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左西孟旦治疗严重脓毒症及脓毒症休克的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田文龙 程红颖 董士民 《临床荟萃》 CAS 2018年第7期562-567,共6页
目的采用Meta分析评价左西孟旦在严重脓毒症及脓毒症休克中的疗效,为其在脓毒症中的治疗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使用中文和英文数据库,检索左西孟旦治疗严重脓毒症及脓毒症休克的随机对照研究。设定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对符合标准文献... 目的采用Meta分析评价左西孟旦在严重脓毒症及脓毒症休克中的疗效,为其在脓毒症中的治疗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使用中文和英文数据库,检索左西孟旦治疗严重脓毒症及脓毒症休克的随机对照研究。设定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对符合标准文献进行质量评定并进行数据提取。应用RevMan 5.3对相关研究的病死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CI)、肌钙蛋白I(TnI)、乳酸(Lac)、去甲肾上腺素用量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13项研究,491例患者,其中左西孟旦组251例,对照组240例。与对照组相比,左西孟旦组的病死率显著降低(RR=0.78,95%CI=0.63~0.96,P=0.02),CI(WMD=0.79,95%CI=0.56~1.03,P<0.01)、LVEF(WMD=9.03%,95%CI=6.74%~11.31%,P<0.01)显著升高,TnI(WMD=-1.22,95%CI=-1.52^-0.77,P<0.01)、Lac(WMD=-1.41,95%CI=-1.56^-1.27,P<0.01)显著降低,两组去甲肾上腺素用量(WMD=-0.01,95%CI=-0.03~0.01,P=0.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对照组相比,左西孟旦能显著降低严重脓毒症及脓毒症休克患者病死率,降低Lac及TnI的水平,增加CI及LVEF。Meta分析证据支持在严重脓毒症及脓毒症休克中应用左西孟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休克 脓毒性 左西孟旦 META分析
下载PDF
就诊时心力衰竭对感染性休克患者生存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可 汪洋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0年第2期259-261,共3页
【目的】探讨就诊时心力衰竭对感染性休克患者生存状况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82例感染性休克患者,根据就诊时是否合并心力衰竭将其分为观察组(合并心力衰竭)和对照组(不合并心力衰竭),每组各41例。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就诊时心力衰竭对感染性休克患者生存状况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82例感染性休克患者,根据就诊时是否合并心力衰竭将其分为观察组(合并心力衰竭)和对照组(不合并心力衰竭),每组各4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以及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生率和死亡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高于对照组.APACHEⅡ评分小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SIRS22例(53.66%)、MODS23例(56.10%),死亡人数为13例(31.70%),对照组患者发生SIRS13例(31.71%),MODS15例(36.59%),死亡人数为6例(14.63%),两组患者的SIRS的发生率、MODS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就诊时心力衰竭会影响感染性休克患者的预后,增加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增加MODS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威胁患者的生存状况,临床上对此类患者应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休克 脓毒性
下载PDF
急性胆道感染休克病人麻醉处理(附54例报告)
3
作者 左恒 龚胜连 《江西医学院学报》 1990年第2期63-65,共3页
报道54例急性胆道感染休克病人的麻醉处理,其中硬膜外麻醉26例;静脉复合全麻25例;中药麻醉1例;局麻加强化麻醉1例;神经安定镇痛麻醉1例。并就术前准备、术中管理和麻醉的选择进行了初步讨论。
关键词 胆道疾病 急性 休克 麻醉
下载PDF
