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密实混凝土结构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罗小勇 余志武 +2 位作者 聂建国 刘小洁 周大东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75-80,共6页
研究以一定量的超细粉煤灰代替水泥,并经过配比优化可得到力学性能优异的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还对优化配比后的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构件受弯、受剪力学性能和工厂生产实体梁的受力性能进行了探索性研究。研究表明,该方法成型的自密实高... 研究以一定量的超细粉煤灰代替水泥,并经过配比优化可得到力学性能优异的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还对优化配比后的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构件受弯、受剪力学性能和工厂生产实体梁的受力性能进行了探索性研究。研究表明,该方法成型的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构件无蜂窝麻面、密实性好,具有更优越的抗裂性能和延性,构件和实梁的受弯、剪性能均与振捣成型的混凝土构件相近;试验还表明,振捣将导致自密实混凝土构件力学性能的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密实混凝土 配制技术 受弯 受剪 实梁
下载PDF
不同纤维替代自密实混凝土梁中抗剪箍筋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丁一宁 达布希拉图 尤志国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088-1094,共7页
通过对一系列有箍筋和无箍筋自密实混凝土简支梁在两点对称集中荷载作用下的受剪试验分析,研究了纤维类型、纤维掺量以及配箍率等变化参数对混凝土梁斜截面受力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用钢纤维和混杂纤维部分替代抗剪箍筋的可能性。试验梁... 通过对一系列有箍筋和无箍筋自密实混凝土简支梁在两点对称集中荷载作用下的受剪试验分析,研究了纤维类型、纤维掺量以及配箍率等变化参数对混凝土梁斜截面受力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用钢纤维和混杂纤维部分替代抗剪箍筋的可能性。试验梁加载时采用位移控制。结果表明,适量的钢纤维和混杂纤维能够部分替代混凝土梁中的箍筋。当箍筋和混杂纤维共同作用时可显著提高自密实混凝土梁的极限剪力、荷载峰值后的剩余承载能力以及韧性。混杂纤维能够改变按构造要求配置箍筋的混凝土梁的破坏形态,使梁从脆性的剪切破坏转为延性的弯曲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杂纤维 自密实混凝土梁 破坏形态 极限剪力 箍筋
下载PDF
二次受力下自密实混凝土加固RC梁受弯性能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罗素蓉 吴文达 陈彪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2-68,共7页
为模拟实际工程中加固构件的真实承载能力,实验在原混凝土构件持续受荷状态下,采用自密实混凝土对构件进行加固、养护。共进行了7根二次受力下自密实混凝土加固钢筋混凝土梁和2根对比梁的受弯性能试验,研究了不同初始受力水平、不同加... 为模拟实际工程中加固构件的真实承载能力,实验在原混凝土构件持续受荷状态下,采用自密实混凝土对构件进行加固、养护。共进行了7根二次受力下自密实混凝土加固钢筋混凝土梁和2根对比梁的受弯性能试验,研究了不同初始受力水平、不同加固厚度及不同界面处理方式对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抗弯承载力和截面刚度的影响。试验量测了构件裂缝分布形态、荷载-挠度曲线、钢筋应变发展规律等。结果表明:采用自密实混凝土加固钢筋混凝土梁,能有效地提高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弯承载力、截面刚度等性能;二次受力下自密实混凝土加固梁抗弯承载力随着初始受力水平的增大而降低。在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基于平截面假定,提出了二次受力下自密实混凝土加固梁钢筋滞后应变及抗弯承载力计算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密实混凝土 增大截面法加固 二次受力 简支梁 受弯性能
原文传递
