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博士生科技论文中转述的意向结构 被引量:8
1
作者 史文霞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7-31,共5页
本文采用语料库的方法,将语言哲学的意向理论引入转述(带有转述动词和that从句)研究,根据意向类别对转述进行分类,从社会认知的角度揭示中国博士生如何通过转述的意向结构选择以明示或隐含的方式表达和评价自己或他人的研究工作。结果显... 本文采用语料库的方法,将语言哲学的意向理论引入转述(带有转述动词和that从句)研究,根据意向类别对转述进行分类,从社会认知的角度揭示中国博士生如何通过转述的意向结构选择以明示或隐含的方式表达和评价自己或他人的研究工作。结果显示,中国作者的社会构建意识有待增强,这样才能实现由纯粹的实证主义写作者向成熟的社会构建主义作者的顺利过渡。学术论文转述教学应关注转述动词及时态所体现的评价意义,围绕不同转述的意向结构是否使用得体来开展教学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述 意向 自源 他源
原文传递
渤海湾盆地及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气成藏条件分析 被引量:26
2
作者 郑和荣 胡宗全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5,共5页
对渤海湾盆地与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烃源岩、储层、盖层、圈闭等成藏要素的地质特征分析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和渤海湾盆地均具有完整的生、储、盖组合和基本的自生自储成藏条件。对成藏条件时间配置关系的对比发现,鄂尔多斯盆地以1... 对渤海湾盆地与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烃源岩、储层、盖层、圈闭等成藏要素的地质特征分析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和渤海湾盆地均具有完整的生、储、盖组合和基本的自生自储成藏条件。对成藏条件时间配置关系的对比发现,鄂尔多斯盆地以1个沉降—抬升幕、持续生烃、早期成藏为特征,渤海湾盆地则以多个沉降—抬升幕、二次生烃、晚期成藏为特征。成藏条件的空间配置关系对比表明,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烃源岩、储层、盖层在时间上及纵横向上具有连续性,天然气保存条件良好,可形成大面积分布的岩性气藏,资源潜力大。渤海湾盆地上古生界烃源岩、储层、盖层时间连续性较差,天然气需要较大幅度的垂向运移才能成藏,二次生烃区与构造高部位成藏区之间的横向重叠区分布局限,以形成中、小规模但丰度较高的构造气藏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 上古生界 自生自储成藏 二次生烃 天然气成藏条件
下载PDF
东营凹陷深层自源型油气成藏模式与勘探实践 被引量:10
3
作者 杨怀宇 张鹏飞 +2 位作者 邱贻博 巩建强 韩同欣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2-101,共10页
东营凹陷深层是以“红层”为典型特征的沙河街组四段下亚段(沙四下亚段)—孔店组,该套层系沉积厚度大、储量发现少,蕴含着极大的勘探潜力。综合深层烃源岩评价、高成熟油源对比及自源型油气成藏模式的系统分析,明确了深层沙四下亚段和... 东营凹陷深层是以“红层”为典型特征的沙河街组四段下亚段(沙四下亚段)—孔店组,该套层系沉积厚度大、储量发现少,蕴含着极大的勘探潜力。综合深层烃源岩评价、高成熟油源对比及自源型油气成藏模式的系统分析,明确了深层沙四下亚段和孔店组二段(孔二段)两套烃源岩的基本特征,落实了深层的资源潜力,同时深入剖析关键成藏要素条件,建立了自源型差异油气成藏模式。研究表明,深层孔二段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为Ⅱ_(1)—Ⅲ型,评价为过成熟中等烃源岩;沙四下亚段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为Ⅰ—Ⅱ_(1)型,评价为成熟优质烃源岩。利用原型盆地的井—震追踪落实烃源岩展布,进而评价出深层资源量为11.35×10^(8)t。同时,建立了两种自源型油气藏的差异成藏模式,一种是陡坡带沙四下亚段烃源岩直接对接深层砂砾岩储层,匹配形成凝析油气—常规油的纵向有序油气藏;另一种是南部斜坡带孔店组源内的“源—断—储—圈”差异油气运聚模式。分析认为,基于东营凹陷深层烃源岩品质与规模的深化认识,以及两种自源型油藏模式的认识可将勘探目的层至少下探1500m,初步估算新增圈闭资源量近2×10^(8)t,东营凹陷深层自源型油藏预计在“十四五”期间迎来重大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四下亚段—孔店组 深层 自源型油藏 油气藏模式 东营凹陷 勘探实践
