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檫树群落主要树种分布格局及其动态分析 被引量:32
1
作者 程煜 闫淑君 +2 位作者 洪伟 吴承祯 封磊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32-37,共6页
采用7种聚集度指标测定方法研究了天然更新檫树〔Sassafrastsumu(Hemsl.)Hemsl.〕群落4个主要树种在不同取样尺度上的空间分布格局。研究结果表明,4个优势树种的空间分布主要呈聚集分布。在研究种群分布格局时,檫树种群的最适样方面积为... 采用7种聚集度指标测定方法研究了天然更新檫树〔Sassafrastsumu(Hemsl.)Hemsl.〕群落4个主要树种在不同取样尺度上的空间分布格局。研究结果表明,4个优势树种的空间分布主要呈聚集分布。在研究种群分布格局时,檫树种群的最适样方面积为100m2;丝栗栲(CastanopsisfargesiiFranch.)和拟赤杨〔Alniphyllumfortunei(Hemsl.)Makino〕种群的最适样方面积为50m2;光皮桦(BetulaluminiferaH.Winkl.)的最适样方面积为25m2。檫树和光皮桦种群在幼树、中树和大树阶段均为聚集分布;丝栗栲和拟赤杨在幼树及中树阶段为聚集分布,但聚集强度渐弱,到大树阶段即为随机分布。上述结果为调查研究中取样技术的确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檫树 树种 分布格局 次生阔叶林 聚集度指标 取样尺度
下载PDF
长白山区次生阔叶林采伐林隙更新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宋新章 李冬生 +1 位作者 肖文发 李秀英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02-306,共5页
从林隙大小和林隙年龄两个方面研究了以椴树、色木槭和蒙古栎为主的次生阔叶林经营采伐形成的林隙及其更新特征。结果表明:冠林隙面积<20 m2的林隙占42.8%,20~40 m2的林隙占23.8%,40~60 m2的林隙占33.4%。38.1%的林隙呈圆形,61.9%... 从林隙大小和林隙年龄两个方面研究了以椴树、色木槭和蒙古栎为主的次生阔叶林经营采伐形成的林隙及其更新特征。结果表明:冠林隙面积<20 m2的林隙占42.8%,20~40 m2的林隙占23.8%,40~60 m2的林隙占33.4%。38.1%的林隙呈圆形,61.9%的林隙呈椭圆形,其中38.5%为南-北方向,46.2%为东-西方向,15.3%为东北-西南方向。林隙一般由3~4株采伐木形成,采伐木主要由椴树、蒙古栎和山槐组成。非林隙林分更新中灌木占优势,林隙更新中乔木占优势,且随林隙面积和形成年龄增加而增强。林隙内的树种多样性和更新密度明显高于非林隙林分。综合多样性随林隙面积和年龄的增加而下降。不同大小级林隙内的优势种不同,以阳性树种占大多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生阔叶林 采伐林隙 更新 长白山
下载PDF
扁刺栲在两种类型林分中的生长过程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张远彬 王开运 +3 位作者 胡庭兴 潘开文 杨万勤 王乾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36-340,共5页
通过对扁刺栲 华木荷林区针阔混交林、次生阔叶林的群落调查以及扁刺栲的树干解析 .研究结果表明 :(1)扁刺栲在针阔混交林与次生阔叶林中 ,胸径快速生长期分别在a 8~ 12和a 10~ 14之间 ,生长高峰值分别出现在a 10和a 12 ,最大值分别... 通过对扁刺栲 华木荷林区针阔混交林、次生阔叶林的群落调查以及扁刺栲的树干解析 .研究结果表明 :(1)扁刺栲在针阔混交林与次生阔叶林中 ,胸径快速生长期分别在a 8~ 12和a 10~ 14之间 ,生长高峰值分别出现在a 10和a 12 ,最大值分别为 1.0 7cm和 0 .85cm .(2 )扁刺栲在针阔混交林与次生阔叶林中 ,树高快速生长期分别在a 6~ 10和a 10~ 14之间 ,生长高峰值分别出现在a 8和a 10 ,最大值分别为 0 .5 5m和 0 .5 6m .(3)在针阔混交林中 ,16a生扁刺栲单株材积达 0 .0 134m3 ,而在次生阔叶林中只有 0 .0 10 3m3 .在分析不同林分中扁刺栲生长差异及其原因的基础上 ,建议对次生阔叶林经营应采用动态管理 .图 3表 2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刺栲 林分 生长过程 次生阔叶林 针阔混交林
下载PDF
不同间伐强度下天然次生林凋落物分解进程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刘明国 苏芳莉 +3 位作者 谭学仁 孔祥文 杨爱风 迟德霞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77-881,共5页
