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津地区城市热岛环流与海风环流相互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东高红 尉英华 +2 位作者 解以扬 刘一玮 李英华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447-1455,共9页
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TJ-WRF)模拟资料及天津加密自动气象站资料等,选取几个典型天气过程(城区附近局地强雷暴天气过程、受海风影响明显的无天气过程)个例,分析研究天津城市热岛环流与海风环流的空间结构特征及相互作用;重点对城市热岛... 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TJ-WRF)模拟资料及天津加密自动气象站资料等,选取几个典型天气过程(城区附近局地强雷暴天气过程、受海风影响明显的无天气过程)个例,分析研究天津城市热岛环流与海风环流的空间结构特征及相互作用;重点对城市热岛环流与海风环流相互作用触发局地强雷暴的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城市热岛环流的伸展高度基本在800 hPa附近、空间范围约为20 km、环流内有弱的辐合上升;海风环流的伸展高度在800~750 hPa、空间范围40~60 km,海风环流前沿海风锋的伸展高度为950~900 hPa,垂直上升速度平均为0.2 m·s^(-1),略强于城市热岛环流。海风环流对城市热岛环流有明显消弱作用,城市热岛环流对海风环流有一定的阻挡作用,其阻挡的程度与城市热岛环流强度有关。随海风环流向内陆推进,海风环流与城市热岛环流相遇出现叠加,叠加后的辐合上升运动明显加强,最大上升速度可达0.6 m·s^(-1),并在不稳定天气形势条件下能触发局地强雷暴天气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热岛环流 海风环流 相互作用 中尺度数值模式
下载PDF
上海夏季海风锋及其触发对流的时空分布和环流背景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顾问 张晶 +2 位作者 谈建国 戴建华 岳彩军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44-653,共10页
基于2011—2014年6—9月多普勒雷达、加密自动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上海地区海风锋及其触发对流的时空分布和环流背景进行统计,得出主要结论:(1)近4 a来上海夏季海风锋登陆65次,其中海风锋触发对流19次。海风锋最早于09时登陆,平... 基于2011—2014年6—9月多普勒雷达、加密自动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上海地区海风锋及其触发对流的时空分布和环流背景进行统计,得出主要结论:(1)近4 a来上海夏季海风锋登陆65次,其中海风锋触发对流19次。海风锋最早于09时登陆,平均持续时间为5.2 h。海风锋触发对流时段为13—15时,对流平均维持时间为2.5 h。海风锋触发对流多出现在市区、北部郊区和浦东新区,呈现强局地性;(2)根据海风锋登陆点将海风锋分成北支、南支和双支3种类型。海风锋类型与环境风向密切相关,环境风为东北风时形成南支海风锋,环境风为偏南风和西南风时形成北支海风锋,环境风为偏西风时形成双支海风锋。南支海风锋不易触发对流,这与其出现时上海的热力条件不如北支和双支海风锋出现时有关;(3)海风锋触发对流日的环流背景为:500 hPa副热带高压强盛,上海受副高控制;中低层西南风增温、增湿,促进层结不稳定;低层925 hPa为弱西风。海风锋触发对流日的大气可降水量和K指数显著大于无对流日,但与其它对流日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风锋 对流 多普勒雷达 统计特征 时空分布 环流背景
下载PDF
海南岛海风三维结构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3
3
作者 王语卉 苗峻峰 蔡亲波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9-124,共16页
