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FD的循环流化床锅炉二次风入口结构的改进设计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吕鸿 刘萌萌 +2 位作者 孙永利 周雪松 姜斌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518-2522,共5页
由于循环流化床锅炉中二次风穿透深度不够而存在着炉膛中心供氧不足和流动不均匀的现象,这种气固流动的不均匀性不仅加重了水冷壁壁面磨损的问题,更使得燃烧效率大大降低,成为了制约循环流化床锅炉大型化发展的瓶颈。因此针对传统循环... 由于循环流化床锅炉中二次风穿透深度不够而存在着炉膛中心供氧不足和流动不均匀的现象,这种气固流动的不均匀性不仅加重了水冷壁壁面磨损的问题,更使得燃烧效率大大降低,成为了制约循环流化床锅炉大型化发展的瓶颈。因此针对传统循环流化床锅炉二次风射流问题,本文对某150 MW循环流化床锅炉的二次风入口结构进行了改进设计,并采用欧拉双流体模型对改进前后炉内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入口改进后炉膛内部气固流场更加均匀,新的入口结构改善了中心区域"欠氧区"的存在,不仅提高了燃烧效率并可以减轻壁面的磨损程度,同时该结构下二次风以较小的动量即可达到穿透深度的要求,降低了风机的能耗,从而达到了节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锅炉 二次风入口 内部流场
下载PDF
进气道结构对固体冲压发动机补燃室燃烧及内壁流场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王金金 查柏林 +3 位作者 张炜 惠哲 苏庆东 何齐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89-998,共10页
为研究进气道结构对固体冲压发动机补燃室燃烧及内壁烧蚀的影响,采用标准k-ε湍流模型,单步涡耗散燃烧模型与KING硼粒子点火燃烧模型,开展了双下侧90°进气结构和双侧180°进气结构固体冲压发动机补燃室内燃气燃烧数值模拟,对... 为研究进气道结构对固体冲压发动机补燃室燃烧及内壁烧蚀的影响,采用标准k-ε湍流模型,单步涡耗散燃烧模型与KING硼粒子点火燃烧模型,开展了双下侧90°进气结构和双侧180°进气结构固体冲压发动机补燃室内燃气燃烧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补燃室燃气燃烧流场特征和内壁烧蚀环境特征。结果表明:双侧180°进气结构在补燃室中形成大漩涡,有利于燃气与空气的掺混燃烧,至补燃室出口位置,总燃烧效率超过90%,且该结构有效减少了粒子对内壁的冲刷侵蚀;在双下侧90°进气结构补燃室中,凝聚相粒子和燃气贴近补燃室一侧运动,导致氧气浓度和温度分布不均,不利于燃气的掺混燃烧,总燃烧效率为74%,在远离补燃室进气道一侧形成高温热烧蚀、高浓度粒子侵蚀、高速射流冲刷和热应力集中的综合破坏;双侧180°进气结构的固体冲压发动机补燃室总体性能优于双下侧90°进气结构的冲压发动机补燃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冲压发动机 补燃室 进气道结构 燃烧效率 烧蚀
下载PDF
生物质固体燃料无焰燃烧实现条件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魏琰荣 周博斐 李鹏飞 《煤质技术》 2023年第1期33-40,共8页
将无焰燃烧技术应用于生物质固体燃料,将同时实现生物质的高效燃烧以及燃烧过程NOx的有效控制。为解决生物质燃料燃烧效率低、燃尽率差等问题,探究实现生物质固体燃料无焰燃烧的稳定工况,以1个功率为1.4 MW的燃烧炉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 将无焰燃烧技术应用于生物质固体燃料,将同时实现生物质的高效燃烧以及燃烧过程NOx的有效控制。为解决生物质燃料燃烧效率低、燃尽率差等问题,探究实现生物质固体燃料无焰燃烧的稳定工况,以1个功率为1.4 MW的燃烧炉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在验证模型合理性的基础上对生物质固体燃料无焰燃烧特性进行研究,探究二次风进口速度、炉膛尾部烟气出口直径和炉膛壁面温度对生物质无焰燃烧建立和稳定性的影响。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提高二次风入口速度,有利于氧化剂的均匀分布以及烟气的大范围卷吸,使温度场分布更加均匀,可在整个区域内实现温和的无焰燃烧反应;当烟气出口直径为200 mm,即烟气出口面积为炉膛尾部面积的约1/16时,整个炉膛内温度场最为均匀;当炉膛壁面温度由1000 K提升至1200 K时,温度场更加均匀,整个区域内进行温和的无焰燃烧反应,且燃烧较为充分。提高二次风入口速度、缩小烟气出口直径以及维持炉膛壁面温度在较高水平是建立和稳定维持生物质无焰燃烧的必要条件,对工业锅炉实现生物质固体燃料无焰燃烧具备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无焰燃烧 燃烧稳定性 数值模拟 二次风 入口速度 温度场 烟气出口直径
下载PDF
诱导式风管内流体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苏飞 魏兵 《电力科学与工程》 2015年第8期55-59,共5页
