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点量子元胞自动机逻辑电路设计与仿真 被引量:1
1
作者 汪志春 蔡理 +1 位作者 张明亮 崔焕卿 《微纳电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41-145,共5页
择多逻辑门和反相器是量子元胞自动机(QCA)逻辑电路的基本组件。设计了两点量子元胞自动机(两点QCA)的传输线、择多逻辑门和反相器等基本逻辑器件。通过仅在信号沿竖直方向传递需要取反时用到水平放置元胞的设计,使电路布局更加紧凑。... 择多逻辑门和反相器是量子元胞自动机(QCA)逻辑电路的基本组件。设计了两点量子元胞自动机(两点QCA)的传输线、择多逻辑门和反相器等基本逻辑器件。通过仅在信号沿竖直方向传递需要取反时用到水平放置元胞的设计,使电路布局更加紧凑。利用这些基本逻辑器件完成了一位数值比较器电路的设计。基于两点QCA系统的半经典模型,利用遗传模拟退火法对电路功能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显示,两点QCA同样能够有效实现传统四点QCA的功能,而其所需的电子数和量子点数均减少了32.1%,电路集成度提高了4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点量子元胞自动机(QCA) 择多逻辑门 反相器 数值比较器 半经典模型 遗传模拟退火法
下载PDF
两点量子元胞自动机全加器电路设计
2
作者 汪志春 蔡理 +1 位作者 杨晓阔 王森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4-87,共4页
针对两点量子元胞自动机在信号沿竖直方向进行取反操作时元胞容易发生翻转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将信号沿竖直方向的取反操作转移到水平方向的方法,并将此方法运用到两点量子元胞自动机的异或门结构以及基于此异或门结构的全加器电路的设计... 针对两点量子元胞自动机在信号沿竖直方向进行取反操作时元胞容易发生翻转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将信号沿竖直方向的取反操作转移到水平方向的方法,并将此方法运用到两点量子元胞自动机的异或门结构以及基于此异或门结构的全加器电路的设计。利用遗传模拟退火算法对电路功能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正确性。与利用传统四点量子元胞自动机设计的全加器电路相比,文中设计的全加器电路所需的电子数和量子点数均减少了25%,电路集成度提高了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点量子元胞自动机 逻辑门 反相器 全加器 半经典模型 遗传模拟退火法
下载PDF
一种基于两点量子元胞自动机电路的仿真方法
3
作者 汪志春 蔡理 +2 位作者 王森 杨晓阔 张明亮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30-333,共4页
针对两点量子元胞自动机在半经典模型下的结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模拟退火法确定两点量子元胞自动机系统状态的方法。遗传模拟退火法结合了适合全局搜索的遗传算法与适合局部搜索的模拟退火算法两者的优点,既提高了收敛速度,又防... 针对两点量子元胞自动机在半经典模型下的结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模拟退火法确定两点量子元胞自动机系统状态的方法。遗传模拟退火法结合了适合全局搜索的遗传算法与适合局部搜索的模拟退火算法两者的优点,既提高了收敛速度,又防止了种群的早熟现象。通过对两点量子元胞自动机的传输线、反相器、扇出以及逻辑门等基本逻辑电路的仿真,验证了该算法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点量子元胞自动机 遗传模拟退火法 仿真 逻辑电路 半经典模型
下载PDF
紧耦合方法研究离子原子碰撞的单俘获过程 被引量:4
4
作者 杨威 蔡晓红 于得洋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128-2132,共5页
介绍了双中心原子轨道紧耦合方法计算离子原子碰撞的单俘获截面的基本原理 ,对于双中心原子轨道紧耦合方法 ,找到一种系统化计算模型参数的方法 ,并根据该方法得到有关模型参数 ,计算了O6 + 离子与H碰撞系统 ,所得计算结果在实验误差范... 介绍了双中心原子轨道紧耦合方法计算离子原子碰撞的单俘获截面的基本原理 ,对于双中心原子轨道紧耦合方法 ,找到一种系统化计算模型参数的方法 ,并根据该方法得到有关模型参数 ,计算了O6 + 离子与H碰撞系统 ,所得计算结果在实验误差范围内与实验值很好符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电子俘获 紧耦合 Numerov算法 半经典碰撞参数模型 双中心原子轨道
原文传递
