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蒜果秧分离机构参数优化及试验 被引量:41
1
作者 于昭洋 胡志超 +3 位作者 王海鸥 彭宝良 谢焕雄 吴峰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0-46,共7页
为了提高大蒜果秧分离机构的作业质量,降低蒜头的平均留茎长度、伤损率、提高切痕合格率,该文运用Box-Benhnken的中心组合试验设计理论,在构建的大蒜果秧分离试验台上,对主夹持链输送速度、蒜株夹持角度、蒜株夹持高度、夹持株数等影响... 为了提高大蒜果秧分离机构的作业质量,降低蒜头的平均留茎长度、伤损率、提高切痕合格率,该文运用Box-Benhnken的中心组合试验设计理论,在构建的大蒜果秧分离试验台上,对主夹持链输送速度、蒜株夹持角度、蒜株夹持高度、夹持株数等影响其作业质量的4个因素进行四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试验。建立了响应面数学模型,分析了各影响因素对作业质量的影响,同时,对各影响因素进行了综合优化。结果表明试验因素对果秧分离质量有较大影响,综合优化结果为主夹持链输送速度1.05 m/s,蒜株夹持角度77°,蒜株夹持高度220 mm,夹持株数2株,此时平均留茎长度为36.9 mm、伤损率为2.23%、切痕合格率为98.29%。研究结果可为大蒜果秧分离机构的结构完善设计和作业参数优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分离机构 联合收获 半喂入 果秧分离 优化 输送速度 夹持
下载PDF
半喂入花生摘果装置优化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28
2
作者 胡志超 王海鸥 +3 位作者 彭宝良 陈有庆 吴峰 张延化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131-136,共6页
在自行设计的半喂入花生摘果试验台上对半喂入花生摘果装置结构参数和运动参数进行优化设计与试验。在摘果过程运动分析的基础上,确定花生果系在摘果段的理想位置状态和参数关系,使花生果系由底向上、渐进有序穿过最佳摘果区,摘果强度... 在自行设计的半喂入花生摘果试验台上对半喂入花生摘果装置结构参数和运动参数进行优化设计与试验。在摘果过程运动分析的基础上,确定花生果系在摘果段的理想位置状态和参数关系,使花生果系由底向上、渐进有序穿过最佳摘果区,摘果强度均匀。分析了摘果频率和摘果强度的影响因素及对作业性能的影响。采用摘果机理分析和试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确定采用后倾弧形板摘果叶片,单辊配置6个叶片。通过多指标响应面综合试验,优化确定摘果装置的结构和作业参数组合为:摘果辊长度1 200 mm、链辊夹角7.2°、辊筒直径152.5 mm、重叠距离5 mm、摘果辊转速371 r/min和夹持输送速度1.025 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半喂入 摘果装置 优化设计 试验
下载PDF
大蒜果秧分离试验装置的设计与测试 被引量:20
3
作者 于昭洋 胡志超 +3 位作者 王海鸥 彭宝良 谢焕雄 吴峰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7-15,共9页
为提高大蒜联合收获果秧分离作业性能,解决果秧分离过程中留茎长、伤损率高等问题,该文研制了一种大蒜联合收获果秧分离试验装置,该试验装置由夹持输送装置、排序-对齐装置、切割装置、机架等组成,能够完成大蒜的夹持、排序、对齐、切... 为提高大蒜联合收获果秧分离作业性能,解决果秧分离过程中留茎长、伤损率高等问题,该文研制了一种大蒜联合收获果秧分离试验装置,该试验装置由夹持输送装置、排序-对齐装置、切割装置、机架等组成,能够完成大蒜的夹持、排序、对齐、切割分离等工序的作业。并进行了大蒜果秧分离试验台作业参数优选试验,得出最优组合参数为夹持高度190mm,夹持角度79o,主夹持链速度1.06m/s,此时大蒜的平均留茎长度为37.56mm,伤损率为2.33%,满足大蒜果秧分离作业质量的要求。该研究可为大蒜联合收获果秧分离机构的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分离机构 联合收获 大蒜 半喂入
下载PDF
