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燃烧产物特性对燃气弹射内弹道与载荷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5
1
作者 李仁凤 乐贵高 马大为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45-252,共8页
为了研究燃烧产物特性对燃气弹射初容室二次燃烧流场、内弹道和载荷的影响,采用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域动分层动网格技术和有限速率/涡耗散模型,建立包含动边界的初容室二次燃烧流动模型。通过与实验数据对比,验证了燃气弹射模型... 为了研究燃烧产物特性对燃气弹射初容室二次燃烧流场、内弹道和载荷的影响,采用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域动分层动网格技术和有限速率/涡耗散模型,建立包含动边界的初容室二次燃烧流动模型。通过与实验数据对比,验证了燃气弹射模型的有效性。数值研究了燃气发生器喷管入口燃烧产物压力和组分浓度比值对燃气弹射内弹道和载荷的影响,计算得到了满足导弹出筒要求的喷管入口压力和组分浓度比值的变化范围。数值研究表明:随着燃气发生器喷管入口压力的增大,初容室中O2完全消耗的时间变短,导弹出筒时间缩短,出筒速度增加,加速度峰值增大;随着喷管入口CO与H2浓度比值的增大,初容室中O2完全消耗的时间变长,导弹出筒时间延长,出筒速度减小,加速度峰值减小。研究结果为燃气弹射内弹道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燃烧产物特性 二次燃烧 燃气弹射 动网格技术 内弹道
下载PDF
壁面障碍物对燃气弹射流场和内弹道的影响 被引量:21
2
作者 李仁凤 乐贵高 +2 位作者 马大为 王辉 胡晓磊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44-450,共7页
为了研究发射筒壁面障碍物对燃气弹射初容室内二次燃烧流场、载荷和内弹道的影响,采用k-ωSST湍流模型和有限速率/涡耗散模型,建立考虑导弹运动的燃气弹射二次燃烧数值模型。通过与实验数据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分析了有/无壁面障... 为了研究发射筒壁面障碍物对燃气弹射初容室内二次燃烧流场、载荷和内弹道的影响,采用k-ωSST湍流模型和有限速率/涡耗散模型,建立考虑导弹运动的燃气弹射二次燃烧数值模型。通过与实验数据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分析了有/无壁面障碍物和5种不同障碍物高度对燃气弹射流场、载荷和内弹道的影响。数值结果表明,无障碍物时,燃气沿着发射筒的壁面运动;有障碍物时,燃气的运动方向变为沿着燃气发生器壁面的运动,消除了燃气对发射筒以及导弹底部的2次压力峰值的冲击影响,延长了发射装置的寿命,同时延迟了导弹出筒时间,减小了出筒速度;通过对5种不同障碍物高度下弹射过程流场计算,得到300 mm障碍物高度时,导弹出筒时间较短,载荷变化平稳,且出筒速度较高。研究结果可为燃气弹射内弹道设计优化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弹射 二次燃烧 内弹道 壁面障碍物 动网格技术
下载PDF
同心筒发射燃气流二次燃烧数值研究及导流板结构改进 被引量:18
3
作者 胡晓磊 乐贵高 +1 位作者 马大为 朱忠领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2-69,共8页
针对同心筒热发射燃气射流二次燃烧冲击效应问题,采用3阶精度的MUSCL格式求解11组分12步基元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弹体运动运用域动分层网格更新方法,数值模拟了同心筒发射H2/CO混合燃气流场。在燃气自由射流二次燃烧数值模拟结果与文献... 针对同心筒热发射燃气射流二次燃烧冲击效应问题,采用3阶精度的MUSCL格式求解11组分12步基元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弹体运动运用域动分层网格更新方法,数值模拟了同心筒发射H2/CO混合燃气流场。在燃气自由射流二次燃烧数值模拟结果与文献实验数据对比验证的基础上,分析了同心筒发射燃气流含化学反应的流动特点,以及在导弹出筒时筒口导流板结构对弹体的影响。数值结果表明:在筒外燃气与空气混合区域出现明显的二次燃烧,而在筒内二次燃烧几乎可以忽略;当弹底出筒后,从内外筒间隙排除的燃气、导弹尾部燃气射流和弹底之间相互干扰,形成反溅激波;反应流流场轴线温度高于冻结流和单一组分流流场轴线温度;导流板结构能明显降低弹体表面温度,其高度最优值在1.5倍内外筒间隙附近。研究结果对同心筒发射装置结构优化设计具有一定理论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力学 同心筒热发射 二次燃烧 域动分层网格 导流板
下载PDF
环形腔对燃气弹射初容室二次燃烧影响数值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胡晓磊 乐贵高 +2 位作者 马大为 任杰 周晓和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24-1032,共9页
