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0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海淀区植被覆盖的遥感动态研究 被引量:188
1
作者 陈云浩 李晓兵 +1 位作者 史培军 周海丽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88-593,T001,共7页
植被覆盖度 fg(植被的垂直投影面积与单位面积之比 )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生态气候参数。为了有效地从遥感资料中提取植被覆盖度 ,发展了一套计算区域植被覆盖度的亚象元分解模型法。运用该方法对北京市海淀区1975、1991和 1997年的植被覆... 植被覆盖度 fg(植被的垂直投影面积与单位面积之比 )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生态气候参数。为了有效地从遥感资料中提取植被覆盖度 ,发展了一套计算区域植被覆盖度的亚象元分解模型法。运用该方法对北京市海淀区1975、1991和 1997年的植被覆盖度进行了计算 ,并在此基础上 ,求得研究区不同植被覆盖等级的变化转移矩阵 ,分析了海淀区 2 2年来植被覆盖等级变化的空间过程和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植被覆盖度 转移矩阵 海淀区 北京 计算
下载PDF
基于RS与GIS的榆林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被引量:147
2
作者 李忠锋 王一谋 +2 位作者 冯毓荪 王建华 马安青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7-99,140,共4页
根据1986年和2000年2期TM影像资料和其它辅助资料,运用人机交互目视解译方法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和数理统计功能,分析了榆林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数量变化、变化速度和区域差异等特征,以及各类型之间的转化情况。结果表明:14年间,... 根据1986年和2000年2期TM影像资料和其它辅助资料,运用人机交互目视解译方法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和数理统计功能,分析了榆林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数量变化、变化速度和区域差异等特征,以及各类型之间的转化情况。结果表明:14年间,榆林地区未利用地减少1305.56km2;耕地、林地、草地分别增加567.11,99.6,616.79km2;未利用地和建设用地的年变化率最大,分别为1.11%及0.91%;土地利用变化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各类型间的转化突出表现为未利用地向草地转化,草地向林地和耕地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S GIS 榆林地区 土地利用变化 地理信息系统 遥感技术 马尔可夫矩阵
下载PDF
压缩感知及其图像处理应用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73
3
作者 任越美 张艳宁 李映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563-1575,共13页
压缩感知理论(Compressed sensing,CS)通过少量的线性测量值感知信号的原始结构,并通过求解最优化问题精确地重构原信号.该理论减少了数字图像及视频获取时的存储及传输代价,也为后续的图像处理及识别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契机,促进了理论... 压缩感知理论(Compressed sensing,CS)通过少量的线性测量值感知信号的原始结构,并通过求解最优化问题精确地重构原信号.该理论减少了数字图像及视频获取时的存储及传输代价,也为后续的图像处理及识别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契机,促进了理论和工程应用的结合.阐述了CS的基本原理,综述了其关键技术稀疏变换、观测矩阵设计、重构算法的一系列最新理论成果和发展,深入分析和比较了CS理论应用到图像处理领域的研究和发展状况,总结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感知 稀疏表示 观测矩阵 重构算法 图像处理
下载PDF
压缩感知基本理论: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68
4
作者 邵文泽 韦志辉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2,共12页
