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近断层地震反应谱特性分析研究
被引量:
12
1
作者
曾永平
陈克坚
+1 位作者
庞林
董俊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41-1146,共6页
为明确近断层地震反应谱的特征及其与抗震设计规范中标准反应谱的差异,以此指导近断层地区桥梁的抗震设计,通过统计分析与对比,开展近断层地震特性的研究,选取126条具有典型脉冲特征的近断层地震波,并按照断层类型分为3类,分别计算地震...
为明确近断层地震反应谱的特征及其与抗震设计规范中标准反应谱的差异,以此指导近断层地区桥梁的抗震设计,通过统计分析与对比,开展近断层地震特性的研究,选取126条具有典型脉冲特征的近断层地震波,并按照断层类型分为3类,分别计算地震反应谱,并求得平均谱值。将结果与我国规范反应谱及39条ATC63远场地震波反应谱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长周期范围(1.5~9 s)脉冲型地震波的反应谱明显高于我国现行规范的规定和ATC63远场地震波,最大可达3.7倍。我国规范规定的反应谱用于近断层结构设计时偏于不安全;在3类脉冲型地震波中,正逆断层的脉冲反应谱最大,近断层桥梁抗震分析应输入正逆断层脉冲型地震;对长周期结构抗震分析,应考虑近断层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断层地震
反应谱
减隔震设计
地震放大系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挡土墙地震主动土压力及其分布形式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曹文冉
陈轩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77-182,共6页
物部理论认为地震主动土压力呈线性分布,而且作用点位于墙底以上1/3高度处,与实测结果相差较大。基于库仑土压力理论的平面滑裂面假定,根据挡土墙后滑裂土体的力矩平衡,引入了土体对地震的放大效应,提出了地震主动土压力作用点位...
物部理论认为地震主动土压力呈线性分布,而且作用点位于墙底以上1/3高度处,与实测结果相差较大。基于库仑土压力理论的平面滑裂面假定,根据挡土墙后滑裂土体的力矩平衡,引入了土体对地震的放大效应,提出了地震主动土压力作用点位置的确定方法,给出了地震主动土压力强度的理论公式,并分析了地震放大系数对地震主动土压力及其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如果不考虑地震放大系数,地震主动土压力值与物部理论的计算结果基本相同,可见物部理论是本文方法的一种特例;地震主动土压力作用点都位于墙底以上0.40—0.50倍高度处,与试验结果比较吻合,说明物部理论有待进一步完善;地震主动土压力强度是一种作用等价的非线性分布,沿墙高的分布形式接近于抛物线,最大值也不再恒定于墙底,在挡土墙的稳定性设计时应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限平衡状态
地震主动土压力
合力作用点位置
非线性分布
地震放大系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面板堆石坝坝顶加速度沿坝轴线分布规律
被引量:
2
3
作者
周晖
李俊杰
康飞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534-1538,共5页
对面板堆石坝进行三维动力反应计算分析,采用等价线性化模型以不同坝体高度、不同河谷形状为对象,研究了输入不同地震波坝体的反应。结果表明,在坝高相同、基础输入加速度不变情况下,随河谷宽度增加,坝顶坝轴线最大加速度位置由中间向...
对面板堆石坝进行三维动力反应计算分析,采用等价线性化模型以不同坝体高度、不同河谷形状为对象,研究了输入不同地震波坝体的反应。结果表明,在坝高相同、基础输入加速度不变情况下,随河谷宽度增加,坝顶坝轴线最大加速度位置由中间向两岸对称移动;对狭窄河谷,最大加速度在坝轴线中间坝顶部位,对宽阔河谷,最大加速度在靠近两岸的部位,这一结果否定了以往对宽河谷采用二维动力计算结果的做法。进而提出对高面板堆石坝,地震反应除应给出沿坝高的地震放大系数外,还应给出沿坝轴线的地震放大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板堆石坝
三维动力反应分析
等价线性化方法
地震放大系数
最大加速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面板堆石坝最大加速度放大倍数经验公式
被引量:
1
4
作者
周晖
李俊杰
康飞
《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第1期92-96,共5页
对面板堆石坝进行三维动力反应计算分析,采用等价线性化模型以不同坝体高度、不同河谷形状为对象,研究了输入不同地震波坝体的反应.结果表明,在坝高相同、基础输入加速度不变情况下,随河谷宽度增加,坝顶坝轴线最大加速度位置由中间向两...