为了研究环形腔对燃气弹射初容室内二次燃烧的影响,采用RNG k-ε湍流模型、有限速率/涡耗散燃烧模型和域动分层动网格技术,建立了考虑导弹尾罩运动的初容室二次燃烧流动模型。在与无环形腔弹射装置实验数据对比验证的基础上,数值研究了... 为了研究环形腔对燃气弹射初容室内二次燃烧的影响,采用RNG k-ε湍流模型、有限速率/涡耗散燃烧模型和域动分层动网格技术,建立了考虑导弹尾罩运动的初容室二次燃烧流动模型。在与无环形腔弹射装置实验数据对比验证的基础上,数值研究了有/无环形腔和环形腔不同开口方向初容室流场、弹射内弹道和载荷变化规律,分析了环形腔降低二次燃烧冲击的机理。结果表明:从流场结构来看,增加环形腔结构改变了燃气流扩散方向,减小了燃气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含有环形腔流场增加的回流区域降低了尾罩底部二次燃烧产生的压强峰值。从内弹道角度来看,与无环形腔相比,环形腔开口向上时,导弹加速度变化平缓,出筒速度减小5.9%,出筒时间推迟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燃气弹射 二次燃烧 域动分层动网格技术 初容室 环形腔
下载PDF
二次燃烧对燃气弹射载荷和内弹道影响数值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胡晓磊 王辉 +2 位作者 乐贵高 马大为 于存贵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76-781,共6页
为了研究二次燃烧对燃气弹射载荷和内弹道的影响,采用有限速率/涡耗散模型模拟初容室内燃气射流与空气的二次燃烧过程,运用域动分层网格更新方法,对导弹尾罩运动区域进行更新。在与实验对比验证的基础上,数值研究了二次燃烧对初容室流... 为了研究二次燃烧对燃气弹射载荷和内弹道的影响,采用有限速率/涡耗散模型模拟初容室内燃气射流与空气的二次燃烧过程,运用域动分层网格更新方法,对导弹尾罩运动区域进行更新。在与实验对比验证的基础上,数值研究了二次燃烧对初容室流场、载荷和内弹道的影响。结果表明,文中建立的数值方法是可靠的,能够有效地捕捉二次燃烧过程中出现的初始压强峰值;富燃燃气与空气发生的二次燃烧使流场温度、压力和载荷高于无二次燃烧流场,而且使导弹出筒时间提前。研究结果可为燃气射流内弹道和结构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弹射 二次燃烧 动网格 载荷 内弹道
下载PDF
燃气弹射发射筒内燃气-空气二次燃烧现象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胡晓磊 乐贵高 +1 位作者 李仁凤 马大为 《弹道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6-81,共6页
燃气发生器喷出的燃气射流与发射筒内空气发生二次燃烧现象对导弹发射装置产生强烈的热冲击和烧蚀。为了研究含运动边界的发射筒内二次燃烧现象,采用三阶精度MUSCL格式求解9组分10步H2/CO基元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使用域动分层网格更新... 燃气发生器喷出的燃气射流与发射筒内空气发生二次燃烧现象对导弹发射装置产生强烈的热冲击和烧蚀。为了研究含运动边界的发射筒内二次燃烧现象,采用三阶精度MUSCL格式求解9组分10步H2/CO基元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使用域动分层网格更新方法模拟导弹运动。在与燃气自由射流冲击平台效应实验数据对比验证的基础上,分析了发射筒内二次燃烧现象对发射筒内流场和内弹道的影响以及筒内燃气-空气二次燃烧产生的原因。数值结果表明:二次燃烧不仅影响温度场分布,而且影响导弹的内弹道特性;发射筒内二次燃烧现象是由于燃气发生器喷出的可燃成分与发射筒内O2发生了强烈的化学反应导致的。研究结果对燃气弹射导弹内弹道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弹道 燃气弹射 二次燃烧 域动分层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垃圾焚烧炉二次燃烧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2
7
作者 朱新才 王传宾 +2 位作者 邵毅敏 胡玉梅 肖会芳 《动力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61-264,306,共5页
针对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的排放问题,以重庆市某垃圾焚烧炉为原始模型,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对炉膛内气体的二次燃烧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利用标准k-ε湍流模型对气相湍流运输进行了模拟,并利用Monte-Carlo热辐射模型计算了辐射... 针对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的排放问题,以重庆市某垃圾焚烧炉为原始模型,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对炉膛内气体的二次燃烧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利用标准k-ε湍流模型对气相湍流运输进行了模拟,并利用Monte-Carlo热辐射模型计算了辐射传热特性,获得了当施加不同边界条件时炉膛内气体的温度场、浓度场以及气体在炉膛内的停留时间分布等,并对其抑制二英产生的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进口边界混合气体中CO的含量和气体速度对燃烧效果有重要影响.当CO含量为5%、气体速度为1.58m/s时,燃烧效果较好,并能有效抑制二英类剧毒物质的产生.通过对垃圾焚烧炉二次燃烧的数值模拟与仿真,可获得和预测炉膛内气体燃烧的状况,并为焚烧炉的设计和改进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焚烧炉 二次燃烧 温度分布 二嘿英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炉深度空气分级数值模拟 被引量:12