下载PDF
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油气运聚成藏机制与特征 被引量:9
4
作者 龚晓峰 何家雄 +3 位作者 罗春 张景茹 张伟 陈胜红 《海洋地质前沿》 2012年第6期20-26,共7页
以油气藏形成的源储控制因素为核心和切入点,总结出珠江口盆地3种主要的油气运聚成藏机制,即古近系半地堑洼陷自源型油气成藏机制、三角洲砂岩—生物礁外源型油气成藏机制、深水扇系统外源型油气成藏机制。古近系半地堑洼陷自源型油气... 以油气藏形成的源储控制因素为核心和切入点,总结出珠江口盆地3种主要的油气运聚成藏机制,即古近系半地堑洼陷自源型油气成藏机制、三角洲砂岩—生物礁外源型油气成藏机制、深水扇系统外源型油气成藏机制。古近系半地堑洼陷自源型油气运聚成藏机制,其烃源供给系统与油气运聚系统均位于半地堑体系内部,具有自源型近距离原地运聚成藏的特点;三角洲砂岩—生物礁外源型油气成藏机制,其烃源供给主要来自三角洲—生物礁运聚成藏体系之外下伏的古近系半地堑烃源供给系统,因此,其纵向烃源断裂体系及构造脊砂体和不整合面构成的油气运聚系统为主要控制因素;处于盆地南部陆坡深水区的深水扇系统外源型油气运聚成藏机制,其烃源供给亦主要来自下伏的古近系地堑型烃源供给系统,且上渐新统海相烃源岩亦有贡献,而纵向烃源断裂体系与深水扇体系中良好储层共同构成的深水油气运聚系统,则是形成这种油气藏之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盆地 自源型 外源型 滨岸—三角洲储层 深水扇系统储层
下载PDF
基于RFID的变电站巡检机器人无线充电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被引量:7
5
作者 孟祥忠 王保磊 《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 2017年第6期120-123,共4页
随着变电站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巡检机器人将逐渐替代人工巡检的方式成为检测变电站设备的新手段。该文设计了具有自主寻源和非接触无线充电系统,保证了机器人在进行电力设备巡检、设备故障诊断时能够处于长期自治的工作。该系统采用射频... 随着变电站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巡检机器人将逐渐替代人工巡检的方式成为检测变电站设备的新手段。该文设计了具有自主寻源和非接触无线充电系统,保证了机器人在进行电力设备巡检、设备故障诊断时能够处于长期自治的工作。该系统采用射频识别(RFID)定位与无线充电技术(ICPT)相结合的方式,当巡检机器人判断自身电量不足时,可主动返回到充电室进行充电。整个充电过程无需人为干预,可在极短的时间内快速找到发射源并实现无线充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巡检机器人 射频识别定位 自主寻源 无线充电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沧东凹陷南皮斜坡地质特征与油气成藏 被引量:7
6
作者 周立宏 时筱淞 +3 位作者 官全胜 杨朋 林伶 吴佳朋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289-1297,共9页
随着沧东凹陷正向构造带油气藏勘探程度的不断提高,成藏区带规模发现遇到瓶颈,勘探思路必须由构造油气藏勘探向斜坡连续性油气藏勘探转变。通过对沧东凹陷南皮斜坡精细构造解释、沉积微相划分、烃源岩特征及区域控砂控藏机制的分析,获... 随着沧东凹陷正向构造带油气藏勘探程度的不断提高,成藏区带规模发现遇到瓶颈,勘探思路必须由构造油气藏勘探向斜坡连续性油气藏勘探转变。通过对沧东凹陷南皮斜坡精细构造解释、沉积微相划分、烃源岩特征及区域控砂控藏机制的分析,获得南皮斜坡地质特征与油气成藏模式的认识。研究表明,南皮斜坡为宽缓继承性斜坡,构造呈现高、中、低斜坡三分性特点,古近系孔店组二段(孔二段Ek_2)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孔店组一段(孔一段Ek_1)底部发育浅水三角洲、上部发育冲积扇沉积,有利砂体大面积发育,孔二段发育好—很好烃源岩,生烃强度大。以构造、砂体、烃源岩及已知油藏匹配,形成自源成藏、它源成藏两大成藏组合系统,并构建孔二段有效生油岩范围内,中斜坡孔二段主砂体区常规油藏聚集,低斜坡远端细粒沉积岩类与油页岩叠合形成致密油,含油气系统范围内常规油与致密油叠加连片,形成"连续性成藏"油气成藏模式;孔一段受孔二段有效烃源岩控制下,形成"底部砂组近源大面积充注、上部继承性断裂网状沟通"的复合聚油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皮斜坡 构造油藏 自源成藏 连续性成藏
