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氨基硅球表面印迹牛血清白蛋白分离条件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15
1
作者 周雪 何锡文 +2 位作者 陈朗星 李文友 张玉奎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4-180,共7页
采用固定模板蛋白表面印迹的方法,在氨丙基衍生的硅球表面制备溶胶-凝胶印迹聚合物识别牛血清白蛋白。以该体系为例对制备蛋白质印迹聚合物的各个基本参数与分离选择性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用正辛基三甲氧基硅烷、氨丙基三乙氧基... 采用固定模板蛋白表面印迹的方法,在氨丙基衍生的硅球表面制备溶胶-凝胶印迹聚合物识别牛血清白蛋白。以该体系为例对制备蛋白质印迹聚合物的各个基本参数与分离选择性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用正辛基三甲氧基硅烷、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四乙氧基硅烷在摩尔比为42.5∶42.5∶15,酸度为pH7.0时进行聚合,并采用0.1mol/LNaOH与10%(V/V)HAc-10%(m/V)SDS联用的方法洗脱固定的模板蛋白,由此制备的印迹聚合物的分离选择性能较好;并初步讨论了识别蛋白质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印迹 分离选择性 识别机理 牛血清白蛋白
下载PDF
水包油型微乳液相色谱分离激素类药物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3
2
作者 李宁 侯璇珠 +2 位作者 杨雯 黄光亮 叶秀金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23-327,共5页
采用水包油型微乳液相色谱(MELC)分离了6种激素类药物(醋酸可的松、泼尼松龙、己烯雌酚、炔雌醇、醋酸氟轻松及黄体酮)。考察了微乳流动相的组成成分(包括表面活性剂的浓度、油相种类、有机添加剂种类)及固定相孔径等对分离的影响。实... 采用水包油型微乳液相色谱(MELC)分离了6种激素类药物(醋酸可的松、泼尼松龙、己烯雌酚、炔雌醇、醋酸氟轻松及黄体酮)。考察了微乳流动相的组成成分(包括表面活性剂的浓度、油相种类、有机添加剂种类)及固定相孔径等对分离的影响。实验得到的最佳分离条件:色谱柱为Venusil ASB C18(T)(粒径5μm,孔径30nm,250mm×4.6mm),微乳流动相为30g/L十二烷基硫酸钠(SDS)-0.8%正辛烷-6.6%正丁醇,流速为0.8mL/min,检测波长为254nm,柱温为35℃。该方法可用于甾体药物及其制剂的分离鉴别以及快速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包油型微乳 微乳液相色谱 分离选择性 激素类药物
下载PDF
微乳电动毛细管色谱分离山酮类化合物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4
3
作者 薄涛 贡素萱 +3 位作者 杨学东 李薇 李克安 刘虎威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39-445,共7页
在优化微乳系统(如pH、缓冲液浓度、表面活性剂、助乳剂、油相及添加剂)的基础上,对影响微乳电动毛细管色谱(MEEKC)分离山酮类化合物的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以正辛醇 水分配系数(疏水常数logP)、色谱峰对称因子和理论塔板数作为参数,研... 在优化微乳系统(如pH、缓冲液浓度、表面活性剂、助乳剂、油相及添加剂)的基础上,对影响微乳电动毛细管色谱(MEEKC)分离山酮类化合物的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以正辛醇 水分配系数(疏水常数logP)、色谱峰对称因子和理论塔板数作为参数,研究了分离条件的改变对MEEKC分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色谱条件的改变对疏水性山酮和亲水性山酮分离选择性的影响存在着显著差异,当微乳体系为50mmol/L硼酸缓冲液(pH9 5)、10%(体积分数)正丁醇、80mmol/L正庚烷、120mmol/L十二烷基硫酸钠和5mmol/L磺酸化β 环糊精,分离电压为20kV和柱温为35℃时,10个山酮中有9个可被基线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乳电动毛细管色谱 分离 山酮类化合物 影响因素 分离选择性 添加剂 蝉翼藤 化学成分 中药
下载PDF
压力对加压电色谱分离选择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曹枫 张维冰 +1 位作者 阎超 张玉奎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3-147,共5页
基于弛豫理论的基本原理 ,通过对溶质在加压电色谱中输运过程的研究 ,得到了溶质多种形态同时存在情况下反映其色谱行为与电泳行为对迁移时间影响的理论表达式。进一步研究了中性溶质与中性溶质、中性溶质与带电溶质以及带电溶质与带电... 基于弛豫理论的基本原理 ,通过对溶质在加压电色谱中输运过程的研究 ,得到了溶质多种形态同时存在情况下反映其色谱行为与电泳行为对迁移时间影响的理论表达式。进一步研究了中性溶质与中性溶质、中性溶质与带电溶质以及带电溶质与带电溶质的分离选择性与压力、操作电压等的关系 ,结果表明 :对于中性溶质的分离 ,尽管可以通过压力的改变调节峰间距和分离时间 ,但不会对出峰次序产生影响。对于中性溶质与带电溶质的分离以及带电溶质与带电溶质的分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压电色谱 弛豫理论 分离选择性 压力 溶质
