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本物质层面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王阳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19-24,共6页
艺术作品作为物理客体和审美客体 ,二者之间的关系类似于文本物质层面与文本意义之间的关系 ,但这一关系与符号物质载体与符号意义之间的关系不可类比。当代符号学应该吸收实证哲学的成果。
关键词 文本物质层面 符号物质载体 意义理论
下载PDF
论行政规定中法律保留原则的遵从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浪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2-106,共5页
行政规定的制度建设是法治政府构建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须遵从依法行政核心原则法律保留的要求。法律保留理论,经历着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目的在于有效保障公民权利,合理界定立法权与行政权的权限范围。在法律保留的理论主张中,事务的&q... 行政规定的制度建设是法治政府构建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须遵从依法行政核心原则法律保留的要求。法律保留理论,经历着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目的在于有效保障公民权利,合理界定立法权与行政权的权限范围。在法律保留的理论主张中,事务的"重要性"是决定保留范围的一般性判断标准。结合我国法制建设,运用重要性理论并确立相关衡量标准,以明确遵从的具体内容,提升行政规定的合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规定 法律保留 重要性理论
下载PDF
品牌表意系统的构成及塑造方法研究——基于品牌美学的视角 被引量:2
3
作者 张锐 张燚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24-31,共8页
品牌意义说认为,品牌的价值就是社会组织或个人对事物的输入向主体呈现的意义。本研究在探讨品牌美学研究对象、目的、任务、学科性质、属性及内容等科学学问题的基础上,把品牌表意系统的构成概括为:两类,即品牌媒介与品牌意义单元... 品牌意义说认为,品牌的价值就是社会组织或个人对事物的输入向主体呈现的意义。本研究在探讨品牌美学研究对象、目的、任务、学科性质、属性及内容等科学学问题的基础上,把品牌表意系统的构成概括为:两类,即品牌媒介与品牌意义单元;四层面,即4个品牌媒介与4个品牌意义单元;五单元,即品牌功能、品牌知觉、品牌故事、品牌思想和品牌特征;十线索,即品牌功能4+品牌知觉3+品牌故事2+品牌思想1。最后,分别对品牌功能、品牌知觉、品牌故事、品牌思想和品牌特征等五种品牌塑造方法进行了探讨,旨在推进品牌意义说和品牌美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牌 品牌意义说 品牌美学 品牌表意系统 塑造方法
下载PDF
形象思维研究对于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理论意义
4
作者 杨春鼎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47-51,共5页
哲学界至今对形象思维研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形象思维研究不仅是思维科学的突破口 ,也是哲学研究新的突破口。形象思维研究近二十多年来取得较大的进展 ,初步形成了形象思维理论的框架结构。
关键词 表象思维 哲学体系 理论意识 马克思主义 感表认识 理性认识
下载PDF
课程思政话语体系的历史演进、课程论意义及其未来路向 被引量:6
5
作者 殷世东 余萍 张旭亚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CSSCI 2022年第2期95-106,共12页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德育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独立设课,目标指向思想政治教育;独立设课,目标指向思想政治工作;学科渗透,目标指向思想品德与政治教育;课程思政,目标指向“三全育人”。在演进过程中,德育...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德育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独立设课,目标指向思想政治教育;独立设课,目标指向思想政治工作;学科渗透,目标指向思想品德与政治教育;课程思政,目标指向“三全育人”。在演进过程中,德育也经历了一系列内部发展,包括:在话语表达上,从经验性话语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课程思政话语体系;在治理方式上,从独立设课、学科渗透逐步形成“三全育人”治理体系;在推进方式上,从政策制度推进逐步发展到“自觉思政”德育局面。课程思政话语体系的课程论意义在于:在目标上明确了贯彻落实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根本遵循;在内容上指出要诠释当代课程育人的精神意义与文化价值;在贯彻落实上提出要建构课堂内外相结合的课程协同育人机制;在评价上致力于构建多元立体的课程思政建设质量评价体系。展望未来,我国学校德育必须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强化课程思政的价值导向;以解决中国问题为研究取向,推动学校德育的理论创新;以全学段覆盖贯通为整体架构,建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体系;以“三全育人”为育人格局,构建课程思政文化自觉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三全育人” 立德树人 课程论意义
下载PDF
高铁工程全生命成本智能预测模型与实证研究
6
作者 喇海霞 段晓晨 牛衍亮 《科技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13-220,共8页
