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6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富硒酵母中硒的连续浸提原子荧光法形态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殷秋妙 方津津 +1 位作者 王富华 杜应琼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CAS 2009年第1期54-57,共4页
采用连续浸提、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研究了富硒酵母中硒的赋存形态。结果表明,富硒酵母中不同形态的硒所占比例从高到低顺序为:碱溶态,水溶态,盐溶态,醇溶态,残渣态;酵母硒中有机态硒达78%以上,主要以碱溶态形式存在。
关键词 连续浸提 原子荧光 酵母
下载PDF
美国犹他州中部Green River流域农业区硒的淋出速度和形态(英文)
2
作者 Evangelos KAKOUROS Yousif K.KHARAKA June A.BERDORFER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6-97,共12页
尽管硒(Se)是一种重要的生命元素,但是即使浓度很低,也有可能会造成危害。在美国西部,包括犹他州中部Green River流域斯图尔特湖水乌管理区,大面积的农业排水区中都存在硒。为了对该场地进行地球化学研究和进行修复,取未受扰动... 尽管硒(Se)是一种重要的生命元素,但是即使浓度很低,也有可能会造成危害。在美国西部,包括犹他州中部Green River流域斯图尔特湖水乌管理区,大面积的农业排水区中都存在硒。为了对该场地进行地球化学研究和进行修复,取未受扰动的岩芯分析了硒的形态、浓度和迁移。用酸消解进行前处理对土壤和曼柯斯页岩风化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硒的最高浓度为3ppm,采用连续萃取法的分析结果表明,有19%~79%的硒是以有机物形式存在的,有17%~67%的硒是以元素形式存在的。柱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硒可以从深部土壤迅速淋出,可溶性硒的质量分数很高,达到了292×10^-9。表层土壤中硒的淋出速度最初很慢,但是非常稳定,最终淋出速度会超过深部土壤。当对岩心通过放射灭菌后,表层土壤和深部土壤的淋出速度都会加快。计算结果表明,在修复富含硒的土壤时,所需的水量很大,每kg土壤需要约500L的水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实验 灌溉 淋出速度 硒迁移 连续萃取法
下载PDF
石油焦可溶有机质的分离与分析研究
3
作者 马巍巍 郝涛远 《山东化工》 CAS 2019年第19期117-120,128,共5页
石油焦是原油经蒸馏将轻、重质油分离后,重质油再经热裂转化而成的产品,目前石油焦一般只用于电解铝业及用作燃料,制约石油焦高附加值、非燃料利用的关键问题之一就是人们在分子水平上对石油焦的有机组成结构知之甚微。本文主要通过放... 石油焦是原油经蒸馏将轻、重质油分离后,重质油再经热裂转化而成的产品,目前石油焦一般只用于电解铝业及用作燃料,制约石油焦高附加值、非燃料利用的关键问题之一就是人们在分子水平上对石油焦的有机组成结构知之甚微。本文主要通过放大实验,分别使用石油醚、乙醇、丙酮/二硫化碳(V∶V=1∶1)对100 g石油醚进行分级萃取,得到三级萃取物,即E 1、E 2、E 3,并用气相质谱联用仪(GC-MS)进行检测。GC-MS检测发现,E 1中检测到大量的烷烃和芳烃类化合物;E 2中富集了大量的含氧有机物,主要包括醇类和醛类;E3中富集到的大部分为稠环芳烃类及噻吩类化合物。通过GC-MS分析,给出了石油焦特定分子的结构信息,为从分子水平上揭示石油焦中有机质的组成结构提供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焦 分级萃取 可溶有机质
下载PDF
湖泊沉积物有机质的连续提取与荧光光谱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博 王书航 +2 位作者 姜霞 黄晓峰 王雯雯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878-2888,共11页
采用化学连续提取与三维荧光光谱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蠡湖沉积物中可提取有机质的组成、结构和空间分布特征,并探讨了可提取态有机质组分与可交换态氮和弱吸附态磷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蠡湖沉积物中有机质含量为5.59~22.11 g·kg... 采用化学连续提取与三维荧光光谱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蠡湖沉积物中可提取有机质的组成、结构和空间分布特征,并探讨了可提取态有机质组分与可交换态氮和弱吸附态磷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蠡湖沉积物中有机质含量为5.59~22.11 g·kg^(-1)(以C计),均值为12.28g·kg^(-1),其中水可提取态有机质(WSOM)、富里酸(FA)、胡敏酸(HA)和胡敏素(HM)的比例分别为5.14%、11.81%、9.63%和73.42%,空间上呈现由西向东逐渐递增,湖岸大于湖心的分布趋势.WSOM鉴别出3个荧光组分,以类氨基酸荧光峰(W-C1)占优势,占总荧光强度的比例为42.49%;FA鉴别出2个荧光组分,以富里酸荧光峰(F-C2)为主,比例为67.63%;HA的3个荧光峰中,以类胡敏酸荧光峰(H-C1和H-C3)为主,两者之和的比例为71.55%.多元回归统计表明,可提取有机质组分与游离态氮和易解析态磷含量之间均显著正相关,且与氮的相关性系数大于与磷,反映了可提取有机质与可交换态氮的关系更为密切,可用于指示沉积物生物可利用性氮磷的污染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蠡湖 三维荧光 化学连续提取 可提取有机质 生物可利用性
