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8篇文章
< 1 2 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震荷载作用下地下岩体洞室位移特征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7
1
作者 李海波 马行东 +2 位作者 李俊如 戴会超 肖克强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58-362,共5页
用FLAC3D初步分析了地震荷载作用下埋深、洞室形状、地应力特征对地下岩体洞室位移特征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地震荷载作用下,地下洞室位移响应随埋深的增加而减小,当地应力侧压系数λ≥1(特别是λ>2时),洞室位移响应存在临界埋深(20... 用FLAC3D初步分析了地震荷载作用下埋深、洞室形状、地应力特征对地下岩体洞室位移特征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地震荷载作用下,地下洞室位移响应随埋深的增加而减小,当地应力侧压系数λ≥1(特别是λ>2时),洞室位移响应存在临界埋深(200~300m),并随地应力侧压系数的增加而减小。洞室断面形状对洞室位移响应有一定影响,圆形断面洞室拱顶和拱底位移较矩形和马蹄形小。分析结果还表明,随地应力侧压系数的增加洞室位移明显减小,幅度随埋深的增加有减小趋势,地应力侧压系数λ<1时的洞室位移量值及随侧压系数的变化幅度明显大于地应力侧压系数λ>1时的情况。本文的工作可为工程设计提供一些概念性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洞室 地震荷载 位移特征 FLAC
下载PDF
单层球面网壳地震反应特征分析 被引量:40
2
作者 曹资 张毅刚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8期40-43,共4页
考虑不同矢跨比、荷载、跨度和支座刚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对单层球面网壳在地震作用下的反应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给出了其随各参数变化的规律,得出了在单层球面网壳抗震设计中起控制作用的是水平地震作用而不是竖向地震作用等有益的结论... 考虑不同矢跨比、荷载、跨度和支座刚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对单层球面网壳在地震作用下的反应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给出了其随各参数变化的规律,得出了在单层球面网壳抗震设计中起控制作用的是水平地震作用而不是竖向地震作用等有益的结论.此外本文还给出了由于阻尼比不同而需对引用现行抗震规范反应谱分析的网壳地震作用进行修正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层球面网壳 地震作用 动力反应特征 地震反应
下载PDF
岩质陡高边坡地震动力稳定分析 被引量:26
3
作者 陈玲玲 陈敏中 钱胜国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3-35,共3页
简述了岩质陡高边坡地震动力响应分析的基本原理与计算方法,建立了评价稳定性的计算公式。结合马崖高陡边坡实例,用反应谱法和时程分析法进行了计算,获得了动态特性、地震动力响应,并给出了可能滑裂面的抗剪断强度储备比值。其结果能够... 简述了岩质陡高边坡地震动力响应分析的基本原理与计算方法,建立了评价稳定性的计算公式。结合马崖高陡边坡实例,用反应谱法和时程分析法进行了计算,获得了动态特性、地震动力响应,并给出了可能滑裂面的抗剪断强度储备比值。其结果能够合理地评价其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质陡高边坡 地震动力分析 动态特性 稳定性
下载PDF
SV波入射下河谷地形地震动分布特征分析 被引量:44
4
作者 周国良 李小军 +1 位作者 侯春林 李铁萍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61-1166,共6页
基于显式有限元方法和人工透射边界,对二维河谷地形在3条地震动波以SV波形式垂直入射和30°斜入射下进行了地震反应分析,比较了河谷地表各观测点地震动的差别,探讨了河谷地形地震动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河谷地形对地震动分布具... 基于显式有限元方法和人工透射边界,对二维河谷地形在3条地震动波以SV波形式垂直入射和30°斜入射下进行了地震反应分析,比较了河谷地表各观测点地震动的差别,探讨了河谷地形地震动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河谷地形对地震动分布具有重要影响,沿河谷斜坡顶到谷底的各观测点地震动峰值加速度(PGA)存在显著差异,地震动位移存在差动现象,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在大于1 Hz的高频段差别明显。入射角度是影响场地地震反应的重要因素,斜入射时各观测点PGA和相对位移的离散程度明显大于垂直入射情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谷地形:地震反应 入射角度 地震动 分布特征
