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粘接树脂用于纤维桩修复的三年临床效果评价 被引量:1
1
作者 李祎 师晓蕊 +2 位作者 刘峰 程亚丽 刘诗铭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12年第6期352-354,共3页
目的:通过与粘接系统粘接纤维桩的临床操作时间、3年内的临床存留率进行比较,自粘接树脂用于纤维桩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门诊就诊的100个前牙纤维桩核修复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个修复体,实验组采用自酸蚀自粘接树脂(E... 目的:通过与粘接系统粘接纤维桩的临床操作时间、3年内的临床存留率进行比较,自粘接树脂用于纤维桩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门诊就诊的100个前牙纤维桩核修复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个修复体,实验组采用自酸蚀自粘接树脂(EMBRACE CORE)粘结纤维桩并形成树脂核,对照组采用自酸蚀粘接系统(DC Bond和DC Core)进行树脂粘接并形成树脂核,记录两组的临床操作时间,并追踪1年、2年、3年的临床存留率。结果:实验组的临床操作时间为87.38±8.21sec,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25.56±10.04sec;实验组和对照组在1年、2年、3年的临床存留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自粘接树脂用于纤维桩粘接临床操作简便、用时较短,临床存留率与采用自酸蚀粘接系统相似,可成为临床常规应用的操作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桩 自酸蚀自粘接树脂 自粘接粘结系统
下载PDF
自酸蚀与全酸蚀树脂粘结系统对玻璃纤维桩粘结强度的比较 被引量:9
2
作者 排黑尔丁.凯赛尔 麦合甫孜.艾山 +4 位作者 迪丽努尔.阿吉 茹菲亚.祖拉提 阿丽娜.阿布都外力 马慧 康雯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5年第4期369-371,共3页
目的比较自酸蚀与全酸蚀树脂粘结系统对玻璃纤维桩粘结强度的影响。方法 20颗健康离体单根管上颌前牙,经根管治疗后随机分为2组,每组10颗,分别应用自酸蚀粘结系统(Para组)和全酸蚀粘结系统(One组)的树脂粘结剂将玻璃纤维桩粘结于根管内... 目的比较自酸蚀与全酸蚀树脂粘结系统对玻璃纤维桩粘结强度的影响。方法 20颗健康离体单根管上颌前牙,经根管治疗后随机分为2组,每组10颗,分别应用自酸蚀粘结系统(Para组)和全酸蚀粘结系统(One组)的树脂粘结剂将玻璃纤维桩粘结于根管内。牙根颈部及根尖部各切取2个厚2mm试件,对每个试件进行微推出试验,并于体视显微镜下观察标本的断裂方式。结果Para组根颈部、根尖部纤维桩粘结强度分别为(16.22±1.32)、(14.13±1.43)MPa,One组分别为(14.32±1.30)、(11.57±1.50)MPa,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根颈部纤维桩粘结强度均大于根尖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试件断裂方式均以粘结面断裂为主。结论自酸蚀树脂粘结系统对玻璃纤维桩的粘结强度高于全酸蚀树脂粘结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酸蚀树脂粘结剂 全酸蚀树脂粘结系统 纤维桩 粘结强度
原文传递
自粘结树脂水门汀和自酸蚀树脂粘结系统对牙冠修复玻璃纤维桩粘结效果比较 被引量:3
3
作者 徐龙芬 李礼芳 郭玲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第1期24-27,共4页
