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ftershocks Identification and Classification
1
作者 Giulio Riga Paolo Balocchi 《Open Journal of Earthquake Research》 2017年第3期135-157,共23页
Usually, earthquakes develop after a strong main event. In literature they are defined as aftershocks and play a crucial role in the seismic sequence development: as a result, they should not be neglected. In this pap... Usually, earthquakes develop after a strong main event. In literature they are defined as aftershocks and play a crucial role in the seismic sequence development: as a result, they should not be neglected. In this paper we analyzed several aftershock sequences triggered after a major earthquake, with the aimed at identifying, classifying and predicting the most energetic aftershocks. We developed some simple graphic and numeric methods that allowed us to analyz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st energetic aftershock sequences and estimate their magnitude value. In particular, using a hierarchisation process related to the aftershocks sequence, we identified primary aftershocks of various orders triggered by the mainshock and secondary aftershocks of various orders triggered by the previous shock. Besides, by a graphic method, it was possible to estimate their magnitude. Through the study of the delay time and distance between the most energetic aftershocks and the mainshock, we found that the aftershocks occur within twenty-four hours after the mainshock and their distance remains within a range of hundreds of kilometers. To define the aftershocks sequence decay rate, we developed a sequence strength indicator (ISF), which uses the magnitude value and the daily number of seismic events. Moreover, in order to obtain additional information on the developmental state of the aftershocks sequence and on the magnitude values that may occur in the future, we used the Fibonacci levels. The analyses conducted on different aftershocks sequences, resulting from strong earthquakes occurred in various areas of the world over the last forty years, confirm the validity of our approach that can be useful for a short-medium term evaluation of the aftershocks sequence as well as for a proper assessment of their magnitude valu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FTERSHOCK Mainshock seismic SEQUENCE BRANCHED Structure seismic Cycles seismic levels
下载PDF
蜂窝式钢框架结构合理扩高比限值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留生 齐政 +1 位作者 贾连光 张壮南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04-312,共9页
