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表面增强喇曼光谱检测卟啉单分子膜 被引量:3
1
作者 朱梓华 盛晓霞 +2 位作者 张智军 朱涛 刘忠范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1367-1372,共6页
利用轴向配位作用将 5 ,1 0 ,1 5 ,2 0 -四苯基钴 ( )卟啉 ( Co TPP)固定在 4 -巯基吡啶自组装膜表面上 ,形成 Co TPP单分子膜 .通过组装金纳米粒子的方法 ,成功地获得了膜中 Co TPP分子的喇曼光谱 .研究结果表明 ,Co TPP分子是通过钴... 利用轴向配位作用将 5 ,1 0 ,1 5 ,2 0 -四苯基钴 ( )卟啉 ( Co TPP)固定在 4 -巯基吡啶自组装膜表面上 ,形成 Co TPP单分子膜 .通过组装金纳米粒子的方法 ,成功地获得了膜中 Co TPP分子的喇曼光谱 .研究结果表明 ,Co TPP分子是通过钴原子与氮原子之间的配位作用与巯基吡啶分子结合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Ⅱ)卟啉 4-巯基吡啶 自组装膜 表面增强喇曼光谱
下载PDF
化学力滴定技术:一种新的测定自组装膜表面解离常数的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华 何会新 刘忠范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1期53-57,共5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测定自组装膜表面官能团解离常数的方法—化学力滴定技术。利用这种新方法,测定了自组装膜表面酸碱基团的解离常数。与接触角滴定相比,化学力滴定技术具有高度的空间局域性,反映了自组装膜表面官能团的局域解离性质。
关键词 化学力滴定 化学力显微镜 自组装膜 官能团
下载PDF
金属表面缓蚀剂自组装单分子膜的STM研究进展 Ⅰ.惰性金属表面的缓蚀剂自组装单分子膜 被引量:12
3
作者 孔德生 万立骏 +1 位作者 陈慎豪 杨武 《腐蚀与防护》 CAS 2003年第10期415-420,共6页
简要介绍了扫描隧道显微镜(STM)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其在表面原子/分子结构研究中的独特优势。缓蚀剂分子对基底金属的保护和抗腐蚀作用,是自组装单分子膜(SAMs)应用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本文综述了STM对金属表面缓蚀剂自组装单分... 简要介绍了扫描隧道显微镜(STM)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其在表面原子/分子结构研究中的独特优势。缓蚀剂分子对基底金属的保护和抗腐蚀作用,是自组装单分子膜(SAMs)应用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本文综述了STM对金属表面缓蚀剂自组装单分子膜的结构、性质、晶面结构效应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隧道显微镜 缓蚀剂 自组装单分子膜 二维晶格
下载PDF
专论金属表面缓蚀剂自组装单分子膜的STM研究进展 Ⅱ.常用金属表面的缓蚀剂自组装单分子膜 被引量:12
4
作者 孔德生 万立骏 +1 位作者 陈慎豪 杨武 《腐蚀与防护》 CAS 2003年第12期507-512,共6页
缓蚀剂的作用机理与缓蚀剂分子在金属表面形成的自组装单分子膜及其作用密切相关。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可以实时、原位、三维实空间观察原子/分子的技术优势,在分子水平上认识金属 缓蚀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金属腐蚀科学的理论研... 缓蚀剂的作用机理与缓蚀剂分子在金属表面形成的自组装单分子膜及其作用密切相关。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可以实时、原位、三维实空间观察原子/分子的技术优势,在分子水平上认识金属 缓蚀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金属腐蚀科学的理论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简要介绍了STM对部分常用金属表面有机缓蚀剂自组装单分子膜的结构、分子取向、晶面结构效应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隧道显微镜(STM) 缓蚀剂 自组装单分子膜 吸附层结构 分子取向
下载PDF
对3种不同硫化物自组膜免疫传感器的比较研究(英文) 被引量:9
5
作者 孙越 刘媛媛 冯春梁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07-209,共3页
在半胱氨酸自组膜上固定抗体(羊抗小鼠IgG)制备免疫传感器,分别与巯基十一酸自组膜和32-巯基-3,6,9,12,15,18,21-七氧杂三十二烷酸(EG6COOH)自组膜免疫传感器比较其性能。结果发现通过半胱氨酸自组膜制备的免疫传感器具有最... 在半胱氨酸自组膜上固定抗体(羊抗小鼠IgG)制备免疫传感器,分别与巯基十一酸自组膜和32-巯基-3,6,9,12,15,18,21-七氧杂三十二烷酸(EG6COOH)自组膜免疫传感器比较其性能。结果发现通过半胱氨酸自组膜制备的免疫传感器具有最好的灵敏度。能够在13min内。0.05~5.4μg/L范围对游离IgG灵敏检测,检测下限为0.05μ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传感器 自组装单分子膜(sam) 羊抗小鼠IgG抗体
