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蒜果秧分离机构参数优化及试验 被引量:41
1
作者 于昭洋 胡志超 +3 位作者 王海鸥 彭宝良 谢焕雄 吴峰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0-46,共7页
为了提高大蒜果秧分离机构的作业质量,降低蒜头的平均留茎长度、伤损率、提高切痕合格率,该文运用Box-Benhnken的中心组合试验设计理论,在构建的大蒜果秧分离试验台上,对主夹持链输送速度、蒜株夹持角度、蒜株夹持高度、夹持株数等影响... 为了提高大蒜果秧分离机构的作业质量,降低蒜头的平均留茎长度、伤损率、提高切痕合格率,该文运用Box-Benhnken的中心组合试验设计理论,在构建的大蒜果秧分离试验台上,对主夹持链输送速度、蒜株夹持角度、蒜株夹持高度、夹持株数等影响其作业质量的4个因素进行四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试验。建立了响应面数学模型,分析了各影响因素对作业质量的影响,同时,对各影响因素进行了综合优化。结果表明试验因素对果秧分离质量有较大影响,综合优化结果为主夹持链输送速度1.05 m/s,蒜株夹持角度77°,蒜株夹持高度220 mm,夹持株数2株,此时平均留茎长度为36.9 mm、伤损率为2.23%、切痕合格率为98.29%。研究结果可为大蒜果秧分离机构的结构完善设计和作业参数优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分离机构 联合收获 半喂入 果秧分离 优化 输送速度 夹持
下载PDF
半喂入花生摘果装置优化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28
2
作者 胡志超 王海鸥 +3 位作者 彭宝良 陈有庆 吴峰 张延化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131-136,共6页
在自行设计的半喂入花生摘果试验台上对半喂入花生摘果装置结构参数和运动参数进行优化设计与试验。在摘果过程运动分析的基础上,确定花生果系在摘果段的理想位置状态和参数关系,使花生果系由底向上、渐进有序穿过最佳摘果区,摘果强度... 在自行设计的半喂入花生摘果试验台上对半喂入花生摘果装置结构参数和运动参数进行优化设计与试验。在摘果过程运动分析的基础上,确定花生果系在摘果段的理想位置状态和参数关系,使花生果系由底向上、渐进有序穿过最佳摘果区,摘果强度均匀。分析了摘果频率和摘果强度的影响因素及对作业性能的影响。采用摘果机理分析和试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确定采用后倾弧形板摘果叶片,单辊配置6个叶片。通过多指标响应面综合试验,优化确定摘果装置的结构和作业参数组合为:摘果辊长度1 200 mm、链辊夹角7.2°、辊筒直径152.5 mm、重叠距离5 mm、摘果辊转速371 r/min和夹持输送速度1.025 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半喂入 摘果装置 优化设计 试验
下载PDF
大蒜果秧分离试验装置的设计与测试 被引量:20
3
作者 于昭洋 胡志超 +3 位作者 王海鸥 彭宝良 谢焕雄 吴峰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7-15,共9页
为提高大蒜联合收获果秧分离作业性能,解决果秧分离过程中留茎长、伤损率高等问题,该文研制了一种大蒜联合收获果秧分离试验装置,该试验装置由夹持输送装置、排序-对齐装置、切割装置、机架等组成,能够完成大蒜的夹持、排序、对齐、切... 为提高大蒜联合收获果秧分离作业性能,解决果秧分离过程中留茎长、伤损率高等问题,该文研制了一种大蒜联合收获果秧分离试验装置,该试验装置由夹持输送装置、排序-对齐装置、切割装置、机架等组成,能够完成大蒜的夹持、排序、对齐、切割分离等工序的作业。并进行了大蒜果秧分离试验台作业参数优选试验,得出最优组合参数为夹持高度190mm,夹持角度79o,主夹持链速度1.06m/s,此时大蒜的平均留茎长度为37.56mm,伤损率为2.33%,满足大蒜果秧分离作业质量的要求。该研究可为大蒜联合收获果秧分离机构的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分离机构 联合收获 大蒜 半喂入
下载PDF
谷子半喂入脱粒装置试验台设计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升升 师清翔 +1 位作者 耿令新 骆恒光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6年第12期27-30,62,共5页