以辽宁东部地区天然次生林的典型林型-柞树为主的杂木林为研究对象,在不同间伐强度的杂木林内采取埋置分解袋并定期观测的方法研究林分凋落物的分解规律。观测结果表明:辽东天然次生林凋落物分解过程存在着明显的季节变化,可划分为4个时... 以辽宁东部地区天然次生林的典型林型-柞树为主的杂木林为研究对象,在不同间伐强度的杂木林内采取埋置分解袋并定期观测的方法研究林分凋落物的分解规律。观测结果表明:辽东天然次生林凋落物分解过程存在着明显的季节变化,可划分为4个时期;用Olson指数衰减模型拟合了凋落物分解的年度变化动态,凋落物在刚凋落的前3年分解迅速,分解率50%以上。3年以后分解速率明显下降;杂木林内凋落物分解速度随间伐强度的增大而减小,间伐后湿度变小是主要原因;凋落物分解速度和林分凋落量的动态消长过程决定凋落物贮量和土壤养分状况,弱度间伐林分和未间伐林分凋落物贮量、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明显高于中度间伐林分和强度间伐林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落物 分解模型 间伐强度 天然次生杂木林
原文传递
千岛湖地区阔叶次生林群落学特征初步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陈煜初 童修耀 +2 位作者 王忠仁 赖云 江刘其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1989年第2期50-56,共7页
千岛湖区的阔叶次生林,其植被类型可分4个组:①青冈林组,②苦槠林组,③甜槠林组,④石栎林组。本文论述了群落的外貌、结构、区系、地理成分及其各植被类型的景观效果,说明封山育林是恢复地带性植被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阔叶次生林 植被类型 景观效果
下载PDF
十万大山地区典型次生阔叶林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的季节动态 被引量:8
6
作者 张德楠 徐广平 +5 位作者 张中峰 曾丹娟 顾大形 周翠鸣 黄玉清 何成新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00-207,共8页
为了评价广西十万大山南麓次生阔叶林土壤质量的变化,该研究以广西十万大山南麓典型季雨林中的次生阔叶林土壤为对象,采用实地调查与实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其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蔗糖酶、脲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的季节动态规律进... 为了评价广西十万大山南麓次生阔叶林土壤质量的变化,该研究以广西十万大山南麓典型季雨林中的次生阔叶林土壤为对象,采用实地调查与实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其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蔗糖酶、脲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的季节动态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酶和酸性磷酸酶在垂直分布上均表现为0-10 cm土层高于10-20、20-30 cm土层,差异显著(P夏季〉春季〉冬季趋势。土壤细菌、放线菌和真菌含量均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差异显著(P秋季〉春季〉冬季的变化趋势。相对于旱季,在十万大山南麓地区,典型次生阔叶林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季节性变化对高温多降水的雨季响应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数量 土壤酶活性 次生阔叶林 十万大山
下载PDF
Soil Nitrogen Status of Larch Plantations in Comparison with SecondaryBroad-leaved Forest 被引量:3
7
作者 崔晓阳 郑国庆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1998年第1期13-15,共3页
Soils were collected from.three neighboring forest sites: 36-year-old larch plantation, 11-year-old larch plantation, and natural secondary broad-leaved forest (as control). Soil pH, total C. totaI N, C/N ratio. and ... Soils were collected from.three neighboring forest sites: 36-year-old larch plantation, 11-year-old larch plantation, and natural secondary broad-leaved forest (as control). Soil pH, total C. totaI N, C/N ratio. and available N (NO3-N and NH4-N) were measured. Laboratory incubations of soil samples were conducted during a 50 days period for the measurement of nitrogen mineralization rate and nitrification potenial. The results proved a degeneration in soil nitrogen status with stand age of larch plantations, which implicated one important aspect of soil degradation when natural forest was replaced by coniferous plant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rch plantation secondary broad-leaved forest SOIL NITROGEN