下载PDF
手性药物的毛细管电泳拆分 被引量:7
5
作者 韦寿莲 邓光辉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07-910,共4页
以氧氟沙星、扑尔敏、特布它林和普萘洛尔为手性药物,分别采用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羟丙基-β-环糊精结合羧甲基-β-环糊精(HP--βCD/CM--βCD)作手性拆分试剂,考察环糊精浓度和pH对手性选择性的影响。结果发现环糊精提供手性相... 以氧氟沙星、扑尔敏、特布它林和普萘洛尔为手性药物,分别采用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羟丙基-β-环糊精结合羧甲基-β-环糊精(HP--βCD/CM--βCD)作手性拆分试剂,考察环糊精浓度和pH对手性选择性的影响。结果发现环糊精提供手性相互作用,而pH强烈地影响这种相互作用。以HP--βCD/CM-β-CD组成的双环糊精系统能更好地优化手性选择性,而通过调节pH可以获得需要的分离选择性、迁移次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选择性 毛细管电泳 对映体分离 手性药物
下载PDF
膜技术分离纯化低聚半乳糖 被引量:6
6
作者 冯咏梅 常秀莲 +1 位作者 王文华 马润宇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873-877,共5页
用截留相对分子质量(以下简称分子量)1000的GE超滤膜对低聚半乳糖溶液进行分离纯化。结果表明,溶液的透过通量及ΔR(低聚糖与葡萄糖和乳糖之间的截留率差)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各种糖组分的表观截留率和分离选择性随透过通量的增加而增... 用截留相对分子质量(以下简称分子量)1000的GE超滤膜对低聚半乳糖溶液进行分离纯化。结果表明,溶液的透过通量及ΔR(低聚糖与葡萄糖和乳糖之间的截留率差)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各种糖组分的表观截留率和分离选择性随透过通量的增加而增加,ΔR随透过通量的增加而降低,三者最终都趋于平缓,并且其变化趋势不受原料浓度的影响。当透过通量为20~40L/(m2.h)时,可达到膜的最佳分离效果。在最佳条件下对低聚糖原料进行连续渗滤,当累积透过体积为原料体积的3倍时,低聚糖的质量分数由36.4%提高到57.8%(1.59倍),收率为7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聚半乳糖 膜分离 纯化 分离选择性
下载PDF
微乳液相色谱法同时分离7种水溶性维生素 被引量:6
7
作者 吴宏星 郑艾妮 +2 位作者 苏草茵 余诺君 李宁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39-444,共6页
采用微乳液相色谱法同时分离7种水溶性维生素(V_(B1)、V_(B2)、V_(B6)、VB_(12)、叶酸、烟酰胺和VC)。考察了微乳流动相体系中表面活性剂、油相、助表面活性剂的种类以及流动相的pH值、柱温等对水溶性维生素分离的影响。优化后微乳体系... 采用微乳液相色谱法同时分离7种水溶性维生素(V_(B1)、V_(B2)、V_(B6)、VB_(12)、叶酸、烟酰胺和VC)。考察了微乳流动相体系中表面活性剂、油相、助表面活性剂的种类以及流动相的pH值、柱温等对水溶性维生素分离的影响。优化后微乳体系的组成为: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聚氧乙烯月桂醇醚(Brij35)/正丁醇/乙酸乙酯/水(质量比为2∶60∶66∶8∶864)。色谱柱为Agilent TC C18(250 mm×4.6 mm,5μm),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54 nm,流速为0.5mL/min。7种水溶性维生素在20 min内达到基线分离。在4~36 mg/L范围内,7种水溶性维生素的质量浓度与峰面积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 1。不同添加水平下,V_(B1)、V_(B2)、V_(B6)、VC和烟酰胺的平均回收率为93.9%~102.9%。该方法可用于食品和药品中的多种水溶性维生素的分离、鉴别及快速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乳液相色谱法 水溶性维生素 分离选择性
下载PDF
面向镁锂分离的MOFs基膜研究进展
8
作者 华国燕 徐晓明 +2 位作者 陈宇轩 张艳红 刘福强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5776-5785,共10页
