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风力机叶片的三维非定常气动特性估算 被引量:10
1
作者 伍艳 王同光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0-103,共4页
结合动量-叶素理论、非定常空气动力和动态失速模型来计算风力机叶片的二维非定常气动特性,并在此基础上经过适当修正后考虑三维旋转效应的非定常气动特性。分析比较二维和三维两种计算结果,给出更为合理的计算叶片非定常气动特性的方... 结合动量-叶素理论、非定常空气动力和动态失速模型来计算风力机叶片的二维非定常气动特性,并在此基础上经过适当修正后考虑三维旋转效应的非定常气动特性。分析比较二维和三维两种计算结果,给出更为合理的计算叶片非定常气动特性的方法。计算结果表明,风力机叶片的三维非定常气动特性计算结果与二维时的计算结果相比有较大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机 非定常空气动力 三维旋转效应 分离点 分离延迟
下载PDF
三维旋转效应对叶片非定常气动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伍艳 王同光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8-182,共5页
在旋转的作用下,流动分离向下游延迟,结果大大改变了风力机叶片的气动特性,这种由旋转所带来的影响被称为三维旋转效应。本文以叶片表面边界层理论分析的结果为基础,给出了三维旋转效应对气流分离影响的解析关系,使得这一复杂问题可以... 在旋转的作用下,流动分离向下游延迟,结果大大改变了风力机叶片的气动特性,这种由旋转所带来的影响被称为三维旋转效应。本文以叶片表面边界层理论分析的结果为基础,给出了三维旋转效应对气流分离影响的解析关系,使得这一复杂问题可以方便地解决,为准确计算旋转叶片的气动载荷提供基础。通过算例表明,当这一三维旋转效应应用于叶片非定常气动特性计算时,能大大改善计算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旋转效应 流动分离 分离点延迟 边界层 非定常空气动力学 动态失速
下载PDF
振荡射流提高风力机叶型升力的PIV实验 被引量:5
3
作者 陈默 刘红 袁新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90-592,共3页
本实验在风力机叶片叶型表面头部加入平均质量流量为零的一定频率的振荡射流。PIV(Particle Image Ve- locimetry)实验手段显示出叶片上表面速度场。通过对加入振荡射流前后速度场和涡量场的观察与比较,可以发现在振荡射流的作用下,叶... 本实验在风力机叶片叶型表面头部加入平均质量流量为零的一定频率的振荡射流。PIV(Particle Image Ve- locimetry)实验手段显示出叶片上表面速度场。通过对加入振荡射流前后速度场和涡量场的观察与比较,可以发现在振荡射流的作用下,叶片上表面尾端的流动分离发生了再附,转捩点向后推移。通过比较还可以发现在加入特定的频率和强度的振荡射流之下,该效果更加明显。该实验不仅可以证明振荡射流可以提高叶片升力,而且显示了不同频率的射流对流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荡射流 风力机 推迟分离 PIV 转捩
下载PDF
三维旋转效应对桨叶气动特性影响的计算 被引量:3
4
作者 伍艳 王同光 《空气动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00-204,共5页
在旋转的作用下,流动分离向下游延迟,结果大大改变了风力机桨叶的气动特性,这种由旋转所带来的影响被称为三维旋转效应。本文以桨叶表面边界层理论分析的结果为基础,给出了三维旋转效应对气流分离影响的解析关系,将其与非定常气动和动... 在旋转的作用下,流动分离向下游延迟,结果大大改变了风力机桨叶的气动特性,这种由旋转所带来的影响被称为三维旋转效应。本文以桨叶表面边界层理论分析的结果为基础,给出了三维旋转效应对气流分离影响的解析关系,将其与非定常气动和动态失速模型相结合,并适当考虑旋转条件下桨叶翼型载荷的分布特性,使其能计算三维旋转效应下风力机桨叶的非定常气动特性.通过算例表明,当这一三维旋转效应模型与非定常动态失速模型耦合后再计算桨叶非定常气动特性时,能大大改善计算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旋转效应 分离 分离点延迟 非定常空气动力学 动态失速
下载PDF
同频同调制通信信号的卷积混合单通道盲分离 被引量:1
5
作者 吴芳 高青伟 +1 位作者 吴铭 芮国胜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5-89,共5页
针对单通道的同调制方式、同调制参数的时频重叠信号的盲分离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卷积混合盲分离算法。首先,基于时间分集的过采样技术的信道多样性性质,将单通道混叠的MISO模型转化为多通道混叠的MIMO模型进行研究。然后,结合MIMO模型... 针对单通道的同调制方式、同调制参数的时频重叠信号的盲分离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卷积混合盲分离算法。首先,基于时间分集的过采样技术的信道多样性性质,将单通道混叠的MISO模型转化为多通道混叠的MIMO模型进行研究。然后,结合MIMO模型混叠矩阵的结构特点,讨论了混叠信号分量的时延差对MIMO模型混叠矩阵结构和混叠矩阵秩的影响。最后,数学推导证明:当信号分量时延差为符号速率的整数倍时,从信号时延的角度来讲混叠信号不具有盲可分离性,并通过仿真实例予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信道 多通道 盲分离 过采样 时延