下载PDF
基础隔震结构设置摩擦阻尼器的地震反应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张文芳 程文瀼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9,共9页
研究了采用滑移摩擦阻尼器的基础隔震体系在地震作用下动力反应分析的理论模型和数值方法 ,将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及与其它文献方法的结果作了对比分析 ,探讨了摩擦隔震反应的一些特点和规律 ,并进一步通过楼面反应谱计算对滑移附加衰减... 研究了采用滑移摩擦阻尼器的基础隔震体系在地震作用下动力反应分析的理论模型和数值方法 ,将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及与其它文献方法的结果作了对比分析 ,探讨了摩擦隔震反应的一些特点和规律 ,并进一步通过楼面反应谱计算对滑移附加衰减振动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该理论模型不论是否产生摩擦滑动 ,均将摩擦隔震层作为结构体系的一个广义计算质点 ,并将摩擦力模型化为速度相关型阻尼力 ,避免了不同摩擦阶段动力方程及其数目的反复转换。研究表明 ,本文方法及结果正确可靠 ,精度满足要求 ;设置摩擦阻尼器 (或滑移支座 )的隔震体系具有良好的减震效果 ,隔震层最大位移反应也较小 ,而残余位移还需通过有关措施来控制。由于摩擦隔震结构的滑移附加衰减振动使加速度反应的峰值增大 ,引起人们对摩擦隔震性能和效果的某些疑虑 ,本文计算分析指出 ,这种附加振动基本不会影响结构的滑动位移及其它减震特性 ,对楼面设施减震效果的影响也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隔震结构 摩擦阻尼器 地震反应 滑移 附加振动 减震特性
下载PDF
Experimental study on seismic characteristics of typical mortisetenon joints of Chinese southern traditional timber frame buildings 被引量:27
6
作者 CHUN Qing YUE Zhi PAN JianWu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1年第9期2404-2411,共8页
The seismic characteristics of four typical mortise-tenon joints of Chinese southern traditional timber frame buildings were researched, including Yanwei mortise-tenon joint (including dropping Yanwei mortise-tenon j... The seismic characteristics of four typical mortise-tenon joints of Chinese southern traditional timber frame buildings were researched, including Yanwei mortise-tenon joint (including dropping Yanwei mortise-tenon joint), Shizigutou mortise-tenon joint, Ban mortise-tenon joint and Mantou mortise-tenon joint. Experiments on thirteen specimens were carried out. Failure modes, hysteresis curves, skeleton curves and rotational stiffness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provided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seismic research, protection and maintenance of Chinese southern traditional timber flame buildin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ese southern traditional timber frame building mortise-tenon joint seismic characteristics rotational stiffness
原文传递
地震作用下松散体斜坡崩塌动力学特性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25
7
作者 杨庆华 姚令侃 +1 位作者 任自铭 高召宁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68-374,共7页