低温送风诱导式缩放风管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廉、节省能耗、噪声低、维修工作量小和能利用普通风口等优点,但不易达到较高的诱导比。运用CFD软件对风管内部流体特性进行模拟,通过云图进行压力分析,并在云图静压较低处对应地设置二次风... 低温送风诱导式缩放风管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廉、节省能耗、噪声低、维修工作量小和能利用普通风口等优点,但不易达到较高的诱导比。运用CFD软件对风管内部流体特性进行模拟,通过云图进行压力分析,并在云图静压较低处对应地设置二次风口。计算各种情况下诱导风管的诱导比,通过诱导比计算值的对比,确定出二次风口的最佳位置,设计出诱导式缩放风管的吸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式风管 吸收段 二次风口 数值模拟
下载PDF
空气入口速度对冲压发动机补燃室流场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天波 周长省 郑健 《计算机仿真》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5-118,共4页
冲压发动机的空气入口的速度,会影响一次燃气在冲压发动机补燃室内的二次燃烧。为了提高燃烧室的燃烧效率,采用标准k-ε两方程模型和PDF燃烧模型,用双侧进气的非壅塞冲压发动机补燃室内的三维流场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了不同空气入口马... 冲压发动机的空气入口的速度,会影响一次燃气在冲压发动机补燃室内的二次燃烧。为了提高燃烧室的燃烧效率,采用标准k-ε两方程模型和PDF燃烧模型,用双侧进气的非壅塞冲压发动机补燃室内的三维流场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了不同空气入口马赫数对补燃室流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空气入口马赫数的增大,补燃室头部的涡流增强,但是空气在补燃室的停留时间缩短,空气向头部的扩散减弱。当空气轴向速度增大,化学反应发生的位置后移,补燃室壁面温度有所升高,但影响比较小,壁面压强升高幅度较大。得到的结论可为冲压发动机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 补燃室 空气入口 数值仿真
下载PDF
二次进风口对单筒型吸嘴的性能影响
6
作者 吴建章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7-39,共3页
研究了二次进风口面积比、二次进风口高度和输送风速等因素对单筒型吸嘴的性能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设计了正交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二次进风口面积比k=0.05,二次进风口高度h=200 mm,输送风速ua=24 m/s时单筒型吸嘴的输送产量最高.
关键词 单筒型吸嘴 二次进风口 产量 阻力
下载PDF
CNCM-2.5Y型多功能加热炉的二次进风研究
7
作者 周毅 汤楚宙 +1 位作者 刘保华 翁伟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12-213,共2页
对CNCM–2.5Y型多功能加热炉进行工业热态试验,测试在室内风速为0.5 m/s时二次风率变化的排烟热损失和烟气中CO、CO2、NOx、SO2等组分的排放。结果表明,二次风率的大小对排烟温度及烟气组分排放有明显影响,在一次风量不变时,随着二次进... 对CNCM–2.5Y型多功能加热炉进行工业热态试验,测试在室内风速为0.5 m/s时二次风率变化的排烟热损失和烟气中CO、CO2、NOx、SO2等组分的排放。结果表明,二次风率的大小对排烟温度及烟气组分排放有明显影响,在一次风量不变时,随着二次进风量的增大,排烟温度和烟气中CO、NOx、SO2含量呈下降趋势;通过精确控制二次进风的变化,发现二次风率为20%时,排烟热损失为8.5%,CO排放量为1 055 mg/m3,NOx排放量为52.0 mg/m3,SO2排放量为96.0 mg/m3,CO2排放量为8.2%,此时的二次风率与其他工况相比排烟热损失低,烟气污染物排放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热炉 二次风率 排烟热损失 烟气排放
下载PDF
间断伽辽金方法在燃机空气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谭勤学 林立 +2 位作者 吴康 任静 蒋洪德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01-1206,共6页
间断伽辽金方法(DGM)对守恒变量及梯度变量具有一致的任意高阶计算精度,因此该方法也具有较高的热流计算精度。本文搭建了二次空气系统单元机理实验台,并采用DGM对中心进气转静系开展了数值计算,取得了误差小于10%的对流换热系数计算结... 间断伽辽金方法(DGM)对守恒变量及梯度变量具有一致的任意高阶计算精度,因此该方法也具有较高的热流计算精度。本文搭建了二次空气系统单元机理实验台,并采用DGM对中心进气转静系开展了数值计算,取得了误差小于10%的对流换热系数计算结果。此外本文结合SST-γ-Re_θ转捩模型,应用有限体积方法(FVM)及DGM,对燃气轮机旋转盘腔内流动与传热进行了预测,并取得了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的传热预测结果。此两转转系及转静系典型问题验证了DGM对燃气轮机二次空气冷却流动传热预测具有一定优势,展现了DGM在燃气轮机二次空气系统中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断伽辽金方法(DGM) 二次空气系统 中心进气转静腔室 轴向通流转转腔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