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7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获得感是社会发展最优衡量标准——兼评其与幸福感、包容性发展的区别与联系 被引量:119
1
作者 郑风田 陈思宇 《学术前沿》 CSSCI 2017年第2期6-17,共12页
近期,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中多次提到要注重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获得感"这个较为新颖的词汇迅速走进人们的视野。当前,"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既是中央工作的核心目标,也是社会各界群众讨论的焦点。本文... 近期,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中多次提到要注重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获得感"这个较为新颖的词汇迅速走进人们的视野。当前,"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既是中央工作的核心目标,也是社会各界群众讨论的焦点。本文多角度分析论述为什么获得感是最优的社会发展衡量标准,并分析其与幸福感、包容性发展的异同,以及如何建立合适的评估体系等。同时,结合国外相关经验道路,对如何提高我国人民群众的获得感这一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与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感 幸福感 包容性发展 剥夺感
下载PDF
教育何以能关涉人的幸福 被引量:93
2
作者 扈中平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30-37,共8页
"教育与幸福"这一命题必须要回答教育何以能与人的幸福相关涉这一问题。从教育学原理的立场来看,幸福之所以成为教育的终极价值,是因为幸福始终是作为个体的人和作为人类的人的一切活动和一切发展所追求的终极的、永恒的价值... "教育与幸福"这一命题必须要回答教育何以能与人的幸福相关涉这一问题。从教育学原理的立场来看,幸福之所以成为教育的终极价值,是因为幸福始终是作为个体的人和作为人类的人的一切活动和一切发展所追求的终极的、永恒的价值和目标;教育之所以能切入人的幸福,是因为幸福是一种客观性的主观存在,幸福在本质上是一种人的主观状态,而教育的本质是改造和建构人的主观世界、直接指向人的精神的活动;教育之所以能对人的幸福有所作为,是因为教育有助于改善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外在条件,更有助于提升个人的幸福能力;教育之所以自身可能是幸福的,是因为教育本身蕴涵、潜藏着诸多幸福元素,而人们也可以赋予教育过程幸福的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与幸福 幸福感 幸福能力 幸福观
原文传递
就业质量、社会认知与农民工幸福感 被引量:85
3
作者 卢海阳 杨龙 李宝值 《中国农村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7-71,共15页
本文基于2013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和《中国统计年鉴2014》数据,应用有序Logit模型和OLS模型探讨了就业质量和社会认知对农民工幸福感的影响及其代际差异。进一步地,为了克服主观变量间双向因果关系所导致的潜在内生性问题,本文选取... 本文基于2013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和《中国统计年鉴2014》数据,应用有序Logit模型和OLS模型探讨了就业质量和社会认知对农民工幸福感的影响及其代际差异。进一步地,为了克服主观变量间双向因果关系所导致的潜在内生性问题,本文选取"是否熟悉居委会历史"和"是否有投票经历"作为工具变量,采用2SLS模型进行了内生性分析和稳健性检验。研究结果显示:第一,就业质量对农民工幸福感影响显著,其中,劳动报酬对农民工幸福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参加医疗保险或养老保险的农民工的幸福感更高,而工作时间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签订劳动合同的农民工的幸福感更低;第二,良好的社会公平感知、较高的经济地位感知和积极的情绪状态可以提高农民工幸福感,积极的情绪状态还能有效缓解工作时间对农民工幸福感的负向效应;第三,就业质量和社会认知对农民工幸福感的影响存在代际差异,工作类型和劳动报酬对新生代农民工幸福感的影响显著高于对老一代农民工幸福感的影响,而劳动合同签订状况、是否参加养老保险和经济地位感知的影响则呈现相反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幸福感 就业质量 社会认知 内生性
原文传递
骑乘者休闲涉入、休闲效益与幸福感结构关系研究——以肇庆星湖自行车绿道为例 被引量:56
4
作者 余勇 田金霞 《旅游学刊》 CSSCI 2013年第2期67-76,共10页
随着国民休闲大格局的逐渐形成,自行车正面临着功能转化。文章从过程和结构两个视角探讨自行车骑乘者休闲涉入、休闲效益、幸福感之间的结构关系,实证研究发现,自行车骑乘者以行为涉入为主,骑乘所带来的生理效益、社会效益显著,骑乘活... 随着国民休闲大格局的逐渐形成,自行车正面临着功能转化。文章从过程和结构两个视角探讨自行车骑乘者休闲涉入、休闲效益、幸福感之间的结构关系,实证研究发现,自行车骑乘者以行为涉入为主,骑乘所带来的生理效益、社会效益显著,骑乘活动的幸福感源于3个途径:休闲涉入、休闲效益的直接影响和休闲涉入通过休闲效益所产生的间接影响。在结构中,休闲效益具有中介变量的性质,虽然休闲涉入对幸福感具有正向影响,但是经过中介变量的转换后,间接效果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行车骑乘者 休闲涉入 休闲效益 幸福感 结构方程
