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尾砂絮凝沉降速度优化预测模型 被引量:33
1
作者 王新民 赵建文 张德明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93-798,共6页
建立全尾砂沉降速度GA-SVM优化预测模型,利用遗传学算法对全尾砂沉降速度进行优化预测。建立支持向量机(SVM)回归预测模型,采用训练集对模型进行训练,以验证集预测值的均方误差作为适应度函数,通过遗传算法(GA)对SVM模型参数进行优化选... 建立全尾砂沉降速度GA-SVM优化预测模型,利用遗传学算法对全尾砂沉降速度进行优化预测。建立支持向量机(SVM)回归预测模型,采用训练集对模型进行训练,以验证集预测值的均方误差作为适应度函数,通过遗传算法(GA)对SVM模型参数进行优化选择,应用优化得到的SVM模型对预测集进行预测。以司家营铁矿为例,在絮凝剂单耗8.6 g/t、尾砂浓度18%条件下,沉降速度即可达到1.31 m/h,满足生产需要,比原生产所需絮凝剂单耗减少14%。应用表明:该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实用性,为全尾砂沉降速度优化预测提供一种全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填 沉降速度 支持向量机 遗传算法
下载PDF
絮凝剂单耗对全尾砂浆浑液面沉速的影响规律 被引量:30
2
作者 张钦礼 王石 王新民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18-324,共7页
以某铅锌银矿全尾砂沉降试验为例,分析添加不同絮凝剂单耗时,全尾砂浆浑液面沉速的变化规律,旨在探究3个不同沉降阶段的机理。结果表明:随添加相对分子质量为8×10~6的阴离子聚丙烯酰胺(APAM)单耗的增加,1 min内全尾砂浆的浑液面沉... 以某铅锌银矿全尾砂沉降试验为例,分析添加不同絮凝剂单耗时,全尾砂浆浑液面沉速的变化规律,旨在探究3个不同沉降阶段的机理。结果表明:随添加相对分子质量为8×10~6的阴离子聚丙烯酰胺(APAM)单耗的增加,1 min内全尾砂浆的浑液面沉速先增加后减小;在加速自由沉降段,游离的"细"颗粒尾砂及过多的絮团水影响了浑液面沉速;在干涉沉降段,空间位阻效应导致的尾砂颗粒间互相排斥降低了浑液面沉速;在压缩沉降段,孔隙水减少及絮团水增加改变界面沉速;絮凝剂单耗0、10、20、30和40 g/t分别表示无、低、合理、高和超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AM 全尾砂 絮凝体 沉速 作用机理
下载PDF
近代河流沉积与地震地层学解释 被引量:26
3
作者 李庆忠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26-41,共16页
对近代沉积的研究工作帮助了地震地层学解释人员在地震剖面上理解和追索地下地层的岩性、岩相变化。但是,特别是对于陆相地层,解释人员往往忽略了河流沉积的历史性侧向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及再沉积作用。本文作者以黄河及长江的沉积历... 对近代沉积的研究工作帮助了地震地层学解释人员在地震剖面上理解和追索地下地层的岩性、岩相变化。但是,特别是对于陆相地层,解释人员往往忽略了河流沉积的历史性侧向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及再沉积作用。本文作者以黄河及长江的沉积历史变迁作为两个典型实例,说明了下列事实:在一条辫状河或曲流河流域中的河道、天然堤、心滩、曲流沙坝、牛轭湖及泛滥平原等等,它们的平面位置在地史中每几百年就会显著地改变。然而盆地的沉积速率却很慢,每一千年只能沉积0.03m至2.0m。每条河流都只能用频繁的决口及改道来铺平整个盆地。这就造成了河流沉积不断受到改造,最后在地下变成一个复杂的岩性混合体。因此,一个好的解释人员应当注意思考一个问题,即河流相地层中,要追踪单独的一个河道或者一个曲流砂坝简直是太难了。一条古河道只有在很稀罕的情况下,即它的最后一幕被后来沉积物快速掩埋,才能保留下来。在某种情况下,湖泊相沉积也会由于湖泊的变迁而造成相类似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 沉积 地震地层学 岩性 岩相
下载PDF
全尾砂絮凝沉降参数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张钦礼 刘奇 赵建文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75-879,共5页
