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气相中环丁烯负离子与N_2O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耿志远
梁俊玺
+2 位作者
王永成
韩彦霞
闫盆吉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25-334,共10页
采用MP2和B3LYP两种计算方法,在6-31++G(d,p)的基组下,对气相中环丁烯负离子与N2O反应的微观机理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计算研究,并在相同基组下进一步用QCISD方法在MP2优化构型的基础上进行了单点能校正.结果表明,该反应存在两条反应通道,...
采用MP2和B3LYP两种计算方法,在6-31++G(d,p)的基组下,对气相中环丁烯负离子与N2O反应的微观机理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计算研究,并在相同基组下进一步用QCISD方法在MP2优化构型的基础上进行了单点能校正.结果表明,该反应存在两条反应通道,每条反应通道又包含着三条反应路径,产物分别为乙烯基重氮甲基负离子与甲醛,同时也应能检测到少量的环丁烯酮负离子及N2等产物.其中,通道1是主反应通道,路径1为主反应路径,路径3是路径1和2的竞争反应.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预测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丁烯负离子
反应机理
二阶微扰理论(MP2)
密度泛函理论(DFT)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气相中正丁烯负离子与N_2O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
2
作者
耿志远
王玉芝
+3 位作者
王永成
梁俊玺
盛玉
孙小建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91-402,共12页
采用二阶微扰理论(MP2)计算方法,在6-31++G(d,p)的基组下,对气相中正丁烯负离子与N2O反应的微观机理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理论计算研究,并在相同基组下进一步用QCISD方法在MP2优化的几何构型基础上做了单点能校正.计算结果表明,正丁烯负离...
采用二阶微扰理论(MP2)计算方法,在6-31++G(d,p)的基组下,对气相中正丁烯负离子与N2O反应的微观机理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理论计算研究,并在相同基组下进一步用QCISD方法在MP2优化的几何构型基础上做了单点能校正.计算结果表明,正丁烯负离子有顺式和反式异构体,它们的伯碳和仲碳都可以与N2O反应,前者的反应有α-H抽提、β-H抽提、基于IM11和氧抽提路径.而α-H抽提为主要反应路径,产物是丙烯基重氮甲基负离子(cis-CH3CHCHCN-N-,trans-CH3CHCHCNN-).后者的反应有甲基H抽提、乙烯基H抽提、基于IM12'和氧抽提路径,其中甲基H抽提为主反应路径,产物是丁二烯负离子,相比之下,在仲碳位置上的反应更有利一些.抽提氧的反应路径也是主反应的竞争路径,其产物应该能被检测到.此外,不管是主反应路径还是次反应路径都是强放热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丁烯负离子
反应机理
二阶微扰理论(MP2)
原文传递
题名
气相中环丁烯负离子与N_2O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耿志远
梁俊玺
王永成
韩彦霞
闫盆吉
机构
西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甘肃省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
出处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25-334,共10页
文摘
采用MP2和B3LYP两种计算方法,在6-31++G(d,p)的基组下,对气相中环丁烯负离子与N2O反应的微观机理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计算研究,并在相同基组下进一步用QCISD方法在MP2优化构型的基础上进行了单点能校正.结果表明,该反应存在两条反应通道,每条反应通道又包含着三条反应路径,产物分别为乙烯基重氮甲基负离子与甲醛,同时也应能检测到少量的环丁烯酮负离子及N2等产物.其中,通道1是主反应通道,路径1为主反应路径,路径3是路径1和2的竞争反应.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预测基本一致.
关键词
环丁烯负离子
反应机理
二阶微扰理论(MP2)
密度泛函理论(DFT)
Keywords
cyclobutene
anion
reaction
mechanism
second
-
order
M
ф
ller
-
plesset
perturbation theory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分类号
O643.12 [理学—物理化学]
TU834.84 [理学—化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气相中正丁烯负离子与N_2O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
2
作者
耿志远
王玉芝
王永成
梁俊玺
盛玉
孙小建
机构
西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甘肃省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生态环境相关高分子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91-402,共12页
基金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No.0710RJZA114)
甘肃省教育厅导师基金(No.0801-10)资助项目
文摘
采用二阶微扰理论(MP2)计算方法,在6-31++G(d,p)的基组下,对气相中正丁烯负离子与N2O反应的微观机理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理论计算研究,并在相同基组下进一步用QCISD方法在MP2优化的几何构型基础上做了单点能校正.计算结果表明,正丁烯负离子有顺式和反式异构体,它们的伯碳和仲碳都可以与N2O反应,前者的反应有α-H抽提、β-H抽提、基于IM11和氧抽提路径.而α-H抽提为主要反应路径,产物是丙烯基重氮甲基负离子(cis-CH3CHCHCN-N-,trans-CH3CHCHCNN-).后者的反应有甲基H抽提、乙烯基H抽提、基于IM12'和氧抽提路径,其中甲基H抽提为主反应路径,产物是丁二烯负离子,相比之下,在仲碳位置上的反应更有利一些.抽提氧的反应路径也是主反应的竞争路径,其产物应该能被检测到.此外,不管是主反应路径还是次反应路径都是强放热过程.
关键词
正丁烯负离子
反应机理
二阶微扰理论(MP2)
Keywords
n-butene
anion
reaction
mechanism
second
-
order
Mφ
ller
-
plesset
perturbation theory
(MP2)
分类号
O643.12 [理学—物理化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气相中环丁烯负离子与N_2O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
耿志远
梁俊玺
王永成
韩彦霞
闫盆吉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气相中正丁烯负离子与N_2O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
耿志远
王玉芝
王永成
梁俊玺
盛玉
孙小建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