下载PDF
运用表面等离子共振(SPR)生物传感器检测转基因玉米的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肖守斌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8-43,共6页
采用自组装单分子生物膜技术(Self-assembled Monolayer,SAM),将带巯基头的35S启动子寡聚核苷酸探针修饰到镀金的Biacore芯片表面,建立了一种简单、快速、灵敏的表面等离子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DNA生物传感检测系统。研... 采用自组装单分子生物膜技术(Self-assembled Monolayer,SAM),将带巯基头的35S启动子寡聚核苷酸探针修饰到镀金的Biacore芯片表面,建立了一种简单、快速、灵敏的表面等离子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DNA生物传感检测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优化的表面等离子共振DNA传感器能够成功地用于转基因玉米PCR扩增样品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等离子共振(SPR) DNA生物传感 自组装单分子生物膜技术(sam) 转基因玉米 BIACORE XTM
下载PDF
十二烷基硫醇在Fe表面自组装成膜及对其的腐蚀保护 被引量:8
7
作者 王静 李德刚 +2 位作者 于先进 董云会 张丽鹏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07-212,共6页
应用自组装技术在Fe电极表面制备正、叔十二烷基硫醇自组装膜,用反射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电化学阻抗谱(EIS)和Tafel极化曲线对正、叔十二烷基硫醇自组装膜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正、叔十二烷基硫醇都能在Fe表面形成自组装膜;设计了自... 应用自组装技术在Fe电极表面制备正、叔十二烷基硫醇自组装膜,用反射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电化学阻抗谱(EIS)和Tafel极化曲线对正、叔十二烷基硫醇自组装膜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正、叔十二烷基硫醇都能在Fe表面形成自组装膜;设计了自组装膜的等效电路,并对EIS数据进行拟合;EIS拟合结果和Tafel极化曲线均表明,正、叔十二烷基硫醇自组装膜对Fe电极在0.5 mol/L NaCl溶液中均具有较好的缓蚀作用,并且前者的缓蚀作用强于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 正、叔十二烷基硫醇 自组装膜 缓蚀效率
原文传递
巯基乙酸自组装膜修饰金电极的制备与电化学表征 被引量:4
8
作者 孙伟 尚智美 +2 位作者 胡轩 焦奎 崔爱龙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3期189-192,共4页
利用自组装技术将巯基乙酸固定在金电极表面形成巯基乙酸自组装膜修饰金电极,并利用循环伏安法初步研究了该自组装单分子膜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巯基乙酸在金电极表面具有特性吸附,形成具有一定致密性的吸附层,使电极的双电... 利用自组装技术将巯基乙酸固定在金电极表面形成巯基乙酸自组装膜修饰金电极,并利用循环伏安法初步研究了该自组装单分子膜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巯基乙酸在金电极表面具有特性吸附,形成具有一定致密性的吸附层,使电极的双电层电容降低。以[Fe(CN)6]3-/4-氧化还原电对为探针考察了巯基乙酸自组装膜修饰金电极的电化学性质,巯基乙酸自组装膜的存在对[Fe(CN)6]3-/4-的电子转移起了明显的阻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巯基乙酸 自组装膜 金电极 电化学 [Fe(CN)6]^3-/4-
下载PDF
铜表面三唑硫酮衍生物的自组装及其抗盐酸腐蚀的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5
9
作者 刘琴 刘广义 +1 位作者 牛晓雪 曲肖彦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02-1117,共16页
采用交流阻抗(EIS)、塔菲尔(Tafel)极化曲线和循环伏安法(CV)研究了铜表面3-己基-4-氨基-1,2,4-三唑-5-硫酮(HATT)和5-己基-1,2,4-三唑-3-硫酮(HXTT)自组装膜抗0.5 mol/L盐酸溶液腐蚀的电化学性能。通过接触角、吸附热力学和X射线光电... 采用交流阻抗(EIS)、塔菲尔(Tafel)极化曲线和循环伏安法(CV)研究了铜表面3-己基-4-氨基-1,2,4-三唑-5-硫酮(HATT)和5-己基-1,2,4-三唑-3-硫酮(HXTT)自组装膜抗0.5 mol/L盐酸溶液腐蚀的电化学性能。通过接触角、吸附热力学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探究HATT和HXTT在铜表面的自组装机理。结果表明:HATT和HXTT在铜表面的自组装单层膜都能很好地延缓铜的腐蚀。铜表面经5×10^-5 mol/L HATT和HXTT处理24 h,后所生成的自组装膜对铜在0.5 mol/L盐酸溶液中的缓蚀效率分别达到97.33%(HATT)和95.51%(HXTT),HATT的效果更佳。HATT和HXTT都通过其分子中的氮、硫原子与Cu原子结合生成Cu(I)络合物而化学吸附于铜金属表面,形成致密的自组装单层膜,阻隔溶液中Cl等腐蚀粒子扩散至铜表面,起到缓蚀作用。与此同时,自组装膜中烷基朝外面向溶液,使铜表面由亲水性转化成疏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己基三唑硫酮 自组装单层膜 交流阻抗 Tafel曲线 循环伏安 铜防腐