为了得到最佳的絮凝沉降参数,运用BP神经网络和遗传学算法建立了全尾砂絮凝沉降参数预测模型.以絮凝剂单耗和尾砂浓度作为输入因子,以沉降速度作为输出因子;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网络学习、训练样本,建立神经网路预测模型;采用遗传算法对... 为了得到最佳的絮凝沉降参数,运用BP神经网络和遗传学算法建立了全尾砂絮凝沉降参数预测模型.以絮凝剂单耗和尾砂浓度作为输入因子,以沉降速度作为输出因子;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网络学习、训练样本,建立神经网路预测模型;采用遗传算法对全尾砂沉降参数预测模型进行全局寻优,得到最佳絮凝沉降参数.将预测模型运用到和睦山铁矿,在絮凝剂单耗12 g/t,尾砂浓度17%条件下,沉降速度达到1.31 m/h,满足生产需要,比原生产所需絮凝剂单耗减少20%.应用结果表明,该预测模型有较高的实用性,为沉降参数优选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全尾砂 絮凝沉降 沉降速度
下载PDF
玲珑金矿全尾砂絮凝沉降特性试验 被引量:12
5
作者 田明明 徐文彬 +1 位作者 王成龙 阎少华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0-124,共5页
目前全尾砂胶凝充填是金属矿山充填采矿法的发展方向,全尾砂浓缩沉降是实现矿山连续高效充填的技术关键。以山东玲珑金矿全尾砂和5种絮凝剂为原料,开展了全尾砂静态絮凝沉降试验,采用控制单一变量试验方法,以沉降速度和沉降底流浓度为... 目前全尾砂胶凝充填是金属矿山充填采矿法的发展方向,全尾砂浓缩沉降是实现矿山连续高效充填的技术关键。以山东玲珑金矿全尾砂和5种絮凝剂为原料,开展了全尾砂静态絮凝沉降试验,采用控制单一变量试验方法,以沉降速度和沉降底流浓度为参考指标,对絮凝剂各参数对絮凝沉降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阴离子型絮凝剂(分子量为1 200万)絮凝效果最佳,尾砂沉降速度最快;当絮凝剂溶液浓度为0.2%,单耗为75 g/t时,沉降效果最佳,继续增大絮凝剂溶液浓度和单耗,会导致絮凝剂和全尾砂溶液黏度增大,沉降速率和底流浓度减小。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絮凝沉降全过程力学模型,将沉降全过程分为3个阶段,并分别进行了力学分析,得出了沉降全过程理论曲线,供相关研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尾砂 絮凝沉降 沉降速度 底流浓度 力学模型 沉降曲线
下载PDF
不同类型絮凝剂对超细尾砂浓密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6
作者 郭佳宾 王洪江 +1 位作者 田志刚 杜向红 《矿业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41-145,共5页
为加快超细尾砂絮凝沉降速度,降低上清液浊度,寻求一种絮凝剂选配规律。以某铅锌矿超细尾砂和不同种类絮凝剂(PAM)为试验原料,进行了室内静态浓密试验,分别对絮凝剂离子型和絮凝剂分子量对于絮凝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通过试验得出了超... 为加快超细尾砂絮凝沉降速度,降低上清液浊度,寻求一种絮凝剂选配规律。以某铅锌矿超细尾砂和不同种类絮凝剂(PAM)为试验原料,进行了室内静态浓密试验,分别对絮凝剂离子型和絮凝剂分子量对于絮凝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通过试验得出了超细铅锌尾砂絮凝过程中的絮凝剂选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超细铅锌尾砂絮凝过程中,絮凝剂的絮凝效果为非离子型>阳离子型>阴离子型,非离子型絮凝剂浓密效果较阴离子型提升66.3%;随着絮凝剂分子量的增加,上清液浊度降低;当絮凝剂分子量由1000万增长至1600万时,尾砂颗粒沉降速度增快,底流浓度减小,浓密效果提升12%;当絮凝剂分子量继续增长至2000万时,过大的絮凝剂分子量会导致沉降速度变慢,底流浓度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尾砂 絮凝剂 沉降速度 底流浓度
原文传递
多目标跟踪算法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8
7
作者 钟德华 夏翠艳 +1 位作者 宋启敏 毛文龙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CSCD 2008年第6期846-848,852,共4页