下载PDF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利用现状及影响因素——基于南京市鼓楼区的调查 被引量:41
5
作者 李放 王云云 《人口与社会》 2016年第1期51-60,共10页
基于南京市鼓楼区的问卷调查,分析了城市老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利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利用率和服务内容的覆盖率均较低,存在服务过剩的现象,但接受过服务的老人对其评价较好。老人的年龄、收入、健康状况、... 基于南京市鼓楼区的问卷调查,分析了城市老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利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利用率和服务内容的覆盖率均较低,存在服务过剩的现象,但接受过服务的老人对其评价较好。老人的年龄、收入、健康状况、心理状态、生活满意度、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否了解等因素都会显著影响老年人能否有效利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社区应进一步评估老人的需求、完善补贴制度、提高服务水平,提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利用率,提升老人的幸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生活满意度 幸福感 老年需求 社会管理
下载PDF
农民合作社的幸福效应:基于ESR模型的计量分析 被引量:33
6
作者 刘同山 《中国农村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2-42,共11页
农民合作社不仅具有经济功能,还具有社会功能。本文通过对河北、山东、河南三省615个样本农户数据比较分析发现,合作社参与会显著影响农户幸福感。合作社成员幸福感均值为4.13,比非成员幸福感均值高出0.30。ESR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与全... 农民合作社不仅具有经济功能,还具有社会功能。本文通过对河北、山东、河南三省615个样本农户数据比较分析发现,合作社参与会显著影响农户幸福感。合作社成员幸福感均值为4.13,比非成员幸福感均值高出0.30。ESR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与全部不加入合作社相比,样本农户全部加入合作社,预期的整体幸福感可以提高43.81%。中国农民合作社的社会功能逐步显现,因此,应转变"经济主义"挂帅的发展思路,重视农民合作社的社会功能并对其进行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合作社 社会功能 农民幸福感 内生转换回归
原文传递
社会经济地位、社会保障、生态环境与城乡居民幸福感1——基于CGSS(2013)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1
7
作者 孙良顺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6-92,共7页
基于CGSS(2013)数据研究发现:影响城乡居民幸福感的因素存在着共性,但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别。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认为自己的经济社会地位高于其他人的居民的幸福感越强,居民对中央政府及所在地地方政府环境保护绩效满意度越高,幸福感越... 基于CGSS(2013)数据研究发现:影响城乡居民幸福感的因素存在着共性,但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别。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认为自己的经济社会地位高于其他人的居民的幸福感越强,居民对中央政府及所在地地方政府环境保护绩效满意度越高,幸福感越强。城市地区与农村地区受教育程度与居民幸福感表现出相反的关系。在城市地区,家庭房产越多,居民幸福感就越强,参加了城市基本医疗保险的居民幸福感越强,参加商业性养老保险与居民幸福感显著正相关;但在农村地区,家庭房产与居民幸福感的关系不显著,参加了商业性医疗保险的居民幸福感更强,参加商业性养老保险与居民幸福感的关系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经济地位 社会保障 生态环境 城乡居民 幸福感
全文增补中
幸福PERMA模式在护理领域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8
作者 于洋 张静 +1 位作者 信博 李曼丽 《护士进修杂志》 2021年第15期1362-1365,共4页
本文对PERMA模式进行概述,介绍了运用该模式编制的特异性测评工具及在护理领域的应用现状,推动PERMA模式在护理领域的应用深度与广度,为我国护理人员精准地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应用PERMA模式提供依据。
关键词 PERMA模式 幸福感 测量 干预 积极心理学 护理
下载PDF
基于人民幸福感的共同富裕指标体系构建及测度 被引量:24
9
作者 万广华 蓝菁 刘震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25,共21页