冻融作用下自密实混凝土梁抗弯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贺成林 韩风霞 +3 位作者 刘清 刘鹏举 刘继颜 徐欢 《中国科技论文》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157-1161,1176,共6页
为了研究冻融循环作用下自密实混凝土简支梁的抗弯力学性能,设计并制作了4组C30简支梁,尺寸为100 mm×150 mm×950 mm,在经受不同冻融循环次数后进行抗弯试验,分析其冻融破坏形态、荷载-挠度曲线、裂缝宽度、极限承载力的变化... 为了研究冻融循环作用下自密实混凝土简支梁的抗弯力学性能,设计并制作了4组C30简支梁,尺寸为100 mm×150 mm×950 mm,在经受不同冻融循环次数后进行抗弯试验,分析其冻融破坏形态、荷载-挠度曲线、裂缝宽度、极限承载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自密实混凝土梁的裂缝宽度逐渐增加,但其极限承载力呈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分别冻融50、100、150次,自密实混凝土梁的极限承载力相对于冻融0次的极限承载力呈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在相同荷载下,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自密实混凝土梁的挠度呈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循环 自密实混凝土 简支梁 抗弯挠度 抗弯极限承载力
下载PDF
自密实混凝土在地铁顶纵梁上的应用及质量控制 被引量:6
5
作者 冯万慧 何凤奎 《北方交通》 2011年第1期62-64,共3页
地铁车站工程在车站顶纵梁混凝土浇注施工过程中,遇到了操作空间小、难振捣、浇注不密实等诸多问题,通过使用自密实混凝土,使相关问题得以解决。主要从自密实混凝土的配制应用以及质量控制等方面做了介绍。
关键词 地铁车站 自密实混凝土 顶纵梁 质量控制
下载PDF
不同持荷下自密实混凝土加固既有RC梁抗弯性能试验 被引量:4
6
作者 张建仁 罗育明 +1 位作者 张旭辉 彭建新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2-72,共11页
针对自密实混凝土加固既有混凝土桥梁时结构初始损伤和持荷加固等对加固梁抗弯性能的影响,设计和制作了8片钢筋混凝土T梁,对其进行加载造成初始损伤,然后在不同持荷水平下对其进行自密实混凝土增大截面加固,并对加固梁进行抗弯性能测试... 针对自密实混凝土加固既有混凝土桥梁时结构初始损伤和持荷加固等对加固梁抗弯性能的影响,设计和制作了8片钢筋混凝土T梁,对其进行加载造成初始损伤,然后在不同持荷水平下对其进行自密实混凝土增大截面加固,并对加固梁进行抗弯性能测试,以明确持荷水平和自密实混凝土加固厚度对RC梁抗弯性能的影响,包括构件裂缝分布形态、破坏形式、挠度变形和混凝土应变发展等,最后探讨了加固梁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该试验采用的自密实混凝土增大截面加固方法能有效提高构件的抗弯刚度,增大抗弯承载力约1倍,并且加固梁均表现出良好的延性破坏特征;混凝土梁底加固厚度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构件抗弯承载力,但效果不明显,其提高程度小于加固截面自重的增长;低持荷水平对加固梁抗弯承载力退化影响不大,甚至略有提高,但高持荷水平会引起加固梁抗弯承载力在一定程度退化,持荷水平对加固梁抗弯刚度的影响依赖于其引起的梁表面裂缝张合情况,裂缝闭合时,一定的持荷对于加固梁的抗弯刚度具有促进作用,但高持荷加固梁表面存在开口裂缝时会引起其抗弯刚度退化;对于适筋加固梁,基于平截面假定和塑性极限方法,忽略二次受力的影响,直接按受拉钢筋屈服对加固梁抗弯承载力计算具有较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自密实混凝土 混凝土梁加固 试验研究 持荷水平 抗弯性能
原文传递
堆石混凝土技术在梁构件中应用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黄绵松 安雪晖 周虎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2007年第3期353-357,共5页