肠内营养半固化间断喂养对降低危重患者肠内营养不耐受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邵小平 林兆奋 +3 位作者 李阳洋 俞荷花 丁菊飞 蒋卓娟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0-62,66,共4页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半固化间断喂养对降低危重患者肠内营养不耐受的效果。方法便利抽样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入住我院综合ICU并符合纳入标准的实施肠内营养的危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的患者添加可溶性膳食纤维(果...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半固化间断喂养对降低危重患者肠内营养不耐受的效果。方法便利抽样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入住我院综合ICU并符合纳入标准的实施肠内营养的危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的患者添加可溶性膳食纤维(果胶),使肠内营养达到半固化并给予间断喂养;对照组按常规持续喂养。比较两组患者肠内营养不耐受的发生率、肠内营养达标的时间及肠内营养期间腹腔压力的大小。结果观察组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发生率、营养达标时间以及腹腔压力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肠内营养半固化间断喂养更符合生理需求,能降低危重患者肠内营养不耐受的发生率、缩短肠内营养喂养达标的时间、降低喂养期间腹腔压力,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营养 半固化 危重患者 间断喂养
下载PDF
谷子半喂入脱粒装置试验台设计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升升 师清翔 +1 位作者 耿令新 骆恒光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6年第12期27-30,62,共5页
设计的谷子半喂入脱粒装置试验台可实现谷子茎秆在立姿提升、水平输送过程中,对谷穗进行碾压、梳刷和抖动,达到籽粒与谷码的分离。试验台采用组合式结构设计,工作部件的结构和运动参数调整方便。测控系统中,以工控机和信号采集卡作为硬... 设计的谷子半喂入脱粒装置试验台可实现谷子茎秆在立姿提升、水平输送过程中,对谷穗进行碾压、梳刷和抖动,达到籽粒与谷码的分离。试验台采用组合式结构设计,工作部件的结构和运动参数调整方便。测控系统中,以工控机和信号采集卡作为硬件控制系统的核心,采用测控软件系统对试验过程中工作部件的转速、转矩和功率等参数进行实时采集、显示、处理与分析,为谷子半喂入式联合收获机的关键部件设计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验台 脱粒装置 谷子 半喂入 测控系统
下载PDF
对辊半喂入式小区育种花生摘果装置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11
6
作者 高连兴 苏展 +3 位作者 陈中玉 刘志侠 吕长义 李华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3-98,共6页
花生小区育种涉及品种多、小区处理多、每小区产量小,且严格要求小区之间和品种之间的花生不能混杂。为解决小区花生育种收获中存在的人工摘果费工、费时、效率低且容易出现混杂等问题,提出了半喂入式花生摘果装置总体方案:采用差相组... 花生小区育种涉及品种多、小区处理多、每小区产量小,且严格要求小区之间和品种之间的花生不能混杂。为解决小区花生育种收获中存在的人工摘果费工、费时、效率低且容易出现混杂等问题,提出了半喂入式花生摘果装置总体方案:采用差相组配的对辊结构、回转直径可调节的直杆式、弓齿式和矩形齿式作为摘果元件,进行了花生摘果辊与摘果元件的结构与参数设计,研制出一种小型对辊半喂入式小区育种花生摘果装置。以辽宁省主栽的花生品种"花育30"为试验材料,对3种摘果元件的摘果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矩形齿式摘果元件摘果效果最佳;以摘果对辊重叠距离、摘果对辊差相角和摘果对辊转速为试验因素,以花生摘净率、损伤率为试验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表明:摘果对辊重叠距离为10 mm、摘果对辊差相角为45°、摘果对辊转速为400 r/min时,花生摘果综合指标最优,摘净率为98.96%,荚果损伤率为1.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种花生 摘果装置 半喂入 对辊式
下载PDF
灌木、半灌木饲料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被引量:6
7
作者 李满双 金海 薛树媛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20-123,共4页
文章论述了灌木、半灌木类饲用植物的特点以及饲用价值,分析了灌木、半灌木类饲用植物在我国畜牧业发展中的开发前景和存在的问题。针对我国资源的状况,提出了开发灌木、半灌木类饲用植物的发展战略。
关键词 灌木 半灌木 饲用植物 饲用价值 存在问题 发展战略
原文传递