本文从五个维度(即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生态环境、社会环境和公共服务)及三个成分(即富裕、共同和可持续性)出发,构建基于人民幸福感的共同富裕指标体系,使用熵值法和2012—2018年间数据,估算我国27个省市(自治区)的共同富裕指数。结... 本文从五个维度(即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生态环境、社会环境和公共服务)及三个成分(即富裕、共同和可持续性)出发,构建基于人民幸福感的共同富裕指标体系,使用熵值法和2012—2018年间数据,估算我国27个省市(自治区)的共同富裕指数。结果显示,共同富裕指数排名与经济发展水平高度相关,东南沿海省份靠前,西部省份靠后;从共同富裕成分看,东部地区和东南沿海省份的发展性(即富裕成分)和可持续性成分较好,南方比北方更具可持续性,而在共享性(即共同成分)方面中西部省份比东部排名靠前。此外,模型估算证实了本文所构建的共同富裕指数与幸福感的相关性,并识别和分析了共同富裕的驱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幸福感 发展性 共享性 可持续性
下载PDF
社区能力、社区效能感与城市居民的幸福感——社区社会工作介入的可能路径研究 被引量:23
10
作者 徐延辉 兰林火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1-142,175-176,共12页
社区能力是社会政策的一个新兴领域,社区能力所蕴含的社区主体能动性及其政策导向为研究居民幸福感提供了分析工具。已有研究探讨了社区能力建设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而忽略了社区效能感及社区社会工作在提高幸福感方面可能具有的影响。... 社区能力是社会政策的一个新兴领域,社区能力所蕴含的社区主体能动性及其政策导向为研究居民幸福感提供了分析工具。已有研究探讨了社区能力建设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而忽略了社区效能感及社区社会工作在提高幸福感方面可能具有的影响。利用厦门市和深圳市的问卷调查数据,通过稳健聚类回归方法,对社区能力、社区效能感与城市居民幸福感之间的关系进行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社区能力与社区外在效能感对居民幸福感具有积极的影响。这一结论对于引入社区社会工作方法,提高社区效能感和居民幸福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能力 社区效能感 社区社会工作 幸福感
原文传递
城市老年人心理健康及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高国武 王新 《聊城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年第2期90-94,共5页
本研究以幸福感、孤独感为指标 .对德州市区 2 51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研究 ,结果表明 ,这些老年人心理健康处于中上水平 ,大多数老年人幸福感较强 ,孤独感较少 .随年龄发展 ,老年人幸福感差异不显著 ,而孤独感表现出年龄差异... 本研究以幸福感、孤独感为指标 .对德州市区 2 51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研究 ,结果表明 ,这些老年人心理健康处于中上水平 ,大多数老年人幸福感较强 ,孤独感较少 .随年龄发展 ,老年人幸福感差异不显著 ,而孤独感表现出年龄差异 ,70岁以上老年人得分水平低于其他年龄组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与老年人心理健康关系较密切的因素主要是家庭关系、社会关系、社会支持、受人尊重、婚姻状况、健康状况、经济状况、职业、参加活动等 ,而性别、子女人数、居住方式与老年人心理健康关系不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心理健康 幸福感 孤独感 年龄差异 相关因素 家庭关系
下载PDF
福利还是压力:家庭负债如何影响居民幸福感——来自中国家庭微观数据的证据 被引量:19
12
作者 何启志 李家山 周利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8-30,共13页
本文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分析家庭负债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家庭未偿负债总额及异质性债务均会对居民主观幸福感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家庭债务通过闲暇、心理抑郁以及财务困境渠道抑制居民幸福... 本文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分析家庭负债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家庭未偿负债总额及异质性债务均会对居民主观幸福感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家庭债务通过闲暇、心理抑郁以及财务困境渠道抑制居民幸福感的提升。负债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异质性特征,而认知能力和金融素养的提高有助于缓解负债对居民幸福感的负面影响。研究结论能为理解我国居民幸福感提供证据,同时也为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福利水平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负债 幸福感 心理健康 认知能力 金融素养
原文传递
影响居民幸福感的社会因素研究——基于CGSS2005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18
