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跨季节蓄热地源热泵地下蓄热特性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崔俊奎 赵军 +2 位作者 李新国 曲航 韩敏霞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920-926,共7页
研究了跨季节蓄热地源热泵系统(GCHPSS)土壤蓄热体温度场的变化规律,编写VB程序对地下埋管土壤蓄热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当单U型竖直埋管蓄热时,土壤日蓄热量、热作用半径和平均蓄热率在初始阶段急剧变化,然后缓慢减小并最后趋于稳... 研究了跨季节蓄热地源热泵系统(GCHPSS)土壤蓄热体温度场的变化规律,编写VB程序对地下埋管土壤蓄热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当单U型竖直埋管蓄热时,土壤日蓄热量、热作用半径和平均蓄热率在初始阶段急剧变化,然后缓慢减小并最后趋于稳定,蓄热量也趋于平衡。当管群蓄热时,蓄热系统运行1个循环周期(1a)后,土壤的温度场基本上可以恢复平衡,恢复后较蓄热开始时升高0.5~1.0℃。通过对不同地区3种典型土壤的蓄热进行比较,得出粘土是一种性能良好的长期储能介质。同时,地下埋管土壤蓄热特性的实验研究为GCHPSS系统的推广应用提供设计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季节蓄热 地源热泵 地下蓄热 埋管换热器 土壤温度场分布
下载PDF
太阳能跨季节储热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2
作者 赵璇 赵彦杰 +1 位作者 王景刚 鲍玲玲 《新能源进展》 2017年第1期73-80,共8页
跨季节储热技术可以有效解决太阳热能在时间、空间上的供需不匹配,是提高太阳能利用率、建筑节能效益的关键技术,在近些年受到了社会的广泛重视。太阳能跨季节储热技术主要包括显热储热、潜热储热和热化学储热三种技术,其中显热储热技... 跨季节储热技术可以有效解决太阳热能在时间、空间上的供需不匹配,是提高太阳能利用率、建筑节能效益的关键技术,在近些年受到了社会的广泛重视。太阳能跨季节储热技术主要包括显热储热、潜热储热和热化学储热三种技术,其中显热储热技术已经实现大规模应用,潜热储热技术和热化学储热技术尚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文章总结了该领域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综合分析了三种储热技术的优缺点和注意事项,并指出了跨季节储热技术的研究方向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跨季节储热 供暖 应用
下载PDF
北京某同井回灌地下水地源热泵工程现场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倪龙 马最良 +1 位作者 徐生恒 孙骥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86-92,共7页
比较了抽灌同井与单井循环系统的异同点。给出了北京某同井回灌地下水地源热泵工程近一年的现场试验数据,包括进出口水温、地下水流量、测井温度。研究表明,地下水流量的选取是同井回灌地下水地源热泵节能的关键。将热贯通分为瞬变热贯... 比较了抽灌同井与单井循环系统的异同点。给出了北京某同井回灌地下水地源热泵工程近一年的现场试验数据,包括进出口水温、地下水流量、测井温度。研究表明,地下水流量的选取是同井回灌地下水地源热泵节能的关键。将热贯通分为瞬变热贯通和缓变热贯通,抽灌同井运行过程中的缓变热贯通不明显,应注意瞬变热贯通。对于冬夏均运行的抽灌同井,季节性蓄能是热泵热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地源热泵 同井回灌 单井循环 热贯通 季节性蓄能
下载PDF
单井循环地下换热系统健康运行的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倪龙 姜益强 +2 位作者 姚杨 马最良 李炳熙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4-68,13,共6页
单井循环地下换热系统的热源井现阶段共有三种:循环单井、抽灌同井和填砾抽灌同井。数值计算表明,渗透系数是传统回灌井和抽灌同井回灌难易程度的决定因素,填砾抽灌同井显著降低了灌压,循环单井没有回灌困难的问题。单井循环地下换热系... 单井循环地下换热系统的热源井现阶段共有三种:循环单井、抽灌同井和填砾抽灌同井。数值计算表明,渗透系数是传统回灌井和抽灌同井回灌难易程度的决定因素,填砾抽灌同井显著降低了灌压,循环单井没有回灌困难的问题。单井循环地下换热系统运行时会产生热贯通问题,尤其是填砾抽灌同井和循环单井。抽灌同井运行时的季节性储能很大程度地减轻了对含水层作为热源(汇)的依赖,而让其作为一种蓄热的载体。回灌问题、热贯通问题和季节性储能问题是单井循环地下换热系统能否长期健康稳定运行的关键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井循环地下换热系统 健康运行 回灌 热贯通 季节性储能
