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河三角洲沉积物的自然固结压实过程及其影响 被引量:27
1
作者 师长兴 尤联元 +2 位作者 李炳元 张祖陆 张欧阳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75-181,共7页
对黄河三角洲及下伏沉积物的压实量和压实过程及其引起的地面沉降进行了分析研究。分析认为 ,在厚度为 15m的新淤积的黄河三角洲沉积重压下 ,前三角洲粘土和下伏海相粘土总固结量可达约 1.3 5m ,海湾或烂泥湾及前三角洲和海相粘土总压... 对黄河三角洲及下伏沉积物的压实量和压实过程及其引起的地面沉降进行了分析研究。分析认为 ,在厚度为 15m的新淤积的黄河三角洲沉积重压下 ,前三角洲粘土和下伏海相粘土总固结量可达约 1.3 5m ,海湾或烂泥湾及前三角洲和海相粘土总压缩量为 1.48m。这些粘土层在亚三角洲建设时期就开始受压固结 ,但是在亚三角洲废弃后 ,仍要经过几十年自然固结才会基本完成。除去前 10年的固结量 ,前三角洲粘土与下伏海相粘土叠加形成的 14m厚粘土在随后的 2 7年内可能会压缩 5 0cm ;而海湾或烂泥湾及前三角洲和海相粘土叠加成的 2 0m厚粘土在 5 0年内可能会压缩 86cm ,两者的年平均压缩速率都超过 17mm/a。固结量和速率与上负沉积物重量成正比 ,而亚三角洲沉积厚度从沉积中心向外围逐渐减少 ,所以下伏粘土固结量和速率也向周围逐渐降低。但从亚三角洲沉积厚度分布情况看 ,在大范围内 ,下伏粘土固结引起的地面沉降在几十年内都将比较明显 ,从而可能加重三角洲地区风暴潮和海岸侵蚀灾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沉积物 压实量 地面沉降 固结量 海岸侵蚀 风暴潮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地区地面沉降驱动因素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刘桂卫 黄海军 +2 位作者 杜廷芹 别君 陈纪涛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43-50,共8页
黄河三角洲地区地势低平、生态脆弱,地面沉降使得海水入侵和风暴潮灾害加剧。弄清该区域地面沉降驱动因素,对油田安全生产和湿地生态保护都有积极的意义。以20 m地层为界,将地面沉降驱动因素分为浅地层和深地层因素。分析了地表荷载增... 黄河三角洲地区地势低平、生态脆弱,地面沉降使得海水入侵和风暴潮灾害加剧。弄清该区域地面沉降驱动因素,对油田安全生产和湿地生态保护都有积极的意义。以20 m地层为界,将地面沉降驱动因素分为浅地层和深地层因素。分析了地表荷载增加、地下水和油气开采、沉积物固结压实、新构造运动等对该区地面沉降的驱动作用。此外,探讨了海平面上升和地震灾害对该区地面沉降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区地面沉降驱动因素主要为沉积物固结和地下水开采,但控制范围存在区域性差异;1969年地震使该区产生明显地面沉降,海平面上升使该区地面沉降形势更加严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沉降 地下水开采 固结压实 黄河三角洲
下载PDF
重金属污染底泥环保清淤与稳定化资源化处置技术 被引量:8
3
作者 彭瑜 赖佑贤 黄锦城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 2017年第2期25-28,共4页
本文以珠江三角洲感潮河道重金属污染底泥为对象,研究了重金属污染河道底泥环保清淤及稳定化资源化处置方案。"绞吸挖泥+机械脱水+固结"工艺系统的应用,实现了重金属污染底泥的减量化、稳定化、资源化处置路线。对河涌底泥环... 本文以珠江三角洲感潮河道重金属污染底泥为对象,研究了重金属污染河道底泥环保清淤及稳定化资源化处置方案。"绞吸挖泥+机械脱水+固结"工艺系统的应用,实现了重金属污染底泥的减量化、稳定化、资源化处置路线。对河涌底泥环保清淤,快速脱水减量化,对环境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并可以对底泥中的重金属有效固化、稳定化,使主要重金属离子毒性浸出均匀,改性固结后可以作为建筑用土进行资源化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污染 底泥固结 稳定化 资源化
下载PD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nsolidation settlement and its contribution to the topographical change in the northern modern Huanghe River subaqueous delta in China 被引量:2
4
作者 LIU Jie LI Ping +2 位作者 LIU Xiao XU Yuanqin GAO Wei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9期136-142,共7页