将多目标跟踪算法用于水中絮体颗粒的跟踪,提出了一种代价函数结合改进MHT的算法,对出现异常的絮体颗粒用改进MHT算法跟踪,并通过分析絮体颗粒运动特性修正了改进MHT算法,有效解决了跟踪过程中出现的轨迹交叉、轨迹合并等情况,这样在保... 将多目标跟踪算法用于水中絮体颗粒的跟踪,提出了一种代价函数结合改进MHT的算法,对出现异常的絮体颗粒用改进MHT算法跟踪,并通过分析絮体颗粒运动特性修正了改进MHT算法,有效解决了跟踪过程中出现的轨迹交叉、轨迹合并等情况,这样在保证跟踪精度的基础上又提高了跟踪速度;同时,采用跟踪絮体颗粒得到颗粒的沉淀速度信息来评价水处理混凝的效果,自动控制混凝剂的加注,从而达到自来水水质检测和净化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跟踪 沉淀速度 卡尔曼滤波 数据关联
下载PDF
中国含油气盆地与石油地质理论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胡见义 赵文智 窦立荣 《断块油气田》 CAS 1996年第2期1-7,共7页
中国沉积盆地受3个古陆块(中朝、塔里木和扬子)的离散、聚合和周边古板块作用演化的控制。整体上可划分为震旦纪—古生代海相盆地体系和中、新生代陆相盆地体系,前者具有天然气资源优势,后者具有石油资源优势。陆相石油地质理论已... 中国沉积盆地受3个古陆块(中朝、塔里木和扬子)的离散、聚合和周边古板块作用演化的控制。整体上可划分为震旦纪—古生代海相盆地体系和中、新生代陆相盆地体系,前者具有天然气资源优势,后者具有石油资源优势。陆相石油地质理论已成为石油地质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陆相成因油藏是中国石油开采的主体,理论和勘探的发展都在深入。古克拉通海相盆地近期在理论和勘探发现气田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天然气发展将会加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性盆地 沉积速率 石油地质 含油气盆地
下载PDF
泥沙群体沉速计算及其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吴华林 张小峰 段文忠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4-27,共4页
从粘性流体的非滑移条件出发,研究了非粘性泥沙的群体沉降问题。在考虑了泥沙颗粒下沉时粘附部分水体下沉对沉速产生的影响后,得到了与实测资料相符合的群体沉速计算式。对吸管颗分法中存在的误差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对该方法作了改进... 从粘性流体的非滑移条件出发,研究了非粘性泥沙的群体沉降问题。在考虑了泥沙颗粒下沉时粘附部分水体下沉对沉速产生的影响后,得到了与实测资料相符合的群体沉速计算式。对吸管颗分法中存在的误差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对该方法作了改进。试验成果证明改进是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沙运动 沉降速度 颗粒分析
下载PDF
磁场对煤泥水絮凝沉降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吕玉庭 赵丽颖 时起磊 《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5期424-426,448,共4页
针对传统煤泥水处理方法存在成本高、对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采用磁场与絮凝剂相结合的方法对煤泥水进行絮凝沉降,分析磁感应强度和磁化时间对煤泥水絮凝沉降速度、沉积物厚度和上清液浊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煤泥水絮凝沉降速度随磁感应... 针对传统煤泥水处理方法存在成本高、对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采用磁场与絮凝剂相结合的方法对煤泥水进行絮凝沉降,分析磁感应强度和磁化时间对煤泥水絮凝沉降速度、沉积物厚度和上清液浊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煤泥水絮凝沉降速度随磁感应强度的增大、磁化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底层沉积物厚度和浊度随磁感应强度的增大、磁化时间的延长而减小。在磁感应强度为0.25 T、磁化时间为15 min时,煤泥水的处理效果最佳。该研究为煤泥水处理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泥水 磁感应强度 磁化时间 沉降速度 浊度
