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重力式与格构式组合支挡结构位移和应变地震响应的振动台试验研究
被引量:
7
1
作者
文畅平
杨果林
+2 位作者
江学良
李珍玉
段靓靓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183-189,196,共8页
重力式挡土墙与格构式框架护坡组合是典型的高边坡支护方式,其地震作用下的动位移和动应变响应特性是颇为关注的问题,为此设计了一个比尺为1∶8的边坡模型,开展大型振动台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支挡结构只在水平向地震波作用下产生水...
重力式挡土墙与格构式框架护坡组合是典型的高边坡支护方式,其地震作用下的动位移和动应变响应特性是颇为关注的问题,为此设计了一个比尺为1∶8的边坡模型,开展大型振动台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支挡结构只在水平向地震波作用下产生水平向的动位移响应,X向激振下的动位移负峰值和XZ双向激振下的动位移正峰值较小。当激振加速度AXmax0.6 g时,在X向或XZ双向激振下,动位移正峰值和负峰值基本相同,当AXmax>0.6 g时,X向激振时动位移正峰值大于负峰值,而在XZ双向激振时负峰值大于正峰值。在X向或XZ双向激振下,当AXmax0.6 g时永久位移响应幅度较小,而当AXmax>0.6 g时响应强度急剧增大。XZ双向激振时永久位移量稍大于X向激振且方向相反。重力式挡墙的动位移模式为平移与转动的耦合,且动位移模式的变化与地震动方向、烈度相关;格构式锚杆框架梁的动位移模式为平移。在水平向地震波作用下,重力式挡墙墙顶和框架梁产生较大的正向动应变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挡结构
地震动力响应
大型振动台试验
动位移响应
动位移模式
动应变响应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埋偏压小净距隧道大型振动台实验研究
被引量:
7
2
作者
江学良
连鹏远
+2 位作者
杨慧
王飞飞
牛家永
《应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56-463,共8页
浅埋偏压小净距隧道具有与其它形式隧道不同的受力特点,其地震响应特性也必然不同于其它隧道。基于相似理论设计并完成了浅埋偏压小净距隧道大型振动台模型实验,研究了小净距隧道分别在X(水平)向、Z(竖直)向、XZ双向(水平竖直同时输入)...
浅埋偏压小净距隧道具有与其它形式隧道不同的受力特点,其地震响应特性也必然不同于其它隧道。基于相似理论设计并完成了浅埋偏压小净距隧道大型振动台模型实验,研究了小净距隧道分别在X(水平)向、Z(竖直)向、XZ双向(水平竖直同时输入)多种工况汶川地震波作用下隧道衬砌加速度和动应变响应规律。实验结果表明:(1)衬砌加速度受地震波的入射方向影响较大,且Z向的影响大于X向,XZ双向的影响大于单向,左洞隧道的加速度响应大于右洞隧道;(2)衬砌应变受地震烈度的影响较大,隧道衬砌在地震作用下承受拉压循环荷载,以受拉为主,右洞隧道衬砌的动应变响应大于左洞隧道;(3)综合衬砌加速度与动应变的响应分析,左洞隧道的左半部分和右洞隧道的拱脚是隧道衬砌在地震作用下容易发生损坏的部位,在进行设计配筋时应特别注意。对于浅埋偏压小净距隧道衬砌进行抗震设计计算时,应考虑Z向地震的影响。研究成果可为浅埋偏压小净距隧道工程的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偏压小净距隧道
振动台模型实验
加速度响应
动应变响应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大型振动台试验的偏压隧道地震响应特性研究
被引量:
5
3
作者
江学良
陈江
+2 位作者
杨慧
祝中林
连鹏远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58-166,共9页
基于动力模型相似理论,设计了一个尺寸为1∶10的偏压隧道模型进行大型振动台试验,研究模型分别在大瑞人工波、Kobe波和汶川波水平竖向双向激振条件下偏压隧道的加速度、动应变和围岩压力的动力响应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偏压隧道竖向加速...