原文传递
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沉积物中磷的形态及其与水相磷的关系 被引量:162
5
作者 朱广伟 秦伯强 +2 位作者 高光 张路 范成新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81-388,共8页
研究了长江中下游22个不同生态类型的浅水湖泊表层沉积物中磷的地球化学形态及水相磷含量等水质特征.对沉积物中磷形态的连续提取分析发现,自然粒度下,绝大部分湖泊的沉积物中90%以上的磷是以生物较难利用的形态存在的,活性磷所占比例很... 研究了长江中下游22个不同生态类型的浅水湖泊表层沉积物中磷的地球化学形态及水相磷含量等水质特征.对沉积物中磷形态的连续提取分析发现,自然粒度下,绝大部分湖泊的沉积物中90%以上的磷是以生物较难利用的形态存在的,活性磷所占比例很小.而在严重污染的城市湖泊中,活性磷含量则可以占到总磷的35%以上.沉积物中活性磷含量的高低与总磷含量并不一致.水草的存在对水相磷含量及沉积物中磷的活性都有显著的影响.水相磷的含量与沉积物中交换态磷的含量、沉积物铁磷比有显著的相关关系.研究表明,沉积物地球化学性质、水体营养盐含量及浅水湖泊生态类型之间存在复杂而密切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 沉积物 水体污染 环境保护 连续提取法 富营养化 生态系统
下载PDF
土壤-植物系统重金属形态分析和生物有效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29
6
作者 王学锋 杨艳琴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4-28,共5页
介绍了土壤 -植物系统中重金属连续提取的形态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同时归纳了影响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主要因素 ,如土壤性质、复合污染及根际环境等 ,并指出了需要解决的问题与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重金属 连续提取 形态分析 生物有效性 土壤-植物系统
下载PDF
改进BCR法分析国家土壤标准物质中重金属化学形态 被引量:159
7
作者 张朝阳 彭平安 +3 位作者 宋建中 刘承帅 彭珏 卢普相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881-1884,共4页
采用欧盟改进BCR连续提取法分析了国家土壤标准物质(GSS-6、GSS-7、GSS-16)中重金属化学形态,测试方法为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及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ICP-AES和GFAAS)。提取的形态分别为:酸可交换态(第一步)、可还原态(第二... 采用欧盟改进BCR连续提取法分析了国家土壤标准物质(GSS-6、GSS-7、GSS-16)中重金属化学形态,测试方法为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及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ICP-AES和GFAAS)。提取的形态分别为:酸可交换态(第一步)、可还原态(第二步)及可氧化态(第三步),将3步提取态之和加上残渣态质量分数与国家标准土壤物质中重金属质量分数进行了比较,回收率在93.9%~104%之间。方法准确度用欧盟标准物质BCR-701进行验证,测定结果与标准值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形态 重金属 连续提取法 土壤 标准物质
下载PDF
不同土壤磷的固定特征及磷释放量和释放率的研究 被引量:81
8
作者 李寿田 周健民 +2 位作者 王火焰 陈小琴 杜昌文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908-914,共7页