内毒素休克时细胞膜脂流动性的改变及其机理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宋双明 陆松敏 +3 位作者 陈惠孙 刘建仓 郭素清 李著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29-230,共2页
用大肠杆菌内毒素致兔感染性休克模型,研究兔红细胞膜和/或肝、肺、心、肾线粒体膜磷脂酶A_2(PLA_2)活性,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与膜脂流动性的变化及其可能的机理。动物随机分为休克组(n=10)和对照组... 用大肠杆菌内毒素致兔感染性休克模型,研究兔红细胞膜和/或肝、肺、心、肾线粒体膜磷脂酶A_2(PLA_2)活性,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与膜脂流动性的变化及其可能的机理。动物随机分为休克组(n=10)和对照组(n=10).取休克前、后1h,3h和5h动脉血制备红细胞膜悬液;休克后8h活杀动物(或死亡即刻)取肝、肺、心、肾组织制备线粒体膜悬液。内毒素休克后PLA_2活性和MDA含量显著高于伤前和对照组,膜脂流动性则显著降低,结果表明膜脂微环境发生改变,PCA_2和脂质过氧化可能是导致感染性休克时细胞、亚细胞损伤的直接因素,PLA_2抑制剂和氧自由基清除剂将对休克及内毒素血症的细胞提供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酶 膜流动性 休克 自由基 内毒素休克
原文传递
感染性休克患者经皮氧分压与血乳酸的相关性 被引量:12
5
作者 徐靓 严静 +3 位作者 龚仕金 叶聪 王敏佳 戴海文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841-843,共3页
分析感染性休克患者经皮氧分压(PtcO2)与血乳酸的相关性.选56例感染性休克患者,6 h持续监测PtcO2,并于0 h、6 h行动脉血气分析.分析PtcO2与血乳酸、乳酸清除率的相关性.结果显示,6 h内PtcO2的最小值与6 h乳酸、乳酸清除率相关(r=-0.4... 分析感染性休克患者经皮氧分压(PtcO2)与血乳酸的相关性.选56例感染性休克患者,6 h持续监测PtcO2,并于0 h、6 h行动脉血气分析.分析PtcO2与血乳酸、乳酸清除率的相关性.结果显示,6 h内PtcO2的最小值与6 h乳酸、乳酸清除率相关(r=-0.445,P=0.001;r=0.325,P=0.014),6 h内PtcO2〈40 mmHg(1 mmHg=0.133 kPa)的时长与6 h乳酸、乳酸清除率相关(r=0.446,P=0.001;r=-0.341,P=0.010).以PtcO2最小值≤29 mmHg预测乳酸清除率〈20%的灵敏度为85.2%,特异度为65.5%.6 h乳酸清除率≥20%者,PtcO2最小值显著高于6 h乳酸清除率〈20%者,同时PtcO2〈40 mmHg的时长小于后者.6 h内PtcO2出现显著下降或长时间维持在较低水平者将伴随6 h乳酸水平的增高或乳酸清除率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 脓毒性 经皮氧分压 组织灌注 乳酸
原文传递
噻庚啶、山莨菪碱对内毒素休克TNF_α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王立赞 朱凡河 +1 位作者 王保生 崔运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902-905,共4页
目的:研究噻庚啶山菪碱对内毒素休克TNFα况表达的影响。方法:Wistar臣鼠脉注射脂多糖(LPS,EcoliO111B45mg/kg)复制内毒素休克模型。Northem印迹杂交分析肝脏TNFαmRNA表达,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TNFαW的含量。结果:LPS攻击后2h,... 目的:研究噻庚啶山菪碱对内毒素休克TNFα况表达的影响。方法:Wistar臣鼠脉注射脂多糖(LPS,EcoliO111B45mg/kg)复制内毒素休克模型。Northem印迹杂交分析肝脏TNFαmRNA表达,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TNFαW的含量。结果:LPS攻击后2h,大鼠肝脏TNFαmRNA表达显著高于盐水对照;(杂交信号经扫描仪半定量分析对.兀19幼。盐水对照11.防止7.m,P<001);血浆TNFα流水平明显升高:(211.52±3.16)μg/LvsLPS攻击前(2.19±0.95)μg/L,P<0.01。静脉注射IPs后立即给予噻庚啶(Cyp,5mg/kg)、山茛菪碱(Ami,10mg/kg),均能显著抑制LPS诱导的大鼠肝脏TNFαmRNA表达,降低血浆TNFα流含量;提高休克大鼠的平均动脉血压(MAB)及休克小鼠的24h的存活率。结论:Cyp和Ani均显著抑制内毒素休克TNFα基因表达,具有较强的抗休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毒素休克 TNF-α 噻庚啶 山莨菪碱 影响
下载PDF
脉搏指示剂连续心排量监测在感染性休克液体复苏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8
7
作者 汤文杰 叶高峰 +2 位作者 温兴杰 崔健 林士峰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4年第7期974-976,共3页