基于拟静力离心模型试验原理,采用砂堆模型离心试验的崩塌性状来概化和模拟地震作用下松散体斜坡崩塌的动力学特性。设计并开展了均匀砂和非均匀砂两类3种不同颗粒级配砂石的离心模型试验,试验中模拟了在V,VI,VII度3种烈度的地震作用下... 基于拟静力离心模型试验原理,采用砂堆模型离心试验的崩塌性状来概化和模拟地震作用下松散体斜坡崩塌的动力学特性。设计并开展了均匀砂和非均匀砂两类3种不同颗粒级配砂石的离心模型试验,试验中模拟了在V,VI,VII度3种烈度的地震作用下3种级配砂堆的崩塌动力学特性,试验再现松散体斜坡崩塌的破坏规模、形式和机制。进一步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1)粒径为0.5~1 mm的均匀砂在3种烈度的地震作用下崩塌规模均服从准周期分布;(2)粒径为8~10 mm的均匀砂和非均匀系数φ=3.10的非均匀砂在V度地震烈度作用下崩塌规模服从负幂律分布,呈现自组织临界性特征;(3)粒径为8~10 mm的均匀砂和非均匀系数φ=3.10的非均匀砂在VI,VII度地震烈度作用下的崩塌规模则服从正态分布。认为粒径为0.5~1 mm的均匀砂在临界状态下大规模崩塌进行相对准确的预测预报是可行的,而粒径为8~10 mm的均匀砂和非均匀系数φ=3.10的非均匀砂在临界状态下,进行相对准确的大规模崩塌预测预报存在很大困难。研究成果能为松散体斜坡的抗震设计提供可靠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工程 地震荷载 松散体斜坡 离心模型试验 动力学特性 自组织临界性
下载PDF
可液化场地地铁车站结构地震破坏特性振动台试验研究 被引量:26
8
作者 陈国兴 左熹 +2 位作者 王志华 杜修力 周恩全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8-137,共10页
模拟大震主、余震地震动作用,开展了石膏模型的三层三跨地铁地下车站结构地震破坏特性的振动台试验,测试与分析了可液化地基土的加速度、振动孔压、地表震陷和模型车站结构的加速度、水平向相对位移、应变、侧墙动土压力反应及其空间效... 模拟大震主、余震地震动作用,开展了石膏模型的三层三跨地铁地下车站结构地震破坏特性的振动台试验,测试与分析了可液化地基土的加速度、振动孔压、地表震陷和模型车站结构的加速度、水平向相对位移、应变、侧墙动土压力反应及其空间效应,再现了喷水冒砂、地表裂缝、震陷及模型车站结构上浮、构件裂缝及局部破损等宏观震害现象。研究结果表明:在主震作用时,地基土液化持续时间长、振动孔压消散趋势不明显,地基土的加速度放大效应降低,液化地基呈现出显著的减震与低频集中效应;余震作用时地基土振动孔压的消散较为明显;模型结构峰值加速度反应沿高度增大,侧墙动土压力反应沿高度呈中间小、两端大的分布模式;模型结构中柱的峰值应变反应最大,且中柱左右两侧的峰值应变与损伤程度沿高度呈S形分布;可液化地基土与模型车站结构的地震反应存在显著的空间效应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地下车站结构 可液化场地 地震作用 振动台试验 破坏特性 空间效应
原文传递
南海天然气水合物地震资料处理及其特征 被引量:18
9
作者 符溪 杨木壮 +1 位作者 文鹏飞 徐华宁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3-36,40,共5页
以中国首次在南海北部某海区采集的以探测天然气水合物为目的的超过 5 0 0 km的多道高分辨率地震调查数据为基础 ,利用真振幅处理、子波处理、速度分析、叠前偏移处理以及地震属性道处理等多种针对天然气水合物的先进处理技术和方法 ,... 以中国首次在南海北部某海区采集的以探测天然气水合物为目的的超过 5 0 0 km的多道高分辨率地震调查数据为基础 ,利用真振幅处理、子波处理、速度分析、叠前偏移处理以及地震属性道处理等多种针对天然气水合物的先进处理技术和方法 ,有效地寻找天然气水合物的存在标志 ,如似海底反射 ( BSR)、振幅空白、极性反转、异常速度等 ,证实南海北部存在天然气水合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地震资料处理 南海 似海底反射 子波处理
下载PDF
井间地震资料特点分析 被引量:18
10
作者 曹辉 郭全仕 +1 位作者 唐金良 吴永栓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6年第5期312-317,共6页
与地面地震和VSP相比,井间地震资料有着明显的特点。从波场类型、管波特点、反射角度分布以及频率特征等方面,系统分析了井间地震资料的特点。分析认为:①井间地震的复杂波场虽然增加了该技术的用途,但也给有效波场的识别与分离增加了... 与地面地震和VSP相比,井间地震资料有着明显的特点。从波场类型、管波特点、反射角度分布以及频率特征等方面,系统分析了井间地震资料的特点。分析认为:①井间地震的复杂波场虽然增加了该技术的用途,但也给有效波场的识别与分离增加了难度;②井间地震的管波是一种沿井筒传播的波与沿地层传播的波的组合波;③井间地震的反射属于大角度反射,但绝大多数反射角在临界角以内;④特高频率的资料在大幅度提高分辨率的同时,也给处理特别是同相叠加带来困难。但通过提高叠加次数,可以获得正确的反射波场成像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间地震 波场特征 管波 反射角度 频率 分辨率 限角叠加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车排子地区侏罗系扇三角洲沉积特征 被引量:23
11
