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发射有方向信息的制导信号设计
1
作者 王俊 宋茂忠 《航空兵器》 2011年第1期9-12,共4页
根据现代协作作战的要求,设计了一种由地面基站或异平台发射的载有方向信息的新型制导信号。发射阵选用8元稀疏阵列,利用信号空间特性,发射一种方向调制的MT-CDMA制导信号。弹体不主动发射信号,只要采用单天线接收技术和码片内多径分量... 根据现代协作作战的要求,设计了一种由地面基站或异平台发射的载有方向信息的新型制导信号。发射阵选用8元稀疏阵列,利用信号空间特性,发射一种方向调制的MT-CDMA制导信号。弹体不主动发射信号,只要采用单天线接收技术和码片内多径分量分离技术,便能确定弹体以及目标的方位,实现静默制导和攻击。文中详细阐述了信号设计与接收算法,仿真了简单测角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确制导 异平台发射 静默攻击 多天线发射
下载PDF
无症状脑梗死患者新发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病情严重程度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于海荣 滕继军 +2 位作者 谢安木 李宏 孙妍萍 《西部医学》 2020年第3期422-425,共4页
目的探讨无症状脑梗死(SBI)患者新发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8年6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新发急性脑梗死(ACI)214例患者根据颅脑磁共振检查是否有SBI病灶分成SBI组(n=101)和非SBI... 目的探讨无症状脑梗死(SBI)患者新发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8年6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新发急性脑梗死(ACI)214例患者根据颅脑磁共振检查是否有SBI病灶分成SBI组(n=101)和非SBI组(n=113),收集同期的健康对照者87例(健康对照组)。比较SBI组患者不同病情程度的影响因素。观察SBI组和非SBI组患者TOAST病因学分型及各亚型分布特征,并对相关危险因素、临床表现等进行分析。比较3组C-反应蛋白(CRP)、血小板淋巴细胞比率(PLR)、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水平。结果SBI组和非SBI组TOAST病因学分型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血管源性脑白质病变、糖尿病的脑梗死患者容易合并SBI;合并糖尿病、血管源性脑白质病变的SBI患者新发脑梗死病情更重。与健康对照组比较,SBI和非SBI组CRP、PLR、NSE升高,且SBI组比非SBI组高(P<0.05)。结论伴SBI的新发脑梗死病情更重,要重视对SBI的检出;加强对合并糖尿病、血管源性脑白质病变的SBI进行脑血管病预防治疗;监测CRP、PLR、NSE可能及时发现SBI病例,减轻SBI新发脑梗死的严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无症状 新发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下载PDF
血清8-iso-PGF2α、SIRT1及LXA4在急性发作期哮喘患儿中的表达情况及与其肺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彦岐 张静慧 +2 位作者 刘连杰 黄伟 夏明月 《海军医学杂志》 2022年第10期1123-1127,共5页
目的 探讨血清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血清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及血清脂氧素A4(LXA4)在急性发作期哮喘患儿中的表达情况及与其肺功能的相关性研究。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医院... 目的 探讨血清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血清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及血清脂氧素A4(LXA4)在急性发作期哮喘患儿中的表达情况及与其肺功能的相关性研究。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医院儿科收治的急性发作期哮喘患儿85例(轻度21例,中度36例,重度28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于儿科体检健康的儿童65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入组儿童的血清8-iso-PGF2α、SIRT1及LXA4表达水平及肺功能指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血清8-iso-PGF2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LXA4、SIRT1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偏低(P<0.05)。观察组患儿肺功能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重度哮喘组患儿血清8-iso-PGF2α水平显著高于轻度、中度哮喘组患儿,血清SIRT1及LXA_(4)水平均明显低于轻、中度哮喘组患者(P<0.05)。85例急性发作期哮喘患儿中,血清8-iso-PGF2α与肺功能指标呈负相关(P<0.05);血清SIRT1水平和LXA4水平均与肺功能指标呈正相关(P<0.05)。结论 血清8-iso-PGF2α、SIRT1及LXA4水平与哮喘患儿哮喘急性发生发展联系紧密,与患儿肺功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8-异前列腺素F2α 血清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 血清脂氧素A4 急性发作期哮喘 肺功能
下载PDF
Holter监测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发作规律的研究
4
作者 王敏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12期960-960,965,共2页
目的 探讨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的发作规律。方法 对确诊的 486例冠心病患者 ,进行 2 4小时Holter监测 ,观察无痛性心肌缺血发作的次数、时间及其与活动状态的关系。结果  486例冠心病患者中发生无症状性心肌缺血者 335例 ,共 6 98... 目的 探讨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的发作规律。方法 对确诊的 486例冠心病患者 ,进行 2 4小时Holter监测 ,观察无痛性心肌缺血发作的次数、时间及其与活动状态的关系。结果  486例冠心病患者中发生无症状性心肌缺血者 335例 ,共 6 98次 ,累计时间为 35 2 6分钟。其中 6 19次与活动有关。 6 :0 0~ 12 :0 0为无痛性心肌缺血发作高峰期 ,在此期间共发作 389次 ,累计时间为 2 10 0分钟。具有无痛性心肌缺血的冠心病患者的死亡率为 13 0 2 %,高于有症状的冠心病患者的 4 72 %。两组死亡率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无痛性心肌缺血的发作有一定的规律 ,掌握该规律对于指导临床治疗、降低心脏猝死及预防心肌缺血的发作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无痛性心肌缺血 发作规律 HOLTER监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