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羊绒轻薄型轻起毛提花围巾的设计与开发 被引量:8
1
作者 王卫红 《山东纺织科技》 2004年第1期13-15,共3页
阐述了羊绒轻薄型轻起毛提花围巾的设计思想 ,并从原料选用、产品规格、织物组织、后整工艺流程及技术关键几方面介绍了该产品的开发过程。
关键词 羊绒轻薄型轻起毛提花围巾 设计构思 原料 产品规格 织物组织
下载PDF
为何伤痛挥之不去——奥兹克《大披肩》中的时空转换叙事
2
作者 隋莹莹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12-17,33,共7页
《大披肩》是辛西娅·奥兹克文学书写生涯中里程碑式的作品。本文以创伤理论分析罗莎的致伤过程,指出罗莎无法言说的失女之痛是其创伤症状的原因;通过分析小说的时空转换叙事,探究了创伤以过度联想和闪回的形式,入侵伤者日常生活,... 《大披肩》是辛西娅·奥兹克文学书写生涯中里程碑式的作品。本文以创伤理论分析罗莎的致伤过程,指出罗莎无法言说的失女之痛是其创伤症状的原因;通过分析小说的时空转换叙事,探究了创伤以过度联想和闪回的形式,入侵伤者日常生活,使伤痛挥之不去。奥兹克以后现代叙事展现了罗莎的创伤机制,对于大屠杀幸存者伤痛的言说与疗愈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西娅·奥兹克 《大披肩》 时空转换 创伤 创伤疗愈
下载PDF
人性与兽性的抗衡——奥齐克《大披巾》的叙事艺术探微 被引量:5
3
作者 陈红 成祖堰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11期102-103,111,共3页
美国犹太作家辛西娅.奥齐克的优秀短篇小说《大披巾》以精湛的叙事艺术控诉了法西斯的暴行。文章从叙事模式、描写停顿、叙述频率、叙述视角和叙事声音等方面探讨《大披巾》的叙事艺术。
关键词 奥齐克 《大披巾》 叙事艺术 美国 叙述频率 叙述视角 叙事声音
下载PDF
宝相花纹样在披肩上的重构与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顾依然 吴静霞 +2 位作者 高月 崔晓棠 王军 《山东纺织科技》 2020年第4期19-21,共3页
文章在分析传统宝相花纹样的基础上,对其分解重构,设计了两款披肩。两款披肩主体均采用简化变形的宝相花纹样,以中心图案为主,四角图案为辅,既符合现代审美,又能体现传统文化。
关键词 宝相花纹样 披肩 重构 应用
下载PDF
犹太女性的大屠杀叙事书写——《大披巾》中的女性话语建构 被引量:3
5
作者 孙鲁瑶 《妇女研究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6-83,共8页
奥斯维辛之后,犹太大屠杀书写不仅面临着表征困境,还存在着性别话语失衡的问题,犹太男性往往处于大屠杀话语的中心,女性则居于边缘。对此,美国犹太女作家辛西娅·欧芝克的小说集《大披巾》一方面聚焦犹太母亲的大屠杀生存主题,另一... 奥斯维辛之后,犹太大屠杀书写不仅面临着表征困境,还存在着性别话语失衡的问题,犹太男性往往处于大屠杀话语的中心,女性则居于边缘。对此,美国犹太女作家辛西娅·欧芝克的小说集《大披巾》一方面聚焦犹太母亲的大屠杀生存主题,另一方面融合"历史元小说"及"女性书写"的叙事艺术,在回应"大屠杀书写困境"及"男性中心叙事"的同时,建构并强化了犹太女性的性别及历史话语,表达了两性平等对话、共享历史的愿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西娅·欧芝克 《大披巾》 犹太女性的大屠杀书写 女性话语
原文传递
从创伤性记忆的角度解读《大披巾》中罗莎的创伤 被引量:2
6
作者 卢俊岚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55-57,共3页
《大披巾》是美国犹太女作家辛西娅·奥芝克的中篇小说,通过探讨主人公罗莎所受到的创伤性记忆,为读者加深理解犹太人大屠杀对幸存者的影响提供另一个视角。
关键词 《大披巾》 辛西娅·奥芝克 创伤性记忆 大屠杀
下载PDF
论辛西娅·欧芝克《大披肩》主人翁罗莎的身份建构——基于流散批评理论的诠释 被引量:1
7
作者 童丽娟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25-27,32,共4页
《大披肩》是美国犹太裔女性作家辛西娅·欧芝克早期创作的一部中篇小说集。运用流散批评理论,对小说主人翁罗莎的人生经历进行解读,探究了犹太裔流散主体历经“背离-被弃-混沌-回归”的身份认同的艰难心路历程,以及作家本人对犹太... 《大披肩》是美国犹太裔女性作家辛西娅·欧芝克早期创作的一部中篇小说集。运用流散批评理论,对小说主人翁罗莎的人生经历进行解读,探究了犹太裔流散主体历经“背离-被弃-混沌-回归”的身份认同的艰难心路历程,以及作家本人对犹太裔身份构建问题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西娅·欧芝克 《大披肩》 流散批评理论 身份认同
下载PDF
基于中国传统服饰云肩的产品创新设计
8
作者 曾凡桂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3期73-81,共9页