目的研究蜂窝式钢框架结构的受力特点、破坏模式以及抗震性能.方法对单层单跨蜂窝式钢框架结构进行水平低周反复加载试验,控制蜂窝梁扩高比K=1.5,对蜂窝式钢框架结构的受力特点、破坏模式以及抗震性能等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之上,利用... 目的研究蜂窝式钢框架结构的受力特点、破坏模式以及抗震性能.方法对单层单跨蜂窝式钢框架结构进行水平低周反复加载试验,控制蜂窝梁扩高比K=1.5,对蜂窝式钢框架结构的受力特点、破坏模式以及抗震性能等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之上,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足尺蜂窝式钢框架结构进行模拟分析,研究了三层单跨六边形孔和圆形孔蜂窝式钢框架结构的破坏模式、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延性和耗能能力.结果蜂窝式钢框架结构基本都发生梁铰破坏机制,但是腹板削弱造成孔洞位置处的抗剪承载力降低,影响了塑性铰的转动能力,因此其耗能能力和延性低于实腹钢框架,但是延性仍处于较高的水平.通过分析不同扩高比下六边形孔和圆形孔蜂窝式钢框架结构延性系数,拟合出扩高比与延性系数的关系曲线.结论孔洞腹板的削弱程度决定其延性水平,通过拟合出的扩高比与延性系数的关系曲线,利用提出的抗震等级与延性的关系,提出两种孔型蜂窝式钢框架结构在不同抗震等级下的扩高比限值,为蜂窝式钢框架结构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窝式钢框架 扩高比 延性 抗震等级
下载PDF
北京中小学校、幼儿园建筑抗震调查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赵恩平 杨娜茵 +1 位作者 常紫薇 唐晓楠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24-129,共6页
汶川地震以后,依据"教育部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做好学校校舍抗震安全排查及有关事项的通知"(教发[2008]19号文件)精神,受北京市教委的委托,对北京市城郊区8个区县,2001年以前建成的中小学校、幼儿园建筑共338栋楼(建筑面积907286... 汶川地震以后,依据"教育部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做好学校校舍抗震安全排查及有关事项的通知"(教发[2008]19号文件)精神,受北京市教委的委托,对北京市城郊区8个区县,2001年以前建成的中小学校、幼儿园建筑共338栋楼(建筑面积907286m2)进行了抗震调查分析。本文通过抗震调查鉴定的实践,综合分析了北京市中小学校、幼儿园建筑的实际抗震能力。给出了这些建筑现状抗震水准及存在的不安全隐患,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防震减灾的应对措施。基本反映了北京市中小学校、幼儿园建筑抗震水准的全貌,给下阶段规划学校建筑抗震改造加固方案及实施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震设防 抗震构造措施 建筑抗震概念设计 抗震水准 震害因素 抗震构件 非抗震构件
下载PDF
基于概率统计方法的隔震结构可靠度 被引量:5
4
作者 党育 张辙洵 +1 位作者 李涌涛 谢鹏飞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46-154,共9页
该文用概率统计的方法分析隔震结构的抗震可靠度。对两个实际的隔震结构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并进行时程分析,求得层相对加速度、层间位移角、隔震支座剪应变和压应力等结构的动力响应参数,同时,收集隔震支座力学性能的实验数据并结合数... 该文用概率统计的方法分析隔震结构的抗震可靠度。对两个实际的隔震结构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并进行时程分析,求得层相对加速度、层间位移角、隔震支座剪应变和压应力等结构的动力响应参数,同时,收集隔震支座力学性能的实验数据并结合数值模拟,用假设检验方法,明确了隔震结构的各动力响应参数和隔震支座的抗力参数均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再用最大似然估计法,得到了隔震结构各动力响应和隔震支座抗力的概率特征参数。给定隔震结构的失效模式,建立以结构抗力和反应为变量的功能函数,采用一次二阶矩法,分析隔震体系的抗震可靠度,结果发现:按目前《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隔震结构,与非隔震结构相比,即使上部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减小60%~70%,也不一定能达到"中震不坏"和"极大震不倒"的抗震性能目标,说明在编的《建筑隔震设计规范》对隔震建筑提出更高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靠度 隔震结构 地震水准 概率统计 失效概率
下载PDF
某银行大楼结构概念设计实例分析
5
作者 徐娟 《建筑与装饰》 2023年第14期25-28,共4页
本文介绍某银行综合楼结构方案设计,进行实例分析,对主楼与裙房是否分抗震缝两种情况进行比较,分别分析计算参数的敏感性,进行结构的不规则判断分析,避免特别不规则结构,通过结构概念设计,确定结构体系。
关键词 概念设计 结构体系 结构的不规则判断 抗震等级 抗震分缝
下载PDF
广西梁式桥梁抗震设计方法探讨 被引量:1
6
作者 农作琨 《西部交通科技》 2014年第3期60-63,共4页
文章以广西兴桥的抗震设计为例,结合广西地震烈度分布情况,介绍了适应于广西梁式桥梁的主要抗震方法和具体设计措施,为广西梁式桥梁的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 梁式桥梁 抗震等级 地震烈度 抗震设计
下载PDF
讨论规范中的几个概念设计问题 被引量:2
7
作者 刘红梁 高洁 《结构工程师》 2009年第3期24-28,共5页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和《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对重力二阶效应的考虑提出了不同的判别式,本文对此进行了讨论。目前我国抗震设计规范对地震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划分有待进一步细化,以便在安...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和《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对重力二阶效应的考虑提出了不同的判别式,本文对此进行了讨论。目前我国抗震设计规范对地震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划分有待进一步细化,以便在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满足设计经济性的要求;结构的转换经常出现在实际工程中,有许多问题,如框支-剪力墙结构的界定、转换层的设置位置、梁上托柱等,都值得探讨。通过探讨这些问题,阐明抗震设计理念,澄清一些结构概念,提出可供参考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设计 重力二阶效应 抗震等级 安全 框支-剪力墙结构 转换层