设计的谷子半喂入脱粒装置试验台可实现谷子茎秆在立姿提升、水平输送过程中,对谷穗进行碾压、梳刷和抖动,达到籽粒与谷码的分离。试验台采用组合式结构设计,工作部件的结构和运动参数调整方便。测控系统中,以工控机和信号采集卡作为硬... 设计的谷子半喂入脱粒装置试验台可实现谷子茎秆在立姿提升、水平输送过程中,对谷穗进行碾压、梳刷和抖动,达到籽粒与谷码的分离。试验台采用组合式结构设计,工作部件的结构和运动参数调整方便。测控系统中,以工控机和信号采集卡作为硬件控制系统的核心,采用测控软件系统对试验过程中工作部件的转速、转矩和功率等参数进行实时采集、显示、处理与分析,为谷子半喂入式联合收获机的关键部件设计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验台 脱粒装置 谷子 半喂入 测控系统
下载PDF
对辊半喂入式小区育种花生摘果装置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11
5
作者 高连兴 苏展 +3 位作者 陈中玉 刘志侠 吕长义 李华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3-98,共6页
花生小区育种涉及品种多、小区处理多、每小区产量小,且严格要求小区之间和品种之间的花生不能混杂。为解决小区花生育种收获中存在的人工摘果费工、费时、效率低且容易出现混杂等问题,提出了半喂入式花生摘果装置总体方案:采用差相组... 花生小区育种涉及品种多、小区处理多、每小区产量小,且严格要求小区之间和品种之间的花生不能混杂。为解决小区花生育种收获中存在的人工摘果费工、费时、效率低且容易出现混杂等问题,提出了半喂入式花生摘果装置总体方案:采用差相组配的对辊结构、回转直径可调节的直杆式、弓齿式和矩形齿式作为摘果元件,进行了花生摘果辊与摘果元件的结构与参数设计,研制出一种小型对辊半喂入式小区育种花生摘果装置。以辽宁省主栽的花生品种"花育30"为试验材料,对3种摘果元件的摘果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矩形齿式摘果元件摘果效果最佳;以摘果对辊重叠距离、摘果对辊差相角和摘果对辊转速为试验因素,以花生摘净率、损伤率为试验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表明:摘果对辊重叠距离为10 mm、摘果对辊差相角为45°、摘果对辊转速为400 r/min时,花生摘果综合指标最优,摘净率为98.96%,荚果损伤率为1.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种花生 摘果装置 半喂入 对辊式
下载PDF
半喂入水稻联合收割机新型喂入深度调节机构设计 被引量:1
6
作者 尹健 姚丽华 +3 位作者 陈兰 黄年月 潘远香 肖龙祥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6年第6期1-3,9,共4页
针对山地半喂入水稻联合收割机的特点,提出一种结构简单、调节方便、可靠性高的喂入深度调节装置。该装置通过调节不同的抓取及压紧位置来实现喂入深度的调节,避免传统调节装置中因改变喂入深度调节链与夹持输送链相对位置而带来的一系... 针对山地半喂入水稻联合收割机的特点,提出一种结构简单、调节方便、可靠性高的喂入深度调节装置。该装置通过调节不同的抓取及压紧位置来实现喂入深度的调节,避免传统调节装置中因改变喂入深度调节链与夹持输送链相对位置而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本文阐述该装置的结构原理并给出相应的设计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喂入 喂入深度 调节机构 设计计算
下载PDF
半喂入式花生摘果试验台设计与试验(英文) 被引量:1
7
作者 胡志超 王冰 +3 位作者 于昭洋 彭宝良 张延化 檀律科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42-50,共9页
为深入开展半喂入式花生摘果装置作业机理、结构参数和作业参数优化等研究,设计了自动喂秧平台、控制系统、参数调节系统和保鲜库,选配高速摄像系统,并与已有试验台进行技术集成,研制成半喂入式花生摘果试验台。该试验台具备关键参数调... 为深入开展半喂入式花生摘果装置作业机理、结构参数和作业参数优化等研究,设计了自动喂秧平台、控制系统、参数调节系统和保鲜库,选配高速摄像系统,并与已有试验台进行技术集成,研制成半喂入式花生摘果试验台。该试验台具备关键参数调节和采集、作业过程图像获取和植株保鲜等功能,主要包括机架、自动喂秧平台、夹持输送装置、摘果装置、控制系统、传感器、变频电机和高速摄影系统等。试验台的主要技术指标为:摘果辊长度500,800,1 000 mm,摘果辊直径160,200,240 mm,摘果辊后端中心与夹持输送链的距离100~150 mm,摘果辊的转速200~1 000 r/min,夹持输送链的速度0.5~2.5 m/s。在试验台上,对前期尚未涉及的供给株数、链辊夹角等因素、摘果辊功耗等进行了试验研究,开展了摘果过程高速摄影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供给株数对未摘净率和破碎率影响较大;链辊夹角对未摘净损失影响较大,对破碎率影响较小;摘果功耗随着供给株数的增大呈递增规律;高速摄像系统能够揭示摘果叶片与花生果系的作用过程、果秧分离行为和内在机理。该半喂入式花生摘果试验台可为进一步深入开展摘果作业机理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 设计 优化 花生 半喂入 摘果 功耗 高速摄影
