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计及风电相关性的二阶锥动态随机最优潮流 被引量:21
1
作者 田园 汪可友 +2 位作者 李国杰 葛维春 罗桓桓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1-47,共7页
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接入增加了系统运行调度中的不确定性。同时,实际运行中风电功率具有较强相关性,忽略这些因素将会带来较大的计算误差。目前二阶锥规划多应用于单个时间断面下的最优潮流,但只考虑单时段的最优潮流无法有效计及风电... 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接入增加了系统运行调度中的不确定性。同时,实际运行中风电功率具有较强相关性,忽略这些因素将会带来较大的计算误差。目前二阶锥规划多应用于单个时间断面下的最优潮流,但只考虑单时段的最优潮流无法有效计及风电功率的不确定性以及相关性。而现有动态随机最优潮流缺乏对多维风电功率的准确建模,求解计算效率偏低,无法保证收敛性。针对以上问题,文中提出了计及风电相关性的二阶锥动态随机最优潮流模型。基于Pair Copula函数对多维风电功率进行建模,并通过凸松弛将非线性动态随机最优潮流模型转化为二阶锥规划模型,利用商业软件Gurobi结合改进三点估计法对模型进行求解。通过与传统模型以及不计及风电相关性的方案进行对比,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相关性 PAIR COPULA 动态随机最优潮流 机会约束规划 二阶锥规划
下载PDF
导数约束平滑条件下基于模糊函数特征的雷达辐射源信号识别方法 被引量:17
2
作者 许程成 周青松 +1 位作者 张剑云 谌诗娃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663-1668,共6页
针对低信噪比条件下,雷达辐射源信号识别效果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导数约束平滑条件下提取信号模糊函数特征的辐射源信号识别方法.建立了基于取整函数和坐标转换的模糊函数最大能量角提取的数学模型,降低处理复杂度;提出了不依赖于信号... 针对低信噪比条件下,雷达辐射源信号识别效果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导数约束平滑条件下提取信号模糊函数特征的辐射源信号识别方法.建立了基于取整函数和坐标转换的模糊函数最大能量角提取的数学模型,降低处理复杂度;提出了不依赖于信号及噪声具体模型的基于导数约束平滑的最大能量切片波形信息提取算法,转化为二阶锥规划(Second-order Cone Programming,SOCP)问题求解,较大程度地降低了噪声对模糊函数波形特征的影响;依据有效性指标,确定了本文算法中目标函数正则化系数与对称Holder系数的范数因子取值,最后通过模糊c-means方法实现对辐射源信号特征向量的聚类识别.仿真结果表明,在低信噪比条件下本文方法具有更高的识别正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信号识别 模糊函数 导数约束 二阶锥规划 对称Holder系数
下载PDF
基于TDOA/AOA混合的高精度室内可见光定位算法 被引量:16
3
作者 王旭东 董文杰 吴楠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371-2377,共7页
为了提高室内三维空间的定位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联合到达时间差与到达角度(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angle of arrival,TDOA/AOA)信息的混合定位算法。由于构建的目标函数具有非凸性,采用传统定位算法在目标函数求解过程中会出现局... 为了提高室内三维空间的定位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联合到达时间差与到达角度(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angle of arrival,TDOA/AOA)信息的混合定位算法。由于构建的目标函数具有非凸性,采用传统定位算法在目标函数求解过程中会出现局部最优解的问题。因此,针对该问题,将目标函数转成二次约束二次规划问题,通过引入半定松弛(semi-definite relaxation,SDR)方法将目标函数转换为二阶锥规划(second order cone programming,SOCP)问题,寻找全局最优解。其次,针对SOCP无法对凸包外的目标进行有效定位的问题,在该算法的基础上引入了惩罚项,使松弛后的约束条件进一步逼近原始约束条件,解决了定位过程中的凸包问题。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在10m×10m×3m的三维定位空间内,选取40×40个测试点,平均定位误差为1.39cm,可实现室内三维空间高精度定位。与传统的混合定位算法相比,均能够获得较高的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定位 可见光通信 到达时间差 到达角度 二阶锥规划
下载PDF
基于鲁棒均值–方差优化的发电自调度算法及鲁棒代价分析 被引量:15
4
作者 丁涛 柏瑞 +2 位作者 孙宏斌 黄灿 李方兴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19-326,共8页
解除管制电力市场背景下,发电厂商作为价格的接受者,需向电力交易中心提供发电交易策略来最大化自身的收益,从而形成发电自调度的优化模型。然而,当考虑电价不确定性时,发电商一方面希望最大化收益,另一方面需要最小化不确定性带来的风... 解除管制电力市场背景下,发电厂商作为价格的接受者,需向电力交易中心提供发电交易策略来最大化自身的收益,从而形成发电自调度的优化模型。然而,当考虑电价不确定性时,发电商一方面希望最大化收益,另一方面需要最小化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为此,该文建立了一种鲁棒均值方差优化模型,以收益最大化和风险最小化为多目标,进而获得多目标优化的Pareto前沿。通过等价转化发现,鲁棒均值方差模型与非鲁棒均值方差模型具有相同的数学形式,均为一个二阶锥优化。进一步分析了鲁棒模型对收益、风险以及Pareto前沿的代价。最后采用30节点系统对鲁棒均值方差优化的发电厂自调度模型以及鲁棒代价进行详细的分析和对比,结果证明提出方法和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电自调度 二阶锥规划 半正定规划 多目标优化 鲁棒均值–方差优化 帕累托前沿 节点电价
