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埋偏压隧道洞口钻爆设计及支护体系研究
1
作者 周川 王进 +2 位作者 马冰 任波 何雪清 《山西建筑》 2024年第2期158-161,共4页
洞口是浅埋偏压隧道工程的关键性控制节点,钻爆施工不当极易造成地表沉降过大、洞口塌方、边坡滑移等安全事故,提出一套系统完整的软弱围岩浅埋偏压隧道洞口钻爆设计方案及支护体系迫在眉睫。依托成都市东西城市轴线(东段)工程龙泉山二... 洞口是浅埋偏压隧道工程的关键性控制节点,钻爆施工不当极易造成地表沉降过大、洞口塌方、边坡滑移等安全事故,提出一套系统完整的软弱围岩浅埋偏压隧道洞口钻爆设计方案及支护体系迫在眉睫。依托成都市东西城市轴线(东段)工程龙泉山二号隧道为工程背景,通过对开挖工法、钻爆参数、支护体系等的研究,形成了一套系统完整的软弱围岩浅埋偏压隧道洞口段钻爆施工方案。研究结果表明,超前管棚对掌子面前方围岩进行加固,形成类似拱壳的连续体,可主动承担上方围岩压力,同时管棚提供的抗剪力提高了整体的抗剪、抗弯能力,稳定了有滑移风险的岩体;管棚直径越大,地表沉降越小,控制效果越好,更有利于促进隧道掌子面稳定;采用“规范钻爆作业、优化钻爆参数设计以及大管棚超前支护”的施工方案可有效控制地表沉降,降低隧道拱顶塌方风险,确保施工安全和施工正常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弱围岩 浅埋偏压隧道 洞口 钻爆设计 支护体系
下载PDF
浅埋偏压连拱隧道破坏机理及处治措施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建华 《公路交通技术》 2016年第3期98-101,共4页
目前隧道设计主要采用工程类比法,即依据围岩级别选取相应的支护参数,但对于某些特殊地段,需进行特殊的论证和设计。以杨岗1号隧道进口浅埋偏压段为工程背景,通过强度折减法计算隧道在未采取任何措施情况下和采取反压回填后其安全系数... 目前隧道设计主要采用工程类比法,即依据围岩级别选取相应的支护参数,但对于某些特殊地段,需进行特殊的论证和设计。以杨岗1号隧道进口浅埋偏压段为工程背景,通过强度折减法计算隧道在未采取任何措施情况下和采取反压回填后其安全系数大小及塑性区的分布,对反压回填措施的合理性及有效性进行评估,并根据塑性区的分布指出施工注意事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偏压隧道 反压回填 强度折减法 安全系数
下载PDF
浅埋偏压小净距隧道CD法施工合理净距 被引量:2
3
作者 毕玉 《广东公路交通》 2022年第6期118-121,143,共5页
以某浅埋偏压小净距隧道为背景,利用三维有限差分软件建立不同净距工况的隧道模型,分析不同小净距隧道挖掘后的中夹岩柱周边围岩塑性区范围、相应位移与最大应力变化规律,确定浅埋偏压小净距隧道CD法施工的合理净距,并将监测与模拟数据... 以某浅埋偏压小净距隧道为背景,利用三维有限差分软件建立不同净距工况的隧道模型,分析不同小净距隧道挖掘后的中夹岩柱周边围岩塑性区范围、相应位移与最大应力变化规律,确定浅埋偏压小净距隧道CD法施工的合理净距,并将监测与模拟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净距增大,中夹岩柱侧下方塑性区范围减小,中夹岩柱右侧水平与竖向位移缓慢增加,中夹岩柱左侧水平与竖向位移逐渐下降,中夹岩柱相应部位最大主应力呈减小的趋势。分析中夹岩柱围岩塑性区、位移与应力,得出CD法施工的合理净距为0.75B。监测与模拟数据误差范围5%~15%,一定程度上论证了数值模拟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偏压小净距隧道 CD法施工 合理净距
下载PDF
筐家Ⅰ号隧道洞口偏压段处理技术 被引量:1
4
作者 孙狂飙 邓文龙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 2009年第1期79-81,共3页
筐家Ⅰ号隧道是六安至岳西(黄尾)高速公路霍山县境内的一座左、右分离式单向行车隧道,从设计、施工方面对隧道洞口段Ⅴ级围岩偏压复合式衬砌、明洞暗进、半明半暗等方案的应用进行了探讨,重点讨论了隧道明洞暗进、半明半暗方案穿越洞口... 筐家Ⅰ号隧道是六安至岳西(黄尾)高速公路霍山县境内的一座左、右分离式单向行车隧道,从设计、施工方面对隧道洞口段Ⅴ级围岩偏压复合式衬砌、明洞暗进、半明半暗等方案的应用进行了探讨,重点讨论了隧道明洞暗进、半明半暗方案穿越洞口浅埋偏压段的工程经验,为类似隧道的建设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浅埋偏压 明洞暗进 半明半暗
下载PDF
浅埋偏压小净距隧道围岩变形影响因素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朱小坚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4期45-48,共4页
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模拟了浅埋偏压小净距隧道在不同间距和不同埋深条件下的开挖,研究了隧道间距和埋深对隧道围岩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隧道的最大变形出现在拱顶,但并不在拱顶的正中间,而是中间偏右侧;右侧隧道的拱顶、拱底和侧... 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模拟了浅埋偏压小净距隧道在不同间距和不同埋深条件下的开挖,研究了隧道间距和埋深对隧道围岩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隧道的最大变形出现在拱顶,但并不在拱顶的正中间,而是中间偏右侧;右侧隧道的拱顶、拱底和侧墙等部位的位移均比左侧隧道的大;随着隧道间距的增大,地表沉降值不断减小,而拱顶下沉累计沉降量先减小后增大;随着隧道埋深的增大,拱顶沉降量增大,地表沉降累计值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偏压 小净距隧道 围岩变形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合福铁路浅埋偏压隧道溜坍分析及整治方案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陈涛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第2期56-60,共5页
