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量热法研究黄连与吴茱萸分煎后配伍时的药性差异 被引量:13
1
作者 孔维军 赵艳玲 +3 位作者 山丽梅 肖小河 张萍 刘军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893-1897,共5页
目的从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的角度,探讨黄连与吴茱萸分煎后配伍时的药性差异。方法黄连和吴茱萸药材用水分别煎煮,分煎液按相应的比例配伍,在100℃下水浴加热1 h,得单味药分煎后配伍所得的左金丸、甘露散、茱萸丸和反左金丸药液。采用微... 目的从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的角度,探讨黄连与吴茱萸分煎后配伍时的药性差异。方法黄连和吴茱萸药材用水分别煎煮,分煎液按相应的比例配伍,在100℃下水浴加热1 h,得单味药分煎后配伍所得的左金丸、甘露散、茱萸丸和反左金丸药液。采用微量热法,测定了痢疾杆菌在类方水提液作用下的生长代谢热谱曲线,获得相应的生物热动力学参数,结合文献报道,综合分析黄连与吴茱萸分煎后配伍时的药性差异。结果黄连与吴茱萸分煎后配伍的药液之间存在稳定的药性差异。左金丸及类方均能不同程度地抑制痢疾杆菌的生长代谢过程,左金丸的抑制作用最强,反左金丸的抑制作用最弱,4方抑菌作用强弱顺序为:左金丸>甘露散>茱萸丸>反左金丸。结论微量热法可用于刻画黄连与吴茱萸分煎后配伍时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 吴茱萸 分煎 配伍 微量热法
原文传递
少腹逐瘀汤分煎与合煎药理作用对比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乐江 程军 +2 位作者 汪晖 彭仁琇 陈效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888-890,共3页
关键词 中药 少腹逐瘀汤 分煎 合煎 药理作用 对比研究
下载PDF
HPLC法测定香薷散不同煎液中香荆芥酚和麝香草酚的含量及体外抗菌作用比较 被引量:9
3
作者 刘颖新 刘利利 +1 位作者 孔兴欣 蒋梅香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06-1010,共5页
目的:考察用合煎、分煎2种方法制备的香薷散中香荆芥酚和麝香草酚含量的变化并比较其体外抗菌作用。方法:(1)有效成分含量测定用HPLC法,采用Phenomenex Luna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甲醇-5%乙酸水(60∶40)为流动相,流速1... 目的:考察用合煎、分煎2种方法制备的香薷散中香荆芥酚和麝香草酚含量的变化并比较其体外抗菌作用。方法:(1)有效成分含量测定用HPLC法,采用Phenomenex Luna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甲醇-5%乙酸水(60∶40)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74nm,柱温30℃;(2)采用微量稀释法体外测试香薷散不同煎液对常见菌种的最低抑菌浓度。结果:(1)合煎液中香荆芥酚和麝香草酚的平均含量高于分煎液;(2)合煎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和绿脓杆菌的抑菌作用大于分煎液。结论:与分煎液比较,合煎液中香荆芥酚和麝香草酚的含量较高,抑菌作用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薷散 香荆芥酚 麝香草酚 合煎法 分煎法 中药汤剂制备方法 体外抗菌 高效液相色谱法
原文传递
健脾软肝方及拆方对CCl_4肝纤维化大鼠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陈文慧 唐阁 +3 位作者 马洁 魏东 姚政 舒静纹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34-37,共4页
目的:观察福尔肝健脾软肝方及拆方对CCl4肝纤维化大鼠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方法:复制CCl4肝纤维化大鼠模型,以等效剂量健脾软肝方及拆方灌胃,并以鳖甲软肝片为对照,观察模型大鼠肝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 目的:观察福尔肝健脾软肝方及拆方对CCl4肝纤维化大鼠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方法:复制CCl4肝纤维化大鼠模型,以等效剂量健脾软肝方及拆方灌胃,并以鳖甲软肝片为对照,观察模型大鼠肝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组织Hyp含量显著增加,SOD活性明显下降,MDA含量显著升高,表现为显著的脂质过氧化损伤和肝损伤。经药物治疗后,各药物组SOD活性(除理气活血软肝方组、活血软肝方组外)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以健脾软肝方组和健脾活血软肝方组在升高SOD活性方面优于其它治疗组;各药物组MDA含量(除活血软肝组外)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以健脾软肝方组MDA含量降低较为明显,显示良好的抗肝脂质过氧化作用。结论:福尔肝健脾软肝方及拆方具有良好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尤以健脾软肝方全方组作用为好。抗脂质过氧化可能是健脾软肝方及拆方抗肝损伤和抗肝纤维化作用的重要靶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四氯化碳 健脾软肝方 脂质过氧化 拆方研究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半夏厚朴汤不同煎液中和厚朴酚含量 被引量:6