下载PDF
面向“源-网-荷-储”的主动配电网优化重构及协调调度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邢海军 洪绍云 +1 位作者 范宏 赵晓莉 《电力建设》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8-23,共6页
针对面向"源-网-荷-储"的主动配电网(active distribution network,ADN)的协调优化运行问题,首先提出了考虑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电池储能系统(battery energy storage system,BESS)接入下的主动配电网日... 针对面向"源-网-荷-储"的主动配电网(active distribution network,ADN)的协调优化运行问题,首先提出了考虑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电池储能系统(battery energy storage system,BESS)接入下的主动配电网日前协调优化运行模型。模型以1天24 h内的网络损耗为优化目标,考虑DG、BESS等的时序特性,基于多时段配电网络重构及BESS运行优化达到"源-网-荷-储"的协调优化。之后采用二阶锥规划(second order cone programming,SOCP)方法对模型进行求解。最后采用IEEE 33节点算例进行验证,分析了不同DG、BESS接入容量下,ADN协调优化运行结果。结果表明所提的协调优化运行模型能大幅降低系统网络损耗、提高系统的运行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配电网(ADN) 分布式电源(DG) 电池储能系统(BESS) 网络重构 二阶锥规划(socp) 协调优化
原文传递
基于TOA-AOA数据融合的定位算法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杨晓倩 《电子测量技术》 2020年第16期104-108,共5页
针对无线网络中的定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到达时间(TOA)以及到达角度(AOA)数据融合定位算法(T-A-SCOP)。利用TOA测量得到的距离信息以及AOA测量得到的角度信息进行数据融合,用加权最小二乘法(WLS)估算用户目标位置,然后引入松弛变量以... 针对无线网络中的定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到达时间(TOA)以及到达角度(AOA)数据融合定位算法(T-A-SCOP)。利用TOA测量得到的距离信息以及AOA测量得到的角度信息进行数据融合,用加权最小二乘法(WLS)估算用户目标位置,然后引入松弛变量以及辅助变量,采用二阶锥规划(SOCP)将WLS问题转换成SOCP优化问题,利用CVX得到精确用户目标位置。仿真结果表明,T-A-SCOP算法比单一定位方式更准确,与传统的WLS方式相比,更贴近克拉美罗界(CRLB),有效提高了定位精度,定位性能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到达时间 到达角度 数据融合 加权最小二乘法 二阶锥规划
下载PDF
椭球不确定集下的鲁棒线性双层规划 被引量:8
7
作者 李砚 杜纲 《系统工程》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96-100,共5页
针对目标函数系数和约束条件系数均在椭球集内扰动的不确定线性双层规划,提出了椭球不确定集下的鲁棒线性双层规划问题。基于上下两层决策者均需获得鲁棒解的前提假设给出了其相应的定义与定理,以此把原问题转化为下层具有二阶锥约束的... 针对目标函数系数和约束条件系数均在椭球集内扰动的不确定线性双层规划,提出了椭球不确定集下的鲁棒线性双层规划问题。基于上下两层决策者均需获得鲁棒解的前提假设给出了其相应的定义与定理,以此把原问题转化为下层具有二阶锥约束的确定性非线性双层规划问题,并提出了一种混合策略算法(上层采用遗传算法,下层利用具有全局收敛性的非内部连续化算法)进行求解,从而获得不确定双层规划的鲁棒解。用数值算例验证了该算法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双层规划 鲁棒优化 椭球扰动 二阶锥规划 混合策略
原文传递
Two-stage Optimal Dispatching of AC/DC Hybrid Active Distribution Systems Considering Network Flexibility 被引量:7
8
作者 Yi Su Jiashen Teh 《Journal of Modern Power Systems and Clean Energy》 SCIE EI CSCD 2023年第1期52-65,共14页
The increasing flexibility of active distribution systems(ADSs)coupled with the high penetration of renewable distributed generators(RDGs)leads to the increase of the complexity.It is of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achi... The increasing flexibility of active distribution systems(ADSs)coupled with the high penetration of renewable distributed generators(RDGs)leads to the increase of the complexity.It is of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achieve the largest amount of RDG penetration in ADSs and maintain the optimal operation.This study establishes an alternating current(AC)/direct current(DC)hybrid ADS model that considers the dynamic thermal rating,soft open point,and distribution network reconfiguration(DNR).Moreover,it transforms the optimal dispatching into a second-order cone programming problem.Considering the different control time scales of dispatchable resources,the following two-stage dispatching framework is proposed.d dispatch uses hourly input data with the goal(1)The day-ahea of minimizing the grid loss and RDG dropout.It obtains the optimal 24-hour schedule to determine the dispatching plans for DNR and the energy storage system.