目的:比较自粘结树脂水门汀与自酸蚀树脂粘结系统对牙冠修复患者玻璃纤维桩的粘结效果。方法:以80例(86个)牙冠修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粘结材料不同将受试牙分为A组(43例,46个)和B组(37例,40个),其中A组采用自粘结树脂水门汀进行牙... 目的:比较自粘结树脂水门汀与自酸蚀树脂粘结系统对牙冠修复患者玻璃纤维桩的粘结效果。方法:以80例(86个)牙冠修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粘结材料不同将受试牙分为A组(43例,46个)和B组(37例,40个),其中A组采用自粘结树脂水门汀进行牙冠修复;B组采用自酸蚀树脂粘结系统进行牙冠修复。观察随访6、12、24个月时的修复情况。结果:随访6个月,两组纤维桩修复成功率均为100%;随访12个月,A组纤维桩修复成功率100%,B组1个纤维桩脱落,修复成功率97.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4个月,A组中1个纤维桩脱落、1个根尖周炎性病变,修复成功率95.7%;B组中1个纤维桩脱落、1个纤维桩根折,修复成功率9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自粘结树脂水门汀或自酸蚀树脂粘结系统修复牙冠,均可有效保证玻璃纤维桩粘结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粘结树脂水门汀 自酸蚀树脂粘结系统 牙冠修复 纤维桩
下载PDF
自酸蚀树脂水门汀ResiCem牙本质粘结强度的评价 被引量:2
4
作者 宣桂红 傅柏平 《口腔医学》 CAS 2011年第4期210-212,共3页
目的评价自酸蚀树脂水门汀ResiCem的牙本质粘结强度并探讨酸蚀对其粘结强度的影响。方法选择离体无龋第三恒磨牙15颗。沿垂直于牙体长轴方向将磨牙冠中1/3处切开,将牙本质面分别用自酸蚀树脂水门汀Panavia F和Resi-Cem原位对位粘结。其... 目的评价自酸蚀树脂水门汀ResiCem的牙本质粘结强度并探讨酸蚀对其粘结强度的影响。方法选择离体无龋第三恒磨牙15颗。沿垂直于牙体长轴方向将磨牙冠中1/3处切开,将牙本质面分别用自酸蚀树脂水门汀Panavia F和Resi-Cem原位对位粘结。其中ResiCem组牙本质面分别用磷酸酸蚀0、5、10、15 s。用低速切片机把样本切割成约1 mm×1 mm×8mm条块后进行微拉伸测试,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粘结界面。结果 ResiCem的牙本质微拉伸粘结强度[(16.9±5.3)MPa]与Panavia F[(17.0±5.2)MPa]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磷酸酸蚀显著地降低ResiCem与牙本质间的粘结强度(P<0.05),并随着酸蚀时间的延长而降低。结论 ResiCem的牙本质微拉伸粘结强度与Panavia F相当,但酸蚀会降低ResiCem的牙本质粘结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酸蚀树脂水门汀 微拉伸粘结强度 酸蚀 牙本质
下载PDF
自酸蚀树脂粘接剂合成纳米银对唾液生物膜抗菌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杨玉琼 孟翔峰 《东南国防医药》 2020年第4期346-350,共5页
目的运用原位法合成纳米银对自酸蚀树脂粘接剂进行抗菌改性。方法将2-乙基己酸银添加到甲基丙烯酸叔丁基氨基乙酯中,震荡混匀后制成8%质量分数的银源溶液,再将其分别以0%、0.1%、0.2%质量分数银(Ag)添加到两步法自酸蚀树脂粘接剂Clearfi... 目的运用原位法合成纳米银对自酸蚀树脂粘接剂进行抗菌改性。方法将2-乙基己酸银添加到甲基丙烯酸叔丁基氨基乙酯中,震荡混匀后制成8%质量分数的银源溶液,再将其分别以0%、0.1%、0.2%质量分数银(Ag)添加到两步法自酸蚀树脂粘接剂Clearfil SE Bond(CSB)的粘接剂部分及一步法自酸蚀树脂粘接剂Clearfil SE One(CSO)中,光照固化后制得圆盘状试件。以透明聚酯薄膜为空白对照组;以0%Ag CSB、0%Ag CSO为对照组;以0.1%Ag CSB、0.1%Ag CSO、0.2%Ag CSB、0.2%Ag CSO为含银实验组。采用透射电镜观察粘接剂中生成纳米银的形貌、粒径及分散情况;采用菌落计数及活/死菌染色来评价其对唾液生物膜的抗菌性能。结果透射电镜结果显示实验组试件中有分散均匀的纳米银颗粒生成,0.1%Ag CSB组、0.2%Ag CSB组、0.1%Ag CSO组、0.2%Ag CSO组的纳米银平均粒径分别为(10.82±3.66)nm、(8.84±3.21)nm、(21.38±5.39)nm、(17.77±4.72)nm。