原文传递
偏压对自源笼形空心阴极放电制备Si-DLC薄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孙薇薇 田修波 +3 位作者 李慕勤 吴明忠 巩春志 田钦文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9-79,共11页
针对利用笼形空心阴极放电在大工件表面制备DLC薄膜时,笼网内大工件操作困难、大工件影响放电的问题,开发了自源笼形空心阴极放电方法,在不同偏压(-300~0 V)条件下于Si(100)表面制备了Si-DLC薄膜,考察了偏压对Si-DLC薄膜结构和性能的影... 针对利用笼形空心阴极放电在大工件表面制备DLC薄膜时,笼网内大工件操作困难、大工件影响放电的问题,开发了自源笼形空心阴极放电方法,在不同偏压(-300~0 V)条件下于Si(100)表面制备了Si-DLC薄膜,考察了偏压对Si-DLC薄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获得Si-DLC的沉积速率达到7.90μm/h。由偏压引起的高能离子轰击使薄膜的组织结构更为致密,降低了表面粗糙度和H含量。Si-DLC薄膜中的sp3/sp2值随偏压增加先上升后下降,薄膜纳米压入硬度和弹性模量也呈现相同规律。偏压为-200 V沉积的Si-DLC薄膜具有最高的sp3/sp2(0.69)、H/E和H3/E2值,表现出致密的结构和优异的摩擦性能,摩擦因数低至0.024,磨损率为1×10^-6 mm^3/Nm。说明自源笼形空心阴极放电是一种有效制备大面积DLC膜的工艺,-200 V偏压是最优化的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源笼形空心阴极放电 Si-DLC 偏压 显微结构 力学性能 摩擦学性能
下载PDF
川中雷口坡组台地潟湖相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气来源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本健 孙豪飞 +5 位作者 罗强 曾汇川 徐亮 李莉 霍飞 文华国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5-29,共15页
2020年底,CT1井在四川盆地中部地区(以下简称川中)中三叠统雷口坡组三段二亚段(以下简称雷三2亚段)泥质石灰岩和灰质泥岩段首次获得高产油气流。该套非常规储层夹杂于碳酸盐岩—膏盐岩沉积组合之中,岩性组合复杂、非均质性强,加之对其... 2020年底,CT1井在四川盆地中部地区(以下简称川中)中三叠统雷口坡组三段二亚段(以下简称雷三2亚段)泥质石灰岩和灰质泥岩段首次获得高产油气流。该套非常规储层夹杂于碳酸盐岩—膏盐岩沉积组合之中,岩性组合复杂、非均质性强,加之对其研究程度偏低,致使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面临页岩“甜点”厘定难度大的问题。为了明确川中雷三2亚段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气来源,在岩石学和沉积学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页岩有机质丰度(TOC)、有机质类型、有机质成熟度(Ro)以及天然气组分、凝析油气轻烃组成、储层沥青生物标志化合物等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该区雷三2亚段烃源岩主要为一套成熟—高成熟演化阶段的泥页岩与泥质石灰岩,TOC介于0.11%~4.00%、平均值为0.88%,有机质类型主要为腐泥型—偏腐泥混合型,生烃潜力较好;②CT1井天然气主要为成熟—高成熟阶段的干酪根降解气,主要来自于雷三2亚段自身烃源岩;③CT1井雷三2亚段凝析油并非源于上覆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烃源岩,而是源于其自身烃源岩;④CT1井雷三2亚段天然气具有相对低的伽马蜡烷含量,显示较弱的还原环境。结论认为,该区雷三2亚段天然气具有自生自储的成藏特点,其来源主要为自身烃源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中部地区 中三叠统雷口坡组三段二亚段 页岩 烃源岩 生物标志化合物 油气来源 自生自储