目的为了研究堆石混凝土技术在配筋结构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堆石混凝土的设计思想,分别以石块、废弃混凝土块和轻质材料作为大骨料进行配筋混凝土梁的浇筑.分别比较上述3种混凝土梁与自密实混凝土梁在不同破坏形式下的力学性能,对4根受弯... 目的为了研究堆石混凝土技术在配筋结构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堆石混凝土的设计思想,分别以石块、废弃混凝土块和轻质材料作为大骨料进行配筋混凝土梁的浇筑.分别比较上述3种混凝土梁与自密实混凝土梁在不同破坏形式下的力学性能,对4根受弯梁和4根受剪梁进行试验研究.结果得到各种梁的裂缝发展规律,荷载-挠度曲线及极限承载力等力学性能指标,并进行简单的经济评价;自密实混凝土充填石块或者废弃混凝土块梁的抗弯、抗剪承载力均高于自密实混凝土梁,并且造价低廉;自密实混凝土充填轻质材料梁的抗弯承载力与自密实混凝土梁相近,抗剪承载力有一定程度降低并且降低幅度由轻质材料的堆积率决定.结论自密实混凝土充填石块或者废弃混凝土块梁可替换自密实混凝土梁应用于实际结构中;自密实混凝土充填轻质材料梁可以作为轻质混凝土应用于实际结构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石混凝土 自密实混凝土 废弃混凝土 轻质混凝土 梁构件 力学性能
下载PDF
自密实混凝土梁长期变形性能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余志武 刘小洁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1-18,共8页
对13根自密实混凝土梁在长期荷载作用下的变形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探讨了早龄期加载时混凝土的固化程度、预加应力以及结构超静定次数对梁的长期变形性能的影响。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表明:(1)同组梁实测结果的离散性很小,自密实混凝土品... 对13根自密实混凝土梁在长期荷载作用下的变形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探讨了早龄期加载时混凝土的固化程度、预加应力以及结构超静定次数对梁的长期变形性能的影响。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表明:(1)同组梁实测结果的离散性很小,自密实混凝土品质优良。(2)早龄期加载时混凝土的固化程度、预加应力以及结构超静定次数对梁的长期变形性能有较大的影响。(3)自密实混凝土梁的挠度徐变系数在1.0~1.8之间,在工程中采用自密实混凝土时一般不需要对自密实混凝土的徐变加以特殊考虑。(4)采用修正的MC90徐变和收缩模型及龄期调整有效模量法结合截面分析能较准确地计算自密实混凝土梁的徐变挠度。同时为自密实混凝土工程设计和结构分析提供可靠的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密实混凝土 长期变形 试验
下载PDF
自密实混凝土梁正截面受弯性能试验 被引量:3
9
作者 胡琼 颜伟华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6-30,共5页
为了研究自密实混凝土梁正截面受弯性能,设计了5根自密实混凝土梁,2根普通混凝土梁。对试验梁的开裂荷载、极限荷载、截面不同高度处的平均应变、刚度和裂缝进行了研究,并且在普通混凝土梁相关计算公式的的基础上,给出了自密实混凝土梁... 为了研究自密实混凝土梁正截面受弯性能,设计了5根自密实混凝土梁,2根普通混凝土梁。对试验梁的开裂荷载、极限荷载、截面不同高度处的平均应变、刚度和裂缝进行了研究,并且在普通混凝土梁相关计算公式的的基础上,给出了自密实混凝土梁的刚度、裂缝、界限受压区高度计算公式和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密实混凝土 刚度 裂缝 承载力
下载PDF
钢-聚乙烯醇混杂纤维对自密实混凝土梁抗剪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庆文 曹行 +2 位作者 杨露 王学志 刘华新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21-127,共7页
通过设置不同的纤维体积掺量、混杂比和箍筋间距,对钢(SF)-聚乙烯醇(PVA)混杂纤维自密实混凝土梁的抗剪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混凝土梁中掺加SF或PVA纤维能有效抑制梁裂缝的产生和扩展,并提高梁的抗剪承载力;箍筋间距为15... 通过设置不同的纤维体积掺量、混杂比和箍筋间距,对钢(SF)-聚乙烯醇(PVA)混杂纤维自密实混凝土梁的抗剪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混凝土梁中掺加SF或PVA纤维能有效抑制梁裂缝的产生和扩展,并提高梁的抗剪承载力;箍筋间距为150 mm、体积掺加率为1%且SF-PVA纤维的混杂比为1∶1的试件开裂荷载值和抗剪承载力最大;在纤维混杂比和体积掺量相同的情况下,减小箍筋间距能明显提升梁的极限荷载值,但对梁开裂荷载值影响不大。并以SF体积掺量、PVA纤维体积掺量以及箍筋间距为输入层,极限剪力为输出层,建立了BP神经网络强度预测模型,并对极限剪力进行拟合,预测结果较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密实混凝土梁 钢纤维 聚乙烯醇纤维 混杂比 抗剪承载力 BP神经网络