通过加入不同浓度的P(水土比为 2 0∶1 )并利用连续提取法 ,对三种土壤P的固定特征以及磷的释放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红壤对P的固定能力高于潮土 ,而潮土高于水稻土 ,在加入P量为 2 97gkg- 1土壤的条件下 ,三种土壤对P的固定量分别为... 通过加入不同浓度的P(水土比为 2 0∶1 )并利用连续提取法 ,对三种土壤P的固定特征以及磷的释放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红壤对P的固定能力高于潮土 ,而潮土高于水稻土 ,在加入P量为 2 97gkg- 1土壤的条件下 ,三种土壤对P的固定量分别为 2 84gkg- 1、2 5 3gkg- 1和 2 0 8gkg- 1。三种土壤对P的固定率则随着加入P量的增加而降低。在P的释放研究中 ,随着提取次数的增加 ,P的释放量减少 ,并在提取 8次后 ,以后各次P的释放量不发生显著变化。三种土壤中 ,水稻土P的最大释放量 (1 2 4 0 7mgkg- 1)显著高于红壤 (60 46mgkg- 1)和潮土 (1 9 74mgkg- 1) ,水稻土P的总释放量 (1 6次 )也大于红壤和潮土 ,三种土壤P的总释放量分别为 2 0 6 0 2 (1 98gkg- 1土壤P处理 )和 2 71 91mgkg- 1(2 97gkg- 1土壤P处理 )、1 0 0 48和2 60 5 3mgkg- 1、1 1 6 0 6和 1 3 1 91mgkg- 1。三种土壤P的释放率随着提取次数的增加而增加 ,并逐渐达到稳定。水稻土的释放率显著高于红壤和潮土。水稻土和潮土中 ,1 98gkg- 1土壤P处理的土壤P的释放率高于2 97gkg- 1土壤P处理的土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磷 固定特征 释放量 释放率 连续提取法
下载PDF
杭州市郊规模化养殖场猪粪的重金属含量及其形态 被引量:79
9
作者 董占荣 陈一定 +2 位作者 林成永 章永松 倪丹华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8年第1期35-39,共5页
对采集于杭州市郊规模化养殖场的猪饲料和猪粪的重金属含量及猪粪中重金属的形态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猪饲料中Zn,Cu,Mn和As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24.0,294.1,156.2和5.9 mg/kg;猪粪中Zn,Cu,Mn和As的平均含量分别高达1064.00,1018.00,6... 对采集于杭州市郊规模化养殖场的猪饲料和猪粪的重金属含量及猪粪中重金属的形态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猪饲料中Zn,Cu,Mn和As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24.0,294.1,156.2和5.9 mg/kg;猪粪中Zn,Cu,Mn和As的平均含量分别高达1064.00,1018.00,659.90和59.96 mg/kg。参照污泥农用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4284-84),供试猪粪样品中Zn,Cu含量均超标,As含量超标率为35%。猪粪中Cu以有机结合态为主,Zn和Mn以铁锰氧化物结合态为主,而As则主要以生物有效性高的交换态存在,高达31.2%。按照农田常规施氮量估算的粪便用量施用,土壤耕层中重金属均会有不同程度的增加,长期施用这些高量重金属的畜禽粪便存在污染农产品和生态环境的潜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饲料 猪粪 重金属 连续提取 形态分级
下载PDF
连续浸提技术测定土壤和沉积物中硒的形态 被引量:74
10
作者 瞿建国 徐伯兴 龚书椿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77-283,共7页
本文建立了土壤和沉积物中硒的形态分析方法.应用连续化学浸提技术将土壤和沉积物进行连续五次抽提,根据不同形态硒的溶解度,将土壤和沉积物中的硒分为可溶态(水溶态)、可交换态及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物-硫化物结合... 本文建立了土壤和沉积物中硒的形态分析方法.应用连续化学浸提技术将土壤和沉积物进行连续五次抽提,根据不同形态硒的溶解度,将土壤和沉积物中的硒分为可溶态(水溶态)、可交换态及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物-硫化物结合态及元素态、残渣态五种结合形态.各形态硒分级浸提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4.0%.总回收率(即:五种形态加和与总硒的比值)为93.2—9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分析 土壤 沉积物 连续浸提
下载PDF
红壤中铝的形态 被引量:62
11
作者 邵宗臣 何群 王维君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8-48,共11页
以改进的连续分级提取方法,用1mol/LKCl,0.2mol/LHCl,0.1mol/LNa4P2O7(pH8.5),DCB溶液,0.33mol/L柠檬酸钠(pH7.3)和0.5mol/LNaOH为提取剂,把红壤中可提取的非晶态铝区分为交换态铝(ExAl),吸附态无机羟基铝(HyA... 以改进的连续分级提取方法,用1mol/LKCl,0.2mol/LHCl,0.1mol/LNa4P2O7(pH8.5),DCB溶液,0.33mol/L柠檬酸钠(pH7.3)和0.5mol/LNaOH为提取剂,把红壤中可提取的非晶态铝区分为交换态铝(ExAl),吸附态无机羟基铝(HyAl),有机配合态铝(OrAl),氧化铁结合态铝(DCBAl),层间铝(InAl)和非晶态铝硅酸盐(NcAl)。每一种铝形态在其结构组成和性质上都有自己固有的特征,并与红壤相应的性质和生态特征密切相关。在同一个土壤中,其数量上有NcAl>InAl>DCBAl>OrAl>HyAl>ExAl的趋势。除ExAl外,其余五种铝形态均为玄武岩发育的红壤多于花岗岩发育的红壤。土壤中铝大部分以层状铝硅酸盐矿物存在。并以选择性溶解方法单独提取作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形态 连续分级提取 红壤