8
作者 宁星星 马晓茜 +2 位作者 胡志锋 余昭胜 廖艳芬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53-60,66,共9页
对广州市某台750t/d大型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炉进行数值模拟优化研究,有效模拟预测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炉内温度场、流场和重要组分浓度场等的分布。对100%负荷运行下的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炉进行二次风与燃尽风的分级配风优化研究,模拟结果显示... 对广州市某台750t/d大型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炉进行数值模拟优化研究,有效模拟预测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炉内温度场、流场和重要组分浓度场等的分布。对100%负荷运行下的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炉进行二次风与燃尽风的分级配风优化研究,模拟结果显示,在二次风与燃尽风风量比为0.65∶0.35(体积比)时,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炉内二次燃烧显著,且烟气在850℃以上区域的停留时间达2s以上,满足充分分解二噁英等污染物的条件。尾部烟道出口NO_x质量浓度为250.58mg/m^3,比原始运行工况(259.01mg/m^3)降低了3.3%,是较理想的空气分级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炉 数值模拟 空气分级 优化研究 二次燃烧
下载PDF
低温燃气弹射内弹道影响因素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李恩义 乐贵高 +1 位作者 马大为 谢贲学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96-1306,共11页
针对某低温燃气式弹射装置,建立简化二次燃烧物理模型,采用重整化群k-ε湍流模型模拟流场流动、以有限速率/涡耗散燃烧模型模拟气相燃烧、以域动分层法动网格更新技术模拟导弹运动,数值分析得到了发射筒内载荷与内弹道特性.结果表明:在... 针对某低温燃气式弹射装置,建立简化二次燃烧物理模型,采用重整化群k-ε湍流模型模拟流场流动、以有限速率/涡耗散燃烧模型模拟气相燃烧、以域动分层法动网格更新技术模拟导弹运动,数值分析得到了发射筒内载荷与内弹道特性.结果表明:在满足内弹道设计要求的条件下,燃气发生器喷管入口总温包络区间为0.538~1.231,且随着总温的增加,二次反应时间和导弹出筒时间减小,导弹出筒速度增加;发射筒内氧气质量分数包络区间为0.07~0.30,且随着氧气质量分数的增加,二次反应发生时间和导弹出筒时间提前,导弹出筒速度增加.研究结果可为低温燃气式弹射内弹道分析和结构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燃气弹射 二次燃烧 总温 氧气质量分数 内弹道
原文传递
空气旋转进气对含硼固体冲压发动机二次燃烧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洪远 徐义华 +1 位作者 胡旭 曾卓雄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19-625,共7页
采用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单步涡团耗散燃烧模型,应用Fluent软件UDF功能,编写考虑硼颗粒在高速气流中气动剥离效应下的KING点火燃烧计算程序,对典型的双下侧90°含硼固体冲压发动机补燃室进行不同旋转进气下三维两相流动与燃... 采用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单步涡团耗散燃烧模型,应用Fluent软件UDF功能,编写考虑硼颗粒在高速气流中气动剥离效应下的KING点火燃烧计算程序,对典型的双下侧90°含硼固体冲压发动机补燃室进行不同旋转进气下三维两相流动与燃烧数值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当进气道两侧空气同向与反向旋转进入补燃室时,气流产生的旋转均使燃气与空气的混合更充分,燃烧效率更高,并且随着旋流数的增加而增加;对于颗粒燃烧效率与总的燃烧效率,当旋流数小于0.179时,同旋条件高于反旋条件,当旋流数大于0.385时,反旋条件高于同旋条件,当旋流数约为0.2时,同旋与反旋效果相当;对于硼颗粒点火时间,旋流进气减小了点火时间,在旋流数为0.385时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航天推进系统 固体冲压发动机 两相流 二次燃烧