下载PDF
成膜时间对十八-硫醇(ODT)在铜表面自组装成膜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崔维真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48-49,共2页
讨论了随着铜电极在ODT溶液中浸泡时间的增长,成膜铜电极的腐蚀电阻、双电层电容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ODT在铜表面30min内即可自组装形成致密、均匀、稳定的单分子膜。
关键词 十八-硫醇 ODT 自组装成膜 缓蚀剂 成膜时间
下载PDF
自组装纳米金内毒素压电传感器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熊兴良 蔡绍皙 谢国明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9-32,共4页
利用纳米金颗粒自组装于金片表面上,用于固定多粘菌素B(PMB),研制了一种内毒素压电传感器。先在石英晶体电极表面自组装1,6—己二硫醇,再通过纳米金与巯基的共价键合作用,在巯基自组装膜的另一端的巯基表面形成一均匀的纳米金单层膜,实... 利用纳米金颗粒自组装于金片表面上,用于固定多粘菌素B(PMB),研制了一种内毒素压电传感器。先在石英晶体电极表面自组装1,6—己二硫醇,再通过纳米金与巯基的共价键合作用,在巯基自组装膜的另一端的巯基表面形成一均匀的纳米金单层膜,实现PMB在传感器表面的固定。实验探讨了影响纳米金自组装和PMB固定等主要实验参数和条件;考核了采用此固定化方法传感器的响应性能。结果表明:与单纯采用自组装方法比,传感器在灵敏度和分辨力方面均有较大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毒素 生物传感器 纳米金 自组装
下载PDF
自组装方法化学沉积NiMoP镀层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璐 杨志刚 +1 位作者 刘殿龙 张弛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95-900,共6页
应用自组装膜吸附钯的活化方法,在SiO2/Si平面基板表面化学沉积NiMoP阻挡层。应用XRF、XRD、SEM以及四探针等方法探讨了镀液中钼酸根浓度、温度及pH值对NiMoP镀层的影响。结果表明,镀层中Mo与P含量互相制约;随钼酸钠浓度上升,化学镀NiMo... 应用自组装膜吸附钯的活化方法,在SiO2/Si平面基板表面化学沉积NiMoP阻挡层。应用XRF、XRD、SEM以及四探针等方法探讨了镀液中钼酸根浓度、温度及pH值对NiMoP镀层的影响。结果表明,镀层中Mo与P含量互相制约;随钼酸钠浓度上升,化学镀NiMoP的沉积速度逐渐降低,镀层结构由非晶态向晶态转变,镀层电阻率降低;随镀液温度上升,NiMoP镀层的沉积速度逐渐升高;镀液pH值在一定范围内上升可提高NiMoP镀层的沉积速度,镀层的晶粒尺寸与沉积速度有相同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沉积 自组装层 NiMoP阻挡层
下载PDF
自组装技术在细胞传感器相容性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威 胡靓 +2 位作者 肖丽丹 胡朝颖 王平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45-350,共6页
为了提高细胞传感器表面的生物相容性并引导细胞定向定位生长,采用自组装单分子层(SAM)技术修饰细胞传感器表面,利用有机分子各官能团之间相互作用的范德华力层层组装成纳米尺寸薄膜,使电极测试区域吸引细胞,而背景区域排斥细胞,有效地... 为了提高细胞传感器表面的生物相容性并引导细胞定向定位生长,采用自组装单分子层(SAM)技术修饰细胞传感器表面,利用有机分子各官能团之间相互作用的范德华力层层组装成纳米尺寸薄膜,使电极测试区域吸引细胞,而背景区域排斥细胞,有效地引导细胞贴附在电极区域上.并使用荧光标记,电化学扫描和实时阻抗扫描方法对SAM修饰后表面评估.结果表明,该表面适合细胞生存生长,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稳定的电化学特性,能够大大提高细胞定位的成功率.在SAM技术修饰的微电极阵列传感器(MEA)表面培养乳鼠心肌细胞并进行胞外电位检测实验,进一步表明SAM技术可被应用于细胞电生理研究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传感器 自组装单分子层(sam) 表面处理 细胞电生理
下载PDF
Design of photochromic and electrochemical active azosilane self-assembled monolayer
14
作者 Yu, HZ Wang, YQ +2 位作者 Wang, J Cai, SM Liu, ZF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1997年第14期1161-1164,共4页