基于动力模型相似理论,设计了一个尺寸为1∶10的偏压隧道模型进行大型振动台试验,研究模型分别在大瑞人工波、Kobe波和汶川波水平竖向双向激振条件下偏压隧道的加速度、动应变和围岩压力的动力响应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偏压隧道竖向加速度响应与地震波、振幅和测点位置有关,且对激振加速度有放大效应,但随输入加速度峰值的增大而减小,受临空坡面放大效应的影响,同一高程靠近坡面的偏压侧放大系数大于非偏压侧(除拱脚外);水平向加速度响应主要与测点位置关系较大,受波形和振幅影响较小。衬砌在地震作用下主要承受拉应力,主应力随输入加速度峰值的增大而增大,非偏压拱脚主应变值最大是抗震设防的关键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振动台模型试验
动加速度响应
动应变响应
动围岩压力响应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高分辨率钻孔应变仪的地震应变波观测研究进展
被引量:
4
4
作者
娄家墅
田家勇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1-58,共8页
由于具有高灵敏度、观测频带宽、长期稳定性等优点,高分辨率钻孔应变仪日益成为当今地学界开展地壳长期形变观测的主流观测仪器之一,并逐渐应用到地震和火山事件等引起的高频地震应变波观测中.为了更好的推进地震应变波定量化观测技术...
由于具有高灵敏度、观测频带宽、长期稳定性等优点,高分辨率钻孔应变仪日益成为当今地学界开展地壳长期形变观测的主流观测仪器之一,并逐渐应用到地震和火山事件等引起的高频地震应变波观测中.为了更好的推进地震应变波定量化观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本文从基于高分辨率钻孔应变仪的地震应变波的高频采样观测实验、高分辨率钻孔应变仪的频响带宽、以及高分辨率钻孔应变仪动态原位标定方法等三个至关重要方面,系统总结了基于高分辨率钻孔应变仪的地震应变波观测最新研究进展,提出了钻孔应变波观测系统频响的原位标定方法、全张量动态耦合模型确定、基于同址(同孔)地震仪记录的钻孔应变仪原位标定方法等方面关键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展望了钻孔应变波观测技术在地震预警等方面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孔应变仪
应变波观测
频响
原位标定
地震预警
原文传递
题名
重力式与格构式组合支挡结构位移和应变地震响应的振动台试验研究
被引量:
7
1
作者
文畅平
杨果林
江学良
李珍玉
段靓靓
机构
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出处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183-189,196,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04215)
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课题(2008G028-D-4)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引进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项目(104-0094)
文摘
重力式挡土墙与格构式框架护坡组合是典型的高边坡支护方式,其地震作用下的动位移和动应变响应特性是颇为关注的问题,为此设计了一个比尺为1∶8的边坡模型,开展大型振动台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支挡结构只在水平向地震波作用下产生水平向的动位移响应,X向激振下的动位移负峰值和XZ双向激振下的动位移正峰值较小。当激振加速度AXmax0.6 g时,在X向或XZ双向激振下,动位移正峰值和负峰值基本相同,当AXmax>0.6 g时,X向激振时动位移正峰值大于负峰值,而在XZ双向激振时负峰值大于正峰值。在X向或XZ双向激振下,当AXmax0.6 g时永久位移响应幅度较小,而当AXmax>0.6 g时响应强度急剧增大。XZ双向激振时永久位移量稍大于X向激振且方向相反。重力式挡墙的动位移模式为平移与转动的耦合,且动位移模式的变化与地震动方向、烈度相关;格构式锚杆框架梁的动位移模式为平移。在水平向地震波作用下,重力式挡墙墙顶和框架梁产生较大的正向动应变响应。
关键词
支挡结构
地震动力响应
大型振动台试验
动位移响应
动位移模式
动应变响应
Keywords
earth
retaining
structure
seismic
response
large-scale
shaking
table
test
seismic
displacement
response
seismic
displacement
mode
seismic
strain
response
分类号
TU352.1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埋偏压小净距隧道大型振动台实验研究
被引量:
7
2
作者
江学良
连鹏远
杨慧
王飞飞
牛家永
机构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
出处
《应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56-463,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04125
51404309)
文摘
