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不孕患者行短时受精和half-ICSI结果的比较 被引量:7
1
作者 孔风云 管群 +2 位作者 张琪瑶 菅福琴 孙伟 《生殖与避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96-199,204,共5页
目的:探讨女性原发不孕患者行短时受精和half-ICSI 2种受精方式对受精率和胚胎发育潜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75个周期女性原发不孕患者体外助孕资料,分为短时受精和/或联合早期补救ICSI周期组(A组,114个周期,其中A1组103个短时IVF... 目的:探讨女性原发不孕患者行短时受精和half-ICSI 2种受精方式对受精率和胚胎发育潜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75个周期女性原发不孕患者体外助孕资料,分为短时受精和/或联合早期补救ICSI周期组(A组,114个周期,其中A1组103个短时IVF受精周期,A2组11个早期补救ICSI周期)及half-ICSI周期组(B组,61个周期),分析比较各组IVF/ICSI-ET结局。结果:B组较A组不孕年限长,获卵数多,正常受精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异常受精率、优质胚胎率和临床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1组正常受精率明显低于A2组(P<0.05),异常受精率、优质胚胎率和临床妊娠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因对A、B组患者的妊娠结局无显著影响。结论:短时受精和/或联合早期补救ICSI对原发不孕患者是一种较为合理而安全的受精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精方式 短时受精 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 临床妊娠率
原文传递
原发不孕患者行短时受精、half-ICSI与常规长时受精结果的比较 被引量:4
2
作者 杨伟娜 孔风云 孙伟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4年第2期127-129,30,共4页
目的探讨女性原发不孕患者行短时受精、half-ICSI与常规长时受精三种受精方式对受精率和胚胎发育潜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705个非男性因素导致原发不孕在本中心接受体外受精治疗,将其分为ABC三组,A组128个短时受精联合早期补救ICSI周... 目的探讨女性原发不孕患者行短时受精、half-ICSI与常规长时受精三种受精方式对受精率和胚胎发育潜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705个非男性因素导致原发不孕在本中心接受体外受精治疗,将其分为ABC三组,A组128个短时受精联合早期补救ICSI周期(A1组:112个短时IVF受精周期,A2组:16个早期补救ICSI周期),B组65个half-ICSI周期,C组512个常规长时受精周期。对三组患者的一般情况、不同病因、促排卵方案及卵巢功能、受精、胚胎质量和妊娠情况进行分析。对A1、A2两组患者的受精、胚胎质量和妊娠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B组较A、C组不孕年限长,获卵数多,正常受精率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的3PN率明显低于短时受精组(P<0.05),而1PN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短时受精联合早期补救ICSI对原发不孕患者是一种较为合理而安全的受精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精方式 短时受精 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 长时受精 临床妊娠率
原文传递
分析短时受精及早补救ICSI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3
作者 蒲艳 丁洁 +4 位作者 顾斌 郑爱燕 廖桂芝 刘强 王玮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6年第7期120-122,共3页
目的分析短时受精后观察第二极体及受精失败后早补救ICSI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本中心2013年1月—2015年5月第一次行常规IVF-ET治疗周期的患者资料,根据受精后3h是否剥除颗粒细胞观察第二极体分为第二极体观察... 目的分析短时受精后观察第二极体及受精失败后早补救ICSI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本中心2013年1月—2015年5月第一次行常规IVF-ET治疗周期的患者资料,根据受精后3h是否剥除颗粒细胞观察第二极体分为第二极体观察组(605例),非第二极体观察组(217例),分析两组的数据;并对比受精失败组与同期ICSI周期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1)短时受精后第二极体观察对正常受精率、多精受精率、优质胚胎率及临床妊娠率无明显影响(P>0.05),2)受精失败组的基础LH水平、成熟卵率明显低于正常受精组(P<0.05),3)对比低受精组、完全受精失败组与常规ICSI周期,分析后发现完全受精失败组的成熟卵率及优质胚胎率均明显低于低受精失败组和常规ICSI组(P<0.05),正常受精率和临床妊娠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短时受精后剥除颗粒细胞观察第二极体联合补救ICSI能有效的避免受精失败并减少ICSI率,患者的基础LH水平及获卵的成熟度可能会影响受精及胚胎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受精 第二极体 补救ICSI
原文传递
拮抗剂方案行短时受精与过夜受精对胚胎发育参数及临床妊娠结局的影响
4
作者 张楠 史鸿志 刘聪 《中国性科学》 2024年第9期40-44,共5页
