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阻燃腈纶纱回弹特性与织造的关系 被引量:1
1
作者 曹斯通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2-83,共2页
通过对阻燃腈纶纱的瞬时拉伸测试,分析重复拉伸条件下腈纶纱的瞬时回弹特性,定量地阐明腈纶纱瞬时拉伸回弹率与经纱开口变形的关系及其对织造加工的影响。
关键词 阻燃 腈纶纱 瞬时拉伸 回弹率 开口变形
下载PDF
消极式凸轮开口回综涡簧动态设计与仿真
2
作者 邱海飞 李春风 +1 位作者 党波 黄鹏飞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8-62,共5页
针对直吊式回综弹簧与结构安排之间的矛盾,设计开发了一种回综用非接触型平面涡卷片簧。以JB/T 7366—1994《平面涡卷弹簧设计计算》为依据,构建了基于阿基米德螺旋线型的涡簧CAD实体模型。有限元静动态分析结果表明:涡簧的弹性变形及... 针对直吊式回综弹簧与结构安排之间的矛盾,设计开发了一种回综用非接触型平面涡卷片簧。以JB/T 7366—1994《平面涡卷弹簧设计计算》为依据,构建了基于阿基米德螺旋线型的涡簧CAD实体模型。有限元静动态分析结果表明:涡簧的弹性变形及应力分布符合静力强度设计要求,且涡簧低阶模态频率均小于1 Hz,可有效避开高速凸轮提综运动工作频率。通过柔性涡簧动力学仿真与数据处理,获得了回综涡簧卷紧过程中的刚度特性曲线和储能曲线,为准确计算涡簧反作用扭矩T和储能密度ρ_E提供了重要依据,有助于回综涡簧的动力设计和实践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凸轮开口 涡簧 阿基米德螺旋线 有限元 柔性化 储能密度 变形角
下载PDF
复合绝缘子在强风下的形变及应力集中程度 被引量:16
3
作者 贾志东 马国祥 +2 位作者 朱正一 王希林 关志成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02-607,共6页
输电线路上的复合绝缘子伞裙在强风下会出现形变,形变导致伞裙根部应力集中,长期存在的应力集中会引起伞裙根部疲劳断裂。为研究强风区复合绝缘子仿真计算模型的有效性、形变和应力集中程度随着风速的变化趋势,采用流固耦合的仿真方法,... 输电线路上的复合绝缘子伞裙在强风下会出现形变,形变导致伞裙根部应力集中,长期存在的应力集中会引起伞裙根部疲劳断裂。为研究强风区复合绝缘子仿真计算模型的有效性、形变和应力集中程度随着风速的变化趋势,采用流固耦合的仿真方法,主要探讨了不同风速下形变和应力集中现象及其大小,并通过风洞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复合绝缘子在20 m/s以上强风下存在25 mm以上形变问题,进一步导致伞裙根部出现月牙状应力集中区域,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对应较好;复合绝缘子在20 m/s以上强风下的应力集中随着形变的变大而增加;风速从20 m/s到60 m/s区间不断提高,伞裙的形变从25 mm到83 mm不断变大,伞裙根部的应力从0.12 MPa到0.60MPa不断增大。为了防止伞裙根部应力集中过大而导致的撕裂,就要阻止伞裙产生大的形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绝缘子 伞裙形变 流固耦合 应力集中 风速 风洞
下载PDF
铁路隧道超前管棚变形规律及参数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黄华 巩江峰 +1 位作者 邸成 朱勇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65-70,共6页
研究目的:隧道近距下穿既有铁路路基或隧道段时,常采用洞内超前大管棚支护,而目前多采用工程类比法确定其支护参数,因此有必要对大管棚支护变形规律及设计参数进行研究。研究结论:(1)管棚结构变形由管棚弯曲变形和支承结构压缩变形组成... 研究目的:隧道近距下穿既有铁路路基或隧道段时,常采用洞内超前大管棚支护,而目前多采用工程类比法确定其支护参数,因此有必要对大管棚支护变形规律及设计参数进行研究。研究结论:(1)管棚结构变形由管棚弯曲变形和支承结构压缩变形组成,变形计算公式为s=αql(2)除未支护段外,其余段长度变化对管棚变形影响相对较小,未支护段增长,变形显著增大,且刚度越小增加幅度越大;管棚变形随着荷载的增加呈线性增长;管棚变形随着刚度增大而减小,且未支护段越长减小幅度越大,当管棚刚度较小时,刚度增大则变形显著减小,当刚度达到临界值后,增大刚度则变形减小不明显;(3)应综合考虑穿越段变形控制要求、工程投资、施工难度,合理选择管棚直径和长度;(4)本研究成果可为隧道超前管棚变形规律分析、工程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管棚 变形规律 设计参数