下载PDF
地地战术导弹子母弹抛射与散布建模仿真
6
作者 陈冰 易东云 谢美华 《飞行器测控学报》 2006年第4期40-44,共5页
基于对子弹的抛射和末端弹道的物理过程建模进行了仿真计算,研究了各层子弹抛射速度、抛射延时给子弹分布带来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适当调整母弹弹道、抛射延时等参数,可以有效提高子母弹的覆盖面积。
关键词 子母弹 散布 抛射延时
下载PDF
Effects of fabricated error on transmission performance of double layer frequency selective surface configuration 被引量:15
7
作者 HE Bin SUN Lian-chun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99-603,共5页
Based 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 which the fabricated error of the double layer frequency selective surface (FSS) leads to the transmission loss and the resonant frequency leaves away the design resonant frequenc... Based 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 which the fabricated error of the double layer frequency selective surface (FSS) leads to the transmission loss and the resonant frequency leaves away the design resonant frequency, the inter-layer separation distance (ISD) and the unit cell aligning error (UAE) were used as main variables to study the transmission performance attenuation of the double layer FSS configuration. The numerical analysis model for ISD and UAE was established and also was used to simulate the ring unit cell FSS transmission performance by the finite element and periodic moment methods. The double layer ring aperture FSS configuration designed was used as the numerical model. As a result of the numerical analysis, it is shown that both ISD and UAE produce insertion transmission loss (ITL) and insertion phase distortion (IPD) directly. Furthermore, ISD results in more loss of the amplitude of the transmitted signal for the FSS than UAE. It is significant for the designer of the multiplayer FSS to assign the fabricated error of the FSS dielectric layers. The UAE introduces the insertion phase variation bad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SS 平衡性 ISD 结构设计 UAE 光学机械
下载PDF
基于独立分量分析的多源冲击定位方法 被引量:14
8
作者 苏永振 袁慎芳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34-137,157,共5页
结构健康监测中常用声发射信号进行声发射源的定位及特征描述。多个冲击事件发生时,声发射信号是多个信号的混叠,而且混合方式未知,这使利用声发射信号对冲击源进行定位变得非常困难。而近年来兴起的基于独立分量分析的盲源分离技术为... 结构健康监测中常用声发射信号进行声发射源的定位及特征描述。多个冲击事件发生时,声发射信号是多个信号的混叠,而且混合方式未知,这使利用声发射信号对冲击源进行定位变得非常困难。而近年来兴起的基于独立分量分析的盲源分离技术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可能。采用基于信息极大化原理的反馈网络结构对同时作用在铝梁上的两个冲击事件产生的声发射混合信号进行分离,估计出各个源信号到达传感器的时延后,运用两点直线定位公式对两个冲击源进行定位。混合仿真实验验证了基于信息极大化原理的独立分量分析方法估计时延的有效性,铝梁上的两源冲击实验,进一步表明运用独立分量分析方法能较好的解决多冲击源定位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盲源分离 独立分量分析 时延 冲击定位
