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变电站开关操作对屏蔽电缆电磁干扰的预测 被引量:34
1
作者 齐磊 崔翔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46-51,共6页
研究变电站瞬态电磁场对屏蔽电缆的电磁耦合问题,对于提高变电站内二次设备的抗电磁干扰能力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文中将矩量法与传输线理论相结合,应用场线耦合理论计算变电站开关操作产生的空间电磁场对站内屏蔽电缆的电磁干扰。通过... 研究变电站瞬态电磁场对屏蔽电缆的电磁耦合问题,对于提高变电站内二次设备的抗电磁干扰能力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文中将矩量法与传输线理论相结合,应用场线耦合理论计算变电站开关操作产生的空间电磁场对站内屏蔽电缆的电磁干扰。通过与国际上通用的电磁暂态计算程序EMTP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计算方法的正确性,同时克服了EMTP只能处理屏蔽电缆与母线平行放置的不足。最后,将该计算方法应用于500kV变电站开关操作时,在屏蔽层不同接地方式的屏蔽电缆上产生的电磁干扰的数值预测,获得了一些有益的结论,可为工程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站开关操作 屏蔽电缆 电磁干扰 传输线理论 矩量法
下载PDF
屏蔽电缆的分布参数测量及瞬态分析 被引量:29
2
作者 齐磊 崔翔 +1 位作者 卢铁兵 谷雪松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19-123,共5页
通过实验方法测量了终端短路和开路两种情况下屏蔽电缆各导体之间的输入阻抗,进而可以得到屏蔽电缆的单位长串联阻抗矩阵和并联导纳矩阵。为了便于瞬态分析,在复频域采用矢量匹配法,得到了单位长串联阻抗矩阵和并联导纳矩阵的时域形式,... 通过实验方法测量了终端短路和开路两种情况下屏蔽电缆各导体之间的输入阻抗,进而可以得到屏蔽电缆的单位长串联阻抗矩阵和并联导纳矩阵。为了便于瞬态分析,在复频域采用矢量匹配法,得到了单位长串联阻抗矩阵和并联导纳矩阵的时域形式,并在此基础上基于递归卷积推导了求解电缆上各点电压和电流瞬态响应的时域有限差分法迭代公式。最后,通过两个算例验证了该文测量方法和计算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屏蔽电缆 瞬态分析 参数测量 时域有限差分法 分布 导纳矩阵 串联阻抗 矢量匹配法 输入阻抗 实验方法 迭代公式 瞬态响应 递归卷积 计算方法 测量方法 矩阵和 复频域 点电压 并联 单位 短路 电流
下载PDF
动车组屏蔽线缆间串扰特性及其试验验证研究 被引量:24
3
作者 马云双 闻映红 +2 位作者 张丹 刘志刚 张金宝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88-1194,共7页
针对动车组设备间互连线缆布置密集、线间串扰难以分析的问题,本文对传输线基本理论进行拓展,建立了两类常用屏蔽电缆的串扰理论模型;然后通过在电磁兼容实验室环境中模拟实验验证该理论模型;进一步结合动车组实际常用的管状型和编织型... 针对动车组设备间互连线缆布置密集、线间串扰难以分析的问题,本文对传输线基本理论进行拓展,建立了两类常用屏蔽电缆的串扰理论模型;然后通过在电磁兼容实验室环境中模拟实验验证该理论模型;进一步结合动车组实际常用的管状型和编织型屏蔽电缆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一般情况下,屏蔽层两端接匹配负载时,耦合到内芯的串扰小于双端接地的情况;编织屏蔽电缆的内芯串扰明显高于管状屏蔽电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车组 屏蔽线缆 串扰
下载PDF
一种求解屏蔽电缆场线耦合问题的混合方法 被引量:21
4
作者 张刚 王立欣 刘超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13,共5页
为了克服求解屏蔽电缆电磁耦合问题传统方法的缺点,研究了一种将电磁场时域有限差分方法(FDTD)和传输线理论相结合的混合求解方法。将屏蔽电缆的场线耦合模型分解为内系统和外系统,分别应用场的方法和等效路的方法进行求解。在外系统的... 为了克服求解屏蔽电缆电磁耦合问题传统方法的缺点,研究了一种将电磁场时域有限差分方法(FDTD)和传输线理论相结合的混合求解方法。将屏蔽电缆的场线耦合模型分解为内系统和外系统,分别应用场的方法和等效路的方法进行求解。在外系统的求解中,考虑了有耗土壤和屏蔽层接地方式对屏蔽层响应的影响。内系统求解中对传输线方程应用FDTD方法得到了芯线响应的时域解。利用该混合方法研究了外部电磁脉冲干扰对近地铺设屏蔽同轴电缆芯线的影响,并与相关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计算结果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屏蔽电缆 时域有限差分方法 传输线理论 混合方法