下载PDF
浅埋强风化泥岩区隧道管棚施工地表沉降变形规律分析
5
作者 阚伟 《绿色科技》 2024年第12期270-273,280,共5页
强风化泥岩区岩体较破碎、围岩自稳能力差,隧道修建时工艺复杂,且围岩变形及地表沉降明显。管棚注浆施工可预加固岩体,是软弱破碎地层隧道修建的有效方法。以某高铁隧道为研究对象,详述了隧道工程地质条件和管棚施工工艺,获得了隧道洞... 强风化泥岩区岩体较破碎、围岩自稳能力差,隧道修建时工艺复杂,且围岩变形及地表沉降明显。管棚注浆施工可预加固岩体,是软弱破碎地层隧道修建的有效方法。以某高铁隧道为研究对象,详述了隧道工程地质条件和管棚施工工艺,获得了隧道洞口段不同位置左右两侧地表沉降变形规律,并基于回归分析方法预测了各点地表最终沉降量。结果表明:管棚注浆能较好地控制隧道上方的地表沉降,但其加固影响区外地表沉降明显;距离管棚注浆加固影响区越远,地表沉降越小,且隧道左侧地表沉降高于右侧,最大沉降值为264.6 mm。各点地表沉降值符合指数型函数变化规律,依次经历快速沉降、缓慢沉降和基本稳定3个阶段,且沉降变形小的测点更早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分化泥岩 管棚 地表沉降 预测
下载PDF
地铁隧道管棚支护下矿山法施工数值模拟 被引量:1
6
作者 姜志强 刘青松 张书丰 《山西建筑》 2009年第30期310-311,共2页
结合南京地铁某矿山法施工区间,通过对假定计算模型、初始应力分析、对地层的简化、选取适当的计算参数进行有限元动态施工过程三维模拟,分析了在管棚作用下矿山法四种施工方案的施工工序、工艺对隧道地表沉降的影响,指出结论对工程实... 结合南京地铁某矿山法施工区间,通过对假定计算模型、初始应力分析、对地层的简化、选取适当的计算参数进行有限元动态施工过程三维模拟,分析了在管棚作用下矿山法四种施工方案的施工工序、工艺对隧道地表沉降的影响,指出结论对工程实践具有一定的应用与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法 管棚 变形量 数值分析
下载PDF
软岩巷道支护方案实施及变形监测 被引量:1
7
作者 柳长荣 《机械管理开发》 2023年第7期301-302,共2页
为解决软岩巷道支护难度大导致此类工作面煤层开采难度大、效率低等问题,结合实际生产在对软岩巷道特征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软岩巷道支护的原则,并提出了相应的软岩巷道支护方案和支护工艺实施;最后,通过对软岩巷道支护后的变形... 为解决软岩巷道支护难度大导致此类工作面煤层开采难度大、效率低等问题,结合实际生产在对软岩巷道特征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软岩巷道支护的原则,并提出了相应的软岩巷道支护方案和支护工艺实施;最后,通过对软岩巷道支护后的变形量进行监测,验证了支护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岩巷道 管棚 25U型钢 变形监测 混凝土
下载PDF
基于数值模拟的黄土隧道施工地表变形分析与控制 被引量:5
8
作者 闻雁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5-9,共5页
基于某黄土隧道三台阶七步开挖法三维数值分析,提出黄土隧道开挖对地表横向最大影响范围约为3倍洞径,其中1倍洞径范围内影响较大,纵向最大影响范围约为2倍洞径,其中1倍洞径范围内影响较大,可对在此范围内的地表建筑拆除及加固;指出大管... 基于某黄土隧道三台阶七步开挖法三维数值分析,提出黄土隧道开挖对地表横向最大影响范围约为3倍洞径,其中1倍洞径范围内影响较大,纵向最大影响范围约为2倍洞径,其中1倍洞径范围内影响较大,可对在此范围内的地表建筑拆除及加固;指出大管棚对控制地表变形有重要作用,明确了大管棚对地表变形影响作用在总变形量的20%以上;最后,将数值计算结果与工程实施后量测数据对比,侧证了计算结果的正确性,并找出两者差距的具体原因及应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铁路隧道 沉降变形 数值模拟 超前大管棚 变形控制
