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铜钵庙—南屯组砂岩成岩作用与相对高孔隙带的关系——以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南部为例 被引量:12
1
作者 尤丽 李春柏 +2 位作者 刘立 李才 王海燕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81-788,共8页
海拉尔盆地鸟尔逊凹陷南部铜钵庙一南屯组砂岩类型主要以岩屑长石砂岩为主,有少量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成岩作用包括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交代作用、溶解作用等。孔隙度和渗透率随埋深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在1500m左右、1850~2050m... 海拉尔盆地鸟尔逊凹陷南部铜钵庙一南屯组砂岩类型主要以岩屑长石砂岩为主,有少量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成岩作用包括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交代作用、溶解作用等。孔隙度和渗透率随埋深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在1500m左右、1850~2050m、2300m左右和2600~2800m出现4个相对高孔隙带。造成相对高孔隙带出现的原因是原生孔隙保存和次生孔隙发育,压实作用、胶结作用较弱和自生粘土矿物包壳、自生石英微晶存在,有利于原生孔隙的保存;有机质热演化、粘土矿物转化过程中,次生孔隙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拉尔盆地 砂岩 相对高孔隙带 原生孔隙保存 次生孔隙形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