利用中尺度模式WRF对2012年4月12日海南岛在无明显天气系统强迫下产生的一次典型的海风个例进行了数值模拟,目的在于揭示海南岛海风的三维结构及其演变特征。通过与观测资料的比较可以看出,WRF模式能够较合理地模拟出此次海南岛海风的... 利用中尺度模式WRF对2012年4月12日海南岛在无明显天气系统强迫下产生的一次典型的海风个例进行了数值模拟,目的在于揭示海南岛海风的三维结构及其演变特征。通过与观测资料的比较可以看出,WRF模式能够较合理地模拟出此次海南岛海风的演变特征。海风环流开始时间较我国其他地区偏晚,午后开始形成,15—18时达强盛时期,夜间21时海风转为陆风环流。南北向的海风维持时间和强度明显大于东西向的海风环流,而东西部的海风环流开始时间、维持时间和强度都相差不大。午后辐合线主要分布在岛屿城市较密集的北部和西北部沿海地区,污染物不易扩散而导致灰霾等天气,这样的分布与岛屿形状及地形密切相关。在向岸型背景风作用下,岛屿南部海风环流向内陆传播了约80 km,远大于东西部;岛屿西南部五指山和鹦哥岭两座山岭之间形成了强烈的沿峡谷分布的西南气流。垂直方向:白天岛屿西南部山地对海风起到抬升、加强的作用,大地形结合向岸型背景风共同作用使得高空回流减弱;东部和北部平原地区的海风环流结构较完整,东部海风垂直伸展达1.8 km,而北部18时海风环流高度可达2.5 km。12时,海南海岸线附近的位温梯度大幅增大,从而激发了四面的海风;海风锋后是水汽储备的大值区,18时,岛屿山脉南侧(迎风坡)和岛屿中心东北部极易产生暴雨等强对流天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学 海风环流 高分辨率数值模拟 三维结构 全物理过程 岛屿 复杂下垫面
下载PDF
上海海陆风分类特征、环流背景及对O_(3)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毛卓成 许建明 +3 位作者 瞿元昊 殷长秦 杨丹丹 周广强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02-1013,共12页
针对2013~2019年上海三类海陆风(北支、南支和双支)过程,从气象要素(温度、湿度和风)、形成海陆风的六种环流背景及对O_(3)浓度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013~2019年上海共出现海陆风237d,其中北支天数最多(209d),双支天数... 针对2013~2019年上海三类海陆风(北支、南支和双支)过程,从气象要素(温度、湿度和风)、形成海陆风的六种环流背景及对O_(3)浓度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013~2019年上海共出现海陆风237d,其中北支天数最多(209d),双支天数最少(88d),南支出现双支海陆风的比例最高(75.9%);三类海陆风中北支的起始时间最早,维持时间最长,海风强度最强,南支的平均温度最高,平均湿度较低,风场最分散;与无海陆风相比,北支、南支和双支海陆风的O_(3)浓度分别上升了20.5,26.4,25.1μg/m^(3),O_(3)污染浓度上南支与无海陆风持平,北支和双支均略低于无海陆风;在形成上海海陆风的6种弱环流背景中,高压中心型、无系统型和均压场型是最主要的三种类型,合计占比70%;环流背景和海陆风类型组合结果显示,上海海陆风中O_(3)污染概率最高的组合是均压场型的南支海陆风,达到40.0%,O_(3)浓度和O_(3)污染浓度最高的组合分别是无系统型的南支海陆风和高压前部型的双支海陆风,平均浓度分别为146.6,211.3μg/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陆风 环流背景 不同类型 O_(3)污染
下载PDF
辐射参数化对海南岛海风雷暴结构模拟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苏涛 苗峻峰 王语卉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3023-3040,共18页
本文利用高分辨率WRF模式探讨了两组短波、长波辐射参数化方案(Dudhia+RRTM、RRTMG+RRTMG)对海南岛一次海风雷暴模拟的影响及其可能的物理机制.结果表明,辐射参数化能影响大气的加热程度和近地面能量,决定海陆温差和气压差,改变海南岛... 本文利用高分辨率WRF模式探讨了两组短波、长波辐射参数化方案(Dudhia+RRTM、RRTMG+RRTMG)对海南岛一次海风雷暴模拟的影响及其可能的物理机制.结果表明,辐射参数化能影响大气的加热程度和近地面能量,决定海陆温差和气压差,改变海南岛的海风特征,最终影响海风雷暴的发生发展.Dudhia+RRTM方案模拟的短波、长波综合加热率、感热通量以及潜热通量都大于RRTMG+RRTMG方案,造成了前者模拟的近地面能量偏高,大气层结也表现得更加不稳定,进而使得该方案下的海陆温差和气压差相对较大,Dudhia+RRTM方案模拟的海风明显强于RRTMG+RRTMG方案,能提供更好的水汽输送和抬升条件,有利于海风雷暴的发生发展,因此其模拟的雷暴活动范围和对流中心强度都要大于RRTMG+RRTMG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辐射 气溶胶 参数化 海风环流 强对流天气
下载PDF
多云天气下海南岛海风环流结构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7
6
作者 韩芙蓉 苗峻峰 冯文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78-790,共13页