半喂入脱粒装置脱粒元件对谷粒冲击次数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王显仁 师清翔 倪长安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7-20,共4页
脱粒元件对谷物的打击次数影响脱粒性能,分析给出了一种基于现代计算技术的计算脱粒元件对谷粒冲击次数的新方法。在不同的夹持输送连输送速度下,给出了脱粒元件对谷粒冲击次数的计算实例,通过高速摄像技术,观测得到脱粒元件对谷粒冲击... 脱粒元件对谷物的打击次数影响脱粒性能,分析给出了一种基于现代计算技术的计算脱粒元件对谷粒冲击次数的新方法。在不同的夹持输送连输送速度下,给出了脱粒元件对谷粒冲击次数的计算实例,通过高速摄像技术,观测得到脱粒元件对谷粒冲击次数的实际值。结果表明,计算值与实际值相符,该计算方法切实可行。在自制脱粒分离试验台上,试验研究了持输送链速度与谷粒破碎率之间关系及谷粒破碎率沿脱粒滚筒轴线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随脱粒元件对谷粒冲击次数增加,谷粒破碎率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谷 脱粒 半喂入 冲击次数
下载PDF
肠内营养半固化喂养在危重患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李营阳 候琳琳 +2 位作者 蒋恩社 景孟娟 李黎明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3年第5期781-785,共5页
通过系统检索国内外肠内营养半固化喂养的相关研究,对其概念、方式和临床效果进行综述,以期为危重患者肠内营养半固化喂养的临床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肠内营养 半固化 危重患者 喂养不耐受 综述
下载PDF
半喂入水稻联合收割机新型喂入深度调节机构设计 被引量:1
10
作者 尹健 姚丽华 +3 位作者 陈兰 黄年月 潘远香 肖龙祥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6年第6期1-3,9,共4页
针对山地半喂入水稻联合收割机的特点,提出一种结构简单、调节方便、可靠性高的喂入深度调节装置。该装置通过调节不同的抓取及压紧位置来实现喂入深度的调节,避免传统调节装置中因改变喂入深度调节链与夹持输送链相对位置而带来的一系... 针对山地半喂入水稻联合收割机的特点,提出一种结构简单、调节方便、可靠性高的喂入深度调节装置。该装置通过调节不同的抓取及压紧位置来实现喂入深度的调节,避免传统调节装置中因改变喂入深度调节链与夹持输送链相对位置而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本文阐述该装置的结构原理并给出相应的设计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喂入 喂入深度 调节机构 设计计算
下载PDF
半喂入式花生摘果试验台设计与试验(英文)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志超 王冰 +3 位作者 于昭洋 彭宝良 张延化 檀律科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42-50,共9页
为深入开展半喂入式花生摘果装置作业机理、结构参数和作业参数优化等研究,设计了自动喂秧平台、控制系统、参数调节系统和保鲜库,选配高速摄像系统,并与已有试验台进行技术集成,研制成半喂入式花生摘果试验台。该试验台具备关键参数调... 为深入开展半喂入式花生摘果装置作业机理、结构参数和作业参数优化等研究,设计了自动喂秧平台、控制系统、参数调节系统和保鲜库,选配高速摄像系统,并与已有试验台进行技术集成,研制成半喂入式花生摘果试验台。该试验台具备关键参数调节和采集、作业过程图像获取和植株保鲜等功能,主要包括机架、自动喂秧平台、夹持输送装置、摘果装置、控制系统、传感器、变频电机和高速摄影系统等。试验台的主要技术指标为:摘果辊长度500,800,1 000 mm,摘果辊直径160,200,240 mm,摘果辊后端中心与夹持输送链的距离100~150 mm,摘果辊的转速200~1 000 r/min,夹持输送链的速度0.5~2.5 m/s。在试验台上,对前期尚未涉及的供给株数、链辊夹角等因素、摘果辊功耗等进行了试验研究,开展了摘果过程高速摄影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供给株数对未摘净率和破碎率影响较大;链辊夹角对未摘净损失影响较大,对破碎率影响较小;摘果功耗随着供给株数的增大呈递增规律;高速摄像系统能够揭示摘果叶片与花生果系的作用过程、果秧分离行为和内在机理。该半喂入式花生摘果试验台可为进一步深入开展摘果作业机理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 设计 优化 花生 半喂入 摘果 功耗 高速摄影
下载PDF
联合收割机喂入深度自动调节系统的研究
12
作者 周亮 杨玉萍 季彬彬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2-25,共4页