下载PDF
闭式注水油藏自分散型耐高温高盐调驱剂
9
作者 朱立国 李勇锋 +4 位作者 陈维余 孟科全 卞涛 张艳辉 陈士佳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7-52,共6页
南海东部高温高盐油藏闭式注水井无地面注水流程,常规调驱剂无法在地面混配后注入地层,且由于自分散性差,难以直接注入地层。以南海东部A油田为目标,从快速自分散和耐高温高盐两个角度出发,以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含量为40%的... 南海东部高温高盐油藏闭式注水井无地面注水流程,常规调驱剂无法在地面混配后注入地层,且由于自分散性差,难以直接注入地层。以南海东部A油田为目标,从快速自分散和耐高温高盐两个角度出发,以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含量为40%的耐温耐盐聚合物为基础,辅以多酚类复合交联剂、多支链醇聚醚类分散剂等,通过反应成胶、机械研磨,制得自分散型耐高温高盐调驱剂。采用激光粒度仪、电子显微镜、动态光散射仪等,对调驱剂的粒径、微观形貌和表面电性进行了表征,评价了调驱剂的自分散性能、注入性能和剖面调整性能,并在南海东部A油田X井组进行了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自分散型耐高温高盐调驱剂呈球形,初始粒径D50(粒径中值)为1.09~11.63μm,通过调整配方、研磨条件或加热时间可调节调驱剂的粒径。调驱剂颗粒表面呈负电,Zeta电位值为-19.30~-26.1 mV。与常规油分散型颗粒调驱剂相比,该调驱剂自分散性好,遇水后能快速均匀分散,在注入水中的自分散率为90.0%,岩心注入压力仅为油分散型颗粒调驱剂的53.13%。调驱后,高渗透岩心的分流量由92.6%降至20.5%,低渗透岩心的分流量由7.4%增至79.5%,吸水剖面明显“反转”。现场实施效果良好,调驱剂施工爬坡压力为0.5 MPa,施工后最高日增油106 m3,阶段增油8900 m3。该调驱剂满足目标油田高温高盐条件,注入性好,增油效果明显,适合闭式注水油藏调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高盐油藏 闭式注水井 自分散 调驱剂
下载PDF
车载轴带发电系统动力瞬间中断自源补能技术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磊 焦宇飞 +2 位作者 白云川 喻剑 郭正 《军事交通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39-43,共5页
针对车辆轴带发电系统存在的换挡动力中断问题,提出了利用车辆启动蓄电池进行补能的自源补能方案。利用功率等效的原理对自源补能持续运行的临界条件进行了确定,并结合实际情况对其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补能装置满功率负荷下运... 针对车辆轴带发电系统存在的换挡动力中断问题,提出了利用车辆启动蓄电池进行补能的自源补能方案。利用功率等效的原理对自源补能持续运行的临界条件进行了确定,并结合实际情况对其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补能装置满功率负荷下运行的临界换挡频率为3.64次/min,能够满足日常行车过程中车载轴带发电系统动力瞬间中断时发电系统的不间断供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带发电系统 自源补能 平均等效功率 平均换挡频率
下载PDF
自震式微震监测技术在浅埋煤层动载矿压预测中的应用
11
作者 邢磊 《山西冶金》 CAS 2023年第6期251-252,共2页
介绍了自震式微震监测技术,研究了波速场反演要点,对自震式微震监测技术在浅埋煤层动载矿压预测中应用情况进行分析。为了能够合理的运用自震式微震监测技术,进行浅埋煤层动载矿压预测、波速场反演,从而获得准确反演动态变化、定位波速... 介绍了自震式微震监测技术,研究了波速场反演要点,对自震式微震监测技术在浅埋煤层动载矿压预测中应用情况进行分析。为了能够合理的运用自震式微震监测技术,进行浅埋煤层动载矿压预测、波速场反演,从而获得准确反演动态变化、定位波速场、明确岩层破裂微震震源等目的,充分发挥出该技术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震监测 自激震源 震源定位 动载矿压
下载PDF
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源监测障碍与阳性症状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傲霜 谢世平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29期89-91,共3页
