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3例中国儿童Ⅰ型唾液酸沉积症眼部与神经系统表现相关性的meta分析
1
作者 左华欣 周晓芳 +4 位作者 任晓暾 施维 李莉 余继锋 彭春霞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2-57,共6页
目的探讨中国儿童Ⅰ型唾液酸沉积症(SD)眼底"樱桃红斑"(CS)与神经系统表现的相关性。方法循证医学研究。以"中国"、"唾液酸沉积症"、"Sialidosis"、"Sialidoses"、"China"... 目的探讨中国儿童Ⅰ型唾液酸沉积症(SD)眼底"樱桃红斑"(CS)与神经系统表现的相关性。方法循证医学研究。以"中国"、"唾液酸沉积症"、"Sialidosis"、"Sialidoses"、"China"为中英文检索词,在中国知网、万方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医学数据库PubMed进行检索。病例均来自中国且符合Ⅰ型SD诊断标准。根据眼底检查有(+)无(-)CS表现,将患儿分为CS+组、CS-组。采用RevMan 5.3软件对眼底CS发生与神经系统表现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根据检索策略初步检索出68篇文献,最终纳入17篇文献进行分析;对其中同时纳入CS+、CS-患儿的5篇文献进行meta分析。共纳入SD患儿43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15例;发病年龄中位数12岁。视力下降、眼底CS分别为37(90.2%,37/41;无记录2例)、24(55.8%,24/43)例;肌阵挛、共济失调、癫痫分别为42(97.7%,42/43)、39(95.1%,39/41;无记录2例)、32(91.4%,32/35;无记录8例)例。42例为NEU1基因突变所致,1例无记录。CS+组、CS-组癫痫发作分别为20(100.0%,20/20)、12(80.0%,12/15)例,CS+组癫痫发生率较CS-组明显增高。Meta分析结果显示,CS+组、CS-组患儿肌阵挛或共济失调[相对危险度(RR)=1.13,95%可信区间(CI)0.79~1.63,P=0.49]、癫痫(RR=1.13,95%CI 0.84~2.06,P=0.24)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国人群儿童Ⅰ型SD眼底CS发生率为55.8%;其与神经系统表现无相关性,但伴CS者癫痫发生率明显高于不伴CS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酸沉积症 樱桃红斑 中国儿童 共济失调 诊断价值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Compound heterozygous mutations in the neuraminidase 1 gene in type 1 sialidosis: A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literature 被引量:4
2
作者 Lan-Xiao Cao Ying Liu +3 位作者 Zhao-Jun Song Bao-Rong Zhang Wen-Ying Long Guo-Hua Zhao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1年第3期623-631,共9页
BACKGROUND Type 1 sialidosis,also known as cherry-red spot-myoclonus syndrome,is a rare autosomal recessive lysosomal storage disorder presenting in the second decade of life.The most common symptoms are myoclonus,ata... BACKGROUND Type 1 sialidosis,also known as cherry-red spot-myoclonus syndrome,is a rare autosomal recessive lysosomal storage disorder presenting in the second decade of life.The most common symptoms are myoclonus,ataxia and seizure.It is rarely encountered in the Chinese mainland.CASE SUMMARY A 22-year-old male presented with complaints of progressive myoclonus,ataxia and slurred speech,without visual symptoms;the presenting symptoms began at the age of 15-year-old.Whole exome sequencing revealed two pathogenic heterozygous missense variants[c.239C>T(p.P80L)and c.544A>G(p.S182G)in the neuraminidase 1(NEU1)gene],both of which have been identified previously in Asian patients with type 1 sialidosis.All three patients identified in China's Mainland come from three unrelated families,but all three show the NEU1 mutations p.S182G and p.P80L pathogenic variants.Increasing sialidase activity through chaperones is a promising therapeutic target in sialidosis.CONCLUSION Through retrospective analysis and summarizing the clinical and genetic characteristics of type 1 sialidosis,we hope to raise awareness of lysosomal storage disorders among clinicians and minimize the delay in diagno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alidosis MYOCLONUS ATAXIA Neuraminidase 1 Case report Mucolipidoses