为提高高铁工程成本估算的准确性,简化高铁工程成本估算程序,提出基于显著性成本理论的高铁工程全生命成本智能预测模型。首先,结合已完同类工程量清单,运用显著性成本理论,确定同类工程显著性成本项目与显著性因子;其次,运用余弦相似度... 为提高高铁工程成本估算的准确性,简化高铁工程成本估算程序,提出基于显著性成本理论的高铁工程全生命成本智能预测模型。首先,结合已完同类工程量清单,运用显著性成本理论,确定同类工程显著性成本项目与显著性因子;其次,运用余弦相似度法,结合已完工程与拟建工程的工程特征数据,完成相似工程的筛选;再次,结合相似工程数量的多少,分别选用基于PSO-RBF、PSO-LSSVM、FCM聚类、FIS的模糊推理预测模型进行高铁工程全生命成本预测;最后,通过实例验证该模型的准确性与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的运用确保了估算的精度,并提高了高铁工程成本估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著性成本理论 高铁工程 RBF神经网络 最小二乘向量机 模糊推理
下载PDF
《〈共产党人〉发刊词》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7
作者 李西泽 张仲华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5-8,共4页
通过对毛泽东同志《〈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主要内容、理论意义及现实意义的简要分析,加深了对毛泽东同志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这三大法宝及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理论的进一步认识。进而,对这一理论在... 通过对毛泽东同志《〈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主要内容、理论意义及现实意义的简要分析,加深了对毛泽东同志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这三大法宝及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理论的进一步认识。进而,对这一理论在新时期中国的改革和建设中所具有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作了一些浅显的解读。今天学习这篇文章,我们依然能感受到他的智慧的光辉和思想的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产党人〉发刊词》 主要内容 理论和现实意义
下载PDF
东汉文学思想史的几个理论问题
8
作者 张峰屹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3-115,共13页
东汉二百年间的文学思想的发展,走过了由政教附庸到独立自足的艰难历程。在这一演进过程中,新旧文学思想交错推衍,纠结前行,到东汉后期,文学终于坚定地走向了它自身。东汉文学发展史中的几个趋新的文学现象——理论阐述的文学思想与同... 东汉二百年间的文学思想的发展,走过了由政教附庸到独立自足的艰难历程。在这一演进过程中,新旧文学思想交错推衍,纠结前行,到东汉后期,文学终于坚定地走向了它自身。东汉文学发展史中的几个趋新的文学现象——理论阐述的文学思想与同时期文学创作倾向不完全同步,谶纬思潮对文学思想的影响,文学创作中越来越重视个人情志的抒发,以及逞才游艺的文学创作倾向,尤具重要的文学思想史意义。它们不仅是东汉文学思想史的重要理论内涵,也对整个中国文学思想史具有理论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汉 文学思想特质 文学理论意义
原文传递
佛学思想对《文心雕龙》的影响
9
作者 张丽青 楮亚申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53-57,共5页
在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中,对文学理论批评著作《文心雕龙》进行现代意义的阐释无疑具有不可估量的学术价值。本论文即从比较诗学视域,来谈谈对《文心雕龙》进行影响研究的理论现实意义、接受佛学思想影响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刘勰怎样创... 在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中,对文学理论批评著作《文心雕龙》进行现代意义的阐释无疑具有不可估量的学术价值。本论文即从比较诗学视域,来谈谈对《文心雕龙》进行影响研究的理论现实意义、接受佛学思想影响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刘勰怎样创造性地借鉴佛学思想,创造出独步前人、有巨大影响的文学理论著作《文心雕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现实意义 历史可能性 概念的创化 文学观的解放 理论体系的独创
下载PDF
利用汉字构形理论分析小篆构形模式
10
作者 肖改艳 《安康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60-63,66,共5页
本文对汉字构形理论进行了简要说明,并利用构形学理论分析小篆构形模式,进一步证明了汉字构形理论在文字学史上的意义。
关键词 汉字构形学理论 小篆构形模式 构形学意义
下载PDF
刑法中行为理论之比较——兼论我国刑法中的行为概念
11
作者 郝守才 梁胜涛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49-53,共5页
行为在大陆法系国家及我国刑法理论中是个有争议的概念。大陆法系以行为为基石,构建犯罪论体系,学者们争议的是行为概念的内容。我国学者在既有的犯罪构成框架内质疑行为理论的意义,对刑法中行为概念的内容却形成了通说--刑法中的行为... 行为在大陆法系国家及我国刑法理论中是个有争议的概念。大陆法系以行为为基石,构建犯罪论体系,学者们争议的是行为概念的内容。我国学者在既有的犯罪构成框架内质疑行为理论的意义,对刑法中行为概念的内容却形成了通说--刑法中的行为指危害行为。刑法中的行为理论是对刑法的哲学探究,对此问题的研究,对于理解行为这一犯罪的具体要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 行为意义 舍弃主观意思 犯罪成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