喂入深度调节系统作为半喂入联合收割机上的重要机构,其性能直接影响谷物的损失率。我国传统人工调节方式会增加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国外采用接触式传感器进行自动调节的方式会造成机构磨损或杂草缠绕。针对现有收割机喂入深度调节系统的... 喂入深度调节系统作为半喂入联合收割机上的重要机构,其性能直接影响谷物的损失率。我国传统人工调节方式会增加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国外采用接触式传感器进行自动调节的方式会造成机构磨损或杂草缠绕。针对现有收割机喂入深度调节系统的不足,设计一种新型非接触式喂入深度自动调节系统,详细阐述了该系统控制和传动部分的工作原理,对相应的硬件进行了介绍,并进行了相关模拟实验验证系统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系统设计合理,能够实现预期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喂入 联合收割机 喂入深度 自动调节系统 非接触
下载PDF
不同饲养模式藏猪Mx1基因表达与免疫水平检测
13
作者 李梦柔 张健 +5 位作者 陆锋辉 王士欣 强久卓玛 巴桑罗布 段梦琪 商鹏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46-49,53,共5页
为了探索舍饲、半舍饲、放牧3种饲养模式下藏猪Mx1基因表达与免疫水平的关系,试验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ELISA方法分别对不同饲养模式下藏猪猪群Mx1基因表达和血清中α干扰素(IFN-α)水平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舍饲模式下饲养的藏猪... 为了探索舍饲、半舍饲、放牧3种饲养模式下藏猪Mx1基因表达与免疫水平的关系,试验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ELISA方法分别对不同饲养模式下藏猪猪群Mx1基因表达和血清中α干扰素(IFN-α)水平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舍饲模式下饲养的藏猪肝脏、脾脏、肺脏中Mx1基因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半舍饲与放牧模式下饲养的藏猪(P<0.01),血清IFN-α水平显著高于半舍饲与放牧模式下饲养的藏猪(P<0.05),均表现为舍饲>半舍饲>放牧;肝脏、脾脏、肺脏中Mx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与血清IFN-α水平呈正相关,其中在肝脏和脾脏中达到显著水平(P<0.05),但舍饲藏猪健康状态仍然良好,推断可能是藏猪抗病性强,在干扰素水平上升后诱导Mx1等抗病毒蛋白基因高表达,免疫水平快速升高,对感染早期及时抑制病原起到重要作用,使猪群稳定在一个健康的水平。说明Mx1基因的表达可能与不同饲养模式下藏猪群体的免疫水平有一定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猪 Mx1基因 IFN-α水平 舍饲 半舍饲 放牧
原文传递
连续喂棉技术在半精纺清梳联上的应用
14
作者 董春国 巩广富 《山东纺织科技》 2013年第4期21-22,共2页
文章主要介绍应用在半精纺清梳联流程中的连续喂棉控制器,简要解析连续喂棉控制器的逻辑控制原理和PID控制计算方法。
关键词 半精纺 清梳联 连续喂棉 PID
下载PDF
扎龙湿地野生与散养白枕鹤繁殖前期觅食生境选择对比分析 被引量:24
15
作者 邹红菲 吴庆明 牛茂刚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5-50,共6页
为了探讨野生与散养白枕鹤(Grusvipio)觅食生境选择的异同,2004年春季,通过定点观察法、样方法、因子测定法对扎龙湿地二者繁殖前期的觅食生境选择作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繁殖前期,野生白枕鹤繁殖对觅食生境选择具有严格要求,倾向于选... 为了探讨野生与散养白枕鹤(Grusvipio)觅食生境选择的异同,2004年春季,通过定点观察法、样方法、因子测定法对扎龙湿地二者繁殖前期的觅食生境选择作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繁殖前期,野生白枕鹤繁殖对觅食生境选择具有严格要求,倾向于选择人为活动较少(1.67km)、靠近明水面(21.0m)、剩余苇丛隐蔽度较高的苔草沼泽生境中觅食;散养白枕鹤对生境类型的要求不高,倾向于选择距人为活动区域较近(0.32km)的生境觅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白枕鹤 散养白枕鹤 繁殖前期 觅食生境选择
下载PDF