下载PDF
眼底樱桃红斑(唾液酸沉积症Ⅰ型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包静子 全超 +3 位作者 罗苏珊 邓秋琼 赵重波 卢家红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15年第1期115-120,F0003,共7页
目的探讨晚发型唾液酸沉积症Ⅰ型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1例明确诊断的唾液酸沉积症Ⅰ型患者的临床资料,就病史、体征、常规实验室检查、眼底摄片、脑电图、头颅MRI和NEU1基因检测结果结合文献复习进行分析。结果患者为17岁女性;视力减退... 目的探讨晚发型唾液酸沉积症Ⅰ型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1例明确诊断的唾液酸沉积症Ⅰ型患者的临床资料,就病史、体征、常规实验室检查、眼底摄片、脑电图、头颅MRI和NEU1基因检测结果结合文献复习进行分析。结果患者为17岁女性;视力减退6年余,反复癫发作、行走不稳1年余。查体存在小脑体征。眼科检查示双侧樱桃红斑伴视神经萎缩。脑电图见尖慢波、棘慢波、多棘慢波。基因检测示NEU1基因存在杂合突变c.544A>G(S182G)及c.239C>T(P80L)、分别来自其父母,且均为已知突变,结合表型可诊断为唾液酸沉积症Ⅰ型。结论唾液酸沉积症Ⅰ型以晚发的视力损害、肌阵挛、樱桃红斑、共济失调、癫为特征,酶活性分析、电镜检查及基因检测为可靠的确诊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酸沉积症 NEU1基因 樱桃红斑 癫痫 肌阵挛 小脑性共济失调
原文传递
溶酶体贮积症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被引量:3
4
作者 刘誉 吴彬彬 +2 位作者 伍小华 朱晓杨 刘敏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59-366,共8页
溶酶体贮积症(LSD)是一类遗传性代谢病,由于溶酶体内的酶、激活蛋白、转运蛋白或溶酶体蛋白加工校正酶的缺乏,引起溶酶体功能缺陷,代谢物不能被有效地消化和转运,在溶酶体中过度贮积所导致的疾病。溶酶体贮积症有50多种,临床表现从无明... 溶酶体贮积症(LSD)是一类遗传性代谢病,由于溶酶体内的酶、激活蛋白、转运蛋白或溶酶体蛋白加工校正酶的缺乏,引起溶酶体功能缺陷,代谢物不能被有效地消化和转运,在溶酶体中过度贮积所导致的疾病。溶酶体贮积症有50多种,临床表现从无明显症状到多器官衰竭甚至早年夭折,病变呈多系统性,表型呈多样性,因而容易被误诊或漏诊。本文综述近年来对溶酶体贮积症的研究进展、溶酶体贮积症的分类及其临床表型特征,并对糖原贮积病Ⅱ型、唾液酸贮积症、粘多糖贮积病的分子生物学机制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酶体贮积症 遗传性代谢病 糖原贮积病 唾液酸贮积症 粘多糖病
下载PDF
涎酸贮积症一家系报告 被引量:2
5
作者 季涛云 张尧 +1 位作者 张月华 包新华 《临床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29-531,共3页
目的探讨涎酸贮积症的临床特点及致病基因。方法回顾分析一家系涎酸贮积症的临床资料及基因检测结果。结果先证者为13岁女童,7岁时出现肢体疼痛,随后出现进行性视力下降及抽搐发作;有共济失调体征;眼底检查提示视神经萎缩;视诱发电位显... 目的探讨涎酸贮积症的临床特点及致病基因。方法回顾分析一家系涎酸贮积症的临床资料及基因检测结果。结果先证者为13岁女童,7岁时出现肢体疼痛,随后出现进行性视力下降及抽搐发作;有共济失调体征;眼底检查提示视神经萎缩;视诱发电位显示双眼P 100潜伏期明显延长。先证者哥哥有类似表现。应用PCR方法对NEU1基因的外显子及其外显子-内含子连接区域进行扩增,采用DNA直接测序对此基因行突变检测。发现先证者及其哥哥均携带NEU1基因c.239 C>T(p.P 80 L)和c.544 A>G(p.P 80 L)复合杂合突变,分别来自其表型正常母亲和父亲,均为已报道的致病突变。结论明确涎酸贮积症家系的NEU1基因致病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酸贮积症 癫痫 视力下降 共济失调 NEU1基因突变
下载PDF
唾液酸沉积症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2
6
作者 何倩 王雪梅 +1 位作者 罗结仪 秦兵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58-861,共4页
唾液酸沉积症是一种极为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系神经氨酸酶1(NEU1)基因突变所导致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笔者现围绕唾液酸沉积症的病因学、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 唾液酸沉积症是一种极为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系神经氨酸酶1(NEU1)基因突变所导致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笔者现围绕唾液酸沉积症的病因学、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治水平,减少对该病的漏诊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酸沉积症 眼底樱桃红斑 进行性肌阵挛 癫痫
原文传递
NEU1基因突变导致的肾唾液酸沉积症1例
7
作者 蔡晓懿 邓会英 +2 位作者 陈椰 谭梅 高霞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712-715,共4页