5
作者 冯华 聂明华 +3 位作者 罗秀琼 王祥培 邹孔强 令狐昌敏 《中国药业》 CAS 2012年第4期21-22,共2页
目的考察用合煎、分煎方法制备的半夏厚朴汤汤剂中和厚朴酚含量的变化。方法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方法,采用Diamonisl C18柱(20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78∶22),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94 nm。分析半夏厚朴汤合煎液和... 目的考察用合煎、分煎方法制备的半夏厚朴汤汤剂中和厚朴酚含量的变化。方法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方法,采用Diamonisl C18柱(20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78∶22),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94 nm。分析半夏厚朴汤合煎液和分煎液样品中和厚朴酚的含量变化。结果半夏厚朴汤分煎液和合煎液中和厚朴酚含量无差异性。结论合煎液和分煎液中和厚朴酚的含量在煎煮过程中没有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厚朴汤 和厚朴酚 合煎 分煎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配伍及煎煮方法对麻黄汤中桂皮醛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魏凤环 罗佳波 +1 位作者 陈飞龙 王永刚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664-666,共3页
目的 :测定麻黄汤中桂皮醛的含量 ,分析煎煮方法及配伍对桂皮醛含量的影响。方法 :用GC MS法测定桂皮醛含量。实验条件 :DB 17弹性石英毛细管 (30m× 0 5mm ,0 2 5 μm) ,载气He ,无分流进样 ,柱初温 12 0℃ ,以8℃ /min升至 2 5 ... 目的 :测定麻黄汤中桂皮醛的含量 ,分析煎煮方法及配伍对桂皮醛含量的影响。方法 :用GC MS法测定桂皮醛含量。实验条件 :DB 17弹性石英毛细管 (30m× 0 5mm ,0 2 5 μm) ,载气He ,无分流进样 ,柱初温 12 0℃ ,以8℃ /min升至 2 5 0℃ ,进样量 1μl。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桂皮醛在 0 0 136~ 0 136mg/ml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精密度RSD =1 0 2 % ;2 4h内稳定性RSD =2 5 7% ;重现性RSD =4 2 0 % ;平均回收率为 10 1 30 % ,RSD=1 5 6 %。桂皮醛的含量 :麻黄汤分煎合液 (Ⅱ ) >麻黄汤合煎液 (Ⅰ ) (P <0 0 5 ) ;桂枝煎液 (Ⅲ ) >Ⅰ (P <0 0 5 ) ;Ⅱ>Ⅲ (P >0 0 5 )。结论 :配伍可能是影响桂皮醛溶出量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汤 桂皮醛 含量测定 配伍 煎煮方法
下载PDF
Pharmacodynamic Experiment of Dachengqi Decoction and Separated Decoction on Incomplete Intestinal Obstruction in Rats
7
作者 Jiangcun WEI Xiumei MA +5 位作者 Bing QING Meiyan QIU Qingmei DENG Hong LEI Zengyan YANG Zujie QIN 《Medicinal Plant》 2024年第4期107-110,共4页
[Objectives]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and mechanism of Dachengqi Decoction and separated decoction on incomplete intestinal obstruction in rats.[Methods]80 healthy SD rats were selected to establish incomplete intesti... [Objectives]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and mechanism of Dachengqi Decoction and separated decoction on incomplete intestinal obstruction in rats.[Methods]80 healthy SD rats were selected to establish incomplete intestinal obstruction model by silk ligation.The dosage was 20 mL/kg for 3 d,and the damage index of ileocecal mucosa was analyzed;the morphology of ileocecal mucosa was observed by HE staining;the serum levels of IL-1α,IL-1β,IL-6,IL-18,Ach,NO,ET,IL-1,TNF-αand ultra-micro Na+-K+-ATPase were detected by ELISA.