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7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0年以来有毒蘑菇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71
1
作者 陈作红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93-516,共24页
误食毒蘑菇而中毒一直被认为是一个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的全球性问题,也是我国食物中毒事件中导致死亡的最主要因素。对2000年以来在有毒蘑菇新种类、新毒素与新症状、有毒蘑菇鉴定及毒素检测新方法、有毒蘑菇中毒机理、毒素基因克隆、... 误食毒蘑菇而中毒一直被认为是一个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的全球性问题,也是我国食物中毒事件中导致死亡的最主要因素。对2000年以来在有毒蘑菇新种类、新毒素与新症状、有毒蘑菇鉴定及毒素检测新方法、有毒蘑菇中毒机理、毒素基因克隆、中毒治疗以及鹅膏肽类毒素治疗肿瘤等领域取得的新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一些热点研究领域做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蘑菇中毒 鹅膏毒肽 横纹肌溶解 DNA条形码 水飞蓟宾 RNA聚合酶II
原文传递
水飞蓟宾在不同介质中平衡溶解度和表观油水分配系数的测定 被引量:49
2
作者 张婷婷 徐文 +1 位作者 胡生亮 何仲贵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0期1569-1571,共3页
目的测定水飞蓟宾在水和表面活性剂溶液中的平衡溶解度以及在正辛醇-水/缓冲液体系中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方法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了水飞蓟宾在水、缓冲液和表面活性剂溶液中的浓度,采用摇瓶法测定了水飞蓟宾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结果3... 目的测定水飞蓟宾在水和表面活性剂溶液中的平衡溶解度以及在正辛醇-水/缓冲液体系中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方法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了水飞蓟宾在水、缓冲液和表面活性剂溶液中的浓度,采用摇瓶法测定了水飞蓟宾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结果37℃水飞蓟宾在水中的平衡溶解度为51.06 mg.L-1,在碱性缓冲液中溶解度增大;聚山梨酯80和泊洛沙姆188对水飞蓟宾有较强的增溶能力;水飞蓟宾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为989.0。结论水飞蓟宾的水溶性较差,提高其口服制剂的溶出度可能会提高其生物利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飞蓟宾 平衡溶解度 表观油水分配系数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水飞蓟宾的抗肿瘤、抗氧化和免疫调节分子药理学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51
3
作者 王红军 姜媛媛 +2 位作者 路平 王琼 池岛乔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13-421,共9页
水飞蓟宾(silibinin)来源于菊科植物水飞蓟(Silybum marianum),为黄酮木脂素类化合物,具有明显抗氧化和抗炎的特性,临床上作为保肝药物长期应用于中国、德国和日本等国家。近年来发现水飞蓟宾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其主要机制为抑制肿瘤... 水飞蓟宾(silibinin)来源于菊科植物水飞蓟(Silybum marianum),为黄酮木脂素类化合物,具有明显抗氧化和抗炎的特性,临床上作为保肝药物长期应用于中国、德国和日本等国家。近年来发现水飞蓟宾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其主要机制为抑制肿瘤受体型酪氨酸激酶(receptor tyrosine kinase,RTK)的活性,如抑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1(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1,EGFR)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receptor,IGF-1R)及其下游信号分子的活化。同时因为发现水飞蓟宾对羟自由基(?OH)的选择性清除,以及对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的特异性抑制,使其抗氧化和抗炎的分子机制更为明确。一些新的发现如水飞蓟宾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而改善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protein,Aβ)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等对拓展水飞蓟宾的药用前景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对水飞蓟宾的分子药理机制进行总结,主要从水飞蓟宾抑制肿瘤RTK信号转导、抗氧化与自由基清除、调节免疫与炎症3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飞蓟宾 酪氨酸激酶 抗氧化 免疫调节
原文传递
水飞蓟宾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及体外溶出研究 被引量:35
4
作者 邓莉 邹豪 蒋雪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961-964,共4页
