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抗器潜伏性故障特征及其耦合量分析综述 被引量:12
1
作者 林瑞聪 缪希仁 +2 位作者 郭谋发 陈丹 林峰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0-155,共6页
针对电抗器容量及电压等级提高所带来的潜伏性故障发生趋势增加,笔者分析了绝缘水平、温升、振动特征参量的检测技术特点及其局限性,阐述了振动信号可作为电抗器各类故障的体现方式及其与电抗器的绝缘、温升之间的耦合关系,提出基于振... 针对电抗器容量及电压等级提高所带来的潜伏性故障发生趋势增加,笔者分析了绝缘水平、温升、振动特征参量的检测技术特点及其局限性,阐述了振动信号可作为电抗器各类故障的体现方式及其与电抗器的绝缘、温升之间的耦合关系,提出基于振动法的电抗器潜伏性故障检测应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尤其是大型电抗器阵列式振动传感器的应用及其振动传播特性对故障诊断与定位的作用。以潜伏性故障特征及其耦合关系的角度诊断故障类型与故障定位,对电抗器状态检修具有实际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电抗器 潜伏性故障 振动信号 阵列式传感器 故障定位 参量耦合
下载PDF
带并联电抗器的时域电容电流补偿算法 被引量:8
2
作者 臧怀泉 林飞飞 +2 位作者 荣雅君 焦晋荣 张佳楠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964-3971,共8页
电容电流使特高压输电线路电流差动保护性能变差,采用常规的电容电流补偿算法,虽对电容电流进行了补偿,但仍存在线路区内故障时受故障点影响导致补偿不精确的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故障测距的时域电容电流补偿算法。该补偿算法利用... 电容电流使特高压输电线路电流差动保护性能变差,采用常规的电容电流补偿算法,虽对电容电流进行了补偿,但仍存在线路区内故障时受故障点影响导致补偿不精确的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故障测距的时域电容电流补偿算法。该补偿算法利用了故障暂态特性,能补偿部分暂态电容电流,可在不提高动作电流门槛值的情况下保证电流差动保护的可靠性。对1 000 k V带并联电抗器的特高压输电线路采用该算法进行仿真,对电容电流进行了精确补偿,在保证区外故障可靠性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区内故障时的灵敏度,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可作为特高压输电线路电流差动保护的补偿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输电线路 并联电抗器 电容电流 补偿算法 故障测距 电流差动保护
下载PDF
经体表心电图的旁路定位与心内电生理检查结果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小青 惠杰 +5 位作者 杨向军 宋建平 蒋庭波 李勋 刘志华 蒋文平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07年第2期109-111,共3页
目的探讨体表心电图对预激综合征患者旁路定位的价值及定位程序。方法对预激综合征合并阵发性室上速而入院行射频消融术的47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术前V1导联QRS特征及相关导联预激波极性等参数,对照腔内电生理检查结果,观察心电图... 目的探讨体表心电图对预激综合征患者旁路定位的价值及定位程序。方法对预激综合征合并阵发性室上速而入院行射频消融术的47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术前V1导联QRS特征及相关导联预激波极性等参数,对照腔内电生理检查结果,观察心电图定位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①V1导联R/S>1者提示左侧旁路,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8.9%、94.7%。V1导联R/S<1者提示右侧旁路,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5%、90.5%。②δaVF极性对左右旁路前后位置的定位均有意义。③δI极性对左侧旁路的定位有参考价值,各组间有显著差异性(p<0.01);对右侧旁路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胸导联R/S移行区在V1、V2间对判定间隔部旁路有意义。结论体表心电图旁路定位可靠,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及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激综合征 旁路定位 体表心电图 电生理检查
下载PDF
油田输电线短路故障的定位 被引量:2
4
作者 高丙坤 段玉波 +1 位作者 高振忠 陈士杰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5-37,共3页
以一组RL电路模型为例,确定了序电压与输电线参数及有关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建立了三相短路故障定位的数学模型,并推导出一个适用于各种短路故障状态的通用测距表达式。应用数字距离继电器以及四阶低通滤波器和12位A/D转换器... 以一组RL电路模型为例,确定了序电压与输电线参数及有关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建立了三相短路故障定位的数学模型,并推导出一个适用于各种短路故障状态的通用测距表达式。应用数字距离继电器以及四阶低通滤波器和12位A/D转换器进行了短路故障定位的设计,对于200km长的输电线路,定位时间不超过002s,误差小于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短路故障 定位 油田