[Results]Compared with the model group,the mucosal damage index of Dachengqi Decoction and each separated decoction group decreased significantly(P<0.05);compared with the normal group and sham operation group,the serum level of IL-1,IL-6,TNF-αand other factors in the model group increased significantly(P<0.05);compared with the model group,the serum IL-1,IL-6 and TNF-αsecretion levels of rats in Dachengqi Decoction group and separated decoction group decreased(P<0.01).[Conclusions]Dachengqi Decoction and each separated decoct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intestinal tissue pathological damage in the incomplete intestinal obstruction model rats,and reduce the inflammatory reaction in the rat bod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chengqi decoction separated decoction Incomplete intestinal obstruction Inflammatory factor
下载PDF
HPLC法研究增液汤分煎与合煎的化学成分变化 被引量:3
8
作者 钟亮 杜中英 戚进 《海峡药学》 2017年第6期39-42,共4页
目的以HPLC图谱方式,探讨增液汤分煎与合煎样品中化学成分的差异。方法分别制备增液汤分煎与合煎样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考察并确定最佳的色谱条件,对增液汤分煎、合煎样品进行测定,比较两者HPLC图谱的差异。结果增液汤分煎、合煎样品... 目的以HPLC图谱方式,探讨增液汤分煎与合煎样品中化学成分的差异。方法分别制备增液汤分煎与合煎样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考察并确定最佳的色谱条件,对增液汤分煎、合煎样品进行测定,比较两者HPLC图谱的差异。结果增液汤分煎、合煎样品的HPLC图谱相似度>0.9,相比分煎,合煎后未发现明显新峰,两者的主要共有峰积分面积无明显差异。结论增液汤分煎与合煎的化学组成无明显差异,为增液汤的质量控制及其临床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科学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 增液汤 合煎 分煎
下载PDF
栀子柏皮汤合煎液与分煎液中有效成分含量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李磊 程虹毓 +4 位作者 朱继孝 曾金祥 朱玉野 罗光明 关志宇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657-2659,共3页
目的探究栀子柏皮汤合煎与分煎提取液中有效成分栀子苷、西红花苷-Ⅰ、西红花苷-Ⅱ、盐酸药根碱、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甘草苷和甘草酸的变化。方法采用Agilent TC-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以乙腈-0.2%磷酸水溶液,... 目的探究栀子柏皮汤合煎与分煎提取液中有效成分栀子苷、西红花苷-Ⅰ、西红花苷-Ⅱ、盐酸药根碱、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甘草苷和甘草酸的变化。方法采用Agilent TC-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以乙腈-0.2%磷酸水溶液,分别在238nm波长下检测栀子苷、甘草苷和甘草酸,在265nm波长下检测盐酸药根碱、盐酸巴马汀和盐酸小檗碱,在440nm波长下检测西红花苷-Ι和西红花苷-ΙΙ;流速为0.8 ml/min,梯度洗脱,柱温30℃。结果合煎剂中总生物碱、甘草酸的含量低于分煎剂;西红花苷类化合物(西红花苷-I、西红花苷-ΙΙ)的含量明显高于分煎剂;合煎剂中栀子苷、甘草苷与分煎剂中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栀子柏皮汤合煎剂中有效成分溶出增加、毒性成分含量降低,比分煎剂质量优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柏皮汤 合煎 分煎 有效成分 高效液相色谱
原文传递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连朴饮不同煎液中栀子苷的含量 被引量:2
10
作者 冯华 聂明华 +2 位作者 邹孔强 王祥培 罗秀琼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2年第9期809-811,共3页