下载PDF
地震水准测量外业记录软件常见问题分析与优化
8
作者 苏晓明 王随随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22年第5期200-202,共3页
结合野外作业实践,对地震水准测量外业记录软件的安装过程、数据采集过程的常见问题进行总结,提出解决方法,并基于JAVA语言编程实现了观测资料中成果取舍中的优化,为提高作业小组的观测质量和效率提供保障。
关键词 地震水准测量 成果取舍 优化
下载PDF
剪力墙及相关结构体系概述
9
作者 张萍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0年第8期218-220,共3页
介绍了剪力墙的划分和设计,依据倾覆力矩的比值对几种剪力墙结构体系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为结构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 剪力墙 倾覆力矩 框架—剪力墙结构 抗震等级
下载PDF
山岭隧道洞身段震害规律与地震风险模糊综合评价分析 被引量:13
10
作者 臧万军 王峥峥 《现代隧道技术》 E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5-53,共9页
隧道洞身段长度因占隧道整个长度的比重较大,发生地震损坏的风险不容忽视。文章通过建立地震风险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山岭隧道洞身段地震风险进行了分析;收集整理了汶川地震中四川省境内59座山岭隧道震害资料,归纳出了影响隧道洞身段地... 隧道洞身段长度因占隧道整个长度的比重较大,发生地震损坏的风险不容忽视。文章通过建立地震风险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山岭隧道洞身段地震风险进行了分析;收集整理了汶川地震中四川省境内59座山岭隧道震害资料,归纳出了影响隧道洞身段地震反应的10个主要因素,即埋深、施工情况、支护结构及强度、断面大小及形状、地震烈度、地震波传播方向、震中距、隧道长度、断层与软弱破碎带、围岩质量,并总结了与震害的关系;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地震风险因素的权重,选取梯形和语意隶属函数,应用模糊数学和加权平均法进行了模糊综合运算。通过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应用于龙洞子隧道的工程实践,得出了洞身段地震风险级别为极高的结论;通过汶川地震中的实际震害也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洞身段 地震风险级别 模糊综合评价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性态水平及性能指标限值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史庆轩 侯炜 +1 位作者 田园 王秋维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8-95,共8页
结合国内外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性能水平的划分标准并根据核心筒结构破坏特征及抗震性能要求,文中在现行规范基础上进一步细分,将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的性能水准划分为良好使用、暂时使用、生命安全和接近倒塌4个水平;基于混凝土连梁及剪... 结合国内外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性能水平的划分标准并根据核心筒结构破坏特征及抗震性能要求,文中在现行规范基础上进一步细分,将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的性能水准划分为良好使用、暂时使用、生命安全和接近倒塌4个水平;基于混凝土连梁及剪力墙构件的受力、变形及破坏特点,分别提出了连梁及剪力墙构件对应于4个性能水平的失效判别标准和变形限值要求;在总结国内已有核心筒结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得出混凝土核心筒结构4个性能水平极限状态对应的层间位移角限值,为高层建筑结构的性能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并结合高层结构性能抗震设计理念,提出混凝土核心筒结构基于性能抗震设计中有关性能指标限值尚需深入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筒 性态水平 破坏形态 性能指标
下载PDF
型钢混凝土结构抗震性态水平和容许变形值的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王秋维 史庆轩 杨坤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2-87,共6页