随着信息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对数字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大。同时,人们对信号的采样速率、传输速度和存储空间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如何在保持信号信息的同时尽可能地减少信号的采样数量?Candès在2006年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上介绍了一... 随着信息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对数字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大。同时,人们对信号的采样速率、传输速度和存储空间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如何在保持信号信息的同时尽可能地减少信号的采样数量?Candès在2006年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上介绍了一种称为压缩感知的新颖信号采样理论,指出:只要远少于传统Nyquist采样定理所要求的采样数即可精确或高概率精确重建原始信号。围绕压缩感知的稀疏字典设计、测量矩阵设计、重建算法设计这3个核心问题,对其基本理论和主要方法进行了系统阐述,同时指出了压缩感知有待解决的若干理论问题与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感知 稀疏逼近 非相干性 测量矩阵 稀疏最优化
原文传递
压缩感知理论在探地雷达三维成像中的应用 被引量:48
5
作者 余慧敏 方广有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16,共5页
该文基于探地雷达成像目标空间的稀疏特性,提出了探地雷达中的随机孔径压缩感知3维成像方法,该方法在单道数据获取中应用压缩感知减少采集数据量的同时,在x-y测量平面上随机抽取部分孔径位置进行测量,以少量的测量孔径和测量数据获得重... 该文基于探地雷达成像目标空间的稀疏特性,提出了探地雷达中的随机孔径压缩感知3维成像方法,该方法在单道数据获取中应用压缩感知减少采集数据量的同时,在x-y测量平面上随机抽取部分孔径位置进行测量,以少量的测量孔径和测量数据获得重建目标空间的足够信息,同时该文研究了噪声以及测量矩阵对算法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机孔径压缩感知成像算法比传统后向投影算法所需数据量少,成像效果好,目标旁瓣小,对噪声的鲁棒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地雷达 随机孔径 压缩感知 测量矩阵
下载PDF
基于RS和转移矩阵的泾河流域生态承载力时空动态评价 被引量:50
6
作者 岳东霞 杜军 +3 位作者 刘俊艳 郭建军 张佳静 马金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550-2558,共9页
利用泾河流域1986、1995、2000、2008年4期遥感数据和转移矩阵分析方法,在G IS平台上,对该流域近23 a的生态承载力时空变化进行了定量评价和空间化表达,结果表明,泾河流域生态承载力空间分布极不均匀,整体呈南高北低,并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利用泾河流域1986、1995、2000、2008年4期遥感数据和转移矩阵分析方法,在G IS平台上,对该流域近23 a的生态承载力时空变化进行了定量评价和空间化表达,结果表明,泾河流域生态承载力空间分布极不均匀,整体呈南高北低,并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由上游向下游递增的空间变化趋势,表现出与流域地貌特征,土地利用/覆被和环境禀赋相关联的地理特性和空间异质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全流域生态承载力呈逐年降低趋势,尤其以2000年以后下降趋势明显,但流域内部不同区域的生态承载力及其各类土地生态承载力的变化幅度与趋势各有不同;3个时段内(1986—1995年、1995—2000年、2000—2008年)流域各类土地生态承载力转换频繁,转向趋势明显,且以2000年为拐点,前两时段以林地和草地生态承载力向耕地和建筑用地生态承载力转移为主,后一时段以耕地和建筑用地生态承载力向林地和草地生态承载力转移为主,导致近23 a来泾河流域生态承载力及其内部组成变化均较大,说明土地利用/覆被的变化是流域生态承载力变化的主导因素,而1999年以后国家实施的退耕还林还草生态工程则是2000—2008年该流域生态承载力变化的主要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承载力 遥感(RS) 地理信息系统(GIS) 转移矩阵 泾河流域
下载PDF
基于ETM+影像的扎龙湿地遥感分类研究 被引量:33
7
作者 衣伟宏 杨柳 张正祥 《湿地科学》 CSCD 2004年第3期208-212,共5页