改良按需喂养和腹部按摩对早产儿喂养效果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杨茜茜 蒋盘华 +2 位作者 陶亚琴 凌慧 崔焱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6年第31期-,共6页
目的:评价改良按需喂养和腹部按摩对早产儿喂养进程、喂养表现及临床安全性(包括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喂养耐受性、呼吸暂停)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3组,每组各40例。对照... 目的:评价改良按需喂养和腹部按摩对早产儿喂养进程、喂养表现及临床安全性(包括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喂养耐受性、呼吸暂停)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3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早产儿常规喂养护理;改良按需喂养组在常规喂养护理基础上,于每次喂养前给予5~10 min的口腔功能训练(包括口腔刺激和非营养性吸吮),而后根据其意识行为状态决定喂养方式;改良按需喂养联合腹部按摩组在常规喂养护理及改良按需喂养基础上,每次喂养前增加腹部按摩100次。观察并记录3组在经口喂养过渡时间、喂养表现及临床安全性方面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结果在喂养过渡时间方面,3组天数分别为(11.55±4.69)、(10.98±3.85)、(8.50±3.8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088,P=0.003)。3组在喂养表现方面,喂养效率分别为(7.27±2.65)、(9.74±2.63)、(9.52±2.13)ml/min;喂养成效分别为(66.31±14.51)、(76.64±12.46)、(82.26±10.65)%;喂养奶量比分别为(63.99±11.02)、(80.16±14.41)、(84.97±11.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2.189、16.383、31.959,均P<0.01)。在临床安全性当中,恢复出生体质量方面,3组所需时间分别为(10.55±1.99)、(9.28±1.77)、(10.05±2.4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759,P=0.026);喂养不耐受3组发生率分别为50.0%(20/40)、40.0%(16/40)、22.5%(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13,P=0.037);呼吸暂停3组发生率分别为37.5%(15/40)、20.0%(8/40)、15.0%(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93,P=0.048)。结论改良按需喂养联合腹部按摩在改善喂养表现的基础上,进一步缩短喂养过渡时间,提高临床安全性,建议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按需喂养 腹部按摩 早产儿 喂养效果
原文传递
扎龙保护区散养与野生丹顶鹤孵化期觅食生境选择比较 被引量:13
17
作者 邹红菲 吴庆明 焦为屹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56-59,共4页
2002—2005年3—5月份,在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定点观察法、样方法、因子测定法等对散养与野生丹顶鹤孵化期的觅食生境选择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孵化期散养与野生丹顶鹤觅食生境类型一致,均选择芦苇沼泽;因子分析表明:觅食微生... 2002—2005年3—5月份,在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定点观察法、样方法、因子测定法等对散养与野生丹顶鹤孵化期的觅食生境选择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孵化期散养与野生丹顶鹤觅食生境类型一致,均选择芦苇沼泽;因子分析表明:觅食微生境选择存在一定的差异,均具有特异性和非随机性,影响散养丹顶鹤取食的前3个因子分别是食物因子、警戒因子和食物保障因子为主,而野生丹顶鹤的前3个因子分别是食物因子、食物保障因子和警戒因子为主。得出结论:孵化期,在扎龙保护区繁殖的散养丹顶鹤繁殖对的觅食生境选择策略与野生丹顶鹤繁殖对还有一定程度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养丹顶鹤 野生丹顶鹤 孵化期 觅食生境选择 扎龙保护区
下载PDF
北京南海子麋鹿种群半散放饲养管理 被引量:12
18