结合国内外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性能水平的划分标准,将型钢混凝土(SRC)结构的性能水平划分为正常使用、暂时使用、生命安全和接近倒塌四个阶段;介绍了SRC柱的主要破坏形态,提出了四个性能水平的失效判别标准和参数;在总结国内外SRC试验柱... 结合国内外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性能水平的划分标准,将型钢混凝土(SRC)结构的性能水平划分为正常使用、暂时使用、生命安全和接近倒塌四个阶段;介绍了SRC柱的主要破坏形态,提出了四个性能水平的失效判别标准和参数;在总结国内外SRC试验柱和平面框架试验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得出SRC框架结构四个性能水平极限状态对应的层间位移角限值和柱端裂缝宽度分布范围.最后结合性能抗震设计理念,提出SRC结构基于性能抗震设计尚需深入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钢混凝土结构 抗震性能水平 容许变形值 量化指标
下载PDF
抗震构造等级问题探讨 被引量:1
13
作者 徐平辉 倪取佳 《广东土木与建筑》 2023年第2期27-33,共7页
通过《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广东省标准DBJ/T 15-92—2021》[1]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16年版):GB 50011—2010》[2]、《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3]抗震构造等级确定原则的对比分析,指出文献[2]和文献[3]的... 通过《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广东省标准DBJ/T 15-92—2021》[1]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16年版):GB 50011—2010》[2]、《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3]抗震构造等级确定原则的对比分析,指出文献[2]和文献[3]的三大原则——“设防烈度原则”“、高度原则”和“构件原则”没有一个原则是统一执行的;基于“R-μ规律”进一步指出“设防烈度原则”不遵循“R-μ规律”、“高度原则”与“R-μ规律”背道而驰的原则缺陷,而“构件原则”相关的调整则存在双重破坏“R-μ规律”、不同柱构件安全度不同及跨越“临界值”时出现不合理的突变等问题。详细介绍了文献[1]抗震构造等级方面的规定及设计思想,说明和论证了其构造等级与性能水准对应的原则基本完全遵循了“R-μ规律”,且在合理评估风险与投资的平衡上,有更好的灵活性。根据《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 55002—2021》[4]性能要求的规定精神,对文献[1]确定抗震构造等级的执行方式提出了建议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震构造等级 性能目标 性能水准 延性 R-μ规律
下载PDF
既有砖砌体结构容许变形值及抗震性能评估 被引量:6
14
作者 孙艳丽 杨海 姜绍飞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61-867,共7页
目的为了更好地评价我国带圈梁构造柱砖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方法参照国内外抗震设计标准,在总结54个砖砌体墙片抗震试验研究的基础上,给出了三种性能水平所对应的层间位移角范围,提出抗震性能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并对一栋五层砖砌体建... 目的为了更好地评价我国带圈梁构造柱砖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方法参照国内外抗震设计标准,在总结54个砖砌体墙片抗震试验研究的基础上,给出了三种性能水平所对应的层间位移角范围,提出抗震性能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并对一栋五层砖砌体建筑的抗震性能进行评估.结果在罕遇地震(大震)作用下,结构的最大层间位移发生在横向墙体的第三层,其值为1/387,表明结构在大震作用下结构不会发生变形过大而出现倒塌的现象,但是其层间位移角已经相当接近1/350的限值,破坏已经十分严重.结论笔者提出的允许变形值和抗震性能评估方法是可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砖砌体结构 抗震性能水平 量化指标 时程分析
下载PDF
建筑结构抗震设防等级个数的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马宏旺 吕西林 陈晓宝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2-56,共5页
明确的多级抗震设防思想被国内外工程抗震界广为接受,目的就是结构抗震设计不仅要保护生命的安全,同时也要做到经济合理。但是究竟采用几个设防水平是足够的,才能实现既安全又经济的设防目标,目前还没有一个理论的解释。本文就是针对这... 明确的多级抗震设防思想被国内外工程抗震界广为接受,目的就是结构抗震设计不仅要保护生命的安全,同时也要做到经济合理。但是究竟采用几个设防水平是足够的,才能实现既安全又经济的设防目标,目前还没有一个理论的解释。本文就是针对这一问题,以能否实现明确多级设防的基本目的为原则,把采用连续化思想确定的经济损失作为精确值,用不同设防等级情况下确定的经济损失与之比较,两者之间相差在一定精度范围内的最小设防个数被认为是合理的设防等级个数。根据实例研究表明,目前三水平设防等级还不足以控制结构未来的经济损失,而设防水平达到5个等级时,两种方法给出的经济损失估计值才比较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防等级个数 多级设防 连续方法
下载PDF
型钢混凝土框架结构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史庆轩 王秋维 雷健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6-70,共5页