下载PDF
联合收割机喂入深度自动调节系统的研究
8
作者 周亮 杨玉萍 季彬彬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2-25,共4页
喂入深度调节系统作为半喂入联合收割机上的重要机构,其性能直接影响谷物的损失率。我国传统人工调节方式会增加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国外采用接触式传感器进行自动调节的方式会造成机构磨损或杂草缠绕。针对现有收割机喂入深度调节系统的... 喂入深度调节系统作为半喂入联合收割机上的重要机构,其性能直接影响谷物的损失率。我国传统人工调节方式会增加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国外采用接触式传感器进行自动调节的方式会造成机构磨损或杂草缠绕。针对现有收割机喂入深度调节系统的不足,设计一种新型非接触式喂入深度自动调节系统,详细阐述了该系统控制和传动部分的工作原理,对相应的硬件进行了介绍,并进行了相关模拟实验验证系统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系统设计合理,能够实现预期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喂入 联合收割机 喂入深度 自动调节系统 非接触
下载PDF
半喂入式花生联合收获机关键工作参数试验与优化 被引量:5
9
作者 南飞飞 卢泽民 +1 位作者 李彦明 王喜恩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0-173,178,共5页
为提高半喂入式花生联合收获机作业效率,改善其适应性,以前进速度、夹持输送速度、摘果辊转速为试验因素,以损失率和破碎率为试验指标,采用三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设计方案,运用Design-Expert 8.0.6软件进行响应面分析,得到响... 为提高半喂入式花生联合收获机作业效率,改善其适应性,以前进速度、夹持输送速度、摘果辊转速为试验因素,以损失率和破碎率为试验指标,采用三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设计方案,运用Design-Expert 8.0.6软件进行响应面分析,得到响应面模型;对所得到的数学模型进行优化求解,并采用优化后的最佳工作参数组合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当前进速度范围为1.0~1.3m/s、夹持输送速度工作范围为1.2~1.6m/s、摘果转速为450、600r/min时,损失率和破碎率均满足作业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喂入花生联合收获机 损失率 破碎率 响应面试验
下载PDF
农区半放牧半舍饲模式下肉用母牛同期优化方案的研究
10
作者 苏政 董帝呈 +2 位作者 蒋烈戈 刘贤侠 王建梅 《中国牛业科学》 2024年第3期17-22,共6页
为研究与优化不同同期发情方案对肉用母牛繁殖受胎率的影响。本研究在半放牧半舍饲模式下分别应用Ovsynch法、二次PG法、CIDR+PG法、CIDR+PG+GnRH法同期发情方案对夏洛莱牛、新疆褐牛、西门塔尔牛及相关杂交牛进行处理,在AI后通过直肠... 为研究与优化不同同期发情方案对肉用母牛繁殖受胎率的影响。本研究在半放牧半舍饲模式下分别应用Ovsynch法、二次PG法、CIDR+PG法、CIDR+PG+GnRH法同期发情方案对夏洛莱牛、新疆褐牛、西门塔尔牛及相关杂交牛进行处理,在AI后通过直肠触诊和超声检查对牛进行妊娠诊断。结合PG剂量与BCS对受胎率统计分析得出,Ovsynch组、二次PG组分别与CIDR+PG组、CIDR+PG+GnRH组受胎率差异显著(P<0.05),在应用CIDR进行同期处理的牛群中,BCS<3组与其他三组受胎率差异显著(P<0.05);BCS≥8组与其他三组受胎率差异显著(P<0.05)。这些结果表明,不同同期发情方案对牛受胎率有显著影响,而BCS对受胎率也有一定影响。本研究为半放牧半舍饲模式下肉用母牛同期发情方案的选择与优化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放牧半舍饲 肉牛 同期发情 受胎率
下载PDF
半喂入联合收割机制动操纵机构的优化设计
11