下载PDF
土壤中硒的形态连续浸提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65
12
作者 吴少尉 池泉 +2 位作者 陈文武 汤志勇 金泽祥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2-95,103,共5页
通过改进的连续浸提实验,将富Se土壤中Se的赋存状态分成5种形态:水溶态、可交换态、酸溶态(碳酸盐及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物结合态、残渣态,并用HG-AFS法检测了各形态Se和总Se,结果表明,该提取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好,简便﹑可靠易行。
关键词 连续浸提 富Se土壤 Se形态 HG-AFS法
下载PDF
香根草在铅锌尾矿上生长及其对重金属的吸收 被引量:57
13
作者 杨兵 蓝崇钰 束文圣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5-50,共6页
通过野外小区实验 ,研究了垃圾和 NPK肥对铅锌尾矿地中香根草 (Vetiveria zizanioides)生长及其对重金属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 ,添加垃圾后香根草生物量显著增加 ,而仅加入 NPK肥对其并无显著影响 ,同时添加垃圾和 NPK肥最有利于香根草... 通过野外小区实验 ,研究了垃圾和 NPK肥对铅锌尾矿地中香根草 (Vetiveria zizanioides)生长及其对重金属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 ,添加垃圾后香根草生物量显著增加 ,而仅加入 NPK肥对其并无显著影响 ,同时添加垃圾和 NPK肥最有利于香根草在铅锌尾矿中生长。尾矿中重金属形态的变化受金属特性和尾矿理化性质的双重影响。对纯尾矿而言 ,种植香根草后尾矿中重金属总量有所减少。尾矿在施加垃圾和 NPK肥后 ,尾矿中 Pb和 Zn总量减少了 13.6 5 %和 32 .4 0 % ,Cu总量则增加了2 3.5 2 %。可交换态和总量 Cu、Pb、Zn变化趋势一致 ,特别是 Cu和 Pb更为显著。香根草积累的 Pb和 Zn显著高于 Cu,并且重金属主要积累在根部。添加垃圾和 NPK肥料对 Cu的积累无显著差异 ,而显著减少香根草茎和根中 Zn和 Pb的积累 ,但显著增加单位面积上茎中 Zn、Pb和 Cu的总积累量 (p<0 .0 5 )。研究表明垃圾和 NPK肥的综合使用是一个较为经济有效的尾矿改良措施 ,但对于尾矿 -植被系统中的重金属迁移问题应引起关注。综合生物量与重金属的吸收特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矿 重金属 连续提取 香根草 植被重建
下载PDF
利用BCR改进法和Tessier修正法提取不同类型土壤中Cu、Zn、Fe、Mn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63
14
作者 冯素萍 刘慎坦 +3 位作者 杜伟 郭波 赵祥峰 刘海彬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97-300,共4页
连续提取法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学分析方法,是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形态分析的主要环节,但同一种提取法对于不同的土壤类型及同类土壤中不同重金属形态的提取效果差异很大。该文采用改进的连续提取法对山东省常见的褐土、棕壤和潮土3种土壤分... 连续提取法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学分析方法,是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形态分析的主要环节,但同一种提取法对于不同的土壤类型及同类土壤中不同重金属形态的提取效果差异很大。该文采用改进的连续提取法对山东省常见的褐土、棕壤和潮土3种土壤分别进行实验并对重金属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显示土壤中4种重金属含量大小依次为:Fe>Mn>Zn>Cu,重金属元素形态以残渣态为主,水溶态含量较低;不同土壤类型中重金属含量大小依次为:褐土>潮土>棕壤。同时对BCR改进法和Tessier修正法进行了对比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重金属元素 连续提取 形态分析 BCR法 Tessier法
下载PDF
环境样品中痕量元素的化学形态分析 Ⅰ.分析技术在化学形态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53
15
作者 何红蓼 李冰 +1 位作者 杨红霞 倪哲明 《岩矿测试》 CAS CSCD 2005年第1期51-58,共8页