目的:考察用合煎液(传统汤剂)、分煎液(配方颗粒汤剂)方法制备的连朴饮汤剂中栀子苷含量的变化。方法: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采用Diamonisl C18柱(20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睛∶水(20∶80);流速为1 mL·min-1;检测... 目的:考察用合煎液(传统汤剂)、分煎液(配方颗粒汤剂)方法制备的连朴饮汤剂中栀子苷含量的变化。方法: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采用Diamonisl C18柱(20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睛∶水(20∶80);流速为1 mL·min-1;检测波长为238 nm。结果:连朴饮分煎液中栀子苷平均含量比合煎液中栀子苷平均含量高。结论:与传统汤剂比较,连朴饮配方颗粒汤剂中栀子苷的含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朴饮 栀子苷 合煎 分煎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芪白平肺颗粒醇提部位化学成分的UPLC-Q-TOF-MS鉴定 被引量:1
11
作者 商晶 靳瑞婷 +5 位作者 李雪峰 秦建平 吴云 丁岗 王振中 萧伟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2246-2251,共6页
目的研究芪白平肺颗粒醇提部位化学成分及醇提部位药材的合提与分提的差异性。方法以UPLC-Q-TOF-MS作为分析方法,通过对比各色谱峰的保留时间、质谱图特征,结合文献报道,确认芪白平肺颗粒中醇提部位的化学成分,并以主成分分析明确醇提... 目的研究芪白平肺颗粒醇提部位化学成分及醇提部位药材的合提与分提的差异性。方法以UPLC-Q-TOF-MS作为分析方法,通过对比各色谱峰的保留时间、质谱图特征,结合文献报道,确认芪白平肺颗粒中醇提部位的化学成分,并以主成分分析明确醇提部位药材分提与合提的差异性。结果对芪白平肺颗粒醇提部位中产生的26个离子进行鉴定,确定了22个离子的化学结构式,并推测了另外4个离子的化学结构式。并通过主成分分析对人参黄芪分提提取液和合提提取液进行分析,确定了12个化合物为人参黄芪合提与分提的差异物。结论本实验为完善芪白平肺颗粒的工艺和质量标准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白平肺颗粒 UPLC-Q-TOF-MS 主成分分析 分提 合提
原文传递
连朴饮传统煎剂与中药配方颗粒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比较 被引量:1
12
作者 罗秀琼 冯华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13年第7期637-639,共3页
目的:建立连朴饮传统煎剂(合煎剂)与中药配方颗粒(分煎剂)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方法并比较二者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Diamonisl C18(20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50:50,V/V)(每100ml加十二... 目的:建立连朴饮传统煎剂(合煎剂)与中药配方颗粒(分煎剂)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方法并比较二者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Diamonisl C18(20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50:50,V/V)(每100ml加十二烷基磺酸钠0.1g),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65nm。结果:盐酸小檗碱进样量在2.0~10.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2);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30%,RSD=1.22%(n=6)。结论:与传统煎剂比较,连朴饮中药配方颗粒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朴饮 盐酸小檗碱 合煎 分煎 中药配方颗粒 高效液相色谱法
原文传递
清肝利肠灌肠液合煎与分煎对大黄5种游离蒽醌含量的影响
13
作者 尼富苓 王咏梅 王霞 《中国药师》 CAS 2014年第3期510-511,共2页
目的:比较清肝利肠灌肠液合煎液与单煎液中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索甲醚的含量变化。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Kromasil 100-5C_(18)(250 mm×4.6 mm,5μm),甲醇-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 目的:比较清肝利肠灌肠液合煎液与单煎液中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索甲醚的含量变化。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Kromasil 100-5C_(18)(250 mm×4.6 mm,5μm),甲醇-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54 nm。