下载PDF
不同跨径小净距隧道管棚超前支护机理与变形控制 被引量:1
9
作者 黄光友 肖鹏帅 +2 位作者 李明珠 李文杰 梁斌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25-29,共5页
以新疆乌尉高速公路上新光隧道工程为依托,对不同跨径软弱围岩小净距隧道超前支护力学特性进行研究。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 GTS NX建立有无管棚超前支护两种工况下隧道模型,分析不同开挖阶段管棚弯矩的分布规律以及两种工况下隧道拱顶沉... 以新疆乌尉高速公路上新光隧道工程为依托,对不同跨径软弱围岩小净距隧道超前支护力学特性进行研究。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 GTS NX建立有无管棚超前支护两种工况下隧道模型,分析不同开挖阶段管棚弯矩的分布规律以及两种工况下隧道拱顶沉降、初期支护应力及围岩塑性区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隧道开挖过程中,掌子面处管棚受力较大,支护稳定后受力较小且较为均匀;管棚超前支护工况下累计拱顶沉降左洞为2.83 mm、右洞为6.74 mm,相较无超前支护,左、右洞拱顶沉降分别减少了34.64%和32.26%;布设管棚后衬砌最大主应力降低14.13%,围岩最大塑性应变减少了28.48%。采用管棚超前支护措施进行洞口段开挖能提高围岩稳定性,控制围岩变形,可为类似工程提供指导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跨径小净距隧道 管棚超前支护 Winkler弹性地基梁理论 变形控制
下载PDF
基于双参数地基的隧道预支护拱棚壳体力学模型 被引量:4
10
作者 石钰锋 张涛 +2 位作者 曹成威 阳军生 陈祥胜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2-152,共11页
隧道预支护技术作为重要施工辅助方法,除能够有效加固围岩外,还具有良好的承载、抑制变形作用。为了更好地模拟隧道预支护拱棚的真实受力,基于注浆管棚、水平旋喷拱棚所呈现出的壳体特性,首先,建立正交曲线坐标系,通过位移函数求解控制... 隧道预支护技术作为重要施工辅助方法,除能够有效加固围岩外,还具有良好的承载、抑制变形作用。为了更好地模拟隧道预支护拱棚的真实受力,基于注浆管棚、水平旋喷拱棚所呈现出的壳体特性,首先,建立正交曲线坐标系,通过位移函数求解控制方程;然后,引入Pasternak地基模型,建立Pasternak双参数地基的拱棚壳体力学模型;最后,推导出拱棚挠度、内力、地基反力的解析解表达式。将所提模型进行案例计算和数值验证,再对预支护拱棚的变形、横纵向受力及地基接触反力进行分析,探讨了拱棚设计参数对旋喷拱棚变形的影响。与既有文献的分析方法对比表明,所提模型考虑了岩土体的连续性和注浆加固区整体性影响,相比传统方法理论上更贴近拱棚预支护真实受力状态;解析法和数值法得出的整体挠度曲线均呈勺形分布,结果吻合程度较好。力学分析表明:纵向上,拱棚能很好地调整压力分布,一定程度上使内部围岩处于免压状态;以开挖面为界,拱棚纵向弯矩、剪力的影响范围约为5倍开挖进尺。横向上,拱脚处剪应力起主导作用,拱顶处主要由正应力主导且容易发生材料破坏。不同参数对拱棚结构变形影响程度不同,总体表现为初始挠度>开挖进尺>桩径>开挖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预支护拱棚 壳体模型 双参数地基 解析解 受力变形
下载PDF