作者 钟震宇 张林源 +1 位作者 夏经世 王宝祥 《经济动物学报》 CAS 2005年第1期50-53,共4页
总结和介绍了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多年来半散放鹿群管理技术、冬季过冬补饲技术、半散放区内水体的管理及草场科学改良等主要目标,以恢复园囿种群。
关键词 麋鹿 半散放 饲养管理 生物学特性 异地引种 过冬补饲
下载PDF
树鼩(Tupaia belangeri chinensis)的繁殖 被引量:12
19
作者 邹如金 季维智 +3 位作者 沙临力 陆锦明 严晔 杨克勤 《Zoological Research》 SCIE CAS 1987年第3期231-237,共7页
本文讨论了40对树鼩笼养条件下的繁殖。雌雄1:1配对饲养,受孕率为58.1%,每窝产仔2—6只,平均3.48±0.8只,初生幼仔体重均值为10.30±1.2克,35日龄断奶体重均值为59.1±17.6克。正常怀孕期41—45天。在半人工哺乳情况下,新... 本文讨论了40对树鼩笼养条件下的繁殖。雌雄1:1配对饲养,受孕率为58.1%,每窝产仔2—6只,平均3.48±0.8只,初生幼仔体重均值为10.30±1.2克,35日龄断奶体重均值为59.1±17.6克。正常怀孕期41—45天。在半人工哺乳情况下,新生儿的成活率为74.3%。在与某些灵长类资料比较后,我们认为,树鼩的繁殖特性与灵长类有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鼩 怀孕 半人工哺乳 断奶 繁殖
下载PDF
放牧与舍饲对彭波半细毛羊瘤胃细菌群落的生物学信息影响 被引量:11
20
作者 田发益 武俊喜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252-2263,共12页
旨在通过不同蛋白质、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NFC)和纤维素含量对瘤胃微环境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研究,阐明瘤胃优势菌群结构的消长情况,清晰地了解瘤胃微生物对养分的依赖程度,以期为西藏传统放牧补饲及规模化养殖营养配比奠定理论基础。本... 旨在通过不同蛋白质、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NFC)和纤维素含量对瘤胃微环境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研究,阐明瘤胃优势菌群结构的消长情况,清晰地了解瘤胃微生物对养分的依赖程度,以期为西藏传统放牧补饲及规模化养殖营养配比奠定理论基础。本研究选用年龄2岁左右,体重相近((23.77±2.34)kg)的健康彭波半细毛母羊20只,放牧组及舍饲组各10只(每组各2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采用凯氏定氮法、范氏(van soest)法和差值法分别测定放牧组可饲用牧草混合样、舍饲组饲草的粗蛋白、纤维素、NFC含量。饲养半年后,抽取瘤胃液,提取总DNA,构建重组标准质粒对瘤胃细菌进行绝对荧光定量(qRT-PCR)研究。结果:1)在门水平上,发现优势菌群集中在拟杆菌门,其在放牧组的丰度((49.52±6.07)%)比舍饲组((55.52±12.18)%)低6.00%,但差异不显著(P>0.05);放牧组厚壁菌门的丰度((43.28±4.59)%)比舍饲组((36.68±9.78)%)高6.60%,两组差异显著(P<0.05);放牧组螺旋体门的丰度((1.99±1.75)%)比舍饲组((0.76±0.59)%)高1.23%,两组差异显著(P<0.05)。2)通过PLS-DA和LEfSe分析发现,两组间均差异显著的主要细菌有:纤维素或其代谢产物主要依赖菌(放牧组)为假丁酸弧菌属(Pseudobutyrivibrio)、月形单胞菌属(Selenomonas)、粪球菌属(Coprococcus)、梭菌属(Clostridium)、厌氧弧菌属(Anaerovibrio)、毛螺旋菌科下一属(Shuttleworthia)、类普雷沃氏菌科下一属(CF231)、丁酸弧菌属(Butyrivibrio)、类普雷沃氏菌科下一属(YRC22)、毛螺菌属(Lachnospira)、毛螺菌科下一属(Moryella);高蛋白和NFC或其代谢产物主要依赖菌(舍饲组)为脱硫叶菌属(Desulfobulbus)、奇异菌属(Atopobium)、韦荣球菌科下一属(p-75-a5)、普氏菌属(Prevotella)、布劳特氏菌属(Blautia)、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和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结果说明,合理蛋白质能量水平的饲料,不仅利于蛋白、淀粉依赖菌的增殖,也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彭波半细毛羊 TMR 丰度 瘤胃细菌 OTUs 放牧组和舍饲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