目的探讨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拮抗剂方案行短时受精与过夜受精对胚胎发育参数及临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2年6月秦皇岛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09例采用拮抗剂方案接受IVF-ET助孕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受... 目的探讨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拮抗剂方案行短时受精与过夜受精对胚胎发育参数及临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2年6月秦皇岛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09例采用拮抗剂方案接受IVF-ET助孕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受精方式分为短时受精(短时组,n=424)和过夜受精(过夜组,n=485)。比较两组受精、胚胎发育情况、临床妊娠结局。结果短时组总受精率、正常受精(2PN)受精率低于过夜组,多原核(PN)受精率、囊胚形成率高于过夜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单原核(1PN)受精率、未见原核卵裂(0PN)受精率、优质胚胎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移植周期率、内膜厚度、平均移植胚胎数、着床胚胎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活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拮抗剂方案中过夜受精2PN受精率高于短时受精,但在囊胚形成率方面短时受精更占优势,两者各有优势但并未影响临床结局,过夜受精对拮抗剂方案继发不孕患者是一种值得肯定的受精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拮抗剂方案 短时受精 过夜受精
下载PDF
短时受精结合早期补救单精子卵胞浆注射技术的新生儿结局 被引量:3
5
作者 贺慧 黄博 +3 位作者 吴黎 任新玲 靳镭 江亚萍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23年第2期120-123,共4页
目的观察短时受精结合早期补救单精子卵胞浆注射技术(Early-RICSI)的新生儿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行常规体外受精(IVF)或Early-RICSI治疗并成功分娩活产儿患者的新生... 目的观察短时受精结合早期补救单精子卵胞浆注射技术(Early-RICSI)的新生儿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行常规体外受精(IVF)或Early-RICSI治疗并成功分娩活产儿患者的新生儿结局,包括性别比、孕周、出生体重、早产、早早产、低出生体重、极低出生体重、巨大儿。根据助孕方式,将患者分为IVF组和Early-RICSI组,其中IVF组共纳入单胎4927例,双胎2477例;Early-RICSI组纳入单胎369例,双胎161例。结果单胎活产儿中,两组剖宫产率、新生儿性别比、孕周、早产率、早早产率、出生体重、低体重率、极低出生体重率和巨大儿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在双胎活产儿中,IVF组的平均出生体重显著低于Early-RICSI组[调整后平均差及95%可信区间:52.3(13.8~90.9)g,P=0.008],但是两组剖宫产率、新生儿性别比、孕周、早产率、早早产率、低体重率、极低出生体重率和巨大儿率在调整混杂因素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短时受精结合早期补救单精子卵胞浆注射技术并未对患者的新生儿结局造成额外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补救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Early-RICSI) 短时受精 新生儿结局
下载PDF
短时受精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周期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宜学 田喜凤 +3 位作者 王晓波 郭全 樊桂玲 刘娜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77-78,82,共3页
目的比较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中精卵孵育不同时间对胚胎质量的影响。方法按精卵共孵育时间不同将280个周期采集到的卵子3342枚随机分为短时受精组(A组,精卵共同孵育4~6h后随机选取1/2数量卵子脱颗粒细胞)、长受精组(B组,所剩... 目的比较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中精卵孵育不同时间对胚胎质量的影响。方法按精卵共孵育时间不同将280个周期采集到的卵子3342枚随机分为短时受精组(A组,精卵共同孵育4~6h后随机选取1/2数量卵子脱颗粒细胞)、长受精组(B组,所剩1/2数量卵子,精卵孵育过夜)。分别比较两组的受精率、多精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和胚胎种植率。结果两组的受精率、多精受精率和卵裂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和胚胎种植率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缩短精卵孵育时间不影响受精率及卵裂率,相反能提高胚胎质量,从而提高临床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 短时受精 长受精
原文传递
短时受精对体外受精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李瑞岐 王文军 +6 位作者 黄丽丽 马芸 欧阳能勇 麦美琪 陈静华 张宁锋 区颂邦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83-686,共4页