通过对扎龙湿地Landsat7 ETM+影像进行计算机自动分类的实验研究,探讨了提高湿地遥感分类精度的方法与途径。实验所采用的首先对遥感影像进行非监督分类,再利用非监督分类生成的分类模板加以修改补充后进行监督分类的方法,经过误差矩阵... 通过对扎龙湿地Landsat7 ETM+影像进行计算机自动分类的实验研究,探讨了提高湿地遥感分类精度的方法与途径。实验所采用的首先对遥感影像进行非监督分类,再利用非监督分类生成的分类模板加以修改补充后进行监督分类的方法,经过误差矩阵的精度评价,可以获得研究区湿地遥感分类较高的分类精度。利用上述分类方法对3种ETM+不同波段组合的影像进行具体的遥感分类比较研究发现,选择ETM+7、5、3影像进行分类有助于提高扎龙湿地遥感分类的精度。为了提高湿地遥感分类的精度,还必须运用人机互译判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分类 Landsat7 ETM+影像 遥感 误差矩阵
下载PDF
最近10年鄱阳湖区土地利用格局的时空变化 被引量:31
8
作者 饶胜 方精云 +1 位作者 崔海亭 雷光春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21-426,共6页
利用 198 8和 1998年 4月份的TM遥感数据 ,采用最大似然法对鄱阳湖区的土地利用进行机助分类。把研究区土地利用分成 7种类型 :林地、灌草坡、水体、湖滩洲地、耕地、城镇用地和裸地。采用空间叠加的方法得到研究区土地利用的转移矩阵... 利用 198 8和 1998年 4月份的TM遥感数据 ,采用最大似然法对鄱阳湖区的土地利用进行机助分类。把研究区土地利用分成 7种类型 :林地、灌草坡、水体、湖滩洲地、耕地、城镇用地和裸地。采用空间叠加的方法得到研究区土地利用的转移矩阵。结果显示 ,林地、水体、城镇的面积增加 ,灌草坡的面积减少。 1998年耕地面积比 1988年面积减少 11.3% ,湖滩洲地面积减少 42 .7%。对不同高程的土地利用变化分析表明 ,耕地、灌草坡的面积都有所减少 ;城镇的面积增加 ,林地的面积增加明显 ,尤其在丘陵山区。土地利用的变化受到自然和人文因子的双重影响。水体面积增加的主要因子是降水量的增大 ;林地、灌草坡的变化明显受到政策等因素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转移矩阵 鄱阳湖区 地貌特征 遥感数据
下载PDF
遥感数据专题分类不确定性评价研究:进展、问题与展望 被引量:30
9
作者 柏延臣 王劲峰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218-1225,共8页
从遥感数据中提取专题类别信息是当前遥感数据最主要的应用领域之一。由于遥感分类专题信息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其数据质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不确定性是评价分类专题类别数据质量最主要的方面。回顾了遥感数据专题分类不确定性评价... 从遥感数据中提取专题类别信息是当前遥感数据最主要的应用领域之一。由于遥感分类专题信息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其数据质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不确定性是评价分类专题类别数据质量最主要的方面。回顾了遥感数据专题分类不确定性评价方法的历史,总结了当前各种评价方法及其指标体系,将这些方法归结为基于误差矩阵的方法、模糊评价方法、像元尺度上的不确定性评价方法和其它方法四大类。对每一类不确定性评价方法及其指标体系的优点和缺点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指出从理论方法研究方面,需要优先发展独立于分类方法的像元尺度上的遥感分类不确定性评价模型与指标体系,以及统一的遥感数据分类不确定性评价模型体系研究;在应用研究方面,需要加强优化空间采样设计和不确定性评价过程标准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数据分类 不确定性 误差矩阵 模糊评价 像元尺度的评价
下载PDF
基于压缩感知技术的Shearlet变换重建地震数据 被引量:31
10
作者 张良 韩立国 +2 位作者 许德鑫 李宇 李慧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20-225,共6页
基于预测滤波方法进行地震数据重建的误差偏大,基于波动方程进行地震数据重建的计算量较大,基于某种变换的地震数据重建精度偏低。为此,利用基于压缩感知技术的Shearlet变换重建地震数据。基于信号的稀疏性,在欠采样的情况下,首先根据... 基于预测滤波方法进行地震数据重建的误差偏大,基于波动方程进行地震数据重建的计算量较大,基于某种变换的地震数据重建精度偏低。为此,利用基于压缩感知技术的Shearlet变换重建地震数据。基于信号的稀疏性,在欠采样的情况下,首先根据地震数据的缺失情况设计采样矩阵,然后使用Shearlet变换将地震数据稀疏化,再采用正交匹配追踪算法在Shearlet域中完成对稀疏系数的重建,最后通过Shearlet反变换实现地震数据重建。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压缩感知技术的Shearlet变换能够很好地重建地震数据,且重建精度高于基于压缩感知技术的Fourier变换、离散余弦变换、小波变换和Curvelet变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感知 SHEARLET变换 采样矩阵 地震数据重建 正交匹配追踪