下载PDF
基于水合盐热化学吸附的储热技术 被引量:9
5
作者 马小琨 徐超 +1 位作者 于子博 巨星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6期3569-3579,共11页
在跨季节储热技术中,水合盐热化学吸附因具有储热密度高、长周期存储无热损、清洁环保、成本低廉等优势,逐渐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本文对适用于建筑供暖的水合盐热化学吸附跨季节储热技术发展现状进行了系统综述,着重回顾了水合盐储热材... 在跨季节储热技术中,水合盐热化学吸附因具有储热密度高、长周期存储无热损、清洁环保、成本低廉等优势,逐渐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本文对适用于建筑供暖的水合盐热化学吸附跨季节储热技术发展现状进行了系统综述,着重回顾了水合盐储热材料研究的最新进展,主要涉及水合盐储热材料的选择和基础热分析、复合储热材料的性能研究、使用少量储热材料的反应器热性能实验研究、储热系统/反应器的数值模拟及性能评价方法研究.基于研究现状分析,总结了水合盐热化学吸附跨季节储热的技术特点,并指出了该技术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季节储热 热化学吸附 水合盐 复合材料 反应器
原文传递
碳中和城市建筑能源系统(4):储能篇 被引量:7
6
作者 龙惟定 《暖通空调》 2022年第11期1-12,共12页
本文是碳中和城市建筑能源系统系列文章的第四篇。在碳中和语境下,无论是增加可再生能源应用的渗透率,还是平抑负荷、提高电网的灵活性,都离不开储能。本文介绍了当今储能技术的主要类型,即电力、电化学、机械、化学和热储能。重点介绍... 本文是碳中和城市建筑能源系统系列文章的第四篇。在碳中和语境下,无论是增加可再生能源应用的渗透率,还是平抑负荷、提高电网的灵活性,都离不开储能。本文介绍了当今储能技术的主要类型,即电力、电化学、机械、化学和热储能。重点介绍了与建筑和区域能源系统有关的储能技术。提出了用于第5代区域供热供冷系统(能源总线系统)的季节性热储能的概念性方案,并对在能源总线系统规划中如何考量储能应用提出了建议。指出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结合热泵的应用,季节性热储能技术应是今后关注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 储能 第5代区域供热供冷 能源总线 季节性热储能
下载PDF
大规模太阳能跨季节土壤储热系统设计优化 被引量:8
7
作者 王春林 郭放 +1 位作者 朱永利 杨旭东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20-327,共8页
以太阳能跨季节储热系统为研究对象,在已有低品位集中供热项目案例基础上,设计太阳能跨季节储热系统,通过数值模拟对储热体积、短周期蓄热水箱体积和循环流量进行分析,并利用Hooke-Jeeves算法,以储热效率最高为优化目标,获得太阳能集热... 以太阳能跨季节储热系统为研究对象,在已有低品位集中供热项目案例基础上,设计太阳能跨季节储热系统,通过数值模拟对储热体积、短周期蓄热水箱体积和循环流量进行分析,并利用Hooke-Jeeves算法,以储热效率最高为优化目标,获得太阳能集热面积与上述设计参数的匹配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太阳能跨季节储热具有规模效应,储热体积越大,单位储热体积对应表面积越小,热损失越小。对于高径比为1,储热期和取热期入水温度分别为80和20℃的圆柱形跨季节储热体,当其体积由1万m3增加至10万m3时,体表比由0.3下降至0.13,储热效率由40%增加至75%。此外,短期蓄热水箱体积对系统性能也有较大影响,当水箱体积偏小时,集热系统运行温度偏高,集热效率偏低;水箱体积偏大时,水箱热损失率偏高。系统取热量随取热期循环流量的增加而增加,循环介质进出口温差随取热期循环流量的增加而减小。从提高系统经济性的角度考虑,集热面积、储热体积、短期蓄热水箱体积及循环流量应根据取热装置和太阳能系统动态特性进行匹配设计,系统规模不宜过大或过小。针对10万m3地埋管储热系统进行计算,以系统费用年值最低为优化目标,确定系统最终配置。计算表明当集热面积在1750~2500 m2范围内时,系统费用年值最低,约为92元/GJ。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跨季节储热 区域供热 经济性分析 实验
下载PDF
基于太阳能储/供热综合能源系统的运行策略 被引量:2
8