13
作者 毛小平 罗建文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2-45,共4页
基于CGSS2005数据,建立多层次模型对影响居民幸福感的社会因素进行分析,发现,经济收入、住房产权、人际交往、贫富分化、民主参与、政府服务、社会保障、矛盾纠纷等对居民幸福感水平有显著的影响,提升居民幸福感水平必须从上述各方面入手。
关键词 幸福感 社会因素 对策建议
下载PDF
幸福感:师德修养的理想境界和目标追求 被引量:18
14
作者 黄正平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5期14-17,29,共5页
教师的幸福感是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物质幸福与精神幸福、真诚奉献与自我实现、创造幸福与享受幸福的统一。幸福感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前提 ,是事业有成的坚实基础 ,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培养幸福感 ,教师既要树立崇高的教... 教师的幸福感是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物质幸福与精神幸福、真诚奉献与自我实现、创造幸福与享受幸福的统一。幸福感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前提 ,是事业有成的坚实基础 ,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培养幸福感 ,教师既要树立崇高的教育理想和信念 ,又要确立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还要掌握从事教育工作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更要努力加强师德修养 ,不断提升追求幸福的能力和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 幸福感 师德修养
下载PDF
流动人口主观幸福感现状考察 被引量:16
15
作者 林晓娇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35-37,73,共4页
为了考察厦门市流动人口的主观幸福感现状,采用分层抽样方法,选取厦门市120名流动人口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68.1%的流动人口有较高的主观幸福感;不同性别、年龄和工作种类的流动人口主观幸福感整体差异不显著,文化程度为初中以下和... 为了考察厦门市流动人口的主观幸福感现状,采用分层抽样方法,选取厦门市120名流动人口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68.1%的流动人口有较高的主观幸福感;不同性别、年龄和工作种类的流动人口主观幸福感整体差异不显著,文化程度为初中以下和初中的流动人口之间主观幸福感差异显著;流动人口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人口 主观幸福感 心理健康
下载PDF
主观幸福感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6
作者 解业达 段海军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121-124,共4页
主观幸福感是反映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从认知评价角度,认为主观幸福感是人们对自身生活满意程度的认知评价;从情感体验角度,认为主观幸福感是当前正性情绪和负性情绪平衡的结果;从形式上,认为主观幸福感是一种心理体验;从内容上,认为主... 主观幸福感是反映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从认知评价角度,认为主观幸福感是人们对自身生活满意程度的认知评价;从情感体验角度,认为主观幸福感是当前正性情绪和负性情绪平衡的结果;从形式上,认为主观幸福感是一种心理体验;从内容上,认为主观幸福感是人们所体验到的一种理想存在状态。财富、人格、文化和年龄因素对主观幸福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人格理论、比较理论、目标理论、适应平衡理论和认知动机理论作为当前比较有代表性的理论,都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对主观幸福感形成的心理机制进行解释。情感评估模式和认知评估模式成为主观幸福感测评的两种基本取向。当前主观幸福感研究中存在着"研究领域分布不均"、"主观幸福感的概念具有还原论和简单化倾向"、"主观评价与客观标准分离"等方面的不足,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有融合的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幸福感 主观幸福感 心理幸福感 生活满意度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新发展格局下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人民幸福感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6
17
作者 丁守海 徐政 张普阳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3-146,共14页