利用WRF-Noah耦合中尺度模式对海南岛2012年7月5日的多云海风个例进行三维高分辨率数值模拟,重点分析多云天气条件下复杂地形区域的海风环流结构及其演变特征。通过观测资料与模拟结果的对比发现,WRF模式能够合理地模拟出岛屿四周的海... 利用WRF-Noah耦合中尺度模式对海南岛2012年7月5日的多云海风个例进行三维高分辨率数值模拟,重点分析多云天气条件下复杂地形区域的海风环流结构及其演变特征。通过观测资料与模拟结果的对比发现,WRF模式能够合理地模拟出岛屿四周的海风演变特征。与少云海风日相似,多云海风日中全岛海风于12时开始形成,15时海风发展最为强盛,影响范围最广,18时全岛海风的辐合程度最强,海风辐合区是主要的潜在降水区域。对比山区与平坦地区的海风环流发现,山区海风环流强盛期为13—18时,而平坦地区海风环流强盛期为15—18时。复杂的山地对海风环流结构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一方面在山地地形动力阻挡和抬升作用下,海风环流变得更加清晰完整,间接延长了海风环流的维持时间;另一方面局地地形热力作用形成的谷风环流与海风几乎同时产生和消亡,两者汇合后,谷风的瞬间加强会引起海风锋锋消,瞬间减弱会引起海风锋锋生;两者同相叠加会使得海风环流结构更加完整。相比之下,平坦地区的海风受到的地形动力和热力作用小,海风水平分布比较规则,海风环流垂直结构的变化主要取决于不同方向海风之间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岛屿 复杂地形 海风环流 云水混合比 海风对流
下载PDF
边界层参数化对海南岛海风环流结构模拟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杨秋彦 苗峻峰 王语卉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34-252,共19页
利用WRF V3.7详细分析了应用8种边界层参数化方案(YSU、MYNN2.5、MYNN3、ACM2、Bou Lac、UW、SH、GBM)所模拟的2014年5月25日海南岛海风环流结构的差异,其中YSU、ACM2和SH为非局地闭合方案,MYNN2.5、MYNN3、Bou Lac、UW和GBM为局地闭合... 利用WRF V3.7详细分析了应用8种边界层参数化方案(YSU、MYNN2.5、MYNN3、ACM2、Bou Lac、UW、SH、GBM)所模拟的2014年5月25日海南岛海风环流结构的差异,其中YSU、ACM2和SH为非局地闭合方案,MYNN2.5、MYNN3、Bou Lac、UW和GBM为局地闭合方案。结果表明:对于海风环流水平结构的模拟,15时,YSU、ACM2、Bou Lac、UW和SH模拟的北部海风较强,SH和GBM的内陆风速偏大。温度与海风发展强度相对应,MYNN2.5与MYNN3模拟的岛屿温度偏低,海陆温差小,海风相对较弱。对于海风环流垂直结构的模拟,09时海风开始,但强度较小,且存在残余陆风,向内陆传播距离较短,YSU、MYNN2.5和SH方案的海风相对较强。12时,海风已呈现出较为清晰的环流结构,YSU和ACM2的海风厚度及向内陆传播距离相对强于其它方案,MYNN3的环流结构则不太明显,且向内陆推进距离短,海风相对较弱。15时,海风发展强盛,MYNN2.5和MYNN3方案模拟的海风垂直强度较小,ACM2方案的海风垂直环流特征最为明显。18时,海风的强度和扰动均有所减弱,ACM2、Bou Lac和UW的整体海风相对强于其它方案。21时海风已基本转为陆风,Bou Lac与UW的陆风环流结构最为清晰。位温、水汽及海风垂直环流强度的发展变化与海风的演变过程基本一致。造成ACM2模拟海风偏强的原因是其边界层垂直混合偏强,形成了足够的湍流混合强度所致。对于边界层高度的模拟,ACM2的边界层顶最高,这与此方案所模拟的海风强度偏大相吻合,其它方案的边界层高度与海风强度并不完全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地形 边界层参数化 近地层参数化 海风环流 数值模拟
下载PDF
珠三角地区海陆风的数值模拟及城市化对其影响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陆希 寿绍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12-315,共4页
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MM5和四维同化技术相结合对珠三角地区的海陆风过程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同化GTS和观测资料使得模拟的风场和实际情况更为接近,反映出了该区域海陆风的基本特点和日变换特征。针对该地区城市化日益加剧的现象,设计... 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MM5和四维同化技术相结合对珠三角地区的海陆风过程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同化GTS和观测资料使得模拟的风场和实际情况更为接近,反映出了该区域海陆风的基本特点和日变换特征。针对该地区城市化日益加剧的现象,设计了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城市化对珠三角地区的海陆风强度和方向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中午增强的海风使得珠三角东岸的低层辐合加强,污染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料同化 海陆风 局地环流 城市化 珠三角地区
