究了横流中加入平面冲击射流对防止局部泥沙淤积的影响。水槽实验中观测了水射流局部紊动强度变化、射流冲沙范围内局部紊动剪应力分布、泥沙不淤积临界断面的底部垂向紊动强度和射流强度与泥沙防淤尺度的关系。得出了射流影响区水流紊动能随距离的衰减规律和保持泥沙不淤积所需的水流临界紊动强度。统计分析了射流强度与紊动能的变化关系。根据泥沙悬浮理论和射流紊动输沙机理,建立了水射流局部无泥沙淤积长度经验计算式,并以不同特性泥沙的射流输沙实验资料对所建立的计算公式进行了验证,二者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射流 紊动 泥沙淤积 局部输沙 紊动能
下载PDF
南沙淤泥质土微观结构及力学特征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庆华 孙银磊 +2 位作者 汤连生 王玉玺 刘伟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0-117,共8页
为探讨软土微观结构的变化对宏观力学性质的影响机制,对广州南沙区淤泥质土进行了固结快剪试验,结合扫描电镜及微观层析成像技术,定性及定量分析剪切土样上下部分微观结构的变化规律及对抗剪强度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随着固结压力的持... 为探讨软土微观结构的变化对宏观力学性质的影响机制,对广州南沙区淤泥质土进行了固结快剪试验,结合扫描电镜及微观层析成像技术,定性及定量分析剪切土样上下部分微观结构的变化规律及对抗剪强度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随着固结压力的持续增大,软土的孔隙比逐渐降低,最终的孔隙比大多集中在0.5~0.6,其变化存在明显的拐点,大多集中在lg(p/kPa)=1.5~2.0。剪切破坏后土样下部的含水率明显大于上部的含水率,差值在1.8%~3.3%。淤泥质土的固结快剪直剪试验的内摩擦角φ值达到或接近14°;黏聚力与土的初始含水量几乎无关;黏聚力与高岭石的含量呈现正相关的关系,而内摩擦角与石英的含量并没有呈现出绝对的线性关系。南沙淤泥质土从空间架构上看,结构类型较多,既有蜂窝状、海绵状、絮状结构,也有片状、骨架状和凝块状结构,接触方式以面-面、面-边、角-面、角-角接触为主。存在固结压力、自由水与颗粒的响应机制,其结果可以较好地解释工程淤堵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淤泥质土 微观结构 固结 抗剪强度 扫描电镜 淤堵
原文传递
建库对库尾产卵场水动力适宜范围影响研究
11
作者 马黎 孙田田 +1 位作者 吴迪 王凯旋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3-159,共7页
水库修建后库区水面的抬升导致流速、水深及泥沙运动变化,也可能会影响原河段内鱼类及其他生物的生存环境。为论证建库对库尾产卵场区冲淤及适宜水动力条件影响,以LC流域某电站为例,建立一维及平面二维嵌套水沙数学模型,在推荐正常蓄水... 水库修建后库区水面的抬升导致流速、水深及泥沙运动变化,也可能会影响原河段内鱼类及其他生物的生存环境。为论证建库对库尾产卵场区冲淤及适宜水动力条件影响,以LC流域某电站为例,建立一维及平面二维嵌套水沙数学模型,在推荐正常蓄水位和汛期运行控制水位的方案下,计算分析库尾鱼类产卵场区逐年淤积形态与部位、水库回水及水动力条件的变化。结果表明:推荐方案下产卵场区域河段冲淤分布和天然情况下基本相同,产卵场区含沙量没有突变区域,建库对该区淤积影响不大;建库后4-7月各月产卵场区“流速满足1.0~2.0 m/s、水深满足0.5~1.0 m”的面积升高,变化率在8.74%~386.43%。推荐正常蓄水位和汛期运行控制水位的方案下,建库对库尾产卵场区生境及适宜水动力条件影响不大,仍可满足鱼类需求;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规划设计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 变动回水区 淤积 产卵场 适宜水动力条件
下载PDF
株洲枢纽中船闸引航道口门区淤积问题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晓平 谢丽芳 蒋昌波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86-89,95,共5页
船闸引航道口门区由于特殊的水力条件 ,其淤积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本文借鉴已建船闸的经验教训 ,采用物理模型与数学模型相结合的方法 ,对拟建的株洲航电枢纽船闸引航道口门区的泥沙淤积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并结合株洲枢纽的水流... 船闸引航道口门区由于特殊的水力条件 ,其淤积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本文借鉴已建船闸的经验教训 ,采用物理模型与数学模型相结合的方法 ,对拟建的株洲航电枢纽船闸引航道口门区的泥沙淤积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并结合株洲枢纽的水流条件和地形条件 ,提出了疏浚、整治的综合工程措施和合理的运行调度方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闸 航道淤积 物理模型试验 数学模型 流体有限元
下载PDF
高含沙水泵站侧向进水前池试验与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杨庆胜 顾靖超 +1 位作者 窦元之 陆立国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36-143,148,共9页