下载PDF
毛细血管压对阻隔延迟皮瓣存活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李众利 张伯勋 刘郑生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57-458,共2页
在新西兰兔背部形成双蒂阻隔皮瓣 ,阻隔物为医用硅膜。分别测定皮瓣蒂部、末端及中部三点的毛细血管压力值。结果表明 ,阻隔皮瓣存活长度随迟延时间增加而增加 ;阻隔双蒂皮瓣中部毛细血管压低于两蒂部 ,延迟前 4天 ,中部毛细血管压逐渐... 在新西兰兔背部形成双蒂阻隔皮瓣 ,阻隔物为医用硅膜。分别测定皮瓣蒂部、末端及中部三点的毛细血管压力值。结果表明 ,阻隔皮瓣存活长度随迟延时间增加而增加 ;阻隔双蒂皮瓣中部毛细血管压低于两蒂部 ,延迟前 4天 ,中部毛细血管压逐渐增高 ;断远端蒂后 ,毛细血管压自蒂部向末端逐渐下降 ,延迟 4天后 ,各部位毛细血管压均明显增高 ,延迟 14天后其存活端毛细血管压值低于即刻皮瓣存活端。提示阻隔延迟明显提高了皮瓣的毛细血管压 ;阻隔双蒂皮瓣断蒂后其毛细血管压与皮瓣存活距离存在着线性关系 ,随压力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隔延迟皮瓣 毛细血管压 皮瓣存活 创伤 动物实验
下载PDF
矿岩分离露天爆破毫秒延时间隔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顺波 李泽华 +2 位作者 杨军 王洪强 余德运 《爆破器材》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5-58,共4页
在露天矿山开采过程中,矿石损失与贫化反映了矿产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是评价矿床开采水平的主要指标之一。露天台阶爆破推进至矿岩交界处时,损失、贫化都会相应增加。通过应力波相互作用关系和自由面形成所需的时间对矿岩分离爆破毫秒... 在露天矿山开采过程中,矿石损失与贫化反映了矿产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是评价矿床开采水平的主要指标之一。露天台阶爆破推进至矿岩交界处时,损失、贫化都会相应增加。通过应力波相互作用关系和自由面形成所需的时间对矿岩分离爆破毫秒延时间隔进行了分析,得到了矿岩分界线两侧的孔需要同时起爆,与其相邻孔的延时间隔时间设定为100 ms的爆破方法。现场试验应用表明,在矿岩分界线处可以形成明显的拉沟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岩分离 损失 贫化 毫秒延时
下载PDF
双蒂阻隔皮瓣内血管及血流变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伯勋 李众利 +1 位作者 刘郑生 郭义柱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10-212,共3页
目的:探索阻隔皮瓣内血管、血流变化的规律及其与皮瓣存活的关系。方法:通过在新西兰兔背部设计两极双蒂阻隔皮瓣,阻隔物为医用硅膜。然后在皮瓣近端、中部和远端三部分分别测量血流值;绘制血流图;光镜下观察皮瓣组织结构变化,并... 目的:探索阻隔皮瓣内血管、血流变化的规律及其与皮瓣存活的关系。方法:通过在新西兰兔背部设计两极双蒂阻隔皮瓣,阻隔物为医用硅膜。然后在皮瓣近端、中部和远端三部分分别测量血流值;绘制血流图;光镜下观察皮瓣组织结构变化,并计算皮瓣各层血管数量和直径大小;在皮瓣血管墨汁灌注透明标本上观察血管分布。结果:在阻隔皮瓣内血管再生与改建同时进行,再生在肉芽组织层,改建在真皮层,最后形成轴型血管。其血流量的变化过程为近端>中部>远部,血流量只要达0.25V%(正常为0.8V%)皮瓣即可存活。结论:阻隔皮瓣通过毛细血管的再生与改建可以形成轴型血管,皮瓣存活的最低血流量为0.25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隔皮瓣 血管 血流
原文传递
基于时延序列特征的多局放源信号分离方法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锡洋 周文俊 +3 位作者 刘溟 邹建明 杨伟敏 喻剑辉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90-97,共8页
现有多局部放电(PD)源信号分离方法多采用PDUHF信号的时频差异作为特征参数进行多源信号分离,但在信噪比较低时分离准确率低。为此,文中提出了基于时延序列分布特征的多PD源信号分离方法,采用两支定向天线组成的旋转检测平台分析出时延... 现有多局部放电(PD)源信号分离方法多采用PDUHF信号的时频差异作为特征参数进行多源信号分离,但在信噪比较低时分离准确率低。为此,文中提出了基于时延序列分布特征的多PD源信号分离方法,采用两支定向天线组成的旋转检测平台分析出时延序列与天线阵列旋转角度满足余弦函数关系,以此对应关系为特征值进行多PD源信号分离。基于时域有限差分算法仿真了3个模拟PD源在不同信噪比时的分离准确率,与现有多源分离方法进行对比,当信噪比为5dB时,分离准确率从71%提升至95%。在220kV试验变电站内试验,结果表明多个PD源被准确地分离和定位,验证了该分离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放电 多源分离 时延序列 峰值-密度算法 定位