下载PDF
地形辐射效应参数化对海南岛海风环流结构和云水分布模拟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韩芙蓉 苗峻峰 王语卉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5-132,共18页
采用非静力中尺度模式WRF研究地形辐射效应参数化对海南岛2012年7月5日多云天气条件下的海风环流结构和云水分布模拟的影响,并分析了差异产生的可能原因。地形辐射效应是考虑坡地辐射强迫后,辐射与大气中的各种气体、云以及非均匀下垫... 采用非静力中尺度模式WRF研究地形辐射效应参数化对海南岛2012年7月5日多云天气条件下的海风环流结构和云水分布模拟的影响,并分析了差异产生的可能原因。地形辐射效应是考虑坡地辐射强迫后,辐射与大气中的各种气体、云以及非均匀下垫面间相互反馈的累积效应。其中地形辐射效应参数化的使用使得温度的模拟更接近实际,对水汽的模拟也有一定改进能力,对风速、风向的改进效果不明显。考虑地形辐射效应后,海风的发生发展演变过程及风场的水平分布无显著变化,但局地海风以及海风对流云的位置和强度有较明显的改变。山区四周的海风环流结构和对流云的变化与坡地辐射强迫直接相关,考虑地形辐射效应后,山坡向阳面的海风有所增强,背阳面的海风减弱;向阳坡谷风减弱,背阳坡谷风增强;同时紧临海岸的山坡对海风的影响与岛上山坡对谷风的作用类似。平坦地区的海风环流和海风对流云总体上有所减弱,其变化原因比较复杂。各向海风的强度变化最终会改变海风辐合线的分布,使海风潜在降水区域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岛屿 复杂地形 坡度坡向短波辐射 海风环流 云水混合比
下载PDF
海风锋的雷达观测分析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徐绍杰 苗峻峰 《海洋预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0-109,共10页
本文回顾了20世纪60年代至今国内外海风锋的雷达观测分析研究,概括分析了海风锋的雷达识别和演变特征,以及海风锋的三维结构。结果表明:海风锋的雷达观测分析研究已经在中国、美国、英国和保加利亚等地区开展,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海风... 本文回顾了20世纪60年代至今国内外海风锋的雷达观测分析研究,概括分析了海风锋的雷达识别和演变特征,以及海风锋的三维结构。结果表明:海风锋的雷达观测分析研究已经在中国、美国、英国和保加利亚等地区开展,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海风锋观测由早期的声雷达转为电磁雷达,最后转为如今的激光雷达;识别方法主要有特定波长降水粒子散射探测、局地风廓线探测和激光雷达探测3种;海风锋在低仰角(0.5°或1.5°)基本反射率产品上表现为强度较弱且平行于海岸移动缓慢的窄带回波。此外,本文还提出了一些值得进一步关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风锋 海风环流 海陆风 雷达观测
下载PDF
多云天气下海南岛地形对局地海风环流结构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凌梓 苗峻峰 管玉平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22-335,共14页
采用WRF中尺度天气预报模式,针对海南岛多云天气条件下的一次典型海风个例,对局地海风环流结构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海风环流的演变特征,并通过设计改变海南岛地形的敏感性试验,探究地形对海南岛局地海风环流结构以及云水分布的影响。结果... 采用WRF中尺度天气预报模式,针对海南岛多云天气条件下的一次典型海风个例,对局地海风环流结构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海风环流的演变特征,并通过设计改变海南岛地形的敏感性试验,探究地形对海南岛局地海风环流结构以及云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海岛西部陡峭的山区造成海风强迫抬升,偏南背景风使得海岛北部高空回流明显,海岛西部、北部的海风结构较为完整;地形高度越高,海岛南部山区的阻挡作用越强,西部地区的海风高空回流特征越显著,西部、西北部云水混合比的位置也越深入内陆;受南海季风的影响,与晴空天气相比,多云天气下海风强盛期全岛的最大风速稍大,海风在垂直方向上达到的高度更高;移平地形后,多云天气下全岛风速平均仅减少2~3 m·s^-1,而晴空天气下全岛风速则大大减弱,即多云天气下海风环流水平结构受地形的影响比晴空天气下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岛 复杂地形 海风环流 云水分布 海风对流
下载PDF
青岛流亭机场海风特征分析及对飞行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房云龙 郑标 +2 位作者 赵铁成 潘江勇 于璐璐 《海洋气象学报》 2018年第4期115-121,共7页