作者 刘靖 王强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5期103-107,共5页
为满足丘陵山地用半喂入联合收割机小型化的要求,对制动操纵机构进行优化设计。首先用解析法确定3个位置的约束条件,然后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并用MATLAB进行数据优化处理,得到杆长尺寸的局部最优解,从而达到使机构的结构更为紧凑的目的。
关键词 半喂入联合收割机 MATLAB 优化设计
下载PDF
半喂入脱粒装置脱粒元件对谷粒冲击次数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显仁 师清翔 倪长安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7-20,共4页
脱粒元件对谷物的打击次数影响脱粒性能,分析给出了一种基于现代计算技术的计算脱粒元件对谷粒冲击次数的新方法。在不同的夹持输送连输送速度下,给出了脱粒元件对谷粒冲击次数的计算实例,通过高速摄像技术,观测得到脱粒元件对谷粒冲击... 脱粒元件对谷物的打击次数影响脱粒性能,分析给出了一种基于现代计算技术的计算脱粒元件对谷粒冲击次数的新方法。在不同的夹持输送连输送速度下,给出了脱粒元件对谷粒冲击次数的计算实例,通过高速摄像技术,观测得到脱粒元件对谷粒冲击次数的实际值。结果表明,计算值与实际值相符,该计算方法切实可行。在自制脱粒分离试验台上,试验研究了持输送链速度与谷粒破碎率之间关系及谷粒破碎率沿脱粒滚筒轴线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随脱粒元件对谷粒冲击次数增加,谷粒破碎率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谷 脱粒 半喂入 冲击次数
下载PDF
不同饲养模式藏猪Mx1基因表达与免疫水平检测
13
作者 李梦柔 张健 +5 位作者 陆锋辉 王士欣 强久卓玛 巴桑罗布 段梦琪 商鹏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46-49,53,共5页
为了探索舍饲、半舍饲、放牧3种饲养模式下藏猪Mx1基因表达与免疫水平的关系,试验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ELISA方法分别对不同饲养模式下藏猪猪群Mx1基因表达和血清中α干扰素(IFN-α)水平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舍饲模式下饲养的藏猪... 为了探索舍饲、半舍饲、放牧3种饲养模式下藏猪Mx1基因表达与免疫水平的关系,试验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ELISA方法分别对不同饲养模式下藏猪猪群Mx1基因表达和血清中α干扰素(IFN-α)水平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舍饲模式下饲养的藏猪肝脏、脾脏、肺脏中Mx1基因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半舍饲与放牧模式下饲养的藏猪(P<0.01),血清IFN-α水平显著高于半舍饲与放牧模式下饲养的藏猪(P<0.05),均表现为舍饲>半舍饲>放牧;肝脏、脾脏、肺脏中Mx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与血清IFN-α水平呈正相关,其中在肝脏和脾脏中达到显著水平(P<0.05),但舍饲藏猪健康状态仍然良好,推断可能是藏猪抗病性强,在干扰素水平上升后诱导Mx1等抗病毒蛋白基因高表达,免疫水平快速升高,对感染早期及时抑制病原起到重要作用,使猪群稳定在一个健康的水平。说明Mx1基因的表达可能与不同饲养模式下藏猪群体的免疫水平有一定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猪 Mx1基因 IFN-α水平 舍饲 半舍饲 放牧
原文传递
改良按需喂养和腹部按摩对早产儿喂养效果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杨茜茜 蒋盘华 +2 位作者 陶亚琴 凌慧 崔焱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6年第31期-,共6页