目的 :制备了水飞蓟宾的固体分散体 ,并检测其体外溶解度及溶出速度。 方法 :选择尿素、聚乙烯吡咯烷酮 ( PVP)、泊洛沙姆 188等 3种载体 ,用熔融法和共沉淀法制备水飞蓟宾固体分散体 ,并进行差热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以鉴别药物在... 目的 :制备了水飞蓟宾的固体分散体 ,并检测其体外溶解度及溶出速度。 方法 :选择尿素、聚乙烯吡咯烷酮 ( PVP)、泊洛沙姆 188等 3种载体 ,用熔融法和共沉淀法制备水飞蓟宾固体分散体 ,并进行差热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以鉴别药物在载体中的存在状态 ,最后进行了体外溶出研究。 结果 :水飞蓟宾在 PVP中以无定型存在 ,在泊洛沙姆 188中以微细结晶存在 ,在尿素中大部分仍以晶体形式存在 ,少量以分子状态存在。溶出研究结果表明泊洛沙姆 188载体的水飞蓟宾固体分散体的溶解度最大 ,溶出速度最快。 结论 :泊洛沙姆是提高水飞蓟宾溶解度及溶出速度的理想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飞蓟宾 固体分散体 泊洛沙姆 体外溶出度
下载PDF
水飞蓟宾对抗大鼠酒精性脂肪肝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31
5
作者 谭海荣 吴谦 +5 位作者 潘竞锵 肖柳英 韩超 林洁茹 郑琳颖 李博萍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4年第7期803-806,共4页
目的 :观察水飞蓟宾 (Silbinin)对大鼠酒精性脂肪肝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饮用 10 %乙醇 ,加高脂高热量饲料喂饲 6周 ,造成大鼠酒精性脂肪肝模型 ;灌胃给药水飞蓟宾 10 0mg·kg-1,继续酒精和高脂高热量饲料处理 4周后 ,处死大鼠 ,测... 目的 :观察水飞蓟宾 (Silbinin)对大鼠酒精性脂肪肝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饮用 10 %乙醇 ,加高脂高热量饲料喂饲 6周 ,造成大鼠酒精性脂肪肝模型 ;灌胃给药水飞蓟宾 10 0mg·kg-1,继续酒精和高脂高热量饲料处理 4周后 ,处死大鼠 ,测定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碱性磷酸酶 (AKP)活性和甘油三酯 (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 (LDL C)、高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 (HDL C)、大鼠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大鼠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 β1)含量 ,测定肝细胞TG、肝匀浆丙二醛 (MDA)、超氧化歧化酶 (SOD)、还原性谷胱甘肽 (GSH)水平以及肝组织学检查。结果 :水飞蓟宾能抑制病鼠血清AST、ALT、AKP活性 (P <0 .0 5或 0 .0 1)和降低TG、LDL C、TNF α、TGF β1含量(P <0 .0 5或 0 .0 1) ,提高HDL C含量 ;降低肝匀浆TG和MDA含量 (P <0 .0 5或 0 .0 1) ,增强SOD活性(P <0 .0 1)以及改善肝细胞水变性和脂肪变性 (P <0 .0 1)。结论 :水飞蓟素阻止大鼠酒精性脂肪肝形成 ,其作用机制包括 :抗氧化、清除自由基代谢产物 ,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 ;调血脂、减少脂肪在肝脏的沉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飞蓟宾 酒精性脂肪肝 自由基损伤 肿瘤坏死因子-Α 转化生长因子-Β1
下载PDF
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水飞蓟宾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观察 被引量:24
6
作者 廖文秋 刘小叶 张琍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196-197,共2页
目的评价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水飞蓟宾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3)和对照组(n=32),给予对照组改善生活方式、控制体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联用水飞蓟宾治... 目的评价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水飞蓟宾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3)和对照组(n=32),给予对照组改善生活方式、控制体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联用水飞蓟宾治疗6个月,分别检测治疗前后血生化指标和肝/脾CT比值的变化。结果在治疗结束时,治疗组患者血清ALT、AST和GGT水平分别为(45.77±18.14)U/L、(37.54±25.38)U/L和(35.16±16.35)U/L,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67.15±23.16)U/L、(57.25±27.67)U/L和(46.32±14.16)U/L,P<0.05];治疗组患者TG、TC和LDL-C分别为(1.35±0.44)mmol/L、(4.25±0.49)mmol/L和(1.93±0.08)m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1.92±0.62)mmol/L、(5.01±0.43)mmol/L和(2.99±0.07)mmol/L,P<0.05];治疗组患者HDL-C和肝/脾CT比值分别为(0.96±0.23)mmol/L和(0.96±0.18),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0.83±0.18)mmol/L和(0.78±0.16),P<0.05]。结论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水飞蓟宾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多烯磷脂酰胆碱 水飞蓟宾 治疗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水飞蓟宾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3