浅埋暗挖法地铁隧道下穿构筑物变形控制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寇鼎涛 姜潇 《市政技术》 2020年第6期199-203,共5页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不断发展,新建线路下穿城市重要建(构)筑物十分普遍。为有效控制因地面沉降引起的地层变形,以北京地铁新机场线下穿在役燃气调压站为例,通过CAESAR II及MIDAS GTS两种软件进行建模分析、超前地质加固及实时监控量...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不断发展,新建线路下穿城市重要建(构)筑物十分普遍。为有效控制因地面沉降引起的地层变形,以北京地铁新机场线下穿在役燃气调压站为例,通过CAESAR II及MIDAS GTS两种软件进行建模分析、超前地质加固及实时监控量测等手段,对超前大管棚+超前深孔注浆+初支背后回填注浆相结合的开挖方式下穿燃气调压站施工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超前大管棚对控制地层沉降起到棚护作用;深孔注浆对控制地层沉降起到主导作用;初支背后回填注浆对控制地层沉降起到补偿作用;最终地层变形值控制在允许范围内。研究成果可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暗挖隧道 管棚支护 注浆加固 监控测量 燃气调压站 地层变形控制 建模分析
下载PDF
软塑黄土层对浅埋黄土超大断面隧道围岩变形的影响
12
作者 姜函 郭光旭 +2 位作者 贾伟 邓斌 高松 《铁路技术创新》 2024年第1期49-58,共10页
为解决在建西延高铁洛川隧道长大距离穿软塑黄土层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围岩变形数值模拟分析,建立三台阶预留核心土法施工模型,软塑黄土层分布在拱顶、边墙、拱底时,不同层厚(1、3、5 m)对拱顶下沉及拱腰收敛变形产生影响,结合监控量... 为解决在建西延高铁洛川隧道长大距离穿软塑黄土层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围岩变形数值模拟分析,建立三台阶预留核心土法施工模型,软塑黄土层分布在拱顶、边墙、拱底时,不同层厚(1、3、5 m)对拱顶下沉及拱腰收敛变形产生影响,结合监控量测数据提出合理的变形控制措施。研究结果表明:(1)对软塑黄土层不同分布以及不同厚度工况下围岩位移进行对比,发现软塑黄土层的存在增大了围岩位移,软塑黄土层分布较其厚度影响更明显,当软塑黄土层位于隧道拱顶上方且厚度为5 m时,影响最大。(2)浅埋软塑黄土隧道在超前管棚作用下,围岩竖向位移与水平位移相较于无管棚超前支护时位移减小,在穿软塑黄土层施工时要及时做好防护。(3)拱顶下沉及拱腰收敛随开挖均呈断崖式急剧变形、持续缓慢变形和变形趋于平稳3个阶段。因此,实际施工时应及时开展开挖初期急剧变形阶段的变形控制,并加强围岩监控量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延高铁 软塑黄土 黄土层分布 黄土层厚度 管棚 黄土隧道 围岩变形 洛川隧道
下载PDF
巷道过断层支护方案的设计及实践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孙斌 《机械管理开发》 2019年第7期58-59,111,共3页
以1605回风巷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巷道断层破碎趋于支护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采用钻探技术精确断层的具体位置,采用锚索网超前支护、注浆加固、支棚联合支护的措施提高断层破碎的支护强度'的支护方案,并设计了锚索网超前支护、支... 以1605回风巷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巷道断层破碎趋于支护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采用钻探技术精确断层的具体位置,采用锚索网超前支护、注浆加固、支棚联合支护的措施提高断层破碎的支护强度'的支护方案,并设计了锚索网超前支护、支棚的参数。通过监测围岩变形量对联合支护效果进行检验,验证结果表明,巷道围岩最大变形量小于理论应当变化的最大值,巷道断层破碎区域支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 锚索网 支棚 围岩变形
下载PDF
富水砂卵石地层盾构隧道近接下穿运营线路变形特性分析
14
作者 徐波 裴亮 殷国权 《路基工程》 2024年第4期219-224,共6页