下载PDF
旋转射流对含硼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二次燃烧的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刘杰 李进贤 +1 位作者 冯喜平 郑亚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55-359,382,共6页
为提高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二次燃烧效率,将旋转射流技术引入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设计,采用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单步涡团耗散燃烧模型以及KING硼粒子点火和燃烧模型,利用Fluent软件开展了旋转进气和一次燃气旋转含硼固体火箭冲压... 为提高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二次燃烧效率,将旋转射流技术引入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设计,采用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单步涡团耗散燃烧模型以及KING硼粒子点火和燃烧模型,利用Fluent软件开展了旋转进气和一次燃气旋转含硼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补燃室三维反应流场流数值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空气射流切向进入补燃室时,气流产生的旋转均使燃料与空气的混合更充分,燃烧效率更高。当气流切入角度增大时,补燃效率先升后降,对于具体发动机结构,存在一个使燃烧效率最大的切入角,针对研究的模型发动机结构,此值在20°附近;当一次燃气旋流数的增加,二次燃烧效率呈逐渐增高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 旋转射流 二次燃烧 数值仿真
下载PDF
固冲发动机补燃室二次燃烧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李纲 何国强 +2 位作者 孙振华 曹军伟 王虎干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00-403,共4页
采用不确定度评定的地面直连冲压实验设备,对某全尺寸固冲发动机补燃室二次燃烧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测定比冲效率,确定了不同的燃气发生器喷嘴结构、空气进气角度、进气头部距离和补燃室长度对二次燃烧的影响,并进行了机理分析。结果表... 采用不确定度评定的地面直连冲压实验设备,对某全尺寸固冲发动机补燃室二次燃烧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测定比冲效率,确定了不同的燃气发生器喷嘴结构、空气进气角度、进气头部距离和补燃室长度对二次燃烧的影响,并进行了机理分析。结果表明,五喷嘴比冲效率较高,燃气的切入方式对补燃室二次燃烧有重要影响;增大入射角度,可提高比冲效率,但加剧了燃烧产物在补燃室内的沉积;补燃室头部距离不宜过大,比冲效率不随头部距离线性增加;补燃室长度增加,可使比冲效率提高,但效果并不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 含硼富燃料推进剂 二次燃烧 机理分析
下载PDF
面向转炉高废钢比冶炼工艺的废钢比与碳排放理论计算 被引量:5
13
作者 杨建平 姚柳洁 +3 位作者 高攀 李海波 赵晓东 孙永林 《中国冶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3-140,共8页
提高转炉废钢比是降低高炉-转炉长流程碳排放的重要手段。为了定量评价不同废钢比提升工艺的降碳效果,基于热量平衡理论,构建面向预热废钢、添加补热剂、提高二次燃烧率3种常用废钢比提升工艺的废钢比与碳排放计算模型,并以国内某大型... 提高转炉废钢比是降低高炉-转炉长流程碳排放的重要手段。为了定量评价不同废钢比提升工艺的降碳效果,基于热量平衡理论,构建面向预热废钢、添加补热剂、提高二次燃烧率3种常用废钢比提升工艺的废钢比与碳排放计算模型,并以国内某大型钢铁企业的A厂210 t转炉和B厂300 t转炉为例进行相关计算。研究结果表明,1000℃预热温度下,废钢烘烤热利用率对吨钢水CO_(2)排放量的影响是燃料燃烧热利用率的6.25倍,提高废钢烘烤热利用率更有利于吨钢水CO_(2)排放量的降低。A、B两厂使用硅质补热剂提升废钢比的效果优于碳质补热剂,但硅质补热剂碳排放因子较高,若热量利用率较低,可能会导致吨钢水CO_(2)排放量增加。A厂转炉二次燃烧率增大20%、燃烧热利用率为50%时,废钢比由基准态的15.0%提高至21.0%,吨钢水CO_(2)排放量由基准态的1.661 t降低至1.545 t。随着二次燃烧率的提高,燃烧热利用率对废钢比和吨钢水CO_(2)排放量的影响越发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炉废钢比 碳排放 理论计算 废钢预热 补热剂 二次燃烧
原文传递
中心进气旋转射流冲压燃烧室湍流流动数值模拟 被引量:8
14
作者 冯喜平 董韬 +1 位作者 李进贤 唐金兰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96-200,共5页