通过分析2008—2016年青岛流亭机场(简称青岛机场)各季节地面风向日变化规律,发现有两支海风环流影响青岛机场:一支是西支海风,风向210°~230°,一般上午影响机场,午后发展至最强,下午消失;另一支为南支海风,风向150°~17... 通过分析2008—2016年青岛流亭机场(简称青岛机场)各季节地面风向日变化规律,发现有两支海风环流影响青岛机场:一支是西支海风,风向210°~230°,一般上午影响机场,午后发展至最强,下午消失;另一支为南支海风,风向150°~170°,午后影响机场,下午取代西支海风,傍晚发展至最强,夜间逐渐减弱消失。两支海风夏季最为明显,南支海风强度季节性差异强于西支海风。海风对机场飞行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支海风引起的三种海风锋型低空风切变,分别为西支海风锋引起的侧风切变、两支海风环流相互作用引起的侧风切变以及南支海风引起的顺风切变,其季节及日变化规律为:夏季出现概率最大,春、秋季次之,冬季几乎不会发生;一天中最可能发生时段分别为08:00—11:00、12:00—15:00和15:00—17:00,具体时段在各季节略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岛机场 海风 海风锋型低空风切变
下载PDF
海陆风对广东沿海地区秋冬季污染物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蕾蕾 聂椿力 +2 位作者 张梦 席雪洁 刘锦涓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21年第3期316-322,共7页
为探究海陆风对沿海城市不同季节污染物的影响特征,结合2015-2018年中国空气质量在线监测分析平台广东省17个站点的污染物观测数据及同期气象资料,利用统计分析方法揭示了沿海典型代表城市秋季O_(3)和冬季PM2.5污染物分布特征,重点针对... 为探究海陆风对沿海城市不同季节污染物的影响特征,结合2015-2018年中国空气质量在线监测分析平台广东省17个站点的污染物观测数据及同期气象资料,利用统计分析方法揭示了沿海典型代表城市秋季O_(3)和冬季PM2.5污染物分布特征,重点针对海陆风对沿海典型代表城市秋季O_(3)和冬季PM2.5污染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的东莞市、阳江市、广州市、深圳市4个沿海城市的海风风向范围主要是SE-SSW,为偏南风,陆风风向范围主要是NW-NNE,为偏北风,它对沿海城市的O_(3)和PM2.5有明显的稀释扩散作用。深圳市受天气系统下沉气流的影响,污染物不易扩散、加之受到来自北部东莞市污染物的影响,故虽在有海陆风参与的环流情况下仍会出现高浓度污染的情况,其中2018年12月至次年2月冬季PM2.5浓度达到最高值,为100μg/m^(3),9月至11月O_(3)浓度达到最高值,为245.7μg/m^(3)。在东莞市、阳江市、广州市、深圳市4个沿海城市的RF指数比同时期在韶关市、河源市这两个内陆城市的RF指数更趋近于1,故由于海陆风造成的局地环流对秋季的O_(3)和冬季的PM2.5起到显著的迁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 污染气象 海陆风 O3 PM2.5 局地环流指数
下载PDF
一次寒潮天气过程对深圳沿海地区的局地性影响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爱明 郑涛 +3 位作者 卢超 张春生 温精敏 肖小平 《广东气象》 2017年第6期10-14,共5页
以梧桐山山脉为分界点,利用山顶及其东西两侧区域自动站探测的常规分钟气象观测资料和香港海表温度观测资料,对2016年1月21—24日广东珠三角地区寒潮过程对深圳沿海地区的局地性天气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气温:山顶>西侧>东... 以梧桐山山脉为分界点,利用山顶及其东西两侧区域自动站探测的常规分钟气象观测资料和香港海表温度观测资料,对2016年1月21—24日广东珠三角地区寒潮过程对深圳沿海地区的局地性天气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气温:山顶>西侧>东侧。(2)气压:强冷空气入侵期间,海平面气压48 h内升高20.6 h Pa,同时东西侧站点海平面气压差有明显日变化,夜间气压差大,白天(尤其午后)气压差减小。(3)风速:可能由于山风和陆风叠加效应,北风阵风达到32.1 m/s(11级),并且东侧>山顶>西侧,这种局地性天气与台风天气过程的风力分布有明显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学 寒潮 山谷风 海陆风 叠加效应 热力环流 深圳沿海
下载PDF
NUMERICAL EXPERIMENTS ON THE TIBL PROFILES AND THE LOCAL SEA BREEZE CIRCULATION IN COASTAL AREAS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卫国 蒋维楣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SCIE 1998年第1期72-78,共7页