依托成都地铁19号线双流机场—龙桥路站区间下穿既有运营地铁3号线工程,采用ANSYS数值模拟软件,分析富水砂卵石地层超前管棚支护和洞内深孔注浆联合加固下,盾构穿越施工全过程的地表沉降和既有地铁管片支护结构变形规律,并通过实测数据... 依托成都地铁19号线双流机场—龙桥路站区间下穿既有运营地铁3号线工程,采用ANSYS数值模拟软件,分析富水砂卵石地层超前管棚支护和洞内深孔注浆联合加固下,盾构穿越施工全过程的地表沉降和既有地铁管片支护结构变形规律,并通过实测数据验证数值模拟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地表竖向沉降符合Peck曲线分布,地表最大沉降2.59 mm,满足下穿施工控制要求;3号线管片保持平稳,竖向位移最大值4.80 mm,左右拱腰虽然在穿越段受开挖扰动,发生较大水平位移,但在穿越后基本恢复;现场实测数据表明联合加固方案可确保盾构施工及运营线路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近接下穿 砂卵石地层 管棚 深孔注浆 地表沉降 支护结构变形
下载PDF
暗挖隧道与基坑交界处的管棚拆除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学富 李宁杰 +2 位作者 周元辅 陈相阁 贾家银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7-54,共8页
由于城市环境复杂,暗挖隧道施工风险极大,暗挖转明挖时有发生。为了保障暗挖转明挖施工过程中隧道段安全,通过数值分析,研究了对管棚已施作的情况下,明挖施工时先拆除管棚后放坡开挖、施工围护桩后先拆除管棚后开挖、施工围护桩后拆除... 由于城市环境复杂,暗挖隧道施工风险极大,暗挖转明挖时有发生。为了保障暗挖转明挖施工过程中隧道段安全,通过数值分析,研究了对管棚已施作的情况下,明挖施工时先拆除管棚后放坡开挖、施工围护桩后先拆除管棚后开挖、施工围护桩后拆除管棚和开挖同时实施3种方案。结果表明,明挖施工导致管棚受力增加40%,先行洞的管棚受力不利于后行洞的管棚受力,先行洞的管棚轴力最大增加了50%;在围护桩完成后管棚拆除和开挖同时施工中的管棚弯矩变化比先拆管棚后开挖施工中的管棚弯矩变化大约10倍;基坑围护桩的施作能够减小管棚拆除产生的弹性变形,管棚拆除改变了其位移曲线形状,管棚拆除前后的最大变形从0.7 cm减小到0.1 cm;隧道暗挖管棚段转明挖后建议设置基坑围护桩和先拆管棚后开挖施工的方案。研究结果可为类似项目提供理论依据和施工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城市隧道 管棚拆除 管棚内力 管棚变形
下载PDF
黏土浅埋隧道开挖面稳定性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邹金杰 赵宇 +3 位作者 李姣阳 甘鹏路 闫自海 刘维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78-484,共7页
为研究不同加固条件下黏土隧道开挖面失稳发展过程及地表变形规律,采用轴对称半隧道模型,进行了无加固、管棚加固和"管棚+水泥土"加固条件下的三组试验,研究了开挖面支护力、地表沉降规律和开挖面失稳发展过程.研究发现,管棚... 为研究不同加固条件下黏土隧道开挖面失稳发展过程及地表变形规律,采用轴对称半隧道模型,进行了无加固、管棚加固和"管棚+水泥土"加固条件下的三组试验,研究了开挖面支护力、地表沉降规律和开挖面失稳发展过程.研究发现,管棚加固后的土样地表沉降明显减小,而水泥土加固对地表沉降的减小作用有限.随着支护板位移增大,支护力出现快速下降阶段、稳定阶段和丧失阶段.开挖面失稳过程中,土体变形出现主要变形区域、次要变形区域和变形延伸区域.管棚加固或"管棚+水泥土"加固能延缓变形向地表发展,"管棚+水泥土"加固还能降低开挖面附近土体变形大小和范围以及支护力的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挖面失稳 模型试验 地表沉降 管棚加固 土体变形
下载PDF
双护盾TBM不良地质段卡机脱困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崔光耀 麻建飞 王明胜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52-157,共6页