菌落计数换算成的抗菌率结果显示,0%Ag CSO组的抗菌率[(32.12±10.55)%]显著高于0%Ag CSB组[(14.66±5.63)%](P<0.05),但显著低于CSB和CSO的0.1%Ag组[(56.71±7.89)%、(63.52±5.91)%]和0.2%Ag组[(77.30±4.45)%、(83.75±8.59)%]的抗菌率(P<0.05);CSB和CSO的0.2%Ag组的抗菌率显著高于它们各自的0.1%Ag组(P<0.05);在0.1%Ag或0.2%Ag浓度下,CSB和CSO组间的抗菌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活/死菌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表面有大量活菌覆盖,而实验组表面有大量死菌覆盖。结论在自酸蚀树脂粘接接剂中能够原位合成纳米银,并对唾液生物膜具备一定的抗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银 自酸蚀树脂粘接剂 生物膜 抗菌性
下载PDF
自酸蚀粘接剂结合流动树脂对年轻恒牙窝沟封闭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12
6
作者 李相如 王海滨 刘爱莲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03-605,共3页
目的:应用自酸蚀粘接剂XenoⅢ结合流动树脂Esthet-X Flow对年轻恒磨牙进行窝沟封闭术,观察3年内封闭剂保留率和龋病预防情况。方法:选择130例6~10岁儿童已完全萌出第一恒磨牙520颗,采用自身半口对照方法。随机选择一侧为实验组,采用自... 目的:应用自酸蚀粘接剂XenoⅢ结合流动树脂Esthet-X Flow对年轻恒磨牙进行窝沟封闭术,观察3年内封闭剂保留率和龋病预防情况。方法:选择130例6~10岁儿童已完全萌出第一恒磨牙520颗,采用自身半口对照方法。随机选择一侧为实验组,采用自酸蚀粘接剂处理牙面后以流动树脂进行窝沟封闭;另一侧为对照组,应用传统磷酸酸蚀法以窝沟封闭剂进行窝沟封闭。记录所需操作时间,并定期复查封闭剂保留情况和患龋情况。结果:实验组封闭1颗牙的操作时间为(110±9)s,较对照组(237±15)s短(P<0.01)。术后1、2、3年复查时实验组窝沟封闭剂保留率高于对照组,龋病发病率低于对照组,除第1年龋病发病率外其余数据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自酸蚀粘接剂结合流动树脂进行窝沟封闭,可简化操作步骤,降低患者依从性的要求,提高材料保留率,能有效预防年轻恒牙窝沟龋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酸蚀粘接剂 流动树脂 窝沟封闭 封闭剂保留率
下载PDF
不同酸蚀方法对3M-Z350纳米流动树脂年轻恒牙窝沟封闭的效果 被引量:11
7
作者 许全林 季佩红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63-565,共3页
目的:应用全酸蚀黏结剂和自酸蚀黏结剂结合3M-Z350流动树脂对年轻恒磨牙进行窝沟封闭术,观察3a内封闭剂保留率和龋病预防情况。方法:选择308例6~8岁儿童已完全萌出第一恒磨牙1232颗,采用自身半口对照方法。随机选择一侧为实验组(A组),... 目的:应用全酸蚀黏结剂和自酸蚀黏结剂结合3M-Z350流动树脂对年轻恒磨牙进行窝沟封闭术,观察3a内封闭剂保留率和龋病预防情况。方法:选择308例6~8岁儿童已完全萌出第一恒磨牙1232颗,采用自身半口对照方法。随机选择一侧为实验组(A组),采用自酸蚀黏结剂处理牙面后,以流动树脂进行窝沟封闭;另一侧为对照组(B组),应用磷酸酸蚀法结合流动树脂进行窝沟封闭。定期复查封闭剂保留情况和患龋情况。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术后1、2、3a复查,A组窝沟封闭剂保留率低于B组,龋病发病率高于对照组,除第1年龋病发病率外,其余数据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自酸蚀黏结剂结合流动树脂进行窝沟封闭,虽然可简化操作步骤,降低患者依从性的要求,但远期材料保留率、预防年轻恒牙窝沟龋的发生率仍不及磷酸酸蚀法结合流动树脂进行窝沟封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酸蚀黏结剂 流动树脂窝沟封闭 封闭剂保留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