下载PDF
基于PSCAD的特高压交流输电系统仿真模型 被引量:2
5
作者 苏欣 杨超 +2 位作者 张婉婕 黄秉青 王福晶 《山东电力技术》 2016年第8期15-19,34,共6页
准确的仿真模型是研究交流特高压输电运行特性的基础。利用PSCAD建立了锡盟—山东和榆横—潍坊两条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系统仿真模型。根据工程设备设计参数推导出外部系统等值参数、线路参数和负荷参数。采用贝杰龙模型并考虑并联电抗... 准确的仿真模型是研究交流特高压输电运行特性的基础。利用PSCAD建立了锡盟—山东和榆横—潍坊两条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系统仿真模型。根据工程设备设计参数推导出外部系统等值参数、线路参数和负荷参数。采用贝杰龙模型并考虑并联电抗安装位置得到特高压交流输电系统仿真模型。仿真算例表明,建立的模型能够满足交流特高压故障测距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特高压 仿真模型 并联电抗 故障定位
下载PDF
750kV并联电抗器放电故障超声波检测与定位 被引量:8
6
作者 范松海 李宏 +2 位作者 马小敏 刘益岑 龚奕宇 《变压器》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75-78,共4页
本文中作者对一台750kV存在疑似放电故障高压并联电抗器,设计了超声波检测方案并进行试验和数据分析与验证。现场试验分析结果及设备解体验证表明,超声波检测与故障源定位可行有效。
关键词 高压并联电抗器 超声波信号 故障定位
下载PDF
分级式可控高压并联电抗器控制部分短路判别新原理 被引量:8
7
作者 孙健 周启文 +2 位作者 杨帆 文继锋 方太勋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7-102,146,共7页
介绍了分级式可控高压并联电抗器的原理结构,分析了控制部分短路故障对各控制支路的电流的影响,得出短路点所在控制支路及下级控制支路电流发生显著变化的结论,并提出如下保护方案:通过实时采集电流计算流过各辅助电抗器的电流值,分析... 介绍了分级式可控高压并联电抗器的原理结构,分析了控制部分短路故障对各控制支路的电流的影响,得出短路点所在控制支路及下级控制支路电流发生显著变化的结论,并提出如下保护方案:通过实时采集电流计算流过各辅助电抗器的电流值,分析以辅助电抗器的理论电流值作为基础的故障电流定值制定方案,两者比较构成故障电流判据,实现对故障进行判断并判别故障位置的作用。RTDS试验结果反映了此保护具有以下特点:不仅能对控制部分的短路故障进行快速判断,而且能对短路故障发生的位置进行区分,故障判据灵敏、短路故障覆盖范围广且定值易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高压并联电抗器 控制部分 短路故障 故障位置判别
下载PDF
超高压带并联电抗器线路的故障测距算法 被引量:4
8
作者 林富洪 《现代电力》 2010年第1期40-44,共5页
构造一测距方程,该测距方程的根能真实反映故障点与并联电抗器安装点之间的位置关系。当故障位置位于并联电抗器安装点右侧时,此时测距方程的根真实反映实际故障位置;当故障位置位于并联电抗器安装点左侧时,测距方程的根小于故障点与线... 构造一测距方程,该测距方程的根能真实反映故障点与并联电抗器安装点之间的位置关系。当故障位置位于并联电抗器安装点右侧时,此时测距方程的根真实反映实际故障位置;当故障位置位于并联电抗器安装点左侧时,测距方程的根小于故障点与线路右端之间的距离但大于线路右端与并联电抗器安装点之间的距离,且通过分析得出该测距方程根是唯一存在。因此,通过测距方程左右两边等式相减后取范数所构造出的测距函数将在测距方程的根处呈现最小值。进而提出了适用于中间带并联电抗器超高压线路的故障测距算法。EMTDC仿真验证了超高压带并联电抗器线路故障测距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电抗器 分布参数模型 测距方程 超高压线路
下载PDF
一起1000kV高抗铁心夹件绝缘异常现象分析及处理 被引量:4
9
作者 徐鹏 褚周健 +2 位作者 盛智蕾 唐烨 曹雅榕 《变压器》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5-68,共4页
介绍了一起1000kV高压并联电抗器铁心夹件绝缘异常现象,对其故障成因进行分析。结合现场拆解情况,进行故障定位,并阐述了整改处理过程。
关键词 高压并联电抗器 绝缘异常 故障定位
下载PDF
双星形接线并联电容器组故障定位算法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金祥 王相锋 +3 位作者 李振东 朱梦鸽 任宝林 王海骅 《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0-24,37,共6页
并联电容器一直是变电站中故障率较高的设备,而一组电容器中常常有几十台电容器,每一台电容器内部又有数量庞大的串并联元件,这给电容器组快速准确地进行故障定位带来很大困难。文中针对并联电容器组应用较多的双星形接线方式,提出了一... 并联电容器一直是变电站中故障率较高的设备,而一组电容器中常常有几十台电容器,每一台电容器内部又有数量庞大的串并联元件,这给电容器组快速准确地进行故障定位带来很大困难。文中针对并联电容器组应用较多的双星形接线方式,提出了一种基于中性线不平衡电流的故障定位算法,该算法可以检测出中性点不接地和直接接地的电容器组内部故障的位置与故障元件数量。同时考虑内熔丝电容器和无熔丝电容器的不同,进行了分别推导。利用PSCAD和Matlab建立的仿真模型,验证了电容器单元在单元件单次故障、多元件同时故障和连续故障时所提出算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电容器组 双星形接线 故障定位 中性线不平衡电流
下载PDF
利用准确计算差电流的线路三相重合前无故障识别 被引量:2
11
作者 邵文权 刘悦 +1 位作者 张志华 张望妮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8-23,共6页