A two-dimensional nonlinear PBL numerical model using an energy closure (E-ε)method has been employed to study the sea breeze circulation and TIBL in coastal areas.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sea breeze obtained fro... A two-dimensional nonlinear PBL numerical model using an energy closure (E-ε)method has been employed to study the sea breeze circulation and TIBL in coastal areas.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sea breeze obtained from numerical experiments agree with those from general observation facts. The depth of sea breeze ranges from 300 to 900 meters, maximum velocity from 1,5 m/s to 4 m/s, and its height from 100 m to 300 m. The agreement between comparisons reveals that the performance of the model is good, and the selected experiment conditions are reasonable. This paper refits the function of TIBL profiles using the Weisman’s formula and the exponent value is considered to change with the different states of sea breeze. Numerical experiment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exponent of the TIBL profile, ranging from 0.4 to 1. 1, is related to the strength and depth of the sea breeze. The exponent of 0.5 is suitable only when sea breeze is fully developed. This paper also gives various exponents under different sea breez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a breeze circulation TIBL PROFILE EXPONENT energy CLOSURE
下载PDF
上海虹桥机场风向日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房云龙 赵京华 +1 位作者 秦婷 张勇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1年第1期65-68,72,共5页
文章利用2010-2019年上海虹桥机场地面风场逐时观测数据,统计了不同季节各风向段出现频率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虹桥机场东风(80°-110°)、东南风(120°-150°)日变化规律显著;各季节东南风频率曲线呈准正弦波型,春夏... 文章利用2010-2019年上海虹桥机场地面风场逐时观测数据,统计了不同季节各风向段出现频率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虹桥机场东风(80°-110°)、东南风(120°-150°)日变化规律显著;各季节东南风频率曲线呈准正弦波型,春夏季日较差、极大值高于秋冬季;东风日变化规律季节性变化比弱于东南方,夏秋季东风日变化强于冬春季节。东南风与东风频率极大值、极小值出现时间四季基本相同。造成风向日变化的原因是因为上海地区存在南支海风环流和东支海风环流,两支环流均可能影响虹桥机场,最可能影响时间为15:00-19:00和14:00-18:00,各季节略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虹桥机场 风向日变化 海风环流
下载PDF