7
作者 贺小军 杨振宇 +3 位作者 杜锡林 谭凯 杨涛 鲁建国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14期123-125,130,共4页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水飞蓟宾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3月就诊于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1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5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水飞蓟宾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3月就诊于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1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5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阿托伐他汀钙20 mg,1次/d,水飞蓟宾70 mg,3次/d;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单纯应用水飞蓟宾70 mg,3次/d,连续治疗2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及血脂水平改善情况,并通过影像学检查脂肪肝改善程度。结果两组治疗后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AST、ALT水平稍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TG、TC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CT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水飞蓟宾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和血脂水平,并减轻脂肪肝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阿托伐他汀钙 水飞蓟宾
下载PDF
水飞蓟宾预防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伤的多中心随机开放临床研究 被引量:23
8
作者 顾瑾 唐神结 +11 位作者 谭守勇 吴琦 张侠 刘存旭 高绪胜 袁宝东 韩利军 高爱平 吴妹英 黄利华 马骏 肖和平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23-31,共9页
目的评价在无肝损伤易感因素人群中应用水飞蓟宾保肝治疗对预防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liverinjury,DILl)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开放、对照研究的方法进行,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选取患者。2012年11月至... 目的评价在无肝损伤易感因素人群中应用水飞蓟宾保肝治疗对预防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liverinjury,DILl)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开放、对照研究的方法进行,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选取患者。2012年11月至2013年5月从12个研究中心随机纳入568例初治、无肝损伤易感因素的肺结核患者,其中观察组277例,对照组291例。两组均采用2H—R-E-Z(S)/4H—R方案进行抗结核治疗,观察组加用水飞蓟宾胶囊(70nag/次,3次/d)口服,疗程8周,观察8周内两组的肝功能指标变化及肝损伤发生情况、抗结核治疗方案的中断情况、抗结核治疗疗效,并记录不良反应。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等级资料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分析,组间资料比较采用CMH(Cochran-Mantel-Haensel)检验方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在治疗2、4、8周末,观察组的肝损伤发生率分别为;3.97%(11/277)、1.44%(3/277)、2.17%(6/277);对照组的肝损伤发生率分别为:4.12%(12/291)、4.12%(12/291)、2.41%(7/291),两组患者在各治疗时段的肝损伤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Hc值分别为4.801、8.386、5.024,P值均〉O.05)。8周内总体DILI发生数观察组为20例(7.22%),对照组为27例(9.28%);34.30%(95/277)的观察组患者,27.49%(80/291)的对照组患者出现一过性肝功能异常或症状;3.25%(9/277)的观察组患者及6.19%(18/291)的对照组患者出现肝功能损伤及症状,并中断抗结核治疗,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649,P〉O.05)。治疗4周厌食发生率观察组为2.26%(6/266),对照组为8.46%(23/2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138,P〈O.05);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肺/药物疗法 水飞蓟宾 药物性肝损伤
下载PDF
水飞蓟宾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9
作者 陈汝静 吴云杰 胡凯莉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1年第2期90-96,共7页