下载PDF
屏蔽电缆转移阻抗的测量 被引量:10
5
作者 孙蓓云 郑振兴 +2 位作者 周辉 刘顺坤 谢彦召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79-181,共3页
介绍了一种快速有效地测量电缆转移阻抗的方法 ,给出了 SYVZ- 9综合电缆转移阻抗的测试结果。从测试结果可以看出 ,在低频下 ,转移阻抗为电缆屏蔽层的直流电阻 ,随着频率的增加 。
关键词 屏蔽电缆 转移阻抗 测量方法 直流电阻 电磁能量
下载PDF
屏蔽电缆转移阻抗和转移导纳的宽频测量 被引量:11
6
作者 齐磊 崔翔 谷雪松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96-701,共6页
转移阻抗和转移导纳是表征外界电磁场对屏蔽电缆耦合机理的两个重要参量。基于传输线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测量屏蔽电缆转移阻抗和转移导纳的简便方法。该方法既可以得到转移阻抗和转移导纳的幅频特性,又可以得到其相频特性,且测试系统... 转移阻抗和转移导纳是表征外界电磁场对屏蔽电缆耦合机理的两个重要参量。基于传输线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测量屏蔽电缆转移阻抗和转移导纳的简便方法。该方法既可以得到转移阻抗和转移导纳的幅频特性,又可以得到其相频特性,且测试系统比较简单。测试频率范围满足电力系统电磁兼容所关心的频段(0.1MHz~10MHz),对于更高频率屏蔽电缆转移阻抗和转移导纳的测量,可以通过选择更短的电缆样品来实现。为了验证测量方法的正确性,与现有方法的测量结果进行了对比。该测量方法可推广用于多芯屏蔽电缆的转移阻抗和转移导纳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屏蔽电缆 转移阻抗和转移导纳 参数测量
下载PDF
外场激励下腔内屏蔽电缆响应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谢海燕 王建国 +1 位作者 范如玉 刘以农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69-573,共5页
将时域有限差分(FDTD)法和外场激励下屏蔽电缆的传输线模型相结合,研究计算了外场激励下带缝金属腔内屏蔽电缆的终端负载响应。首先利用FDTD计算了腔内屏蔽电缆处的激励场,然后由得到的激励场和外场激励下屏蔽电缆的传输线模型计算得到... 将时域有限差分(FDTD)法和外场激励下屏蔽电缆的传输线模型相结合,研究计算了外场激励下带缝金属腔内屏蔽电缆的终端负载响应。首先利用FDTD计算了腔内屏蔽电缆处的激励场,然后由得到的激励场和外场激励下屏蔽电缆的传输线模型计算得到屏蔽电缆的终端响应。研究表明,屏蔽电缆对外场干扰具有良好的屏蔽性能。该方法需要的内存和计算量较小,并且使用简单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微波 时域有限差分 屏蔽电缆 传输线模型
下载PDF
基于CST的平行线缆串扰仿真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乔新 杨晨 董秋杰 《航空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8-102,共5页
导弹数据链、雷达以及通讯设备等在传输信号时,容易干扰到弹上其他设备,严重时将会影响到导弹的作战性能,其中许多干扰都是线缆电场耦合与磁场耦合产生的串扰。本文针对导弹不同电缆的电磁耦合问题,利用CST电缆工作室,建立平行线缆耦合... 导弹数据链、雷达以及通讯设备等在传输信号时,容易干扰到弹上其他设备,严重时将会影响到导弹的作战性能,其中许多干扰都是线缆电场耦合与磁场耦合产生的串扰。本文针对导弹不同电缆的电磁耦合问题,利用CST电缆工作室,建立平行线缆耦合参数化仿真三维模型,对不同接收线缆及信号共存体系进行仿真对比,研究了平行线缆间距、线缆离地高度、信号上升沿时间、线缆类型以及屏蔽层接地方式几种不同因素对接收线缆串扰电压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增加线缆间距和尽量贴地铺设线缆都能减小干扰,接收线缆采用屏蔽双绞线并且屏蔽层两端接地才能起到更好的磁场屏蔽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弹 EMC 屏蔽线缆 串扰 CST
下载PDF
屏蔽电缆的屏蔽效能及其测量 被引量:5
9
作者 刘建鹏 《安全与电磁兼容》 2001年第3期27-31,共5页