文章介绍了形态分析的基本概念,常用的联用分析技术,如气相色谱原子吸收光谱、气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气相色谱微波诱导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气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等在环境样品(水、土壤... 文章介绍了形态分析的基本概念,常用的联用分析技术,如气相色谱原子吸收光谱、气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气相色谱微波诱导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气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等在环境样品(水、土壤、沉积物)中痕量元素化学形态(价态、金属有机化合物等)分析中的应用,土壤和沉积物中污染元素的顺序提取步骤,以形态分析发展动态。引用文献72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形态 价态 金属有机化合物 顺序提取 痕量元素
下载PDF
Phosphorus fractions and its release in the sediments of Haihe River,China 被引量:55
16
作者 SUN Shujuan HUANG Suiliang +1 位作者 SUN Xueming WEN Wei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09年第3期291-295,共5页
The amounts and forms of phosphorus (P) in surface sediments of Haihe River, Tianjin, North China, were examined using a sequential chemical extraction procedure. Five fractions of sedimentary P, including loosely s... The amounts and forms of phosphorus (P) in surface sediments of Haihe River, Tianjin, North China, were examined using a sequential chemical extraction procedure. Five fractions of sedimentary P, including loosely sorbed P (NH4Cl-P), redox-sensitive P (BD-P), metal oxide bound P (NaOH-P), calcium bound P (HCI-P), and residual P (Res-P) (organic and refractory P), were separately quantifi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contents of different P fractions in the sediments varied greatly. The total P (TP) contents ranged from 968 to 2017 mg/kg. Phosphorus contents in NH4Cl-P, BD-P, NaOH-P, and HCl-P ranged from 6.7 to 26.6 mg/kg, 54.5 to 90.2 mg/kg, 185.2 to 382.5 mg/kg, and 252.3 to 425.5 mg/kg, respectively, which represented 1.2%-3.2%, 7.7%-13%, 33.3%-48.9%, and 36.2%-54.2% of the sedimentary inorganic P, respectively. For all the sediment samples, the rank order of P-fractions was Res-P 〉 HCl-P 〉 NaOH-P 〉 BD-P 〉 NH4Cl-P. The highly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mounts of P released from the sediments and those in the NH4Cl-P and BD-P fractions, indicated that NH4Cl-P and BD-P were the main fractions that can release P easi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osphorus fractions sequential extraction phosphorus release SEDIMENTS Haihe River
下载PDF
太湖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地球化学形态及特征分析 被引量:43
17
作者 袁旭音 王爱华 许乃政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11-618,共8页