综述水飞蓟宾药理作用研究进展。研究证实,水飞蓟宾具有抗肿瘤、保肝、护心、抑菌等多种药理活性;其可通过调控激酶、转录因子和细胞信号通路等多个环节抑制癌细胞生长,对肝癌、胃癌、肺癌、乳腺癌、卵巢癌、前列腺癌等均具有显著的抑... 综述水飞蓟宾药理作用研究进展。研究证实,水飞蓟宾具有抗肿瘤、保肝、护心、抑菌等多种药理活性;其可通过调控激酶、转录因子和细胞信号通路等多个环节抑制癌细胞生长,对肝癌、胃癌、肺癌、乳腺癌、卵巢癌、前列腺癌等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飞蓟宾 药理活性 抗肿瘤 综述
下载PDF
恩替卡韦与水飞蓟宾胶囊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22
10
作者 梁守赞 黄惠宜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208-211,共4页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与水飞蓟宾胶囊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5年6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14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n=70)和对照组(n=70)。对照组患者口服恩替卡韦片治疗,在观察组,...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与水飞蓟宾胶囊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5年6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14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n=70)和对照组(n=70)。对照组患者口服恩替卡韦片治疗,在观察组,采用恩替卡韦片联合水飞蓟宾胶囊治疗。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HBeAg,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HBV DNA,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TNF-α)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使用FACSCalibur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结果在治疗24 w末,观察组临床症状如乏力、食欲不振、腹胀复常率分别为87.1%、90.0%、8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1.4%、71.4%、58.6%(P<0.05);观察组血清HBeAg和HBV DNA转阴率分别为0.0%和88.6%,与对照组的0.0%和68.6%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血清TBIL、ALT和AST水平分别为(16.49±3.17)μmol/L、(47.36±8.24)U/L和(40.58±5.26)U/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56±3.48)μmol/L、(68.25±7.93)U/L和(66.24±8.24)U/L(P<0.05);观察组血清IL-6、TNF-α和TGF-β水平分别为(204.8±27.4)μg/L、(68.2±12.5)μg/L和(158.2±15.2)μg/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4.2±29.2)μg/L、(107.4±13.7)μg/L和(193.5±17.3)μg/L(P<0.05);观察组外周血CD4^+细胞百分比和CD4^+/CD8^+细胞比值分别为(40.36±3.61)%和(1.50±0.3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3.46±3.17)%和(1.33±0.27),P<0.05】。结论恩替卡韦片与水飞蓟宾胶囊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效果确切,可有效抑制HBV DNA复制,缓解机体炎症反应,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恩替卡韦片 水飞蓟宾 治疗
下载PDF
水飞蓟宾固体分散体胶囊的人体生物利用度 被引量:17
11
作者 缪海均 刘皋林 +3 位作者 钱方 鲍晓梅 邓渝林 樊成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965-967,共3页
目的 :比较水飞蓟宾固体分散体胶囊与片剂的人体生物利用度。 方法 :10名健康男性志愿者随机自身交叉单剂量口服 ( 77m g)水飞蓟宾固体分散体胶囊与片剂后 ,用 HPL C法测定血浆中水飞蓟宾的浓度 ,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水飞蓟宾片... 目的 :比较水飞蓟宾固体分散体胶囊与片剂的人体生物利用度。 方法 :10名健康男性志愿者随机自身交叉单剂量口服 ( 77m g)水飞蓟宾固体分散体胶囊与片剂后 ,用 HPL C法测定血浆中水飞蓟宾的浓度 ,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水飞蓟宾片剂和胶囊在健康人体内的血药浓度 -时间过程均符合一级吸收二室模型。水飞蓟宾固体分散体胶囊与片剂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分别为 :t1 /2 ka=( 1.12± 0 .5 6 ) ,( 1.96± 1.13) h;cmax=( 15 7.7± 114.6 ) ,( 2 6 .1± 13.5 ) ng/ ml;t1 /2β=( 2 .30± 1.40 ) ,( 6 .34± 5 .16 ) h;tmax=( 1.3± 0 .35 ) ,( 1.75± 0 .42 ) h;AU C0 -∞ =( 2 70 .4± 98.8) ,( 12 3.3± 39.4) ng· h· ml- 1。两种制剂的AU C0 -∞ ,cmax,tmax经统计学分析 ,均有非常显著差异 ( P<0 .0 1) ,胶囊剂对片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 2 19%。结论 :水飞蓟宾固体分散体胶囊的生物利用度优于片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飞蓟宾 药代动力学 生物利用度 固体分散体
下载PDF
高压乳匀法制备中药固体脂质纳米粒(英文) 被引量:14
12
作者 厉英超 董蕾 +2 位作者 贾皑 苌新明 薛挥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41-544,共4页