(2)The intraday dispatch uses 15-min input data for 1-hour rolling-plan dispatch but only executes the first 15 min of dispatching.To eliminate error between the actual operation and dispatching plan,the first 15 min is divided into three 5-min step-by-step executions.The goal of each step is to trace the tie-line power of the intraday rolling-plan dispatch to the greatest extent at the minimum cost.The measured data are used as feedback input for the rolling-plan dispatch after each step is executed.A case study shows that the comprehensive cooperative ADS model can release the line capacity,reduce losses,and improve the penetration rate of RDGs.Further,the two-stage dispatching framework can handle source-load fluctuations and enhance system st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wo-stage dispatching network flexibility renewable distributed generator second-order cone programming(socp) alternating current(AC)/direct current(DC)hybrid active distribution system
原文传递
计及VSC和DFIG的电网动态无功优化模型 被引量:8
9
作者 范士雄 韩巍 +4 位作者 刘幸蔚 王玮 张鹏 沈晓东 刘彦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28-36,共9页
近年来,一系列特高压直流工程的投运和大型风电场等新能源的并网给特高压近区电网无功控制带来了新的挑战。为解决含柔性直流的交直流混联电网的无功优化控制问题,提出了含电压源换流器(Voltage Source Converter, VSC)并考虑双馈感应风... 近年来,一系列特高压直流工程的投运和大型风电场等新能源的并网给特高压近区电网无功控制带来了新的挑战。为解决含柔性直流的交直流混联电网的无功优化控制问题,提出了含电压源换流器(Voltage Source Converter, VSC)并考虑双馈感应风机(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 DFIG)无功支撑的动态无功优化模型。该模型以交直流电网全天网损最小为目标函数,约束包括交直流系统的潮流约束、直流变量的控制约束、离散控制变量动态调节次数约束及节点电压的安全约束。原模型是一个多时段非线性混合整数规划问题,缺乏快速有效的求解方法,通过线性化技术将原模型转化为能有效求解的二阶锥规划(Second Order Cone Programming, SOCP)问题。以IEEE30节点系统为例,通过仿真计算验证了所建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 电压源换流器 动态无功优化 二阶锥规划
下载PDF
基于二阶锥约束的方向不变恒定束宽波束形成 被引量:7
10
作者 幸高翔 蔡志明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109-2112,共4页
该文提出了基于2阶锥约束(SOCP)的方向不变恒定束宽波束形成算法。本算法的优化准则为在保证各个指向上设计波束的主瓣与相应的参考波束的主瓣之间的均方误差最小的条件下,使设计波束旁瓣级尽量低。该约束优化可转化为标准2阶锥形式,采... 该文提出了基于2阶锥约束(SOCP)的方向不变恒定束宽波束形成算法。本算法的优化准则为在保证各个指向上设计波束的主瓣与相应的参考波束的主瓣之间的均方误差最小的条件下,使设计波束旁瓣级尽量低。该约束优化可转化为标准2阶锥形式,采用优化工具箱SeDuMi实现。仿真计算表明,新算法能够在主波束指向±60o范围内得到良好的方向不变恒定束宽波束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束形成 方向不变恒定束宽 主瓣控制 二阶锥规划
下载PDF
基于迭代二阶锥的唯相位波束形成 被引量:6
11
作者 路成军 盛卫星 +1 位作者 韩玉兵 马晓峰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66-270,共5页
唯相位自适应波束形成技术对普通相控阵雷达自适应干扰抑制是非常重要的,在数字阵列雷达中,唯相位技术则可以充分利用各阵元发射模块微波功率从而提高雷达的威力。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唯相位波束形成方法,假定初始唯相位权重矢量有个较... 唯相位自适应波束形成技术对普通相控阵雷达自适应干扰抑制是非常重要的,在数字阵列雷达中,唯相位技术则可以充分利用各阵元发射模块微波功率从而提高雷达的威力。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唯相位波束形成方法,假定初始唯相位权重矢量有个较小的相位扰动,将唯相位模型的目标函数和约束函数在该相位扰动区域内分别用泰勒一阶展开式来近似,则可以将原来的非凸问题转化为凸优化问题,通过二阶锥规划方法(SOCP)求得使当前目标函数最小的扰动矢量,然后更新得到新的权重矢量并代替原来的权重矢量,重复上述迭代过程直到满足停止条件,可以得到满足要求的唯相位权重。计算机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列信号处理 数字波束形成 唯相位 泰勒展开 凸优化 二阶锥规划