核子动量分布对半经典扭曲波模型计算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胡泽华 孙伟力 +1 位作者 张本爱 田东风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738-744,共7页
通过单体密度矩阵的Wigner变换把相干密度涨落模型引入半经典扭曲波模型 ,并应用于分析在 80和 16 0MeV入射能量时90 Zr(p ,p′x)反应中非弹性散射到连续态的多步直接过程 .包括三步过程的双微分截面计算值与实验值有较好的符合 .考察... 通过单体密度矩阵的Wigner变换把相干密度涨落模型引入半经典扭曲波模型 ,并应用于分析在 80和 16 0MeV入射能量时90 Zr(p ,p′x)反应中非弹性散射到连续态的多步直接过程 .包括三步过程的双微分截面计算值与实验值有较好的符合 .考察了核子动量分布对双微分截面计算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子 动量分布 双微分截面 半经典扭曲波模型 相干密度涨落模型 多步直接过程 Wigner变换 原子核物理
原文传递
以两种方法研究强激光场中的非时序双电离现象
6
作者 魏雅娜 杨世平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7788-7795,共8页
以半经典再散射模型和量子S矩阵模型出发来研究强激光场中原子和分子的非时序双电离现象.分别利用这两个模型计算了电离率随激光强度的变化、反冲离子的动量分布、两出射电子的能量分布.数值结果表明半径典再散射模型和量子S矩阵模型在... 以半经典再散射模型和量子S矩阵模型出发来研究强激光场中原子和分子的非时序双电离现象.分别利用这两个模型计算了电离率随激光强度的变化、反冲离子的动量分布、两出射电子的能量分布.数值结果表明半径典再散射模型和量子S矩阵模型在研究强场中原子和分子的非时序双电离现象时有很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时序双电离 半经典再散射模型 量子S矩阵模型
原文传递
分子的取向和激光强度对非时序双电离的影响
7
作者 魏雅娜 田钢 +1 位作者 李燕 杨世平 《计算物理》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85-790,共6页
利用半经典再散射模型,分别研究分子的取向平行和垂直于电场方向时反冲离子的动量分布、两电子的动量相关和隧穿电子的电离能分布.计算结果表明,分子的取向和激光强度对非时序双电离过程有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 非时序双电离 半经典再散射模型 电子轨道 分子取向
下载PDF
分子核间距对非时序双电离的影响
8
作者 魏雅娜 杨世平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7298-7305,共8页
利用半经典再散射模型研究了激光强度在一定范围内时分子核间距对非时序双电离过程的影响.分别计算了非时序双电离率、两电子的电离能、两电子的动量相关、Coulomb和激光场的复合势随分子核间距的变化关系.研究表明,分子核间距在1.0—6.... 利用半经典再散射模型研究了激光强度在一定范围内时分子核间距对非时序双电离过程的影响.分别计算了非时序双电离率、两电子的电离能、两电子的动量相关、Coulomb和激光场的复合势随分子核间距的变化关系.研究表明,分子核间距在1.0—6.0a.u.范围内时,非时序双电离率和两电子动量和为零的双电离事件数随着分子核间距的增大而增大.当分子核间距继续增大(大于6.0a.u.)时,非时序双电离率和两电子动量和为零的双电离事件数却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经典再散射模型 MONTE Carlo法 分子核间距
原文传递
电子纵向初速度在氢原子蜘蛛状动量谱干涉结构中的作用
9
作者 何宇飞 张贵忠 +3 位作者 付国跃 盛泉 史伟 姚建铨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131-139,共9页
使用半经典回碰模型和求解含时薛定谔方程的方法,数值研究了电离电子的纵向初速度在氢原子的蜘蛛状动量谱干涉结构中的作用.对光电子动量谱的纵向和横向动量分布性质的数值研究结果表明,可以从光电子动量谱的纵向动量分布获取电离电子... 使用半经典回碰模型和求解含时薛定谔方程的方法,数值研究了电离电子的纵向初速度在氢原子的蜘蛛状动量谱干涉结构中的作用.对光电子动量谱的纵向和横向动量分布性质的数值研究结果表明,可以从光电子动量谱的纵向动量分布获取电离电子纵向初速度的信息.研究发现,无论将初速度视为多个常数亦或是多段分布,均能重建完整的蜘蛛状干涉结构,可见用常数值来描述电子的初速度有待深入研究.另外,数值求解含时薛定谔方程的结果也与半经典回碰模型的模拟结论相一致,可以互相印证.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纵向初速度在强激光脉冲电离产生的光电子动量谱中起着重要作用,速度的分布情况还需结合非绝热过程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经典回碰模型 光电子动量谱 纵向初速度 蜘蛛状干涉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