THE electrochemical and/or photochemical active organic molecules have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due to their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the field of molecular electronics. The azobenzenederivatives have been widely s... THE electrochemical and/or photochemical active organic molecules have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due to their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the field of molecular electronics. The azobenzenederivatives have been widely studied as typical systems, owing to their reversible trans-cis iso-merization and reduction/oxidation reactions (see fig. 1 (a) ). We have studied the char-acteristic photochromic and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 of azobenzene Langmuir-Blodgett mon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ZOBENZENE self-assembled monolayer (sam) PHOTOCHROMISM electrochemistry.
原文传递
有机硅烷/稀土复合自组装膜的制备与摩擦磨损特性 被引量:1
15
作者 顾勤林 程先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4-87,共4页
利用分子自组装技术在单晶硅表面制备有机硅烷/稀土复合自组装膜,利用接触角测定仪、原子力显微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分析表征了薄膜的组成和结构,采用UMT-2MT型摩擦磨损试验机评价薄膜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通过3-氨基丙基三... 利用分子自组装技术在单晶硅表面制备有机硅烷/稀土复合自组装膜,利用接触角测定仪、原子力显微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分析表征了薄膜的组成和结构,采用UMT-2MT型摩擦磨损试验机评价薄膜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通过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硅烷偶联剂在单晶硅基片表面的成功组装,获得了较为均匀的硅烷化表面,而稀土元素可以组装到磷化后的硅烷化表面;在较低载荷下,有机硅烷/稀土复合薄膜不但具有较低的摩擦系数,同时也表现出良好的耐磨性和摩擦稳定性,显示其在微机构表面改性的潜在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稀土 自组装分子膜 摩擦磨损性能
下载PDF
氧化铟锡(ITO)自组装修饰及其对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性能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1
16
作者 邓瑞平 周亮 +1 位作者 李磊姣 张洪杰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839-1846,共8页
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有机硅氧烷Cz-Si,并将其用于ITO自组装修饰。制备的Cz-Si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可以在空气中对ITO进行自组装修饰,实验操作简单。为考察ITO自组装修饰对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性能的影响,分别以修饰后的ITO(ITO/SAM)及不... 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有机硅氧烷Cz-Si,并将其用于ITO自组装修饰。制备的Cz-Si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可以在空气中对ITO进行自组装修饰,实验操作简单。为考察ITO自组装修饰对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性能的影响,分别以修饰后的ITO(ITO/SAM)及不修饰的ITO(unmodified)作阳极,制备了一系列有机电致发光器件ITO/SAM(or unmodified)/NPB(40~50 nm)/Alq3(60 nm)/Li F(1.0 nm)/Al。实验结果表明,ITO自组装修饰后器件性能可以得到显著提升,研究认为这与其调控ITO/有机层界面的电子能级、粗糙度以及界面一致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TO修饰 自组装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下载PDF
