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溃结宁膏穴位贴敷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32
1
作者 黄磊 蔡植 +1 位作者 朱莹 万虎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77-581,共5页
目的:探讨溃结宁膏穴位贴敷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UC)与口服柳氮磺胺吡啶(SASP)的临床疗效差异,观察其对血清干扰素-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含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脾肾阳虚型UC患者随机分为溃结宁膏组、SASP组、联合组,... 目的:探讨溃结宁膏穴位贴敷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UC)与口服柳氮磺胺吡啶(SASP)的临床疗效差异,观察其对血清干扰素-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含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脾肾阳虚型UC患者随机分为溃结宁膏组、SASP组、联合组,每组20例。溃结宁膏组给予溃结宁膏穴位贴敷及SASP模拟剂口服,贴敷穴位以上巨虚、天枢、足三里、命门、关元为主;SASP组给予溃结宁膏模拟剂穴位贴敷及SASP口服;联合组给予溃结宁膏穴位贴敷及SASP口服,疗程均为60天,并于治疗后2个月随访。比较3组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清IFN-γ和IL-4的变化。结果:溃结宁膏组和SASP组综合疗效相当[85.0%(17/20)vs 75.0%(15/20),P>0.05],溃结宁膏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SASP组[80.0%(16/20)vs 60.0%(12/20),P<0.05],联合组综合疗效总有效率为95.0%(19/20)、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0.0%(18/20),均优于其他两组(均P<0.05);3组治疗前后血清IFN-γ和IL-4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均能降低血清IFN-γ的含量,增加血清IL-4的含量,而溃结宁膏组优于SASP组(P<0.05),联合组优于其他两组(均P<0.05)。结论:溃结宁膏穴位贴敷治疗脾肾阳虚型UC疗效不低于SASP,改善中医证候及提高机体免疫力优于后者,与SASP联合治疗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脾肾阳虚 穴位贴敷 血清干扰素-γ 白细胞介素4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鳖甲煎丸抗乙肝后肝纤维化作用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缪京翔 《河南中医》 2010年第5期457-459,共3页
目的:观察鳖甲煎丸抗乙肝后肝纤维化作用的机制。方法:将确诊患者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鳖甲煎丸。结果:治疗组血清TGF-β1、PDGF、IL-1水平比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 目的:观察鳖甲煎丸抗乙肝后肝纤维化作用的机制。方法:将确诊患者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鳖甲煎丸。结果:治疗组血清TGF-β1、PDGF、IL-1水平比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0.05),但对照组下降不明显(P>0.05)。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血清IFN-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IFN-γ含量显著增加(P<0.05),而对照组血清IFN-γ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与治疗组比较差别有显著性(P<0.05)。结论:鳖甲煎丸对调整肝纤维化患者血清TGF-β1、PDGF、IL-1、IFN-γ水平有一定作用,调节免疫,抑制炎症因子释放,可能是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病毒性肝炎 肝纤维化 鳖甲煎丸 血清TGF—β1 血清PDGF 血清ifn-γ 血清IL-1
下载PDF
不同穴位针刺对进行性力竭游泳大鼠免疫平衡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9
3
作者 张玮 赵广高 +2 位作者 苏利强 郑里翔 严志宏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81-186,共6页
目的:观察"足三里"或"血海"穴位针刺对大强度运动大鼠免疫失衡的干预作用,探讨不同穴位的相对特异性。方法: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血海组与足三里组,每组8只。其中模型、血海、足三里组进行为期1... 目的:观察"足三里"或"血海"穴位针刺对大强度运动大鼠免疫失衡的干预作用,探讨不同穴位的相对特异性。方法: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血海组与足三里组,每组8只。其中模型、血海、足三里组进行为期13 d的递增负荷游泳训练,血海、足三里组每日训练结束20 min后进行20 min的穴位针刺干预。各组大鼠实验结束后8 h取股动脉血与脾脏,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4(IL-4)含量,用电子天平称重脾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血海组、足三里组第1次力竭游泳时间延长(P<0.01,P<0.05)。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脾脏指数及血清IFN-γ、IFN-γ/IL-4水平均降低(P<0.01,P<0.05);与模型组相比,血海组与足三里组血清IL-4含量降低(P<0.05,P<0.01),足三里组IFN-γ、IFN-γ/IL-4水平升高(P<0.05,P<0.01);足三里组血清IFN-γ含量高于血海组(P<0.05)。结论:针刺"足三里"能延长进行性力竭游泳大鼠的力竭时间,上调血清IFN-γ含量和IFN-γ/IL-4比例,这可能与其纠正大强度运动所导致的Th1/Th2失衡有关;针刺"足三里"的效果比"血海"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力竭实验 干扰素-γ7 白细胞介素-4 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4
原文传递