结果: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在清肝利肠灌肠合煎液中的含量分别为0.172 8,0.662 5,0.233 0,0.173 9,0.052 9 mg·g^(-1);在单煎液中的含量分别为0.215 2,1.201 0,0.307 6,0.326 6,0.051 5 mg·g^(-1)。结论: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含量清肝利肠灌肠液单煎液高于合煎液,而大黄素甲醚的含量合煎液高于单煎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肝利肠灌肠液 合煎 分煎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典则分析研究柴胡达原饮不同煎煮方式对化学成分溶出的影响
14
作者 王淑玲 余向军 +4 位作者 詹怡飞 赵振坤 庞潇卿 谢恬 曾昭武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1期49-54,共6页
研究柴胡达原饮多种分煎、合煎方式对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和厚朴酚、厚朴酚5种成分溶出的影响.将柴胡达原饮方中10味中药材,按照君臣佐使分为4组:A(黄芩、柴胡),B(枳壳、桔梗、厚朴、草果、青皮、槟榔),C(荷叶),D(炙甘草).按照... 研究柴胡达原饮多种分煎、合煎方式对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和厚朴酚、厚朴酚5种成分溶出的影响.将柴胡达原饮方中10味中药材,按照君臣佐使分为4组:A(黄芩、柴胡),B(枳壳、桔梗、厚朴、草果、青皮、槟榔),C(荷叶),D(炙甘草).按照排列组合排成15种组合方式.采用UFLC检测提取液中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和厚朴酚、厚朴酚的含量.运用SAS 9.1对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和综合评判.结果发现:5种成分均能达到基线分离,各成分均有较宽的线性范围和良好的线性关系;枳壳在合煎、分煎中受到的影响与青皮、厚朴是不同的;较佳组合为ACD+B,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和厚朴酚、厚朴酚的含量分别为1.3130、0.6370、1.9420、0.8786、0.6110mg/mL.ACD+B方式分煎,5种成分的溶出最大;相关分析能较好地揭示各组分的相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达原饮 合煎 分煎 相关分析 综合评价法
下载PDF
中药配方颗粒的现状与发展新思路 被引量:106
15
作者 何军 朱旭江 +1 位作者 杨平荣 宋平顺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4717-4725,共9页
中药配方颗粒是传统中药饮片、汤剂的改良产品,其最突出的优点是使用方便,但缺乏统一的质量标准、一致性基础研究不系统、难以评价单煎的配方颗粒与合煎的传统汤剂的等效性是最突出的问题和争议。因此,建立统一、完善的国家标准,实现全... 中药配方颗粒是传统中药饮片、汤剂的改良产品,其最突出的优点是使用方便,但缺乏统一的质量标准、一致性基础研究不系统、难以评价单煎的配方颗粒与合煎的传统汤剂的等效性是最突出的问题和争议。因此,建立统一、完善的国家标准,实现全程质量控制和规范管理,开展系统的合煎和分煎等效性对比研究,开发经方(复方)颗粒,加强中医药传统理论指导,实现产地化提取将有利于保证中药配方颗粒的安全有效,有利于促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有利于中医药走向世界。通过了解中药配方颗粒的历史和发展现状,对其优点及存在的问题和争议进行深入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今后发展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配方颗粒 经方 合煎与分煎 等效性 统一标准
原文传递
柴芩合煎液与分煎液对LPS诱导的大鼠发热模型的影响 被引量:23
16
作者 高琳 谢鸣 孙明瑜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2003年第6期22-25,共4页
柴胡、黄芩是古方小柴胡汤“和解少阳”的核心药对。本实验通过观察柴 芩合煎液 (CQHJ)与分煎液 (CQFJ) (剂量为10g kg)对 2 0 μg kg和 80 μg kgLPS诱导的大鼠发热模型的影响 ,考察了它们的解热作用。结果发现 ,CQHJ与CQFJ对不同剂量... 柴胡、黄芩是古方小柴胡汤“和解少阳”的核心药对。本实验通过观察柴 芩合煎液 (CQHJ)与分煎液 (CQFJ) (剂量为10g kg)对 2 0 μg kg和 80 μg kgLPS诱导的大鼠发热模型的影响 ,考察了它们的解热作用。结果发现 ,CQHJ与CQFJ对不同剂量的LPS诱导的大鼠发热均有显著的解热作用 ;但CQHJ与CQFJ在起效时间和作用效度上有所区别 ,总体上以CQHJ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 黄芩 合、分煎 LPS 解热
下载PDF
羌活胜湿汤单煎与合煎抗炎、镇痛作用比较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陈玉兴 周瑞玲 崔景朝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1999年第1期15-17,共3页