目的:评价改良按需喂养和腹部按摩对早产儿喂养进程、喂养表现及临床安全性(包括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喂养耐受性、呼吸暂停)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3组,每组各40例。对照... 目的:评价改良按需喂养和腹部按摩对早产儿喂养进程、喂养表现及临床安全性(包括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喂养耐受性、呼吸暂停)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3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早产儿常规喂养护理;改良按需喂养组在常规喂养护理基础上,于每次喂养前给予5~10 min的口腔功能训练(包括口腔刺激和非营养性吸吮),而后根据其意识行为状态决定喂养方式;改良按需喂养联合腹部按摩组在常规喂养护理及改良按需喂养基础上,每次喂养前增加腹部按摩100次。观察并记录3组在经口喂养过渡时间、喂养表现及临床安全性方面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结果在喂养过渡时间方面,3组天数分别为(11.55±4.69)、(10.98±3.85)、(8.50±3.8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088,P=0.003)。3组在喂养表现方面,喂养效率分别为(7.27±2.65)、(9.74±2.63)、(9.52±2.13)ml/min;喂养成效分别为(66.31±14.51)、(76.64±12.46)、(82.26±10.65)%;喂养奶量比分别为(63.99±11.02)、(80.16±14.41)、(84.97±11.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2.189、16.383、31.959,均P<0.01)。在临床安全性当中,恢复出生体质量方面,3组所需时间分别为(10.55±1.99)、(9.28±1.77)、(10.05±2.4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759,P=0.026);喂养不耐受3组发生率分别为50.0%(20/40)、40.0%(16/40)、22.5%(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13,P=0.037);呼吸暂停3组发生率分别为37.5%(15/40)、20.0%(8/40)、15.0%(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93,P=0.048)。结论改良按需喂养联合腹部按摩在改善喂养表现的基础上,进一步缩短喂养过渡时间,提高临床安全性,建议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按需喂养 腹部按摩 早产儿 喂养效果
原文传递
树鼩(Tupaia belangeri chinensis)的繁殖 被引量:12
15
作者 邹如金 季维智 +3 位作者 沙临力 陆锦明 严晔 杨克勤 《Zoological Research》 SCIE CAS 1987年第3期231-237,共7页
本文讨论了40对树鼩笼养条件下的繁殖。雌雄1:1配对饲养,受孕率为58.1%,每窝产仔2—6只,平均3.48±0.8只,初生幼仔体重均值为10.30±1.2克,35日龄断奶体重均值为59.1±17.6克。正常怀孕期41—45天。在半人工哺乳情况下,新... 本文讨论了40对树鼩笼养条件下的繁殖。雌雄1:1配对饲养,受孕率为58.1%,每窝产仔2—6只,平均3.48±0.8只,初生幼仔体重均值为10.30±1.2克,35日龄断奶体重均值为59.1±17.6克。正常怀孕期41—45天。在半人工哺乳情况下,新生儿的成活率为74.3%。在与某些灵长类资料比较后,我们认为,树鼩的繁殖特性与灵长类有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鼩 怀孕 半人工哺乳 断奶 繁殖
下载PDF
促进产后3 d纯母乳喂养的有效措施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赵磊 崔瑛瑛 +2 位作者 郭振萍 曹风莉 杨艳华 《河北医药》 CAS 2019年第15期2376-2379,共4页
目的规范母乳喂养操作流程,探索促进产后3d纯母乳喂养有效措施。方法经阴道分娩的足月健康新生儿及其母亲120对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对。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母乳喂养操作,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规范了母乳... 目的规范母乳喂养操作流程,探索促进产后3d纯母乳喂养有效措施。方法经阴道分娩的足月健康新生儿及其母亲120对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对。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母乳喂养操作,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规范了母乳喂养实施的流程。