下载PDF
大直径高抛钢管劲性混凝土柱施工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贺凯 王志强 《科技资讯》 2023年第4期64-67,共4页
钢管混凝土结构已广泛用于高层建筑施工中。依托某实际工程,该文提出了大直径高抛钢管劲芯混凝土柱结构及其关键技术。通过采用钢板带定位环、脚手架钢管承重柱脚锚栓定位等精确控制技术安装内置劲芯柱钢管,采用单元分离式木质圆(方)柱... 钢管混凝土结构已广泛用于高层建筑施工中。依托某实际工程,该文提出了大直径高抛钢管劲芯混凝土柱结构及其关键技术。通过采用钢板带定位环、脚手架钢管承重柱脚锚栓定位等精确控制技术安装内置劲芯柱钢管,采用单元分离式木质圆(方)柱模板体系进行外部混凝土结构浇筑,有效提高了劲芯柱钢管的安装精度和钢管劲芯混凝土柱浇筑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劲芯柱钢管 自密实混凝土 模板 帽梁
下载PDF
乌鲁木齐地区C30自密实混凝土简支梁受弯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波 刘清 何原野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48-152,156,共6页
为研究乌鲁木齐地区C30自密实混凝土简支梁受弯性能,以配筋率为变量,采用乌鲁木齐地区常用原材料分别制作5根C30自密实混凝土简支梁和3根C30普通混凝土简支梁,对其进行受弯性能测试。验证构件的平截面假定,对其荷载—挠度曲线、开裂弯... 为研究乌鲁木齐地区C30自密实混凝土简支梁受弯性能,以配筋率为变量,采用乌鲁木齐地区常用原材料分别制作5根C30自密实混凝土简支梁和3根C30普通混凝土简支梁,对其进行受弯性能测试。验证构件的平截面假定,对其荷载—挠度曲线、开裂弯矩、极限压应变、刚度和正截面承载力进行了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自密实混凝土梁和普通混凝土梁均满足平截面假定;自密实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的计算开裂荷载均大于试验开裂荷载;随着荷载的增大,受弯混凝土构件抗弯刚度逐渐减小,其刚度前期衰减较快,后期衰减较慢;自密实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的极限荷载计算值低于极限荷载试验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密实混凝土 简支梁 受弯性能
下载PDF
自密实混凝土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箱梁中的应用
13
作者 丁宏 王小凡 +3 位作者 倪晓燕 李强 王鹏举 田国选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2023年第10期37-42,共6页
为制备具有高流动性、均匀性和稳定性的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用自密实混凝土(SCC),在同一水胶比条件下,研究了m水泥∶m矿物掺合料、m水泥∶m粉煤灰、砂率和粗骨料级配对SCC工作性和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SCC的工作性随着m水泥∶m... 为制备具有高流动性、均匀性和稳定性的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用自密实混凝土(SCC),在同一水胶比条件下,研究了m水泥∶m矿物掺合料、m水泥∶m粉煤灰、砂率和粗骨料级配对SCC工作性和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SCC的工作性随着m水泥∶m矿物掺合料的增大变化不大;SCC的抗压强度随着砂率的增长呈先提高后降低的趋势;粗骨料级配对SCC工作性、抗压强度的影响较大,当粒径为5~10 mm和10~20 mm的粗骨料质量比为4∶6时,SCC的综合性能最佳。优选出的最佳SCC配合比已成功应用于雄安新区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的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密实混凝土 预应力混凝土箱梁 工作性 砂率 骨料粒径
下载PDF
郑徐高铁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服役状态监测 被引量:1
14
作者 梅琴 《铁道勘测与设计》 2018年第3期5-8,共4页