以合福铁路客运专线浅埋偏压隧道为例,对其溜坍事故原因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施工整治方案并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价。首先,通过现场调研与有限元模拟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该隧道施工过程受力复杂,软弱围岩自稳性差,洞口临时支护不足... 以合福铁路客运专线浅埋偏压隧道为例,对其溜坍事故原因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施工整治方案并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价。首先,通过现场调研与有限元模拟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该隧道施工过程受力复杂,软弱围岩自稳性差,洞口临时支护不足及施工期发生强降雨是本次事故的主要原因。然后,结合工程实际和有限元模拟结果提出了加强支护、减少开挖步长等具体整治措施。后续施工中隧道围岩变形收敛较快,洞口稳定得到有效控制,开挖进展顺利,表明该整治方案合理可行。研究思路和方法可为同类工程施工和事故处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偏压隧道 溜坍 整治方案 有限元
下载PDF
浅埋偏压隧道下穿自然保护区施工方案研究
7
作者 阳建明 李奉杰 《铁道勘察》 2023年第3期116-122,共7页
隧道下穿自然保护区常因施工不当导致地下水环境失衡或地表沉降,会给自然保护区内的古树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因此,研究一种隧道下穿自然保护区低扰动施工技术方案迫在眉睫。以老土地隧道下穿翠云廊古柏自然保护区为工程背景,通过信息化施... 隧道下穿自然保护区常因施工不当导致地下水环境失衡或地表沉降,会给自然保护区内的古树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因此,研究一种隧道下穿自然保护区低扰动施工技术方案迫在眉睫。以老土地隧道下穿翠云廊古柏自然保护区为工程背景,通过信息化施工,在施工过程中采用实时监测,数据分析和反馈,不断修正爆破参数、循环进尺和台阶长度等措施,最终形成一套系统完整的隧道下穿自然保护区综合施工方案。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钻爆参数的不断修正,取得了最优爆破效果;采用以结构自身防水为主,辅以“防水板+土工布+止水带”的防水控制措施取得显著效果,可确保保护区地下水环境的稳定。现场地表沉降监测表明,随着隧道埋深的增加,隧道开挖对地表的扰动越小;隧道埋深越浅,地表沉降历程曲线越陡。隧道埋深32 m时地表沉降2.89 mm,埋深48 m时地表沉降2.48 mm,均满足工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隧道 软弱围岩隧道 浅埋偏压隧道 自然保护区 信息化施工 施工方案
下载PDF
斜坡下浅埋偏压隧道地层响应的解析解答 被引量:3
8
作者 高翔 王华宁 《水利水电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9,共9页
针对斜坡下浅埋偏压隧道的开挖问题,考虑重力梯度作用,根据有限元模拟结果对现有解析偏压初始应力场进行修正,通过理论推导给出隧道开挖引发的地层响应解析解。求解采用复变函数法和Laurent级数解法,采用两种荷载释放方式建立隧道开挖... 针对斜坡下浅埋偏压隧道的开挖问题,考虑重力梯度作用,根据有限元模拟结果对现有解析偏压初始应力场进行修正,通过理论推导给出隧道开挖引发的地层响应解析解。求解采用复变函数法和Laurent级数解法,采用两种荷载释放方式建立隧道开挖边界的应力边界条件。结合地表边界条件求解得到完整的复位势表达,进而得到全域开挖增量应力和位移的理论解答。考虑到实际工程中隧道边界不存在不平衡力影响,采用洞心释放的理论解答分析了斜坡角度对隧道开挖后的地表位移和洞周应力、位移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斜坡角度增大,偏压影响更加显著,地表位移整体向浅埋侧移动,浅埋侧隆起现象越加明显,地表最大沉降量减小,沉降槽整体向深埋侧移动。环向全应力在90°和270°区域出现拉应力极值,并随偏压角度增加向顺时针方向移动。研究成果对浅埋偏压隧道的初步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偏压隧道 解析解 复变函数法 工程地质灾害 地下空间与工程 隧洞工程安全
下载PDF
均布荷载下小净距浅埋偏压隧道双侧壁导坑法工序优化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陈志敏 贾通 《甘肃科学学报》 2017年第5期103-109,126,共8页
对具有断面跨度大、净距小、埋深浅、偏压、围岩稳定性差和下穿建筑等特点的隧道,如何减小和控制地表沉降成为施工中考虑的关键技术问题。基于双侧壁导坑法,建立FLAC3D有限差分三维数值模型,对8种开挖工序所产生的拱顶沉降、建筑所处地... 对具有断面跨度大、净距小、埋深浅、偏压、围岩稳定性差和下穿建筑等特点的隧道,如何减小和控制地表沉降成为施工中考虑的关键技术问题。基于双侧壁导坑法,建立FLAC3D有限差分三维数值模型,对8种开挖工序所产生的拱顶沉降、建筑所处地表位移、塑性区面积和类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左右侧导洞开挖对拱顶沉降影响较小,中间导洞上台阶开挖时,拱顶沉降最大,能占到总沉降的40%左右;优化后的工序要点为优先开挖深埋侧隧道,并优先开挖其浅埋侧导洞。研究结果可为该类隧道的设计与施工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偏压隧道 小净距 双侧壁导坑法 工序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