下载PDF
常绿阔叶林主要建群树种林木生长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刘光正 林小凡 +3 位作者 岳军伟 王丽艳 曹展波 林洪 《江西林业科技》 2014年第6期1-9,共9页
常绿阔叶林是江西省地带性植被类型。本文分析赣南建群树种有丝栗栲、南岭栲、米槠、木荷、黧蒴栲,而赣东北为甜槠、木荷、丝栗栲、石栎。利用标准地平均木的解析资料,建立林木树高、胸径、材积潜在的生长量函数。拟合结果以理查兹曲线... 常绿阔叶林是江西省地带性植被类型。本文分析赣南建群树种有丝栗栲、南岭栲、米槠、木荷、黧蒴栲,而赣东北为甜槠、木荷、丝栗栲、石栎。利用标准地平均木的解析资料,建立林木树高、胸径、材积潜在的生长量函数。拟合结果以理查兹曲线拟合效果最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生阔叶林 建群种 生长规律
下载PDF
浙南次生阔叶林群落结构特征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卢刚 沈爱华 +4 位作者 张健 葛永金 袁位高 江波 朱锦茹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6-40,共5页
浙南次生阔叶树种资源丰富,常见的自然恢复乔木阔叶树种达60余个,频度大于10%的有青冈、木荷、苦槠、白栎、甜槠、枫香、红楠、野漆、栲树、樟、冬青、檫木、野柿和杨梅14个;但树种总量较为集中,其中青冈、木荷、苦槠和白栎4个树种的立... 浙南次生阔叶树种资源丰富,常见的自然恢复乔木阔叶树种达60余个,频度大于10%的有青冈、木荷、苦槠、白栎、甜槠、枫香、红楠、野漆、栲树、樟、冬青、檫木、野柿和杨梅14个;但树种总量较为集中,其中青冈、木荷、苦槠和白栎4个树种的立木总量占全部阔叶树种的65.14%。天然恢复条件下林分一般由1~5个乔木树种组成,其中乔木树种4个以下的占48.3%,乔木阔叶树种4个以下的占乔木树种4个以下的57.4%,只有10%的样地乔木树种数量超过10个;单位面积的乔木树种在3000株/hm2以下的占89.9%,不足2000株的占78.7%,1000株以下的占32.6%。根据各样地乔木层主要树种的重要值,浙南次生常绿阔叶林中青冈、苦槠、木荷、甜槠、枫香、石栎、米槠等种群为群落的优势种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生阔叶林 群落结构特征 浙南
下载PDF
燕山山地次生阔叶林主要树种的生态位特征 被引量:3
10
作者 佟欣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3-87,共5页
为了解区域森林的结构与演替过程,促进森林植被的恢复,以燕山山地次生阔叶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样地调查法对主要树种的生态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构成林分的树种多样,胡桃楸、黄檗、蒙古栎、春榆、白蜡、糠椴、五角枫等7个树种的生态位... 为了解区域森林的结构与演替过程,促进森林植被的恢复,以燕山山地次生阔叶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样地调查法对主要树种的生态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构成林分的树种多样,胡桃楸、黄檗、蒙古栎、春榆、白蜡、糠椴、五角枫等7个树种的生态位宽度较大,适应环境能力强,今后可在本区造林中选择应用。胡桃楸和黄檗在中、下坡位占有较高重要值,紫椴在中、上坡位占有较高重要值,应是其适宜生长的坡位条件。调查林分中各树种间生态位相似性程度处于中等水平,生态位相似程度较高的树种主要集中于处于中、上坡位且生态位宽较高的树种,如白蜡-春榆、糠椴-春榆、蒙古栎-五角枫等,由于林分处于幼龄阶段,各树种间生态位重叠值高,潜在竟争强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 次生阔叶林 燕山山地 三峰山森林公园
下载PDF
不同年龄杉木林土壤氮矿化及其对施肥增温的响应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瑞 项文化 +3 位作者 徐晓 田大伦 刘佳 方晰 《湖南农业科学》 2010年第3期125-129,共5页
选择湖南省会同县3个不同年龄的杉木人工林,并以次生阔叶林为对照,采用实验室控制培养箱培养法,研究4个森林土壤氮矿化速率及其对施肥和温度升高的响应。结果表明:阔叶林土壤净矿化速率和净硝化速率最低,杉木林中21 a杉木林净矿化速率最... 选择湖南省会同县3个不同年龄的杉木人工林,并以次生阔叶林为对照,采用实验室控制培养箱培养法,研究4个森林土壤氮矿化速率及其对施肥和温度升高的响应。结果表明:阔叶林土壤净矿化速率和净硝化速率最低,杉木林中21 a杉木林净矿化速率最高,13 a杉木林净矿化速率最低;净硝化速率随着杉木年龄的增长呈递增的趋势。施肥能促进土壤净矿化作用,林分年龄越大的杉木林土壤促进作用越大。升温则抑制杉木林土壤净矿化作用,但对阔叶林有促进作用;对净硝化速率产生的影响不显著。施肥增温处理的影响,介于施肥作用与增温作用之间,同施肥相比,抑制土壤净矿化作用,对21 a杉木林的抑制作用最大,对杉木林净硝化速率起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人工林 氮矿化 次生阔叶林 氨态氮 硝态氮 中亚热带