下载PDF
基于时延估计波束形成预处理的实时语音盲信号分离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吴景田 何培宇 +2 位作者 邓方 徐自励 潘帆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9-103,共5页
针对现有盲信号分离算法,在真实环境下性能会降低及计算量大而难以实时处理的局限性,提出一种将基于时延估计的波束形成与一种简单的去相关盲分离算法相结合的分离方法.在波束形成中,首先用互功率谱相位法对信号源到达传感器阵列的相对... 针对现有盲信号分离算法,在真实环境下性能会降低及计算量大而难以实时处理的局限性,提出一种将基于时延估计的波束形成与一种简单的去相关盲分离算法相结合的分离方法.在波束形成中,首先用互功率谱相位法对信号源到达传感器阵列的相对时延进行估计,然后进行延时对消,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盲信号分离,并将该去相关盲分离算法推广到频域进一步降低计算复杂度.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简单可行并使得分离效果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盲信号分离 波束形成 互功率谱相位 时延估计
下载PDF
基于盲源分离理论的麦克风阵列信号有音/无音检测方法 被引量:4
14
作者 马晓红 梁丽丽 殷福亮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89-592,共4页
该文提出一种在方向性噪声场中多路麦克风信号同时进行有音/无音检测(VAD)的方法。在方向性噪声场中,由于各个麦克风接收信号中的噪声彼此之间相关,因而,可以利用盲源分离理论将方向噪声与语音源信号分离,从而获得相对比较纯净的语音源... 该文提出一种在方向性噪声场中多路麦克风信号同时进行有音/无音检测(VAD)的方法。在方向性噪声场中,由于各个麦克风接收信号中的噪声彼此之间相关,因而,可以利用盲源分离理论将方向噪声与语音源信号分离,从而获得相对比较纯净的语音源信号。对分离出的语音源信号进行有音/无音检测,获得VAD结果,同时估计出各个麦克风信号相对于该信号的时延值。以相对纯净语音源信号的VAD检测结果为参考,将其分别平移相应的时延值,即可同时获得多路麦克风信号的VAD结果。计算机模拟结果表明,在方向性噪声场的多种情况下,该方法对具有加性噪声的多路麦克风信号均具有较好的有音/无音检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音/无音检测 盲源分离 时延估计 广义互相关 四阶统计量
下载PDF
滚动轴承含噪声谐波信号的欠确定盲源分离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秦国军 莫芙蓉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3-106,共4页
目前使用的大多数盲源分离方法都依赖于观测传感器数量大于或等于信号源数目这样一个基本假设。算法主要针对传感器数量m小于源信号数量n(欠确定)情况下旋转机械含噪声谐波信号的盲源分离问题展开研究。它在输入信号频域稀疏性假设和源... 目前使用的大多数盲源分离方法都依赖于观测传感器数量大于或等于信号源数目这样一个基本假设。算法主要针对传感器数量m小于源信号数量n(欠确定)情况下旋转机械含噪声谐波信号的盲源分离问题展开研究。它在输入信号频域稀疏性假设和源信号之间线性混合假设的前提下,提出了一种势函数聚类的源数目估计方法,并对通道衰减和延时进行了计算。实验信号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盲源分离 欠确定 势函数聚类 稀疏信号 衰减时延估计
下载PDF
煤矸视觉分选教学研究实验台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博 夏蕊 +3 位作者 王璐瑶 李娟莉 王学文 熊晓燕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1-136,共6页
针对煤矸智能化干选技术的学习和研究,设计开发了煤矸视觉分选实验台。实验台设置电动推杆、高压气喷和机械手等三种分拣机构,由PLC统一控制。同步开发了配套软件,并集成了图像分析、深度学习(SSD)两种检测模型接口。对内置的图像分析... 针对煤矸智能化干选技术的学习和研究,设计开发了煤矸视觉分选实验台。实验台设置电动推杆、高压气喷和机械手等三种分拣机构,由PLC统一控制。同步开发了配套软件,并集成了图像分析、深度学习(SSD)两种检测模型接口。对内置的图像分析煤矸检测模型和以电动推杆、高压气喷为执行机构的2通道煤矸协同分选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内置的图像分析算法和预设的控制策略在实验室条件下可成功选出矸石。该平台不仅为教学提供了展示和实验平台,同时为煤矸分选技术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基础实验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分选 机器视觉 延时控制
下载PDF
被动声纳方位估计的宽带盲源分离算法 被引量:2
17