下载PDF
一种基于特征值分解的测量矩阵优化方法 被引量:30
11
作者 赵瑞珍 秦周 胡绍海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53-658,共6页
测量矩阵是压缩感知中一个很重要的部分,为了减小测量矩阵与稀疏变换矩阵的互相干性,从而改善重建质量,本文首先通过测量矩阵和稀疏变换矩阵的乘积构造得到一个Gram矩阵,然后定义了一种基于Gram矩阵非对角线元素的整体互相干系数,推导... 测量矩阵是压缩感知中一个很重要的部分,为了减小测量矩阵与稀疏变换矩阵的互相干性,从而改善重建质量,本文首先通过测量矩阵和稀疏变换矩阵的乘积构造得到一个Gram矩阵,然后定义了一种基于Gram矩阵非对角线元素的整体互相干系数,推导出整体互相干系数与Gram矩阵特征值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一个最优化模型,在不改变Gram矩阵特征值和的前提下,让每个大于零的特征值的大小都为它们和的平均值,使得测量矩阵和稀疏变换矩阵的整体互相干系数达到最小,从而优化了测量矩阵的性能。将该方法用在一些已知的测量矩阵上,实验结果中矩阵的优化速度快,并且用优化矩阵所得的图像的PSNR有所提高,表明本文优化测量矩阵的方法在重建效果和优化速度方面都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感知 测量矩阵 GRAM矩阵 互相干系数 特征值分解
下载PDF
行阶梯观测矩阵、对偶仿射尺度内点重构算法下的语音压缩感知 被引量:22
12
作者 叶蕾 杨震 +1 位作者 王天荆 孙林慧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29-434,共6页
基于语音信号在离散余弦域上的近似稀疏性,针对采用随机高斯观测矩阵及线性规划方法进行语音压缩感知与重构时,重构零(近似零)系数定位能力差而导致重构效果不好的缺点,本文提出一种新的行阶梯矩阵做观测矩阵,用对偶仿射尺度内点重构算... 基于语音信号在离散余弦域上的近似稀疏性,针对采用随机高斯观测矩阵及线性规划方法进行语音压缩感知与重构时,重构零(近似零)系数定位能力差而导致重构效果不好的缺点,本文提出一种新的行阶梯矩阵做观测矩阵,用对偶仿射尺度内点重构算法对语音进行压缩感知与重构,并对该算法下的重构性能进行理论分析.语音压缩感知仿真结果表明,在离散余弦基下,压缩比(观测序列与原始序列样值数之比)为1∶4时,行阶梯观测矩阵下的平均重构信噪比比随机高斯观测矩阵下提高9.73dB,平均MOS分比随机高斯观测矩阵下提高1.22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感知 离散余弦基 观测矩阵 行阶梯矩阵 对偶仿射尺度内点法
下载PDF
基于奇异值分解的压缩感知噪声信号重构算法 被引量:24
13
作者 彭玉楼 何怡刚 林斌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655-2660,共6页
压缩感知是通过对信号信息采样的信号处理新方法,它对可压缩信号可以大大降低采样数据。为提高噪声信号在压缩感知中的重构精度,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对观测矩阵奇异值分解的噪声信号重构算法,该算法对随机观测矩阵进行奇异值分解,通过均... 压缩感知是通过对信号信息采样的信号处理新方法,它对可压缩信号可以大大降低采样数据。为提高噪声信号在压缩感知中的重构精度,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对观测矩阵奇异值分解的噪声信号重构算法,该算法对随机观测矩阵进行奇异值分解,通过均值算法修改对角矩阵的特征值,产生新的观测矩阵用于线性测量,理论证明了新观测矩阵比原观测矩阵具有更高的重构精度。仿真结果表明,算法重构精度在一维信号提高了3%~5%,二维信号的PSNR值提高1~2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奇异值分解 压缩感知 观测矩阵 正交匹配追踪算法 重构精度
下载PDF
盘锦市湿地信息提取与动态变化监测 被引量:24
14
作者 宋伟东 杨冬 +2 位作者 李恩宝 赵泉华 张亚男 《测绘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60-65,79,共7页
针对近年来盘锦市湿地动态变化信息相对匮乏的问题,提出了基于Landsat遥感影像,采用决策树模型进行湿地信息提取,运用景观生态学及转移矩阵模型进行湿地变化分析的湿地动态变化监测方法。在决策树分类技术支持下,实现光谱特征、环境特... 针对近年来盘锦市湿地动态变化信息相对匮乏的问题,提出了基于Landsat遥感影像,采用决策树模型进行湿地信息提取,运用景观生态学及转移矩阵模型进行湿地变化分析的湿地动态变化监测方法。在决策树分类技术支持下,实现光谱特征、环境特征和空间特征等多特征融合,完成研究区三期湿地信息提取。通过与地理国情监测数据对比分析,验证了实验提取结果满足湿地动态变化监测需求。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从空间格局、景观格局及空间演变特征上,对盘锦市湿地变化进行全面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可供盘锦市湿地的管理和保护工作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锦湿地 遥感 缨帽变换 景观分析 转移矩阵 变化监测