采用Reynolds应力方程模型及涡耗散燃烧模型,对头部进气式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二次燃烧二维轴对称反应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空气射流和燃气射流无旋、同向旋转和反向旋转3种进气方式对二次燃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空气射流和燃... 采用Reynolds应力方程模型及涡耗散燃烧模型,对头部进气式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二次燃烧二维轴对称反应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空气射流和燃气射流无旋、同向旋转和反向旋转3种进气方式对二次燃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空气射流和燃气射流以有旋状态进入补燃室时,燃料与空气的混合速度变快,化学反应更快,燃烧也更为充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 旋流进气 二次燃烧 数值模拟
下载PDF
补燃室长度对固冲发动机二次燃烧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许超 李进贤 +1 位作者 冯喜平 董韬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92-294,298,共4页
采用RNGκ-ε湍流模型及单步涡扩散燃烧模型,对二元双下侧进气式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补燃室内三维反应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补燃室二次燃烧效率的变化趋势。结合直连式地面模拟试验,分析了补燃室长度对掺混流场和二次燃烧效率的影... 采用RNGκ-ε湍流模型及单步涡扩散燃烧模型,对二元双下侧进气式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补燃室内三维反应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补燃室二次燃烧效率的变化趋势。结合直连式地面模拟试验,分析了补燃室长度对掺混流场和二次燃烧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补燃室长度,可显著提高二次燃烧的效率,但存在一恰当的设计值;大于此设计值时,对提高二次燃烧效率的作用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 补燃室长度 二次燃烧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底部排气弹三维湍流燃烧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9
16
作者 卓长飞 武晓松 封锋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20-726,共7页
为了研究底部排气减阻机理,发展了一套多块结构网格三维湍流流动与燃烧的计算软件(MSTCS-3D)。计算软件采用3阶MUSCL重构方法并耦合Steger-warming通量分裂技术,求解雷诺时均Navier-Stokes方程,湍流流动模型采用k-ωSST模型,化学反应动... 为了研究底部排气减阻机理,发展了一套多块结构网格三维湍流流动与燃烧的计算软件(MSTCS-3D)。计算软件采用3阶MUSCL重构方法并耦合Steger-warming通量分裂技术,求解雷诺时均Navier-Stokes方程,湍流流动模型采用k-ωSST模型,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采用CO-H2-O2反应系统8组分12步基元反应模型,湍流燃烧模型采用二阶矩模型。采用该计算软件,分析了底部排热空气/真实气体、来流马赫数对底部排气弹底部流场结构的影响以及对减阻特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底排真实气体和底排热空气数值模拟结果差别较大;底部二次燃烧主要发生在弹底的二次回流区;来流马赫数越大,初始回流区后退距离更大,同时减阻效果也越好;编制的计算软件具有较高可靠性,可作为深入分析底部排气减阻机理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部排气弹 二次燃烧 计算流体力学 湍流燃烧 底部压力比
下载PDF
火箭发射燃气流二次燃烧数值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谢政 谢建 +1 位作者 常正阳 杜文正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42-549,共8页
为研究二次燃烧对火箭地下热发射排焰环境的影响,采用9组分11步反应的H_2-CO燃烧模型模拟火箭出井过程中发动机的燃气流与空气二次燃烧过程,运用域动分层动网格技术,对火箭运动区域进行更新,数值研究二次燃烧对井内流场温度、压力载荷... 为研究二次燃烧对火箭地下热发射排焰环境的影响,采用9组分11步反应的H_2-CO燃烧模型模拟火箭出井过程中发动机的燃气流与空气二次燃烧过程,运用域动分层动网格技术,对火箭运动区域进行更新,数值研究二次燃烧对井内流场温度、压力载荷以及火箭出井速度和时间的影响。数值结果表明,富燃燃气与空气混合发生二次燃烧,导致井内局部燃气流温度、压力升高,但在井底导流锥冲击区、排焰道转弯区以及箭体底部和箭体壁面部位温度、压力载荷分布受二次燃烧的影响较小,相对变化率均不大于8.33%;火箭出井速度和时间受二次燃烧的影响可以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箭 热发射 燃气流 二次燃烧 数值仿真