中国传统服饰云肩的形成与发展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兴衰,其形成与演化过程融合了不同朝代、不同民族的文化精髓。通过解析云肩服饰的“样”“纹”“色”“艺”四个方面的艺术特征,提出“文化+趋势+主体+创意”的创新设计方法,进行文化产品... 中国传统服饰云肩的形成与发展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兴衰,其形成与演化过程融合了不同朝代、不同民族的文化精髓。通过解析云肩服饰的“样”“纹”“色”“艺”四个方面的艺术特征,提出“文化+趋势+主体+创意”的创新设计方法,进行文化产品创新设计。结果表明,将云肩文化运用于产品创新设计实践中,创造出具有深刻文化内涵与市场价值的现代女包产品,可以有效地提升产品的价值,同时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服饰 云肩 女包设计 产品创新设计 文创设计
下载PDF
精纺羊绒/羊毛混纺披肩生产工艺
9
作者 赵晓婷 吴薇 王利平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7-30,共4页
采用16.66 tex×2普通羊绒与内蒙古改良细羊毛(80/20)混纺纱,选用地组织为1上3下斜纹组织,边组织为经重平组织织造外观独特的披肩织物,探讨了披肩织物混纺纱的制备、织造,后整理工艺参数及生产要点。制得的精纺羊绒/羊毛混纺披肩疵... 采用16.66 tex×2普通羊绒与内蒙古改良细羊毛(80/20)混纺纱,选用地组织为1上3下斜纹组织,边组织为经重平组织织造外观独特的披肩织物,探讨了披肩织物混纺纱的制备、织造,后整理工艺参数及生产要点。制得的精纺羊绒/羊毛混纺披肩疵点少,绒面整洁光滑,颜色光泽鲜亮,弹性强,舒适性好,提高了披肩产品的附加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毛 羊绒 精纺 混纺 披肩
下载PDF
FZ/T 43014─2018《丝绸围巾、披肩》标准解读
10
作者 朱小云 《纺织检测与标准》 2018年第5期24-27,共4页
FZ/T 43014─2018《丝绸围巾、披肩》标准于2018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分析了新版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对新旧版标准的适用范围、规格标示、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之间存在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对标准的研究不仅可使与丝绸产品有关的生产企业... FZ/T 43014─2018《丝绸围巾、披肩》标准于2018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分析了新版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对新旧版标准的适用范围、规格标示、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之间存在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对标准的研究不仅可使与丝绸产品有关的生产企业、检测机构和专业人士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新版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和更新情况,及时调整对丝绸产品的质量管控依据,还可以规范市场运行秩序,有助于消费者购买到真正的丝绸围巾和披肩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围巾 披肩 标准 差异
原文传递
同披肩“交谈”——《拉拉的褐色披肩》对墨裔生存空间的想象再现与身份构建
11
作者 郑锦菁 谢美彬 吴婷 《菏泽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119-122,共4页
桑德拉·希斯内罗丝的《拉拉的褐色披肩》是美国当代墨裔文学的优秀之作。作者通过对空间的关注和披肩的重复,在表征之身、越界之家和重返之地的家族变迁中,完成了对墨裔生存空间的想象再现与身份构建,表达了希斯内罗丝从个人“越... 桑德拉·希斯内罗丝的《拉拉的褐色披肩》是美国当代墨裔文学的优秀之作。作者通过对空间的关注和披肩的重复,在表征之身、越界之家和重返之地的家族变迁中,完成了对墨裔生存空间的想象再现与身份构建,表达了希斯内罗丝从个人“越界”到共有的文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披肩 生存空间 身份构建 墨裔文学
下载PDF
羊毛改性丝光的羊绒型披肩和围巾新产品开发
12
作者 胡飞霞 赵磊 《上海纺织科技》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5-46,共2页
介绍了将深度氯化“剥鳞”处理过程放在毛织物后整理工序中进行的工艺 ,避免了毛条丝光处理给纺纱、织造过程带来的生产难度 ,使羊毛改性效果取得了质的提高。
关键词 毛织物 后整理 毛条 丝光处理 羊毛改性 披肩 围巾 产品开发
下载PDF
竹浆纤维披肩的设计技术探讨
13
作者 姚桂珍 冯美玲 陈书丽 《上海纺织科技》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33-35,共3页
利用具有环保、抗菌和吸湿等服用特性的竹浆纤维开发设计出保健、舒适、美化等功能的披肩产品。介绍了竹浆纤维披肩的纺纱、织造、后整理等加工工艺流程和工艺参数,重点探讨了两种染色工艺的具体操作要求和工艺技术参数。指出为了有利... 利用具有环保、抗菌和吸湿等服用特性的竹浆纤维开发设计出保健、舒适、美化等功能的披肩产品。介绍了竹浆纤维披肩的纺纱、织造、后整理等加工工艺流程和工艺参数,重点探讨了两种染色工艺的具体操作要求和工艺技术参数。指出为了有利于生产和保证产品质量,张力、车速等参数应偏低掌握,相对湿度以65%~70%为宜,不可使用强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浆纤维 披肩 性能 工艺 设计