目的:探讨使用脉搏指示剂连续心排量监测( PiCCO)在指导感染性休克患者早期液体复苏( EGD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诊断明确感染性休克患者42例,于确诊0 h、6 h、24 h记录HR、MAP、CVP,PiCCO组(n=26),根据监测心排指数(CI... 目的:探讨使用脉搏指示剂连续心排量监测( PiCCO)在指导感染性休克患者早期液体复苏( EGD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诊断明确感染性休克患者42例,于确诊0 h、6 h、24 h记录HR、MAP、CVP,PiCCO组(n=26),根据监测心排指数(CI)、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GEDVI)、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体循环阻力指数(SVRI)及CVP指标指导液体复苏,对照组(n=16)仅采用监测CVP指导液体复苏。比较两组液体复苏治疗后6 h、24 h的效果,观察PiCCO组患者CVP升高2 mmHg、GEDVI增幅是否大于10%分析CVP、GEDVI与CI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PiCCO组液体复苏6 h后HR、MAP较对照组改善明显[(101.3&#177;7.8)次/min比(119.4&#177;7.2)次/min,t=-7.520,P<0.05;(71.8&#177;7.6) mmHg比(51.5&#177;8.9) mmHg,t=7.873,P<0.05],早期液体复苏成功率较对照组高;APACHEⅡ评分、乳酸清除率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住ICU天数较对照组减少[(17.0&#177;3.4)分比(22.7&#177;4.1)分,t=-4.978,P<0.05;(53.6&#177;11.5)%比(-16.5&#177;5.2)%,t=9.283,P<0.05;(13.8&#177;2.6)d比(23.3&#177;2.2)d,t=-5.075,P<0.05],28 d病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2.162,P>0.05);PiCCO组中液体复苏前后GEDVI的变化与CI的变化呈正相关(r=0.799, P<0.05),CVP变化与CI的变化无明显相关(r=-0.446,P>0.05);GEDVI随CVP升高而增加的16例中0 h CI≥3 L&#183; min-1&#183; m-2有13例(81.3%),GEDVI不随CVP升高而增加的10例中0 h CI≥3 L&#183; min-1&#183; m-2有3例(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29,P<0.05)。结论 PiCCO监测所得血流动力学指标指导下的感染性休克液体复苏治疗,能有效地提高液体复苏的成功率。与CVP相比,GEDVI更能有效反应心脏前负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 脓毒性 复苏术 中心静脉压 全新舒张末期容积
原文传递
生长抑素对内毒素诱导感染性休克大鼠血清炎症介质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朱团结 董光茹 +3 位作者 黄国庆 范学朋 刘彬 张真陆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45-347,共3页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对内毒素诱导感染性休克大鼠血清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用24只健康 Wistar 雄性大鼠建立内毒素诱导感染性休克大鼠动物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生长抑素干预组,观察0、30、90和360 min 4个时间点的生命体征及白细胞介素6(...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对内毒素诱导感染性休克大鼠血清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用24只健康 Wistar 雄性大鼠建立内毒素诱导感染性休克大鼠动物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生长抑素干预组,观察0、30、90和360 min 4个时间点的生命体征及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结果生长抑素可有效抑制感染性休克大鼠血压的下降,360 min 为(34±48)mm Hgvs(86±20)mm Hg(1 mm Hg=0.133 kPa),P<0.05;降低 IL-6水平,360 min:(230±92)mg/L vs(217±26)mg/L(P<0.05)及 TNF-α水平,360 min:(474±219)mg/L vs(440±49)mg/L(P<0.05);对照组在30~90 min 之间死亡2只,90~360 min 之间死亡4只,施他宁干预组均存活,时序检验 P=0.0054。结论生长抑素可通过抑制感染性休克大鼠的炎症反应而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抑素 休克 脓毒性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