根据型钢混凝土(SRC)框架结构的特点,将其性能划分为基本完好、轻微损坏、中等破坏和防止倒塌四个水平,并用层间位移角限值予以量化;将SRC多自由度体系转化为等效单自由度体系,导出了相应的等效参数,并根据其性能水平确定出结构的目标... 根据型钢混凝土(SRC)框架结构的特点,将其性能划分为基本完好、轻微损坏、中等破坏和防止倒塌四个水平,并用层间位移角限值予以量化;将SRC多自由度体系转化为等效单自由度体系,导出了相应的等效参数,并根据其性能水平确定出结构的目标位移。在此基础上,提出SRC框架结构基于位移的设计步骤,并依此对结构进行承载力设计,用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对所设计的SRC规则框架结构进行推覆分析,校核结构的侧移形状与初始设计侧移曲线是否一致,在不满足变形需求时,用推覆至该性能水平时的侧移曲线作为修正后的侧移曲线重新计算。算例分析表明,文中方法简便实用、结果精确,能够实现SRC框架结构基于位移抗震设计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钢混凝土框架结构 基于位移 性能水平 静力弹塑性分析
原文传递
某超限高层住宅结构的整体计算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段海涛 徐艳军 王玥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281-286,共6页
介绍深圳市某超高层住宅工程特点及设计难点,分析在设计中使用的软件、计算方法及结构布置的合理性,介绍超高层住宅结构整体计算的主要过程。在此基础上,总结超高层住宅结构整体计算分析的设计体会。
关键词 超高层 整体计算 地震作用 抗震性能目标
原文传递
两层三跨地铁车站结构抗震性能等级量化指标
18
作者 杨靖 庄海洋 +1 位作者 张广宇 许紫刚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6-35,共10页
针对目前浅埋两层三跨地铁车站结构抗震性能指标在限值标定方面存在的不足,以典型两层三跨地铁车站结构为研究对象,建立土-地下结构非线性动力相互作用有限元模型,考虑工程场地条件及地震动的多样性,基于增量动力分析(IDA)方法,开展了... 针对目前浅埋两层三跨地铁车站结构抗震性能指标在限值标定方面存在的不足,以典型两层三跨地铁车站结构为研究对象,建立土-地下结构非线性动力相互作用有限元模型,考虑工程场地条件及地震动的多样性,基于增量动力分析(IDA)方法,开展了两层三跨地铁车站结构地震响应的900个工况计算。利用Python软件实现了大量计算数据的高效处理,并进一步利用提出的地铁车站结构易损截面的平均地震损伤值(DCPs)概念,建立了预测地铁车站结构抗震性能等级的随机森林预测模型(RFPM),该预测模型精度为95%。从地铁车站结构地震损伤的直观分析及层间位移角(IDR)数据的参数检验分析两个角度,验证了该地铁车站结构地震损伤与IDR之间的强相关性,论证了IDR用作该地铁车站结构抗震性能量化指标的可靠性,最终提出了基于概率统计的该类地铁车站结构抗震性能等级量化指标,对应的4个IDR限值分别为0.126%、0.266%、0.450%及0.8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地下车站结构 抗震性能等级 地震破坏 随机森林模型 层间位移角
原文传递
砖砌体房屋三水准抗震能力判别方法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令心 刘琛 刘洁平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4-40,共7页
震前对现有砖砌体房屋抗震能力的判别是对该类房屋采取有效抗震减灾措施的重要依据,对减少该类房屋在地震中的破坏有着重要的实用价值。在我国现有《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 50023—2009)给出的砖砌体房屋抗震能力指数法的框架下,引入抗... 震前对现有砖砌体房屋抗震能力的判别是对该类房屋采取有效抗震减灾措施的重要依据,对减少该类房屋在地震中的破坏有着重要的实用价值。在我国现有《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 50023—2009)给出的砖砌体房屋抗震能力指数法的框架下,引入抗震能力系数法,实现与抗震设计规范相对应的砖砌体房屋基于烈度的三水准抗震能力判别方法;将其与地震动参数联系起来,给出地震动参数-破坏状态的对应关系,实现砖砌体房屋基于地震动参数的三水准抗震能力判别方法;对汶川地震中发生震害的一栋砖砌体房屋进行抗震能力判别,与实际震害相比较,吻合得很好,并对其进行了三水准抗震能力的判别,表明该房屋满足抗震设防烈度为Ⅶ度时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要求,验证了方法是可行和有效的,对同时进行不同设防水准下房屋抗震能力的判别是实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砖砌体房屋 设防水准 抗震能力 判别方法
下载PDF
填充墙框架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评估方法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赵群昌 史庆轩 +1 位作者 王秋维 刘建毅 《建筑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1-75,共5页
结合国内外对框架结构性能水平的划分标准,将填充墙框架结构的性能水平划分为基本完好、轻微破坏、中等破坏、严重破坏和接近倒塌五个阶段;提出填充墙框架结构各性能水平的失效判别参数和标准,在统计国内外大量试验数据的基础上,提出其... 结合国内外对框架结构性能水平的划分标准,将填充墙框架结构的性能水平划分为基本完好、轻微破坏、中等破坏、严重破坏和接近倒塌五个阶段;提出填充墙框架结构各性能水平的失效判别参数和标准,在统计国内外大量试验数据的基础上,提出其不同性能水平对应的层间位移角限值。以等效压杆模型模拟填充墙,采用能力谱方法比较无墙和含墙型框架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并将填充墙框架的实际层间位移与所提性能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结构在多遇及罕遇地震作用下均满足预定的性能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充墙框架结构 抗震性能水平 量化指标 等效压杆模型 抗震性能评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