下载PDF
“肯定生命”——论《大披肩》的屠犹记忆旅行
14
作者 郝慧敏 《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 2020年第2期86-92,共7页
屠犹记忆的生发、流通、影响已然得到理论家和学者的关注,但记忆自身的本质特性"旅行"却备受冷落。记忆的流动往往受到权力支配,因而屠犹在过度媒介化过程中被不断重构、重估,甚至出现同时成为规训物象、情感灵韵的悖论夹生... 屠犹记忆的生发、流通、影响已然得到理论家和学者的关注,但记忆自身的本质特性"旅行"却备受冷落。记忆的流动往往受到权力支配,因而屠犹在过度媒介化过程中被不断重构、重估,甚至出现同时成为规训物象、情感灵韵的悖论夹生问题。辛西娅·奥兹克反对对历史记忆的过度消费,而将记忆视为集体文化与个体生命再生的土壤。本文以《大披肩》(2)为例,探讨奥兹克创作中的"旅行记忆"特征,即在集体文化记忆层面呈现的隐喻思维和在个体生存层面呈现的记忆与忘却的选择性,这两种特征都以肯定生命为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屠犹旅行记忆 《大披肩》 隐喻 记忆与忘却 肯定生命
原文传递
敦煌壁画中“飞天”帔帛的演变及其艺术表现力
15
作者 李佳恒 《纺织报告》 2021年第8期112-113,共2页
敦煌壁画作为我国艺术发展长河的无上瑰宝,艺术价值不可估量,其中的飞天形象极具时代特色和研究价值,所披帔帛使其形态亦动亦静。飞天的艺术种类及帔帛的形制不仅彰显了我国匠人审美工艺的精湛,也反映了我国服饰文化的进程和发展,展现... 敦煌壁画作为我国艺术发展长河的无上瑰宝,艺术价值不可估量,其中的飞天形象极具时代特色和研究价值,所披帔帛使其形态亦动亦静。飞天的艺术种类及帔帛的形制不仅彰显了我国匠人审美工艺的精湛,也反映了我国服饰文化的进程和发展,展现的艺术表现力对服饰的发展及创新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壁画 飞天 帔帛 艺术表现力
下载PDF
解译战后美国犹太人的沉默:辛西娅·奥兹克的《披肩》
16
作者 陈书平 《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 2021年第4期678-698,共21页
沉默是犹太大屠杀研究的一个关键议题,而战后美国犹太社区关于大屠杀的反应至今仍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美国犹太女作家辛西娅·奥兹克和她的代表作《披肩》为战后美国犹太社区打破沉默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由于宗教、历史和社会政治原... 沉默是犹太大屠杀研究的一个关键议题,而战后美国犹太社区关于大屠杀的反应至今仍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美国犹太女作家辛西娅·奥兹克和她的代表作《披肩》为战后美国犹太社区打破沉默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由于宗教、历史和社会政治原因,战后美国犹太社区被指责患有一种集体的“大屠杀健忘症”。奥兹克的文学创作旅程同样经历了从回避大屠杀到直面大屠杀的转变。作为奥兹克打破沉默的“文学宣言”,《披肩》以“沉默”为主题揭示了“想象的”大屠杀幸存者罗莎·卢布林在大屠杀前、大屠杀期间和大屠杀后的创伤生活的全景。本文移植了劳伦斯·兰格的“先发制人”的概念旨在重新思考战后美国犹太社区的历史语境,以及重新评价大屠杀再现的伦理问题。“先发制人”指利用犹太大屠杀作为一种人文教训来实现道德救赎或宣扬更高的价值观。为避免误入“先发制人”可能带入的歧途,奥兹克整合犹太教义的“记忆”戒律、米德拉什的叙事风格和哈西德派关于“纯粹意图”的传说独创出一种“合格”的大屠杀文学写作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默 战后美国犹太人 辛西娅·奥兹克 《披肩》 劳伦斯·兰格 先发制人
下载PDF
辛西娅·奥兹克的“米德拉什”历史记忆观——以《大披巾》为例
17
作者 郝慧敏 《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 2021年第1期92-98,共7页
作为历史事实的犹太大屠杀的残酷性与对之记忆的有效性之间似乎无法实现对等。辛西娅·奥兹克借用犹太教律法的“米德拉什”阐释思维对该历史与记忆的罅隙进行了有效弥合,认为历史与记忆之间并非本体与摹仿的对立关系,而是本源与阐... 作为历史事实的犹太大屠杀的残酷性与对之记忆的有效性之间似乎无法实现对等。辛西娅·奥兹克借用犹太教律法的“米德拉什”阐释思维对该历史与记忆的罅隙进行了有效弥合,认为历史与记忆之间并非本体与摹仿的对立关系,而是本源与阐释的互动联结。本文以《大披巾》为例,通过对“哈拉哈”与“阿加达”两种米德拉什阐释模式的参照,探讨奥兹克的历史记忆观:记忆的历史性、记忆的想象性、记忆的现时性。这3种记忆方式赋予大屠杀记忆以存在的“合律法性”,实现了失语与言说的统一,从而规避了大屠杀记忆所面临的叙述伦理陷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披巾》 米德拉什 记忆 历史性 想象性 现时性
原文传递
传统缠花云肩艺术表达与造物功能探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郭丽 卓冬冬 李亚倩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33-41,共9页