原文传递
基于滤波的压缩感知信号采集方案 被引量:23
15
作者 王天荆 郑宝玉 杨震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73-581,共9页
压缩感知中常选择随机矩阵作为测量矩阵来进行随机线性投影采样,但过多自由元素使得随机矩阵硬件实现、存储和计算困难,因此设计易于硬件实现的测量矩阵是将压缩感知推向实用化的关键。根据信号通过有限脉冲响应滤波器的差分方程,提出... 压缩感知中常选择随机矩阵作为测量矩阵来进行随机线性投影采样,但过多自由元素使得随机矩阵硬件实现、存储和计算困难,因此设计易于硬件实现的测量矩阵是将压缩感知推向实用化的关键。根据信号通过有限脉冲响应滤波器的差分方程,提出一种新的基于滤波的压缩感知信号采集方案,实现了信号在托普利兹测量矩阵下有用信息的高效获取。仿真实验说明托普利兹测量矩阵比随机矩阵更易实现信号采样和重构,并具有硬件实现简单、存储量小、计算复杂度低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感知 测量矩阵 托普利兹矩阵 有限等距特性
下载PDF
矩阵补全模型及其算法研究综述 被引量:21
16
作者 陈蕾 陈松灿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547-1564,共18页
近年来,随着压缩感知技术在信号处理领域的巨大成功,由其衍生而来的矩阵补全技术也日益成为机器学习领域的研究热点,诸多研究者针对矩阵补全问题展开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为了更好地把握矩阵补全技术的发展规律,促进矩阵补全理论与工... 近年来,随着压缩感知技术在信号处理领域的巨大成功,由其衍生而来的矩阵补全技术也日益成为机器学习领域的研究热点,诸多研究者针对矩阵补全问题展开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为了更好地把握矩阵补全技术的发展规律,促进矩阵补全理论与工程应用相结合,针对矩阵补全模型及其算法进行了综述.首先,对矩阵补全技术进行溯源,介绍了从压缩感知到矩阵补全的自然演化历程,指出压缩感知理论的发展为矩阵补全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其次,从非凸非光滑秩函数松弛的角度将现有矩阵补全模型进行分类,旨在为面向具体应用的矩阵补全问题建模提供思路;然后综述了适用于矩阵补全模型求解的代表性优化算法,其目的在于从本质上理解各种矩阵补全模型优化技巧,从而有利于面向应用问题的矩阵补全新模型求解;最后分析了矩阵补全模型及其算法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能的解决思路,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疏学习 矩阵补全 压缩感知 矩阵分解 随机优化
下载PDF
基于压缩信息特征提取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 被引量:21
17
作者 孟宗 李晶 +1 位作者 龙海峰 潘作舟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06-812,共7页
压缩感知作为一种新型压缩采样方法,利用信号稀疏特性以远低于奈奎斯特采样定理的采样速率压缩采集信号,减小数据采集、传输、存储的硬件压力。基于压缩感知框架下压缩采集的信号,提出了一种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新方法。该方法选择部分hada... 压缩感知作为一种新型压缩采样方法,利用信号稀疏特性以远低于奈奎斯特采样定理的采样速率压缩采集信号,减小数据采集、传输、存储的硬件压力。基于压缩感知框架下压缩采集的信号,提出了一种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新方法。该方法选择部分hadamard矩阵作为测量矩阵,将峭度因子、方差、波形因子作为敏感特征参量,不重构压缩测量量,直接利用压缩采集信息,提取敏感特征,然后通过PSO-SVM算法进行模式识别从而实现故障诊断。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压缩比范围内,利用该方法能够在降低平均采样速率的同时用更少的数据量表现故障特征,实现滚动轴承故障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感知 HADAMARD矩阵 特征提取 故障诊断
下载PDF
利用压缩感知方法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 被引量:21
18
作者 宋维琪 吴彩端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14-219,共6页