目的探讨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是否存在自我源监测损害,以及该源监测损害是否与妄想症状有关。方法 20例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都是以妄想症状为主)为研究组和20例正常受试者为对照组。对研究组进行阳性症状评定量表(SAPS)评分,之后给予所... 目的探讨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是否存在自我源监测损害,以及该源监测损害是否与妄想症状有关。方法 20例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都是以妄想症状为主)为研究组和20例正常受试者为对照组。对研究组进行阳性症状评定量表(SAPS)评分,之后给予所有受试者源记忆(SM)任务并记录正确反应的项目数,随后进行Stroop色字干扰实验来测试受试者的选择性注意功能。计算错误警报率、错过率、正确来源总分、记忆总分、辨别指数Pr、反应偏向指数Br和选择性注意指标。精神分裂症患者组与正常对照组组间比较采用双样本t检验,精神分裂症(妄想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采用方差分析法(ANOVA)进行两两比较,对患者组的上述指标用Pearson法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患者组的错误警报率、错过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正确来源总分、记忆总分、辨别指数Pr、反应偏向指数Br和选择性注意指标均比对照组降低(P<0.05)。(2)患者组(妄想组)的错误警报率、错过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正确来源总分、记忆总分、辨别指数Pr、反应偏向指数Br和选择性注意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3)相关性分析显示患者的选择性注意指标与源监测辨别指数Pr和记忆总分有关(P<0.05)。结论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总体存在自我源监测和选择性注意功能的损害,且自我源监测损害与妄想症状关系密切,提示自我源监测可能是妄想的基础。选择性注意功能的损害与源监测损害相关,提示其可能参与了自我来源信息辨别的加工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 精神分裂症 自我源监测障碍 阳性症状
下载PDF
祁连山不同林地类型对土壤理化性质和水源涵养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2
13
作者 秦嘉海 金自学 +2 位作者 王进 刘金荣 谢晓蓉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2-94,139,共4页
以祁连山灌木林、针叶林、阔叶林3种林地为研究材料,探讨不同林地类型对土壤理化性质和水源涵养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孔隙度、团粒结构、物理性粘粒含量均为灌木林>针叶林>阔叶林,土壤容重、物理性砂粒含量均为灌木林<针叶... 以祁连山灌木林、针叶林、阔叶林3种林地为研究材料,探讨不同林地类型对土壤理化性质和水源涵养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孔隙度、团粒结构、物理性粘粒含量均为灌木林>针叶林>阔叶林,土壤容重、物理性砂粒含量均为灌木林<针叶林<阔叶林;土壤有机质、全N、速效N、速效P、速效K、CEC均为灌木林>针叶林>阔叶林,而CaCO3、pH、全盐含量均为灌木林<针叶林<阔叶林;土壤水层厚度、自然含水量、饱和蓄水量、毛管蓄水量、非毛管蓄水量、贮水量均为灌木林>针叶林>阔叶林;枯落物积累厚度、枯落物积累干质量、持水量、最大持水率均为灌木林>针叶林>阔叶林。灌木林植物种类丰富,郁闭度大,枯落物积累数量多,水源涵养功能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 林地类型 理化性质 水源涵养
下载PDF
国内页岩气地质理论研究进展 被引量:55
14
作者 许长春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16,135,共8页