下载PDF
改进的宽带阵元延迟线恒定束宽波束形成算法 被引量:5
12
作者 汪婉秋 刘成城 +1 位作者 赵拥军 陈晖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94-200,共7页
针对时域宽带恒定束宽波束形成计算复杂度高、硬件实现复杂等问题,提出基于离散空间响应变化(SRV)约束的宽带阵元延迟线(SDL)恒定束宽波束形成算法。该算法首先建立SDL宽带阵列模型,然后分别在有无强干扰的情况下,采用约束优化的方式,... 针对时域宽带恒定束宽波束形成计算复杂度高、硬件实现复杂等问题,提出基于离散空间响应变化(SRV)约束的宽带阵元延迟线(SDL)恒定束宽波束形成算法。该算法首先建立SDL宽带阵列模型,然后分别在有无强干扰的情况下,采用约束优化的方式,在保证期望来向增益趋于单位响应的同时,对期望方向逼近精度、旁瓣增益、主瓣宽度、SRV等进行约束,使得可能的最大旁瓣均值最小,最后将其转化为二阶锥规划问题,并利用内点法进行求解。实验表明,该算法的频率不变性较好,收敛速度较快,计算复杂度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元延迟线 宽带波束形成 恒定束宽 空间响应变化 二阶锥规划
下载PDF
Multiconstraint adaptive three-dimensional guidance law using convex optimization 被引量:6
13
作者 FU Shengnan LIU Xiaodong +1 位作者 ZHANG Wenjie XIA Qunli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20年第4期791-803,共13页
The traditional guidance law only guarantees the accuracy of attacking a target. However, the look angle and acceleration constraints are indispensable in applications. A new adaptive three-dimensional proportional na... The traditional guidance law only guarantees the accuracy of attacking a target. However, the look angle and acceleration constraints are indispensable in applications. A new adaptive three-dimensional proportional navigation(PN) guidance law is proposed based on convex optimization. Decomposition of the three-dimensional space is carried out to establish threedimensional kinematic engagements. The constraints and the performance index are disposed by using the convex optimization method. PN guidance gains can be obtained by solving the optimization problem. This solution is more rapid and programmatic than the traditional method and provides a foundation for future online guidance methods, which is of great value for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portional navigation(PN) adaptive guidance law three-dimensional space second-order cone programming(socp) convex optimal control
下载PDF
基于数据驱动与物理模型的主动配电网双时间尺度协调优化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剑 崔明建 +1 位作者 姚潇毅 何怡刚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64-71,共8页
高比例间歇性分布式电源与电动汽车接入配电网时,容易导致功率与电压频繁、快速、剧烈波动。文中结合数据驱动与物理建模方法,提出了一种配电网双时间尺度有功无功协调优化策略。针对短时间尺度(分钟级或秒级)的功率波动,以静止无功补... 高比例间歇性分布式电源与电动汽车接入配电网时,容易导致功率与电压频繁、快速、剧烈波动。文中结合数据驱动与物理建模方法,提出了一种配电网双时间尺度有功无功协调优化策略。针对短时间尺度(分钟级或秒级)的功率波动,以静止无功补偿器、分布式电源无功功率为决策变量,以网损最小为目标函数,计及物理约束,针对平衡与不平衡配电网分别构建了二阶锥与二次规划模型。针对长时间尺度(小时级)的优化,以有载调压变压器分接头变比、可投切电容电抗器挡位、储能系统充放电功率为动作,以网损为代价,计及节点电压越限惩罚,构建了马尔可夫决策过程。为克服连续-离散动作空间维数灾,采用一种基于松弛-预报-校正的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强化学习求解算法。通过IEEE 33节点与IEEE 123节点配电系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配电网 分布式电源 深度强化学习 二阶锥规划 二次规划
下载PDF
基于知识图谱的主动配电网电压控制策略 被引量:5
15
作者 姜磊 战文华 +5 位作者 张国彦 卢文华 曹磊 张辉 王骏东 张宇威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0期12982-12989,共8页
