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情态标记词“看”的语法化 被引量:8
1
作者 张秀松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76-78,共3页
汉语认识情态标记“看”和近将来时态标记“看”、尝试体态标记“看”一样,其形成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语法化过程。其语法化在共时平面上有着丰富的表现,至少包括:语法搭配复杂化、语义虚化、语用功能专一化。
关键词 语法搭配复杂化 语义虚化 语用功能专一化
下载PDF
试说“N来了”与“来N了”句式 被引量:6
2
作者 王灿龙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14,共12页
本文重点考察"N来了"与"来N了"句式。研究发现:不是所有的"N"在"N来了"中都表有定、在"来N了"中都表不定,N的有定与不定解读受制于其自身的语义特征等因素。文章还从信息结构与句法... 本文重点考察"N来了"与"来N了"句式。研究发现:不是所有的"N"在"N来了"中都表有定、在"来N了"中都表不定,N的有定与不定解读受制于其自身的语义特征等因素。文章还从信息结构与句法结构方面分析"N来了"和"来N了"的内在不同。"来"的虚化使"N来了"和"来N了"不仅表示物理位移,而且也表认知位移。此外,"N来了"和"来N了"对N的选择存在一个对称与否的问题,这是由句式结构及"来"的论元特征等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来”字句 论元 有定 不定 虚化 对称性
下载PDF
从“~门”浅析语义虚化和语法化 被引量:2
3
作者 夏宇 谢婕妤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138-139,156,共3页
汉语"~门"族词汇源自英语"-gate",表示丑闻或事件,既符合大众求新求异的心理,又恰巧符合英语中"-gate"的语义。在其从独立语素向后缀发展的演变过程中,意义不断虚化,固定地附着在词根语素的后面,成为名... 汉语"~门"族词汇源自英语"-gate",表示丑闻或事件,既符合大众求新求异的心理,又恰巧符合英语中"-gate"的语义。在其从独立语素向后缀发展的演变过程中,意义不断虚化,固定地附着在词根语素的后面,成为名词化的标志,具备了变成固定语义结构的可能性并逐渐步入语法化的进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 语义虚化 语法化
下载PDF
语助词“时”的方言分布及解释
4
作者 孙宜春 邵宜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57-65,共9页
“时”在汉语史上曾出现过语助词的用法,这种用法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已不复存在,但仍保留在长江中下游一带的部分方言中。在以上海话为代表的吴方言中就保留了“时(是)”的不同程度的虚化用法,对比湘、赣、客(连城)方言中的表现,结合汉... “时”在汉语史上曾出现过语助词的用法,这种用法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已不复存在,但仍保留在长江中下游一带的部分方言中。在以上海话为代表的吴方言中就保留了“时(是)”的不同程度的虚化用法,对比湘、赣、客(连城)方言中的表现,结合汉语史的语料,可以大致勾勒出语助词“时”的语法化过程,从而解释其方言分布的成因。这也为江南一带方言存在共性特征的论断提供了语法上的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助词 语义虚化 吴方言 江南方言
下载PDF
“族”语义虚化及体现的文化心理
5
作者 南宏宇 劳翠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4年第6期91-94,共4页
众所周知,语言承载着文化。作为思想的外衣,一个民族的语言和一个民族的文化是紧密相连的。文章主要从"族"的本义以及不断虚化的过程中探讨其与中国文化的关系;进一步从语言发展演变的规律、语用中的经济原则、社会文化心理探... 众所周知,语言承载着文化。作为思想的外衣,一个民族的语言和一个民族的文化是紧密相连的。文章主要从"族"的本义以及不断虚化的过程中探讨其与中国文化的关系;进一步从语言发展演变的规律、语用中的经济原则、社会文化心理探究"族"语义虚化的原因;最后从民族心理方面来阐释"族"语义虚化的影响来加深对"族"语义虚化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虚化 原因 表现 民族心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