随着北美页岩气勘探、开发所取得的巨大成功,国内页岩气的研究也迅速发展起来。近年来发表了大量的相关文献,但大多都着重对某一方面进行论述。在对大量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从成藏机理、地质特征、勘探方法、选区评价与资源量计算等... 随着北美页岩气勘探、开发所取得的巨大成功,国内页岩气的研究也迅速发展起来。近年来发表了大量的相关文献,但大多都着重对某一方面进行论述。在对大量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从成藏机理、地质特征、勘探方法、选区评价与资源量计算等方面对页岩气的地质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总结与分析。对照北美页岩气的研究进展,分析了中国在页岩气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认为中国页岩气的勘探开发应首先选择地质、经济条件合适的地区进行技术攻关,然后再向全国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成藏机理 自生自储 地质评价 储量计算 中国
下载PDF
一种高压侧自具电源的设计 被引量:31
15
作者 沙玉洲 邱红辉 +2 位作者 段雄英 范兴明 董华军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1-24,共4页
介绍了一种应用于高压侧电子装置中的电源方案:通过一个特制的电流互感器(CT),直接从高压侧一次母线电流获取电能,凭借在CT和整流桥之间串联的一个电感,大大降低了施加在整流桥上的感应电压并限制了CT的输出电流,起到了稳定电压和保护... 介绍了一种应用于高压侧电子装置中的电源方案:通过一个特制的电流互感器(CT),直接从高压侧一次母线电流获取电能,凭借在CT和整流桥之间串联的一个电感,大大降低了施加在整流桥上的感应电压并限制了CT的输出电流,起到了稳定电压和保护后续电路的作用,成功地解决了高压侧有源电子设备的电源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具电源 特制CT供能 高压侧供能 电感限流
下载PDF
海上风电–柔直并网系统自同步电压源控制与电网故障穿越 被引量:26
16
作者 杨仁炘 张琛 +4 位作者 蔡旭 施刚 李建华 缪源诚 曹路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4823-4834,共12页
采用柔性直流输电技术送出是大规模海上风电的发展趋势。由于电流控制型的海上风电–柔直并网系统隔离了风电场的惯量,电压源控制方式成为应对新能源主导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一种有效途径。现有海上风电–柔直并网系统的电压源控制研究... 采用柔性直流输电技术送出是大规模海上风电的发展趋势。由于电流控制型的海上风电–柔直并网系统隔离了风电场的惯量,电压源控制方式成为应对新能源主导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一种有效途径。现有海上风电–柔直并网系统的电压源控制研究多集中于控制实现与稳态特性方面,而针对该系统故障控制方面的研究十分匮乏。该文提出一种具备故障穿越能力的海上风电–柔直并网系统自同步电压源控制策略。在受端换流器中,通过子模块能量与同步发电机转子的类比及直流侧的解耦控制,兼顾了对直流母线电压的灵活控制和对电网频率的无锁相环自同步,并改善了通过直流母线电压向送端换流器传递电网频率时的抗扰性能。送端换流器从直流电压中提取电网频率并镜像到其交流侧,辅助海上风电场实现对电网的惯量响应。进一步地,设计受端换流器的电网故障穿越策略,在实现对输出电流限幅的同时,确保了受端换流器的功角稳定。最后,在PSCAD/EMTDC软件中通过仿真验证所提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直流输电 海上风电场 自同步电压源型控制 惯量响应 电网故障穿越 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
下载PDF
自震式微震监测技术及其在浅埋煤层动载矿压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17
作者 欧阳振华 孔令海 +3 位作者 齐庆新 张辉 李少刚 赵善坤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B06期44-51,共8页