原文传递
大剂量生脉注射液治疗脓毒性休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周敦荣 姜悦 《医学信息》 2011年第11期3389-3391,共3页
目的评价大剂量生脉注射液对脓毒性休克的治疗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脓毒性休克病例35例.按其治疗情况分为大剂量生脉治疗组(21例)与对照组(14例)。统计并分析两组病例在治疗前及治疗后6h、24h、48h的平均动脉压(MAP)、动脉血氧... 目的评价大剂量生脉注射液对脓毒性休克的治疗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脓毒性休克病例35例.按其治疗情况分为大剂量生脉治疗组(21例)与对照组(14例)。统计并分析两组病例在治疗前及治疗后6h、24h、48h的平均动脉压(MAP)、动脉血氧合指数(oI)、动脉血乳酸变化及ICU住院时间。结果治疗后6h、24h,治疗组的平均动脉压上升值、动脉血乳酸清除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4h、48h,治疗组动脉血氧合指数增加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ICU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大剂量生脉注射液用于脓毒性休克能有效的升高血压,改善心肺功能,改善循环与灌注,提高脓毒性休克救治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脉注射液 大剂量 脓毒性休克 治疗
下载PDF
犬出血性、组胺性休克时血浆血栓素B_2和6-酮-前列腺素F_(1α)的变化
10
作者 杨国雄 李保罗 张国忠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1991年第1期28-30,共3页
本文观察了出血性休克和应用回输血治疗及组胺性休克应用肾上腺素治疗时,犬血浆血栓素B_2(TXB_2)和6-酮-前列腺素F_1α(6-Keto-PGF_1α)的变化。在这两种休克模型中,血浆中FXB_2和6-Keto-PGF_1α均明显升高.血浆中TXB_2升高可能成为导... 本文观察了出血性休克和应用回输血治疗及组胺性休克应用肾上腺素治疗时,犬血浆血栓素B_2(TXB_2)和6-酮-前列腺素F_1α(6-Keto-PGF_1α)的变化。在这两种休克模型中,血浆中FXB_2和6-Keto-PGF_1α均明显升高.血浆中TXB_2升高可能成为导致微循环恶化的重要因素,6-Keto-PGF_1α升高可介导血压下降.这两种物质增多均可能促进休克的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 血栓素A2 前列腺素
下载PDF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在内毒素休克大鼠生物喋呤诱生中的作用机制探讨
11
作者 胥彩林 姚咏明 +2 位作者 姚凤华 于燕 盛志勇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7期1127-1131,共5页
目的观察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ERK) 通路抑制剂对生物喋呤 (BH4)和一氧化氮(NO)表达及核因子-κB (NF-κB) 活化的影响,探讨内毒素休克时ERK信号通路与NF-κB的交汇作用及其对BH4诱生NO的调控机制.方法采用内毒素休克模型,60只大鼠随机... 目的观察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ERK) 通路抑制剂对生物喋呤 (BH4)和一氧化氮(NO)表达及核因子-κB (NF-κB) 活化的影响,探讨内毒素休克时ERK信号通路与NF-κB的交汇作用及其对BH4诱生NO的调控机制.方法采用内毒素休克模型,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8)、内毒素休克组(n=32)和ERK抑制剂PD98059拮抗组(n=20).留取动物肝、肺、肾组织进行NF-κB活性分析以及三磷酸鸟苷环水解酶Ⅰ(GTP-CHⅠ)、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 基因表达的检测,并测定组织及血浆中BH4、NO水平.结果内毒素攻击可导致动物肝、肺、肾组织GTP-CHI基因表达和BH4水平明显升高,至伤后24 h仍持续于较高水平;与之相应,组织iNOS基因表达和NO水平亦明显升高;各组织NF-κB 迅速活化,并于2 h达峰值.采用PD98059处理后,内毒素休克动物肾组织GTP-CHⅠ mRNA表达明显受抑,肝、肺组织GTP-CHⅠ mRNA表达仅呈现降低趋势;血浆及肝、肾组织中BH4水平12 h显著降低;同样,各组织iNOS mRNA表达及NO水平早期亦显著降低.此外,PD98059处理组动物肝组织2~6 h、肺组织2 h、24 h和肾组织24 h时相点 NF-κB活性显著降低.结论内毒素休克时抑制ERK通路,能部分下调BH4和NO表达与NF-κB的活化,表明ERK与NF-κB通路间可能存在交汇作用,共同参与了BH4诱生NO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 脓毒性 生物喋呤 一氧化氮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NF-kB 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 内毒素休克模型 休克大鼠 机制探讨