恩替卡韦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FN-γ、IL-10水平及肝纤维化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张如幸 《临床医学工程》 2020年第3期293-294,共2页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ETV)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FNα-2a)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γ-干扰素(IFN-γ)、白介素-10(IL-10)水平及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将70例CHB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采...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ETV)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FNα-2a)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γ-干扰素(IFN-γ)、白介素-10(IL-10)水平及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将70例CHB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ETV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PEG-IFNα-2a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FN-γ、IL-10水平及肝纤维化相关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清IFN-γ、IL-10、PCⅢ、HA、LN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FN-γ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IL-10、PCⅢ、HA、LN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ETV联合PEG-IFNα-2a治疗CHB患者可有效提高其血清IFN-γ水平,降低IL-10水平,并缓解肝纤维化,利于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恩替卡韦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血清ifn-γ IL-10 肝纤维化
下载PDF
复方敏维糖浆对湿疹和荨麻疹患者血清IL-4、IL-17及IFN-γ水平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
5
作者 贾慧军 王建茹 +3 位作者 陈海赑 唐靖禹 杨奇 王国辉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7年第16期2335-2337,共3页
目的观察复方敏维糖浆治疗湿疹和荨麻疹对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IL-17及γ-干扰素(IFN-γ)水平的影响,并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该院收治的湿疹和荨麻疹患者35例作为湿疹和荨麻疹患者组,给予复方敏... 目的观察复方敏维糖浆治疗湿疹和荨麻疹对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IL-17及γ-干扰素(IFN-γ)水平的影响,并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该院收治的湿疹和荨麻疹患者35例作为湿疹和荨麻疹患者组,给予复方敏维糖浆进行治疗,观察35例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及治疗前后患者血清IL-4、IL-17及IFN-γ水平变化。另选取同期来该院体检的健康者3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其血清IL-4、IL-17及IFN-γ水平,并与湿疹和荨麻疹患者组治疗前、后血清IL-4、IL-17及IFN-γ水平进行比较,分析复方敏维糖浆对湿疹和荨麻疹患者血清IL-4、IL-17及IFN-γ水平的影响。结果湿疹和荨麻疹患者组治疗后血清IL-4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血清IL-17及IFN-γ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前、后血清IL-4、IL-17及IFN-γ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疹和荨麻疹患者组治疗后血清IL-4、IL-17及IFN-γ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湿疹和荨麻疹患者组治疗后皮疹评分为(2.68±1.04)分,明显低于治疗前的(7.86±2.81)分,治疗后瘙痒评分为(2.93±1.25)分,明显低于治疗前的(7.36±2.54)分,治疗前、后皮疹和瘙痒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5例湿疹和荨麻疹患者经过治疗26例患者痊愈,5例患者显效,2例患者有效,2例患者无效,总有效率为94.3%;治疗后有1例患者出现嗜睡,1例患者出现头晕,1例患者出现恶心,1例患者出现口干,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4%。结论复方敏维糖浆治疗湿疹和荨麻疹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可改善患者血清IL-4、IL-17及IFN-γ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敏维糖浆 血清白细胞介素-4 血清白细胞介素-17 血清γ-干扰素 湿疹 荨麻疹
下载PDF
针刺对慢性疲劳综合征大鼠血清Th1/Th2的影响 被引量:22
6
作者 王向义 刘长征 雷波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87-389,共3页
目的:检测针刺对慢性疲劳综合征(CFS)大鼠血清辅助性T细胞(Th)1/Th 2的影响,探讨针刺治疗CFS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针刺组,每组8只。采用束缚+冷水游泳的复合应激法制备CFS模型。针刺组针刺"百... 目的:检测针刺对慢性疲劳综合征(CFS)大鼠血清辅助性T细胞(Th)1/Th 2的影响,探讨针刺治疗CFS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针刺组,每组8只。采用束缚+冷水游泳的复合应激法制备CFS模型。针刺组针刺"百会""关元""足三里"(双)穴,2个疗程(7d为1个疗程,1次/d,共14次)后,测量其体质量,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Th 1(γ-干扰素,IFN-γ)和Th 2(白介素-4,IL-4)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体质量下降,血清IFN-γ含量较正常对照组降低,IFN-γ/IL-4比值下降(均P<0.01);针刺组大鼠体质量增加,血清IFN-γ含量较模型组升高,IFN-γ/IL-4比值上升(P<0.01,P<0.05)。结论:针刺可调节CFS大鼠Th 1/Th 2失衡,可能是针刺治疗CFS起效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针刺 慢性疲劳综合征 血清γ-干扰素 血清白介素-4
原文传递
变应性鼻炎发病流行病学特征及与血清IFN-γ及IL-4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何璐宏 陈檬 张佳琦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23年第1期113-116,共4页