随着锂电池、航空航天等工业的迅速发展,锂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尤为关键。膜分离技术因能耗低、操作简便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镁锂分离领域。金属有机框架(MOFs)具有丰富的拓扑结构、较大的比表面积及稳定的孔隙率等特性,可用于开发适于... 随着锂电池、航空航天等工业的迅速发展,锂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尤为关键。膜分离技术因能耗低、操作简便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镁锂分离领域。金属有机框架(MOFs)具有丰富的拓扑结构、较大的比表面积及稳定的孔隙率等特性,可用于开发适于镁锂分离的理想膜材料。本文着重概述了MOFs基膜的主要类型及制备策略,重点比较了MOFs多晶膜、MOFs聚酰胺膜及MOFs通道膜三类MOFs基膜的镁锂分离选择性,并分析了其关键机制(主要包括尺寸筛分效应、离子-基团相互作用、脱水-再水合机制与Donnan理论)。进一步展望了面向镁锂分离的MOFs基膜的改良方向,主要分为MOFs选择与改性、基膜制备方法优化以及基底改性,有望进一步提升镁锂分离选择性以及MOFs基膜稳定性,为其应用推广提供新的研发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 膜材料 镁锂分离 分离选择性
下载PDF
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原位增强NaA分子筛膜渗透汽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袁标 沈鹏 《山东化工》 CAS 2022年第12期55-57,61,共4页
NaA分子筛因其主孔道的尺寸介于大多数有机溶剂与水分子的动力学直径之间,对水分子具有很高的选择透过性。因此,基于NaA分子筛开发的NaA分子筛膜被广泛应用于渗透汽化。但NaA分子筛膜陶瓷载体上的无机结晶膜在制备过程中易形成非分子筛... NaA分子筛因其主孔道的尺寸介于大多数有机溶剂与水分子的动力学直径之间,对水分子具有很高的选择透过性。因此,基于NaA分子筛开发的NaA分子筛膜被广泛应用于渗透汽化。但NaA分子筛膜陶瓷载体上的无机结晶膜在制备过程中易形成非分子筛孔,这些缺陷导致膜的分离系数较低。本文通过在NaA分子筛膜表面原位生长富含羟基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修复NaA分子筛膜在制备过程中产生的缺陷,同时提高NaA分子筛膜表面的亲水性,膜表面的接触角从36.8°降低至19.0°,最终实现大幅度提升NaA分子筛膜对乙醇/水的分离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A分子筛膜 二氧化硅纳米颗粒 渗透汽化 分离系数
下载PDF
旋涂工艺制备复合纳滤膜及其镁锂分离性能实验设计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鹏 王昊 +6 位作者 杨修洁 夏薇 殷长龙 吴文婷 师楠 陈坤 刘东 《广东化工》 CAS 2022年第24期1-3,45,共4页
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采用纳滤膜技术进行盐湖提锂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相关课程和实验的开发也非常必要。本实验设计通过聚乙烯亚胺(PEI)与均苯三甲酰氯(TMC)进行界面聚合反应制备具有优异镁锂分离性能的纳滤膜,并比较了旋涂工艺与传... 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采用纳滤膜技术进行盐湖提锂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相关课程和实验的开发也非常必要。本实验设计通过聚乙烯亚胺(PEI)与均苯三甲酰氯(TMC)进行界面聚合反应制备具有优异镁锂分离性能的纳滤膜,并比较了旋涂工艺与传统板框法工艺对所制备复合膜的影响。对两种工艺所制备的纳滤膜进行了结构表征和镁锂分离性能评价。结果表明两种工艺都可以成功制备纳滤膜,旋涂法制备的纳滤膜表面正电性更强,因此具有更优异的分离选择性,Li+/Mg2+离子选择性可以达到37.47±0.83。该实验涉及膜材料的制备、结构的表征和分离性能的评价,适用于新能源、材料、化工等相关专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和综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滤膜 镁锂分离 旋涂 盐湖提锂 分离选择性
下载PDF
PRODUCTION OF HIGHLY CONCENTRATED ^(13)C BY TWO-STAGE SELECTIVE IRMPD
11
作者 马培华 荒井重义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1990年第16期1337-1341,共5页
<sup>13</sup>C-labeled compounds have been widely applied in contemporary sciences, especially in life sciences as a tracer. The current method of <sup>13</sup>C separation by low temperature d... <sup>13</sup>C-labeled compounds have been widely applied in contemporary sciences, especially in life sciences as a tracer. The current method of <sup>13</sup>C separation by low temperature distillation is not easy to enrich <sup>13</sup>C from a natural abundance of 1.1% to over 90% and the pro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frared MULTIPHOTON DISSOCIATION 13C separation selectivity.
