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提高ATS测量精度的数字滤波与频域修正方法 被引量:6
1
作者 寇小明 郭恩全 高天德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2007年第1期11-14,共4页
即使整个ATS从传感器、信号调理到数据采集设备均选用世界一流的产品,也难以保证集成后的系统满足预定的测量精度,甚至系统的静态精度都不能满足测量要求。本文分析了造成系统精度降低的主要原因在于测量信道的非理想频率特性,并研究了... 即使整个ATS从传感器、信号调理到数据采集设备均选用世界一流的产品,也难以保证集成后的系统满足预定的测量精度,甚至系统的静态精度都不能满足测量要求。本文分析了造成系统精度降低的主要原因在于测量信道的非理想频率特性,并研究了修正测量信道频率特性的频域补偿方法和进一步改善测量精度的数字滤波方法。实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显著提高ATS的测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S 测量精度 测量信道 频响特性 数字滤波 频域修正
下载PDF
含风电场的MMC-MTDC系统通用频率响应模型 被引量:5
2
作者 刘昊宇 刘崇茹 董浩云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3-133,共11页
研究含风电场的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多端柔性直流(MMC-MTDC)输电系统频率响应特性意义重大。但时域仿真建模过程复杂,不适用于理论分析,亟须提出完整的风电场与MMCMTDC系统的频率-有功功率-直流电压动态特性分析模型。为此,利用模... 研究含风电场的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多端柔性直流(MMC-MTDC)输电系统频率响应特性意义重大。但时域仿真建模过程复杂,不适用于理论分析,亟须提出完整的风电场与MMCMTDC系统的频率-有功功率-直流电压动态特性分析模型。为此,利用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平均值模型交直流侧解耦的特点,独立对电网侧变流器(GSC)交流侧和发电机进行等值建模。计及背靠背变流器、汇集交流线路和风电场侧变流器(WFC)损耗的前提下,根据功率转移规律完成了直驱风机和WFC中间环节化简。以直流线路作为交互端口,结合GSC和WFC等值模型,采用模块化建模方法组建了含风电场的MMC-MTDC系统的有功类分量小信号模型。仿真结果表明,通用频率响应模型能准确模拟频率小扰动的动态过程,并进行稳定性分析,为控制系统参数整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直驱风机 频率控制 小信号模型 平均值模型 频率响应特性 模块化建模
下载PDF
300MW直接空冷机组协调控制系统及AGC响应特性的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袁俊文 马钢 +2 位作者 孔令慧 姚法勇 杨伟 《黑龙江电力》 CAS 2012年第3期174-176,183,共4页
对国投晋城热电300 MW燃煤机组直接能量平衡(DEB)协调控制系统以及自动发电控制(AGC)的响应特性进行了分析,并且在对控制对象动态特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调节参数的试验整定,指出采用负荷指令、DEB-TFF的微分以及主蒸汽压力偏差作为协... 对国投晋城热电300 MW燃煤机组直接能量平衡(DEB)协调控制系统以及自动发电控制(AGC)的响应特性进行了分析,并且在对控制对象动态特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调节参数的试验整定,指出采用负荷指令、DEB-TFF的微分以及主蒸汽压力偏差作为协调控制系统的前馈信号,可提高机组对外界负荷的适应性。试验结果表明:DEB控制方式达到了协调控制系统快速性和稳定性的要求,有效提高了机组对外界负荷需求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调控制 前馈信号 自动发电控制 响应特性 参数整定
下载PDF
强光辐射源干扰红外成像特征量化模型与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郭冰涛 王晓蕊 +2 位作者 荆卫国 王小兵 黄晓敏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4-68,共5页
针对干扰战场红外成像质量的强光辐射源(战场火光),笔者基于红外成像信号转换机理,充分考虑信号响应特性、动态范围、自动增益和灰度量化,建立了强光辐射源作用的红外成像系统响应特性定量化模型.并以该模型为基础,结合实验室开发的红... 针对干扰战场红外成像质量的强光辐射源(战场火光),笔者基于红外成像信号转换机理,充分考虑信号响应特性、动态范围、自动增益和灰度量化,建立了强光辐射源作用的红外成像系统响应特性定量化模型.并以该模型为基础,结合实验室开发的红外场景仿真平台,模拟了典型强光光源干扰下的红外系统输出图像,定量分析强光光源亮度变化与红外图像对比度及侦察性能的关系.该研究结果将为战场环境中红外成像系统抗干扰能力防护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增益 系统响应特性 成像对比度 信号响应特性 动态范围
下载PDF
不同位置强光源作用微光电视系统成像特征建模及分析
5
作者 郭冰涛 王晓蕊 +2 位作者 荆卫国 王小兵 陈玉娇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81-86,共6页
以强光源作用微光电视成像机理为基础,借助端到端成像建模思想,综合考虑强光源作用目标表面辐射特性及系统自动亮度控制特性,建立了不同位置强光作用后系统成像特征量化模型.以模型为基础,利用三维场景仿真平台实时计算强光源作用后地... 以强光源作用微光电视成像机理为基础,借助端到端成像建模思想,综合考虑强光源作用目标表面辐射特性及系统自动亮度控制特性,建立了不同位置强光作用后系统成像特征量化模型.以模型为基础,利用三维场景仿真平台实时计算强光源作用后地物成像灰度,实现了不同位置微光系统成像数字仿真.结合外场实验数据,通过对比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中目标和背景灰度及目标成像对比度,对仿真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与外场实验数据有较好的一致性,模型可靠性较高.最后探讨了强光作用后不同干扰因素对系统成像质量的影响,当强光源位于系统视场外时,其对目标表面辐射特性的作用是影响系统输出图像质量的主要因素;当强光源位于系统视场内时,其对系统增益的作用则成为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光电视 成像系统 仿真 强光源 辐射特性 信号响应特性 对比度 验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