为确保双护盾TBM在不良地质中遭遇卡机事故时能快速安全脱困,依托某引水隧洞工程,研究双护盾TBM在断层破碎带段及软岩大变形段遭遇的卡机事故原因以及采用超前大管棚支护、环形扩挖法的技术难点。结果表明:双护盾TBM在断层破碎带段采用... 为确保双护盾TBM在不良地质中遭遇卡机事故时能快速安全脱困,依托某引水隧洞工程,研究双护盾TBM在断层破碎带段及软岩大变形段遭遇的卡机事故原因以及采用超前大管棚支护、环形扩挖法的技术难点。结果表明:双护盾TBM在断层破碎带段采用超前大管棚支护及软岩大变形段采用环形扩挖法,均能解决卡机事故问题,使其成功脱困。研究结果可为类似TBM卡机脱困提供工程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护盾TBM 不良地质段 卡机脱困 超前大管棚 软岩大变形
下载PDF
大面积堆载作用下港口干煤棚结构设计与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田磊 蔺雪峰 黄彦军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79-86,共8页
为研究软弱场地土条件下柱面网壳支座荷载和大面积堆载作用下干煤棚桩基受力与变形特性,通过某工程实例,进行了软弱场地土条件下干煤棚上部结构的内力分析,并对网壳支座荷载和大面积堆载作用下桩身变形进行了理论计算和有限元分析,对结... 为研究软弱场地土条件下柱面网壳支座荷载和大面积堆载作用下干煤棚桩基受力与变形特性,通过某工程实例,进行了软弱场地土条件下干煤棚上部结构的内力分析,并对网壳支座荷载和大面积堆载作用下桩身变形进行了理论计算和有限元分析,对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按角点法和等效土层厚度法计算的桩顶水平位移接近;软弱土地质情况下规范理论设计方法仅能较好地反映荷载作用下距离桩顶4/α范围内桩身位移的变化,桩承台有限元分析可反映大面积堆载作用下整个桩身变形和受力特性;根据计算得到的桩顶位移可近似换算出上部柱面网壳支座处的水平位移,可以此作为上部网壳支座荷载的设计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煤棚 软弱土 大面积堆载 桩身变形 桩身受力
下载PDF
阿家岭隧道穿越既有铁路线综合施工技术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世友 徐忠山 +1 位作者 李维高 刘则启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 2013年第11期81-84,共4页
阿家岭隧道穿越既有铁路线,通过采取洞室管棚预支护、沉降反馈开挖法、加强初期支护、监控量测技术、管棚变形监测等综合治理技术,有效地控制了既有铁路的线路沉降量,保证了顺利穿越既有铁路线。该综合技术根据隧道施工条件,突破常规施... 阿家岭隧道穿越既有铁路线,通过采取洞室管棚预支护、沉降反馈开挖法、加强初期支护、监控量测技术、管棚变形监测等综合治理技术,有效地控制了既有铁路的线路沉降量,保证了顺利穿越既有铁路线。该综合技术根据隧道施工条件,突破常规施工方法和工艺,为施工类似隧道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洞室管棚 沉降反馈开挖法 围岩量测 管棚变形量测
下载PDF
隧道下穿高速公路长管棚预支护技术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志强 《科学技术创新》 2022年第9期145-151,共7页
隧道下穿既有公路的施工过程中,受浅埋、复杂水文地质因素影响,洞内开挖过程中随着围岩垂直、水平位移增加会引起地表沉陷、洞内掉块坍塌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以HK客专某段隧道工程为例,建立了有限元模型,进行了长管棚预支护体... 隧道下穿既有公路的施工过程中,受浅埋、复杂水文地质因素影响,洞内开挖过程中随着围岩垂直、水平位移增加会引起地表沉陷、洞内掉块坍塌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以HK客专某段隧道工程为例,建立了有限元模型,进行了长管棚预支护体系力学效应数值分析,并通过现场实测实证对比基本与实际情形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下穿公路 长管棚预支护 有限元模拟 协同分析 围岩变形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