在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下,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当前重点任务,并强调在"十四五"期间必须不断贯彻提高新发展理念。文章从五大发展理念视角出发,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并与2010~2018年CFPS微观数据相结... 在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下,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当前重点任务,并强调在"十四五"期间必须不断贯彻提高新发展理念。文章从五大发展理念视角出发,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并与2010~2018年CFPS微观数据相结合,研究经济高质量发展对人民幸福感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经济高质量发展对人民幸福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创新、协调、绿色、共享对人民幸福感提升有促进作用,而开放起到了抑制的作用,这与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相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发展格局 经济高质量发展 五大发展理念 幸福感 双循环
下载PDF
PERMA模式在癌症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8
作者 李琳琳 李小艳 曾琳 《护士进修杂志》 2023年第9期799-803,共5页
癌症具有治疗周期长、治疗方式复杂的特点,近年来癌症发病率和死亡在逐年上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已成为全球健康负担增加的首要原因。本文通过总结近几年国内外文献,对PERMA模式的相关概念、测量工具以及在癌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等进行... 癌症具有治疗周期长、治疗方式复杂的特点,近年来癌症发病率和死亡在逐年上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已成为全球健康负担增加的首要原因。本文通过总结近几年国内外文献,对PERMA模式的相关概念、测量工具以及在癌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等进行汇总和分析,以期为今后的临床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MA模式 癌症患者 幸福感 综述 护理
下载PDF
物价房价、预期与居民幸福感 被引量:14
19
作者 冯明 赵佳涵 《财贸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8-86,共19页
物价和房价是影响居民幸福感的重要潜在因素,尽管近年来在社会舆论和政策讨论中备受关注,但文献中尚缺乏足够的实证研究作为支撑。本文运用微观住户调查数据探究一般物价和房价及其预期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为将价格因素纳入幸福经济学... 物价和房价是影响居民幸福感的重要潜在因素,尽管近年来在社会舆论和政策讨论中备受关注,但文献中尚缺乏足够的实证研究作为支撑。本文运用微观住户调查数据探究一般物价和房价及其预期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为将价格因素纳入幸福经济学分析提供了微观实证基础。研究发现:在样本期内,一般物价对我国居民幸福感的影响不显著,而高房价对居民幸福感具有显著负向影响;除真实价格水平外,高一般物价预期和高房价预期均对居民幸福感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这些影响在住房拥有情况、家庭结构、工作稳定度、收入水平等维度上呈现异质性;高一般物价预期主要通过“悲观预期效应”对幸福感产生影响,而高房价预期则通过“挤占效应”、“财富效应”和“悲观预期效应”三种途径共同对幸福感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货膨胀 房价 预期 幸福感
原文传递
就业质量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分析研究——基于CGSS 2010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4
20
作者 杨胜利 谢超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0-57,共8页
采用2010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CGSS2010),实证分析就业质量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周工作小时、工作自由度、职业收入和保险合同对居民主观幸福感影响显著,劳动合同对居民主观幸福感影响不显著。不过,除周工作小时普... 采用2010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CGSS2010),实证分析就业质量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周工作小时、工作自由度、职业收入和保险合同对居民主观幸福感影响显著,劳动合同对居民主观幸福感影响不显著。不过,除周工作小时普遍影响居民幸福感以外,其他因素对居民幸福感影响的区域性差异较大。基于实证分析的结论,从工作时间确定、劳动用工制度、收入分配改革和社会保障服务体系的建设四个方面提出改善和提升居民幸福感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质量 居民 幸福感 影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