浅埋偏压小净距隧道具有与其它形式隧道不同的受力特点,其地震响应特性也必然不同于其它隧道。基于相似理论设计并完成了浅埋偏压小净距隧道大型振动台模型实验,研究了小净距隧道分别在X(水平)向、Z(竖直)向、XZ双向(水平竖直同时输入)多种工况汶川地震波作用下隧道衬砌加速度和动应变响应规律。实验结果表明:(1)衬砌加速度受地震波的入射方向影响较大,且Z向的影响大于X向,XZ双向的影响大于单向,左洞隧道的加速度响应大于右洞隧道;(2)衬砌应变受地震烈度的影响较大,隧道衬砌在地震作用下承受拉压循环荷载,以受拉为主,右洞隧道衬砌的动应变响应大于左洞隧道;(3)综合衬砌加速度与动应变的响应分析,左洞隧道的左半部分和右洞隧道的拱脚是隧道衬砌在地震作用下容易发生损坏的部位,在进行设计配筋时应特别注意。对于浅埋偏压小净距隧道衬砌进行抗震设计计算时,应考虑Z向地震的影响。研究成果可为浅埋偏压小净距隧道工程的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
浅埋偏压小净距隧道
振动台模型实验
加速度响应
动应变响应
Keywords
unsymmetrical
loading
neighborhood
tunnel
with
shallow
depth
shaking
table
testing
acceleration
response
seismic
strain
response
分类号
U45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大型振动台试验的偏压隧道地震响应特性研究
被引量:
5
3
作者
江学良
陈江
杨慧
祝中林
连鹏远
机构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
出处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58-166,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04215
51404309)~~
文摘
基于动力模型相似理论,设计了一个尺寸为1∶10的偏压隧道模型进行大型振动台试验,研究模型分别在大瑞人工波、Kobe波和汶川波水平竖向双向激振条件下偏压隧道的加速度、动应变和围岩压力的动力响应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偏压隧道竖向加速度响应与地震波、振幅和测点位置有关,且对激振加速度有放大效应,但随输入加速度峰值的增大而减小,受临空坡面放大效应的影响,同一高程靠近坡面的偏压侧放大系数大于非偏压侧(除拱脚外);水平向加速度响应主要与测点位置关系较大,受波形和振幅影响较小。衬砌在地震作用下主要承受拉应力,主应力随输入加速度峰值的增大而增大,非偏压拱脚主应变值最大是抗震设防的关键部位。
关键词
隧道工程
振动台模型试验
动加速度响应
动应变响应
动围岩压力响应
Keywords
tunnelling
engineering
shaking
table
test
seismic
acceleration
response
seismic
strain
response
seismic
surrounding
rock
pressure
response
分类号
U45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高分辨率钻孔应变仪的地震应变波观测研究进展
被引量:
4
4
作者
娄家墅
田家勇
机构
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
出处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1-58,共8页
基金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ZDJ2019-15-1,ZDJ2018-22)资助。
文摘
由于具有高灵敏度、观测频带宽、长期稳定性等优点,高分辨率钻孔应变仪日益成为当今地学界开展地壳长期形变观测的主流观测仪器之一,并逐渐应用到地震和火山事件等引起的高频地震应变波观测中.为了更好的推进地震应变波定量化观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本文从基于高分辨率钻孔应变仪的地震应变波的高频采样观测实验、高分辨率钻孔应变仪的频响带宽、以及高分辨率钻孔应变仪动态原位标定方法等三个至关重要方面,系统总结了基于高分辨率钻孔应变仪的地震应变波观测最新研究进展,提出了钻孔应变波观测系统频响的原位标定方法、全张量动态耦合模型确定、基于同址(同孔)地震仪记录的钻孔应变仪原位标定方法等方面关键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展望了钻孔应变波观测技术在地震预警等方面应用前景.
关键词
钻孔应变仪
应变波观测
频响
原位标定
地震预警
Keywords
Borehole
strain
meters
seismic
strain
-wave
observation
Frequency
response
In-situ
calibration
Earthquake
warning
分类号
P315 [天文地球—地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重力式与格构式组合支挡结构位移和应变地震响应的振动台试验研究
文畅平
杨果林
江学良
李珍玉
段靓靓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浅埋偏压小净距隧道大型振动台实验研究
江学良
连鹏远
杨慧
王飞飞
牛家永
《应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大型振动台试验的偏压隧道地震响应特性研究
江学良
陈江
杨慧
祝中林
连鹏远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基于高分辨率钻孔应变仪的地震应变波观测研究进展
娄家墅
田家勇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2
4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