包括加强医务人员母乳喂养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制定产后新生儿明确的喂养目标、做好第1次拥抱并成功吸吮、采用无需技巧的半躺式哺乳法和通俗易懂的含乳姿势、教会产妇正确评估新生儿等。记录2组新生儿产后3d内哺乳次数,产妇乳头疼痛、皲裂和乳胀发生率,婴儿含接姿势、母乳喂养信心和产后3d和产后42d纯母乳喂养率。对照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产后72h评价。结果观察组新生儿产后1、2、3d哺乳次数均在8~12次以上,较对照组产后1、2、3d喂奶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婴儿吸吮姿势正确率高,产妇乳头疼痛、皲裂和乳胀发生率少,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产妇母乳喂养信心、产后3d和产后42d纯母乳喂养率高,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产后3d是实现母乳喂养的黄金时期,能否做到纯母乳喂养与母乳喂养的措施力度有关,规范后的母乳喂养流程是简单、明确、高效、可操作性强,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次拥抱 半躺式喂养 乳头疼痛、皲裂 乳胀 纯母乳喂养率
下载PDF
个体化半需求喂养在早产儿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小娟 马小宁 +3 位作者 卢红茹 程凤娜 张莉莉 苟文丽 《西部医学》 2016年第12期1673-1675,共3页
目的探讨个性化半需求喂养在早产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3月在我院出生的早产儿94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个性化半需求喂养)和对照组(常规喂养)各47例,比较两组早产儿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早产儿的恢... 目的探讨个性化半需求喂养在早产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3月在我院出生的早产儿94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个性化半需求喂养)和对照组(常规喂养)各47例,比较两组早产儿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早产儿的恢复至出生体质量时间、胎便排尽时间、达营养性喂养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4d体重增长及14d头围增长幅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早产儿的胃泌素、胃动素、白蛋白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总胆红素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早产儿的呕吐、腹胀、胃潴留、胃功能紊乱及喂养不耐受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半需求喂养能够明显改善早产儿胃肠功能,促进胃泌素、胃动素分泌,加速早产儿生长、发育,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半需求喂养 早产儿 胃泌素 总胆红素
下载PDF
个性化半需求喂养法联合口腔运动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江蓓 宋艳 《中国临床护理》 2018年第5期369-372,共4页
目的探讨个性化半需求喂养法联合口腔运动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12月于本院诊治的早产儿50例设为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将2016年1-12月于本院诊治的早产儿50例设为改良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每天接受2次口腔运动干预及个... 目的探讨个性化半需求喂养法联合口腔运动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12月于本院诊治的早产儿50例设为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将2016年1-12月于本院诊治的早产儿50例设为改良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每天接受2次口腔运动干预及个性化半需求喂养,直至其停止管饲喂养。