目的采用高压乳匀法将中药有效成分包载于固体脂质纳米粒(SLN),并研究制备的纳米粒的主要性质。方法选择水飞蓟宾(SIL)和汉防己甲素(TET)为模型药物,采用高压乳匀法将其分别包载于SLN。在电镜下观察其形态,以粒度分析仪和Zeta电位分析... 目的采用高压乳匀法将中药有效成分包载于固体脂质纳米粒(SLN),并研究制备的纳米粒的主要性质。方法选择水飞蓟宾(SIL)和汉防己甲素(TET)为模型药物,采用高压乳匀法将其分别包载于SLN。在电镜下观察其形态,以粒度分析仪和Zeta电位分析仪测定其粒径和Zeta电位,用葡聚糖凝胶柱层析法和HPLC测定其包封率和载药量,还观察了SLN的稳定性。结果高压乳匀法制备的SIL-SLN呈球状,形态规则,平均粒径为(157±8)nm,Zeta电位为(-35.36±2.68)mV,包封率为95.64%,载药量为4.63%;TET-SLN呈片状存在,不规则,粒径较小,平均粒径为(47±3)nm,Zeta电位为(-32.99±2.54)mV,包封率为97.82%,载药量为4.76%。SIL-SLN和TET-SLN有较高稳定性。结论高压乳匀法适于制备包载中药的SL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飞蓟宾 汉防己甲素 固体脂质纳米粒 高压乳匀法 中药现代化
下载PDF
葛根芩连汤拮抗D-半乳糖诱导大鼠糖耐量减退作用 被引量:17
13
作者 潘竞锵 肖柳英 +4 位作者 韩超 谭海荣 庆方 江燕梅 梁立帼 《广东药学》 2004年第1期31-33,共3页
目的 研究葛根芩连汤(gegenqinlian decoction,GGQLD)、二甲双胍(metformin,met)和水飞蓟宾(silibinin,sil)对D-半乳糖(D-galaetose,G-gal)诱导大鼠糖耐量减退(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的影响。方法 以ip D-gal 150 mg·kg-... 目的 研究葛根芩连汤(gegenqinlian decoction,GGQLD)、二甲双胍(metformin,met)和水飞蓟宾(silibinin,sil)对D-半乳糖(D-galaetose,G-gal)诱导大鼠糖耐量减退(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的影响。方法 以ip D-gal 150 mg·kg-1,qd×56d诱导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IGT大鼠模型,测其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后2小时血糖(2-hours blood glucose,2hBG)含量;并观察GGQL3个剂量、met和sil对病鼠FBG及OGTT后2hBG的效应。结果 正常对照组、GGQL3个剂量、met和sil与模型组比较,FBG均未见明显影响,差异未见显著性(P>0.05);而OGTY后2hBG,模型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说明D-gal至大鼠IGT模型成立;GGQL3个剂量、met和sil均能抑制OGTT后2hBG的升高,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P<0.01),FBG与OGTT后2hBG间差值降低,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P<0.01),说明各药均能改善D-gal致IR模型大鼠的IGT。结论 D-gal可诱导以IGT为表现的IR,其机制可能与D-gal诱导蛋白非酶糖基化-氧化应激-自由基损伤作用和直接干扰糖脂代谢有关;葛根芩连汤与met和sil一样,能改善D-gal诱导IR大鼠的糖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芩连汤 水飞蓟宾 D-半乳糖 胰岛素抵抗 糖耐量 动物模型
下载PDF
水飞蓟宾对急性肝损伤中肝细胞胀亡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16
14
作者 李荣萍 任成山 赵晓宴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202-205,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水飞蓟宾(S IL)在急性肝损伤中对肝细胞胀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用D氨基半乳糖(D G a lN)诱导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用S IL进行干预,于不同时间点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 ST)活性及肝组织核转录因子κB(N... 目的:探讨水飞蓟宾(S IL)在急性肝损伤中对肝细胞胀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用D氨基半乳糖(D G a lN)诱导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用S IL进行干预,于不同时间点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 ST)活性及肝组织核转录因子κB(NFκB)活性,观察肝组织病理及肝细胞胀亡情况,并计算胀亡指数(O I)。结果:S IL能明显降低急性肝损伤模型大鼠血清ALT、A ST活性(P均<0.05),抑制NFκB活性(P<0.05),镜下显示肝组织损伤减轻程度,减少肝细胞胀亡,降低O I(P均<0.05)。结论:S IL可减少D G a lN所致大鼠肝细胞胀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氨基半乳糖 水飞蓟宾 肝损伤 急性 核转录因子一kB 胀亡 肝细胞
下载PDF
水飞蓟宾对H_2O_2诱导大鼠H9C2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7
15
作者 武艳强 王慧娟 +5 位作者 冯社军 袁芳 李鹤飞 冯强 侯爱军 申玉良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5年第5期503-508,共6页