下载PDF
非粘性均匀沙群体沉降运动沉速公式的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耀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17-120,共4页
从相对运动的观点出发,将非粘性均匀泥沙群体沉降运动概化为上升水流在悬浮颗粒层内的运动,通过量纲分析和动平衡状态受力分析,建立了泥沙群体沉降运动中阻力系数和雷诺数的表达式,并分别建立了层流区和紊流区均匀沙群体沉速的理论公式... 从相对运动的观点出发,将非粘性均匀泥沙群体沉降运动概化为上升水流在悬浮颗粒层内的运动,通过量纲分析和动平衡状态受力分析,建立了泥沙群体沉降运动中阻力系数和雷诺数的表达式,并分别建立了层流区和紊流区均匀沙群体沉速的理论公式,其结构形式与目前常用的经验公式较为一致。应用实测资料对公式进行验证的结果表明,应用该理论公式的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程度较好。同时通过分析讨论,提出了非均匀沙群体沉降速度问题的解决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粘性均匀沙 群体沉降 沉降速度 阻力系数
下载PDF
中低温环境下Al_2O_3-乙醇纳米流体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邵雪峰 陈颖 +4 位作者 贾莉斯 成正东 李兴 莫松平 刘琢玮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20024-20027,共4页
采用"两步法"制备浓度为1.0%且不含分散剂的Al2O3-乙醇纳米流体,研究了中低温环境下温度变化对Al2O3-乙醇纳米流体稳定性的影响。采用紫外吸光度方法评价了纳米流体的稳定性;测试了悬浮颗粒的粒径分布并拟合出不同温度下粒径... 采用"两步法"制备浓度为1.0%且不含分散剂的Al2O3-乙醇纳米流体,研究了中低温环境下温度变化对Al2O3-乙醇纳米流体稳定性的影响。采用紫外吸光度方法评价了纳米流体的稳定性;测试了悬浮颗粒的粒径分布并拟合出不同温度下粒径分布随时间的变化关系,计算了悬浮颗粒的沉降速率并拟合出不同温度下沉降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从势垒值变化的角度解释了温度影响纳米流体稳定性的原因。结果显示,Al2O3-乙醇纳米流体能在低温下保持较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流体 稳定性 温度 粒径分布 沉降速率
下载PDF
蔗汁澄清过程引入晶核强化沉降速率的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宁方尧 黄悦刚 +1 位作者 马月飞 孙卫东 《广西轻工业》 2005年第2期21-23,共3页
研究了超细碳酸钙做为亚硫酸法糖厂糖汁澄清的晶核 ,对蔗汁澄清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在一定条件下加入超细碳酸钙可起到晶核的作用 ,更有利于沉降速度的提高 ,减少蔗汁在沉降池中的停留时间。同时 ,碳酸钙是一种良好的吸附剂 ,它... 研究了超细碳酸钙做为亚硫酸法糖厂糖汁澄清的晶核 ,对蔗汁澄清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在一定条件下加入超细碳酸钙可起到晶核的作用 ,更有利于沉降速度的提高 ,减少蔗汁在沉降池中的停留时间。同时 ,碳酸钙是一种良好的吸附剂 ,它能使更多的胶体和色素以及其它非糖分因被吸附而除去 ,有效地降低清汁色值和钙含量 ,并提高蔗汁的纯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碳酸钙 晶核 亚硫酸法 沉降速度
下载PDF
深大基坑施工工艺及围护结构沉降预测解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胡永祥 杨成楼 +1 位作者 陈旺 崔晓艳 《甘肃科技纵横》 2024年第3期57-65,共9页