随着新能源大规模接入以及负荷的随机波动性,对配电网的电能质量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及要求。主动配电网控制无功调压设备抑制电压波动通常转化为混合整数规划问题,难以做到实时控制且需频繁进行复杂计算。从历史数据中提取源荷状态,生成... 随着新能源大规模接入以及负荷的随机波动性,对配电网的电能质量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及要求。主动配电网控制无功调压设备抑制电压波动通常转化为混合整数规划问题,难以做到实时控制且需频繁进行复杂计算。从历史数据中提取源荷状态,生成基于二阶锥最优潮流模型的电压控制策略,构建以调压装置状态、系统数据与控制策略为核心实体的配电网电压控制知识图谱;在实时电压控制时,基于时间序列相似度检索算法,以当前网络状态匹配知识图谱中相似状态,进行安全校验和优化求解,并更新知识图谱中的状态策略。同时,在无功设备调节过程中增加人机交互环节,对于时间尺度、电压及设备动作及关键点电压实现精准控制。基于改进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IEEE)系统算例的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基于电压控制策略知识图谱的检索方法及交互策略能够有效提升配电网无功电压控制策略生成效率,并具有不同场景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配电网 知识图谱 有载调压变压器 二阶锥规划 电压无功控制
下载PDF
基于发射波束域-平行因子分析的MIMO雷达收发角度估计 被引量:5
16
作者 郑志东 张剑云 杨瑛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875-2880,共6页
该文提出了基于发射波束域-平行因子分析的双基地MIMO雷达收发角度估计方法。针对传统MIMO雷达发射功率分散的问题,将发射功率聚集范围与期望发射方向矢量相结合,提出了发射波束加权矩阵的优化准则,并转化为二阶锥规划形式,通过内点法... 该文提出了基于发射波束域-平行因子分析的双基地MIMO雷达收发角度估计方法。针对传统MIMO雷达发射功率分散的问题,将发射功率聚集范围与期望发射方向矢量相结合,提出了发射波束加权矩阵的优化准则,并转化为二阶锥规划形式,通过内点法求出其数值解,进而利用平行因子分析(PARAFAC)算法估计出收发角度。仿真结果表明:离线设计得到的波束加权矩阵使发射功率聚集于感兴趣的目标空域,且近似服从均匀分布,因此,在发射功率和角度估计算法相同时,基于发射波束域的角度估计精度优于全向等功率发射时的角度估计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基地MIMO雷达 发射波束域 角度估计 二阶锥规划 平行因子分析
下载PDF
基于恒定束宽波形保真及干扰抑制的水下目标识别方法 被引量:5
17
作者 吴姚振 杨益新 +1 位作者 杨龙 王永威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43-848,共6页
水下目标辐射噪声通过阵列波束形成后易造成波形失真,且受干扰的影响,严重降低了目标的识别效果。为此提出了恒定束宽波形保真及干扰抑制的水下目标识别方法。该方法通过二阶锥规划方法设计恒定束宽波束形成器,用以实现波形保真并滤除... 水下目标辐射噪声通过阵列波束形成后易造成波形失真,且受干扰的影响,严重降低了目标的识别效果。为此提出了恒定束宽波形保真及干扰抑制的水下目标识别方法。该方法通过二阶锥规划方法设计恒定束宽波束形成器,用以实现波形保真并滤除干扰源的影响,结合人耳听觉感知机理和经典的DEMON分析,提取出有效反映目标类别属性的联合特征矢量。针对直线阵,利用单水听器获得的真实目标辐射噪声,仿真了干扰条件下阵列输出信号并开展识别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水下目标识别方法可以有效实现目标的准确分类,且对目标形态有着良好的宽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定束宽 干扰抑制 水下目标识别 特征提取 DEMON分析 二阶锥规划
下载PDF
计及电压稳定的最优潮流二阶锥规划方法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海英 薛琢成 张巍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33-39,共7页
为平衡系统的安全性与经济性,本文采用电压稳定裕度指标,建立计及电压稳定约束的最优潮流模型。同时增加一组临界状态下的静态安全约束,通过最优潮流模型求得电压稳定裕度中的临界参数。所建模型是多维非线性规划问题,利用二阶锥松弛方... 为平衡系统的安全性与经济性,本文采用电压稳定裕度指标,建立计及电压稳定约束的最优潮流模型。同时增加一组临界状态下的静态安全约束,通过最优潮流模型求得电压稳定裕度中的临界参数。所建模型是多维非线性规划问题,利用二阶锥松弛方法,将其转化为二阶锥规划模型,求得全局最优解。在IEEE9节点和IEEE30节点系统中测试表明,提出的方法能够量化不同稳定裕度对发电成本及节点电压的影响,同时为无功补偿装置的安装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电压稳定 最优潮流 二阶锥规划
下载PDF
A stable implicit nodal integration-based particle finite element method(N-PFEM)for modelling saturated soil dynamics 被引量:1
19
作者 Liang Wang Xue Zhang +1 位作者 Jingjing Meng Qinghua Lei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SCIE CSCD 2024年第6期2172-2183,共12页