目的探讨水飞蓟宾对H2O2诱导状态下H9C2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大鼠H9C2心肌细胞分为对照组、H2O2(200μmol/L)干预组以及水飞蓟宾(100、200μmol/L)+H2O2(200μmol/L)干预组,每组设6个复孔。各组经过药物干预6 h后,通... 目的探讨水飞蓟宾对H2O2诱导状态下H9C2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大鼠H9C2心肌细胞分为对照组、H2O2(200μmol/L)干预组以及水飞蓟宾(100、200μmol/L)+H2O2(200μmol/L)干预组,每组设6个复孔。各组经过药物干预6 h后,通过Giemsa染色法观察细胞形态学,通过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率;测定细胞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磷酸激酶(CK)、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测定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2O2干预组H9C2心肌细胞形态明显异常、存活率显著降低且凋亡率显著升高,培养液中LDH、CK、AST活性和MDA含量均显著升高,细胞中SOD、CAT、GSH-Px活性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H2O2干预组比较,水飞蓟宾(100、200μmol/L)+H2O2(200μmol/L)干预组培养液中AST、CK活性和MDA含量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水飞蓟宾(200μmol/L)+H2O2(200μmol/L)干预组H9C2心肌细胞形态明显改善、存活率显著升高、凋亡率显著降低,培养液中LDH活性显著降低,细胞中SOD、CAT、GSH-Px活性显著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飞蓟宾能够有效改善H2O2诱导状态下H9C2心肌细胞形态,提高其存活率并降低凋亡率,改善细胞中抗氧化酶活性、降低细胞损伤,提示水飞蓟宾对H2O2诱导H9C2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具有剂量相关性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飞蓟宾 H9C2心肌细胞 过氧化氢 氧化应激损伤 保护
原文传递
Silibinin ameliorates hepatic lipid accumulation and oxidative stress in mice with 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by regulating CFLAR-JNK pathway 被引量:14
16
作者 Yayun Liu Wei Xu +2 位作者 Ting Zhai Jiaojiao You Yong Chen 《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4期745-757,共13页
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 is a chronic metabolic syndrome and the CFLAR-JNK pathway can reverse the process of NASH. Although silibinin is used for the treatment of NASH in clinical, its effect on CFLAR-JNK ... 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 is a chronic metabolic syndrome and the CFLAR-JNK pathway can reverse the process of NASH. Although silibinin is used for the treatment of NASH in clinical, its effect on CFLAR-JNK pathway in NASH remains unclear. 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silibinin on CFLAR-JNK pathway in NASH models both in vivo and in vitro. The in vivo study was performed using male C57 BL/6 mice fed with methionine– choline-deficient diet and simultaneously treated with silibinin for 6 weeks. The in vitro study was performed by using mouse NCTC-1469 cells which were respectively pretreated with oleic acid plus palmitic acid, and adenovirus-down Cflar for 24 h,then treated with silibinin for 24 h. After the drug treatment, the key indicators involved in CFLAR-JNK pathway including hepatic injury, lipid metabolism and oxidative stress were determined. Silibininsignificantly activated CFLAR and inhibited the phosphorylation of JNK, up-regulated the mRNA expression of Pparα, Fabp5, Cpt1α, Acox, Scd-1, Gpat and Mttp, reduced the activities of serum ALT and AST and the contents of hepatic TG, TC and MDA, increased the expression of NRF2 and the activities of CAT, GSH-Px and HO-1, and decreased the activities and expression of CYP2 E1 and CYP4 A in vivo.These effects were confirmed by the in vitro experiments. Silibinin prevented NASH by regulating CFLAR-JNK pathway, and thereby on one hand promoting the β-oxidation and efflux of fatty acids in liver to relieve lipid accumulation, and on the other hand inducing antioxidase activity(CAT, GSH-Px and HO-1) and inhibiting pro-oxidase activity(CYP2 E1 and CYP4 A) to relieve oxidative str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libinin NASH CFLAR LIPID ACCUMULATION Oxidation stress