作者 刘军钊 张尚锋 +1 位作者 关键 赵卫军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8年第5期27-30,34,共5页
在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车排子地区侏罗系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岩石相、测井相、地震相分析研究基础上,对该区扇三角洲沉积体系进行了沉积微相组合划分,并对各沉积相组合特征分析研究认为,该区扇三角洲沉积的总体特征为:近源、粒级粗、堆积速率... 在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车排子地区侏罗系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岩石相、测井相、地震相分析研究基础上,对该区扇三角洲沉积体系进行了沉积微相组合划分,并对各沉积相组合特征分析研究认为,该区扇三角洲沉积的总体特征为:近源、粒级粗、堆积速率快,岩石相、地震相类型丰富。同时还对该区扇三角洲沉积模式和岩性圈闭形成条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对该区隐蔽油气藏的勘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扇三角洲 岩石相 测井相 地震反射 沉积特征 沉积模式 车排子地区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Love型槽波的基本特性研究 被引量:22
12
作者 钱建伟 李德春 《中国煤炭地质》 2013年第9期52-54,共3页
以三层对称地层模型为例,求解Love型槽波频散方程,并根据该模型参数绘制了Love型槽波频散曲线,以及振幅深度分布方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Love型槽波在煤层中的能量分布规律与煤层对Love型槽波的滤波特性。研究表明:Love型槽波具有频散特... 以三层对称地层模型为例,求解Love型槽波频散方程,并根据该模型参数绘制了Love型槽波频散曲线,以及振幅深度分布方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Love型槽波在煤层中的能量分布规律与煤层对Love型槽波的滤波特性。研究表明:Love型槽波具有频散特性,传播速度随频率发生变化,且在煤层中能量分布不均匀,煤层中心能量最强;煤层对Love型槽波的滤波作用类似于高通滤波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槽波地震勘探 Love型槽波 频散特性 振幅深度分布 滤波特性
下载PDF
木结构古建筑的抗震性能分析 被引量:16
13
作者 姚侃 赵鸿铁 +1 位作者 薛建阳 吴云泉 《建筑科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7-50,共4页
研究木结构古建筑的抗震性能对保护和开发我国古建筑遗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抬梁式殿堂型木结构建筑为例,结合试验结果,对其独特的结构形式、工作机制和抗震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特殊的台基构造方式,柱根浮搁于础石及榫卯斗的半刚... 研究木结构古建筑的抗震性能对保护和开发我国古建筑遗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抬梁式殿堂型木结构建筑为例,结合试验结果,对其独特的结构形式、工作机制和抗震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特殊的台基构造方式,柱根浮搁于础石及榫卯斗的半刚性连接使得木结构古建筑具有较好的抗震消能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结构古建筑 台基 榫卯 斗拱 抗震特性 摩擦滑移 耗能
原文传递
基于《中国震例》的地震空区和地震条带统计特征 被引量:21
14
作者 吕坚 宋美琴 +4 位作者 周龙泉 邵志刚 徐甫坤 查小惠 李金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2-34,共13页
基于《中国震例》(1970—2013年),系统清理了246次M≥5.0震例前的地震活动图像异常,并结合区域差异进行地震空区和地震条带的统计特征研究。结果显示:1在246次震例中,震前出现地震空区、地震条带的震例数分别为105次、51次,占震例总数的... 基于《中国震例》(1970—2013年),系统清理了246次M≥5.0震例前的地震活动图像异常,并结合区域差异进行地震空区和地震条带的统计特征研究。结果显示:1在246次震例中,震前出现地震空区、地震条带的震例数分别为105次、51次,占震例总数的42.7%和20.7%;2随着主震震级的增大,地震空区和地震条带出现的比例逐渐增大,尤其是7级以上地震,震前出现地震空区的震例数占同类震例总数的83.3%,出现地震条带的震例数占同类震例总数的66.7%,可见地震空区和地震条带可能是7级以上强震的重要异常判据;3针对整个中国大陆及近海,地震空区和地震条带的持续时间、展布尺度、起始震级与主震震级存在一定线性关系,相关系数能够通过95%置信水平的阈值检验;4各主要构造分区的统计结果差异较大,青藏高原北部除地震空区持续时间外,其余地震空区和地震条带参数与主震震级之间的线性关系均通过阈值检验,南北带中南段和华北地区有个别参数通过检验,天山地区所有参数均未通过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空区 地震条带 中国震例