作者 周喜超 李晓霞 +5 位作者 李振 王楠 赵鹏翔 丛琳 仇虎生 徐涛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1-78,共8页
太阳能跨季节储热技术可以有效解决太阳能与供热负荷季节性不匹配的问题,该技术在储热季的热性能对系统全年运行性能有重大影响,且对跨季节储热水体在供热季的放热能力有直接影响。文章基于张家口某太阳能储/供热综合能源实验系统搭建了... 太阳能跨季节储热技术可以有效解决太阳能与供热负荷季节性不匹配的问题,该技术在储热季的热性能对系统全年运行性能有重大影响,且对跨季节储热水体在供热季的放热能力有直接影响。文章基于张家口某太阳能储/供热综合能源实验系统搭建了TRNSYS模拟平台,采用实验和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跨季节储热供热系统在储热季不同运行策略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特性。结果表明:储热季运行策略对提高系统集热性能及跨季节储热水体效率具有重要作用,跨季节储热水体温度分层对系统集热性能影响较大,尤其是在储热季末期;另外,与温差控制相比,集热侧采用变流量定温控制策略月平均吸热器热效率最大可提高4.8%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跨季节储热 运行策略 TRNSYS
下载PDF
竖直串联地埋管蓄热的传热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刁乃仁 崔萍 +1 位作者 高承苗 方肇洪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13年第6期503-508,513,共7页
为解决大温差地下蓄热的传热分析及其工程应用,基于传统的并联地热换热器地下温度场分布,围绕地埋管大温差蓄热的地源热泵复合系统,针对竖直多级串联地埋管蓄热方法,建立了其物理与数学模型,进行了多级串联地埋管换热器传热分析,得了适... 为解决大温差地下蓄热的传热分析及其工程应用,基于传统的并联地热换热器地下温度场分布,围绕地埋管大温差蓄热的地源热泵复合系统,针对竖直多级串联地埋管蓄热方法,建立了其物理与数学模型,进行了多级串联地埋管换热器传热分析,得了适宜工程应用的三级串联地埋管换热器目标函数的最优解。结果表明:三级串联地埋管换热器逐级换热量比的最优解为β1=0.357800、β2=0.332749、β3=0.309451;定期改变循环液流动方向,能够使各级地埋管换热效率趋于均匀,提高串联地埋管换热器的总换热强度;大温差蓄热应考虑地埋管换热器的承受能力,一般PE管材换热器承受温度不宜超过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源热泵 串联地埋管 季节性蓄热 传热分析
下载PDF
太阳能跨季节蓄热增强土壤源热泵供暖系统建模与仿真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山强 杨绪飞 +3 位作者 吴小华 孙东亮 于长永 刘格含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028-1037,共10页
针对土壤源热泵在寒冷地区农业温室供暖时存在的土壤热失衡问题,文章基于TRNSYS软件,结合实验数据,开展了太阳能跨季节蓄热增强土壤源热泵供暖系统(SSTES-GSHP)建模与仿真研究。所构建的仿真模型各项能量数据计算误差大部分在±2.5... 针对土壤源热泵在寒冷地区农业温室供暖时存在的土壤热失衡问题,文章基于TRNSYS软件,结合实验数据,开展了太阳能跨季节蓄热增强土壤源热泵供暖系统(SSTES-GSHP)建模与仿真研究。所构建的仿真模型各项能量数据计算误差大部分在±2.5%以内,土壤平均温度误差小于0.09℃;10 a长周期预测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有效维持系统井群区域土壤热平衡;基于廊坊地区玻璃温室典型热负荷和土壤源热泵系统能效,建立了维持地温平衡的集热器面积匹配设计准则A/S=0.158+0.021COPG。文章可为我国北方地区农业清洁供暖提供技术参考和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源热泵 热失衡 跨季节蓄热 仿真模型 匹配设计
下载PDF
工业余热跨季节储热系统优化及经济性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俊月 郭放 +2 位作者 黄海龙 田原 杨旭东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7-53,共7页