为掌握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的温度场、受力和变形规律,在郑徐高铁跨京杭大运河徐州特大桥的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开展监测服役状态监测的基础上,对监测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表明:(1)轨道板板中温度高于自密实混凝土层和... 为掌握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的温度场、受力和变形规律,在郑徐高铁跨京杭大运河徐州特大桥的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开展监测服役状态监测的基础上,对监测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表明:(1)轨道板板中温度高于自密实混凝土层和底座板;(2)轨道板上半部分温度梯度较大,下半部分温度梯度较小;(3)连续梁跨中地段轨道板板端翘曲位移高于板中翘曲位移,板端最高翘曲位移为1.9mm。连续梁梁端地段轨道板板端翘曲位移与板中翘曲位移接近;(4)随着大气温度的升高,桥梁梁缝的相对位移值逐渐减小;(5)轨道板压应力、拉应力大小变化随着温度的升高和降低而相应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 服役状态监测 自密实混凝土层 桥梁梁缝
下载PDF
SFRC/SCC钢筋复合梁受弯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苏骏 钱维民 柯骄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2021年第5期60-64,70,共6页
设计了一批受拉区为SFRC、受压区为SCC的钢筋复合梁,分析了纵筋配筋率、SFRC替换层钢纤维体积掺量以及替换层高度对复合梁在四点弯曲荷载作用下的承载力、挠度以及裂缝形态的影响,并与普通混凝土梁进行了对比。通过理论分析计算得出了SF... 设计了一批受拉区为SFRC、受压区为SCC的钢筋复合梁,分析了纵筋配筋率、SFRC替换层钢纤维体积掺量以及替换层高度对复合梁在四点弯曲荷载作用下的承载力、挠度以及裂缝形态的影响,并与普通混凝土梁进行了对比。通过理论分析计算得出了SFRC/SCC复合梁的承载力表达式,并将理论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以验证表达式的合理性。结果表明:配筋率是提升复合梁承载力的首要因素,1.32%配筋率相对于0.79%配筋率的极限承载力最大可提升24.1%;钢纤维替换层对复合梁的承载力提升并不明显,但对于复合梁的挠度与裂缝宽度控制有明显作用,将替换层高度由50 mm提升至150 mm时,复合梁的挠度和主裂缝宽度最大分别降低了9.2%和77.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纤维混凝土 自密实混凝土 复合梁 受弯性能
下载PDF
新型自密实混凝土加固RC梁设计方法
16
作者 胡克旭 杨耀武 张鹏 《结构工程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共5页
新型自密实加固混凝土是在现有水泥基灌浆料基础上开发出的高黏结、低收缩、自流平、自密实、加固用的新型混凝土材料,将其与传统的加大截面加固法相结合,再运用层内泵送灌注技术,不仅加固效果可靠,施工快捷,而且截面加大尺寸小,尤其适... 新型自密实加固混凝土是在现有水泥基灌浆料基础上开发出的高黏结、低收缩、自流平、自密实、加固用的新型混凝土材料,将其与传统的加大截面加固法相结合,再运用层内泵送灌注技术,不仅加固效果可靠,施工快捷,而且截面加大尺寸小,尤其适合震后灾区量大面广的震损结构的快捷加固。本文在课题组前期的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考虑单面和三面加固不同的加固方法,针对梁的受弯、受剪建立了一整套加固设计计算方法,为新型自密实混凝土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自密实混凝土 钢筋混凝土梁 加大截面法加固 设计方法
下载PDF
再生大骨料自密实混凝土梁表观裂缝开展浅析
17
作者 单云宁 王林富 刘力搏 《价值工程》 2018年第30期122-123,共2页
通过对1#、2#、3#三根梁的受弯时的裂缝开展情况进行实验研究,分析了再生大骨料自密实混凝土梁裂缝开展的趋势以及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再生大骨料自密实混凝土梁的裂缝开展相对于普通再生混凝土梁来说,普遍具有不确定性和不连续性,不确... 通过对1#、2#、3#三根梁的受弯时的裂缝开展情况进行实验研究,分析了再生大骨料自密实混凝土梁裂缝开展的趋势以及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再生大骨料自密实混凝土梁的裂缝开展相对于普通再生混凝土梁来说,普遍具有不确定性和不连续性,不确定性指裂缝的局部走向往往不可预测,随着毛石取代率增加,不确定性增强;不连续性指裂缝在其开展方向上不总是连续的,随着毛石取代率增加,不连续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大骨料 自密实混凝土 裂缝