对面板堆石坝进行三维动力反应计算分析,采用等价线性化模型以不同坝体高度、不同河谷形状为对象,研究了输入不同地震波坝体的反应.结果表明,在坝高相同、基础输入加速度不变情况下,随河谷宽度增加,坝顶坝轴线最大加速度位置由中间向两岸对称移动;对狭窄河谷,最大加速度在坝轴线中间坝顶部位,对宽阔河谷,最大加速度在靠近两岸的部位.对面板堆石坝地震反应加速度分布规律进行了统计分析,给出了计算坝体最大加速度放大倍数的经验公式,为实际工程中进行基于拟静力法的面板堆石坝抗震稳定分析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板堆石坝
三维动力反应分析
等价线性化方法
地震放大系数
最大加速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轻木-混凝土上下混合结构的抗震设计方法
被引量:
7
5
作者
何敏娟
罗文浩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7-92,共6页
对12个不同层数组合的轻木-混凝土上下混合结构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通过振动模态、非线性动力时程响应以及刚度比等的参数分析,研究了上部木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的放大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上部木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放大效应与地震水准、...
对12个不同层数组合的轻木-混凝土上下混合结构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通过振动模态、非线性动力时程响应以及刚度比等的参数分析,研究了上部木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的放大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上部木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放大效应与地震水准、下部结构与上部结构的刚度比、混凝土结构层数和木结构层数等因素有关:放大效应随地震水准的提高而增大;当下部与上部结构的刚度比在一定范围内时,放大效应随刚度比的增大而减小,当下部与上部结构的刚度比大于一定范围的上限后趋于平稳;当下部混凝土层数一定时,放大效应随上部木结构层数的增加而减小;当上部木结构层数一定时,放大效应随下部混凝土层数的增加而增大。根据研究结果,对轻木-混凝土上下混合结构提出上下分开设计、上部结构按刚度比考虑地震作用放大效应的抗震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木-混凝土上下混合结构
动力时程分析
刚度比
地震作用放大系数
设计方法
原文传递
复杂空间楼梯竖向地震作用分析与振动控制
被引量:
5
6
作者
常为华
王国华
+2 位作者
宫贞超
吴炅
杨蔚彪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83-87,共5页
北京CBD核心区文化艺术中心东、西两楼间距36m,两楼间设置3座平面投影为Y形的大跨度复杂空间楼梯。楼梯整体刚度较柔,且受力复杂。通过弹性时程分析研究楼梯的竖向地震动加速度放大系数深入了解地震动特性,并分别采用时程分析法、振型...
北京CBD核心区文化艺术中心东、西两楼间距36m,两楼间设置3座平面投影为Y形的大跨度复杂空间楼梯。楼梯整体刚度较柔,且受力复杂。通过弹性时程分析研究楼梯的竖向地震动加速度放大系数深入了解地震动特性,并分别采用时程分析法、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和竖向地震作用系数法比较了支座总反力,结果表明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对高阶振型贡献分析不充分,容易导致竖向地震作用效应偏小;竖向地震作用系数法不能区分楼梯的阻尼比、复杂程度及支座约束条件等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而时程分析法能弥补他们的不足。楼梯设计时针对罕遇地震作用采取了有效的防跌落措施。由于大跨度复杂空间楼梯的竖向自振频率低,不能直接满足舒适度要求,在人行振动分析基础上对楼梯采用调频质量阻尼器减振技术,对人行活动的共振响应进行振动控制,提高楼梯的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空间楼梯
时程分析
竖向地震动加速度放大系数
调频质量阻尼器
舒适度
原文传递
题名
近断层地震反应谱特性分析研究
被引量:
12
1
作者
曾永平
陈克坚
庞林
董俊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41-1146,共6页
基金
中国铁路总公司重大课题资助项目(2015ZB03)
四川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项目(2013GC0144)
中铁二院科技开发计划项目(13164190(13-15))
文摘
为明确近断层地震反应谱的特征及其与抗震设计规范中标准反应谱的差异,以此指导近断层地区桥梁的抗震设计,通过统计分析与对比,开展近断层地震特性的研究,选取126条具有典型脉冲特征的近断层地震波,并按照断层类型分为3类,分别计算地震反应谱,并求得平均谱值。将结果与我国规范反应谱及39条ATC63远场地震波反应谱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长周期范围(1.5~9 s)脉冲型地震波的反应谱明显高于我国现行规范的规定和ATC63远场地震波,最大可达3.7倍。我国规范规定的反应谱用于近断层结构设计时偏于不安全;在3类脉冲型地震波中,正逆断层的脉冲反应谱最大,近断层桥梁抗震分析应输入正逆断层脉冲型地震;对长周期结构抗震分析,应考虑近断层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