以工业余热跨季节储热用于区域供热系统为研究对象,在一个已有的1 MW工业余热系统的基础上,搭建工业余热跨季节储热系统设计方案,通过系统模拟对系统储热、取热过程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工业余热跨季节储热适合长周期、大规模蓄热;... 以工业余热跨季节储热用于区域供热系统为研究对象,在一个已有的1 MW工业余热系统的基础上,搭建工业余热跨季节储热系统设计方案,通过系统模拟对系统储热、取热过程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工业余热跨季节储热适合长周期、大规模蓄热;储热体体积和循环流量应根据系统热源和取热装置特性进行合理匹配,在合理匹配范围内可参考系统经济性确定系统最优配置。最后,通过费用年值法分析优化后的系统经济性,分析表明工业余热跨季节储热用于区域供热成本仅略高于燃煤供热,相比燃气供热具有非常可观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余热 跨季节储热 区域供热 经济性分析
下载PDF
太阳能季节性地下水池蓄热供热系统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时聪 姜益强 姚杨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0-45,共6页
分析了太阳能季节性地下水池蓄热供热系统的运行原理,建立了蓄热水池的数学模型,以哈尔滨一栋采用该供热模式的别墅建筑为实例,以满足太阳能保证率为目标、地下水池中水温为约束,通过改变集热器面积和地下水池的体积及其他相关参数,模... 分析了太阳能季节性地下水池蓄热供热系统的运行原理,建立了蓄热水池的数学模型,以哈尔滨一栋采用该供热模式的别墅建筑为实例,以满足太阳能保证率为目标、地下水池中水温为约束,通过改变集热器面积和地下水池的体积及其他相关参数,模拟计算得到太阳集热器面积和地下水池半径的最佳匹配、系统集热量与热损失量和水温与集热效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集中供暖系统 季节性蓄热 地下水池 模拟
下载PDF
跨季节地埋管储热性能模拟及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辉 侯宏娟 +2 位作者 汉京晓 张琪 靳涛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48-1154,共7页
地埋管储热(BTES)是解决太阳能间歇性、季节性等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以串联连接的地埋管群为研究对象,基于解析解和数值解的混合解,建立地埋管群储热模型,并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系统连续运行5年,储热体平均温度逐渐在一个稳定的... 地埋管储热(BTES)是解决太阳能间歇性、季节性等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以串联连接的地埋管群为研究对象,基于解析解和数值解的混合解,建立地埋管群储热模型,并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系统连续运行5年,储热体平均温度逐渐在一个稳定的范围内变化,注热量和取热量逐渐趋于稳定。以影响系数IC为指标进行敏感性分析,模拟钻孔间距、钻孔深度、土壤导热系数及土壤体积热容四个参数对BTES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钻孔间距和土壤导热系数是影响BTES效率的最主要参数。在稳定工况下,钻孔间距的IC值在0.02~0.44范围内,土壤导热系数的IC值在0.2~0.23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埋管储热 土壤温度 跨季节储热 敏感性分析
原文传递
热泵耦合含水层储能技术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雪玲 朱家玲 刘立伟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2-135,共4页
本文结合实际工程项目,对对井抽灌模式的热泵耦合地下含水层反季节储能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对井采灌热泵耦合储能系统能够实现冬灌夏用和夏灌冬用的反季节储能作用,能充分利用浅层地能资源,节约了常规能源。在冷热负荷不平衡的情况下... 本文结合实际工程项目,对对井抽灌模式的热泵耦合地下含水层反季节储能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对井采灌热泵耦合储能系统能够实现冬灌夏用和夏灌冬用的反季节储能作用,能充分利用浅层地能资源,节约了常规能源。在冷热负荷不平衡的情况下,若系统长期运行可造成采井或者灌井周围一定区域内温度场的降低或者升高,因此在利用对井储能水源热泵空调系统时,要尽量使系统在冷热负荷均衡的工况下运行,以保护地下生态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水层储能 地下水源热泵 反季节储能 对井抽灌模式
下载PDF