震源定位是利用微震监测技术研究煤岩体破裂机制、分析矿震活动规律、预测煤岩动力灾害的基础。为了提高微震监测系统的定位精度,提出一种自震式微震监测技术,利用自激震源发射震动信号反演监测区域波速场,再将反演的波速场应用于微震... 震源定位是利用微震监测技术研究煤岩体破裂机制、分析矿震活动规律、预测煤岩动力灾害的基础。为了提高微震监测系统的定位精度,提出一种自震式微震监测技术,利用自激震源发射震动信号反演监测区域波速场,再将反演的波速场应用于微震定位计算。根据自震式微震监测技术研发出KJ768煤矿微震监测系统。在一定的拾振器网度和空间布置条件下,通过煤矿井下定点爆破和同类监测系统对比试验,测得KJ768微震监测系统的定位误差小于10 m。基于开发的KJ768煤矿微震监测系统开展浅埋煤层动载矿压预测,通过现场实测,研究微震监测结果和工作面矿压观测结果的关联关系,选定微震事件数和微震总能量作为周期来压和动载矿压的监测预警指标,并确定了预警阈值,准确预测了3次动载矿压和近20次周期来压,为防治异常矿压显现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震监测 自激震源 震源定位 动载矿压 浅埋煤层
下载PDF
适用于电网不对称下的自同步电压源逆变器控制策略 被引量:16
18
作者 韦徵 姬秋华 +3 位作者 王伟 王彤 王俊辉 王腾飞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24-131,共8页
自同步电压源逆变器(SVI)在电网电压不对称工况下实现三相并网电流平衡控制,同时兼顾离网独立运行时机端电压控制稳定性,是实际工程应用中面临的挑战之一。首先,在简要阐述SVI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文中详细分析了电网不对称条件下,常规正... 自同步电压源逆变器(SVI)在电网电压不对称工况下实现三相并网电流平衡控制,同时兼顾离网独立运行时机端电压控制稳定性,是实际工程应用中面临的挑战之一。首先,在简要阐述SVI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文中详细分析了电网不对称条件下,常规正负序分离控制应用到SVI的局限性和系统离网独立运行时不稳定的机理。然后,基于SVI单模式控制思想,提出一种基于准谐振控制器的SVI负序电流抑制策略,在电网不对称工况下实现了入网电流输出平衡,同时保证了SVI在并/离网模式切换以及离网(含多机并联)独立工作时的系统稳定性。最后,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系统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同步电压源逆变器 电网不对称 准谐振控制 稳定性分析
下载PDF
城市消防给水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被引量:12
19
作者 刘泰荣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2003年第B10期39-40,共2页
通过对城市消防给水建设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 。
关键词 城市建设 消防给水 水源 消防规划
下载PDF
光控真空断路器模块低功耗自具电源设计 被引量:10
20
作者 葛国伟 段雄英 +2 位作者 廖敏夫 邹积岩 郑微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00-308,共9页
光控真空断路器模块应用于多断口真空断路器对电源可靠性和低功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进行了光控真空断路器模块低功耗自具电源模块设计。分析了自具电源的工作原理,优化设计了其取电电磁感应线圈(取电CT)的结构。电容器充电模块从电... 光控真空断路器模块应用于多断口真空断路器对电源可靠性和低功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进行了光控真空断路器模块低功耗自具电源模块设计。分析了自具电源的工作原理,优化设计了其取电电磁感应线圈(取电CT)的结构。电容器充电模块从电路结构,器件选型,转变工作方式等降低其工作时损耗。建立了永磁机构操动电容充放电特性模型,分析得到低损耗的最佳间歇控制策略。进行了智能控制器低功耗设计,实现了在线低功耗控制策略和离线休眠工作方式。最后通过试验验证,优化后的取电CT工作范围在200 A~3 000 A,满足在线自具电源模块工作,整体自具电源正常工作时损耗做到了300 mW,满足电网停电3周,自具电源系统仍能驱动光控真空断路器动作。设计的自具电源满足系统对断路器的可靠性和智能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具电源 光控真空断路器模块 取电CT 低功耗 间歇控制策略 电容充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