下载PDF
钢纤维替代自密实混凝土梁箍筋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尤志国 丁一宁 王宝民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95-600,共6页
研究了用钢纤维替代箍筋时,集中荷载作用对自密实混凝土梁破坏形态的不同影响,同时分析了钢纤维部分或全部替代箍筋的可行性.主要试验参数包括纤维掺量(0,25,50 kg/m3)和配箍率(0,0.13%,0.22%).利用普通钢纤维混凝土梁的截面平均极限剪... 研究了用钢纤维替代箍筋时,集中荷载作用对自密实混凝土梁破坏形态的不同影响,同时分析了钢纤维部分或全部替代箍筋的可行性.主要试验参数包括纤维掺量(0,25,50 kg/m3)和配箍率(0,0.13%,0.22%).利用普通钢纤维混凝土梁的截面平均极限剪应力经验公式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并与ACI 318—02,Eurocode 2,GB 50010—2002,CECS 38:2004等国内外标准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掺入钢纤维能显著提高梁的截面平均极限剪应力,当钢纤维掺量和箍筋含量达到一定值时,它们的共同作用可使梁的破坏形态从脆性转变为延性,因而钢纤维能够部分替代箍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 截面平均极限剪应力 箍筋 破坏形态
下载PDF
钢筋-纤维自密实混凝土梁受弯性能与承载力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宁喜亮 丁一宁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42-49,共8页
通过四点弯曲试验得到钢筋-纤维自密实混凝土梁式构件的荷载-跨中挠度曲线、荷载-纵筋应变曲线和破坏形态,对梁式构件的受弯承载力及纤维与钢筋的混杂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钢纤维的加入使钢筋-纤维自密实混凝土梁式构件的抗... 通过四点弯曲试验得到钢筋-纤维自密实混凝土梁式构件的荷载-跨中挠度曲线、荷载-纵筋应变曲线和破坏形态,对梁式构件的受弯承载力及纤维与钢筋的混杂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钢纤维的加入使钢筋-纤维自密实混凝土梁式构件的抗弯承载力提高了10%~42%。考虑钢纤维跨越裂缝的传力机理及分布情况提出了钢筋-纤维混凝土梁式构件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并与ACI 544和CECS 38:2004的公式进行了对比,计算结果表明:文中建议公式计算的受弯承载力与试验结果最为接近,可用于钢筋-纤维自密实混凝土梁式构件的受弯分析与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 钢纤维 自密实混凝土 钢筋-纤维自密实混凝土梁 受弯承载力
下载PDF
钢筋自密实混凝土梁正截面承载力试验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薛洲海 叶燕华 +1 位作者 孙锐 孙含笑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5-68,共4页
基于钢筋自密实混凝土梁受弯试验,探讨混凝土强度和配筋率对钢筋自密实混凝土梁正截面受弯性能、开裂弯矩和受弯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并将试验结果与我国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以及相关文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 基于钢筋自密实混凝土梁受弯试验,探讨混凝土强度和配筋率对钢筋自密实混凝土梁正截面受弯性能、开裂弯矩和受弯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并将试验结果与我国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以及相关文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自密实混凝土梁正截面极限承载力高于普通混凝土梁;自密实混凝土开裂弯矩比普通混凝土稍低;随自密实混凝土强度和配筋率的提高,梁极限承载力提高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自密实混凝土梁 受弯性能 试验 承载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