传统缠花云肩艺术表达与造物功能的探析对丰富云肩艺术研究和传承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39件清代、民国缠花云肩为研究样本,借助文献、图像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传统缠花云肩的结构、纹样、色彩、工艺等方面进行归类、分析与总结,并从... 传统缠花云肩艺术表达与造物功能的探析对丰富云肩艺术研究和传承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39件清代、民国缠花云肩为研究样本,借助文献、图像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传统缠花云肩的结构、纹样、色彩、工艺等方面进行归类、分析与总结,并从历史渊源和民间藏品进行考证,探究其艺术表达和造物功能。研究认为:第一,缠花源于簪花习俗,盛行的宋代,而传统缠花云肩作为缠花诸多品类的一种,与缠花发展演变密切相关。第二,传统缠花云肩艺术特色鲜明,其结构形制种类多样、设计巧妙灵动;纹样以单个和多个组合形式较为常见,寓意吉祥;置色多而大胆,视觉语言丰富,具有雅俗互鉴的特点;工艺制作为“以缠代缘”和“缠作绣、布为底”两种方式进行。第三,受传统造物思想影响,此类云肩具有“增视”“调和”“添彩”和“掩暇”的造物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缠花工艺 缠花云肩 缘饰 艺术表达 造物功能
下载PDF
围手术期连袖披肩保暖对预防剖宫产孕产妇术中低体温寒战发生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谭静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8年第7期56-58,共3页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连袖披肩保暖对预防剖宫产孕产妇术中低体温寒战发生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深圳市福永人民医院行择期剖宫产孕产妇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保暖,研究组在常规手术保暖基...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连袖披肩保暖对预防剖宫产孕产妇术中低体温寒战发生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深圳市福永人民医院行择期剖宫产孕产妇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保暖,研究组在常规手术保暖基础上联合连袖披肩保暖,比较两组低体温寒战发生率、术后情况、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低体温寒战发生率对照组28.57%、研究组5.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拔管时间、清醒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率研究组94.29%、对照组74.2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袖披肩保暖可有效降低剖宫产低体温寒战发生率,促进产妇康复,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 并发症 寒战 低体温 围手术期 保暖 连袖披肩
原文传递
中药披肩联合温针灸在治疗风寒湿型肩周炎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朱娟 魏玲 +2 位作者 马依兰 朱梦娟 吕妮妮 《中国临床护理》 2023年第10期627-630,共4页
目的探讨中药披肩联合温针灸治疗风寒湿型肩周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2年9月就诊于郑州中医骨伤病医院的60例风寒湿型肩周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温针灸治疗,试验组采用中药披肩联合温针灸治疗,... 目的探讨中药披肩联合温针灸治疗风寒湿型肩周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2年9月就诊于郑州中医骨伤病医院的60例风寒湿型肩周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温针灸治疗,试验组采用中药披肩联合温针灸治疗,2组均治疗2周,比较2组肩部疼痛情况、肩关节功能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试验组临床疗效好于对照组(Z=-2.045,P=0.041),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t=4.892,P<0.001),肩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t=-4.531,P<0.001)。结论中药披肩联合温针灸能有效缓解风寒湿型肩周炎患者疼痛症状,并能明显改善肩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披肩 温针灸 风寒湿型 肩周炎 疼痛 肩关节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