下载PDF
亚热带北缘次生阔叶林土壤性状和菌根真菌多样性随坡位的变化 被引量:2
12
作者 鄂晓伟 田野 +2 位作者 李晓凤 马旭 徐叶宁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76-685,共10页
菌根真菌的侵染和共生有助于林木对土壤氮、磷等养分的吸收利用,是林木适应瘠薄土壤条件和困难立地的有效方式。以位于宁镇山脉中部空青山的次生阔叶林为对象,利用自然地形变化所产生的立地条件的差异,分别采集上、中、下坡的林木根系... 菌根真菌的侵染和共生有助于林木对土壤氮、磷等养分的吸收利用,是林木适应瘠薄土壤条件和困难立地的有效方式。以位于宁镇山脉中部空青山的次生阔叶林为对象,利用自然地形变化所产生的立地条件的差异,分别采集上、中、下坡的林木根系及土壤样品,分析菌根真菌侵染率和多样性,以及相应的土壤性状,研究亚热带北缘次生阔叶林林木根系的菌根真菌侵染情况随坡位的变化,并探讨其与土壤养分供应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坡位林地土壤的含水量、pH值、有效磷含量以及微生物生物量氮含量差异不显著,但均随坡位下降而升高。下坡和中坡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全氮含量、无机氮含量以及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整体上均显著高于上坡。上、中、下坡林木菌根平均侵染率分别为92.1%、84.7%和74.6%,随着坡位的下降侵染率显著降低。不同坡位菌根真菌的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差异显著,表现为上坡>中坡>下坡,菌根真菌的均匀度指数在不同坡位间没有差异。不同坡位菌根真菌侵染率以及Shannon-Wiener指数均与土壤有机碳和硝态氮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此外,菌根真菌Shannon-Wiener指数还与土壤pH显著负相关,与铵态氮含量显著正相关。菌根真菌的丰富度指数则与土壤含水量、有机碳含量、有效磷含量以及微生物生物量氮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综合结果表明,亚热带北缘丘陵山区次生阔叶林菌根真菌侵染与土壤养分状态之间存在一定的权衡关系,上坡硝态氮的相对匮乏促使更多的菌根真菌侵染以及更高的菌根真菌多样性,通过林木与菌根真菌的互利共生保障林木的氮素获取和正常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热带北缘 次生阔叶林 困难立地 土壤养分 菌根侵染率 菌根真菌多样性
下载PDF
拟赤杨次生阔叶林群落特征及物种多样性 被引量:2
13
作者 徐水根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30期102-104,109,共4页
[目的]研究拟赤杨次生阔叶林群落特征和物种多样性。[方法]采用典型样地调查法测定分析不同林层植物的丰富度、个体数、多度、频度等因子。[结果]该群落特征是以落叶树种拟赤杨为优势树种的次生阔叶林,林分结构尚不稳定。次生阔叶林物... [目的]研究拟赤杨次生阔叶林群落特征和物种多样性。[方法]采用典型样地调查法测定分析不同林层植物的丰富度、个体数、多度、频度等因子。[结果]该群落特征是以落叶树种拟赤杨为优势树种的次生阔叶林,林分结构尚不稳定。次生阔叶林物种多样性明显高于杉木纯林。[结论]在现有林地上应该根据地理位置、生态环境、人类活动等因素,划出一定的区域,培育次生阔叶林,以保护亚热带物种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生阔叶林 拟赤杨 群落特征 物种多样性 林分结构
下载PDF
大兴安岭南段阔叶次生林草本植物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雅喃 赫淑华 +4 位作者 刘璐 石波 周梅 赵鹏武 曾楠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17年第2期20-23,共4页
以大兴安岭南段阔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在典型性山杨纯林、黑桦纯林、白桦+山杨混交林、白桦纯林和黑桦+白桦混交林等5个林型内,设置1 m×1 m草本植物样方56块。通过野外调查取样,选取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 以大兴安岭南段阔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在典型性山杨纯林、黑桦纯林、白桦+山杨混交林、白桦纯林和黑桦+白桦混交林等5个林型内,设置1 m×1 m草本植物样方56块。通过野外调查取样,选取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研究了不同林型的阔叶次生林下草本植物的多样性。结果表明:山杨纯林的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最高,分别为1.94和0.84。黑桦纯林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最高,白桦纯林的最低。随着林型的变化,各指数也相应地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南段 阔叶次生林 草本植物多样性