面向低碳供暖的城市中水余热跨季节储热系统性能分析
15
作者 贾鹏琦 殷勇高 +1 位作者 张思雨 纪强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4124-4134,共11页
为促进跨季节储热技术在寒冷地区的推广应用,以实现北方低碳清洁供暖,提出一种城市中水余热跨季节储热系统。基于TRNSYS建模仿真研究系统长期运行性能,结合建筑供暖需求和运行成本对中水流量与储热体体积进行优化匹配分析,并从环保与经... 为促进跨季节储热技术在寒冷地区的推广应用,以实现北方低碳清洁供暖,提出一种城市中水余热跨季节储热系统。基于TRNSYS建模仿真研究系统长期运行性能,结合建筑供暖需求和运行成本对中水流量与储热体体积进行优化匹配分析,并从环保与经济性角度论证系统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所述系统可以高效稳定用于区域供暖,连续运行10 a土壤温升为2.84℃,相比传统地源热泵能效比可提升2.80%~18.22%。适当增大储热体体积有利于提高系统储热效率及最大供热能力,在进行系统设计时可按照“大体积、小流量”的原则对储热体体积及中水流量进行匹配,以实现在相同供热能力下最佳经济性。优化匹配后的系统碳排放量与太阳能跨季节储热系统接近,相比于传统供暖系统可减少59.10%,供热费用年值相比太阳能系统与传统供暖系统可分别降低36.51%和24.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季节储热 城市中水 储热效率 TRNSYS
下载PDF
含跨季节储热的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系统容量配置优化 被引量:3
16
作者 储超 王锡 牛亚楠 《区域供热》 2022年第1期127-136,共10页
为了满足我国对环保及能源的需求,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系统成为了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发展的趋势。文章针对北京地区某办公建筑构建了含跨季节储热的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系统,以年总成本最低为目标函数,在满足全年负荷的情况下利用PSO算法(... 为了满足我国对环保及能源的需求,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系统成为了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发展的趋势。文章针对北京地区某办公建筑构建了含跨季节储热的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系统,以年总成本最低为目标函数,在满足全年负荷的情况下利用PSO算法(粒子群算法)对该系统中的跨季节储热系统关键设备(储热水箱和基岩储热设备)的容量进行优化,得出了其最佳的容量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能互补 分布式能源系统 跨季节储热 PSO算法
下载PDF
季节蓄热太阳能区域供热的规模化优势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峥嵘 徐尤锦 黄俊鹏 《区域供热》 2017年第5期29-35,共7页
欧洲地区太阳能区域供热运用已积累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经验表明,集热场规模越大,单位面积集热器成本和单位体积蓄热体成本就越低。集热器铺设规模由2,000m^2增加到50,000m^2,单位面积集热器屋顶安装成本下降906元/m^2,降幅达35.0%,... 欧洲地区太阳能区域供热运用已积累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经验表明,集热场规模越大,单位面积集热器成本和单位体积蓄热体成本就越低。集热器铺设规模由2,000m^2增加到50,000m^2,单位面积集热器屋顶安装成本下降906元/m^2,降幅达35.0%,地面铺设成本下降560元/m^2,降幅达32.4%,制热成本则由180元/MWh下降到128元/MWh。采用水罐蓄热,蓄热体规模由300m^3扩大到12,000m^3时,单位体积蓄热成本降低355元/m^3,降低75%;采用水池蓄热,蓄热体规模由700m^3扩大到75,000m^3时,单位体积蓄热成本由250元/m^3降至30元/m^3,单位体积蓄热成本降低了220元/m^3,降低88%,制热成本则由35元/MWh下降到23元/MWh。因此,太阳能区域供热规模越大,经济效应越显著,最终热价也相对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区域供热 集热场 季节蓄热体 制热成本 规模效应
下载PDF