目的分析巴中市变应性鼻炎发病(AR)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与血清IFN-γ及IL-4水平的相关性研究,为临床上防治AR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的方法调查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巴中市三甲医院耳鼻喉科就诊的人群,采用面对面问卷调查形... 目的分析巴中市变应性鼻炎发病(AR)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与血清IFN-γ及IL-4水平的相关性研究,为临床上防治AR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的方法调查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巴中市三甲医院耳鼻喉科就诊的人群,采用面对面问卷调查形式调查人群的一般情况,统计AR的发病人数,AR的主要临床症状及相关症状,合并疾病情况,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和中重度组,抽取AR患者肘静脉血5 mL,采用变应原特异性IgE抗体检测试剂盒(免疫印迹法)测定22种变应原,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IFN-γ及IL-4水平;对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IFN-γ及IL-4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1243例人群完成了问卷,AR患病率为275例(22.12%);不同年龄段AR患病率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809,P<0.05),19~40年龄段AR患病率最高(28.40%);不同职业段AR患病率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914,P<0.0),其工人AR患病率最高(26.48%);巴中市275例AR患者中,其中季节性变应性鼻炎153例(55.64%),常年变应性鼻炎122例(44.36%);AR患者临床症状以喷嚏234例(85.09%)和鼻塞197例(71.64%)为主;AR合并支气管哮喘59例(21.45%),合并结膜炎占28例(10.18%);AR发病高峰期主要集中在7月;22种变应原中,最常见的变应原是尘螨139例(50.55%),其次为青霉素56例(20.36%);主要诱发因素为花粉112例(40.73%)和感冒98例(35.64%);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n=178)和中重度组(n=97);中重度组血清IL-4水平显著高于轻度组(P<0.05);中重度组血清IFN-γ水平显著低于轻度组(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IL-4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492,P<0.05);IFN-γ与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0.459,P<0.05);结论巴中市人群AR的患病率较高,主要临床症状是喷嚏,合并症中以支气管哮喘最多,感冒和天气变化是引起AR的主要因素,可通过检测AR患者血清IFN-γ及IL-4水平判断其病情严重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血清ifn-γ及IL-4水平 流行病学特征
原文传递
苦参汤加减联合激光坐浴机治疗湿热下注型混合痔的效果及其对人血清IL-6、IFN-γ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张新 丁翔云 翟会侠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15期200-203,共4页
目的观察基于血清白介素-6(IL-6)、血清干扰素-γ(IFN-γ)观察苦参汤加减联合激光坐浴机治疗湿热下注型混合痔术后的临床研究分析。方法将在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确定为湿热下注型混合痔为诊断的并拟择期行手... 目的观察基于血清白介素-6(IL-6)、血清干扰素-γ(IFN-γ)观察苦参汤加减联合激光坐浴机治疗湿热下注型混合痔术后的临床研究分析。方法将在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确定为湿热下注型混合痔为诊断的并拟择期行手术治疗的44例患者,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22例。对照组术后采取高锰酸钾片联合激光坐浴机治疗,试验组则采取苦参汤加减联合激光坐浴机治疗,并对患者随访7 d。比较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不同时间下血液指标[血清白介素-6(IL-6)、血清干扰素-γ(IFN-γ)]、创面恢复指标(水肿症状评分、疼痛评分、创面愈合情况评分)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第3、7天试验组炎性指标、创面恢复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高于对照组的72.73%(P<0.05)。结论在湿热下注型混合痔患者手术治疗结束后,采取苦参汤加减联合激光坐浴机治疗,可以明显的降低患者血清IL-6、IFN-γ指标,可有效减少术后水肿、疼痛症状,加速创面愈合,提升临床疗效,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IL-6、ifn-γ 苦参汤 激光坐浴机 混合痔
下载PDF
中药穴位离子导入辅助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9
作者 张华红 《浙江医学教育》 2015年第3期52-54,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离子导入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临床疗效,以及对血清IFN-γ、TNF-α的影响。方法:8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以补液纠正脱水,调节肠道菌群及对症处理;治疗组42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用中药穴位离子导入治疗,每天1次,共...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离子导入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临床疗效,以及对血清IFN-γ、TNF-α的影响。方法:8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以补液纠正脱水,调节肠道菌群及对症处理;治疗组42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用中药穴位离子导入治疗,每天1次,共用5天。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0.47%)高于对照组(7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提升了血清IFN-γ的水平,降低了患儿血清TNF-α的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穴位离子导入治疗小儿轮状病毒疗效较好,与提升了血清IFN-γ的水平和降低血清TNF-α的水平密切相关,能有效缓解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腹泻程度,缩短病程,是辅助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较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穴位离子导入 轮状病毒肠炎 血清ifn-γ TNF-Α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