下载PDF
中国大陆地区宽频带地震台网台基噪声特征 被引量:21
15
作者 王芳 王伟涛 +2 位作者 龙剑锋 牟磊育 傅磊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69-584,共16页
利用中国地震台网880个宽频带地震台站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的垂直分量连续波形记录,通过计算每个台站的噪声功率谱密度和概率密度函数,对中国大陆地区的台基噪声水平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大陆的噪声水平在不同频带呈现不同... 利用中国地震台网880个宽频带地震台站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的垂直分量连续波形记录,通过计算每个台站的噪声功率谱密度和概率密度函数,对中国大陆地区的台基噪声水平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大陆的噪声水平在不同频带呈现不同的分区特性,其中高频带(0.1—1 s)噪声水平在西部和北部较低,而在中东部地区较高,京津冀和东南沿海地区最高;城市噪声水平高于人口稀少地区,表明高频带噪声与交通、工业等人文活动强度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在盆地及其边缘地区,高频带噪声水平高于周边山区,可能与沉积层的放大效应有关;微震噪声(1—20 s)主要来自于中国东部海岸线的海洋活动作用,其强度由东南沿海向内陆地区逐渐变弱。基于噪声的分区特征,利用概率密度函数的第5和第95百分位数获取了31个地震台网的高低噪声基线,相比全球新高低噪声模型,该基线能够对台站观测状态进行更有效的判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基噪声 噪声功率谱密度 概率密度函数 分区特性 噪声基线
下载PDF
南北地震带房屋建筑抗震能力分区特征研究——以四川省为例 被引量:20
16
作者 孙柏涛 陈洪富 +2 位作者 闫培雷 张桂欣 钟应子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6-10,共5页
针对南北地震带房屋建筑种类众多、易损性差异大等特点,提出采用分级分区的思路研究南北地震带各类房屋建筑抗震能力,并以四川省为例给出了地震易损性矩阵。对于城镇地区的抗震设防建筑,根据基本设防烈度的不同划分为高设防建筑(8度和9... 针对南北地震带房屋建筑种类众多、易损性差异大等特点,提出采用分级分区的思路研究南北地震带各类房屋建筑抗震能力,并以四川省为例给出了地震易损性矩阵。对于城镇地区的抗震设防建筑,根据基本设防烈度的不同划分为高设防建筑(8度和9度)和一般设防建筑(6度和7度),分别给出各类结构的地震易损性矩阵。对于城镇中一些建造年代较早的砖混房屋、城中村和农村中未按设防要求自建的砖混房屋不做分区给出标准的震害矩阵。农村民居因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气候条件、民族风俗、生活习惯等因素影响具有一定的区域性分布特点,划分为三个区域:西部地区、中北部地区、中南部及东部地区,分别给出各类结构的地震易损性矩阵。可为类似地区房屋建筑抗震能力评价、震害估计、经济损失评估等精细化研究提供依据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北地震带 民居 抗震能力 分区特征 易损性矩阵
下载PDF
不同墩高对钢筋混凝土桥梁抗震性能影响 被引量:20
17
作者 靳晓燕 阮建凑 《公路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9-144,共6页
采用MIDAS/Civil软件建立了云南湃街渡大桥的桥梁结构力学模型。对模型的自振特性和动力时程分析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不同墩高下桥梁结构振型特征和弹性时程分析,获得了刚构桥下不同桥墩高度的抗震性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墩高越高,则桥梁... 采用MIDAS/Civil软件建立了云南湃街渡大桥的桥梁结构力学模型。对模型的自振特性和动力时程分析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不同墩高下桥梁结构振型特征和弹性时程分析,获得了刚构桥下不同桥墩高度的抗震性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墩高越高,则桥梁刚度下降,整体结构越柔软。在前十阶振型中,3个模型均以横弯为主,桥墩较高时易形成平面外弯曲变形;桥墩较低时更多的是表现出横弯和竖弯墩高的整体性改变,且Y方向最易出现失稳;顺桥向和竖向激励下,主梁弯矩随墩高的变化影响较小,而横向激励对主梁弯矩造成很大影响,墩高相同时,由于桥梁横向刚度小于纵向和竖向,因而受横向地震响应较大,是重点考虑区,而竖向地震激励作用更易增加结构的竖向位移和主梁的内力作用;桥梁地震内力最大值通常出现在墩底处,主梁内力最大值出现在中跨跨中或主梁根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构桥 抗震性能 振型特征 弹性时程分析