对比研究羌活胜湿汤单煎与合煎在相同剂量对抗炎、镇痛的作用,结果表明此方在蛋清性足肿胀实验中合煎高剂量比单煎高剂量效果占优,在其余指标上,合煎、单煎数值虽上下浮动。
关键词 羌活胜湿汤 单煎 合煎 抗炎 镇痛 颗粒剂 汤剂
下载PDF
小青龙汤分煎与合煎药理作用对比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廖永清 陈玉兴 简雪芹 《广东医学》 CAS CSCD 1999年第11期829-830,共2页
目的 研究小青龙汤分煎与合煎在等量下是否有等效关系。方法 对比研究小青龙汤分煎、合煎在等剂量下的平喘、止咳、抗炎作用 ,观察两者量效关系。结果 小青龙汤分煎与合煎对所选指标均有一定的作用 ,两者等剂量组比较 ,除在二氧化硫... 目的 研究小青龙汤分煎与合煎在等量下是否有等效关系。方法 对比研究小青龙汤分煎、合煎在等剂量下的平喘、止咳、抗炎作用 ,观察两者量效关系。结果 小青龙汤分煎与合煎对所选指标均有一定的作用 ,两者等剂量组比较 ,除在二氧化硫刺激致咳实验中 ,分煎止咳作用明显优于合煎外 ,其余数值虽有所差别 ,但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 小青龙汤分煎在等剂量下与合煎效应相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青龙汤 分煎 合煎 药理
下载PDF
基于病证结合的中药复方临床拆方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阶 荆鲁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7年第1期16-20,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病证结合的中药复方临床拆方疗效,以期进一步阐明复方作用机理与证的病理机制。方法:123例冠心病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为血府逐瘀汤原方组、精制血府逐瘀组、药对配伍组、安慰剂组四组进行干预治疗。结果:(1)四组心绞痛疗效经... 目的:探讨基于病证结合的中药复方临床拆方疗效,以期进一步阐明复方作用机理与证的病理机制。方法:123例冠心病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为血府逐瘀汤原方组、精制血府逐瘀组、药对配伍组、安慰剂组四组进行干预治疗。结果:(1)四组心绞痛疗效经秩和检验依次为血府逐瘀组,精制血府逐瘀组,药对组,安慰剂组(P<0.01);(2)四组血瘀气滞证证候疗效经秩和检验依次为血府逐瘀组,精制血府逐瘀组,药对组,安慰剂组(P<0.01);(3)四组治疗后血脂及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变化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4)炎症指标:血府逐瘀组、精制血府逐瘀组、药对组治疗后IL-6均降低,安慰剂组治疗后IL-6升高,经t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四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理法拆方可在一定范围内保持原方病证疗效,随着复方配伍的改变,复方功能靶向出现差异;(2)临床拆方研究对于明晰复方作用的物质基础,研究“证”病理机制,观察证—方、方—证的相互关系以及进一步加强中药复方的针对性,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有着切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证结合 中药复方拆方 血府逐瘀汤 冠心病心绞痛 中医现代化
下载PDF
福尔肝健脾软肝方及拆方对CCl_4肝纤维化大鼠肝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陈文慧 魏东 +1 位作者 唐阁 舒静纹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13-16,共4页
目的:观察福尔肝健脾软肝方及拆方对CCl4肝纤维化大鼠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复制CCl4肝纤维化大鼠模型,观察等效剂量健脾软肝方及拆方灌胃,并以鳖甲软肝片为对照;观察血清肝功能ALT、AST、白蛋白、总蛋白;Jamall氏法检测肝组织羟脯氨酸(hy... 目的:观察福尔肝健脾软肝方及拆方对CCl4肝纤维化大鼠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复制CCl4肝纤维化大鼠模型,观察等效剂量健脾软肝方及拆方灌胃,并以鳖甲软肝片为对照;观察血清肝功能ALT、AST、白蛋白、总蛋白;Jamall氏法检测肝组织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yp)。结果:与正常组大鼠比较,模型组血清ALT、AST明显升高,Alb、TP明显下降,肝组织Hyp含量显著增加,各组动物治疗后,肝功能、肝组织Hyp含量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或降低,其中健脾软肝方全方组在降低ALT活性、肝组织Hyp含量较其他用药组为好,健脾理气类为主要治法的拆方组能提高白蛋白含量。结论:福尔肝肝健脾软肝方及拆方有良好的改善肝功能、抗肝纤维化作用,尤以健脾软肝方全方组作用为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四氯化碳 健脾软肝方 肝功能 拆方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