本文概述了屏蔽电缆的屏蔽效能,分析了影响屏蔽效能的因素,阐述了电缆屏蔽效能的测量原理,介绍了用吸收钳测电缆屏蔽效能的测试系统和测量方法,以及测量中应注意的问题和测试系统的校准,对工程应用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 屏蔽电缆 屏蔽效能 吸收钳 测量
下载PDF
变电站对地短路时接地网转移电位差对铠装电缆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陈立 廖家俊 +3 位作者 曹晓斌 汤晓青 郑和平 杜印官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43-48,55,共7页
在变电站接地网设计中,考虑到切合站场母线会对通信设备产生强大的电磁干扰,通常会将电缆屏蔽层两端接地。然而,在变电站受到雷击或发生短路故障情况下,电缆芯线与屏蔽层之间会产生巨大的转移电位差。这种电位差一方面可能会破坏电缆芯... 在变电站接地网设计中,考虑到切合站场母线会对通信设备产生强大的电磁干扰,通常会将电缆屏蔽层两端接地。然而,在变电站受到雷击或发生短路故障情况下,电缆芯线与屏蔽层之间会产生巨大的转移电位差。这种电位差一方面可能会破坏电缆芯线与屏蔽层之间的主绝缘,形成电树枝或介质击穿,另一方面转移电位差会在铠装层形成回路,产生很大的暂态电流,干扰通信设备导致设备误操作。因此,转移电位差对变电站设备的影响亟待更深入的分析。笔者针对发生对地短路故障的变电站,建立铠装电缆的电气模型,给出变电站短路故障下芯线和屏蔽层之间的转移电位差解析式,分析电缆参数对转移电位差的影响,并且通过接地工程软件CDEGS分析接地网、土壤等参数对转移电位差的变化规律,提出抑制转移电位差的措施,为实际施工和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地网 接地电阻 转移电位差 铠装电缆 屏蔽层 CDEGS
下载PDF
矿用屏蔽电缆对电动机电压浪涌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陈辉 田子建 汤文兵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2-94,共3页
研究了煤矿井下屏蔽电缆对投切电动机设备电压浪涌的影响,分析了分断电动机过电压的影响因素,并运用电磁理论对采煤机专用屏蔽电缆的电感和电容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和分析表明:采用屏蔽电缆供电比普通电缆供电对降低截流电压浪涌更有效... 研究了煤矿井下屏蔽电缆对投切电动机设备电压浪涌的影响,分析了分断电动机过电压的影响因素,并运用电磁理论对采煤机专用屏蔽电缆的电感和电容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和分析表明:采用屏蔽电缆供电比普通电缆供电对降低截流电压浪涌更有效,但降低电压浪涌幅度有限;为提高浪涌抑制效果,煤矿井下机电设备供电电缆应尽可能选用绝缘层相对介电常数大的屏蔽电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屏蔽电缆 电压浪涌 电磁骚扰 电动机 煤矿供电
原文传递
电缆参数对变频驱动电机轴电压和轴电流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立珂 刘瑞芳 +2 位作者 李知浩 张亮亮 李伟力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4755-4766,4793,共13页
变频驱动系统中变频器共模电压会引起电机轴电压继而造成轴承电腐蚀,带来巨大的危害。变频器与电机之间连接电缆的寄生参数对电机轴电压和轴电流影响的机理仍有待确定。该文提出了电缆-电机系统的轴电流模型,分别给出电机及电缆参数的... 变频驱动系统中变频器共模电压会引起电机轴电压继而造成轴承电腐蚀,带来巨大的危害。变频器与电机之间连接电缆的寄生参数对电机轴电压和轴电流影响的机理仍有待确定。该文提出了电缆-电机系统的轴电流模型,分别给出电机及电缆参数的提取方法,研究了电缆类型及长度变化对系统阻抗曲线的影响规律,对系统阻抗特性进行了仿真及实验验证。建立变频器-电缆-感应电机轴电流系统仿真模型,并搭建轴电流实验台进行测试,测试结果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电缆的电容参数是影响电机轴电压的关键因素,采用屏蔽电缆或增加电缆长度会增大电缆寄生电容,增加定子接地电流、降低电机容性轴电压;采用屏蔽电缆电机轴两端电压高于非屏蔽电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频驱动 屏蔽电缆 轴电压 轴电流 接地电流
下载PDF