用连续提取法分析了太湖沉积物5种重金属的地球化学形态,对地球化学形态的组成和地理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重金属地球化学形态配分的共同特点是可交换态最低,残渣态最高。两种形态中Cd的可交换态最高,Cr的残渣态最高,可交换态最低。Cd... 用连续提取法分析了太湖沉积物5种重金属的地球化学形态,对地球化学形态的组成和地理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重金属地球化学形态配分的共同特点是可交换态最低,残渣态最高。两种形态中Cd的可交换态最高,Cr的残渣态最高,可交换态最低。Cd的碳酸盐态较高,Cr的最低;Pb、Cd的Fe-Mn氧化态较高,Cu的偏低;Cu的有机态最高,Cd的最低;Zn的地球化学形态比例大都处于中间。地域上变化较大的元素是Cd和Cu,变化不明显的元素有Pb和Zn。化学成分中Fe2O3、MnO与重金属地球化学形态的相关性最好,TOC与Cu的形态相关系数最高。综合对比分析表明,太湖沉积物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以Cd为最高,其次为P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重金属 连续提取法 元素地球化学形态 太湖
下载PDF
煤中汞,砷,硒赋存形态的研究 被引量:45
18
作者 郭欣 郑楚光 +2 位作者 刘迎晖 刘晶 陆晓华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63-766,共4页
本文利用连续化学浸提法对三种典型煤进行连续浸提,根据不同形态的溶解度,将煤中的汞,砷,硒分为可交换态,硫化物形态,有机物结合态及残渣态四种形态。结果表明不同的煤有不同的形态分布特征。但总体来看,汞主要以硫化物形态和残... 本文利用连续化学浸提法对三种典型煤进行连续浸提,根据不同形态的溶解度,将煤中的汞,砷,硒分为可交换态,硫化物形态,有机物结合态及残渣态四种形态。结果表明不同的煤有不同的形态分布特征。但总体来看,汞主要以硫化物形态和残渣态存在。砷主要以硫化物形态存在。硒赋存在硫化物,有机物及残渣态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种 连续化学提取 赋存形态 浸提法 原煤 燃烧过程
下载PDF
蛋白质组分析中蛋白质分步提取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33
19
作者 兰彦 钱小红 +4 位作者 王阁 李勇 罗凌 柳正良 贺福初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15-418,共4页
利用细胞裂解液充分溶解细胞蛋白质是成功进行蛋白质组分析的先决条件 .尝试利用三步提取法 ,即以三种溶解性能不同的裂解液分步提取细胞中的蛋白质组 ,并分别进行二维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two dimensionalpolyacrylamidegelelectrophor... 利用细胞裂解液充分溶解细胞蛋白质是成功进行蛋白质组分析的先决条件 .尝试利用三步提取法 ,即以三种溶解性能不同的裂解液分步提取细胞中的蛋白质组 ,并分别进行二维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two dimensionalpolyacrylamidegelelectrophoresis,2 DPAGE)分离 .通过对 2 DPAGE蛋白质图谱的比较 ,发现其与常规方法相比 ,具有蛋白质提取率高、双向电泳 (two dimensionalelectrophoresis,2 DE)分辨率高等优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步提取 蛋白质组 二维降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下载PDF
沉积物中磷的赋存形态及磷形态顺序提取分析方法 被引量:50
20
作者 许春雪 袁建 +2 位作者 王亚平 王苏明 代阿芳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85-794,共10页
阐述了当前我国水体富营养化的现状,水体的富营养化与水体中磷、氮的浓度以及二者的浓度比值有着密切的关系。水体富营养化时氮和磷的浓度均很高,但没有一个固定的值,是在一个较宽泛的富营养范围内,氮和磷的浓度比值大多在10∶1~20∶1... 阐述了当前我国水体富营养化的现状,水体的富营养化与水体中磷、氮的浓度以及二者的浓度比值有着密切的关系。水体富营养化时氮和磷的浓度均很高,但没有一个固定的值,是在一个较宽泛的富营养范围内,氮和磷的浓度比值大多在10∶1~20∶1。湖泊沉积物作为湖泊水体中磷的重要蓄积库,是湖泊流域磷循环的重要归属,也是湖泊水体内源性磷的主要来源,沉积物中极少量的稳定磷转化为活性磷就会造成湖泊水体富营养化。文中介绍了沉积物中无机磷形态的分类,评述了欧盟标准局在研制湖泊沉积物磷形态标准物质时比对采用的4种提取方法(Willimas法、Hieltjes-Lijklema法、Ruttenberg法、Golterman法),总结了国内外学者所应用的沉积物中磷的各种形态提取方法和磷各形态的分析测定方法,国内学者应用的方法是在国外学者方法的基础上提出的,阐述了顺序提取方法及其地球化学意义。简要评述了湖泊沉积物中磷的生物释放、物理释放和化学释放三种释放机制,这三种释放机制相辅相成,在一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某一过程可能占主导地位来控制沉积物磷的释放。最后提出应该加强对沉积物中磷的各种形态的专属提取剂及其提取有效性的分子表征和检测,更加细化对于沉积物中磷形态的分类和创新各种磷形态的分析方法,建立沉积物-水体磷的迁移、循环和转化模型,这对于从根本上解决富营养化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形态 沉积物 顺序提取 富营养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