近断层地震
反应谱
减隔震设计
地震放大系数
Keywords
near-fault
ground
motion
response
spectrum
seismic
isolation
design
seismic
amplification
factor
分类号
U448.27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挡土墙地震主动土压力及其分布形式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曹文冉
陈轩
机构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海洋工程重点实验室
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出处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77-182,共6页
基金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BK-14-05-H2)~~
文摘
物部理论认为地震主动土压力呈线性分布,而且作用点位于墙底以上1/3高度处,与实测结果相差较大。基于库仑土压力理论的平面滑裂面假定,根据挡土墙后滑裂土体的力矩平衡,引入了土体对地震的放大效应,提出了地震主动土压力作用点位置的确定方法,给出了地震主动土压力强度的理论公式,并分析了地震放大系数对地震主动土压力及其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如果不考虑地震放大系数,地震主动土压力值与物部理论的计算结果基本相同,可见物部理论是本文方法的一种特例;地震主动土压力作用点都位于墙底以上0.40—0.50倍高度处,与试验结果比较吻合,说明物部理论有待进一步完善;地震主动土压力强度是一种作用等价的非线性分布,沿墙高的分布形式接近于抛物线,最大值也不再恒定于墙底,在挡土墙的稳定性设计时应予以重视。
关键词
极限平衡状态
地震主动土压力
合力作用点位置
非线性分布
地震放大系数
Keywords
limit
equilibrium
state
seismic
active
earth
pressure
application
point
of
total
force
non-linear
dis-tribution
seismic
amplification
factor
分类号
TU432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面板堆石坝坝顶加速度沿坝轴线分布规律
被引量:
2
3
作者
周晖
李俊杰
康飞
机构
大连理工大学建设工程学部水利水电研究所
出处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534-1538,共5页
基金
高土石坝地震灾变模拟及安全控制方法研究(No.90815024)
文摘
对面板堆石坝进行三维动力反应计算分析,采用等价线性化模型以不同坝体高度、不同河谷形状为对象,研究了输入不同地震波坝体的反应。结果表明,在坝高相同、基础输入加速度不变情况下,随河谷宽度增加,坝顶坝轴线最大加速度位置由中间向两岸对称移动;对狭窄河谷,最大加速度在坝轴线中间坝顶部位,对宽阔河谷,最大加速度在靠近两岸的部位,这一结果否定了以往对宽河谷采用二维动力计算结果的做法。进而提出对高面板堆石坝,地震反应除应给出沿坝高的地震放大系数外,还应给出沿坝轴线的地震放大系数。
关键词
面板堆石坝
三维动力反应分析
等价线性化方法
地震放大系数
最大加速度
Keywords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
3-D
dynamical
response
analysis
equivalent-linear
method
seismic
amplification
factor
maximum
acceleration
分类号
TV641.43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P315 [天文地球—地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面板堆石坝最大加速度放大倍数经验公式
被引量:
1
4
作者
周晖
李俊杰
康飞
机构
南华大学城市建设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建设工程学部
出处
《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第1期92-96,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90815024)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00471444)
文摘
对面板堆石坝进行三维动力反应计算分析,采用等价线性化模型以不同坝体高度、不同河谷形状为对象,研究了输入不同地震波坝体的反应.结果表明,在坝高相同、基础输入加速度不变情况下,随河谷宽度增加,坝顶坝轴线最大加速度位置由中间向两岸对称移动;对狭窄河谷,最大加速度在坝轴线中间坝顶部位,对宽阔河谷,最大加速度在靠近两岸的部位.对面板堆石坝地震反应加速度分布规律进行了统计分析,给出了计算坝体最大加速度放大倍数的经验公式,为实际工程中进行基于拟静力法的面板堆石坝抗震稳定分析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
面板堆石坝
三维动力反应分析
等价线性化方法
地震放大系数
最大加速度
Keywords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