The sediments of the modern Huanghe River subaqueous delta are easily to generate settlement and lead to topography change which is due to fast deposition rate, high void ratio, moisture content and compressibility. T... The sediments of the modern Huanghe River subaqueous delta are easily to generate settlement and lead to topography change which is due to fast deposition rate, high void ratio, moisture content and compressibility. The sediment consolidation settlements and its contribution to the topography change in the northern modern Huanghe River subaqueous delta are studied based on drilling data, laboratory experiment results, and water depth measurements of different tim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inal consolidation settlement of drill holes in the study area is between 1.17 and 3.21 m, and mean settlement of unit depth is between 2.30 and 5.30 cm/m based on the one-dimensional consolidation theory and Plaxis numerical model. The final consolidation settlement obtained by Plaxis numerical model is smaller than that obtained by the one-dimensional consolidation theory, and the difference is 3.4%-39.9% between the methods.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consolidation settlement to the topographical change is at 20.2%-86.6%, and the study area can be divided into five different regions based on different contribution rates. In the erosion area, the actual erosion depth caused by hydrodynamics is lower than the changes of measured water depth, however, the actual deposition amount caused by hydrodynamics is much larger than the changes of water depth obtained by measured data in the equilibrium and deposition are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diment consolidation water depth variation morphological effect core analysis northern HuangheRiver subaqueous delta
下载PDF
太湖生态清淤与湖滨湿地带构筑 被引量:1
5
作者 严丽芳 《广西水利水电》 2022年第2期39-42,共4页
湖滨湿地带是湖泊水生态系统与陆地生态系统间非常重要的生态过渡带。近年来,太湖各湖区滨岸带底泥被淘蚀,植被生长空间被压缩,出现水生植物面积大幅缩小、生态功能退化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湖滨带生态系统功能的发挥。本文对生态清淤与湖... 湖滨湿地带是湖泊水生态系统与陆地生态系统间非常重要的生态过渡带。近年来,太湖各湖区滨岸带底泥被淘蚀,植被生长空间被压缩,出现水生植物面积大幅缩小、生态功能退化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湖滨带生态系统功能的发挥。本文对生态清淤与湖滨湿地带构筑相结合设计进行分析,利用生态清淤底泥就近构建湖滨湿地带是一种解决清淤底泥出路的可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 清淤 底泥固结 湖滨湿地带
下载PDF
黄河下游河道形态塑造技术研究
6
作者 荆旭春 胡相杰 王俊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8,共2页
针对黄河下游河道形态目前存在的二级悬河等问题,依靠泥沙利用和泥沙固结新技术,提出了在河南段按3条基本平行的过水通道进行设计、在山东段按复式断面设计单一过水通道的河道形态塑造方案:采用"取沙塑造河道→泥沙利用和泥沙固结... 针对黄河下游河道形态目前存在的二级悬河等问题,依靠泥沙利用和泥沙固结新技术,提出了在河南段按3条基本平行的过水通道进行设计、在山东段按复式断面设计单一过水通道的河道形态塑造方案:采用"取沙塑造河道→泥沙利用和泥沙固结→修筑控导工程→束水塑造河道"新方法,可逐步消除二级悬河的不利河势,同时为黄河下游的淤积泥沙提供资源化利用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沙固结技术 泥沙资源化 河道形态塑造 黄河下游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