海风锋及低压环流对闽东一次暴雨过程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德花 潘宁 +2 位作者 张玲 张伟 荀爱萍 《暴雨灾害》 2018年第2期149-157,共9页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与WRF数值模拟资料,以2014年8月11日闽东沿海一次大暴雨天气过程为例,分析了该过程中海风锋、低压环流的形成、移动及其在暴雨区上空的结构演变与热力、动力特征。结果表明:(1)该过程午后强降水的...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与WRF数值模拟资料,以2014年8月11日闽东沿海一次大暴雨天气过程为例,分析了该过程中海风锋、低压环流的形成、移动及其在暴雨区上空的结构演变与热力、动力特征。结果表明:(1)该过程午后强降水的主要影响系统是海风锋,夜间强降水的主要影响系统是低压环流。(2)数值模式较好地模拟出海风锋的生消以及低压环流的形成和移动。海风能深入到内陆70~90 km,并与山谷风形成海风锋。在海风锋的前端是东南风和东北或西北风交汇的辐合带,对应其南侧海风气旋性曲率最大处,降水越强。(3)海风锋在向内陆推进的过程中呈现出湿度增大、湿层增厚、气温下降的特征;海风最强时刻对应低空辐合最强、地面降水最强;海陆气压差日变化与海陆温差呈反位相分布。(4)闽东沿海午后强降水主要由海风锋造成;夜间,再次增强的偏南气流与随冷空气南下的偏北气流汇合,激发气旋性涡度增大,使得低压环流强烈发展,导致闽东沿海夜间大暴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海风锋 低压环流 数值模拟 闽东沿海
下载PDF
天津城市热岛效应对海风(锋)环流影响的数值模拟试验 被引量:11
18
作者 东高红 李英华 +1 位作者 刘一玮 易笑园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25-836,共12页
利用中尺度数值天气模式TJ-WRF,通过对发生在天津城区的局地雷暴天气个例进行模拟,重点通过改变模式中下垫面土地利用类型进行敏感性模拟试验,研究天津城市热岛对海风(锋)环流强度及移动速度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城市下... 利用中尺度数值天气模式TJ-WRF,通过对发生在天津城区的局地雷暴天气个例进行模拟,重点通过改变模式中下垫面土地利用类型进行敏感性模拟试验,研究天津城市热岛对海风(锋)环流强度及移动速度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城市下垫面造成的城市热岛效应不同,当城市周边郊区下垫面土地类型改为城市建筑用地时,城市热岛效应更加明显且影响范围明显扩大;当城市下垫面改为旱作农地和牧场时,天津城区附近没有出现城市热岛效应。当海风(锋)环流向城区方向移动还未到城区附近时,城市热岛对其有明显加强和加速作用,城市热岛效应越明显其对海风(锋)环流的加强和加速作用越明显,海风(锋)环流移动加快的速度比没有城市热岛时快9.3km·h^(-1)。当海风(锋)环流移动到城区附近时与城市热岛环流相遇,海风(锋)环流受到城市热岛环流阻挡其移速又迅速减慢,其后侧气流南、北分支绕流和向上爬升现象变得明显,两环流相遇叠加后辐合上升运动也明显加强;城市热岛效应越明显其对海风(锋)环流的阻挡作用越明显,海风(锋)环流的移动速度减慢得越多,两环流相遇叠加后的辐合上升运动就越强。另外在向城区移动过程中,海风(锋)环流会使其经过地区低层空气增湿降温,但其后侧湿空气层厚度会因城市热岛效应的存在而明显减小;城市热岛效应越明显,海风(锋)环流后侧湿空气层厚度减小得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热岛效应 海风(锋)环流 中尺度数值天气模式 敏感性试验
下载PDF
海陆风环流的计算方法 被引量:8
19
作者 张铭 张立凤 +1 位作者 颜兆辉 杨纲凯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693-702,共10页
给出海陆风环流的计算方法,得到了计算方程,该方程为一个复偏微分方程,可用松弛迭代法数值求解。利用该方程,对珠江口及香港地区的海陆风环流作了高分辨率的计算,结果表明用该方法计算得到的海陆风环流是可信的,其与实际观测及M... 给出海陆风环流的计算方法,得到了计算方程,该方程为一个复偏微分方程,可用松弛迭代法数值求解。利用该方程,对珠江口及香港地区的海陆风环流作了高分辨率的计算,结果表明用该方法计算得到的海陆风环流是可信的,其与实际观测及Mass 模式的计算结果十分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方法 海陆风 环流 大气运动
下载PDF
雷州半岛海风环流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钟中 周学群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1993年第1期46-54,共9页
提出一个求定常方程平衡数值解的方法,并利用这个方法求得了雷州半岛海风环流的稳定数值解,在一定下边界强迫下得到了和观侧相一致的环流状态,进而讨论了大气参数对海风环流的影响,试验表明,所提出的求解方法是有效的.
关键词 数值解 海风 热岛效应 大气环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