对比2组早产儿喂养进程、体质量增长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改良组开始经口喂养时间、完全经口喂养时间均早于常规组,鼻饲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完全经口喂养时体质量低于常规组,喂养不耐受、呼吸暂停及血氧饱和度降低发生率低于常规组;2组早产儿开始经口喂养时体质量、出院体质量、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体质量增长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个性化半需求喂养法联合口腔运动能有助于早产儿经口喂养能力的改善,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有利于早产儿生长发育,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半需求喂养法 口腔运动 早产儿
下载PDF
补饲和饮水温度对春季半舍饲牦牛生长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鲍宇红 普布卓玛 +2 位作者 罗增 参木友 张晓庆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1-144,161,共5页
为了提高高寒地区放牧牦牛的生产性能,解析不同补饲饲料、饮水温度对春季半舍饲牦牛的体尺指标、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择7个牧户,每户挑选2岁左右、体重相近的健康牦牛6头,按户分为7组,分别设为自由放牧无补饲组(对照组,CK组)、放牧补... 为了提高高寒地区放牧牦牛的生产性能,解析不同补饲饲料、饮水温度对春季半舍饲牦牛的体尺指标、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择7个牧户,每户挑选2岁左右、体重相近的健康牦牛6头,按户分为7组,分别设为自由放牧无补饲组(对照组,CK组)、放牧补饲燕麦干草和冷水组(OC组)、放牧补饲燕麦干草+颗粒饲料和冷水组(OPC组)、放牧补饲燕麦干草+高能舔砖和冷水组(OBC组)、放牧补饲燕麦干草和温水组(OH组)、放牧补饲燕麦干草+颗粒饲料和温水组(OPH组)、放牧补饲燕麦干草+高能舔砖和温水组(OBH组),测定体高、体斜长、十字部高、胸围以及体增重和料重比。结果表明:不同补饲饲料和饮水温度对牦牛的体尺指标没有产生显著影响。但经过3个月的饲养所有补饲组牦牛的全期平均增重显著增加,增长2.18~3.96 kg;而放牧组的体重减少,减重为3.29 kg,与各补饲组差异显著(P<0.05)。OC组料重比显著高于其他放牧组(P<0.05),OBC组显著低于其他放牧组(P<0.05),其中OBC组的料重比最低,其次为OBH、OPC、OH、OPH、OC组;对照组体增重为负值,不计算饲料报酬。说明在藏北那曲草原,春季放牧造成牦牛掉膘减重,补饲燕麦干草、颗粒饲料或高能舔砖能使牦牛保重保膘,在提高增重速度的同时降低料重比;但在本试验条件下,饮水温度对牦牛增重没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北草原 牦牛 半舍饲 补饲 恒温饮水
原文传递
欧拉羊同期发情处理方法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郭慧琳 贺泂杰 +1 位作者 杨军祥 于轩 《畜牧兽医杂志》 2012年第1期1-3,共3页
为了研究欧拉羊群在春秋两季规模化同期发情效果,利用CIDR+PG法及两次PG法对大群体舍饲和半舍饲欧拉羊进行同期发情实验,比较不同处理方法的同期发情效果、不同季节对同期发情效果及不同饲养方式的发情效果。结果表明:采用CIDR+PG法同... 为了研究欧拉羊群在春秋两季规模化同期发情效果,利用CIDR+PG法及两次PG法对大群体舍饲和半舍饲欧拉羊进行同期发情实验,比较不同处理方法的同期发情效果、不同季节对同期发情效果及不同饲养方式的发情效果。结果表明:采用CIDR+PG法同期发情率为92.3%,与两次PG法同期发情率78.7%,差异显著(P<0.05);采用两次PG法在春季、秋季对欧拉羊同期发情处理,春季与秋季欧拉羊的0~48h同期率分别为73.3%、76.5%,差异不显著(P>0.05);对不同饲养方式的欧拉羊同期发情处理,舍饲养殖的欧拉羊0~48 h的同期发情率为58.0%,放牧+舍饲同期发情率为78.9%差异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拉羊 舍饲和半舍饲 同期发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