罗氏无源支柱式电子式电流互感器设计方案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贺要峰 王玉学 +3 位作者 刘丙申 刘四军 梁经宛 王来军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80-83,共4页
针对罗氏有源电子互感器在现场运行中存在的电子回路易损坏、检修维护麻烦等问题,提出了罗氏无源支柱式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设计方案:将原置于高压侧的电子采集单元下放到互感器底座的低压二次侧,利用专门设计的传输模拟小信号的屏蔽电... 针对罗氏有源电子互感器在现场运行中存在的电子回路易损坏、检修维护麻烦等问题,提出了罗氏无源支柱式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设计方案:将原置于高压侧的电子采集单元下放到互感器底座的低压二次侧,利用专门设计的传输模拟小信号的屏蔽电缆连接传感头与电子回路,采用站内电缆供电解决了电子回路供电问题。依据该方案设计的110kV罗氏无源支柱式电子互感器已经通过国网电科院的型式检验,并在某变电站挂网运行。运行结果表明该方案具有工程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式电流互感器 电子回路 屏蔽电缆 电磁兼容 可靠性
下载PDF
冲击试验对屏蔽电缆电磁骚扰的计算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赵军 陈维江 +1 位作者 张建功 高飞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775-3782,共8页
户外冲击放电试验导致附近建筑内通话中断、网络重启等问题时有发生,近年来带有智能组件的变压器进行冲击耐压试验时智能组件故障率高达50%,迫切需要开展冲击试验过程的电磁骚扰研究。为此进行了冲击试验的骚扰源特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 户外冲击放电试验导致附近建筑内通话中断、网络重启等问题时有发生,近年来带有智能组件的变压器进行冲击耐压试验时智能组件故障率高达50%,迫切需要开展冲击试验过程的电磁骚扰研究。为此进行了冲击试验的骚扰源特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冲击电流幅值可超过10 k A,频率主要在10 MHz以下。基于骚扰耦合路径分析,提出了将电缆屏蔽层与接地网导体联合建模的直接耦合法,该方法可以同时考虑电缆屏蔽层的散射效应和电缆内部瞬态的波动效应,误差分析表明该方法比国际大电网会议(CIGRE)推荐的解耦法计算结果更加精确。在武汉特高压交流试验基地开展的典型冲击放电试验表明:直接耦合法计算结果与测量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直接耦合法的准确性;冲击试验情况下电缆屏蔽层双端接地比单端接地降低骚扰电压水平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试验 屏蔽电缆 电磁骚扰 传导耦合 感应耦合 电磁散射理论
下载PDF
屏蔽电缆屏蔽特性测试方法的比较和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沈远茂 石丹 高攸纲 《现代传输》 2006年第4期54-57,共4页
本文根据测量原理的不同将各种屏蔽电缆屏蔽特性测试的方法归纳为“场测试法”和“传输线测试法”两大类,并分别以混响室法和线注入法为代表比较分析了两类方法的异同和各自需要关注的一些问题。两种方法分别用屏蔽效能和表面转移阻抗... 本文根据测量原理的不同将各种屏蔽电缆屏蔽特性测试的方法归纳为“场测试法”和“传输线测试法”两大类,并分别以混响室法和线注入法为代表比较分析了两类方法的异同和各自需要关注的一些问题。两种方法分别用屏蔽效能和表面转移阻抗来表征电缆的屏蔽效果,在实际运用中各有优劣,体现出很强的互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屏蔽电缆 屏蔽效能 表面转移阻抗 混响室 线注入法
下载PDF
对绞双屏蔽电缆在抗电磁干扰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罗国平 《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 2008年第1期67-68,81,共3页
该文描述主蒸汽压力测量结果出现偏差的现象,查找电磁干扰产生的原因,并对测量回路进行了数理分析,验证电磁干扰是导致测量产生误差的原因,进而引出对绞双屏蔽电缆的使用和使用效果总结。
关键词 屏蔽电缆 压力变送器 电磁感应
下载PDF
大电流注入探头与机载屏蔽线缆耦合解析模型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宏旭 申海洋 +1 位作者 陈业 石旭东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77-288,共12页