泵站前池扩散段较短,来流进入前池后,水流难以均匀扩散,易形成回流、旋涡等不良水流态,从而影响水泵效率,造成能源浪费。通过水工模型试验,观测多泥沙河流引水工程泵站“紧缩式”侧向进流前池不同水沙条件、不同工况下泵站进口流态、流... 泵站前池扩散段较短,来流进入前池后,水流难以均匀扩散,易形成回流、旋涡等不良水流态,从而影响水泵效率,造成能源浪费。通过水工模型试验,观测多泥沙河流引水工程泵站“紧缩式”侧向进流前池不同水沙条件、不同工况下泵站进口流态、流速分布、前池的淤积形态。相同条件下前池宽度越大水流流态越好,前池宽度为3 m时,水面波动范围-0.3~0.3 m,局部有非贯通表面回流漩涡,最大直径0.5 m左右;在相同水沙条件下,前池宽度与淤积量表现出正相关的关系。结合试验结果,提出改善前池流态、提高泵站效率、降低泥沙淤积的泵站“紧缩式”侧向进流的优化体型,为设计单位进一步优化比选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泵站 进水方式 前池 流速 淤积
下载PDF
浑水渗流对粗粒土渗透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毛海涛 张超 +1 位作者 何涛 谷易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40-150,共11页
粗粒土常常作为农业水土工程、水利工程和土壤特性改良工程的重要材料和载体,在浑水渗流作用下,其特性的变化对工程应用有重要影响。该研究推导了浑水渗流作用下,圆管中粗粒土渗流计算式,并采用自制装置系统分析了浑水渗流作用下粗粒土... 粗粒土常常作为农业水土工程、水利工程和土壤特性改良工程的重要材料和载体,在浑水渗流作用下,其特性的变化对工程应用有重要影响。该研究推导了浑水渗流作用下,圆管中粗粒土渗流计算式,并采用自制装置系统分析了浑水渗流作用下粗粒土的渗透特性,探讨了粗粒土的水力梯度、渗透系数、渗流量以及孔隙填充率的变化规律,并将推导的理论式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在水力、几何条件均满足的前提下,浑水在粗粒土中的渗流可分为3个阶段,分别是细颗粒运移畅通阶段(阶段1),孔隙堵塞和运移并存阶段(阶段2)和粗粒土顶部淤积分层阶段(阶段3),粗粒土在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渗透和物理特性;粗粒土渗透特性主要受到浑水浓度和水头的影响,随着浓度和水头的增大,浑水中细颗粒在粗粒土中的运移、堵塞和淤积会加剧,粗粒土整体的水力梯度会增大,而渗透系数会逐渐减小;粗粒土的不均匀系数是影响浑水渗流过程的重要因素,不均匀系数越大粗粒土内部孔隙率就越小,细颗粒运移的通道越不畅通,更容易发生堵塞和淤积;随着水头的增大,在较大渗透力的作用下细颗粒的运移会更容易,但也加快了内部堵塞和顶部淤积的速度,细颗粒持续向下运移的距离也会减小;随着浑水浓度的增大,粗粒土顶部的孔隙会快速沉积、封堵,细颗粒运移速度和距离都会被削弱;试验完成后,粗粒土柱沿着渗流路径方向自上而下孔隙率逐渐较小,在0~5cm范围内下降梯度最大,5~20cm范围下降趋缓。研究结果揭示了浑水渗流作用下粗粒土抗渗透特性的变化规律,为浑水渗流和工程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 渗流 试验 浑水 粗粒土 淤积 堵塞
下载PDF
向家坝电站坝基排水孔组合式过滤体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严敏 定培中 +1 位作者 陈劲松 盛小涛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5-100,共6页
为研究向家坝坝基排水孔组合式过滤体结构形式及主要材料性能指标,向家坝电站拟采用组合式过滤体对通过坝基地质缺陷层的排水孔进行反滤保护。根据地质缺陷层的渗透变形试验以及过滤体的主要材料如土工织物、泡沫塑料等的室内试验成果,... 为研究向家坝坝基排水孔组合式过滤体结构形式及主要材料性能指标,向家坝电站拟采用组合式过滤体对通过坝基地质缺陷层的排水孔进行反滤保护。根据地质缺陷层的渗透变形试验以及过滤体的主要材料如土工织物、泡沫塑料等的室内试验成果,并结合工程经验,研究确定了组合式过滤体的结构形式及主要材料性能指标。组合式过滤体的反滤试验及长期淤堵试验成果表明,组合式过滤体可以对坝基地质缺陷层进行有效的反滤保护,并在长期运行期间具有较好的抗淤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家坝 排水孔 组合式过滤体 室内试验 淤堵
下载PDF
G-stable support τ-tilting modules 被引量:2
16
作者 Yingying ZHANG Zhaoyong HUANG 《Frontiers of Mathematics in China》 SCIE CSCD 2016年第4期1057-1077,共21页
Motivated by T-tilting theory developed by T. Adachi, O. Iyama, I. Reiten, for a finite-dimensional algebra A with action by a finite group G, we introduce the notion of G-stable support τ-tilting modules. Then we es... Motivated by T-tilting theory developed by T. Adachi, O. Iyama, I. Reiten, for a finite-dimensional algebra A with action by a finite group G, we introduce the notion of G-stable support τ-tilting modules. Then we establish bijections among G-stable support τ-tilting modules over ∧, G-stable two-term silting complexes in the homotopy category of bounded complexes of finitely generated projective ∧-modules, and