文章以盐城市铁路客运枢纽西广场工程为研究对象,对基坑施工过程中基坑围护结构的变形趋势进行预测研究。首先,根据现场监测数据研究分区分层开挖工艺对基坑稳定性的影响。其次,基于钢板桩支护结构监测数据,引入指数平滑法对钢板桩沉降... 文章以盐城市铁路客运枢纽西广场工程为研究对象,对基坑施工过程中基坑围护结构的变形趋势进行预测研究。首先,根据现场监测数据研究分区分层开挖工艺对基坑稳定性的影响。其次,基于钢板桩支护结构监测数据,引入指数平滑法对钢板桩沉降变形进行预测并建立动态沉降预测函数。结果表明:随着监测时间的增加,基坑北侧及南侧坡体各测点的总沉降均呈先快速增大后逐步趋于稳定的变化规律;基坑西侧由于受到主要施工便道及地下市政管道迁移施工影响,导致其变形量大于北侧及南侧坡体;当平滑常数为0.4时,二次指数平滑法的预测精度要优于一次及三次指数平滑法,且随着平滑常数的增加,三次指数平滑值的波动范围要远大于一次及二次指数平滑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 监测时间 位移速度 沉降速度 变形量
下载PDF
三峡库区冬季微囊藻水华探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任春坪 钟成华 +1 位作者 邓春光 黄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5074-5077,共4页
通过分析优势藻的生长繁殖规律及其与N、P营养盐浓度、温度、流速和水深等因素的关系,探讨了水华微囊藻、铜绿微囊藻在大宁河完整生长周期所需的水域条件及死亡细胞的沉降速率,并提出了防止和抑制水华发生的措施。
关键词 水华微囊藻 铜绿微囊藻 生长周期 沉降速率
下载PDF
全尾砂物理特性对絮凝沉降性能影响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兆宇 孙伟 +1 位作者 张盛友 李金鑫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22年第1期64-71,共8页
随着浅部矿产资源的日益枯竭,矿山开采深度逐渐增加,而深部开采环境非常复杂且开采难度更大,加之我国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充填采矿法逐渐成为我国矿山首选的采矿方法。为研究尾砂物理特性对絮凝沉降性能的影响规律,开展了粒级组... 随着浅部矿产资源的日益枯竭,矿山开采深度逐渐增加,而深部开采环境非常复杂且开采难度更大,加之我国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充填采矿法逐渐成为我国矿山首选的采矿方法。为研究尾砂物理特性对絮凝沉降性能的影响规律,开展了粒级组成、比重对尾砂沉降效果影响的静态絮凝沉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尾砂的中值粒径与沉降速度、底流浓度成正相关;-200目粒径含量与沉降速度、底流浓度在一定范围内成负相关;构建了-200目粒径含量、尾砂比重、中值粒径与沉降速度、底流浓度的数学方程,对尾砂浆絮凝沉降速度的影响程度上,-200目粒径含量>中值粒径>尾砂比重;对尾砂底流浓度的影响程度上,中值粒径>-200目粒径含量>尾砂比重。尾砂粒径大小对浓缩效率影响较大,本研究可为全尾砂絮凝沉降效率提升及底流浓度调控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絮凝沉降 中值粒径 尾砂比重 粒级组成 底流浓度 沉降速度 全尾砂
下载PDF
难沉降煤泥水絮凝沉降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毅红 程志伟 +5 位作者 高博 刘莉君 吴迪 谢永鑫 杨伟桥 于伟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38-241,共4页
对于难沉降煤泥水处理,采用不同类型絮凝剂、絮凝剂组合试验以及凝聚剂和絮凝剂组合试验的方式,以期得到较好的沉降效果。结果表明,单独使用絮凝剂时,沉降速度较快,但上层清液较浑浊,微细颗粒不能有效沉降。采用不同类型絮凝剂组合试验... 对于难沉降煤泥水处理,采用不同类型絮凝剂、絮凝剂组合试验以及凝聚剂和絮凝剂组合试验的方式,以期得到较好的沉降效果。结果表明,单独使用絮凝剂时,沉降速度较快,但上层清液较浑浊,微细颗粒不能有效沉降。采用不同类型絮凝剂组合试验,试验效果与单独使用变化不大,不存在协同交互作用,但可以明确阴离子分子量1 200万絮凝剂使用效果较为显著。将阴离子分子量1 200万絮凝剂与不同凝聚剂进行组合试验,可以发现,凝聚剂对沉降速度影响为负效应,凝聚剂用量增加,沉降速度降低,但上清液澄清,这可能与凝聚剂影响絮团大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沉降煤泥水 絮凝沉降 沉降速度
下载PDF
安徽某金矿山全尾砂絮凝沉降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欣 郭利杰 杨超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326-329,共4页