作者 范文涛 章新华 +1 位作者 康春玉 蒋飚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52-156,共5页
针对实际被动声纳信号宽带非平稳且统计特性无法预知的特点,由宽带卷积混合模型,建立了融合时间延迟结构与非参数化特性的代价函数,通过核密度技术同时估计目标源的概率密度函数和解混矩阵,并对估计的最优解混矩阵与目标源信号求取每个... 针对实际被动声纳信号宽带非平稳且统计特性无法预知的特点,由宽带卷积混合模型,建立了融合时间延迟结构与非参数化特性的代价函数,通过核密度技术同时估计目标源的概率密度函数和解混矩阵,并对估计的最优解混矩阵与目标源信号求取每个频点内方位能量谱,最后累加所有子带构成宽带方位能量谱。宽带仿真结果与实际海试表明该方法在方位分辨率和估计精度方面接近最小方差无失真响应(Minimum Variance Distortionless Response,MVDR)和多重信号分类(Multiple Signal Classification,MUSIC)算法,在弱目标检测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声纳 目标方位估计 盲源分离 核密度估计 时间延迟结构
下载PDF
基于改进型升力面自由涡尾迹法的风力机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蕴宁 叶舟 李春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316-1323,共8页
为准确模拟风力机高风速偏航工况下的气动特性,以NREL Phase VI实验叶片为算例,考虑叶片旋转导致的失速延迟现象,通过Kirchhoff-Helmholz尾缘分离预估模型与Du-Selig失速延迟模型建立三维尾缘分离预估模型,并与升力面自由涡尾迹法耦合... 为准确模拟风力机高风速偏航工况下的气动特性,以NREL Phase VI实验叶片为算例,考虑叶片旋转导致的失速延迟现象,通过Kirchhoff-Helmholz尾缘分离预估模型与Du-Selig失速延迟模型建立三维尾缘分离预估模型,并与升力面自由涡尾迹法耦合。以更精确预测分离点位置和附着涡诱导速度,讨论叶片弦向布置的涡格数量对计算准确性的影响。对比改进前后的升力面模型模拟叶片在高风速下不同偏航角工况的气动性能,结果表明:改进后升力面模型可大幅提高高风速气动性能预测的准确度,两涡格三维尾缘分离预估模型对法向力系数和弦向力系数的模拟最为精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轴风力机 自由涡尾迹 尾缘分离 失速延迟
下载PDF
基于脉冲检测的混合震源数据分离 被引量:2
19
作者 魏亚杰 韩立国 +1 位作者 单刚义 朱鹤文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157-1168,共12页
混合震源采集技术相对于传统地震数据采集具有改善成像质量、提高采集效率的优势.减小混合炮中单炮之间的随机延时范围能够有效的提高采集效率,但这也给之后的混采数据分离带来了影响.混采数据经伪分离后非共炮域数据中的混叠噪声明显... 混合震源采集技术相对于传统地震数据采集具有改善成像质量、提高采集效率的优势.减小混合炮中单炮之间的随机延时范围能够有效的提高采集效率,但这也给之后的混采数据分离带来了影响.混采数据经伪分离后非共炮域数据中的混叠噪声明显更加集中,不利于对混叠噪声进行压制.本文提出基于脉冲检测方法对混采数据进行分离,并且与迭代的多级中值滤波方法作对比,时间延时范围较大时,两种方法都能得到很好的分离结果;时间延时范围较小时,本文方法能更有效的去除混叠噪声,同时也能更好的保留细节信息.实际数据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方法一定程度上还能够有效压制其他随机噪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炮分离 脉冲检测 延迟时间范围
下载PDF
基于相关增强的单信道信号分离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威 胡爱群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64-470,共7页
提出了一种在单通道自适应干扰抑制框架下分离语音信号和伪随机信号的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时间延迟叠加方法增强语音信号的相关性和周期性,并利用时延估计器提取周期性特征,从而提高估计精度.然后,采用自适应算法估计语音信号,并通过从... 提出了一种在单通道自适应干扰抑制框架下分离语音信号和伪随机信号的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时间延迟叠加方法增强语音信号的相关性和周期性,并利用时延估计器提取周期性特征,从而提高估计精度.然后,采用自适应算法估计语音信号,并通过从混合信号中抵消语音信号,估计出伪随机信号.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既能分离清音信号,也能分离浊音信号.分离单音频信号时,规范化最小均方算法的性能优于其他基于最小均方的算法;使用递归最小二乘算法可有效分离出相关增强后的清音信号;与无增强的信号相比,使用相关增强策略可提高浊音信号的估计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信道信号分离 自适应滤波 相关增强 时间延迟叠加 最小均方 递归最小二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