G-stable functorially finite torsion classes in the category of finitely generated left ∧-modules. In the case when ∧ is the endomorphism of a G-stable cluster-tilting object T over a Horn-finite 2-Calabi- Yau triangulated category L with a G-action, these are also in bijection with G-stable cluster-tilting objects in L. Moreover, we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able support τ-tilitng modules over ∧ and the skew group algebra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stable support τ-tilting modules G-stable two-term silting complexes G-stable functorially finite torsion classes G-stable cluster-tilting objects BIJECTION skew group algebras
原文传递
厦门港深水航道整治工程潮流模型试验和泥沙回淤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徐啸 郑久清 《台湾海峡》 CAS CSCD 2003年第1期92-101,共10页
对厦门港深水航道潮汐水流试验研究和泥沙回淤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58km长深水航道范围内泥沙总回淤量为 2 80× 1 0 4 m3 a,其中海沧进港航道的墓前礁浅段和猴屿南的嵩鼓水道仍然是回淤率较大的区段 .此外 ,海沧港区的西端由于码头... 对厦门港深水航道潮汐水流试验研究和泥沙回淤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58km长深水航道范围内泥沙总回淤量为 2 80× 1 0 4 m3 a,其中海沧进港航道的墓前礁浅段和猴屿南的嵩鼓水道仍然是回淤率较大的区段 .此外 ,海沧港区的西端由于码头突出原岸线 70 0多米 ,落潮流被挑离码头 ,形成大尺度回流 ,不仅增加了回淤量 ,对船舶靠泊也不利 .对强波浪条件下泥沙集中淤积问题的研究计算结果表明 ,一次大风浪可能造成的回淤率并不大 ,外航道范围内一次大风浪过程 ( 2d)的回淤率不大于 9.0cm d ,内航道不大于 5.0cm d ,港内不大于 2 .5cm d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治工程 潮流模型 深水航道 泥沙回淤 厦门港 波浪条件
下载PDF
维持河口冲淤平衡洪水流量阈值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彭涛 陈晓宏 +2 位作者 陈志和 王高旭 杜建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14,共6页
针对河口入海径流匮乏和海相来沙淤积的特点,引入纳潮回淤法计算漳卫新河河口年均纳潮淤积量,在此基础上,利用河口一维水沙数学模型模拟不同洪水条件下的河道冲淤量,建立洪峰流量与河道冲淤量的回归关系,确定了维持河口冲淤平衡洪水流... 针对河口入海径流匮乏和海相来沙淤积的特点,引入纳潮回淤法计算漳卫新河河口年均纳潮淤积量,在此基础上,利用河口一维水沙数学模型模拟不同洪水条件下的河道冲淤量,建立洪峰流量与河道冲淤量的回归关系,确定了维持河口冲淤平衡洪水流量阈值。结果表明,漳卫新河河口年均纳潮淤积量36.7万m3,维持河口冲淤平衡的洪峰流量阈值为772.1m3/s、相应的5日平均流量为318.9m3/s。研究为河口冲淤平衡洪水流量计算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闸下淤积 冲淤平衡 洪水流量 阈值 漳卫新河河口
下载PDF
西晋至清初福州西湖的变迁 被引量:4
19
作者 丘新洋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2期5-10,共6页
福州西湖由西晋严高引西北诸山之水注成,至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福州西湖形成于西晋,当时主要发挥灌溉农田的作用;发展于五代,面积得以扩大,成为闽国的后花园;鼎盛于两宋,成为时人聚会游赏之地;衰落于明清。在此期间,由于受到人... 福州西湖由西晋严高引西北诸山之水注成,至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福州西湖形成于西晋,当时主要发挥灌溉农田的作用;发展于五代,面积得以扩大,成为闽国的后花园;鼎盛于两宋,成为时人聚会游赏之地;衰落于明清。在此期间,由于受到人口膨胀、战争频繁、土地紧张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福州西湖淤积速度不断加快。围绕着福州西湖淤积的问题,历朝历代的贤臣名士先后进行了疏浚治理,力图恢复其防洪、灌溉和休闲游赏的功能。福州西湖的千年历史也揭示着其变迁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州西湖 疏浚 淤积 环境
下载PDF
鸭绿江西水道治理工程 被引量:3
20
作者 韩西军 吴以喜 《水道港口》 2003年第1期34-38,共5页
根据鸭绿江口的自然条件及其特殊的地理位置 ,阐述了西水道治理工程的基本原则。并根据物理模试验结果 ,分析了西水道治理工程的各种可行方案及其对泄洪和港口的影响等问题。
关键词 鸭绿江 西水道 治理工程 淤积 蓄水库 航道整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