原文传递
水飞蓟素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在大鼠体内的生物利用度 被引量:11
17
作者 肖莉 翟所迪 +3 位作者 赵荣生 杨丽 李晓光 贾淑琴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0-142,共3页
目的:研究水飞蓟素的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在大鼠体内的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给大鼠口服单剂量水飞蓟素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受试样品)和水飞蓟宾胶囊剂(参比样品),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血浆中水飞蓟宾的浓度,并采用3P97... 目的:研究水飞蓟素的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在大鼠体内的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给大鼠口服单剂量水飞蓟素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受试样品)和水飞蓟宾胶囊剂(参比样品),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血浆中水飞蓟宾的浓度,并采用3P97程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口服水飞蓟素后大鼠血浆药物浓度-时间曲线符合二室模型。受试样品中水飞蓟宾的Cm ax,tm ax,t1/2,AUC0-∞分别为(0.9±0.3)mg.L-1,(0.50±0.21)h,(12.6±3.7)h,(4.2±0.9)h.mg.L-1,参比样品中水飞蓟宾的Cm ax,tm ax,t1/2,AUC0-∞分别为(0.4±0.3)mg.L-1,(1.0±0.6)h,(31.2±15.0)h,(3.0±0.8)h.mg.L-1。受试样品中水飞蓟宾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42.0±38.4)%。结论:与参比样品相比,受试样品的生物利用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飞蓟素 水飞蓟宾 羟丙基-Β-环糊精 包合物 大鼠 生物利用度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水飞蓟宾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4
18
作者 杨婷婷 王伟 +6 位作者 李国全 王佩贤 黎明 谭许朋 齐绍云 周龙艳 胡旭光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2-106,共5页
目的:研究水飞蓟宾对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itied,CCl_4)与D-氨基半乳糖(D-galactosamine,D-Gal)所致的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分别取健康昆明种小鼠84只,随机分为6组,即正常组、急性肝损伤模型组、水飞蓟宾低、中、高剂量组、... 目的:研究水飞蓟宾对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itied,CCl_4)与D-氨基半乳糖(D-galactosamine,D-Gal)所致的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分别取健康昆明种小鼠84只,随机分为6组,即正常组、急性肝损伤模型组、水飞蓟宾低、中、高剂量组、阳性药组,除正常组外,分别ip 0.2%CCl_4和800 mg·kg^(-1)D-Gal,造模后1,6 h这2个时间点,尾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水飞蓟宾(120,240,480 mg·kg^(-1)),CCl_4所致的急性肝损伤给予阳性药硫普罗宁(40 mg·kg^(-1)),D-Gal所致的肝损伤给予甘草酸二铵组(30 mg·kg^(-1));造模24 h后,检测血清中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及肝组织匀浆中超氧化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肝组织切片的病理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CCl_4和D-Gal所致的急性肝损伤模型中AST,ALT,MDA的水平明显升高(P<0.01),SOD,GSH的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CCl_4,D-Gal所致的急性肝损伤模型组比较,水飞蓟宾低、中、高3个剂量组明显降低AST,ALT和MDA的水平及升高SOD,GSH的水平(P<0.01)。肝脏的病理切片结果显示,模型组肝细胞明显的坏死、变性等病变,水飞蓟宾给药后肝小叶结构尚完整,肝细胞未见明显病灶。结论:水飞蓟宾对CCl_4和D-Gal所致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飞蓟宾 四氯化碳 氨基半乳糖 急性肝损伤 保护作用
原文传递
Effects and mechanisms of silibinin on human hepatoma cell lines 被引量:12
19
作者 John J Lah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40期5299-5305,共7页