患儿女, 9岁, 因"发现蛋白尿1个月余"就诊, 肾组织病理检查光镜下见肾小球足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变性, 病理诊断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全外显子组测序结果显示6号染色体神经氨酸酶1基因(neuraminidase 1, NEU1)存在复... 患儿女, 9岁, 因"发现蛋白尿1个月余"就诊, 肾组织病理检查光镜下见肾小球足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变性, 病理诊断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全外显子组测序结果显示6号染色体神经氨酸酶1基因(neuraminidase 1, NEU1)存在复合杂合突变:c.239C>T(p.Pro80Leu)(父源)、c.220G>C(p.Val74Leu)(母源)和c.205A>G(p.Arg69Gly)(母源)。临床诊断为Ⅱ型唾液酸沉积症。该报道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罕见病的认识, 早期诊断有助于避免过度使用免疫抑制剂, 合理指导治疗和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脂质累积病 突变 唾液酸沉积症
原文传递
Ⅰ型唾液酸沉积症一例 被引量:4
8
作者 刘茅茅 邵晓秋 +3 位作者 李志梅 吕瑞娟 王群 崔韬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9年第3期148-152,共5页
目的探讨Ⅰ型唾液酸沉积症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分析1例Ⅰ型唾液酸沉积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基因检测。结果患者为12岁女童,10岁时出现肢端疼痛,随后出现进行性行走不稳、视力下降及抽搐发作;眼底检查提示黄斑樱桃红斑。无家族史。应用... 目的探讨Ⅰ型唾液酸沉积症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分析1例Ⅰ型唾液酸沉积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基因检测。结果患者为12岁女童,10岁时出现肢端疼痛,随后出现进行性行走不稳、视力下降及抽搐发作;眼底检查提示黄斑樱桃红斑。无家族史。应用二代测序方法对全外显子测序,发现患者携带NEU1基因c. 239 C>T(p.P 80 L)和c.544A>G(p.S 182 G)复合杂合突变,分别来自其表型正常母亲和父亲。结论Ⅰ型唾液酸沉积症具有共济失调、肌阵挛发作、视力下降的特点,基因检测对于明确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型唾液酸沉积症 共济失调 癫痫 NEU1
下载PDF
学龄期以肢端末梢神经痛为首发症状的唾液酸沉积症Ⅰ型1例和文献复习
9
作者 何星岩 陈纯玲 +4 位作者 曾天倩 陈永新 农绍汉 王丽芬 张宇昕 《广东医学》 CAS 2024年第9期1092-1100,共9页
目的探讨基因位点c.544A>G(p.Ser182Gly)、c.239C>T(p.Pro80Leu)的复合杂合突变所致的唾液酸沉积症Ⅰ型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分析2023年9月入院的1例14岁以肢端末梢神经痛起病的唾液酸沉积症Ⅰ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基因检测等结... 目的探讨基因位点c.544A>G(p.Ser182Gly)、c.239C>T(p.Pro80Leu)的复合杂合突变所致的唾液酸沉积症Ⅰ型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分析2023年9月入院的1例14岁以肢端末梢神经痛起病的唾液酸沉积症Ⅰ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基因检测等结果并结合文献复习进行分析。结果患者为14岁女童,9岁起肢端末梢神经痛,13岁起行走不稳。眼底检查见黄斑樱桃红斑。无家族史。应用二代测序方法对全外显子测序,发现患者携带溶酶体唾液酸酶1(neuraminidase1,NEU1)基因c.544A>G(p.Ser182Gly)、c.239C>T(p.Pro80Leu)复合杂合突变,分别来自其表型正常母亲和父亲。结论c.544A>G(p.Ser182Gly)、c.239C>T(p.Pro80Leu)的复合杂合突变所致的Ⅰ型唾液酸沉积症(sialidosis typeⅠ,ST-1)目前仅在中国人群中发现,肢端末梢神经痛可为首发症状。常见临床特点为共济失调、肌阵挛发作、视物模糊和眼底检查见樱桃红斑等,眼底检查可以作为首选的临床辅助手段,基因检测对于其明确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酶体唾液酸酶1 唾液酸沉积症Ⅰ型 樱桃红斑
下载PDF
进行性肌阵挛共济失调近亲家系全外显子测序漏诊原因分析与对策
10
作者 杨慧 李云璐 +2 位作者 杨康 李世举 何瑾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第4期456-461,共6页
目的:分析近亲家系全外显子测序(whole exome sequencing,WES)中漏诊5例进行性肌阵挛共济失调(progressive myoclonic ataxia,PMA)患者的原因,并探讨对策。方法:收集5例WES未发现致病突变而临床拟诊为PMA患者,对其近亲婚配家系(三代以... 目的:分析近亲家系全外显子测序(whole exome sequencing,WES)中漏诊5例进行性肌阵挛共济失调(progressive myoclonic ataxia,PMA)患者的原因,并探讨对策。方法:收集5例WES未发现致病突变而临床拟诊为PMA患者,对其近亲婚配家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婚配)进行全基因组SNP芯片扫描,通过纯合子定位技术及单倍型分析定位致病区间,结合患者的肌阵挛和共济失调表型,明确其可能的致病基因。采用Sanger测序对候选的突变位点进行家系共分离分析,最后通过溯源WES比对过程中的SAM与BAM文件,分析WES漏诊的原因。结果:纯合区间定位和重分析WES发现,5例PMA家系为NEU1基因c.544A>G(p.S182G)纯合突变导致的Ⅰ型唾液酸沉积症(sialidosis typeⅠ,ST-Ⅰ)。人类基因组参考序列中的ALT contig在WES比对过程中可造成包括NEU1基因在内的多个PMA致病基因检出遗漏。结论:临床诊断中,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PMA需关注NEU1基因突变所导致的ST-Ⅰ。对于WES未发现致病位点的PMA家系,可结合家系遗传方式、全基因组SNP芯片等方法定位致病区间,再结合患者的临床表型以明确其疾病致病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行性肌阵挛共济失调 Ⅰ型唾液酸沉积症 全外显子测序 NEU1基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