空气源热泵-地埋管换热系统蓄热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鲍玲玲 崔军艳 +1 位作者 李永 安宏宾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10688-10697,共10页
对于热负荷占优的寒冷地区,土壤源热泵系统长期运行使得土壤温度逐年降低,非采暖季利用空气源热泵为地埋管换热系统进行蓄热可有效地解决土壤热平衡问题。以实际工程为支撑,对空气源热泵-地埋管换热系统进行蓄热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系统... 对于热负荷占优的寒冷地区,土壤源热泵系统长期运行使得土壤温度逐年降低,非采暖季利用空气源热泵为地埋管换热系统进行蓄热可有效地解决土壤热平衡问题。以实际工程为支撑,对空气源热泵-地埋管换热系统进行蓄热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系统平均制热量可达到空气源热泵额定制热量的2.17倍,系统平均能效比为7.2,地埋管循环介质平均温差为4.5℃,系统运行稳定。基于TRNSYS软件对蓄热过程进行模拟,结合实验数据验证模型正确性,结果表明:经蓄热后土壤温度从初始的15.8℃上升至16.4℃。蓄热期间,采用多目标优化法得到空气源热泵蓄热系统全天运行时最优工况:循环水泵总流量为100 m 3/h、空气源热泵总额定制热量为723.7 kW,在此工况下土壤目标温升为3.0℃时,系统能耗为474820.0 kW·h,增加的蓄热运行费用为3.96元/m 2。与传统热源燃煤、燃气、热电联产蓄热方式相比,空气源热泵蓄热系统的能源与环境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源热泵 地埋管 跨季节蓄热 响应曲面法 误差分析
下载PDF
地下跨季节复合储热系统热扩散机理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子逸 周学志 +4 位作者 徐玉杰 陈海生 丁捷 徐德厚 令狐友强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917-1924,共8页
本文将地埋管储热和水箱储热相耦合,组合成了新型地下跨季节复合储热系统,结合实验研究和数值计算的方法开展了热扩散机理与储/释热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储热阶段,地埋管储热起到“热屏”作用,抑制了水箱储热模式的热量向外围扩散;释... 本文将地埋管储热和水箱储热相耦合,组合成了新型地下跨季节复合储热系统,结合实验研究和数值计算的方法开展了热扩散机理与储/释热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储热阶段,地埋管储热起到“热屏”作用,抑制了水箱储热模式的热量向外围扩散;释热阶段,水箱储热有效回收了地埋管储热释放到土壤中的热量,增大了释热量。并结合热储存率和利用率定量分析了热量扩散程度,复合储热模式的热储存率和利用率均高于传统水箱储热模式和地埋管储热模式,热量得到了更高效的储存和再利用,其中复合储热模式效率为67.29%,水箱储热模式和地埋管储热模式分别为36.6%和26.79%。在一个周期结束后,复合储热体温度分布更加均匀,且储热体整体温位水平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储热 跨季节储热 水箱储热 地埋管储热 热扩散
原文传递
抽灌同井季节性储能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倪龙 姜益强 +1 位作者 姚杨 马最良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287-1291,共5页
为了探究抽灌同井季节性储能的可能性和潜力,采用经过现场试验验证过的数学模型对抽灌同井常年运行工况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以抽回水温度为基础建立了季节性储能的定量分析模型.结果表明,由于热贯通的存在,前一个运行周期会对后面运行周... 为了探究抽灌同井季节性储能的可能性和潜力,采用经过现场试验验证过的数学模型对抽灌同井常年运行工况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以抽回水温度为基础建立了季节性储能的定量分析模型.结果表明,由于热贯通的存在,前一个运行周期会对后面运行周期的抽水温度产生重大的影响,证实抽灌同井出现了明显的季节性储能现象.当负荷基本平衡时,逐年的抽水平均温度和储能比基本保持不变.对于北京地区夏冬运行模式,此时季节性储能提供了约73%的低位热量和24%的热汇.而当累积负荷不平衡时,热源井的抽水温度出现明显升高或降低,严重时使热源井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源热泵 抽灌同井 季节性储能 储能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