下载PDF
Restoration of mixed-species forest by gap technique in Sanjiang Plain
15
作者 张艳华 聂绍荃 +1 位作者 何力 刘波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1999年第1期20-24,共5页
Many methods of restoration and rebuilding of forestry ecosystem were used, because the function of the secondary broad-leaved forests declined. one of these methods was the artificial regeneration carried out with ga... Many methods of restoration and rebuilding of forestry ecosystem were used, because the function of the secondary broad-leaved forests declined. one of these methods was the artificial regeneration carried out with gap technique in the fores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mmunities had been getting to Korean pine forests mixed with broad-leaved trees and the speed of development was much faster than befo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condary broad-leaved forest GAP RESTORATION
下载PDF
不同经营模式天然次生阔叶林土壤理化性质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会侠 《辽宁林业科技》 2017年第3期1-5,共5页
为深入了解不同经营模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该文对哈尔滨市丹清河林场近自然经营、传统经营和对照3种经营模式下的天然次生阔叶林土壤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天然次生阔叶林土壤物理性质受经营模式的影响较小;与对照相比,近... 为深入了解不同经营模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该文对哈尔滨市丹清河林场近自然经营、传统经营和对照3种经营模式下的天然次生阔叶林土壤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天然次生阔叶林土壤物理性质受经营模式的影响较小;与对照相比,近自然经营能显著提高0~40 cm土层土壤全碳、全氮含量;近自然经营和传统经营对提高林地土壤全磷含量有一定的效果;近自然经营林分20~40 cm土层土壤全钾含量显著低于对照;近自然经营显著提高了土壤缓冲性,并显著降低了表层土壤C/N比值。由此可知,近自然经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天然次生阔叶林土壤化学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经营 近自然经营 天然次生阔叶林 土壤理化性质
下载PDF
亚热带天然次生常绿阔叶林与杉木人工林土壤动物群落特征比较 被引量:28
17
作者 颜绍馗 汪思龙 +2 位作者 胡亚林 高洪 张秀永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0期1792-1796,共5页
调查了中亚热带会同林区毗邻的天然次生常绿阔叶林、一代杉木纯林和二代杉木纯林土壤动物群落特征 .结果表明 ,采伐天然林 ,接着栽植杉木人工林后 ,土壤动物的多度和多样性均出现明显下降 ,而土壤动物的生物量和生产力却没有明显差别 .... 调查了中亚热带会同林区毗邻的天然次生常绿阔叶林、一代杉木纯林和二代杉木纯林土壤动物群落特征 .结果表明 ,采伐天然林 ,接着栽植杉木人工林后 ,土壤动物的多度和多样性均出现明显下降 ,而土壤动物的生物量和生产力却没有明显差别 .杉木连栽对土壤动物的多度、多样性、生物量影响甚少 ,特别是杉木一、二代土壤动物的生产力接近相等 .此项研究结果支持植被是影响土壤动物演替的一个主要原因 ,也暗示杉木长期连作对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天然次生常绿阔叶林 土壤动物
下载PDF
长白山针阔混交林不同演替阶段的昆虫多样性 被引量:30
18
作者 贾玉珍 赵秀海 孟庆繁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236-1243,共8页