下载PDF
厚层稠油油藏火驱射孔层段优化探讨 被引量:8
18
作者 张方礼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6-101,156,共6页
火烧油层(火驱)技术已成为辽河油田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后主体接替技术之一,目前主要应用于厚层块状普通稠油油藏、薄互层状普通稠油油藏以及超稠油油藏。厚层油藏在火驱过程中火线超覆严重,影响了火驱开发效果。重点针对制约火驱开发效果... 火烧油层(火驱)技术已成为辽河油田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后主体接替技术之一,目前主要应用于厚层块状普通稠油油藏、薄互层状普通稠油油藏以及超稠油油藏。厚层油藏在火驱过程中火线超覆严重,影响了火驱开发效果。重点针对制约火驱开发效果的注采井射孔技术进行研究探讨,通过室内物理模拟研究认识了厚层火驱二次燃烧现象,通过现场测试及数值模拟认识了厚层油藏平面及纵向火驱动用状况,并应用数值模拟和油藏工程方法对厚层常规火驱、重力火驱注采井射孔层段进行了优化设计,提出了不同火驱方式注采井射孔优化方案。该研究可为厚层稠油油藏火驱开发提供一定的技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驱 火烧油层 平面火驱 重力火驱 二次燃烧 射孔方式 稠油油藏
下载PDF
非壅塞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二次燃烧室进气方案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胡建新 夏智勋 +4 位作者 王志吉 郭建 张炜 罗振兵 缪万波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8-31,共4页
用k ε湍流模型以及EBU燃烧模型,对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二次燃烧三维反应流场进行了数值计算,研究了空气射流与富燃燃气射流动量之比、射流速度和燃气发生器喷管数量对二次燃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空燃动量比在一定范围内时,若空燃... 用k ε湍流模型以及EBU燃烧模型,对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二次燃烧三维反应流场进行了数值计算,研究了空气射流与富燃燃气射流动量之比、射流速度和燃气发生器喷管数量对二次燃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空燃动量比在一定范围内时,若空燃动量比变大,则二次燃烧效率升高;降低空气和燃气射流的速度有利于二次燃烧效率的提高;并且增加燃气发生器喷管数量能增强燃气与空气在头部的掺混效果,为燃烧创造良好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壅塞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 二次燃烧室 进气方案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次级燃烧对轴向分级燃烧室燃烧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20
作者 隋永枫 张宇明 +4 位作者 臧鹏 贾玉良 衡思江 傅燕妮 葛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39-1147,共9页
为了获得燃气轮机轴向分级燃烧室非预混燃烧模式下次级燃烧对排放和燃烧振荡特性的影响规律,探索燃料轴向分级条件下稳定低排放的升负荷方式,选用某型F级燃气轮机轴向分级燃烧室开展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较低燃烧室出口温度下加入次... 为了获得燃气轮机轴向分级燃烧室非预混燃烧模式下次级燃烧对排放和燃烧振荡特性的影响规律,探索燃料轴向分级条件下稳定低排放的升负荷方式,选用某型F级燃气轮机轴向分级燃烧室开展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较低燃烧室出口温度下加入次级燃料会抑制CO的消耗,导致CO排放急剧增加;次级燃料的加入以及次级当量比的增高会导致NO_(x)排放降低,但负荷增加会削弱次级燃烧降低NO_(x)排放的能力.次级燃料的加入以及次级当量比的增高会抑制较低频带(75~90 Hz)内的燃烧振荡;当次级当量比高于阈值(0.19)时,次级燃料的加入才会对较高频带(175~210 Hz)内的燃烧振荡起到抑制效果.此外,综合考虑次级燃烧对排放和燃烧振荡影响规律,获得了轴向分级燃烧室在较高负荷区间(20%~50%负荷)内的低排放、稳定燃烧的运行范围和升负荷方式,为机组升负荷过程中的稳定低排放运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向分级燃烧室 非预混燃烧模式 次级燃烧 排放 燃烧振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