根据即将投入使用的黄狮涝尾矿库尾砂的物理化学性质,选择了阴离子聚丙烯酰胺(APAM)作为全尾砂沉淀的絮凝剂,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全尾砂浆体在不同絮凝剂用量条件下的沉降特性。结果表明:由于尾砂中的极细颗粒含量较多,在未使用絮凝的情况... 根据即将投入使用的黄狮涝尾矿库尾砂的物理化学性质,选择了阴离子聚丙烯酰胺(APAM)作为全尾砂沉淀的絮凝剂,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全尾砂浆体在不同絮凝剂用量条件下的沉降特性。结果表明:由于尾砂中的极细颗粒含量较多,在未使用絮凝的情况下尾砂沉降缓慢;阴离子聚丙烯酰胺作为絮凝剂能显著提高尾矿的沉降速度,效果佳;当砂浆浓度为15%~20%、絮凝剂的使用量为15~20g/t时,尾砂絮凝沉降速度与饱和浓度两个参数均处于较高水平,且从经济上较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砂充填 絮凝沉降 沉降速度 饱和浓度
下载PDF
盐穴储气库不溶物残渣颗粒在卤水中的沉降规律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孙春柳 侯吉瑞 +4 位作者 丁国生 完颜祺琪 冉莉娜 垢艳侠 李康 《盐科学与化工》 CAS 2017年第11期10-12,共3页
由于我国盐穴储气库建库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均为多夹层盐岩建库,造腔过程中会形大量的不溶物残渣。针对不溶物残渣在卤水中的沉降规律开展了室内实验,分析了影响不溶物残渣沉降速度的因素。结果表明不溶物残渣的沉降速度主要受自身粒度... 由于我国盐穴储气库建库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均为多夹层盐岩建库,造腔过程中会形大量的不溶物残渣。针对不溶物残渣在卤水中的沉降规律开展了室内实验,分析了影响不溶物残渣沉降速度的因素。结果表明不溶物残渣的沉降速度主要受自身粒度和卤水波美度的影响,颗粒的沉降速度随粒度的增加而增大,随卤水波美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粒度小于0.1mm的残渣颗粒占残渣总量的40%左右,在卤水中基本不发生沉降,有利于造腔卤水的携带排出,能够提高盐腔有效利用空间进而扩大储气规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溶物残渣颗粒 粒度 卤水 沉降速度 盐穴储气库
下载PDF
煤尘粒径对表面活性剂复配溶液润湿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廖茂林 江丙友 +2 位作者 张潇仪 陶文翰 计犇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6-102,共7页
为明确煤尘粒径对表面活性剂复配溶液润湿能力的影响,以径长范围为小于74、74~104、104~147μm的3种红柳煤样为研究对象,开展沉降试验。选取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磺酸盐(FMES)、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AES)、异... 为明确煤尘粒径对表面活性剂复配溶液润湿能力的影响,以径长范围为小于74、74~104、104~147μm的3种红柳煤样为研究对象,开展沉降试验。选取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磺酸盐(FMES)、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AES)、异辛醇聚氧乙烯醚(JFC)和辛癸基葡糖苷(APG)5种表面活性剂,将其以质量比1∶1两两复配成10种复配组合,分别对单体和复配溶液作沉降试验,探究不同粒径煤尘在复配溶液和组成它们的表面活性剂单体溶液中的沉降速度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煤尘粒径不会影响表面活性剂之间的协同润湿作用,但会影响表面活性剂之间的协同润湿程度;不同复配组合之间的润湿能力强弱不因煤尘粒径改变而变化;相较小粒径煤尘,复配溶液质量分数提高对大粒径煤尘润湿能力的提升更为明显;SDS与JFC复配组合对不同粒径煤尘均有很好的润湿效果,通过表面活性剂处理前后煤样的红外光谱分析推测,SDS与JFC能够协同提高煤尘的润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复配溶液 润湿 粒径 煤尘 沉降速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