针对带并联电抗输电线路三相重合闸动作的盲目性,提出利用故障后故障定位信息和电抗器电流计算故障点三相差电流实现三相重合前无故障识别方法。瞬时故障熄弧后即无故障状态时,三相故障点差电流均为0;故障未消失时,由于故障回路的存在,... 针对带并联电抗输电线路三相重合闸动作的盲目性,提出利用故障后故障定位信息和电抗器电流计算故障点三相差电流实现三相重合前无故障识别方法。瞬时故障熄弧后即无故障状态时,三相故障点差电流均为0;故障未消失时,由于故障回路的存在,相应的故障相故障点差电流不为0,非故障相差电流依旧为0。利用三相故障点计算差电流的特征可实现三相重合前无故障识别,对于实质永久故障同时确认故障相别。利用ATP故障仿真和MATLAB软件计算,结果表明文中所提三相重合前无故障识别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为提高三相重合闸重合成功率提供了良好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输电线路 并联电抗器电流 三相重合闸 故障定位 无故障
下载PDF
一种双星形并联电容器组单相故障定位方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丁力 邓鑫 +1 位作者 王万纯 陈建松 《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33-137,共5页
本文针对双星形并联电容器组故障定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中性点不平衡电流保护的双星形并联电容器组单相故障定位方法,该方法通过分析中性点不平衡电流与故障相电流的相位与幅值关系,快速定位和判断故障电容器的相别、故障分支... 本文针对双星形并联电容器组故障定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中性点不平衡电流保护的双星形并联电容器组单相故障定位方法,该方法通过分析中性点不平衡电流与故障相电流的相位与幅值关系,快速定位和判断故障电容器的相别、故障分支以及故障电容器单元个数,可解决此类并联电容器组单相故障时故障点不直观、检修效率低的问题,并通过PSCAD仿真验证了此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电容器 故障定位 中性点不平衡电流 熔丝
下载PDF
750 kV高压并联电抗器局放检测异常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生杰 吴对平 +4 位作者 李渊 马国祥 王劲松 沈洁 宋通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8-83,90,共7页
文中介绍了一起750 kV高压并联电抗器局放检测异常案例,通过带电检测和综合监护系统成功捕捉到了高压电抗器内部间歇性放电信号,进一步明确了微弱乙炔状态下的缺陷类型。通过超声传感器联合定位方法确定了局放源的位置,并通过解体确定... 文中介绍了一起750 kV高压并联电抗器局放检测异常案例,通过带电检测和综合监护系统成功捕捉到了高压电抗器内部间歇性放电信号,进一步明确了微弱乙炔状态下的缺陷类型。通过超声传感器联合定位方法确定了局放源的位置,并通过解体确定了故障原因。本次高压电抗器局部放电信号异常的原因为电抗器内部由于长期振动的原因,导致电抗器出现了螺丝脱落,悬浮颗粒造成的油隙打火,而螺丝松动的原因为锁固剂涂覆不规范、螺栓紧固力矩不符合要求。通过对该案例缺陷的处理和分析,在高压电抗器安装、验收、运维检修等方面提出相应建议防止该类缺陷再次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并联电抗器 局部放电 带电检测 局放定位
下载PDF
应用于L波段的新型左右手复合微带天线 被引量:1
14
作者 安涛 赵晓鹏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0-72,83,共4页
设计了一种基于加载并联电感的新型左右手复合微带天线,利用电磁波在有耗介质中传播的色散关系,分析其只存在零阶和正阶的电磁波工作模式,通过简单调节微带天线馈电点的位置实现微带天线的单频或者双频工作。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这种微... 设计了一种基于加载并联电感的新型左右手复合微带天线,利用电磁波在有耗介质中传播的色散关系,分析其只存在零阶和正阶的电磁波工作模式,通过简单调节微带天线馈电点的位置实现微带天线的单频或者双频工作。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这种微带天线的零阶和一阶模式电磁波的工作频率在L波段,零阶辐射模式为全向辐射模式,一阶辐射模式为定向辐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带天线 左右手复合传输线 并联电感 零阶模式 一阶模式 馈电点
下载PDF
核电站500 kV线路故障测距算法的优化与应用
15
作者 段琰璞 沈红 《电工电气》 2021年第10期31-34,共4页
目前采用的故障测距算法不适用于带并联电抗器的场景,测距误差较大,线路故障排查时间过长,进而影响核电站机组稳定运行。对现有算法进行了优化,提出一种适用于并联电抗器的新算法,指出存在伪根的可能性,并提出了剔除伪根的原则,得到正... 目前采用的故障测距算法不适用于带并联电抗器的场景,测距误差较大,线路故障排查时间过长,进而影响核电站机组稳定运行。对现有算法进行了优化,提出一种适用于并联电抗器的新算法,指出存在伪根的可能性,并提出了剔除伪根的原则,得到正确的故障距离,达到精确故障定位的目的。结合核电站500kV线路实际电网模型,对各种类型的故障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显示优化后算法具有较好的定位精度和准确剔除伪根的能力,最大误差仅为0.730%,满足工程现场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站 500KV线路 并联电抗器 故障测距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