In this study,we present a novel nodal integration-based particle finite element method(N-PFEM)designed for the dynamic analysis of saturated soils.Our approach incorporates the nodal integration technique into a gene... In this study,we present a novel nodal integration-based particle finite element method(N-PFEM)designed for the dynamic analysis of saturated soils.Our approach incorporates the nodal integration technique into a generalised Hellinger-Reissner(HR)variational principle,creating an implicit PFEM formulation.To mitigate the volumetric locking issue in low-order elements,we employ a node-based strain smoothing technique.By discretising field variables at the centre of smoothing cells,we achieve nodal integration over cells,eliminating the need for sophisticated mapping operations after re-meshing in the PFEM.We express the discretised governing equations as a min-max optimisation problem,which is further reformulated as a standard second-order cone programming(SOCP)problem.Stresses,pore water pressure,and displacements are simultaneously determined using the advanced primal-dual interior point method.Consequently,our numerical model offers improved accuracy for stresses and pore water pressure compared to the displacement-based PFEM formulation.Numerical experiments demonstrate that the N-PFEM efficiently captures both transient and long-term hydro-mechanical behaviour of saturated soils with high accuracy,obviating the need for stabilisation or regularisation techniques commonly employed in other nodal integration-based PFEM approaches.This work holds significant implica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obust and accurate numerical tools for studying saturated soil dynam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rticle finite element method Nodal integration Dynamic saturated media second-order cone programming(socp)
下载PDF
SRV constraint based FIB design for wideband linear array 被引量:3
20
作者 Peng Chen Yihui Liang +2 位作者 Chaohuan Hou Xiaochuan Ma Dapeng Liu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0年第6期941-947,共7页
Frequency-invariant beamformer (FIB) design is a key issue in wideband array signal processing. To use commonly wideband linear array with tapped delay line (TDL) structure and complex weights, the FIB design is p... Frequency-invariant beamformer (FIB) design is a key issue in wideband array signal processing. To use commonly wideband linear array with tapped delay line (TDL) structure and complex weights, the FIB design is provided according to the rule of minimizing the sidelobe level of the beampattern at the reference frequency while keeping the distortionless response constraint in the mainlobe direction at the reference frequency, the norm constraint of the weight vector and the amplitude constraint of the averaged spatial response variation (SRV). This kind of beamformer design problem can be solved with the interior-point method after being converted to the form of standard second order cone programming (SOCP). The computer simulations are presented which illu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our FIB design method for the wideband linear array with TDL structure and complex weigh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pped delay line (TDL) wideband linear array frequency invariant beamformer (FIB) spatial response variation (SRV) second order cone programming socp).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