以Fe(CN))_6^(3-/4-)作为探针分子研究自组装修饰电极性质
17
作者 孙如 葛健锋 +1 位作者 顾仁敖 屠一锋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63-65,共3页
由Fe(CN_6^(3-/4-)氧化还原电对在ω-巯基己酸自组装修饰金电极上的循环伏安行为,根据阴极峰电流I、峰电位差△Ep与浸渍时间的关系曲线推测出6-MHA在金电极表面形成自组装单分子膜的过程是分阶段进行,同时此修饰层对Fe(CN)63-/4-氧... 由Fe(CN_6^(3-/4-)氧化还原电对在ω-巯基己酸自组装修饰金电极上的循环伏安行为,根据阴极峰电流I、峰电位差△Ep与浸渍时间的关系曲线推测出6-MHA在金电极表面形成自组装单分子膜的过程是分阶段进行,同时此修饰层对Fe(CN)63-/4-氧化还原过程的电子转移也有阻碍作用,计算得Fe(CN)63-/4-在6-MHA SAM修饰前后的金电极上的表观电子转移速率常数分别为9.13×10-4cm/S与2.47×10-5c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组装 电子转移 修饰金电极 修饰电极 速率常数 分子 极性 CN MHA 探针
下载PDF
建立在硫醇分子电化学替换组装基础上的纳米粒子区域化组装
18
作者 刁鹏 侯群超 +1 位作者 梅岗 张琦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13-217,共5页
利用金基底电位变化时硫醇自组装膜的吸脱附性质,通过改变基底电位和组装溶液,用电化学方法在金基底上实现了传统自组装技术难以实现的硫醇分子的替换组装;通过金基底的分区化设计,用控制电位的组装技术在基底的不同微区内制备了不同末... 利用金基底电位变化时硫醇自组装膜的吸脱附性质,通过改变基底电位和组装溶液,用电化学方法在金基底上实现了传统自组装技术难以实现的硫醇分子的替换组装;通过金基底的分区化设计,用控制电位的组装技术在基底的不同微区内制备了不同末端官能团的硫醇及其衍生物自组装膜;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纳米粒子的区域化组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组装膜 电化学替换组装 金纳米粒子 正十二硫醇 对巯基苯胺
下载PDF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正己硫醇分子在银基底表面自组装过程的时间和浓度因素影响
19
作者 栾昕彤 周铁莉 +4 位作者 孙成彬 陶艳春 赵冰 王旭 阮伟东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30-1133,共4页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是一种具有超灵敏检测能力的谱学技术,可以在单分子水平上检测分子结构的动态变化过程。烷基硫醇的自组装膜是一类典型的类晶态有序结构薄膜,在仿生、材料、电子和化学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是一种具有超灵敏检测能力的谱学技术,可以在单分子水平上检测分子结构的动态变化过程。烷基硫醇的自组装膜是一类典型的类晶态有序结构薄膜,在仿生、材料、电子和化学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利用SERS对正己硫醇(hexanethiol,HT)分子在银基底上的吸附和组装过程进行研究,对HT的拉曼和自组装膜SERS光谱进行了指认。根据C—S,C—C和CH3键结构的反式和旁式的特征光谱信息,研究HT吸附在银纳米粒子表面的构象,以及自组装膜结构的有序性。研究了吸附时间和浓度两个因素对成膜规律产生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HT溶液浓度较高时,HT单层膜成膜速率较快,且有序性较好;当HT溶液浓度较低时,HT单层膜成膜速率较慢,且有序性较差。这一研究结果对成膜动力学以及烷基硫醇的有序单层膜的制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基于烷基硫醇的自组装单层膜在防腐、器件和生物方面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己硫醇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自组装单层膜 银纳米粒子
下载PDF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探测化学基团间的单键力 被引量:2
20
作者 魏钟晴 王琛 白春礼 《现代仪器》 2000年第4期1-5,共5页
原子力显微镜(AFM)不仅可用于形貌测量,而且还可在纳米尺度上测量微观组分间的相互作用力。本文简要介绍了AFM的一种令人非常感兴趣的用途——测量和推算单个化学基团对之间的作用力(单键力)。单键力的测量和推算涉及AFM针尖的自组装单... 原子力显微镜(AFM)不仅可用于形貌测量,而且还可在纳米尺度上测量微观组分间的相互作用力。本文简要介绍了AFM的一种令人非常感兴趣的用途——测量和推算单个化学基团对之间的作用力(单键力)。单键力的测量和推算涉及AFM针尖的自组装单分子膜的化学修饰和Poisson统计方法的利用,文中概述了测量和推算的步骤和原理。AFM应用范围的拓宽必将促进它的进一步改进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力显微镜 单键力 自组装单分子膜 化学基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