下载PDF
高层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振动台试验研究 被引量:19
18
作者 周颖 于健 +1 位作者 吕西林 卢文胜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8-105,共8页
为了研究高层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本文设计了一个典型的比例为1/15的20层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的缩尺模型,在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实施了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本文重点介绍试验中模型结构... 为了研究高层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本文设计了一个典型的比例为1/15的20层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的缩尺模型,在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实施了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本文重点介绍试验中模型结构在各级水准地震作用下的动力特性、加速度和位移反应,描述了模型结构的破坏位置及过程,并根据相似理论得到了原型结构的地震反应。试验研究表明:原型结构基本能够满足我国现行规范"小震不坏、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标准;核心筒发挥了主要抗侧力作用;结构在大震作用下有较好的延性;钢框架与核心筒的连接节点在结构设计时应给予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 高层混合结构 振动台模型试验 抗震性能 动力特性 加速度和位移反应 破坏机理 相似关系
下载PDF
直流换流阀抗震分析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9
19
作者 刘爱国 陆道纲 +1 位作者 温家良 闻福岳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26-232,共7页
直流换流阀是直流输电的核心设备,它的结构抗震性能直接影响整个直流输电系统的地震安全性。而阀结构的抗震性能是阀结构设计时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阀结构采用避震设计,建立阀三维有限元模型,考虑铰接处旋转刚度影响,建立理想阀结构和... 直流换流阀是直流输电的核心设备,它的结构抗震性能直接影响整个直流输电系统的地震安全性。而阀结构的抗震性能是阀结构设计时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阀结构采用避震设计,建立阀三维有限元模型,考虑铰接处旋转刚度影响,建立理想阀结构和改进阀结构模型,且对理想模型用两种程序计算。首先计算两种阀结构的动力特性,分析影响动力特性的主要因素;其次利用时程分析研究了它们在水平和竖直激励下的阀结构响应。结果表明,阀结构具有较好的避震能力,在水平地震作用下可能发生低频振荡现象,改进的阀结构改善了阀体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结构位移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输电 换流阀 地震响应 动力特性 一致激励
下载PDF
全球流体通道网 被引量:18
20
作者 杨文采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621-633,共13页
新近取得的深反射与全球地震层析成像资料,为地球内部结构和流体通道的研究提供了一些依据.通过研究这些地震资料,可以了解地球内部物质分布状态的几何模式.综合研究表明,地球内存在流体通道网,它连通地球外核、中幔圈、软流圈和... 新近取得的深反射与全球地震层析成像资料,为地球内部结构和流体通道的研究提供了一些依据.通过研究这些地震资料,可以了解地球内部物质分布状态的几何模式.综合研究表明,地球内存在流体通道网,它连通地球外核、中幔圈、软流圈和岩石圈,是固体地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通道网络象“动脉”那样把地球外核中的流体和热量向外传送,但与热羽说不同的是,不见得有对应的“静脉”存在以保持地幔质量平衡.固体地球作为多层次多要素的巨型复杂系统,其动力学过程要用浑沌理论去解释.研究地球流体活动的轨迹和吸引子,将有助于深入了解地球活动的规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地球 地震学依据 流体通道 网络系统 非线性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