【目的】研究短时受精(2 h)对体外受精(IVF)多精受精率以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本中心658名IVF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2 h受精组(A组)和常规受精组(B组),研究2 h受精对IVF受精率(2PN率)、多精受精率(>2PN率)、胚胎质量、临床... 【目的】研究短时受精(2 h)对体外受精(IVF)多精受精率以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本中心658名IVF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2 h受精组(A组)和常规受精组(B组),研究2 h受精对IVF受精率(2PN率)、多精受精率(>2PN率)、胚胎质量、临床妊娠率和种植率的影响。【结果】在658名IVF患者中有61名患者由于取消ET没有纳入最后统计,2 h受精组和对照组分别有294和303名患者参与。统计结果显示,短时受精组与对照组相比2PN率显著下降(68.8%vs72.1%,P<0.05),而短时受精组与对照组多精受精率(11.4%vs 11.7%,P>0.05)、可用胚胎率(86.5%vs 86.1%,P>0.05)、临床妊娠率(47.6%vs 42.6%,P>0.05)和种植率(28.6%vs 26.5%,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2 h受精没有降低多精受精率,对临床结局没有明显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受精 多精受精率 妊娠率 种植率
下载PDF
短时受精精卵共孵育时间对受精率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希曦 黎淑贞 +4 位作者 邓爱民 崔媛媛 李冬梅 梁辉洪 戢开丽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2年第9期1298-1301,共4页
目的探讨短时受精精卵共孵育时间对受精率的影响。方法170例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患者常规促排卵,依据精卵共孵育时间分为短时受精组(A组:57例,精卵共孵育2~3h;B组:58例,精卵共孵育4~5h)和常规受精组(C组:55例,... 目的探讨短时受精精卵共孵育时间对受精率的影响。方法170例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患者常规促排卵,依据精卵共孵育时间分为短时受精组(A组:57例,精卵共孵育2~3h;B组:58例,精卵共孵育4~5h)和常规受精组(C组:55例,精卵共孵育18h);之后将卵子转移至新鲜培养基中。比较各组的受精率、卵裂率、优胚率、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结果三组受精率分别为63.01%、71.43%和78.72%,各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卵裂率、优胚率均低于A组和B组;C组与A组的卵裂率[97.05%vs99.25%]、C组与B组的优胚率[37.14%vs44.42%]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时受精有助于提高卵裂率、优胚率,精印共孵育时间4~5h的受精率较2~3h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短时受精
下载PDF
短时受精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纪冰 马学工 党小红 《青海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281-283,共3页
目的探讨短时受精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的应用。方法 360个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按精卵共孵育时间分为短时受精IVF和过夜受精IVF,比较两组的治疗结局。结果短时受精IVF与过夜受精IVF的年龄、不孕年限、平均获卵数、受精率、多... 目的探讨短时受精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的应用。方法 360个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按精卵共孵育时间分为短时受精IVF和过夜受精IVF,比较两组的治疗结局。结果短时受精IVF与过夜受精IVF的年龄、不孕年限、平均获卵数、受精率、多精受精率、卵裂率、优胚率、流产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短时受精的妊娠率和着床率高于过夜受精,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短时受精能提高妊娠率,明显改善临床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授精 早期补救ICSI 妊娠率 妊娠
下载PDF
改良短时受精在IVF-ET治疗周期中的应用分析
10
作者 李宜学 田喜凤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200-202,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短时受精在体外受精一胚胎移植(IVF—ET)周期治疗中对胚胎质量的影响及其I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至2012年8月在唐山市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接受体外受精助孕治疗的患者886例,其中短时受精不脱颗粒细胞组(... 目的探讨改良短时受精在体外受精一胚胎移植(IVF—ET)周期治疗中对胚胎质量的影响及其I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至2012年8月在唐山市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接受体外受精助孕治疗的患者886例,其中短时受精不脱颗粒细胞组(A组)235例,短时受精并全部即刻脱颗粒细胞组(B组)315例,短时受精并部分(3~5枚)脱颗粒细胞组(c组)336例。分别比较3组的受精率、多精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和流产率。结果3组的受精率、卵裂率、胚胎种植率和流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多精受精率高于A、C两组(P〈0.05);C组的优质胚胎率和临床妊娠率高于A、B两组(P〈0.05)。结论短时受精并部分即刻脱颗粒细胞不影响受精率、卵裂率和胚胎种植率.但可提高优质胚胎率及临床妊娠率,并且能够降低多精受精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短时受精 脱颗粒细胞 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