昆虫多样性变化对生态系统健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为研究昆虫群落变化与生境演替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网捕、灯诱和诱捕法系统调查了长白山针阔混交林不同演替阶段(次生白桦林、次生针阔混交林、原始阔叶红松林)昆虫群落的组成和多样性... 昆虫多样性变化对生态系统健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为研究昆虫群落变化与生境演替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网捕、灯诱和诱捕法系统调查了长白山针阔混交林不同演替阶段(次生白桦林、次生针阔混交林、原始阔叶红松林)昆虫群落的组成和多样性,分析了昆虫在森林演替过程中的规律及与植被群落之间的关系。系统调查共采集昆虫标本8183头,隶属于14个目699种,其中鳞翅目和鞘翅目是主要优势类群。次生针阔混交林昆虫的个体数量最多,原始阔叶红松林中物种数最多。不同演替阶段昆虫群落的物种数和个体数差异不显著,但次生针阔混交林、原始阔叶红松林的Fisher’sα指数显著高于次生白桦林。目水平上的昆虫多样性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昆虫多样性在森林演替过程中和草本植物多样性的变化趋势相同;由于食性和生境选择的不同,森林演替过程中鳞翅目昆虫多样性逐渐升高,而鞘翅目多样性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 群落演替 物种多样性 次生白桦林 次生针阔混交林 原始阔叶红松林 长白山
下载PDF
次生常绿阔叶林的群落结构与物种组成:基于浙江乌岩岭9ha森林动态样地 被引量:28
19
作者 仲磊 张杨家豪 +6 位作者 卢品 顾雪萍 雷祖培 蔡延奔 郑方东 孙义方 于明坚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19-629,共11页
常绿阔叶林是我国亚热带地区的地带性植被,但由于长期的人为干扰,目前仅有少量分布且主要以次生常绿阔叶林的形式存在。因此,了解次生常绿阔叶林的物种共存机制对于保护森林生物多样性非常重要。基于大型动态监测样地对森林的物种组成... 常绿阔叶林是我国亚热带地区的地带性植被,但由于长期的人为干扰,目前仅有少量分布且主要以次生常绿阔叶林的形式存在。因此,了解次生常绿阔叶林的物种共存机制对于保护森林生物多样性非常重要。基于大型动态监测样地对森林的物种组成及群落结构进行研究,是揭示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的重要手段。按照美国史密森研究院热带森林科学研究中心(Center for Tropical Forest Science,CTFS)大型森林动态样地建设标准,于2011–2012年在浙江省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建立了1个9 ha森林动态监测样地。通过对样地内胸径≥1 cm木本植物的物种组成(如重要值)、群落结构(如区系组成和径级结构等)以及空间分布的分析发现:(1)样地有木本植物存活个体47科92属200种71,396株,其中壳斗科、樟科、山茶科、冬青科、杜鹃花科和山矾科等占优势;(2)在区系组成上,热带成分略多于温带成分;(3)群落径级结构接近倒"J"型,表明群落更新良好,其中优势种径级结构呈倒"J"型、偏常态型和波动型等各种形态,且并未表现出种群衰退的趋势;(4)优势种表现出明显的生境偏好和聚集分布格局,暗示生境异质性可能是影响亚热带次生常绿阔叶林物种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生常绿阔叶林 森林动态样地 种–面积关系 区系组成 径级结构 空间分布
原文传递
中亚热带几种典型森林生态系统碳、氮储存功能研究 被引量:23
20
作者 王华 黄宇 +1 位作者 汪思龙 邹冬生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76-580,共5页
采用定位研究方法,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角度,对比研究了中亚热带区域7种典型森林生态系统碳、氮储存功能。结果表明,次生常绿阔叶林碳、氮储存功能最强,杉阔混交林碳、氮储存功能比同林龄的杉木纯林强,而第1代杉木纯林碳、氮储存功能强... 采用定位研究方法,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角度,对比研究了中亚热带区域7种典型森林生态系统碳、氮储存功能。结果表明,次生常绿阔叶林碳、氮储存功能最强,杉阔混交林碳、氮储存功能比同林龄的杉木纯林强,而第1代杉木纯林碳、氮储存功能强于连栽杉木纯林。生态系统碳、氮储存功能空间分布基本一致,土壤层是主要部分,其次为乔木层,然后是根系,林下植被层和凋落层所占比例最小。相关分析表明,土壤碳、氮储存功能与林下植被生物量、森林凋落物现存量之间都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但与地下部分生物量相关性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热带 森林生态系统 碳、氮储存功能 次生常绿阔叶林 杉阔混交林 杉木纯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