大电流注入(BCI)法是机载设备传导抗扰度试验的标准测试方法,探明BCI注入探头与机载设备互连线缆间的耦合机理对于进一步拓展传导抗扰度试验能力至关重要,然而目前尚无明确的解析模型可用于描述注入探头与屏蔽线缆的耦合机理。首先根据... 大电流注入(BCI)法是机载设备传导抗扰度试验的标准测试方法,探明BCI注入探头与机载设备互连线缆间的耦合机理对于进一步拓展传导抗扰度试验能力至关重要,然而目前尚无明确的解析模型可用于描述注入探头与屏蔽线缆的耦合机理。首先根据注入探头结构特征建立集总参数模型,通过测量其空载情况下反射系数求取相对磁导率以及电感、电容等寄生参数,依据戴维宁定理构建注入探头等效电路。随后按照注入探头与屏蔽线缆的空间结构关系划分耦合和非耦合区间,分别建立链路参数方程并依次进行区间级联,最终结合端接方程形成BCI注入探头与屏蔽线缆的耦合解析模型。同时基于实验平台对注入探头与屏蔽线缆所形成的多端口网络进行散射参数测试,通过对比屏蔽线缆终端耦合电压验证解析模型准确性。结果表明在低频至谐振点区间,模型与实验结果误差<3 dB,该模型可有效描述注入探头与屏蔽线缆间耦合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电流注入 屏蔽线缆 集总参数 链路参数 传输线理论
原文传递
基于时域混合算法的屏蔽电缆耦合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高铭均 陈凯亚 +2 位作者 叶志红 廖成 冯菊 《安全与电磁兼容》 2017年第2期55-57,78,共4页
基于传输线方程和时域有限差分法,结合逆卷积技术和电缆激励场快速计算方法,研究了一种时域混合算法,用于编织型屏蔽电缆的电磁耦合分析。该算法避免对屏蔽电缆实际结构的直接建模,能够快速计算得到电磁脉冲在屏蔽电缆芯线上耦合产生的... 基于传输线方程和时域有限差分法,结合逆卷积技术和电缆激励场快速计算方法,研究了一种时域混合算法,用于编织型屏蔽电缆的电磁耦合分析。该算法避免对屏蔽电缆实际结构的直接建模,能够快速计算得到电磁脉冲在屏蔽电缆芯线上耦合产生的电压和电流响应。分析了不同类型的电磁脉冲和不同编织结构的屏蔽层对电缆芯线端接负载上瞬态响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屏蔽电缆 传输线方程 时域有限差分法 逆卷积
下载PDF
雷电波在屏蔽线缆中的传输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立 刘清惓 +1 位作者 郭一飞 赵蓓蓓 《电瓷避雷器》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13,18,共8页
由波导理论推出屏蔽线缆中横向电磁场的电场与磁场方程,根据屏蔽线缆并联开关型电涌保护器动作后的等效阻抗,建立了主模在Z=0处的等效阻抗与反射系数的对应关系,并分析了屏蔽线缆中由雷电磁流所激发的高次模函数。针对雷电波在屏蔽线缆... 由波导理论推出屏蔽线缆中横向电磁场的电场与磁场方程,根据屏蔽线缆并联开关型电涌保护器动作后的等效阻抗,建立了主模在Z=0处的等效阻抗与反射系数的对应关系,并分析了屏蔽线缆中由雷电磁流所激发的高次模函数。针对雷电波在屏蔽线缆中的传输特性,利用理论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得出以下结论:当雷电波在屏蔽线缆内传输,且其终端负载为开路时,屏蔽线缆中将激励高次模;当屏蔽线缆终端的负载与其特性阻抗值相同时,负载吸收部分雷电波能量,同时激励高次模;当屏蔽线缆中并联开关型电涌保护器时,雷电波通过开关型电涌保护器时将产生反射现象,部分雷电波的能量被开关型电涌保护器释放,负载吸收较少的雷电波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导理论 屏蔽线缆 开关型电涌保护器 雷电流 高次模
原文传递
屏蔽线在汽车曲轴信号电磁干扰抑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胡朝峰 《汽车电器》 2009年第2期48-50,共3页
汽车曲轴信号的干扰可能导致发动机熄火,曲轴信号电磁干扰主要来自发动机点火系统。通过对Roewe某款车型的曲轴信号干扰的分析,研究了采用屏蔽线方式改善曲轴信号的干扰,在不改变点火方式的前提下,得到比较干净的曲轴信号。为汽车电子... 汽车曲轴信号的干扰可能导致发动机熄火,曲轴信号电磁干扰主要来自发动机点火系统。通过对Roewe某款车型的曲轴信号干扰的分析,研究了采用屏蔽线方式改善曲轴信号的干扰,在不改变点火方式的前提下,得到比较干净的曲轴信号。为汽车电子电器系统抗干扰设计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点火系统 曲轴信号 电磁干扰 屏蔽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