原文传递
急腹症与休克(附140例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孟军 项建斌 +1 位作者 蔡端 张延龄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406-408,共3页
目的 探讨外科急腹症合并感染性或出血性休克时的临床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 140例急腹症与休克的临床资料。结果  140例病人中感染性休克占 5 5 7% (78/ 140 ) ,原发病多为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 ;出血性休克占 44 3 % (6 ... 目的 探讨外科急腹症合并感染性或出血性休克时的临床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 140例急腹症与休克的临床资料。结果  140例病人中感染性休克占 5 5 7% (78/ 140 ) ,原发病多为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 ;出血性休克占 44 3 % (6 2 / 140 ) ,多为外伤性肝脾破裂出血。抗休克治疗后 ,131例经手术治疗 ,治愈率为 6 8 7% (90 / 131) ,非手术治疗 9例 ,均死亡。治疗中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 34例 ,总发生率为2 4 3 % (34/ 140 ) ,计感染性休克占 37 2 % (2 9/ 78) ,出血性休克占 8 1% (5 / 6 2 ) ,多发生在病程的 1~ 3天。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 30例 ,发生率 2 1 4% (30 / 140 )。本组 140例病死率 35 7% (5 0 / 140 ) ,死亡主要原因为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占 5 6 0 % (2 8/ 5 0 )。结论 外科急腹症合并休克时应首先紧急抗休克治疗 ,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及时手术是必要的 ,早期防治MODS可以降低其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腹症 感染性休克 出血性休克
原文传递
急腹症合并休克100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团结 《安徽医药》 CAS 2004年第5期352-353,共2页
目的 探讨外科急腹症合并感染性或出血性休克的临床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 1 0 0例急腹症合并休克的临床资料。结果  1 0 0例患者中感染性休克占 5 6 % (5 6 /1 0 0 ) ,原发病多为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AOSC) ,出血性休克占 4 4 %... 目的 探讨外科急腹症合并感染性或出血性休克的临床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 1 0 0例急腹症合并休克的临床资料。结果  1 0 0例患者中感染性休克占 5 6 % (5 6 /1 0 0 ) ,原发病多为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AOSC) ,出血性休克占 4 4 % (4 4 /1 0 0 ) ,多为外伤性肝脾破裂出血。抗休克治疗后 ,89例经手术治疗。治愈率为 6 9 7% (6 2 /89) ,非手术治疗 1 1例 ,均死亡。治疗中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 2 7例 ,总发生率 2 7% (2 7/1 0 0 ) ,感染性休克占 39 3% (2 2 /5 6 ) ,出血性休克 1 1 4 % (5 /4 4 ) ,多发生在病程的 1~ 3d。发生急性肾功能哀竭 2 3例 ,发生率 2 3% (2 3/1 0 0 )。本组 1 0 0例病死率 35 % (35 /1 0 0 ) ,死亡主要原因为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 ,占 6 5 7% (2 3/35 )。结论 外科急腹症合并休克时 ,应首先紧急抗休克治疗 ,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及时手术是必要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腹症 休克 感染性 出血性 手术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