原文传递
DSP在多通道色选机分选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黄东海 方瑞明 郑力新 《电气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9-20,54,共3页
利用TI公司TMS320F206DSP芯片,采用14位高分辨率模数转换MAX125芯片,实现了用于色选机的实时高速分选系统,该系统有32个同步数据采集与处理通道,16路可控的I/O口驱动信号输出,具有处理通道多、分选精度高、参数调节范围宽和实时控制速... 利用TI公司TMS320F206DSP芯片,采用14位高分辨率模数转换MAX125芯片,实现了用于色选机的实时高速分选系统,该系统有32个同步数据采集与处理通道,16路可控的I/O口驱动信号输出,具有处理通道多、分选精度高、参数调节范围宽和实时控制速度快等特点。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系统的硬件原理及其组成、算法流程及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通道色选机分选系统 DSP 数据采集 数据处理 数字信号处理器 粮食精加工
下载PDF
Hierarchically Porous Carbon Membranes Derived from PAN and Their Selective Adsorption of Organic Dyes 被引量:6
13
作者 吴青芸 Hong-qing Liang +2 位作者 Meng Li Bo-tong Liu 徐志康 《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1期23-33,共11页
Porous carbon membranes were favorably fabricated through the pyrolysis of polyacrylonitrile(PAN) precursors, which were prepared with a template-free technique-thermally induced phase separation. These carbon membr... Porous carbon membranes were favorably fabricated through the pyrolysis of polyacrylonitrile(PAN) precursors, which were prepared with a template-free technique-thermally induced phase separation. These carbon membranes possess hierarchical pores, including cellular macropores across the whole membranes and much small pores in the matrix as well as on the pore walls. Nitrogen adsorption indicates micropores(1.47 and 1.84 nm) and mesopores(2.21 nm) exist inside the carbon membranes, resulting in their specific surface area as large as 1062 m2/g. The carbon membranes were used to adsorb organic dyes(methyl orange, Congo red, and rhodamine B) from aqueous solutions based on their advantages of hierarchical pore structures and large specific surface area. It is particularly noteworthy that the membranes present a selective adsorption towards methyl orange, whose molecular size(1.2 nm) is smaller than those of Congo red(2.3 nm) and rhodamine B(1.8 nm). This attractive result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 steric structure matching between the molecular size and the pore size, rather than electrostatic attraction. Furthermore, the used carbon membranes can be easily regenerated by hydrochloric acid, and their recovery adsorption ratio maintains above 90% even in the third cycle. This work may provide a new route for carbon-based adsorbents with hierarchical pores via a template-free approach, which could be promisingly applied to selectively remove dye contaminants in aqueous efflu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bon membranes Polyacrylonitrile Thermally induced phase separation Methyl orange selective adsorption
原文传递
磁性材料用超纯铁精矿生产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肖奇 邱冠周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25-27,共3页
介绍了磁选方法预处理原料,制备适合于永磁铁氧体生产的合格超纯铁精矿。试验研究表明,在磨矿细度98%-37μm、磁场强度0.1T、分散剂用量3mg/L、有机高分子用量ω=4×10-6的最佳工艺条件下,生产出TFe7... 介绍了磁选方法预处理原料,制备适合于永磁铁氧体生产的合格超纯铁精矿。试验研究表明,在磨矿细度98%-37μm、磁场强度0.1T、分散剂用量3mg/L、有机高分子用量ω=4×10-6的最佳工艺条件下,生产出TFe71.8%、SiO2<05%的超纯铁精矿;生产出合格的铁氧体永磁材料,其指标:Br=0.2105T,Hc=129.8kA/m,(B·H)max=7.2kJ/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纯铁精矿 永磁铁氧体 聚团磁选 磁性材料
下载PDF
分子烙印技术选择性分离识别中草药有效成分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波 庞小琳 +1 位作者 刘凤艳 王艳 《辽宁化工》 CAS 2012年第5期481-483,519,共4页
对近年来分子烙印技术选择性分离识别中草药有效成分(如黄酮类、生物碱类、萜类、蒽醌类等)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分子烙印技术在该领域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分子烙印技术 选择性分离识别 中草药 有效成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