3-D
dynamical
response
analysis
equivalent-linear
method
seismic
amplification
factor
maximum
acceleration
分类号
TV641.43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轻木-混凝土上下混合结构的抗震设计方法
被引量:
7
5
作者
何敏娟
罗文浩
机构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出处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7-92,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378382)
文摘
对12个不同层数组合的轻木-混凝土上下混合结构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通过振动模态、非线性动力时程响应以及刚度比等的参数分析,研究了上部木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的放大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上部木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放大效应与地震水准、下部结构与上部结构的刚度比、混凝土结构层数和木结构层数等因素有关:放大效应随地震水准的提高而增大;当下部与上部结构的刚度比在一定范围内时,放大效应随刚度比的增大而减小,当下部与上部结构的刚度比大于一定范围的上限后趋于平稳;当下部混凝土层数一定时,放大效应随上部木结构层数的增加而减小;当上部木结构层数一定时,放大效应随下部混凝土层数的增加而增大。根据研究结果,对轻木-混凝土上下混合结构提出上下分开设计、上部结构按刚度比考虑地震作用放大效应的抗震设计方法。
关键词
轻木-混凝土上下混合结构
动力时程分析
刚度比
地震作用放大系数
设计方法
Keywords
light
wood
frame-concrete
hybrid
structure
dynamic
time-history
analysis
stiffness
ratio
seismic
action
amplification
factor
design
method
分类号
TU398.904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复杂空间楼梯竖向地震作用分析与振动控制
被引量:
5
6
作者
常为华
王国华
宫贞超
吴炅
杨蔚彪
机构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出处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83-87,共5页
文摘
北京CBD核心区文化艺术中心东、西两楼间距36m,两楼间设置3座平面投影为Y形的大跨度复杂空间楼梯。楼梯整体刚度较柔,且受力复杂。通过弹性时程分析研究楼梯的竖向地震动加速度放大系数深入了解地震动特性,并分别采用时程分析法、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和竖向地震作用系数法比较了支座总反力,结果表明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对高阶振型贡献分析不充分,容易导致竖向地震作用效应偏小;竖向地震作用系数法不能区分楼梯的阻尼比、复杂程度及支座约束条件等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而时程分析法能弥补他们的不足。楼梯设计时针对罕遇地震作用采取了有效的防跌落措施。由于大跨度复杂空间楼梯的竖向自振频率低,不能直接满足舒适度要求,在人行振动分析基础上对楼梯采用调频质量阻尼器减振技术,对人行活动的共振响应进行振动控制,提高楼梯的舒适度。
关键词
复杂空间楼梯
时程分析
竖向地震动加速度放大系数
调频质量阻尼器
舒适度
Keywords
complex
spatial
staircase
time-history
analysis
vertical
seismic
acceleration
amplification
factor
tuned
mass
damper
comfort
degree
分类号
TU392.1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近断层地震反应谱特性分析研究
曾永平
陈克坚
庞林
董俊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挡土墙地震主动土压力及其分布形式研究
曹文冉
陈轩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6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面板堆石坝坝顶加速度沿坝轴线分布规律
周晖
李俊杰
康飞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面板堆石坝最大加速度放大倍数经验公式
周晖
李俊杰
康飞
《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轻木-混凝土上下混合结构的抗震设计方法
何敏娟
罗文浩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7
原文传递
6
复杂空间楼梯竖向地震作用分析与振动控制
常为华
王国华
宫贞超
吴炅
杨蔚彪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17
5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