AIM: To investigate in vitro effects and mechanisms of silibinin o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cell growth, METHODS: Human HCC cell lines were treated with different doses of silibinin. The effects of silibini... AIM: To investigate in vitro effects and mechanisms of silibinin o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cell growth, METHODS: Human HCC cell lines were treated with different doses of silibinin. The effects of silibinin on HCC cell growth and proliferation, apoptosis, cell cycle progression, histone acetylation, and other related signal transductions were systematically examined. RESULTS: We demonstrated that silibinin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growth of HUH7, HepG2, Hep3B, and PLC/PRF/5 human hepatoma cells. Silibinin-reduced HuH7 cell growth was associated with significantly up- regulated p21/CDK4 and p27/CDK4 complexes, down- regulated Rb-phosphorylation and E2F1/DP1 complex. Silibinin promoted apoptosis of HuH7 cells that was associated with down-regulated survivin and upregulated activated caspase-3 and -9. Silibinin's antiangiogenic effects were indicated by down-regulated metalloproteinase-2 (MMP2) and CD34. We found that silibinin-reduced growth of HuH7 cells wa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activity of 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 (PTEN) and decreased p-Akt production, indicating the role of PTEN/ PI3K/Akt pathway in silibinin-mediated anti-HCC effects. We also demonstrated that silibinin increased acetylation of histone H3 and H4 (AC-H3 and AC-H4), indicating a possible role of altered histone acetylation in silibininreduced HCC cell proliferation. CONCLUSION: Our results defined silibinin's in vitro anti-HCC effects and possible mechanisms, and provided a rationale to further test silibinin for HCC chemopreven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uH7 cells silibinin CHEMOPREVENTION Cell cycle Cell cycleprogression Apoptosis Acetylation of histone
下载PDF
恩替卡韦联合水飞蓟宾治疗乙肝肝硬化效果观察及对肝纤维化和微炎症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13
20
作者 苏正昌 《白求恩医学杂志》 2018年第1期21-23,共3页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联合水飞蓟宾治疗乙肝肝硬化的效果及对肝纤维化和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将7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联合组给予恩替卡韦联合水飞蓟宾治疗,对照组给予水飞蓟宾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8周。结果经48周治疗...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联合水飞蓟宾治疗乙肝肝硬化的效果及对肝纤维化和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将7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联合组给予恩替卡韦联合水飞蓟宾治疗,对照组给予水飞蓟宾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8周。结果经48周治疗,联合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III型前胶原(PC III)及IV型胶原(IV-C)治疗48周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脾脏厚度、门静脉内径治疗48周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C反应蛋白(CRP)含量治疗48周较治疗前下降(P<0.01),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1);联合组HBV-DNA转阴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恩替卡韦联合水飞蓟宾治疗乙肝肝硬化效果显著,且能有效改善肝纤维化和微炎症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替卡韦 水飞蓟宾 乙肝肝硬化 肝纤维化 微炎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