将压缩感知理论引入地震资料处理,研究了基于压缩感知理论的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方法,针对压缩感知理论中的信号稀疏化、观测矩阵设计、信号重构等流程提出了改进措施。针对传统观测矩阵取高斯随机矩阵后计算结果不稳定问题,根据地震记... 将压缩感知理论引入地震资料处理,研究了基于压缩感知理论的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方法,针对压缩感知理论中的信号稀疏化、观测矩阵设计、信号重构等流程提出了改进措施。针对传统观测矩阵取高斯随机矩阵后计算结果不稳定问题,根据地震记录的信号特点,将高斯随机矩阵改进为较大反射信号约束下的观测矩阵,提高了重建算法的速度和精度;为了压制局部均匀化和区域均匀化噪声,增强较弱的有效信号,研究了地震资料的规格化处理方法,提出了局部压缩感知和区域压缩感知联合处理的方法,增大了源信号独立性条件范围。模型数据实验和实际数据应用效果表明,基于压缩感知理论的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方法使弱信号增强、地震分辨率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感知 稀疏化 观测矩阵 数据规格化 信号重构
下载PDF
基于多项式确定性矩阵的SIFT医学图像配准算法 被引量:20
19
作者 杨飒 夏明华 郑志硕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22-128,共7页
考虑到随机测量矩阵存在硬件上存在无法实现的缺陷,结合压缩感知的稀疏投影理论,提出了基于多项式确定性矩阵的尺度不变特征变换(SIFT)医学图像配准算法。通过增加方向梯度数提高特征向量的有效性,利用测量数为7的多项式确定性矩阵对关... 考虑到随机测量矩阵存在硬件上存在无法实现的缺陷,结合压缩感知的稀疏投影理论,提出了基于多项式确定性矩阵的尺度不变特征变换(SIFT)医学图像配准算法。通过增加方向梯度数提高特征向量的有效性,利用测量数为7的多项式确定性矩阵对关键点特征向量进行降维,用欧式距离作为特征向量匹配的相似性度量,kd数据结构避免穷举。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和传统SIFT算法及几种改进的SIFT算法相比,配准性能有了显著提高,同时确定性矩阵有利于图像配准系统的硬件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图像配准 压缩感知 特征提取 多项式确定性矩阵
原文传递
用于电阻式柔性应变传感器的导电聚合物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20
作者 任秦博 王景平 +2 位作者 杨立 李翔 王学川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0-94,共15页
作为物联网的触角,传感器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而随着可穿戴行业的发展,电阻式柔性应变传感器在人体穿戴实时监测、机器人仿生皮肤、医学健康跟踪、运动肢体捕捉以及生产振动检测等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聚合物导电复合材料是电阻... 作为物联网的触角,传感器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而随着可穿戴行业的发展,电阻式柔性应变传感器在人体穿戴实时监测、机器人仿生皮肤、医学健康跟踪、运动肢体捕捉以及生产振动检测等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聚合物导电复合材料是电阻式柔性应变传感器最常用的应变传感核心材料,具有柔性好、应变检测范围大以及成本低的优势。但现有的基于聚合物导电复合材料的传感器普遍存在迟滞明显、线性度低、导电网络稳定性差的缺点,此外对于某些复合材料在应变过程中的导电机理阐释也存在缺陷。因此,近年来诸多学者从聚合物导电复合材料导电机理、不同导电填料的特性、聚合物本身特性以及不同的制备工艺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在解释聚合物导电复合材料的导电机理方面,目前多采用渗流理论解释其导电过程。目前聚合物导电复合材料所用的导电填料主要分为碳系导电填料和金属系导电填料两大类,由于碳系导电填料的导电稳定性好、价格低,是目前使用的主流。而目前使用的聚合物基体主要分为硅橡胶、天然橡胶以及聚氨酯三大类,硅橡胶主要用于小应变、高灵敏度传感器,天然橡胶主要用于大应变传感器。而聚合物导电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主要分为填充式、夹心式、吸附式三种,填充式的传感器应变范围较大,而夹心式和吸附式传感器应变范围相对较小。本文对聚合物导电复合材料的导电机理、导电填料、聚合物基体以及不同制备工艺进行了归纳和分析,并展望了柔性应变传感用聚合物导电复合材料今后可能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变传感 导电聚合物复合材料 导电机理 导电填料 聚合物基体 制备工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